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科卷第七

  • ○初發心功德品(四)
    • 初来意
    • 二释名
    • 三宗趣(二)
      • 初正释宗趣(三宗)
      • 二拣其异释(三)
        • 初正拣(然住)
        • 二遮破(三)
          • 初通其正立(生如)
          • 二引文反质(若尔)
          • 三通知三世(若谓)
        • 三结成(六)
          • 初叹深谦推(大机)
          • 二进退立理(且以)
          • 三结成(诸佛)
          • 四举例证成(且名)
          • 五况出功高(况十)
          • 六引文成立(故经)
    • 四释文(七)
      • 初天王请说分
      • 二叹深难说分(二)
        • 初揔(所以)
        • 二別(离言)
      • 三约喻校量分(二)
        • 初结前生后
        • 二正显校量(二)
          • 初叙义(二正)
          • 二释文(十一)
            • 初利乐众生喻(二)
              • 初广说(四)
                • 初举广
                • 二征问
                • 三荅广
                • 四超过
              • 二略说(四)
                • 初并举九事
                • 二征问
                • 三显广
                • 四校量(三)
                  • 初辩超过
                  • 二征
                  • 三释(二)
                    • 初別翻前喻
                    • 二揔显具德
            • 二速疾步刹喻(四)
              • 初举广喻
              • 二辩超过
              • 三征
              • 四释(二)
                • 初反释彰前不及
                • 二顺释辩此过前
            • 三知劫成坏喻(四)
              • 初明喻广大
              • 二对辩超过
              • 三征
              • 四释(二)
                • 初反释
                • 二顺释(三)
                  • 初揔
                  • 二別
                  • 三结
            • 四善知胜解喻(四)
              • 初举广喻
              • 二辩超过
              • 三征
              • 四释(二)
                • 初反显
                • 二顺释(二)
                  • 初揔
                  • 二別(二)
                    • 初揔相以辩
                    • 二二別明(二)
                      • 初示义(二有)
                      • 二释文(五)
                        • 初三对约佛菩萨相望
                        • 二六对约五乘凡圣相望
                        • 三有四解约佛乘说
                        • 四有三对唯约众生
                        • 五三对多约圣教解(二)
                          • 初正明
                          • 二揔结
            • 五善知诸根喻(四)
              • 初辩广喻
              • 二辩超过
              • 三征
              • 四释
            • 六善知欲乐喻(四)
              • 初辩广喻
              • 二辩超过
              • 三征
              • 四释
            • 七善知方便喻(四)
              • 初辩广喻
              • 二辩超过
              • 三征
              • 四释
            • 八善知他心喻(四)
              • 初辩广喻
              • 二辩超过
              • 三征
              • 四释
            • 九善知业相喻(四)
              • 初辩广喻
              • 二辩超过
              • 三征
              • 四释
            • 十善知烦恼喻(四)
              • 初辩广喻
              • 二辩超过
              • 三征
              • 四释(二)
                • 初反释
                • 二顺释(二)
                  • 初揔
                  • 二別(二)
                    • 初示义(二別)
                    • 三释文(六)
                      • 初门揔明
                      • 二流转门
                      • 三病行门
                      • 四诸识门
                      • 五相生门
                      • 六出家门
            • 十一善供佛及生喻(三)
              • 初举喻校量(二)
                • 初广明一人(四)
                  • 初举广喻(二)
                    • 初广说东方(二)
                      • 初佛在供养(二)
                        • 初自行
                        • 二化他
                      • 二灭后供养
                    • 二略例九方
                  • 二问
                  • 三荅
                  • 四校量显胜
                • 二略辩九人(二)
                  • 初举广喻
                  • 二校量显胜
              • 二征
              • 三释(二)
                • 初反显
                • 二顺释
      • 四就法略示分(二)
        • 初示义(四就)
        • 二释文(二)
          • 初牒前诸喻所校量心
          • 二明此大心所摄功德(五)
            • 初解行圆满(三)
              • 初揔举所知
              • 二摄以修证
              • 三征释所以
            • 二妙果当成(二)
              • 初标因所得
              • 二征释所由
            • 三与佛平等
            • 四能作佛事(二)
              • 初约法圆融(十一)
              • 二约所见性(四)
                • 初正明(二约)
                • 二设难(若尔)
                • 三解释(请以)
                • 四结成(依于)
            • 五大智现前(二)
