华严经疏科卷第十一

  • 七说分(三)
    • 初来意(第七)
    • 二释名(四)
      • 初正释本文(二释)
      • 二通违论妨(以上)
      • 三通展转妨(又初)
      • 四揔相会释(又论)
    • 三本文(十)
      • 初欢喜地(七)
        • 初来意(三释)
        • 二释名(二释)
        • 三断障(三)
          • 初揔标(三所)
          • 二断障(谓二)
          • 三断愚(三)
            • 初以义生起(上众)
            • 二引论正释(由斯)
            • 三结示断义(断义)
        • 四证理(四所)
        • 五成行(五所)
        • 六得果(二)
          • 初行布(六所)
          • 二圆融(无上)
        • 七释文(四)
          • 初依经科(三)
            • 初正科(第七)
            • 二引证(此依)
            • 三会今论文(而义)
          • 二依论科(二)
            • 初正科(令且)
            • 二䟽释(初云)
          • 三对前相摄(然十)
          • 四释经文(二)
            • 初长行(四)
              • 初明住分(五)
                • 初曲科(今初)
                • 二䟽释(初释)
                • 三引证(瑜伽)
                • 四会释(又此)
                • 五释文(二)
                  • 初別显住法(四)
                    • 初依何身(二)
                      • 初揔句(若有)
                      • 二別句(三)
                        • 初別释(二)
                          • 初科判(则有)
                          • 二释经(已如)
                        • 二随难料拣(然小)
                        • 三六相圆融(已知)
                    • 二为何义(二)
                      • 初別显求果(二)
                        • 初释揔(德云)
                        • 二释別(余別)
                      • 二揔结發心(四)
                        • 初䟽略释(若)
                        • 二辨论释(而论)
                        • 三论指文(随指)
                        • 四释妨难(又但)
                    • 三以何因(三)
                      • 初揔科(明以)
                      • 二释论(意云)
                      • 三释文(十句)
                    • 四有何相(二)
                      • 初揔(初揔)
                      • 二別(三)
                        • 初依揔开別(余別)
                        • 二随別解释(一入)
                        • 三结不相似(论云)
                  • 二结住入位
              • 二释名分(二)
                • 初揔标
                • 二別显(二)
                  • 初示义(二別)
                  • 二科经(二)
                    • 初正明喜相(二)
                      • 初揔(揔有)
                      • 二別(別中)
                    • 二出喜所因(二)
                      • 初念当得故喜(三)
                        • 初揔別分別(初揔)
                        • 二义类分別(二)
                          • 初果(若別)
                          • 二因(二)
                            • 初揔(后八)
                            • 二別(別中)
                        • 三三宝分別(又上)
                      • 二念现得故喜(二)
                        • 初正明所念(二)
                          • 初揔(初揔)
                          • 二別(三)
                            • 初通叙支意(別有)
                            • 二随支別释(二)
                              • 初通明前八(一)
                              • 二別明第九(三)
                                • 初正释(九始)
                                • 二会通(十离)
                                • 三释文(言谛)
                            • 三结决定(然此)
                        • 二随难征释(二)
                          • 初示义(二随)
                          • 二科经(五)
                            • 初揔征
                            • 二列名揔荅
                            • 三转征所以
                            • 四举因显相(二)
                              • 初释经文意(谓正)
                              • 二开义別释(二)
                                • 初彰五畏之果(三)
                                  • 初拣死不活(五怖)
                                  • 二拣死恶道(死约)
                                  • 三通妨辨摄(且说)
                                • 二明五畏之因(三)
                                  • 初引论揔释(此怖)
                                  • 二分別解释(二)
                                    • 初通(然此)
                                    • 二別(三)
                                      • 初双标(若取)
                                      • 二释初因(四)
                                        • 初牒论文释(举智)
                                        • 二別配三因(爱著)
                                        • 三彰其所难(但无)
                                        • 四会释经文(然不)
                                      • 三释后因(二)
                                        • 初明因(后二)
                                        • 二辨离(今具)
                                  • 三揔以结示(故初)
                            • 五结酬初征(三)
                              • 初释经(前云)
                              • 二叙论(而论)
                              • 三释论(意谓)
              • 三安住分(三)
                • 初揔明安住
                • 二別显安住(二)
                  • 初示义(二別)
                  • 二科经(三)
                    • 初信心成就
                    • 二修行成就(二)
                      • 初依论解释(初揔)
                      • 二随要別释(其第)
                    • 三回向成就(二)
                      • 初揔(初揔)
                      • 二別(二)
                        • 初能求之观(初一)
                        • 二能求之行(二)
                          • 初求度无著(揔名)
                          • 二別治诸障(下九)
                • 三揔结安住
              • 四校量胜分
            • 二偈颂(二)
