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系

  • 一 三唯论
  • 二 三唯论之含摄
    • 甲 三唯论的各摄
    • 乙 三唯论的互摄
  • 三 三唯论之贯通
    • 甲 三唯论与大乘宗
    • 乙 三唯论与哲学

一 三唯论

凡治彻头彻尾之学有「展手撑破虚空边伸脚踏透宇宙底」之大丈夫志量者殆皆有三个疑问横亘心中务求个完全解决那三个疑问呢名名色色的「本来」是什么名名色色的「现行」是什么名名色色的「究极」是什么若有此三个疑问必求解决便于一切宗教哲学皆有了研究的需要若求个完全解决则佛学便成了唯一的需要

佛学于上列三大问题的答案怎么样

名名(精神的种现)色色(物质的种现)是无数无数差异区別的此无数无数差异区別的一一各各都不是永久不坏灭的是由生起始成而且不是永久不坏灭的则一一各各便都是暂有偶有的细细看来不单是暂有偶有而且是无而忽有有而即无变时极速疾的但恒通遍满于无数无数类差各別极速极速生成坏灭的名名色色确实是有未尝异未尝变永不异永不变之性的譬如有不隔不別不坏不失的水故那汹汹异相滔滔变现的波浪得以无际无断但名名色色都是变异的不是不变异的故此不变异的虽不可无亦不能有祗得强名之曰「如」换言之则祗可强对此恒遍而不变异的作个记号名之曰「如」耳其余既都是变变异异的名名色色则便都不是真实的盖真实的必常如是常如是的必遍如是然则真的必是无变无异的无变无异的方是真的故名名色色皆不是真唯「如」是真强谓之曰「真如」真如既是无乎不在无乎不然的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本体是甚么的答案就是「真如」了

「真如」是虚豁圆活的是无形对无识別的然则那无数无数物差类別无常无常生成坏灭的名名色色是怎么样现起存在的呢实在的祗是「真如」实无他物然现为名名色色者即由真如是无形对无识別的所以不曾自知(无明)复由真如是虚豁圆活的所以又得欲知之心欲知之心乍动所知之境随变乃现为名名色色而真如终不见真如虽不见而名名色色实皆真如也名名色色之贯持者乃心之發生力的意名名色色之变异者乃心之了別力的识于是亦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生缘是甚么的答案就是「意识」了

「意识」是參错流动的是有执见有创造的然则那意识又何以不能契证真如但發生了別那变异的名名色色呢就因为意识是真如不自知而起的欲知故所知的皆是所变生的名名色色而不能知真如也然在意识持变的名名色色中每每免不了迷闷及牵逼之苦由是意识对于名名色色又起了悟彻及解脱的心愿信有不由意识而生起存在的不变不异真如觉性一旦契会便得透脱名名色色自在遍照如此第一步便观察名名色色皆是意识变生的此第一层已明确证知则名名色色都唯意识意识便不去求知名名色色贯持变异名名色色的力量便消减了进观意识即真如真如即意识——意识即真如故意识便不生幻梦质碍真如即意识故真如便圆成了「妙觉明知」真如圆成了妙觉明知故彻体圆照名名色色而自性虚灵不昧意识不生幻梦质碍故随缘普现名名色色而当相融映无尽是之谓无上正等觉于此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究极是甚么的答案就是「妙觉」了

将上来所说的归纳起来便结成三唯胜义那三唯胜义是第一说明「实在」是「真如」的「唯性论」第二说明「现有」是「意识」的「唯心论」第三说明「究极」是「妙觉」的「唯智论」此三唯论便是佛学的大系了

二 三唯论之含摄

甲 三唯论的各摄

    五  蕴┐    十 二 处├根本法性┐    十 八 界┘    │    三  毒┐    │    三  业├六凡法性├真如性    三  有┘    │    四 圣 谛┐    │    十二缘起├四圣法性┘    六度万行│    二 转 依┘         ┌─八识心王─┐         ├─五类心所─┼实┐         ├─十一色法─┘ │         ┌─阿罗汉    四圣六凡─┤        ├有为─意识心─无为┼─辟支觉         ├─分 位 假─┐ │         ├─菩萨         ├─和 合 假─┼假┘         └─如来         └─相 续 假─┘                 ┌淹通世学              ┌闻慧┤              │  └博达法藏              │  ┌解决事理           ┌因智┤思慧┤           │  │  └悟彻性相           │  │     ┌施戒慧           │  │  ┌资粮┤       ┌出世智┤  └修慧┤  └忍定慧       │   │     │  ┌寻思智       │   │     └加行┤       │   │        └如实智       │   │  ┌一 切 智─────┐    妙觉智┤   └智果┤道 种 智──┐  ├根本智如理智       │      └一切种智──┼──┘       │   ┌知世间业果智─┐ │       └救世智┤       ├─┴───后得智如量智           └知出世邪歧智─┘

乙 三唯论的互摄

          ┌迷唯心论    心──唯性论┤          └悟唯智论           ┌体──唯性论    众生──唯心论┤           └用──唯智论          ┌性──唯性论    佛──唯智论┤          └相──唯心论

心佛及众生无差別而三众生心及佛三而无差別是谓三唯论互摄之妙法

三 三唯论之贯通

甲 三唯论与大乘宗

          ┌从「教观」入者嘉祥宗    真如的唯性论┤          └从「证悟」入者少室宗          ┌注重理论者慈恩宗    意识的唯心论┤          └注重行为者南山宗              ┌实智证现者清凉宗          ┌智性者┤          │   └权智施显者天台宗    妙觉的唯智论┤          │   ┌正报加持者开元宗          └智相者┤              └依报引归者庐山宗

乙 三唯论与哲学

哲学上唯一大事之本体论(亦曰元论玄论)虽各有种种的说明不同说明到「离过绝非」毕竟平等不可破坏遣无可遣立无可立的必以佛学之真如的唯性论为极则哲学对于宇宙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生命现象亦须有因果生灭成坏恒转分合业用功能造化等关系的相当说明其说明虽亦种种不同而佛学之意识的唯心论实能总集其成使种种不同之世论皆得一容存的位置哲学之所由治者唯在要知识实体之真相和幻象之通性换言之则谓由要获一最正确最普通最永久的知识亦无不可故近来哲学上之知识论——亦曰认识论乃视本体论尤为重要对于本体所知识者益真确则宇宙现象之虚渺益明显由之可反证宇宙现象皆由对于本体的错误知识所生起理正那错误的知识成正确的知识则本体洞彻现象现象洞彻本体便理事一致了以言正确知识则佛学之妙觉的唯智论更是擅长了

要之本真如体元绝对都无认识元无认识故得起错误认识忽起错误认识故将错就错错上加错谬种流传迷眼深积错错相结而不解错错相引而不断故有众生世界业果之相续若自知向来之认识都错误了革了那错误认识的命化为真确之知识认识一一法自性的本体如十字街头撞见亲阿爷一般一丝一亳都没有错误了即为成了佛有了都无错误的认识故不复得起错误此便是即人成佛之学成佛不是件奇怪的事人人可即成的但也要有些丈夫的志量始得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第一编 佛法总学(卷10)
关闭
第一编 佛法总学(卷10)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