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76]第十 劫波学童所问之义释
一
尊者劫波曰:
(一〇九二)
「于湖沼中」〔之句中〕,「湖沼」者,是轮回、来、往、来往、时、趣、种种有、死亡、生起、起、破坏、生、老、死。轮回之前际亦不承认,后际亦不承认,于轮回中之诸有情是存在、住立、依著、近著、缚著、信解。
轮回之前际不认者云何?只此使轮转数生之轮转,说此以上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生[P.177]之轮转,如说彼以上已为不轮转之事。如斯亦成为轮回之前际不被认〔之义〕。只此使轮转数亿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亿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亿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亿生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使轮转此些年月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亿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P.178]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亿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亿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为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亿年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为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十万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百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数千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只此使轮转[P.179]数十万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亦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
即世尊已如斯说:「诸比丘!此轮回是无始,而不认〔彼之〕前际。诸比丘!有无明盖,有爱结而有续流转轮回之诸有情,斯亦长时经验激苦与不幸,增大墓所。诸比丘!〔故〕于一切诸行,应厌离、离贪、解脱此是至当。」如斯认轮回之前际(之义)。
不认轮回之后际者云何?彼应轮转此些数生之轮转,说此以上不应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不认轮回之后际(之义)。彼应轮转此些之数百生、此些之数千生、此些之数十万生……乃至……此些之数亿生、此些之数百亿生、此些之数千亿生、此些之数十万亿生、些此之年月、此些之数百年、此些之数千年、此些之数十万年、此些之数亿年、此些之数百亿年、此些之数千亿年、此些之数十万亿年、此些之数劫年、此些之数百劫、此些之数千劫、此些之数十万劫、此些之数亿劫、此些之数[P.180]百亿劫、此些之数千亿劫、此些之数十万亿劫之轮转,说此以上已不应[*]轮转者无如是事,如斯不认轮回之后际(之义)。
如斯,亦不认轮回之前际,亦不认轮回之后际。诸有情于轮回之中,是住立、依著、近著、缚著、信解。此是「在于湖沼轮回中」(之义)。
「尊者劫波曰」〔之句中〕,曰(斯)者,是此句之接续……乃至(一〇页參照)……是句之次第。「世尊」者,此是敬语、敬重语、尊重语、尊敬语。「劫波」者,彼婆罗门之名……乃至(一〇页參照)……称呼。此是「尊者劫波曰」〔之义〕。
「暴流生时大怖畏」者,是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之生、發生、起、生起、现前之时。大怖畏者,是生之怖畏、老之怖畏、病之怖畏、死之怖畏。此是「暴流生时大怖畏」〔之义〕。
「老死打胜之人人」,触于老,被袭、围,具〔老〕触于死,被袭、围,具、从于生、为老所㳽漫,为病所打胜,为死所害破,无救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是无归依状态之人人。此是「老死打胜之人人」〔之义〕。
[P.181]「我尊请语洲渚所」者,是「洲渚」,救护所、避难所、归依所、趣之依据。「请语」者,是请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別、显示、说明。「我尊」者,此是敬语、敬重语、尊重语、尊敬语。此是「我尊请语洲渚所」〔之义〕。
「尊师为我说洲渚」〔之句中〕,「尊师」者,是言世尊。「为我说洲渚」者,是请说洲渚、救护所、避难所、归依所趣之依据,请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別、说明。此是「尊师为我说洲渚」〔之义〕。
「此苦更应无有事」者,苦灭于兹,寂灭、灭没、安息、更不生结生之苦,〔即〕不生于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再趣、再生起、再结生、有、轮回、轮转、不發生、不生起、灭于兹、寂灭、灭没,为可安息〔之云义〕。此是「此苦更应无有事」〔之义〕。故彼婆罗门言。
尊者劫波曰:
二
世尊宣:「劫波!
