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科卷第三

  • 十別解文义(二)
    • 初揔释经序(二)
      • 初明题目
      • 二释序文(六)
        • 初明佛日未兴群生沉溺(三)
          • 初化法域中(二)
            • 初辩淳元之始(盖闻)
            • 二明三才已著(龟龙)
          • 二能化浅近(虽万)
          • 三所化迷沦(由是)
        • 二辩如来出世德用难思(四)
          • 初叹化主高深(二)
            • 初揔叙教兴(及夫)
            • 二寄对显胜(慧日)
          • 二明时处长广(包括)
          • 三別叹佛胜德(三)
            • 初叹体大(其为)
            • 二叹相大(其为)
            • 三叹用大(二)
              • 初约化法为用(念处)
              • 二约化体明用(混大)
          • 四结德归如来(无得)
        • 三自庆逢时闻斯声教(三)
          • 初远蒙佛记(朕曩)
          • 二弥荷太平(加以)
          • 三万国朝宗(殊祥)
        • 四別彰此典旨趣玄微(二)
          • 初揔叹(大方)
          • 二別叹(三)
            • 初约人叹(三)
              • 初对劣显胜(有学)
              • 二当体显胜(最胜)
            • 二约法叹(一句)
            • 三约处叹(摩竭)
        • 五传译古今感庆逢遇(二)
          • 初明前译多阏(缅惟)
          • 二明今译多具(六)
            • 初邀迎(胅闻)
            • 二正译(粤以)
            • 三感征(遂得)
            • 四事毕(以圣)
            • 五赞益(二)
              • 初明益教理(添性)
              • 二辩益物机(大乘)
            • 六庆遇(二)
              • 初庆遇(岂谓)
              • 二𤼵愿(所舄)
        • 六揔彰序意叹理自证(三)
          • 初制序本意(一窥)
          • 二赞理离言(虽则)
          • 三谦己结成(輙申)
    • 二別解文义(二)
      • 初揔科判(三)
        • 初标意(二別)
        • 二列名(一本)
        • 三解释(十)
          • 初本部三分科(二)
            • 初正明序正(初本)
            • 二別释流通(三)
              • 初叙昔说(流通)
              • 二会昔义(此上)
              • 三申今解(四)
                • 初立取源由(今依)
                • 二辩三之相(所以)
                • 三例成前义(非唯)
                • 四辩定流通(三)
                  • 初取其正义(虽六)
                  • 二辩前顺违(初之)
                  • 三结归正义(故依)
          • 二问荅相属科(二)
            • 初通叙昔说(二问)
            • 三密示今意(古德)
          • 三以文从义科
          • 四前后摄叠科
          • 五前后鈎鎻科(二)
            • 初标数(五前)
            • 二正释(三)
              • 初通释前四
              • 二別释第五(四)
                • 初正释(五取)
                • 二解妨(以不)
                • 三引证(然有)
                • 四结成(由斯)
              • 三通释后五(六取)
          • 六随品长分科
          • 七随其本会科
          • 八本末大位科
          • 九本末徧收科
          • 十主伴无尽科
      • 二別解文(三)
        • 初揔结前文(上来)
        • 二依三分略科(二)
          • 初揔科三分(若依)
          • 二別释序分(三)
            • 初揔申科判(序中)
            • 二揔𢫾在余(然此)
            • 三別释证信(三)
              • 初立序原由(初证)
              • 二立序所以(若核)
              • 三略释文义(二)
                • 初二论开合(若准)
                • 二料拣通句(然信)
        • 三依四分释经(二)
          • 初结前生后(上来)
          • 二正科经文(四)
            • 初从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有六品十一卷经文名举果劝乐生信分(二)
              • 初叙昔(就第)
              • 二辩今(二)
                • 初揔科(若以)
                • 二別释(三)
                  • 初教起因缘分(十)
                    • 初揔显己闻(二)
                      • 初叙昔解(二)
                        • 初合释信闻(二)
                          • 初揔明(谓如)
                          • 二別释(如是)
                        • 二离释信闻(二)
                          • 初释如是(二)
                            • 初通释(二)
                              • 初揔明(若离)
                              • 二解妨(经以)
                            • 二去取(二)
                              • 初且揔许(上来)
                              • 二申正义(二)
                                • 初揔取三义(若依)
                                • 二以宗拣定(若华)
                          • 二释我闻(三)
                            • 初揔明立意(二我)
                            • 二略释我闻(我即)
                            • 三解妨重释(二)
                              • 初征释我闻(二)
                                • 初征释我(云何)
                                • 二征释闻(二)
                                  • 初揔征(此用)
                                  • 二別释(三)
                                    • 初法相(二)
                                      • 初正释(若依)
                                      • 二解妨(虽因)
                                    • 二无相(若依)
                                    • 三法性(若约)
                              • 二释不闻难(然阿)
                      • 二明去取(但随)