              • 初示意(五大)
              • 二释文(二)
                • 初正明无著
                • 二释其所由(二)
                  • 初标反释(文含)
                  • 二述正义(今释)
      • 五动地兴供分
      • 六他方证成分(二)
        • 初示同异(六他)
        • 二別释文(三)
          • 初佛现证成
          • 二显益证成(二)
            • 初现在益(二)
              • 初释经起问(清净)
              • 二荅其所以(四)
                • 初标他宗(然余)
                • 二示正说(此宗)
                • 三释二宗(起信)
                • 四申结劝(并有)
            • 二未来益
          • 三结通无尽(二)
            • 初明说法徧
            • 二示所说同
      • 七以偈重颂分(二)
        • 初辩偈意
        • 二显偈辞(二)
          • 初示义(二正)
          • 二释文(三)
            • 初就法略示(五)
              • 初解行圆满(二)
                • 初正明
                • 二征释(七)
                  • 初充徧世界
                  • 二普度众生
                  • 三知世界成坏
                  • 四知众生垢净
                  • 五知不断佛种
                  • 六知众生心乐
                  • 七知众生三世智
              • 二能作佛事(十)
                • 初说法调生
                • 二诸佛赞叹
                • 三振动世界
                • 四息灭诸苦
                • 五光照世界
                • 六严净国土
                • 七令物欢喜
                • 八能入法界
                • 九持佛种性
                • 十示现成佛
              • 三得佛平等(四)
                • 初佛境平等
                • 次功德平等
                • 三得佛平等
                • 四真实智慧(四)
                  • 初發离妄想广大心
                  • 二發穷三际广大心
                  • 三發顺二果广大心
                  • 四举妙道智以结劝
              • 四大智现前(二)
                • 初结前生后
                • 二立颂大智
              • 五妙果当成(九)
                • 初诸佛护念
                • 二当得菩提
                • 三与大妙法
                • 四佛体平等
                • 五修助道法
                • 六佛力无畏
                • 七庄严佛法
                • 八说法智慧
                • 九结德无尽
            • 二就喻校量(二)
              • 初正颂前喻
              • 二通释所由(二)
                • 初示义(后有)
                • 二释文(三)
                  • 初结前生后
                  • 二正释所由(三)
                    • 初标章
                    • 二別释(二)
                      • 初体无齐限
                      • 二出生无尽(三)
                        • 初结前生后
                        • 二正显出生
                        • 三略释所以
                    • 三显德圆满
                  • 三显德无尽
            • 三结劝發心(三)
              • 初正劝
              • 二释劝
              • 三结劝
  • ○明法品(四)
    • 初来意
    • 二释名
    • 三宗趣
    • 四释文(三)
      • 初请说分(二)
        • 初长行(二)
          • 初叙问荅人
          • 二正申所问(二)
            • 初领前自分胜德(二)
              • 初揔
              • 二別
            • 二请说胜进之行(二)
              • 初问所成行体(二)
                • 初正问
                • 二结请
              • 二问行成德用(二)
                • 初正问(二)
                  • 初问行所成因德
                  • 二问结因成果德(二)
                    • 初正结平等
                    • 二等佛之用
                • 二结请
        • 二祇夜(二)
          • 初赞说者
          • 二颂上文(二)
            • 初领前
            • 二请后(二)
              • 初所修行体
              • 二行所成德(二)
                • 初行所成因德
                • 二结因成果德
      • 二正说分(二)
        • 初长行(二)
          • 初赞问许说(三)
            • 初所问利益
            • 二能问具德
            • 三诫𦗟许说
          • 二正荅所问(二)
            • 初示义(二荅)
            • 二释文(二)
              • 初荅所成行体(十)
                • 初荅第一叚(二)
                  • 初荅前修习行(二)
                    • 初牒前标后
                    • 二別辩本文(二)
                      • 初始修(四)
                        • 初捴标
                        • 二征数
                        • 三別列
                        • 四捴结
                      • 二终成
                  • 二荅令佛欢喜(三)
                    • 初结前生后
                    • 二正成行相
                    • 三纯熟究竟
                • 二荅入菩萨所住处问(三)
                  • 初起入地行
                  • 二住地观修
                  • 三明地要胜
                • 三荅大行清净问(二)
                  • 初明因
                  • 二明果
                • 四荅大愿问(二)
                  • 初起胜清净
                  • 二励志令满
                • 五荅护菩萨藏问
                • 六荅随所应化常为说法问(三)
                  • 初结前生后
