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净土之要义
日本佛教,要以净土真宗为最發达,而贵校为净土真宗之中坚。在中国现代佛教最發达者,亦惟净土宗,是净土宗为东亚佛教之重心无疑。然而净土宗之贵,在信之笃、愿之切与行之恒,故谈净土宗,必先谈净土宗之信。
一 信
有二:甲、信根本:根本的信,即在确信有菩提觉道,以能切信菩提,然后方能起希冀心,进取心,而向菩提之道上走。所谓信得切,方能行得疾。信菩提之心既起,同时又要信有已得无上菩提者,由信有已得无上菩提者,方能信有佛及佛所说的法。盖佛即已得无上菩提者耳。乙、信圣教:根本的信既成立,则又要信由佛大圆觉海中流出之一代圣教,故圣教为已得无上菩提而后流出者。同时、又要信一代圣教中唯此净土法门为进取无上菩提之唯一捷径。盖此所谓净土,为简別此娑婆秽土而言。然信之初步,即在有无净土;观无量寿佛经中,佛为韦提希遍示净土。我们要晓得:虚空无尽,世界无边,西方净土,实非假托。能信西方净土而往生之,则于菩提觉道有进无退。欲求无上菩提,当先求生西方净土。
二 愿
有二:甲、根本愿:根本愿力,即阿弥陀之四十八愿;换言之,即于未证佛果之前,發四弘愿,普度众生,而证所愿之无上菩提也。乙、方便愿:厌娑婆苦,欣极乐乐,念念厌欣炽然而求生西方也。
三 行
有二:甲、正行:在专持弥陀弘名,朝夕如斯,以期纯一无杂。乙、助行:如持戒、修定,诵大乘经,及诸人伦道德慈善事业、均属此。此二行能精进不退,则得证果。
四 证
有二:甲、现证三昧:念佛能一心不乱,心入正定,于定心中即能现证西方极乐之境。乙、临终往生:现生三昧,仅是现生法乐,而往生净土法门,以临终往生为主旨。仗弥陀愿力之接引,花开见佛,闻法悟道为亲证。
前来所讲净土法门,的在于证,而二证中最要者,在求得现证三昧;以得现证三昧,即得往生西方净土。如庐山之远公,在定中三见弥陀净土。故念佛在得现证三昧;能得三昧,决得往生。鄙人七年前、曾作往生要义,详论净土法门,回国后、当寄赠贵校,并盼诸君指教。以期净土法门,發扬而光大之,五浊娑婆,不难化为极乐净土。
(附注)原题『龙谷大学之讲演辞』,今改题。
【经文资讯】《太虚大师全书》第 X15 册 No. TX15n0007 第七编 法界圆觉学(第19卷-第51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9-10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太虚大师全书》所编辑
【原始资料】印顺文教基金会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