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8]第五 度多迦学童所问之义释

尊者度多迦曰

世尊我问尊师请语我     大仙尊师之语我期待
闻尊师〔说法〕音声     可学自己之寂灭

(一〇六一)

世尊「我问尊师请语我」〔之句中〕「我问」者为明解未见之问为令他合流己见之问为断疑念之问之三问乃至(六三页以下參照)此是三问乃至(四九页以下參照)是涅槃问「我问尊师」者我问于尊师乞于尊师求于尊师信乐于尊师请为我说此是「我问尊师」〔之义〕「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參照)「请语我」者请语〔我〕请言施设确立开显分別说明此是「世尊我问尊师请语我」〔之义〕

「尊者度多迦曰」〔之句中〕曰「如斯」者此是句之接续「尊者」是敬语度多迦者是彼婆罗门之名乃至(一〇页參照)称呼此是「尊者度多迦曰」〔之义〕

[P.109]「大仙尊师之语我期待」者我期待尊师之语语路说示示教教训而期待冀求希望热望「大仙」者由何之义而为大仙耶世尊求大戒蕴觅求徧求故是大仙乃至(一二页參照)「人牛王于何处耶」〔求觅求徧求故是大仙〕此是「大仙尊师之语我期待」〔之义〕

「闻尊师之音声」闻尊师之语语路说示示教教训把持保持观察此是「闻尊师之音声」〔之义〕

「可学自己之寂灭」〔之句中〕「可学」者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之三学乃至(二五页以下參照)此是增上慧学〔可学〕自己之寂灭者为贪之消灭嗔之消灭痴之消灭忿之消灭恨之消灭乃至(四一页參照)为一切不善行之寂寂静寂灭消灭舍遣安息亦学增上戒亦学增上心亦学增上慧顾念学此等三学知而学见而学观察而学于心决意而学以信信解而学励精进而学令现起念而学等持心而学以慧知解而学知通应知通而学以信信解而学徧知应徧知而学舍断应舍断而学修习应修习而学作证应[P.110]作证而学应行应修行应正行应行正持此是「可学自己之寂灭」〔之义〕故彼婆罗门言

尊者度多迦曰

「世尊我问尊师请语我     大仙尊师之语我期待
闻尊师说法音声     可学自己之寂灭」

世尊宣示「度多迦

然而须热心     兹〔佛教〕有智有念
由兹闻音声     可学自寂灭」

(一〇六三)

「然而须热心」者须热心须努力须勤勉须精进须坚固〔心〕须精勤令生〔努力之〕欲令發生令现起令起令生起此是「然而须热心」〔之义〕

「世尊宣示度多迦」〔之句中〕「度多迦」者是世尊呼彼婆罗门之名世尊者此是尊重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參照)是与作证共同施设者此是「世尊宣示度多迦」〔之义〕

「兹有智有念」〔之句中〕「兹」者是于此〔佛教之〕见于此之忍(智)于此之意欲于此之持说于此之法于此之律于此之法与律于此之宣说于此之梵行于此之师〔佛〕教于此之身体于此之人界有智者是有智者贤者[P.111]有慧者觉慧者智者辨知者慧者有念者是由四原因而有念〔即〕对于身修习身随观念处而有念乃至(三〇页以下參照)言彼为有念此是「兹有智有念」〔之义〕

「由兹闻音声」者是由兹闻我语语路说示示教教训听取把取保持观察此是「由兹闻音声」〔之义〕

「可学自寂灭」〔之句中〕「可学」者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之三学乃至(二五页以下參照)此是增上慧学「〔可学〕自寂灭」者为贪之消灭嗔之消灭痴之消灭忿之消灭恨之消灭乃至(三九页參照)为一切不善行之寂寂静寂灭消灭舍遣安息亦学增上戒亦学增上心亦学增上慧顾念此等三学而可学知而学乃至(一一二页參照)作证应作证而学可行修行正行正持而行此是「可学自寂灭」〔之义〕

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度多迦

然而须热心     兹有智有念
由兹闻音声     可学自寂灭」

[P.112]

我见天与人之世界     动作无所有婆罗门
普眼者我将礼尊师     释迦〔佛〕度我诸疑惑

(一〇六三)

「我见天与人之世界」〔之句中〕天者是(一)世俗天(二)生起天(三)清净天之三天(一)世俗天者云何世俗天是王王子王后(二)生起天者云何生起天者是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都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及其上之天(三)清净天者云何清净天者是如来之弟子(声闻)之阿罗汉漏尽者及辟支佛(缘觉)世尊是世俗天生起天清净天中之天是胜之天天中之胜天是师子中之师子是龙中之龙众主中之众主牟尼中之牟尼王中之王「我见天与人之世界」者人间世间我见天见胜之天见天中之胜天省思普观此是「我见天与人之世界」〔之义〕