                  • 二征以标起
                  • 三正解其义(二)
                    • 初知器受法(二)
                      • 初知器
                      • 二授法
                    • 二具德成益
                • 七荅恒不舍离诸波罗蜜问(二)
                  • 初结前生后
                  • 二正示不舍(二)
                    • 初示义(二正)
                    • 二释文(十)
                      • 初檀度
                      • 二持戒
                      • 三忍辱
                      • 四精进
                      • 五禅定(三)
                        • 初別释经文(十一)
                          • 初呵彼五欲(二)
                            • 初彰呵意(一诃)
                            • 二明呵相(三)
                              • 初正示其道(云何)
                              • 二结以正呵(此五)
                              • 三辩无呵相(况菩)
                          • 二入次第定(入次)
                          • 三安住理定(安住)
                          • 四消灭烦恼(消灭)
                          • 五出生诸定(出生)
                          • 六引發神通(引發)
                          • 七逆顺自在(逆顺)
                          • 八一多自在(一多)
                          • 九悉知定境(悉知)
                          • 十捴结体用(捴结)
                          • 十一速入智地(速入)
                        • 二桉文解释(又上)
                        • 三別明料拣(又通)
                      • 六般若(二)
                        • 初随文释(正明)
                        • 二捴料拣(二)
                          • 初对九门(此中)
                          • 二明拣滥(六)
                            • 初对前定门(其中)
                            • 二引证成前(若全)
                            • 三以六对七(后之)
                            • 四反成前义(岂令)
                            • 五揔结万行(非唯)
                            • 六况结深玄(况般)
                      • 七方便(二)
                        • 初随释(巧智)
                        • [(冰-水+〡)*ㄆ](二)
                          • 初以二种方便[(冰-水+〡)*ㄆ](初九)
                          • 二通明后之四相(依璎)
                      • 八愿(二)
                        • 初随释
                        • [(冰-水+〡)*ㄆ]
                      • 九力(二)
                        • 初随释
                        • [(冰-水+〡)*ㄆ]
                      • 十智(二)
                        • 初随释
                        • [(冰-水+〡)*ㄆ]
                • 八荅所念众生咸令得度问(三)
                  • 初结前生后
                  • 二正明化度
                  • 三结如本誓
                • 九荅绍三宝种使不断绝问(二)
                  • 初仍前捴标
                  • 二征释所以
                • 十荅善根方便皆悉不空问(二)
                  • 初略(三)
                    • 初结前生后
                    • 二不空无瑕
                    • 三不空所作
                  • 二广(二)
                    • 初示义(二广)
                    • 二释文(二)
                      • 初明自业不空(四)
                        • 初标
                        • 二征
                        • 三释
                        • 四结
                      • 二辩利他不空
                      • 三荅行成德用(二)
                        • 初荅以行成因德
                        • 二荅以因成果德(二)
                          • 初结因成果
                          • 二正荅所成(二)
                            • 初示义(二正)
                            • 二释文(九)
                              • 初荅其揔句
                              • 二荅众魔外道
                              • 三荅摄持正法
                              • 四荅十王敬护
                              • 五荅举世同钦
                              • 六荅菩萨敬爱
                              • 七荅善根增长
                              • 八荅开演法藏
                              • 九荅摄持正法(三)
                                • 初明自严
                                • 二征
                                • 三释
              • 二荅行成德用○
        • 二偈颂(二)
          • 初所成行体(六)
            • 初佛喜
            • 二入地
            • 三菩萨藏
            • 四不舍自行
            • 五不断三宝
            • 六善根方便
          • 二行所成德(二)
            • 初以行成因德
            • 二以因成果德(二)
              • 初通颂前之八叚
              • 二別颂第九摄持正法
      • 三结说分
  • ○升夜摩天宫品(四)
    • 初来意(二)
      • 初会来(自下)
      • 二品来(次品)
    • 二释名(二)
      • 初会名(二释)
      • 二品名(次品)
    • 三宗趣
    • 四释文(十)
