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要略

  • 一 因缘生法——向上增进心
    • 甲 破无因及邪因
    • 乙 正因缘法
    • 丙 近明六道业果——恶止善行
    • 丁 推进三乘行果——舍染趣净
  • 二 三法印——出离流转心
    • 甲 诸行无常
    • 乙 诸法无我
    • 丙 涅槃寂静
  • 三 大乘法——普度成佛心
    • 甲 一切法自性空义
    • 乙 一切法唯识现义
    • 丙 一切法大总持义
  • 四 结 论

一切佛法以教果四字摄尽现在所讲是专从理上提纲挈领而解故曰「佛理要略」略分三段

一 因缘生法——五乘共法——向上增进心

因缘生法之意义于下当明此中所亟须言者即佛理要略云何先就因缘生法义上而明盖因缘生之意义乃明一切法从因缘而生此实为佛法建立唯一之根本其理最为普遍所谓一切世出世法皆从因缘生是也故若欲明佛理要略必明因缘生法以为佛法之基本故

因缘生法可遍通五乘共法佛法随机故于乘有一乘三乘五乘之差此虽种种大致此因缘生法可为五乘共通法而摄尽世出世法言五乘者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大乘即佛菩萨乘此中所谓人乘就吾辈人类之因果以明人类因果既明进而天乘更明三界诸天果因之如何也天之果有欲天色天无色天感天之因有福业不动业等然此人乘天乘皆属世间善法至于出世间善法则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菩萨佛也此中所谓因缘生法即是五乘共法盖人天因果皆于此法上建立亦通出世三乘故为五乘共法也

明因缘生法之主要目的厥为發起向上增进心所谓向上即非向下之义明乎此则能明善恶因果故于此能真正了达确信不疑者必能發生向上增进心正确信解显非仿佛之明了盖仿佛之心每随境转而无有定也

向上增进心不但为信修佛法所基即世间圣贤道德亦本乎此儒家谓「在止于至善」与夫使人希圣希贤皆是使人向上由人修积福德禅定等资粮生天亦为向上增进心不过仍为世间所摄耳至于要明出世因果超脱三界生死证出世圣果更为进一步的向上增进心总之一切世出世善行胜果固皆以明因缘生法所發向上增进心为基本也如人若明因缘生法则于一生必不肯虚度最低限度亦要不令退堕而有所进步即向上增进心所致如菩提道次曰『增上生者谓得此增上生福报唯有增上善因缘方能获得』亦同于斯向上增进心之意义

甲 破无因及邪因

欲明因缘生法须先破无因及邪因论盖世有一类自命识得万有皆自然生或偶然生全不假一点因缘故谓万物皆自然而然或偶然而然如已生为中国人其生既无所谓因缘死亦无所谓因缘此乃不明因缘生法所致由执无因而自然偶成于是即易生懒惰懈怠放逸等堕落行为若成若败完全付之于命运更无所谓志愿或向上心此在印度中国皆有之故在佛法中明因缘生法首须破无因见

次破邪因邪因甚多兹择其要者言之1即有一类执有一个神为宇宙万物之创造主宰或称大梵天等者是今之耶稣教等亦主张万有为神所造神乃宇宙万有之因此神等种类亦多概言之为造万有之神也2或有执一种物质为生宇宙万有之因如近代唯物科学者即主张此说此之物质非一古有以四大极微为因者今说原子电子等总之皆以物质为因是3或有执万有从虚空所生如中国古语『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从虚空生万物也4或有执抽象的一种理为万物生因如曰诸法从时生到时即生时为实有或计从数论所计之冥性——万物以前之体——而生或如中国古代所说万物生于太极太极生于无极此等可说是计执抽象的一种理为万物之生因此上各种皆未作详细的分析唯示其梗概皆所当破也