                    • 二标主时处(三)
                      • 初释时(二)
                        • 初就一时释(即三)
                        • 二感应合释(亦可)
                      • 二释主(二)
                        • 初略释(佛者)
                        • 二𢫾广(义见)
                      • 三释处(在摩)
                    • 三別明时分(二)
                      • 初双标二时(前标)
                      • 二双释二时(二)
                        • 初说法时(三)
                          • 初释其所以(此教)
                          • 二假问征起(初言)
                          • 三略解文义(三)
                            • 初不坏前后(三)
                              • 初正明时分(略为)
                              • 二遮其伏难(常恒)
                              • 三会彼论文(若尔)
                            • 二顺论解释(二顺)
                            • 三约实圆融(四)
                              • 初正释(三约)
                              • 二立理(以应)
                              • 三通妨(故祇)
                              • 四引证(三)
                                • 初引法界品(故法)
                                • 二引十地经(此经)
                                • 三会诸教时(故诸)
                        • 二成佛时(二)
                          • 初结前揔标(上显)
                          • 二別明五教(五)
                            • 初小乘(小乘)
                            • 二始教(大乘)
                            • 三终教(据实)
                            • 四顿教(约法)
                            • 五圆教(若依)
                    • 四別显𠁅严(二)
                      • 初通释前后(四別)
                      • 二別释噐界(五)
                        • 初揔标列(今初)
                        • 二示仪式(然此)
                        • 三通妨难(然或)
                        • 四科四事(然各)
                        • 五释本文(四)
                          • 初金地严(四)
                            • 初揔显地体
                            • 二地相具德
                            • 三地上具严
                            • 四举因结用
                          • 二觉𣗳严(四)
                            • 初揔显高胜
                            • 二体摄众德
                            • 三妙用自在
                            • 四举因结用
                          • 三佛宫殿严(四)
                            • 初揔明分量
                            • 二体明圆备
                            • 三妙用自在
                            • 四举因显广
                          • 四师子座严(四)
                            • 初緫显形胜
                            • 二体德圆备
                            • 三妙用广大
                            • 四佛加广演
                    • 五教主难思(二)
                      • 初彰其大意(二)
                        • 初蹑前征起(第五)
                        • 二緫以荅之(故今)
                      • 二开章释文(二)
                        • 初揔辩(三)
                          • 初当相以辩(即善)
                          • 二寄对以释(若拣)
                          • 三结归就佛(我佛)
                        • 二別释(二)
                          • 初揔科(二別)
                          • 二別显(十)
                            • 初三业普周(二)
                              • 初法(三)
                                • 初意(三)
                                  • 初緫标(意业)
                                  • 二別释(二)
                                    • 初略释(前云)
                                    • 二广释(二)
                                      • 初緫标能入之智(智即)
                                      • 二別明智入之相(四)
                                        • 初释二智(二智)
                                        • 二释三智(言三)
                                        • 三无碍智(境既)
                                        • 四释四智(三)
                                          • 初緫标(言四)
                                          • 二会释(通缘)
                                          • 三通妨(四皆)
                                  • 三緫结(然上)
                                • 二身(二)
                                  • 初緫明(身业)
                                  • 二別释(二)
                                    • 初随相各別徧(法身)
                                    • 二圆融揔摄徧(又国)
                                • 三语(语业)
                              • 二喻(二)
                                • 初緫明大意(通喻)