      • 初本会圆徧
      • 二不离而升
      • 三天王见佛
      • 四各严殿座(二)
        • 初捴明
        • 二別显(四)
          • 初座体备德严
          • 二座修围绕严
          • 三法门行德严
          • 四教法流通严
      • 五请佛居殿
      • 六如来受请
      • 七各念昔因
      • 八偈赞十佛(二)
        • 初示义(八偈)
        • 二释文(二)
          • 初此界
          • 二结通
      • 九佛同升殿
      • 十处忽广容
  • ○夜摩天宫偈赞品(四)
    • 初来意
    • 二释名
    • 三宗趣
    • 四释文(三)
      • 初集众(十)
        • 初正明集因
        • 二辩主菩萨
        • 三明眷属数
        • 四来处分量
        • 五列菩萨名
        • 六来处刹名
        • 七所事诸佛
        • 八至已设敬
        • 九參而不杂
        • 十结通无尽
      • 二放光
      • 三偈赞(二)
        • 初揔明(三偈)
        • 二別释(十)
          • 初功德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陈偈赞(二)
              • 初示义(二陈)
              • 二释文(二)
                • 初述赞奇特(四)
                  • 初叙此品放光
                  • 二叙前品感应
                  • 三叙此品众集
                  • 四明自在普周
                • 二举德释成(二)
                  • 初举因显用
                  • 二果用深广
          • 二慧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陈偈赞(三)
              • 初明佛难遇
              • 二別释难遇(三)
                • 初益广难遇
                • 二因圆难遇
                • 三果深难遇
              • 三校量显胜
          • 三胜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陈偈赞(二)
              • 初明佛德广博(六)
                • 初揔显文意(初二)
                • 二会彼梵经(梵本)
                • 三出热月相(西域)
                • 四会经通难(诸日)
                • 五委彰时分(彼方)
                • 六结破刊定(不见)
              • 二显法体甚深(四)
                • 初出揔标意(二显)
                • 二出于一性随三所以(三)
                  • 初明三性即一性(以偽)
                  • 二三性即三无性(即依)
                  • 三融通为一实(三性)
                • 三结成上义(故于)
                • 四正释经文(三)
                  • 初作生无自性性观
                  • 二兼修胜义无自性性观
                  • 三明相无自性性观
          • 四无畏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正说偈(二)
              • 初所信之境
              • 二闻信之益(五)
                • 初闻信离恶
                • 二辩其难闻
                • 三闻信成佛
                • 四闻必有由
                • 五显起行益
          • 五惭愧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正说偈(三)
              • 初法说难思(三)
                • 初闻生胜益
                • 二佛穷种智
                • 三显智从生(三)
                  • 初楼经释(二)
                    • 初成前(此文)
                    • 二成后(二)
                      • 初正释(二者)
                      • 二会通(二)
                        • 初约净名难(若尔)
                        • 二约无行难(若尔)
                  • 二会实义(然实)
                  • 三会晋经(若准)
              • 二法喻并决(二)
                • 初二性相违
                • 二功能不等
              • 三结德归佛
          • 六精进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正说偈(二)
              • 初约法双标
              • 二就喻双释(二)
                • 初示义(二九)
                • 二释文(二)
                  • 初释所知(二)
                    • 初正释(四)
                      • 初体色无別喻(二)
                        • 初约竖论(此喻)
                        • 二约横论(机若)
                      • 二假名不实喻
                      • 三三世互无喻
                      • 四四相非实喻
                    • 二遣疑
                  • 二释能知(四)
                    • 初明第一(疑云)
                    • 二明第二(次复)
                    • 三明第三(次又)
                    • 四明第四(末偈)
          • 七力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正说偈(三)
              • 初偏明世间(二)
                • 初摄末归本观
                • 二缘生无作观(二)
                  • 初捴科(二有)
                  • 二正释(二)
                    • 初释初偈(二)
                      • 初释上半(四)
                        • 初破外道(言不)
                        • 二破小乘(二约)
                        • 三遣法相(三约)
                        • 四无相宗(三)
                          • 初捴标(四约)
                          • 二引证(中论)
                          • 三䟽释(此自)
                      • 二释下半(下半)
                    • 二释后偈(向约)
              • 二广辨诸法
              • 三观成利益
          • 八行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正说偈(二)