「在于湖沼中」〔之句中〕,「湖沼」者,是轮回、来、往、来往、时、趣、种种有、死亡、生起、起、破坏、生、老、死。亦不认轮回之前际,后际亦不认,在轮回之中,诸有情在、住立、依著、近著、缚著、信解。不认轮回之前际者云何……乃至(一八一页以下參照)……如斯不认轮回之前际〔之义〕不认轮回之后际。者云何……乃至(一八三页參与)……如斯不认轮回之后际〔之义〕。如斯,轮回之前际亦不认,轮回之后际亦不认。诸有情在轮回之中,住立、依著、近著、缚著、信解。此是「在于湖沼轮回中」〔之义〕。
「世尊宣示:劫波!」〔之句中〕,「劫波!」是世尊呼彼婆罗门之名。「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參照)……此谓世尊〔语〕……是与作证共同施设者。此是「世尊宣示:劫波!」〔之义〕。
[P.183]「暴流生时大怖畏」者,是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之生,發生、起、生起、现前之时。大怖畏者,是生之怖畏、老之怖畏、病之怖畏、死之怖畏。此是「暴流生时大怖畏」〔之义〕。
「老死打胜之人人」,触于老、被袭、围、具〔老〕、触于死、被袭、围、具、从于生,为老所㳽漫,为病所胜,为死所害破,无救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是无归依状态之人人。此是「老死打胜之人人」〔之义〕。
「劫波!我将语汝洲渚」,「语洲渚」,是语救护所、避难所、归依所、趣之依据,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別、显示、说明也。此是「我将语汝洲渚」〔之义〕。「劫波!于汝」〔之句中〕,劫波者,是世尊呼彼婆罗门之名。此是「劫波!我将语汝洲渚」〔之义〕。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劫波!
三
[P.184]「无取著而无所有」,「无所有」者,〔于所有〕贪所有、嗔所有、痴所有、慢所有、见所有、烦恼所有、恶行所有。(此)所有之舍断、所有之寂灭、所有之舍遣、所有之安息,成为不死、涅槃。此是「无所有」〔之义〕。「无取著」——言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三页參照)……贪欲、贪、不善根——取著之舍断、取著之寂灭、取著之安息,不死、涅槃。此是「无取著而无所有」〔之义〕。
「在此洲渚无其他」,此洲渚者,是救护所、避难所、归依所、非其他趣之依据,由此而別无其他之洲渚,但只此为最高、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之洲渚。此是「在此洲渚无其他」〔之义〕。
「我言此即是涅槃」〔之句中〕,「槃」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三页參照)……贪欲、贪、不善根。槃之舍断、槃之寂灭、槃之舍遣、槃之安息是不死、涅槃。「兴」者,此句之接续……乃至(一〇页參照)……句之次第。「言」者,是言,示、施设、确立、开显、分別、显示、说明。此是「我言此即是涅槃」〔之义〕。
[P.185]「老死之灭尽」者,是老死之舍断、寂灭、舍遣、安息、不死、涅槃。此是「老死之灭尽」〔之义〕。故世尊宣示:
四
(一〇九五)
「有念所之了知此」〔之句中〕,「此」是不死、涅槃。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离贪、灭、涅槃。「了知」者,是了知、知、考量、度知、辨知、明暸。〔即〕「一切行是无常」……乃至(一九页以下參照)……了知「所有集法皆是此灭法」,知、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所之」者,是阿罗汉、漏尽者。「有念」者,是由四原因而有念,〔即〕对身修习身随观念处而有念……乃至(三〇页參照)……彼言为有念。此是「有念所之了知此」〔之义〕。
「现世寂灭之人人」〔之句中,现世〕者,是现世(见法)、知法、考量法、度知法、辨知法、明察法也。「寂灭之人人」者,是贪之消灭故而令消灭之人人,嗔之消灭故而令消灭之人人,痴之消灭故而令消灭之人人,忿恨……乃至(三九页參照)……一切不善行消灭故而消灭、安息之人人。此是「现世寂灭之人人」〔之义〕。
[P.186]「彼等不随行魔力」〔之句中〕,魔者,是所有彼魔、黑魔、主、边行者、障解脱、放逸之亲类。「彼等不随行魔力」者,是彼等不在魔力中行动,又魔亦不及彼等之力,彼等对魔、对魔党、对魔鈎、对魔味、对魔境、对魔内热、对魔行处、对魔结缚亦胜、打胜、打超、夺去〔彼等〕,粉碎而住,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彼等不随行魔力」〔之义〕。
「彼等不为魔从者」,彼等不为为魔之从者、扈从者、侍从者、使者。彼等为佛世尊之从者、扈从者、侍从者、使者。此是「彼等不为魔从者」〔之义〕。故世尊宣示:
偈终否……乃至(三二页參照)……「尊师!世尊是我师,我是弟子」而坐。
劫波学童所问之义释第十〔毕〕
校注
不轮转(na vattī ti)底本及 PTS 本虽有 na vattati 此明显成为 na vatti iti 之误。vatti 为 vattati 之 aorist,以下全部同样。 亿(koṭi)koṭi 实际虽是一千万,在汉译普通为一亿,故今亦从彼已译为亿。以下全同。 以下之文是由 S. II, 170 之引用。杂阿含九五三经(大正藏二、二四三a),別译杂阿含三三四经、三三五经(大正藏二、四八六c以下)參照。 不应轮转(na vattissatī)在底本及 PTS 本虽单有 na vattissati 亦是误。【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47 册 No. 23 小义释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9-10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