                                • 二开章別释(三)
                                  • 初揔显喻相(今有)
                                  • 二喻其所喻(三)
                                    • 初喻意业(二)
                                      • 初引经揔释(以此)
                                      • 二随相別明(二)
                                        • 初喻二智(量智)
                                        • 二喻四智(二)
                                          • 初以前喻喻于镜平(二)
                                            • 初別释喻相(二)
                                              • 初喻镜智(二)
                                                • 初引唯识(又大)
                                                • 二引当经(下经)
                                              • 二喻平等(二)
                                                • 初引唯识(平等)
                                                • 二引当经(故下)
                                            • 二揔显喻意(是以)
                                          • 二以后喻喻于妙作(四)
                                            • 初引唯识(二普)
                                            • 二引当经(二)
                                              • 初释普徧(又下)
                                              • 二释随入(云何)
                                            • 三结成喻意(二)
                                              • 初结喻(二)
                                                • 初结徧入之义(是以)
                                                • 二结平等随入(虚空)
                                              • 二法合(二)
                                                • 初合徧入(虚空)
                                                • 二合随入(佛智)
                                            • 四揔结难思(三)
                                              • 初明其随入(此犹)
                                              • 二別于普徧(普徧)
                                              • 三揔结二喻(三世)
                                    • 二喻身业(次以)
                                    • 三喻语业(后以)
                                  • 三结示有归(以空)
                            • 二威势超胜(二)
                              • 初引论揔释(谓随)
                              • 二牒文別释(二)
                                • 初义引四身(言一)
                                • 二別释十身(二)
                                  • 初正辩(若正)
                                  • 二通妨(既云)
                            • 三福德深广
                            • 四随意受生
                            • 五相好庄严
                            • 六愿身演法(三)
                              • 初标示大意(谓面)
                              • 二引文证成(故下)
                              • 三牒经委释(然经)
                            • 七化身自在(二)
                              • 初明广容(广容)
                              • 二释普徧(普徧)
                            • 八法身弥纶(二)
                              • 初明法性法身(以法)
                              • 二明应化法身(依法)
                            • 九智身穷源
                            • 十力持依正(二)
                              • 初正释力持(二)
                                • 初正报(持正)
                                • 二依报(持依)
                              • 二三身[(冰-水+〡)*ㄆ](五)
                                • 初约三身四身(上约)
                                • 二出[(冰-水+〡)*ㄆ]束所以(以诸)
                                • 三拣异权实(十身)
                                • 四融国土等身(又毛)
                                • 五结叹深妙(是知)
                    • 六众海云集○
                    • 七称扬赞德○
                    • 八座内众流○
                    • 九天地征祥○
                    • 十结通无尽○
                  • 二说法仪式分
                  • 三正陈所说分
            • 二从如来名号品至如来出现品有三十一品四十一卷经文名修因契果生解分
            • 三离世间一品七卷经文名托法进修成行分
            • 四入法界一品二十一卷经文名依人证入成德分
  • 六众海云集(二)
    • 初揔科(第六)
    • 二別释(十)
      • 初集意(今初)
      • 二集因(第二)
      • 三辩类(第三)
      • 四㝎数(三)
        • 初随相別名(第四)
        • 二会释多义(然此)
        • 三融通无尽(此犹)
      • 五权实(二)
        • 初通辩权实(第五)
        • 二对前別辩(对前)
      • 六地位(二)
        • 初正明地位(第六)
        • 二对前料拣(将此)
      • 七前后(三)
        • 初正明(第七)
        • 二解妨(又从)
