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 大陆之旅
別离大陆四十多年了,八十九岁(民国八十三年)老僧,竟去大陆一游,可说真是意外!这主要是不忘当年求法修学的因缘。七月三十日(国历九月五日),从台中华雨精舍出發,抵中正机场,夜宿机场附近的旅馆。八月初一日,集合了同行的厚观、性滢、明圣、达闻、导游蔡芳辉——六人,乘机抵香港,又转机抵福建的厦门,住东南亚大酒店。在厦期间,访问了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这是我求学与多次讲学,并因此地传戒而远离了大陆,可说与我有殊胜因缘的道场。住持妙湛长老,与佛学院师生,列队欢迎。我没有通知,而是同安梵天寺的厚学,提早来厦门,与寺方说起,这才有欢迎的场面。在厦门,还见到了虚大师的弟子蔡吉堂居士。
初三日下午,离厦门而到浙江的宁波,住亚洲华园宾馆。先去我受戒的道场天童寺。寺院如旧,只是住众少些。顺便去阿育王寺,这裡有阿育王的佛舍利塔。再到奉化的雪窦寺,我带了一束鲜花去。雪窦寺是虚大师舍利塔所在,也是我主编《太虚大师全书》的地力。可惜虚大师的舍利塔,已被毁灭了!只得将鲜花遥敬。归途经过溪口,访蒋公总统故居丰镐房,一切都整齐清洁。去雪窦寺的路,部分正在整修,高低不平,所以那天晚上,睡得很疲劳。雪窦寺住持月照与方兴居士等来旅馆相见。他从杭州回来,知道我去雪窦,所以特地来访问,并赠送些与弥勒佛有关的法物。
初六日下午乘轮船而到普陀山,傍晚登岸,住息来山庄。我去前寺——普济寺瞻礼,在礼佛时,心地平静,也没有想什么,却不自觉的心情激动.泪眼糢糊,这是我一次不可思议的心境。普陀山已全山统一,现任住持妙善长老;普陀山佛教(协会)管理处,在磐陀庵。恢复的庵堂不多,有些已成为饭店、餐厅、商店。我出家的道场——福泉庵(现名为福泉禅林),现有男众佛学院(另有女众佛学院)。我去时,学生们列队欢迎,我也为同学们略作开示:「为佛法而学,不作世间学问想;自净其心,利济人群」。傍晚,圆真(汉院同学世光)来息来山庄。妙善长老及监院等好几位法师也来访,谈到传戒与讲戒的问题。说到复兴佛法,我说:「培养僧才第一」!又去佛顶山——慧济寺,是我阅藏的道场。一切如旧,只是从前的阅藏楼不见了!回途到后寺——法雨寺瞻礼。
乘轮船由普陀而到上海,已是初九日的黎明,住扬子江大酒店。先到圆明讲堂,这是我戒和尚的道场,相当庄严,有圆暎和尚纪念堂。现任住持明旸戒兄,去了德国,所以没有见到。回旅馆,约见蔡惠明居士,谈到了月熙、宽道、法尊等的故事。又去玉佛寺瞻礼,见到住持真禅。虚大师圆寂的直指轩,已改为「中客堂」。来玉佛寺礼佛、參观的人太多了,有交通壅塞的感觉。
十二日上午,搭机抵北京(北平),住昆仑饭店。郭朋(性觉)来旅馆叙旧,郑立新(光宗)、李荣熙(惟幻)等也来了,都是抗战期间在四川相识的学友。我与郭朋、张新鹰(世界宗教研究所图书馆馆长)等,一起去办有中国佛学院的法源寺。才进寺门,有二位居士向我顶礼:一位是观空法师的弟子刘宗旺,一位吕铁钢居士,他们都是从书上见到我的照片而认识的;吕居士赠我一本《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我们參观了佛学院与佛教文物馆,又与郭朋等去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正參加「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全国宗教领袖会议」,得到信息,赶回广济寺相见。朴老谈及两岸佛教交流,并说寺庙在恢复中,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人才来主持。晚上,朴老派人送来弘一大师写的《金刚经》与《药师经》,并代上海明旸戒兄送来茶叶等礼物。
十五日,厚观离北京而去日本东京,我们五人搭机抵杭州,住环境非常清幽的黄龙饭店。这是中秋佳节,可惜晚上小雨,见不到明月!
十六日,乘汽车抵海宁市(硖石镇),住海宁宾馆。惠生夫妇、金娥与长子陆子康,来宾馆相见。別来六十多年了,相见不免有意外的感觉。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引宝已于民国三十四年去世。他们现在都住在硖石,所以我也不问故乡是怎样了。十八日是观潮节,性滢他们去盐官(从前是海宁县城),在钱塘江边观潮。惠生邀我去他的家,见到了惠生的儿子,茂荣与茂鑫:金娥的儿子,子康与子林;还有下一代的儿女。这么多的人,是当年离家时所想不到的。大家相见,想起从前,都不免又喜又悲的!惠生、金娥等,与我们同行,返杭州,住黄龙饭店。
二十日,与性滢等瞻礼灵隐寺。沿路摊贩林立,人潮拥挤。买门票入山门,再买票入大殿礼佛。寺内的堂舍,几乎都是贩卖物品的。这样的商业化,失去了古寺幽静庄严的山林气息。我们不再耽搁,去作西湖的游览。过去湖水浅而清澈,现在是湖水混浊。一切都变了……沿湖一周,回饭店休息。
二十一日,离杭州,乘飞机抵香港,住凯悦饭店。慧莹与妙华佛学会多位居士来见。他们煮粥及豆腐等供养,这是在旅途中,第一次吃到平常食品了。我带了鲜花,往芙蓉山礼拜太虚大师纪念塔,与护塔者等慈相见。舍利塔四周植树,相当清净。二十四日,返抵台湾中正机场;法藏法师来接,并送我回台中华雨精舍。二十四天的大陆之旅,就这样平安的结束了。
【经文资讯】《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第 41 册 No. 39 平凡的一生(重订本)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2-09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所编辑
【原始资料】印顺文教基金会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