「动作无所有婆罗门」〔之句中〕「无所有」者是贪所有嗔所有痴所有慢所有见所有烦恼所有恶行所有之舍断于佛世尊舍断彼等诸所有能根绝如截多罗树顶而为灭无于未来不生起者故世尊是无所有者「婆罗门」者世尊[P.113]乃拒外七法故是婆罗门〔即〕拒外有身见拒外疑拒外戒禁取拒外贪拒外嗔拒外痴拒外慢彼〔世尊〕拒外杂染而赍再有有不安有苦报于未来赍生老死诸恶不善法

世尊宣示「萨毘耶

离垢斥一切诸恶     等持善〔心〕自住立
有诸功德越轮回     无依止者婆罗门」

「动作」者是有行行作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动作无所有婆罗门」〔之义〕

「普眼者我礼尊师」〔之句中〕「尊师」者是言世尊「礼拜」者是由身而礼拜由语而礼拜由意而礼拜由随义之行道而礼拜由法随义之行道而礼拜恭敬尊重尊敬奉事敬重「普眼者」〔之句中〕「普眼」者是一切知智世尊具一切知智正具正达正成具备

彼不能见之物此世亦无何物
[P.114]又不能识之物亦〔无〕不可知者
可能知之物一切此皆知通
旨此如斯之故如来是普眼者

此是「普眼者我礼拜尊师」〔之义〕

「释迦〔佛〕度我诸疑惑」〔之句中〕「释迦」者是世尊由释迦族出家故而为释迦或又富者大富者具财者故亦为释迦彼有此等诸财所谓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舍财慧财念处财神足财根财力财觉支财道财果财涅槃财由此等多数之财宝而是富者大富者具财者故亦是释迦或又可能者权力者有用者勇者英雄战士无怖者无惧者无骇者无财走者怖畏恐怖之舍断者身毛竖立之离去者故亦是释迦「疑惑」者是疑〔即〕对苦犹豫(疑)对苦之集犹豫对后际犹豫对前后际犹豫对此缘性之诸缘起法犹豫是对所有如斯犹豫疑问犹豫性疑念迷惑二路疑惑多岐取不决定不确定不沈潜心之硬直意困惑

[P.115]「释迦佛度我诸疑惑」者放我诸疑惑箭请脱我请度脱我请拔取我请拔去我请使我上起此是「释迦佛度我诸疑惑」〔之义〕故彼之婆罗门言

我见天与人之世界     动作无所有婆罗门
普眼者我礼拜尊师     释迦〔佛〕度我诸疑惑

度多迦我于世间     不能度脱疑惑者
但〔汝自〕了最胜法     如斯汝可度暴流

(一〇六四)

「我不能令度脱」〔之句中〕我不能由疑惑箭放汝解放令脱令度脱拔取拔去起上此是「我不能令度脱」〔之义〕或又不信不欲懈怠而乏精进向不行道人说法我无力不堪不努力不励行不努力不尽力不用力不坚固心不精进不生〔努力〕之欲不令發生不起不令生起此是「我不能令度脱」〔之义〕或又其他何人亦无可使脱若彼等欲脱〔彼〕由于己力势由于己力由于[P.116]己精进由于己發勤由于己坚强力势由于己坚强力由于己坚强精进力由于己坚强發勤且自行道之正行道随顺之行道随义之行道法随法之行道可令脱此是「我不能使度脱」〔之义〕

即世尊已如斯说纯陀实彼自陷泥沼其他无有道理可救出陷于泥沼纯陀实彼自不调御不周伏不寂灭其他无有道理可调御调伏令寂灭」此是「我不能令度脱」〔之义〕

又世尊已如斯说     自如行恶自污染
自如不行恶自净     不可净他各自净

如斯亦是「我不能令度脱」〔之义〕

又世尊如斯说「如斯婆罗门涅槃存在至涅槃是道亦存在宣教者之我亦存在而我诸弟子受我如斯之教诫如斯之教示一部者令成满究极涅槃一部者未成满婆罗门此时我为何耶婆罗门如来是说道者〔只〕被问而宣说道〔学人〕自行道而不可不解脱」如斯亦是「我不能令度脱」〔之义〕

[P.117]「度多迦我于世间不能度脱任何疑惑者」〔之句中〕疑惑者是有疑惑犹豫栽(顽迷)迷惑疑之人是刹帝利婆罗门毘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人亦是「于世间」者是恶趣世间乃至(一八页參照)而于处世间此是「度多迦我于世间不能度脱任何疑惑者」〔之义〕