        • 三结成表法(二)
          • 初结成自在(然皆)
          • 二结成交彻(又表)
      • 八有无(二)
        • 初別明(三)
          • 初通明前三(第八)
          • 二別辩第四(四约)
          • 三合解余六(五约)
        • 二圆融(上十)
      • 九闻不闻(三)
        • 初正明(第九)
        • 二解妨(纵不)
        • 三揔结(上之)
      • 十释文(二)
        • 初揔明(二)
          • 初揔明同异生(第十)
          • 二释同异生义(云何)
        • 二別释(二)
          • 初一同生(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二)
              • 初列其名号(二)
                • 初彰大意(三)
                  • 初标释无名(二列)
                  • 二揔辩立名(虽得)
                  • 三通其妨难(行德)
                • 二正释文(二)
                  • 初列十同名(二)
                    • 初释揔名(二)
                      • 初揔明料拣(先十)
                      • 二別释普贤(三)
                        • 初释普贤名(言普)
                        • 二通其妨难(所以)
                        • 三结从別称(上虽)
                    • 二释別名(二德)
                  • 二列十异名
              • 二结略显广
            • 三摄德周圆(二)
              • 初別叹胜德(二)
                • 初就缘叹(二)
                  • 初前句显主伴有由(二)
                    • 初约义略辩(前句)
                    • 二引经具释(故普)
                  • 二后句明长为辅翼(后句)
                • 二就行叹(二)
                  • 初叙意(二)
                    • 初标章立叹(第二)
                    • 二別释其文(崇德)
                  • 二释文(三)
                    • 初自分因行德(三)
                      • 初自利行圆(三)
                        • 初诸度行满(诸度)
                        • 二十眼明彻(十眼)
                        • 三深定已满(深定)
                      • 二利他行满(三)
                        • 初正教轮(语含)
                        • 二神通轮(身业)
                        • 三记心轮(意业)
                      • 三证理位极(三)
                        • 初证理法(二)
                          • 初入法界藏(证理)
                          • 二智无差別(二)
                            • 初正释(言智)
                            • 二解妨(二)
                              • 初问(若皆)
                              • 二荅(二)
                                • 初叙昔解(三)
                                  • 初正释(古德)
                                  • 二反解(不尔)
                                  • 三结成(二)
                                    • 初以寂照对真俗(是故)
                                    • 二结成境智无差(境则)
                                • 二申今意(三)
                                  • 初成昔解(上来)
                                  • 二辩顺违(未尽)
                                  • 三申正释(四)
                                    • 初约证理以释(今正)
                                    • 二约照俗以明(若约)
                                    • 三约双融真俗(若约)
                                    • 四约三观圆融(若约)
                        • 二证果法(证果)
                        • 三得位极(得位)
                    • 二胜进果行德(二)
                      • 初得果法(四)
                        • 初入佛密境(二)
                          • 初佛即密境(入佛)
                          • 二佛之密境(二佛)
                        • 二入佛平等(二)
                          • 初佛佛平等(入佛)
                          • 二证法平等(二佛)
                        • 三明得佛位(明得)
                        • 四证佛三昧(证佛)
                      • 二起果用
                    • 三一行无碍德
              • 二揔结多门
          • 二皆异生(二)
            • 初揔标(第二)
            • 二別列(三)
              • 初杂类诸神众(十九)
                • 初执金刚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二)
                    • 初揔彰愿行
                    • 二別显满相
                • 二身众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三足行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四道场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五主城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六主地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七主山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八主林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九主药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主稼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一主河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二主海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三主水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四主火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五主风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六主空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七主方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八主夜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十九主昼神(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二八部四王众(二)