              • 初正颂前文(二)
                • 初颂说分(三)
                  • 初颂住分(四)
                    • 初依何身
                    • 二为何义
                    • 三以何因
                    • 四有何相
                  • 二释名分(二)
                    • 初喜相
                    • 二喜因(二)
                      • 初念当得
                      • 二念现得
                  • 三安住分(三)
                    • 初信心成就
                    • 二修行成就
                    • 三回向成就
                • 二校量胜(三)
                  • 初愿校量
                  • 二行校量
                  • 三果校量(四)
                    • 初调柔果
                    • 二發趣果
                    • 三摄报果
                    • 四愿智果
              • 二二颂结说
      • 二离垢地
      • 三發光地
      • 四熖慧地
      • 五难胜地
      • 六现前地
      • 七远行地
      • 八不动地
      • 九善慧地
      • 十法云地
  • 四校量胜分(三)
    • 初揔名分齐(四校)
    • 二问荅料拣(二)
      • 初问(问经)
      • 二荅(三)
        • 初标心体(荅然)
        • 二开章释(此三)
        • 三揔结酬(今此)
    • 三正释经文(二)
      • 初文前科判(文分)
      • 二依科解释(三)
        • 初愿胜为标志遐广(二)
          • 初彰大意(五)
            • 初名体(二)
              • 初名(二)
                • 初揔(二)
                  • 初释愿(揔云)
                  • 二释大(二)
                    • 初约通(三)
                      • 初正释(而言)
                      • 二引证(瑜伽)
                      • 三结示(命旈)
                    • 二约別(別別)
                • 二別(复显)
              • 二体(复体)
            • 二修证(二)
              • 初修行(二修)
              • 二修证(后约)
            • 三行位(二)
              • 初修行(二)
                • 初別显(五行)
                • 二通论(若约)
              • 二修位(后约)
            • 四因果(四约)
            • 五圆融(二)
              • 初立意(五文)
              • 二圆融(言释)
          • 二正释文(二)
            • 初正显十愿彰自劝行(四)
              • 初揔标
              • 二別列(二)
                • 初揔科十愿四意分齐(二別)
                • 二別示一料拣释经(二)
                  • 初料拣(令初)
                  • 二释经(十)
                    • 初供养愿(三)
                      • 初彰愿行相
                      • 二辨愿德能
                      • 三明愿分齐
                    • 二受持愿(二)
                      • 初示义(二受)
                      • 二科经(四)
                        • 初揔标
                        • 二行相
                        • 三德能
                        • 四分齐
                    • 三转法轮愿(四)
                      • 初揔标
                      • 二行相(四)
                        • 初转法处
                        • 二转法时
                        • 三摄法方便
                        • 四转法顿周
                      • 三德能
                      • 四分齐
                    • 四修行二利愿(二)
                      • 初示义(四修)
                      • 二科经(四)
                        • 初揔标
                        • 二行相(二)
                          • 初能增长行
                          • 二所增长心
                        • 三德能
                        • 四分齐
                    • 五成熟众生愿(四)
                      • 初揔标
                      • 二行相(二)
                        • 初所化众生
                        • 二彰化所为
                      • 三德能
                      • 四分齐
                    • 六承事愿(二)
                      • 初示义(言取)
                      • 二科经(四)
                        • 初揔标
                        • 二行相(二)
                          • 初所知
                          • 二能知
                        • 三德能
                        • 四分齐
                    • 七净土愿(二)
                      • 初示义(言净)
                      • 二科经(四)
                        • 初揔标
                        • 二行相(二)
                          • 初释文(同体)
                          • [(冰-水+〡)*ㄆ](上七)
                        • 三德能
                        • 四分齐
                    • 八不离愿(二)
                      • 初示义(八不)
                      • 二科经(四)
                        • 初揔标
                        • 二行相(三)
                          • 初揔显
                          • 二別明(二)
                            • 初修行同
                            • 二德用同
                          • 三揔结
                        • 三德能
                        • 四分齐
                    • 九利益愿(二)
                      • 初示意(九利)
                      • 二科经(四)
                        • 初揔标
                        • 二行相(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二)
                            • 初作业不空
                            • 二利益不空
                        • 三德能
                        • 四分齐
                    • 十成正觉愿(二)
                      • 初示义(十成)
                      • 二科经(四)
                        • 初揔标起愿
                        • 二別显行相(二)
                          • 初成菩提体
                          • 二菩提作业(七)
                            • 初示正觉业
                            • 二说实谛业
                            • 三证教化业
                            • 四种种说法业
                            • 五不断佛种业
                            • 六法轮复住业(三)
                              • 初释经(大智)