「但汝且了最胜法」〔之句中〕「最胜法」者是不死涅槃是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离贪涅槃「最胜」者是最高最胜最殊胜透逸最上胜妙之法「且了知」是且了知识知別知通达此是「但汝且了最胜法」〔之义〕

「如斯汝可度暴流」如斯汝可度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可超越可离越此是「如斯汝可度暴流」〔之义〕故世尊宣示

度多迦我于世间     不能度脱疑惑者
但汝〔自〕了最胜法     如斯汝可度暴流

梵者悲愍请教授     我可识知远离法
[P.118]恰如虚空无障碍     可行无依兹寂静

(一〇六五)

「梵者悲愍请教授」〔之句中〕梵者请教授梵者请教授者乃梵者请摄取梵者请怜愍此是「梵者请教授」〔之义〕悲愍者是悲愍哀愍随护摄取怜愍此是「梵者悲愍请教授」〔之义〕

「我可识知远离法」〔之句中〕远离法者是不死涅槃即是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离贪涅槃「我可识知」者是我可知可识知可別知可所通达此是「我可识知远离法」〔之义〕

「恰如虚空无障碍」者是恰如虚空无著无缚无结缚如斯无著无缚不结缚此是「如虚空无障碍」譬如虚空而亦血赤色而亦郁金色而赤青色亦深红色而不染如斯不染不污不昏迷不染污此亦是如「虚空无障碍」譬如虚空不怒不恚怒不拒斥不害破如斯是不怒不恚怒不拒斥不被害[P.119]此亦是「如虚空无障碍」

「可行无依兹寂静」〔之句中〕「兹寂静」者是兹寂静而坐于兹而此坐为坐而在此众中坐此是「兹寂静」〔之义〕或又于兹是寂寂静寂灭而安息此亦是「兹寂静」〔之义〕无依〔之句中「依」者〕是爱依见依之二依乃至(四〇页參照)此是爱依乃至(四〇页參照)此是见依舍断爱依舍遣见依不依止眼不依止耳不依止鼻不依止舌不依止身不依止意不依止于色施主住居利得名声赏赞安乐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欲界色界无色界欲有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过去未来现在可见闻觉识不依止诸法不依著不近著不缚著不信解出离弃遣离脱以不限定心而住此是「无依」「可行」者是可行行作动作活动护持持续维持此是「可行无依兹寂静」〔之义〕故彼婆罗门言

[P.120]梵者悲愍请教授     我可识知远离法
恰如虚空无障碍     可行无依兹寂静

世尊宣示「多度迦

有关现世非传闻     一切寂静我告汝
知彼有念而行作     可度世间之爱著」(一〇六六)

「一切寂静我告汝」〔之句中〕我欲告贪之寂嗔之寂痴之寂忿强情激情过慢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寂寂静寂灭消灭安息而欲言施设确立开显分別显示说明此是「一切寂静我告汝」〔之义〕

世尊宣示「度多迦」〔之句中〕「度多迦」者是世尊呼彼婆罗门之名世尊者此是尊重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參照)此谓世尊语是与作证共同施设者此是世尊宣示「度多迦」〔之义〕

「有关现世非传闻」〔之句中〕「有关现世」者是现世(所见之法)所知之法[P.121]考量之法度知之法辨知之法明暸之法〔即〕「一切行是无常」乃至(一九页以下參照)「所有集法皆是此灭法」是有关于所见之法知之法考量之法度知之法辨知之法明暸之法如斯是有关于现世(所见之法)或又有关于所见之苦我语苦有关于所见集而语集有关于所见道而语道有关于所见灭而语灭如斯亦是「有关于所见之法」或又可自见是无时的可谓来见可导引于〔圣道〕诸识者是有关于所见法各自可知者如斯亦是「有关于所见之法」「非传闻」者不〔由他之〕传闻不传说不传承不依于藏〔经〕之说不依于思择不依于推论不依于行相之审思不依于见省思说自己自知通自现见法此是「有关现世非传闻」〔之义〕

「知彼有念而行作」〔之句中〕「知彼」者是知解彼考量度知辨知而明暸〔即〕「一切行是无常」乃至(一九页以下參照)知解「所有集法皆是灭法」考量度知辨知而明暸「有念」者是由四行相而有念〔即〕对身修习身随观念处而有念乃至(三〇页參照)言彼有念「行作」者是行行作[P.122]动作活动护持且维持此是「知彼有念而行作」〔之义〕

「可度世间之爱著」〔之句中〕爱著者是渴爱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三页參照)是贪欲不善根「爱著」由于何义而为爱著耶乃至(八九页參照)能扩大扩展此是「爱著」〔之义〕「世间」者是恶趣世间乃至(八九页參照)于处世间「可度世间之爱著」者世间之所有爱著之有念彼爱著而可度越度超越离越此是「可度世间之爱著」〔之义〕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度多迦