                • 初揔明(第二)
                • 二別释(八)
                  • 初阿修罗(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二迦楼罗(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三紧那罗(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四摩睺罗伽(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五夜叉王(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六龙王(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七鸠槃王(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八乾闼婆王(三)
                    • 初标数辩类
                    • 二列名结数
                    • 三摄德圆满
              • 三欲色诸天众(二)
                • 初揔明(第三)
                • 二別释(二)
                  • 初欲界天众(七)
                    • 初月天子
                    • 二日天子
                    • 三三十三天
                    • 四夜摩天
                    • 五兜率天
                    • 六化乐天
                    • 七他化天
                  • 二色界天众(二)
                    • 初揔明(第二)
                    • 二別释(五)
                      • 初大梵天
                      • 二光音天
                      • 三徧净天
                      • 四广果天
                      • 五自在天
  • 七称扬赞德(二)
    • 初揔科(第七)
    • 二別释(三)
      • 初揔结威仪住(三)
        • 初结众集
        • 二明相异
        • 三结意同
      • 二揔显德行因缘(二)
        • 初揔彰大意(第二)
        • 二別释经文(三)
          • 初离障见净
          • 二受化根深(二)
            • 初揔
            • 二別
          • 三德行圆备(二)
            • 初辩因圆
            • 二入果海(二)
              • 初叙意(二入)
              • 二释经(二)
                • 初乘因入果
                • 二分得果用(三)
                  • 初明解脱门(二)
                    • 初別显(言解)
                    • 二圆融(然揔)
                  • 二游戏神通(次游)
                  • 三约观心释(二)
                    • 初正释(约观)
                    • 二拂迹(二)
                      • 初反成(若以)
                      • 二顺结(正人)
      • 三別明得法赞佛(二)
        • 初揔明(第三)
        • 二別释(二)
          • 初异生众赞佛(三)
            • 初诸天(二)
              • 初色界天(五)
                • 初自在天(二)
                  • 初长行得法(十)
                    • 初法身解脱
                    • 二智身解脱
                    • 三自相解脱(四)
                      • 初略科释(亦有)
                      • 二开章门(然不)
                      • 三随门释(三)
                        • 初別释(二)
                          • 初释不生灭(五)
                            • 初就徧计性(初不)
                            • 二约缘起性(二就)
                            • 三约圆成性(三约)
                            • 四三性混融(四遍)
                            • 五圆融无碍(五然)
                          • 二释不去来(二不)
                        • 二通释(二)
                          • 初揔(二通)
                          • 二別(二)
                            • 初约观明三性(谓妄)
                            • 二约境明三性(约境)
                        • 三反转释(三)
                          • 初相由释(三展)
                          • 二展转释(又既)
                          • 三展转相成(是则)
                      • 四揔结劝(斯为)
                    • 四观义解脱
                    • 五慈障解脱
                    • 六悲障解脱
                    • 七业障解脱
                    • 八无相解脱
                    • 九名相解脱
                    • 十自他解脱
                  • 二偈颂赞佛(二)
                    • 初彰说仪(二)
                      • 初明说仪(燄海)
                      • 二明所以(为何)
                    • 二正说(二)
                      • 初料拣(二正)
                      • 二正颂
                • 二广果天(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三三禅天(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四二禅天(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五初禅天(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二欲界天(七)
                • 初他化天(二)
                • 二化乐天(二)
                • 三知足天(二)