                              • 二双结(前即)
                              • 三释名(对实)
                            • 七明自在业(三)
                              • 初自在所依(先显)
                              • 二明不住道(由法)
                              • 三依论会释(又依)
                        • 三彰愿德能
                        • 四明愿分齐
              • 三揔结
              • 四摄眷属
            • 二明十尽句与众生共(二)
              • 初示义(二明)
              • 二科经(二)
                • 初揔标
                • 二征显(二)
                  • 初显上十尽(三)
                    • 初揔別分別(先征)
                    • 二广略分別(彼三)
                    • 三无量分別(又十)
                  • 二显前大愿成就
        • 二修行胜依愿造修
        • 三果利益胜即位行成就
  • 二修行胜依愿造修(三)
    • 初揔明行所依心
    • 二別显所成行相(七)
      • 初列名
      • 二出体
      • 三得处
      • 四约修
      • 五二利
      • 六次第
      • 七释文(十)
        • 初信行(二)
          • 初摄德成人
          • 二正显信相(三)
            • 初揔信因果
            • 二別明因果(二)
              • 初因(前二)
              • 二果(后七)
            • 三举略显广
        • 二悲行(二)
          • 初三观为方便(二)
            • 初示义(二双)
            • 二科经(三)
              • 初第一义乐观(二)
                • 初揔标起念
                • 二显所离乐
              • 二具足诸苦观(二)
                • 初示义(二具)
                • 二科经(二)
                  • 初前际三支(二)
                    • 初揔(二)
                      • 初释邪见(二)
                        • 初正明(无云)
                        • 二引证(涅槃)
                      • 二释心堕(二)
                        • 初问(本在)
                        • 二荅(此身)
                    • 二別(三)
                      • 初五无明(二)
                        • 初三述法义过(三)
                          • 初揔科释(余別)
                          • 二释蔽意(初一)
                          • 三二遂义(次二)
                        • 二二追求时过(二)
                          • 初揔释本文(复二)
                          • 二摄前生后(由上)
                      • 二三是行(二)
                        • 初揔辨(三)
                          • 初略释(次三)
                          • 二论释(然集)
                          • 三释妨(然曷)
                        • 二別明(次二)
                      • 三一是识(三)
                        • 初标名出体(三一)
                        • 二出经论意(此具)
                        • 三正释本文(四)
                          • 初释心意识(心意)
                          • 二別释起字(虽离)
                          • 三用四流义(过尽)
                          • 四悬解妨难(二)
                            • 初问(若语)
                            • 二荅(理实)
                  • 二中后九支(三)
                    • 初列三名(第二)
                    • 二释三名(四)
                      • 初正明所以(言明)
                      • 二引例解释(无如)
                      • 三结成隐显(是则)
                      • 四顺论证成(此释)
                    • 三随文释(三)
                      • 初自相(五)
                        • 初释报义(今初)
                        • 二引文证(故论)
                        • 三出体相(此含)
                        • 四证三相(三)
                          • 初引论列名(故摄)
                          • 二释彼论意(此论)
                          • 三会释二论(今论)
                        • 五释本文(三)
                          • 初明报相(二)
                            • 初明所生之处(先明)
                            • 二辨出苦之相(三)
                              • 初牒经揔标(出苦)
                              • 二引论解释(论云)
                              • 三䟽家释论(三)
                                • 初揔显论意(谓名)
                                • 二出名色体(谓)
                                • 三显共生义(此二)
                          • 二是因相(二是)
                          • 三彼果相(三彼)
                      • 二同相
                      • 三颠倒相(二)
                        • 初揔明(言是)
                        • 二別辨(三)
                          • 初揔列四重(此有)
                          • 二別明次第(二)
                            • 初明外道(三中)
                            • 二辨小乘(四)
                              • 初约五蕴(若约)
                              • 二约六根(约六)
                              • 三通伏难(现有)
                              • 四重荅难(二)
                                • 初举法相荅(又以)
                                • 二结酬其问(此田)
                          • 三明其第四(四如)
              • 三彼二颠倒观
          • 二所起之行相(二)
            • 初兴悲
            • 二兴慈
        • 三慈行(二)
          • 初三观为方便(二)
            • 初示义(二双)
            • 二科经(三)
              • 初第一义乐观(二)
                • 初揔标起念
                • 二显所离乐
              • 二具足诸苦观(二)
                • 初示义(二具)
                • 二科经(二)
                  • 初前际三支(二)
                    • 初揔(二)
                      • 初释邪见(二)
                        • 初正明(无云)
                        • 二引证(涅槃)
                      • 二释心堕(二)
                        • 初问(本在)
                        • 二荅(此身)
                    • 二別(三)
                      • 初五无明(二)
                        • 初三述法义过(三)
                          • 初揔科释(余別)
                          • 二释蔽意(初一)
                          • 三二遂义(次二)