一切寂静我告汝     有关现世非传闻
知彼有念而行作     可度世间之爱著」

大仙彼之最上寂     我〔闻彼〕而成欢喜
知彼有念而行作     可度世间之爱著

(一〇六七)

「我〔闻彼〕而欢喜」〔之句中〕「彼」者是尊师之语语路说示教训「欢喜」者是欢欢喜随喜冀求希望热望此是「我〔闻彼〕而欢喜」〔之义〕

「大仙彼之最上寂」〔之句中〕大仙者是世尊求大戒蕴觅求徧求故是大仙(大求者)是大定蕴乃至(九〇页以下參照)「人牛王于何处耶」能求[P.123]觅求徧求故是大仙「最上之寂」〔之句中〕寂者是不死涅槃即所有彼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是离贪涅槃最上者是最高最胜最殊胜秀逸最上胜妙此是「大仙彼最上寂」〔之义〕

「知彼有念而行作」〔之句中〕知彼者是知解彼考量度知辨知而明暸〔即〕「一切行是无常」乃至(一九页以下參照)知解「所有集法皆是此灭法」考量度知辨知而明暸「有念」者是由四行相而有念〔即〕对身修习身随观念处而有念乃至(三〇页參照)言彼为有念「行作」者是行行作动作活动护持持续且维持此是「知彼有念而行作」〔之义〕

「可度世间之爱著」〔之句中〕言渴爱为爱著即所有贪染贪乃至(一三页參照)是贪欲不善根爱著者由何义而为爱著耶乃至(八九页參照)于扩扩大此是「爱著」〔之义〕「世间」者是恶趣世间乃至(八九页參照)于处世间「可度世间之爱著」者是世间之所有爱著有念爱著之可度越度度过超越离越此是「可度世间之爱著」〔之义〕故彼婆罗门言

大仙彼之最上寂     我〔闻彼〕而成欢喜
知彼有念而行作     可度世间之爱著

[P.124]

世尊宣示「度多迦

上与下与横及中     汝善知解所有物
知于世间此是著     勿为种种有爱事」

(一〇六八)

「汝善知解所有物」〔之句中〕汝知解了知识知辨知通达所有物此是「汝善知解所有物」〔之义〕

「度多迦者」是世尊呼彼婆罗门之名「世尊」者是尊重同义语乃至(一二页以下參照)此谓世尊语是与作证共同施设之物此是「世尊宣示度多迦」〔之义〕

「上与下与横及中」〔之句中〕上者是言未来下是过去横及中是现在上是天世间下是地狱世间横及中是人世间上是善法下是不善法横及中是无记法上是无色界下是欲界横及中是色界上是乐受下是苦受横及中是不苦不乐受上是由足跖以上下是由发之顶端以下横及中是胴体此是「上与下与横及中」〔之义〕

[P.125]「知于世间此是著」知此是著此是悬著此是结缚此是碍著了知考量度知辨知而明暸此是「知于世间此是著」〔之义〕

「勿为种种有爱事」〔之句中〕「爱」者是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种种之有」是于种种之有对业有再有〔之义〕〔即〕于欲有对业有于欲有对再有于色有对业有于色有对再有于无色有对业有于无色有对再有〔之义〕是对于再三之有再三之趣再三之生起再三之结生再三之身体發生〔之义〕勿向〔其等种种有之〕爱令生事令發生事起事令生起事而须舍断除去灭除令为灭无此是「勿为种种有爱事」〔之义〕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度多迦

上与下与横及中     汝善知解所有物
知于世间此是著     勿为种种有爱事」

〔世尊之说法之偈〕终否乃至(三二页參照)「世尊尊师是我师我是弟子」而坐

度多迦学童所问之义释第五〔毕〕


校注

以下 Vibh. 422 參照 以下之文该当作为 Sn 之句之说明如亦不适当在底本乃如斯之记载 有关本偈前之义释注參照 本偈是出处不明PTS. I, 133; 134; II, 31; MNd. 360; CNd. 127; 242 參照 权力者(vibbāvī)在底本虽有 visavī 意义不通今从 PTS 本注记之一异本 有用者(alamattho)在底本有 alamatto应用此字时虽极多实际应正为 alamattho 以下之文是 M. I, 45 之略引用中阿含九一周那问见经(大正藏一五七四b)參照 本偈是由 Dhp. 165 之引用MNd. 32; KV. 525; 527; 法句经卷上(大正藏四五六六a)參照 以下之文由 M. III, 6 之引用中阿含一四四经(大正藏一六五三b)參照 无著(na sajjati)在底本虽有 nappajjati今从 PTS 本 无著(asajjamāno)在底本虽有 apajjamāno今从 PTS 本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小义释(卷6)
关闭
小义释(卷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