乙 正因缘法

在佛法中明万有之生既非无因亦非邪因故进明正因缘法此正因缘法在说明因缘生果之道理有众多经论广明今略释分二

1 十二缘起法

十二缘起者谓无明缘起行行缘起识识缘起名色名色缘起六入六入缘起触触缘起受受缘起爱爱缘起取取缘起有有缘起生生缘起老死之十二种法应知在佛法中明正因缘法即所有一切五趣三界之正报依报等法皆因缘生而十二缘起正明异熟因果非无因或邪因也此中所谓无明即对于异熟因果与无我理不明由不明异熟因果即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佛法明正因缘法首明十二缘起此十二缘起之意义在经论中或浅或深或广或略难以尽述兹撮其要者言之——十二因缘法之主要乃明此十二相生以显世间之所起非无因亦非主宰的神及特別的物质所起此世间所以相续不断即从无明缘行等十二法相续不断也所谓由无明取三烦恼故有业由业故有生死更在众生共业报的器世间有成知此则佛法所说的正因缘法明可知现在之果皆从往昔所造之因欲得善果亦唯有现在造善因才克济事故此因果凭现在众生心上即可判明所谓造恶趣因当感恶趣果造善趣因当感善趣果此即佛法所明十二缘起法也若明此十二缘起法即可發向上增进心且亦可明人生世间是无始亦无终之理何则盖求其一定之业因上溯是无始下推亦无穷终始了不可得何有始终故实欲论终则现在即终言始则现在即始达此义则从现在一念心上不起无明不造有漏业即可解脱

2 四缘生法

四缘者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所缘缘此中所明因缘生法理甚广泛普遍于一切因果法故四缘生法的所谓法乃指一切法此一切法摄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总括为色心所法然心所法摄于心法中故唯言色心二法即可色为因缘增上缘二缘所生心法须加所缘缘等无间缘具四缘方生此外不相应行法是随所生色心法上而假立无为法为一切因缘生法所显无相法性故明四缘生法可从色心上明也色法从因缘增上缘生若在粗相上说如草木等种即其因水土日光等资养即是其缘此缘可曰顺缘若遭风霜冰雪等所枯萎即为违缘此等皆就色法的生起变化粗相上说至于唯识释因缘深义谓赖耶识中色法种子才是亲因缘余皆为增上缘也心法既须各各自因更须增上等三缘四缘具心法方生如是色心一切法皆为四缘所生从细至粗从浅至深其理至为显然

丙 近明六道业果——恶止善行

无因邪因既破则可知佛法所说六道三界业果真实不虚由造福业非福业不动业故感爱非爱等果福业者即十善业非福业者即十恶业此复各有上中下品恶业感地狱等果善业感人天等果若于此六道三界业果能确信不疑自能恶止善行由修向上增进心故恶止善行而感殊胜之果此不但佛法如是即世间圣贤亦如是吾人不欲为圣为贤则已若欲为圣为贤必须有向上增进心而止恶行善也

丁 推进三乘行果——舍染趣净

复次由明正因缘生法之正因果故从「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的十二缘起支还灭门获三乘解脱果亦由明正因缘故修习出世三乘正行集随顺无漏解脱的种种福德智慧资粮或求往生出过三界善报所起的诸佛净土中闻法修行或依增上生人天胜报中修证展转胜进的出世行果要皆明因缘生法所發向上增进心上所有事故为人天及出世三乘之五乘共法

二 三法印——三乘共法——出离流转心

第一段所讲为因缘所生法今讲第二段三法印——三乘共法此三法印在佛法中总印定一切佛法即与此三法印合者是为佛法或出世法与此三法印不合者即非是佛法或非出世法故此三种名三法印此三法印在佛法中为三乘共法前所讲因缘生法通人天所修学为五乘共法今此惟出世法即平常所说了生死之法乃唯声闻独觉大乘所共同修学者也于此三法印若真能信解即能發起出离流转之决心此心较向上增进心转胜因向上增进心是了知善恶因果而發于恶趣堕落深生怖畏故修三皈五戒十善等保持人格不使堕落或在人中能修十善及四禅八定等生天因果發心更为向上增进而已其修四禅八定厌下地苦粗障欣上地静妙离厌秽土欣净土厌生死欣涅槃固皆为向上增进心为修学佛法之基本然虽有此向上增进心尚不必能出离生死故必须了解三法印乃生起出离流转心也