                        • 二二追求时过(二)
                          • 初揔释本文(复二)
                          • 二摄前生后(由上)
                      • 二三是行(二)
                        • 初揔辨(三)
                          • 初略释(次三)
                          • 二论释(然集)
                          • 三释妨(然曷)
                        • 二別明(次二)
                      • 三一是识(三)
                        • 初标名出体(三一)
                        • 二出经论意(此具)
                        • 三正释本文(四)
                          • 初释心意识(心意)
                          • 二別释起字(虽离)
                          • 三用四流义(过尽)
                          • 四悬解妨难(二)
                            • 初问(若语)
                            • 二荅(理实)
                  • 二中后九支(三)
                    • 初列三名(第二)
                    • 二释三名(四)
                      • 初正明所以(言明)
                      • 二引例解释(无如)
                      • 三结成隐显(是则)
                      • 四顺论证成(此释)
                    • 三随文释(三)
                      • 初自相(五)
                        • 初释报义(今初)
                        • 二引文证(故论)
                        • 三出体相(此含)
                        • 四证三相(三)
                          • 初引论列名(故摄)
                          • 二释彼论意(此论)
                          • 三会释二论(今论)
                        • 五释本文(三)
                          • 初明报相(二)
                            • 初明所生之处(先明)
                            • 二辨出苦之相(三)
                              • 初牒经揔标(出苦)
                              • 二引论解释(论云)
                              • 三䟽家释论(三)
                                • 初揔显论意(谓名)
                                • 二出名色体(谓)
                                • 三显共生义(此二)
                          • 二是因相(二是)
                          • 三彼果相(三彼)
                      • 二同相
                      • 三颠倒相(二)
                        • 初揔明(言是)
                        • 二別辨(三)
                          • 初揔列四重(此有)
                          • 二別明次第(二)
                            • 初明外道(三中)
                            • 二辨小乘(四)
                              • 初约五蕴(若约)
                              • 二约六根(约六)
                              • 三通伏难(现有)
                              • 四重荅难(二)
                                • 初举法相荅(又以)
                                • 二结酬其问(此田)
                          • 三明其第四(四如)
              • 三彼二颠倒观
          • 二所起之行相(二)
            • 初兴悲
            • 二兴慈
        • 四施行(三)
          • 初揔明施行
          • 二別显施物(二)
            • 初揔
            • 二別
          • 三揔结行成(二)
            • 初结其所为
            • 二正结行成
        • 五无疲猒
        • 六经论智
        • 七成世智
        • 八惭愧行
        • 九坚固力
        • 十供养行
    • 三结十名体用(二)
      • 初释文(先结)
      • 二料拣(二)
        • 初问(然安)
        • 二荅(二)
          • 初举论(论云)
          • 二䟽释(论句)
  • 三果利益胜即位行成就(五)
    • 初标列(第三)
    • 二释名(四)
      • 初释调柔(第二)
      • 二释發趣(二尽)
      • 三释摄报(三论)
      • 四释愿智(四显)
    • 三分齐(五)
      • 初揔标分齐(三明)
      • 二当地分齐(行体)
      • 三有无分齐(又初)
      • 四法果分齐(又相)
      • 五结弹安国(不得)
    • 四通局(四辨)
    • 五释文(四)
      • 初谓柔果(三)
        • 初法(四)
          • 初见佛为练行缘(二)
            • 初揔标(大愿)
            • 二別释(见多)
          • 二所练行体
          • 三別地行相(三)
            • 初正明行相(二)
              • 初约四摄(然四)
              • 二约十度(然证)
            • 二反质成立(若不)
            • 三揔明义类(是以)
          • 四所练行成
        • 二喻(二)
          • 初正明(会归)
          • 二解妨(二)
            • 初问(益饶)
            • 二荅(显梦)
        • 三合
      • 二發趣果(二)
        • 初示义(第二)
        • 二科经(二)
          • 初正明發趣(四)
            • 初法(四)
              • 初问(二)
                • 初征问所以(具问)
                • 二释所得法(三)
                  • 初依论释相(于中)
                  • 二出体所以(相即)
                  • 三再显法体(又此)
              • 二知(三)
                • 初举经意(由闻)
                • 二以论释(论摄)
                • 三以问摄知(二)
                  • 初以经问摄论之五(若以)
                  • 二以经问摄经之知(若摄)
              • 三行
              • 四到
            • 二喻
            • 三合
            • 四结
          • 二揔结地相
      • 三摄报果(二)
        • 初在家果(二)
          • 初上胜身显其报胜
          • 二上胜果显其行胜(二)
            • 初示义(二上)
            • 二科经(二)
              • 初行(二)
                • 初大悲利他
                • 二不失自利(三)
                  • 初揔释文意(正作)
                  • 二引论释意(谓所)
                  • 三正释经文(所念)
              • 二愿
        • 二出家果(二)
          • 初舍俗出家
          • 二修行克证(三)
            • 初横论(胜业)
            • 二竖论(次二)
            • 三速疾(复三)
      • 四愿智果
  • 二离垢地(七)
    • 初来意(二)
      • 初举论(第二)
      • 二疏释(言正)
    • 二释名(六)
      • 初明引瑜伽(言离)
      • 二暗引摄论(谓性)
      • 三引唯识义(唯识)
      • 四会婆沙文(十性)
      • 五重引瑜伽(瑜伽)
      • 六结成约戒(故北)
    • 三断障(二)
      • 初明断障(言邪)
      • 二辨断愚(由斯)
    • 四证如(言最)
    • 五成行(是以)
    • 六得果(得于)
    • 七释文(三)
      • 初赞请(二)
        • 初庆阇相地(二)
          • 初经家竖庆喜
          • 二發言正申其赞
        • 二请说二地
      • 二正说(二)
        • 初示义(二正)
        • 二科经(二)