              • 初约喻显修(二)
                • 初地种无性普周喻
                • 二业相无依成事喻(二)
                  • 初喻
                  • 二合
              • 二见实成益
          • 九觉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正说偈(二)
              • 初分科叙义(二正)
              • 二随文別辩(二)
                • 初约喻显法(二)
                  • 初约事(二)
                    • 初真妄依持
                    • 二依圆真妄
                  • 二约心(三)
                    • 初明心境不即离义
                    • 二喻能所变之行相
                    • 三重喻上来不相知义
                • 二法合成观(四)
                  • 初合初二句
                  • 二合前初偈下半(二)
                    • 初举例以合(二)
                      • 初横论(五)
                        • 初略消经文(谓如)
                        • 二会其(若依)
                        • 三別立正理(应云)
                        • 四別开义门(又上)
                        • 五揔相融摄(又三)
                      • 二竖说(若竖)
                    • 二反势以合
                  • 三有其二义
                  • 四揔结劝观(三)
                    • 初略释经意(即反)
                    • 二开义別释(然有)
                    • 三结成观意(又一)
          • 十智林(二)
            • 初说偈仪
            • 二正说偈(二)
              • 初标章
              • 二解释(三)
                • 初释不可取(二)
                  • 初夺以正释(夺以)
                  • 二纵以生过(纵以)
                • 二释不可见(二)
                  • 初法说
                  • 二喻说(二)
                    • 初摩尼随映喻
                    • 二净空现色喻(二)
                      • 初正释经文(喻佛)
                      • 二问荅料拣(二)
                        • 初问(问二)
                        • 二荅(三)
                          • 初贤首荅(二)
                            • 初二喻意同(古德)
                            • 二二喻旨別(亦可)
                          • 二苑公破(五)
                            • 初引教反问(右云)
                            • 二定师所立(若执)
                            • 三以义反质(无漏)
                            • 四引教正破(亦遣)
                            • 五指教证成(此义)
                          • 三䟽自会释(八)
                            • 初揔会二饼(然上)
                            • 二收贤首义(摄未)
                            • 三收苑公义(既所)
                            • 四假苑难义(然如)
                            • 五为贤首通(万法)
                            • 六正融前二(如色)
                            • 七双结前执(若㝎)
                            • 八有无无碍(故今)
                • 三释不可闻
  • ○十行品(四)
    • 初来意
    • 二释名
    • 三宗趣
    • 四释文(二)
      • 初叙意(四释)
      • 二释经(七)
        • 初三昧分
        • 二加分(三)
          • 初捴辨作加因缘(四)
            • 初揔标加因
            • 二加缘显现
            • 三赞有加因
            • 四双显加定因缘(二)
              • 初別显所因
              • 二结因所属
          • 二辨加所为
          • 三正显加相(三)
            • 初语业加
            • 二意业加
            • 三身业加
        • 三起分
        • 四本分(二)
          • 初示义(四本)
          • 二释文(二)
            • 初辨行体(二)
              • 初标显(二)
                • 初标行体难思(标行)
                • 二显难思之相(二)
                  • 初正释(三)
                    • 初正约法说(显难)
                    • 二复约人论(又超)
                    • 三事理相融(四)
                      • 初约事法界(又即)
                      • 二约理法界(即事)
                      • 三事理无碍(以二)
                      • 四事事无碍(能令)
                  • 二融拂(又若)
              • 二征释(二)
                • 初正辨征释(何以)
                • 二取论势释(若取)
            • 二明行相(三)
              • 初揔征其名
              • 二标数显胜
              • 三征数列名
        • 五说分(十)
          • 初欢喜行(三)
            • 初征名
            • 二释相(二)
              • 初叙义(二释)
              • 二释经(二)
                • 初略辩体相(三)
                  • 初捴标施主
                  • 二离所不应
                  • 三彰其意乐
                • 二广显名相(二)
                  • 初示义(二广)
                  • 二释文(二)
                    • 初现行财施(二)
                      • 初随相(二)
                        • 初明施行(二)
                          • 初愿受胜生行施(四)
                            • 初愿具施缘
                            • 二难求能求
                            • 三难舍能舍
                            • 四一切无违
                          • 二示异类身行施
