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法

一切法不外佛法心法众生法故可以佛法心法众生法概括一切惟佛法太高妙心法亦太深细今且说最显著之众生法既曰众生法吾人亦众生之一是以说众生法当前即是不用悬想推测吾人即一众生故且就人言人就人法以解此众生法实则众生法是普遍的人类乃众生之一类说法者人听法者亦人故今说众生法时特就人以阐明之众生二字无人不知之今且解释众生名辞

众生者何生者生物或称自發活动力之物非植物非矿物宇宙之间生物甚繁人也畜也蜎飞蠕动也胎卵湿化也不胜缕指皆为有生灭之物而又甚多甚多是以谓之众生此一义也惟依佛典说则不止此义盖于无始以来生死观察之所谓从无始以来经历生生死死不知凡几是以曾经众多生死者谓之众生无论前生为天畜生凡在三界六道九有以轮回者皆是故于时间上言之亦即曾经众多生死者谓之众生此第二义也第三义者众生者不但一类不但以前即如一人或一畜其当体本身即一众生何以故众者众多之法生者由众多之法和合而生如吾人身体由四大众多之法和合而生不但指肉体且指心灵作用能知觉能思想所谓色识五蕴之法和合而成是故谓之众生不但指人且指宇宙间所有一切生性之灵凡为四大五蕴之法和合而生者皆谓之众生也依广义言之草木亦属生物依众多法和合而言亦可谓之众生惟佛典言有情众生仅指有自發活动力者而言普度者即度此有情众生也

今就此名义以推究之且就本人而言人人有本人本人即众生言众生法究为何物为何性质其迁变云何其体相作用云何明晰之解说之即言明众生法也慎勿闻众生法即以为非佛法非心法须知心众生三无差別能明众生法即可成佛欲明众生法无劳他求但从自身研究即可诚能明众生法则一切法无非佛法矣诚能将众生实相明白即可知佛之实相亦即可知心之实相

众生之所迷如人之迷于方向然譬如有人行于旷野方向不辨前途茫茫莫知所届他人有识方向者即知何处其实明方向人即明迷人之所迷者迷方向人亦即迷明人之所明者迷与明一转移间耳是以能将众生法明到极处即是成佛

人究为何耶此最为切要者人既众生之一如能明白人生观即可明白众生法姑就人而言人人当体即是一众生所谓我是某人即有我相平日所称为我者究竟何所指不得不研究之禅宗教人參念佛是谁修净土者念佛念佛是谁饥渴等事又都是谁自吾人之眼舌等一一观之眼自为眼耳自为耳无一可言是我除此之外又无何物可指为我又如心脉等各有作用皆不可指以为我化学家谓人身由十余原质而生则亦无物可指为我依佛法言人身由四大合成筋骨等是地大坚固相也血液等是水大流质也气息是风大内热是火大分析之或地或水或火或风如此孰为我者故知只有四大并无此身将指何为我如一切是我则山河大地应皆是我既皆非我即无是我我既无有究竟念佛是谁一切动作是谁于此或有谓此血肉体固属非我惟能感觉苦乐者始为我但仔细观之例如苦喜之感觉领受者若指为我试问苦是我乎乐是我乎由此以观乐受中亦无我之可得也若谓能思想者为我则此分別之思想并不常久有时或有想有时或无想有时想此有时想彼果以何为我者或谓能造业受报者为我但造善造恶将以造善为我乎将以造恶为我乎说一是我不可说多是我亦不可或谓为无分別心则安能知其或为我或非我其意盖谓能分別之心是我也但分別明了之知识岂常有者如吾人睡眠之时尚有分別乎此时既无分別安得谓之为我况分別心者今日以此为是明日或以此为非又安能以此为我乎是故以上皆无我也然则念佛是谁竟不可得饥渴是谁竟不可得亦惟有念佛则念佛饥渴则饥渴耳

众生法就人而言实无我可得不过四大假合五蕴幻现耳四大五蕴积聚以幻现此假象因业力和合连续而成此数十年之人身所谓我众生寿者相不过虚幻假有本无有实之一期幻像耳从五蕴中之行蕴将五蕴聚集相续和合而成寿命之相诚如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盖众缘所生生无自相不过假立此名以为我耳此四大五蕴之集合刹那刹那展转拒摄生灭不定如江中之流水掬后之水已非前水无有定体定相可得是故四大五蕴之中皆无我可得由此须知一切众生如梦如幻现在如此以前以后亦复如此无始无始未来未来亦莫不如此也

当相如幻如幻本空本空无实一切众生当体实相即如幻如化者并非将一切众生灭却始谓之空盖因如幻如化谓之空空即如幻如化能达此即是空观即空而如幻如化即是假观空不离假假不离空即空即假非空非假即是中观众生如是一切法亦复如是佛亦如是是以能通达众生法即通达一切法是以禅宗教人參究明白本来面目即明白清净本来真实之体相能大体明白即为祖师能澈底明白即为佛故能悟众生法即为佛矣

前云众生者无始以来曾经众多生死而来之谓由此生一问题即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从此处研究正有道理如仅为父母所生而来死与草木同腐则人生之价值又安在或云唯是自心但自心果属何物楞严经佛问阿难心在何处继言非在内非在外非在中间于此须知经云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此十二因缘为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生死束缚之轮又此六道之身从无明取而来楞伽经云『无明以为父贪爱以为母』无明取者即吾人于事理无明而生颠倒也无明若灭即得大涅槃而大乘即得大智大悲普度众生虽自了生死而常在生死海中度生不已

前云众生者谓多生物之类于此又生一问题生物之类孰为其性则一切众生皆无定性惟佛一成不变而有定性盖佛永断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而有一定之性故一切众生毕竟皆须成佛譬如百川争流不流至海不息也一切众生固皆以佛性为性实则一切众生皆佛能见一切众生一切万法有情无情皆无自性唯以佛性为性始可得其究竟故人人须發成佛之心

现今念阿弥陀佛者甚多须知能念者即是佛阿弥陀即我等具足之佛性已显现而成者我等即以此为标准而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即念念摄受他日生极乐国即亲证本性圆满光明之阿弥陀佛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第七编 法界圆觉学(卷26)
关闭
第七编 法界圆觉学(卷2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