          • 初地相(二)
            • 初發起净(三)
              • 初结前标后
              • 二征列十名(二)
                • 初揔释(揔云)
                • 二別释(二)
                  • 初科(別中)
                  • 二释(柔輭)
              • 三结行入位
            • 二自体净(四)
              • 初揔科(二自)
              • 二摄位(此三)
              • 三料拣(二)
                • 初通三聚(举义)
                • 二料拣初(二)
                  • 初正拣(又初)
                  • 二通妨(二)
                    • 初揔难(若尔)
                    • 二揔荅(二)
                      • 初揔叙昔解(古释)
                      • 二申今所释(今更)
              • 四释文(三)
                • 初摄律仪戒(三)
                  • 初标所依
                  • 二正释戒相(十)
                    • 初离杀生(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二)
                        • 初示义(二別)
                        • 二科经(三)
                          • 初明因离
                          • 二对治离(二)
                            • 初正释(亦有)
                            • 二拣滥(二)
                              • 初正拣(此中)
                              • 二解妨(二)
                                • 初举妨(若尔)
                                • 二释妨(前约)
                          • 三果行离(二)
                            • 初略释经文(揽尔)
                            • 二具缘成杀(三)
                              • 初依本论正释(龙中)
                              • 二引他论会通(摄)
                              • 三指广在余(又境)
                    • 二离偷盗(二)
                      • 初揔
                      • 二別(三)
                        • 初明因离
                        • 二对治离
                        • 三果行离(三)
                          • 初分其麤细(亦有)
                          • 二具缘成犯(而文)
                          • 三对显差別(授姻)
                    • 三离邪婬(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三)
                        • 初明因离(三)
                          • 初正释本文(此本)
                          • 二会通二经(晋谣)
                          • 三显今经意(知足)
                        • 二对治离
                        • 三果行离(二)
                          • 初示义(三果)
                          • 二科经(二)
                            • 初揔举邪境
                            • 二以细况麤(二)
                              • 初正以喻况(有二)
                              • 二显无具缘(此具)
                    • 四离妄语(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二)
                        • 初对治离(二)
                          • 初对前明因(二)
                            • 初正辨有无(二別)
                            • 二通棣三业(身三)
                          • 二正释经文(随心)
                        • 二果行离
                    • 五离两舌(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二)
                        • 初对治离
                        • 二果行离
                    • 六离恶口(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二)
                        • 初示义(二別)
                        • 二科经(二)
                          • 初果行离(二)
                            • 初列所离(二)
                              • 初四语显恶言体用(前四)
                              • 二十三语重显前四(二)
                                • 初四语揔释(初四)
                                • 二余九別释(二)
                                  • 初有二语明麤鄙之言(初二)
                                  • 二有七语明嗔分之心(复有)
                            • 二明能离
                          • 二对治离
                    • 七离绮语(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二)
                        • 初对治离(二)
                          • 初揔(初一)
                          • 二別(下七)
                        • 二果行离
                    • 八离贪欲(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三)
                        • 初事(地所)
                        • 二体(谓所)
                        • 三差別(正显)
                    • 九离嗔恚(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三)
                        • 初別显能治(止于)
                        • 二揔显所治(揔离)
                        • 三类通治葢(类品)
                    • 十离邪见(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二)
                        • 初別释(若异)
                        • 二料拣(二)
                          • 初约行(此所)
                          • 二约人(二约)
                  • 三结成增上
                • 二摄善法戒
                • 三摄众生戒
          • 二地果
      • 三重颂(三)
        • 初位行(四)
          • 初十种直心
          • 二摄律仪戒
          • 三摄善法戒
          • 四摄众生戒
        • 二位果
        • 三结叹所说
  • 二摄善法戒(二)
    • 初示义(二摄)
    • 二科经(三)
      • 初略观不善起摄善行(二)
        • 初正辨观智
        • 二明起愿行
      • 二广观障治起摄善行(二)
        • 初明来意(二广)
        • 二释经文(二)
          • 初观不善唯是所治
          • 二观善法通其能所(二)
            • 初示义(二观)
            • 二科经(五)
              • 初人天十善
              • 二声闻十善
              • 三缘觉十善(二)
                • 初揔明(标所)
                • 二別显(別显)
              • 四菩萨十善(三)
                • 初举论四名(上标)
                • 二料拣所以(然此)
                • 三依论牒释(言因)
              • 五佛果十善