                        • 二回向行
                      • 二离相(二)
                        • 初示义(二明)
                        • 二释文(三)
                          • 初人空观
                          • 二法空观
                          • 三二观益
                    • 二愿行法施(二)
                      • 初起愿之由
                      • 二起愿利益
            • 三结名
          • 二饶益行(三)
            • 初征名
            • 二释相(二)
              • 初示义(二释)
              • 二释经(二)
                • 初略(三)
                  • 初明持相
                  • 二彰离过
                  • 三显持意
                • 二广(二)
                  • 初示义(二广)
                  • 二释文(三)
                    • 初摄律仪(二)
                      • 初显难持境
                      • 二起观对治
                    • 二摄众生(四)
                      • 初忘犯济物
                      • 二轻身益物
                      • 三彰持分齐
                      • 四深起大悲(三)
                        • 初悲物著欲
                        • 二生劝持心
                        • 三征释所以
                    • 三摄善法(二)
                      • 初示义(二明)
                      • 二释文(二)
                        • 初自分现摄(三)
                          • 初双标悲智
                          • 二双释二相(二)
                            • 初示义(二双)
                            • 二释文(二)
                              • 初以智导悲自成正观(四)
                                • 初对明不离
                                • 二明不相在
                                • 三明不相即
                                • 四当体以辩
                              • 二通明入法显彼倒因
                          • 三双明二果(二)
                            • 初示义(三双)
                            • 二释文(二)
                              • 初揔
                              • 二別
                        • 二胜进当摄(二)
                          • 初具胜德
                          • 二住深智
            • 三结名
          • 三无违逆行(三)
            • 初征名
            • 二释相(二)
              • 初略辩行相(三)
                • 初修忍行(二)
                  • 初揔(标行)
                  • 二別(三)
                    • 初约三毒(初三)
                    • 二约三业(二约)
                    • 三约三忍(三约)
                • 二离忍过
                • 三修忍意
              • 二对境正修(二)
                • 初明修忍行(三)
                  • 初耐怨𡧱忍(二)
                    • 初难忍之境(三)
                      • 初口加毁辱
                      • 二身加逼害
                      • 三揔结长时
                    • 二能忍之行(二)
                      • 初结前生后
                      • 二正显忍相
                  • 二安受苦忍
                  • 三谛察法忍(二)
                    • 初示义(二谛)
                    • 二释文(三)
                      • 初自成法忍
                      • 二令他成忍
                      • 三结行应修
                • 二明修忍意
            • 三结名
          • 四无屈挠行
          • 五离痴乱行
          • 六善现行
          • 七无著行
          • 八难得行
          • 九善法行
          • 十真实行
        • 六现证分○
        • 七重颂分○
  • ○四无屈挠行(三)
    • 初征名
    • 二释相(二)
      • 初揔显其相(二)
        • 初示义(二释)
        • 二释文(三)
          • 初正显精进
          • 二明离过失
          • 三精进所为(二)
            • 初示义(三辩)
            • 二释文(四)
              • 初断惑
              • 二度生
              • 三知法
              • 四求佛
      • 二随难別释(二)
        • 初示义(二随)
        • 二释文(二)
          • 初被甲精进(二)
            • 初阿鼻受苦行
            • 二旷劫受苦行
          • 二利乐精进
    • 三结名
  • 五离痴乱行(三)
    • 初征名
    • 二释相(二)
      • 初揔显无痴乱(二)
        • 初示义(二释)
        • 二释文(二)
          • 初揔(二)
            • 初正释(揔云)
            • 二觧妨(虽有)
          • 二別
      • 二別明无痴乱(二)
        • 初示义(二別)
        • 二释文(二)
          • 初释前正念(二)
            • 初结前生后
            • 二显念之能(二)
              • 初双标
              • 二双释(二)
                • 初通就诸境辩无痴乱(二)
                  • 初揔明法义之句(据无)
                  • 二约界別明余八(二)
                    • 初正辩所由(下八)
                    • 二四种入胎(二)
                      • 初正明无痴乱言(偏语)
                      • 二別示痴乱之相(二)
                        • 初举相(凡夫)
                        • 二出源(大集)
                • 二別约所持明无痴乱(二)
                  • 初正明(三)
