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佛法概论

《佛法概论》这部书曾为了他(在香港)的出版我没有转移到重庆而免了陷身大陆的灾难也为了他的出版为人密报「为共产党铺路」假使这本书是人的话那应该说恩人还是冤家呢

国历四十三年一月二十三日中佛会特电协助取缔子老要我呈请再审查就在一月二十五日请中佛会转呈有关机关请求再予审查(附上《佛法概论》)当时分三项来申明理由——「关于佛法概论者」「关于个人者」「关于来台以后」「关于佛法概论者」部分是这样写的

共产主义主要为唯物主义斗争哲学极权政治概论一再说到佛法不偏于物不从物质出發而说明一切不同情唯物之认识论且指斥为结果反成为外界的奴隶庸俗徇物其非唯物主义彰彰明甚佛法重于自他和乐重于慈悲且指「惟有嗔恚对有情缺乏同情才是最违反和乐善生的德行恶心中没有比嗔恚更恶劣的」其反对残酷斗争极为明白至于极权政治尤与本论相反盖佛教僧团纯为民主生活「佛法的德行是以自他(和乐)为本而内净自心外净器(世)界」纯本于佛法立场与马列之共产主义绝无少分之相染

北拘罗洲为福地无家庭组织故「无我我所无守护者」无男女之互相占有无经济之彼此私有此全依经典所说若更有智慧与慈悲则为净土以世俗论之此为古代所有之理想社会与礼运之大同耶教之天国西人之乌托邦相近此实为东西哲人共有之理想而佛法则主以「身心净化」「自他和乐」「慈悲智慧」之德行而实现之此为马列共产党徒所抨击与斗争的共产主义绝不相合以印顺所解民主自由平等之社会不应有问题问题在仇恨斗争之暴行此国父之以斗争的共产主义为病理的是也

《佛法概论》虽以避难香港出版于民国三十八年然其中之第三章至十二章并是民国三十三年在四川之讲稿且有据更早所说者如〈自序〉所说

《佛法概论》而被认为有问题的主要是北拘卢洲这原是民国三十三年在四川的讲稿發表在《海潮音》当时都是经过新闻检查而刊布的这一讲稿还受到虚大师的奖金我怎么也想不到是会有问题的四大部洲说与现代的知识不合我解说为这在古代是有事实根据的不过经传说而渐与事实脱节拘卢即今印度的首都德里为古代婆罗门教的中心北拘卢也就是上拘卢在拘卢北方所以说「传说为乐土大家羡慕著山的那边」我画了一幅地图北拘卢泛指西藏高原当时是抗战时期即使是三十八年西藏也还没有陷落能说我所说的北拘卢洲(福地)隐隐的指共产区而说吗我对四大部洲的解说与旧来的传说有点不合这不是我的不合而是四大部洲的传说与现代所知的现实世界不合为了免除现代知识界的误会作一合理的解说这算「歪曲佛教意义」吗其实王小徐的《佛法与科学》虚大师的《真现实论》都早在我以前尝试新的解说以免现代知识界的误会了

过了几天子老告诉我这样的申请再审查还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这也许是政治的常例既经明令取缔不能就此收回成命如收回成命不等于承认明文取缔的误会了吗子老要我申请修正我就顺从他的意思由中佛会转呈(二月五日)申请修正呈文说

敬呈者印顺于民国三十八年在香港出版之《佛法概论》专依佛法立言反对唯物极权残暴以智慧慈悲净化人类

佛经浩如烟海《佛法概论》九十三页(解说北拘卢洲部分)所叙因在逃难时缺乏经典參考文字或有出入至于所说之北拘卢洲虽传说为福乐之区然在佛教视为八难之一不闻佛法非佛教趋向之理想地必有真理与自由智慧与慈悲乃为佛徒所仰望之净土

「如九十三页有应行修正删易之处当遵指示修改恳转请政府明示以凭修正」

这样的申请再审查再修正也有人来善导寺索取有关北拘卢洲的资料抄了一大段的《起世因本经》回去三月十七日中佛会得到有关方面的通知要我「将佛法概论不妥部分迅即修改检呈样本以便转送」这是准予修改而重新出版了对四大部洲的解说没有改动只将地图省去对北拘卢洲的解说少说几句简略为

北拘卢洲大家浑浑噩噩没有家庭组织饮食男女过著无我我所无守护者的生活没有肤色——种族的差別这该是极福乐的然在佛法中看作八难之一要在社会和平物产繁荣的基础上加上智慧与慈悲真理与自由佛法流行才是佛教徒仰望的净土

修正样本转了上去到国历四月二十三日得中佛会通知将修正样本也發了下来「希将印妥之修正本检送四册来会以便转送」惊涛骇浪的半年总算安定了下来这一次我没有办法也从不想办法在子老的指点下解除了问题虽然他是我之所以成为问题的因素之一我还是感谢他

这一意外的因缘使我得益不少我虽还是不会交往但也多少打开了窗户眺望宝岛佛教界的一切渐渐的了解起来这可说是从此进步了多少可以减少些不必要的麻烦我认识了自己在过去身体那么衰弱但为法的心自觉得强而有力孜孜不息的为佛法的真义而探求为了佛法的真义我是不惜与婆罗门教化儒化道化神化的佛教相对立也许就是这点部分学友和信徒对我寄予莫大的希望希望能为佛法开展一条与佛法的真义相契应而又能与现代世间相适应的道路《印度之佛教》的出版演培将仅有的蓄积献了出来续明他们去西康留学却为我筹到了《摄大乘论讲记》的印费特別是避难在香港受到妙钦的长期供给这不只是友谊的帮助而实是充满了为佛法的热心学友们对我过高的希望在这一次经历中我才认识了自己我的申请再审查还是理直气壮的但在申请修正时却自认「逃难时缺乏经典參考文字或有出入」我是那样的懦弱那样的平凡我不能忠于佛法不能忠于所学缺乏大宗教家那种为法殉道的精神我不但身体衰弱心灵也不够坚强这样的身心无力在此时此地的环境中我能有些什么作为呢空过一生于佛教无补辜负当年学友们对我的热诚这是我最伤心的引为出家以来最可耻的一著


校注

[A1] 十四【CB】一四【印顺】
[A2] (ref yinshun::vol:8;page:p125)
[A3] [-]【CB】的【印顺】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平凡的一生(重订本)(卷14)
关闭
平凡的一生(重订本)(卷1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