      • 三揔结劝修
  • ○三摄众生戒(二)
    • 初示义(三利)
    • 二科经(二)
      • 初广明摄生(五)
        • 初智(三)
          • 初揔显知因
          • 二別显知果(二)
            • 初先叙文义(二別)
            • 二正释经文(十)
              • 初杀生
              • 二偷盗
              • 三邪婬
              • 四妄语
              • 五两舌
              • 六恶口
              • 七绮语
              • 八贪欲
              • 九嗔恚
              • 十邪见
          • 三结成苦因
        • 二愿
        • 三行
        • 四集因(二)
          • 初明前八心(依增)
          • 二明后二心(后之)
        • 五集果(二)
          • 初文前科释(五集)
          • 二正释经文(四)
            • 初化颠倒众生(二)
              • 初所治
              • 二能治
            • 二化欲求众生(二)
              • 初化现得五欲受用生过(三)
                • 初化受不共财(二)
                  • 初所治
                  • 二能治
                • 二化受无猒财(二)
                  • 初所治
                  • 二能治
                • 三化受贮积财(二)
                  • 初所治
                  • 二能治
              • 二化未得五欲追求时过(二)
                • 初追求现报造诸恶行(二)
                  • 初所治(四)
                    • 初愚痴覆心过(愚痴)
                    • 二增恶远善过(增恶)
                    • 三明受苦报过(明受)
                    • 四无正对治过(无正)
                  • 二能治
                • 二追求后报习有漏善(二)
                  • 初所治(三)
                    • 初自体(即随)
                    • 二障碍(明障)
                    • 三明失(明失)
                  • 二能治
            • 三化有求众生(二)
              • 初道差別(二)
                • 初过(二)
                  • 初揔(初句)
                  • 二別(三)
                    • 初自体漂流(自体)
                    • 二为因起难(为因)
                    • 三便成大失(便成)
                • 二治
              • 二果差別(二)
                • 初明过
                • 二能治
            • 四化梵行求众生(二)
              • 初化邪求众生(二)
                • 初过(二)
                  • 初揔(初揔)
                  • 二別(二)
                    • 初失道(前三)
                    • 二失灭(后三)
                • 二治
              • 二化同法小乘(二)
                • 初超过
                • 二能治
      • 二结成益生之戒
  • ○二彰地果(二)
    • 初示义(二位)
    • 二科经(三)
      • 初调柔果(三)
        • 初调柔果(三)
          • 初法(三)
            • 初见佛为缘行
            • 二明能练行(二)
              • 初供养
              • 二受法
            • 三所练清净
          • 二喻
          • 三合
        • 二別地行相
        • 三揔结地名
      • 二摄报果(二)
        • 初在家(二)
          • 初上胜身
          • 二上胜果
        • 二出家
      • 三愿智果
  • ○三發光地(七)
    • 初来意(三)
      • 初正明(二)
        • 初约三学(第三)
        • 二约寄位(又前)
      • 二引证(敕深)
      • 三会释(此则)
    • 二释名(三)
      • 初別叙异名(言义)
      • 二申今正解(三)
        • 初第一义(二)
          • 初正释(今统)
          • 二引证(四)
            • 初正证闻持(故喻)
            • 二正明三学(由内)
            • 三指后义释(记言)
            • 四引例释成(摄论)
        • 二第二义(三)
          • 初正立所以(二以)
          • 二以文释成(以闻)
          • 三引证结成(瑜伽)
        • 三第三义(二)
          • 初正立(三以)
          • 二引证(四)
            • 初引本论(故下)
            • 二引唯识(言说)
            • 三释唯识意(谓由)
            • 四成唯识义(故三)
      • 三揔结拣定(二)
        • 初揔结(余诸)
        • 二拣定(故十)
    • 三断障(二)
      • 初举本分(若外)
      • 二引唯识(二)
        • 初释障(唯识)
        • 二释愚(由赞)
    • 四证如(若约)
    • 五成行(其所)
    • 六得果(其所)
    • 七释文(三)
      • 初赞请(二)
        • 初庆前(二)
          • 初集经者叙
          • 二發言赞说
        • 二请后(二)
          • 初大众同请
          • 二上首独请
      • 二正说(二)
        • 初示义(二正)
        • 二科经(二)
          • 初地行(四)
            • 初起猒行分(三)
              • 初结前生后
              • 二征列十心(二)
                • 初科(义分)
                • 二释(四)
                  • 初根本建立(根本)
                  • 二方便發修(方便)
                  • 三修已成就(修已)
                  • 四德业自在(德业)
              • 三结行入位
            • 二猒行分(二)
              • 初示义(二猒)
              • 二科经(三)
                • 初护烦恼行(二)
                  • 初观无常即知有为体性(三)
                    • 初显观时(显观)
                    • 二揔辨所观(揔辨)
                    • 三別示其相(二)
                      • 初揔明(別示)
                      • 二別辨(二)
                        • 初前五句云何此无常(別中)
                        • 二后四句何者是无常(二)
                          • 初标(后四)
                          • 二释(二)
                            • 初少时(一者)
                            • 二自性(四)
                              • 初释其揔称(二自)
                              • 二別释经文(过去)
                              • 三结示文意(约三)
                              • 四拣门不同(此中)
                  • 二观无救者即就人彰过(二)
                    • 初揔(初句)
                    • 二別(四)
                      • 初死(初四)
                      • 二生(次二)
                      • 三老(次一)
                      • 四病(后二)
                • 二护小乘行(二)
                  • 初护小心(二)
                    • 初揔
                    • 二別(二)
                      • 初示义(二別)
                      • 二科经(二)
                        • 初功德大即求菩提
                        • 二清净大即求涅槃
                  • 二护狭心(二)
                    • 初悲其沦溺(二)
                      • 初牒前标后
                      • 二正显悲行(二)
                        • 初揔(初句)