所谓流转谓观六道三界九地皆同流转即上地静妙离无论如何增上亦总在流转中譬如生在人中虽一生很好如不修善后世不免堕落又如升欲天寿长福大虽较人更增上然享乐尽仍可堕落流转经说有忉利天子命终堕于猪胎非但欲天即色无色诸天至非非想寿经八万大劫后仍可堕于地狱如佛在世时有某外道生非非想处佛说其死后先堕畜生再堕地狱因此但有向上增进心纵然增进至非非想处天终当随业受报报尽还堕至死坏时仍空无所获故在流转中用尽功力而所修得之结果终是坏灭等于无果由是观察则当由了知三法印而决定發起出离三界六道流转心以在三界六道流转中总未出苦虽生天上而不免行苦迁流故若决定想出苦者必须發出离流转心所谓出离流转心即平常所谓了生死之心了生死者非是了知某年生某年死是说把三界六道流转生死完全了脱有此心者乃为了生死心也所以能生此心者即由能了解三乘共法之三法印耳

甲 诸行无常

一切法包括有为法无为法诸行虽总指一切有为法而此处特重在三界业果无常若了此业果无常则了三界之有漏有为皆苦所谓有为谓有情有生老病死器界有成住坏空皆由有所造作而成故归之坏灭也——且观此三界业果刹那迁流生灭不停了知三界六道众生业因果报之法皆生灭无常故诸行无常即谓有为业果皆无常性——盖此业果无常迁流如轻叶随水漂流非能自主三界有情普遍如此故三界有情皆有行苦行苦就粗相上说是生老病死就细相上说即刹那生灭如生非非想天者寿经八万大劫不唯八万大劫终有罄尽而在此八万大劫中亦刹那迁流不止故能了知三界诸行无常即见毕竟是苦更不于三有果因生起贪爱法华经云「三界所生贪欲为本」对于三界之业果既不生贪爱即成决定出离流转心而可出离流转矣

乙 诸法无我

爱三界生死的贪爱中有境界爱与自体爱要先有自体爱然后方有境界爱如云我我所爱自体爱即我爱乃生死根本故佛法中尤注重将所爱著之自我谛观之为非有因所爱著之自我纯由无明妄见为有而实非有也如观任何有情五蕴中无我十二处中十八界中亦皆无我既内中皆无确实之自我即无可爱著之自体更何有爱著其所受用之境界——故观察无我为遣除爱以有自体爱则生境界爱而流转生死——且此五蕴十二处等诸法皆是和合相续都无我体亦无自在力既无自在力故不能随自意乐而根本是苦则断除三界贪爱生出离流转心亦由此引生我空慧真正证得我空真如即出离三界六道流转之生死也

丙 涅槃寂静

涅槃虽有多义此处却指择灭谓遍知诸行无常等灭除无明妄见及所引解脱果故名涅槃(涅槃有灭静妙离义)寂静即永久安宁如前在三界中皆无永久安宁虽生非非想天亦不过八万大劫而证涅槃后即得永久安宁矣故此安宁者即苦已灭尽也

此三法印摄苦道四谛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苦谛其生苦因即集谛涅槃寂静即灭谛其证灭因即道谛

又發生此出离流转心有两方面1.知三界苦可灭2.了知苦灭后得永久安宁由此乃發出离流转心——以上皆明三乘共法

三 大乘法——普度成佛心

此依大乘法所發心又逈胜前出离流转心以前心见三界苦或唯自求出离或虽见三界众生皆是苦然不能發起普度众生同出离之决心故亦无须求成无上正遍觉之佛此大乘法中则發普度成佛心以见三界众生皆在苦中为求共同出离之法而修共同出离之行故名大乘大乘者即大车如人但为自己行路即不须造火车铁路等事为便利大众交通故造火车轮船等大乘意义即如是纯为大众非为自己不独为拔除自己生死苦普为大众拔除生死苦此为普度大众究竟出离的道理