                    • 初结前标后
                    • 二正显所持
                    • 三结无痴乱
                  • 二征释
          • 二別明上九(三)
            • 初释前现法乐住(六)
              • 初释心无散乱(二)
                • 初标
                • 二释(二)
                  • 初释种种音声
                  • 二释不能惑乱(二)
                    • 初揔明长时不乱
                    • 二別显不乱之相
              • 二释前坚固
              • 三释前不动
              • 四释前最上
              • 五释前清净
              • 六释广等文
            • 二释引生功德(二)
              • 初释前大义
              • 二释前无量(三)
                • 初引自利德
                • 二引利佗德
                • 三结不为乱
            • 三明饶益有情
    • 三结名
  • 六善现行(三)
    • 初征名(二)
      • 初揔显体(体即)
      • 二正释名(二)
        • 初引三慧立名(瑜伽)
        • 二依之释名(二)
          • 初正释(经有)
          • 二解妨(虽彼)
    • 二释相(二)
      • 初揔叙(二释)
      • 二別释(二)
        • 初明行相(二)
          • 初略(二)
            • 初揔标
            • 二解释
          • 二广(三)
            • 初如实随觉慧(二)
              • 初別明三业(三)
                • 初释示意业(二)
                  • 初明次第(用所)
                  • 二示圆融(二)
                    • 初明今(若德)
                    • 二叙昔(古德)
                • 二释示身业
                • 三释示语业(二)
                  • 初別明此之一叚(前之)
                  • 二通明上之三叚(然上)
              • 二揔结三业
            • 二五明善巧慧(二)
              • 初示义(二辩)
              • 二释文(三)
                • 初以理会事
                • 二事理无碍
                • 三顺理起悲
            • 三有情义利慧(二)
              • 初建摄生志
              • 二先人后(四)
                • 初假设自度
                • 二观物轮回
                • 三结所不应
                • 四决志先拔
        • 二显成益
    • 三结名
  • 七无著行(三)
    • 初征名(二)
      • 初出体(体即)
      • 二释名(二)
        • 初依唯识辨(叙二)
        • 二依本业释(四)
          • 初举彼经(本业)
          • 二会唯识(初即)
          • 三出经论因(不舍)
          • 四释行名(二)
            • 初揔(三皆)
            • 二別(三)
              • 初明合释前二(则不)
              • 二別约巧会有无(有是)
              • 三约不舍不受(有能)
    • 二释相(二)
      • 初示义(二释)
      • 二释文(二)
        • 初自分无著(三)
          • 初自行无著(二)
            • 初净境无著(三)
              • 初严刹无著
              • 二三宝无著(三)
                • 初敬事供佛
                • 二显供所为
                • 三別示无著之相
              • 三长时无著
            • 二染境不嫌
          • 二征释所由
          • 三类显万行
        • 二胜进无著(三)
          • 初明自行(二)
            • 初牒前自分
            • 二正释胜进
          • 二明利他(二)
            • 初增长大悲(二)
              • 初观其所悲(二)
                • 初观迷四谛故入险道
                • 二观迷胜义故入险道
              • 二增悲无著
            • 二要心拔济(二)
              • 初起行(二)
                • 初心无疲猒
                • 二其心广大
              • 二无著(三)
                • 初举少况多
                • 二广显无著
                • 三征释所以(二)
                  • 初征
                  • 二释(二)
                    • 初示义(二释)
                    • 二消文(二)
                      • 初称深无相而兴念(三)
                        • 初依念捴觧(初句)
                        • 二叙古別显(然古)
                        • 三䟽为决断(上来)
                      • 二广徧虚空起加行
          • 三结成行满(三)
            • 初自利行成
            • 二利佗行成(三)
              • 初揔显教化
              • 二別示悲心
              • 三结成无著
            • 三征释双结
    • 三结名
  • 八难得行(三)
    • 初征名
    • 二释相(二)
      • 初示义(二释)
      • 二消文(二)
        • 初自分(四)
          • 初明自行(三)
            • 初修成善根
            • 二善根行相
            • 三行成利益
          • 二辩利他(三)
            • 初法
            • 二喻
            • 三合(二)
              • 初正合(三)
                • 初依䟽文释(生死)
                • 二给弹异释(二)
                  • 初揔标意(非生)
                  • 二止广引(晋译)
                • 三会取异释(有以)
              • 二征释(二)
                • 初一番正征不著
                • 二后番重征前义
          • 三双结二利(三)
            • 初法
            • 二喻
            • 三合
          • 四双非二利(二)
            • 初彰大意(四双)
            • 二別释文(二)
              • 初一对为式(三)
                • 初权实交彻(然其)
                • 二拂迹入玄(又但)
                • 三融拂双非(然双)
              • 二別释本文(二对)
        • 二胜进(二)
          • 初明慧行(二)
            • 初牒前自行
            • 二胜进行相(四)