                        • 二別(三)
                          • 初依欲求(初二)
                          • 二依有求(欠三)
                          • 三依梵行求(后四)
                    • 二决志慈济(二)
                      • 初依论释经(结前)
                      • 二依別理释(三)
                        • 初附论申义
                        • 二通不次妨(然其)
                        • 三十句別说(若直)
                • 三方便摄行(二)
                  • 初示义(第三)
                  • 二科经(四)
                    • 初發起摄行之因(二)
                      • 初牒前二行以为三因
                      • 二依前三因以明發起
                    • 二思求方便摄行(二)
                      • 初正释(亦新)
                      • 二问荅(二)
                        • 初引决志问荅(二)
                          • 初问(问前)
                          • 二荅(荅今)
                        • 二引重复问荅(二)
                          • 初问(若谓)
                          • 二荅(若论)
                    • 三思得摄生方便(五)
                      • 初揔举文理(三思)
                      • 二列其名位(言有)
                      • 三揔显本文(然此)
                      • 四举论揔释(二)
                        • 初举经意(此五)
                        • 二举论释(论依)
                      • 五释经文义(一佛)
                    • 四依思修行(二)
                      • 初示义(四依)
                      • 二科经(二)
                        • 初结前生后
                        • 二正起求行(二)
                          • 初求法行(二)
                            • 初释经意(无慢)
                            • 二重料拣(三)
                              • 初约慧行料拣(若曼)
                              • 二能所求料拣(初因)
                              • 三能所受料拣(又此)
                          • 二求因行(二)
                            • 初示义(二求)
                            • 二科经(二)
                              • 初常勤求因(六)
                                • 初经财重法
                                • 二双舍内外
                                • 三内财敬事
                                • 四况舍外财
                                • 五轻位重法
                                • 六甘苦重法
                              • 二正修行因
            • 三猒分
            • 四猒果
          • 二地果○
      • 三重颂(五)
        • 初起猒行分
        • 二颂猒分(三)
          • 初护烦恼行
          • 二护小乘行
          • 三方便摄行
        • 三猒分及果
        • 四果位
        • 五结说
  • ○三猒分(三)
    • 初标牒指前正明第四(三猒)
    • 二依论问荅生起重明(二)
      • 初举论(论云)
      • 二疏释(二)
        • 初释猒名(谓不)
        • 二通妨难(其无)
    • 三科释经文为其七相(三)
      • 初标(经文)
      • 二列(一依)
      • 三释(二)
        • 初束七为三(来此)
        • 二依三正释(三)
          • 初修行(三)
            • 初正释经文(一即)
            • 二引论文通示修证(二)
              • 初引论(瑜伽)
              • 二显示(止修)
            • 三以经意揔相圆融(然皆)
          • 二证入(二)
            • 初结前即何时修证
            • 二即何所修何所证(四)
              • 初入意(四)
                • 初直显经意(一即)
                • 二举本论释(论云)
                • 三通会权实(又示)
                • 四解外妨难(然无)
              • 二释名(二)
                • 初释通名(二)
                  • 初释四禅(三)
                    • 初正释(二释)
                    • 二引证(故瑜)
                    • 三拣定(是以)
                  • 二释无色(次无)
                • 二释別名(次释)
              • 三体性(二)
                • 初四禅(三体)
                • 二无色(二)
                  • 初正释(无色)
                  • 二料拣(大乘)
              • 四释文(二)
                • 初明四禅(二)
                  • 初明义理(四)
                    • 初等立四支(三)
                      • 初列其支名(第四)
                      • 二料拣同异(中)
                      • 三通释妨难(虽复)
                    • 二历禅有异(二)
                      • 初正明(然四)
                      • 二出所以(为欲)
                    • 三举其实数(共问)
                    • 四建立所由(此第)
                  • 二释经文(四)
                    • 初初禅(四)
                      • 初明所离障
                      • 二修行对治
                      • 三修行利益
                      • 四依止三昧(二)
                        • 初別释依止
                        • 二释初住字
                    • 二二禅(四)
                      • 初明所离障
                      • 二修行对治
                      • 三修行利益
                      • 四依止三昧(二)
                        • 初別释依止
                        • 二释初住字
                    • 三三禅(四)
                      • 初明所离障
                      • 二修行对治
                      • 三修行利益
                      • 四依止三昧(二)
                        • 初別释依止
                        • 二释初住字
                    • 四四禅(四)
                      • 初离障(二)
                        • 初正释离障(是所)
                        • 二通释妨难(二)
                          • 初通不次之妨(依禅)
                          • 二通初禅有苦妨(四)
                            • 初正明问荅(瑜伽)
                            • 二征释所以(若尔)
                            • 三反成前义(若初)
                            • 四约教拣异(若依)
                      • 二利益(三)
                        • 初标(是利)
                        • 二通不次妨(余禅)
                        • 三蹑前生难(二)
                          • 初难(若尔)
                          • 二荅(三)
                            • 初约五受为名(荅五)