在大乘法中之發心即普度成佛心亦即菩提心——菩提应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即无上正遍觉——發起此心即为發成佛之志愿为欲普度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故求成佛也若非为普度众生则不须成佛反之若不成佛亦不能普度众生故必成佛方能真正究竟普度众生此普度众生心即大慈悲心由见三界一切众生在生死苦中为欲拔除生同体悲悯于是以种种善巧方便修积资粮誓求成佛

甲 一切法自性空义

此即三法印之究竟意义盖前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指有为法诸法指有为无为法即此诸行诸法本来自性空寂即是本来不生不灭涅槃寂静故诸行诸法皆是因缘假现都无自性前之三法印彻底观之即此一切法自性空义——谓见诸行毕竟无常诸法毕竟无我皆毕竟空无自体本来涅槃寂静虽诸法本来性空而不拨因缘生正以缘生故其性皆空所谓缘生即空空即缘生是也此即大乘般若以了达此义乃有大乘空慧有此究竟智慧则能运大车普度众生而亦不见有实众生可度以知一切皆无自性故

乙 一切法唯识现义

由前义故能令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平等皆自性空涅槃寂静故能普度一切众生无自他分別心今此唯识现义即空中幻起之因缘有法亦即因缘生法之究竟义此唯识现之现义有二1.变现2.显现变现者如向来非尔今变为尔或向来未有今变为有显现者为原来常如而体相未显今显现之如黑夜中不见桌等由灯故见此桌非灯所生不过因灯而现耳识证真如性亦如是此中「识」通八识王所今谓一切因缘生之依他起有为法皆是唯识变现即此能变所变一切法中所显本来如是的真如性即唯识显现故总谓一切皆唯识现也能明一切法唯识现即能不离自识而發同体大悲心广修普度一切众生行转识成智证见真如即成无上菩提

丙 一切法大总持义

「总持」即陀罗尼义普通指陀罗尼为咒是取狭义然陀罗尼义实甚广如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忍陀罗尼等此中所明一切法大陀罗尼即指陀罗尼中之大陀罗尼也非但指密宗之咒——密咒中有是大陀罗尼亦有仅为一事一用之小陀罗尼一切法皆大总持义如天台圆教一色一香皆法界义贤首圆教事事无碍法界义皆任何一法包一切法等于密教大陀罗尼何以故如云随拈一法皆为法界今拈一纸亦即摄一切法盖任拈一法既皆法界则一切法皆不能出此法界外也又如事事无碍则任何一事物即一切事物一切事物亦即一事物即境即心即身即佛

此一切法大总持即大乘之妙用融会前二而成就前二为体与相此即为用又所谓大总持谓一众生即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即一众生一刹那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刹那等明此则更无空界时劫拘限速疾圆成佛果普度众生之大用

如是大乘法三义甚深甚广今为初学粗略而谈广如性密各宗义中说例如密宗也不过發挥此法法皆大总持之妙用欲界特盛之贪莫过淫欲最重之恶莫过忿杀——欲界魔所恃以害修行人的极凶工具亦莫过淫杀而无上密宗即以淫杀为大修行法则魔失其恃而即魔成佛矣最狠毒之鬼亦成近卫最污秽之物亦成上供可谓极乎烦恼即菩提之能事然亦实现此无法非大总持之功用耳若知佛是乾屎橛道在屎溺则更何足怪哉

四 结论

又前三心乃展转相依由向上增进心方有出离流转心若无向上增进心即纵任懒怠放逸堕落何能立「出离流转」决心故须向上增进心为基本乃可發起出离流转心及大乘成佛心若无出离流转心则不能有誓求究竟成佛决心——常人虽亦谈平等博爱然终不出人天因果以未知三界皆苦决心出离故非能普度众生达究竟离苦之果——故能發成佛心必先有出离流转之心也故此三心次第相依若无前二必无后心常人所谓發大乘心为众生發心等若果未了三界众生生死之苦决非究竟成佛之菩提心也

研究此佛理要略可參考佛学概论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第一编 佛法总学(卷2)
关闭
第一编 佛法总学(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