                • 四时分天(二)
                • 五三十三天(二)
                • 六日天子(二)
                • 七月天子(二)
            • 二八部众(八)
              • 初乾闼婆(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二鸠槃茶(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三龙王众(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四夜叉众(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五摩睺罗(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六紧那罗(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七迦楼罗(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八阿修罗(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三诸神(十九)(长行偈颂)
              • 初主昼神
              • 二主夜神
              • 三主方神
              • 四主空神
              • 五主风神
              • 六主火神(长行第五明)(三)
                • 初释揔义(二)
                  • 初喻(光明)
                  • 二合(智苻)
                • 二释別义(二)
                  • 初略举十义(如空)
                  • 二以义圆[(冰-水+〡)*ㄆ](以智)
                • 三揔称叹(非唯)
              • 七主水神
              • 八主海神
              • 九主河神
              • 十主稼神
              • 十一主药神
              • 十二主林神
              • 十三主山神
              • 十四主地神
              • 十五主城神
              • 十六道场神
              • 十七足行神
              • 十八身众神
              • 十九金刚神
          • 二同生众赞佛○
  • 二同生众赞佛(三)
    • 初普贤菩萨得一切法门(二)
      • 初长行(二)
        • 初揔标所入(二)
          • 初指陈法体(指陈)
          • 二辩法功能(辩法)
        • 二別显十门
      • 二偈颂
    • 二十普菩萨各得一法门(二)
      • 初揔辩(二十)
      • 二別释(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三十异名菩萨各一法门(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八座内众流(十)
    • 初明出处
    • 二显众类
    • 三列众名
    • 四结众数
    • 五兴云供
    • 六供众海
    • 七敬绕佛
    • 八坐本方
    • 九叹德能(二)
      • 初揔
      • 二別(三)
        • 初三业清净广大
        • 二得法清净广大
        • 三福智清净广大(二)
          • 初二正明(二)
            • 初揔释二句(一智)
            • 二重释善住(三)
              • 初指前标举(然三)
              • 二別明义相(三)
                • 初唯约佛(且依)
                • 二唯约生(若依)
                • 三生佛对说(二)
                  • 初异时平等(一)
                    • 初揔言平等(若生)
                    • 二別示义相(此约)
                  • 二同时平等(若以)
              • 三结释善住(如是)
          • 二三重显
    • 十申赞偈(二)
      • 初揔明(十说)
      • 二別释(十)
        • 初海慧菩萨叹佛身座(二)
          • 初叹佛身具德
          • 二叹所座严丽
        • 二雷音菩萨叹座及地(三)
          • 初直叹座
          • 二叹场地
          • 三叹地严
        • 三大宝菩萨独叹场地(二)
          • 初叹德用圆备
          • 二叹法化流通
        • 四大智菩萨叹佛宫殿(二)
          • 初揔显
          • 二別明(二)
            • 初宫殿摄德
            • 二妙用自在
        • 五宝印菩萨通赞场𣗳(二)
          • 初揔显
          • 二別明(三)
            • 初叹𣗳具德
            • 二叹地莲网
            • 三叹𣗳自在
        • 六百目菩萨双赞场𣗳(二)
          • 初各显一门
          • 二结严周徧
        • 七金燄菩萨叹佛十力(三)
          • 初立章所由(七叹)
          • 二𢫾广他释(然大)
          • 三开章释文(二)
            • 初揔科章门(今略)
            • 二依门解释(七)
              • 初立意(四)
                • 初揔显立意(今初)
                • 二成十所以(如来)
                • 三成多所以(由时)
                • 四说十之由(度人)
              • 二释名(二)
                • 初揔(第二)
                • 二別(別名)
              • 三自性
              • 四作业
              • 五次第(四)
                • 初列诸文次(五次)
                • 二依论明次(且依)
                • 三𢫾广在余(瑜伽)
                • 四会经之次
              • 六差別
              • 七释文(三)
                • 初揔辩宗意(七释)
                • 二正释经文(十)
                  • 初是处非处智力(三)
                    • 初释名(谓善)
                    • 二作业(其作)
                    • 三释文(文中)
                  • 二三世业报智力(三)
                    • 初释名(瑜伽)
                    • 二辩差(典初)
                    • 三释文(文中)
                  • 三根胜劣智力(三)
                    • 初释名(谓信)
                    • 二辩业(及能)
                    • 三释文(偈中)
                  • 四种种解智力(四)
                    • 初释名(亦名)
                    • 二作业(令舍)
                    • 三辩差(此与)
                    • 四指文(在文)
                  • 五种种界智力(四)
                    • 初释名体(界即)
                    • 二辩差別(二)
                      • 初正释(法即)