                            • 二约三受为名(三受)
                            • 三明所冝之义(又此)
                      • 三对治(三)
                        • 初正释文(此二)
                        • 二出所以(喜心)
                        • 三重显清净(二)
                          • 初引论(若遮)
                          • 二䟽释(此论)
                      • 四依止(彼二)
                • 二明四空(四)
                  • 初料拣(四)
                    • 初彰差別(第二)
                    • 二释別名(六)
                      • 初揔征(差別)
                      • 二引论(彼次)
                      • 三释论(谓修)
                      • 四出所以(以前)
                      • 五引证(瑜伽)
                      • 六指文(加行)
                    • 三例为四(然此)
                    • 四显支別(二)
                      • 初问(问若)
                      • 二荅(四)
                        • 初双酬(荅准)
                        • 二会通(经论)
                        • 三示有(如初)
                        • 四结示(五之)
                  • 二释文(四)
                    • 初空无边处(三)
                      • 初标(谓观)
                      • 二释(三)
                        • 初明离障(二)
                          • 初辨障(二)
                            • 初双标(文中)
                            • 二双释(四)
                              • 初揔标(言离)
                              • 二別释(论云)
                              • 三释想字(二)
                                • 初依小乘(皆云)
                                • 二依大乘(二)
                                  • 初正释(大乘)
                                  • 二反成(若超)
                              • 四通妨难(二)
                                • 初难(问番)
                                • 二荅(二)
                                  • 初竖约渐修(二)
                                    • 初通香味(远公)
                                    • 二通余三(又色)
                                  • 二横约顿修(若于)
                          • 二辨治(已明)
                        • 二辨利益(修行)
                        • 三明依止(二)
                          • 初正明三昧(彼二)
                          • 二引论正释(三)
                            • 初引论(瑜伽)
                            • 二䟽释(准瑜)
                            • 三结例(后之)
                      • 三结(又此)
                    • 二识无边处(三)
                      • 初揔明离障
                      • 二修行利益
                      • 三依止三昧
                    • 三无所有处(三)
                      • 初揔明离障
                      • 二修行利益
                      • 三依止三昧
                    • 四非非想处(二)
                      • 初释名(无下)
                      • 二释文(二)
                        • 初释初句(三)
                          • 初离障(超一)
                          • 二显治(云何)
                          • 三会释(望闻)
                        • 二释第三句(二)
                          • 初略释(即入)
                          • 二广释(二)
                            • 初释非有想(瑜伽)
                            • 二释非无想(三)
                              • 初对他释(又言)
                              • 二约自他(唯有)
                              • 三辨优劣(此中)
                  • 广(然娑)
                  • 四观行(今更)
          • 三入意
  • ○四猒果分(三)
    • 初四无量即行方便果(六)
      • 初来意(四猒)
      • 二入意(然入)
      • 三建立(麤彰)
      • 四结名(此四)
      • 五出体(二)
        • 初捴(若揔)
        • 二別(若別)
      • 六释文(二)
        • 初別显慈行(二)
          • 初揔释慈义(显句)
          • 二明慈种类(三)
            • 初属经(次十)
            • 二料拣(初一)
            • 三释文(三)
              • 初慈意(二)
                • 初正明(四)
                  • 初与乐(初四)
                  • 二治障(次二)
                  • 三清净(次一)
                  • 四摄果(后一)
                • 二引证(三)
                  • 初举彼经文(故修)
                  • 二束成诸果(然此)
                  • 三结示劝修(修一)
              • 二法缘(即法)
              • 三无缘(即无)
        • 二类显余三
    • 二五神通即功用果(八)
      • 初定所属(二得)
      • 二明来意(前内)
      • 三释揔名(妙用)
      • 四列列名(文中)
      • 五释別名(外色)
      • 六出体性(若语)
      • 七辨次第(余麤)
      • 八释经文(五)
        • 初神境通(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
        • 二天耳通
        • 三他心通(三)
          • 初释揔(初揔)
          • 二明別(四)
            • 初释论立名(別中)
            • 二別释初对(以)
            • 三例明能所(下四)
            • 四会通论意(论无)
          • 三辨结(审于)
        • 四宿住智
        • 五天眼智
    • 三揔结自在
  • ○二地果(三)
    • 初调柔果(三)
      • 初调柔行体(三)
        • 初法(三)
          • 初练行缘
          • 二能练行
          • 三所练净(二)
            • 初正明断惑(正明)
            • 二拣细异麤(聚伽)
        • 二喻
        • 三合(二)
          • 初正合行净
          • 二別显忍净(二)
            • 初揔(地加)
            • 二別(四)
              • 初善护他心(初二)
              • 二加恶忍受(次有)
              • 三出上二因(此地)
              • 四二心离障(麤兹)
      • 二別地行相
      • 三结说地相
    • 二摄报果(二)
      • 初上胜身
      • 二上胜果(二)
        • 初自分果
        • 二胜进果
    • 三愿智果

校注

[A1] 已【CB】巳【洪武】
[A2] 已【CB】巳【洪武】
[A3] 已【CB】巳【洪武】
[A4] 已【CB】巳【洪武】
[A5] 已【CB】巳【洪武】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严经疏科(卷11)
关闭
华严经疏科(卷1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