              • 初揔明离相无说
              • 二征释以显双非
              • 三转释无念
              • 四征显双照(二)
                • 初征
                • 二释(三)
                  • 初法
                  • 二喻
                  • 三合(二)
                    • 初正明本文
                    • 二功成德立
          • 二辩悲行(三)
            • 初牒智显悲
            • 二正显悲相
            • 三偏语化恶(三)
              • 初恶是所悲
              • 二善非化境
              • 三征释所由(三)
                • 初征
                • 二释
                • 三转征释
    • 三结名
  • 九善法行(三)
    • 初征名(二)
      • 初依经定名不㝎(体即)
      • 二依梁摄论解释(依梁)
    • 二释相(二)
      • 初示义(二释)
      • 二消文(二)
        • 初自分(二)
          • 初揔明
          • 二別显(二)
            • 初广摄持正法
            • 二广不断佛种(三)
              • 初三业利生
              • 二假设深胜(三)
                • 初大会断疑
                • 细断疑
                • 三周徧断疑
              • 三揔释所以
        • 二胜进(二)
          • 初牒前自分
          • 二正显胜进(四)
            • 初辩四河清净之义
            • 二辩四河入海无能障义
            • 三辩此四河旋绕池义(二)
              • 初彰大意(三辩)
              • 二正释文(三)
                • 初揔科判(先揔)
                • 二为五对释(二)
                  • 初列五对(勒此)
                  • 二別释文(五)
                    • 初体用自体对(第一)
                    • 二体用之相对(第二)
                    • 三体用之力对(第三)
                    • 四体用之性对(第四)
                    • 五体用之德对(第五)
                • 三揔相[(冰-水+〡)*ㄆ](五)
                  • [(冰-水+〡)*ㄆ]五对不出体用(故此)
                  • 二融体用不出法界(体外)
                  • 三出十身之由(随相)
                  • 四通其妨难(一乘)
                  • 五指广有本(更有)
            • 四辩累劫入海无疲猒义
    • 三结叹(二)
      • 初结名
      • 二叹胜
  • 十真实行(三)
    • 初征名(二)
      • 初指前出体(知本)
      • 二重释本文(三)
        • 初依二智(含更)
        • 二依三智(本业)
        • 三依下经(二)
          • 初会论(下文)
          • 二会经(知十)
    • 二释相(三)
      • 初揔显名体
      • 二別显行相(二)
        • 初标举章门
        • 二依章別释(五)
          • 初释就智慧(三)
            • 初显所成十力
            • 二得果不舍因
            • 三征释所由
          • 二释佛无二语(三)
            • 初反举违誓
            • 二顺释要当
            • 三征释所以(二)
              • 初征
              • 二释(二)
                • 初释前征
                • 二释后征
          • 三释同佛善根(二)
            • 初标德成满
            • 二別显同相(二)
              • 初意业智慧同
              • 二身业神通同
          • 四释入佛种性(二)
            • 初约明入
            • 二智入种性(二)
              • 初入悲种性知根善化
              • 二入智种性由穷实相
          • 五释学诸佛语(二)
            • 初标前起后
            • 二成果起用
      • 三结行成益
    • 三结名
  • ○六现瑞证成分(二)
    • 初瑞证(二)
      • 初此会
      • 二结通
    • 二人证(二)
      • 初此界
      • 二结通
  • ○七重颂分(二)
    • 初说偈仪意
    • 二正说偈辞(三)
      • 初揔申归敬
      • 二正颂前文(二)
        • 初揔叙(二正)
        • 二別释(二)
          • 初颂前本分(二)
            • 初颂前学三世佛修行(二)
              • 初別明
              • 二揔结
            • 二颂前行体不可思议(二)
              • 初颂前行体(然此)
              • 二颂加所为(二以)
          • 二颂前说分(十)
            • 初欢喜行(四)
              • 初明财施
              • 二无畏施
              • 三明法施
              • 四因圆果满
            • 二饶益行(四)
              • 初摄律仪戒
              • 二摄善法戒
              • 三饶益有情
              • 四揔结三聚
            • 三无违逆(三)
              • 初谛察法忍
              • 二安受苦忍
              • 三耐怨害忍
            • 四无屈挠(三)
              • 初摄善精进
              • 二被甲精进
              • 三利乐精进
            • 五离痴乱
            • 六善现行
            • 七无者行
            • 八难得行(五)
              • 初自行之愿
              • 二起神通愿
              • 三外化之愿
              • 四求菩提愿
              • 五熟有情愿
            • 九善法行
            • 十真实行(六)
              • 初颂得十力
              • 二得诸佛语
              • 三同佛善根
              • 四入佛种性(二)
                • 初身入
                • 二意入(二)
                  • 初入悲种性
                  • 二入智种性
              • 五学真实语
              • 六益物不空
      • 三结叹深广

校注

[A1] 三【CB】二【洪武】
[A2] 已【CB】巳【洪武】
[A3] 七【CB】十【洪武】
[A4] 三【CB】二【洪武】
[A5] 三【CB】二【洪武】
[A6] 己【CB】巳【洪武】
[A7] 二【CB】三【洪武】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严经疏科(卷7)
关闭
华严经疏科(卷7)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