                      • 二解妨(若习)
                    • 三对根辩(二)
                      • 初𡩖狭正通(若性)
                      • 二通于伏难(二)
                        • 初通其伏难(以信)
                        • 二举况以成(三善)
                    • 四释经文(偈云)
                  • 六一切处道智力(三)
                    • 初会名(论名)
                    • 二辩异(二)
                      • 初对界辩异(若知)
                      • 二对初辩异(初力)
                    • 三释文(经中)
                  • 七禅定三昧智力(三)
                    • 初释名体(净行)
                    • 二辩差別(此与)
                    • 三正释文(偈中)
                  • 八宿住随(三)
                    • 初释名体(谓过)
                    • 二辩差別(三)
                      • 初依瑜伽正荅(瑜伽)
                      • 二引智论难(此与)
                      • 三䟽家为荅(故应)
                    • 三释经文(文中)
                  • 九明天眼智力(三)
                    • 初释名体(润此)
                    • 二辩差別(知前)
                    • 三释经文(文中)
                  • 十辩漏尽智力(二)
                    • 初辩名(于自)
                    • 二释文(文中)
                • 三诸门料拣(二)
                  • 初会六释(二)
                    • 初揔名(然上)
                    • 二別名(此中)
                  • 二显功能(然此)
        • 八法界菩萨叹修十度(二)
          • 初揔明(二)
            • 初辩果因(佛威)
            • 二辩果相(令五)
          • 二別显(二)
            • 初揔指经文(二有)
            • 二立章释(二)
              • 初揔科(十度)
              • 二別释(十)
                • 初释名(二)
                  • 初辩通名(今初)
                  • 二辩別称(其別)
                • 二出体
                • 三辩相
                • 四建立(三)
                  • 初十无增减(四建)
                  • 二立六所以(六)
                    • 初对治六蔽门(为对)
                    • 二渐修佛法门(渐修)
                    • 三渐熟有情门(渐熟)
                    • 四二道之因门(六中)
                    • 五利生断惑门(又前)
                    • 六无住涅槃门(又由)
                  • 三重显十义(二)
                    • 初揔(后唯)
                    • 二別(方便)
                • 五次第(四)
                  • 初引發门(五次)
                  • 二摄持门(及由)
                  • 三麤细门(又前)
                  • 四难易门(易难)
                • 六相摄(二)
                  • 初揔明相摄(三)
                    • 初揔明(六相)
                    • 二引证(般若)
                    • 三会今意(今此)
                  • 二六十互摄(若但)
                • 七修证
                • 八约教
                • 九观心
                • 十释文(十)
                  • 初布施(四)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辩相
                    • 四释文
                  • 二持戒(三)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释文
                  • 三忍辱(四)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辩相
                    • 四释文
                  • 四精进(四)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辩相
                    • 四释文
                  • 五静虑(四)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辩相
                    • 四释文
                  • 六般若(四)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辩相
                    • 四释文
                  • 七方便(三)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释文
                  • 八愿度(四)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辩相
                    • 四释文
                  • 九力度(三)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释文
                  • 十智度(三)
                    • 初释名
                    • 二出体
                    • 三释文
        • 九云音菩萨叹佛行果(二)
          • 初一揔举
          • 二余十各述
        • 十善勇菩萨叹佛体用(二)
          • 初说偈仪
          • 二正说偈(三)
            • 初揔显
            • 二別名
            • 三结叹
  • 第九天地征祥(二)
    • 初揔明(第九)
    • 二別释(二)
      • 初动地(三)
        • 初动处
        • 二动因
        • 三动相
      • 二兴供(三)
        • 初标数
        • 二略列
        • 三结徧
  • 第十结通无尽(二)
    • 初结华藏内(二)
      • 初举此世界
      • 二类华藏中一切世界(三)
        • 初类众海兴供
        • 二类佛坐道场
        • 三类结大众得法
    • 二结华藏外

校注

[A1] 已【CB】巳【洪武】
[A2] 己【CB】已【洪武】
[A3] 己【CB】已【洪武】
[A4] 已【CB】巳【洪武】
[A5] 三【CB】二【洪武】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严经疏科(卷3)
关闭
华严经疏科(卷3)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