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系

  • 一 人天乘
  • 二 小乘法
  • 三 大乘法

古今诸德判释如来一代时教或一或二或五或十种种数目不一而足今总括之分为大小二乘与人天乘而此人天乘法全系大小乘之出世阶梯或大小乘之化他方便故佛法之根本唯大小乘其大小乘法修证法门之次序与对于各宗之关系极其缜密试皆表列于左

一 人天乘

其中所言人天乘者以诸有情若乘五戒之法可到人的地位若行十善禅定之法可到天的地位然此人天乘法非是有佛方有即印度中国泰西各国皆有之如佛法未来中国之际儒教教人由士希贤由贤希圣由圣希天道家老庄之徒使人得仙入天西洋的基督教说生天印度之婆罗门教说由人道而生梵天等此可见人天之善法为世间共同之教但世间以此人天之教为其极归而佛教则以此为出世之阶梯化他之方便盖立此人天教法有二种意一则保持人天之道由人天道而至小乘或至大乘一则立此人天之教示其迷谬之处使其知非究竟而求出世究竟了义若不尔者则众生非但惊悸大乘不肯信受抑且永没在苦所以世尊说法立人天教以培其出世之资粮斥其迷谬之局执而渐引入于大小乘出世者也可见此人天乘法非佛教所独有亦非佛教之特质

二 小乘法

小乘法已是佛教出世的法而一般人一闻小乘即意谓必甚狭劣殊不知若生色无色界已为常人之思想所达不到而况超出世间者哉不过此小乘之教理行果比之大乘则不为深广故小乘的根机为狭劣迟钝而大乘的根机为利疾超胜也小乘知我空而五蕴皆有大乘知我空而五蕴亦空以有法执为障故遂名其为小乘也吾人已知乘人乘之法可到人的地位乘天乘法可到天的地位进而更觉为人常受种种之逼迫经种种之苦恼一事方成两鬓同丝老病相催悠然死去生为仁圣死则枯骨生为盗贼死亦枯骨则人生之价值何存纵信神识不灭仁圣死得升天受种种之娱乐但其五衰相现流转何定如是以不灭之精神疲奔于业报之途今生之所经营已得而复失来世之所经营亦已得而复失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尽未来际靡所底止宁不勤苦无益于是遂生一不满足之观念而求出世之方法如世之求进化者以万物皆有进化则进化复进化必将有超出人天以上之法可求得之于是求所以脱离人天之业牵及苦恼之一种进化即是出世间之小乘法此小乘法即佛法中解脱人生苦痛之一种法门也

三 大乘法

大乘分为因果二位在因位为菩萨乘在果位为佛乘又名如来乘依此因果位即作二层一者行因趣果的大乘二者彰果化因的大乘行因趣果的大乘即菩萨乘彰果化因的大乘即如来乘彰果化因的如来乘是由所证佛果之境界而开示众生使众生依此法门以悟入佛之知见达到佛之究竟地位由因至果的菩萨乘就是众生从无始以来之佛性与过现之一切正闻熏习發心修行经四十一因位而至圆满果海也

然此由因至果菩萨乘法就主要点有二位別一者由加行入根本一者由根本起后得此二类中初者属法性空慧宗摄后者属法相唯识宗摄属法性空慧宗之教典即般若经与龙树提婆之四论等以此经论所诠教义皆显离分別之法性修此宗者若能依此教义如法修持起法空观经暖顶忍与世第一之四加行而证无相法性之真如此无相法性之真如即是根本智(又名无分別智)之所证盖以证此真如则一切虚妄之境悉皆消灭无余而一切清净佛法莫不由之生长成满矣属于法相唯识宗者凡为思量分別想像所能及之一切诸法皆为法相而此法相依分別起离分別外实无一法可得亦无一相可见故曰唯识然能了此天地人物以至佛身净土种种诸法皆唯识所现非得根本智后所起之后得智不能如实了知何者盖未得无分別智则法执未亡不能了为唯识之幻相故也根本智即如理智由如理智而起如量智依如量智则无边无量之诸法品类差別悉皆究竟达其体量矣如其未得如理智前虽第六意识亦能依教理以观诸法唯识如幻然末那之我执常存仍滞迷执况此间众生于一法上互有相违譬如大海随六道见各有不同若非得法空以后之菩萨安能知其不同之根柢而皆会归唯识之旨哉又经有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阿赖耶识为建立唯识之根本非明此识则不能究竟明了唯识故欲究竟明唯识者唯已空法执之菩萨为能耳然而凡愚虽不能知亦可凭依经论与各人之知识经验集起唯识观念以修习殊胜唯识观行而达到究竟明了唯识之目的能如是者是名行因趣果之菩萨乘也

彰果化因之如来乘者此如来果因与菩萨因果颇有攸分何以故如来既圆满根本后得二智而成正遍知海理量同时性相不二无一刹那心不遍知诸法故如来十种通号内有正遍知之一名也菩萨不然必须一刹那证性一刹那证相前后刹那乃能观性相不二而如来则能无一刹那不证此性相不二之圆融法界如贤首之六相十玄天台之一念三千性相等即明此理量同时性相不二之法界而须以佛果圆觉为宗也此云法界以总包性相一切诸法为义唯有大圆镜智能如实亲证此境故曰法界圆觉宗也

至于佛教各宗对此法界圆觉宗与诸法性相二宗之关系则如天台所宗之法华以佛知见为宗贤首所宗华严以佛法界为宗净土以弥陀智境为宗真言以大日中台为宗律宗以实践制恶行善为宗禅宗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为宗在天台宗言以法华为实其余为权纵华严亦兼別故在贤首宗言以华严为本教其余为末教虽法华属一乘法亦乃会三归一不如华严惟照诸大山王在净土宗言唯往生法为易行道横出三界一生补处其余法门钻仰维艰非如净土之至简至易故抹杀余法为难行道在真言宗言天地人物六道众生皆大日如来法身其一一法悉为总持修其法者即身等同毘卢其余各宗落于诠解非究竟法唯真言宗独得如来秘密奥妙之藏而抹杀余法为浅显教在禅宗言众生本心即遮那如来但须回光返照即能见性成佛无须假诸言教寻枝摘叶枉费精神故自称宗下余为教下在律宗言佛教其余一切法门悉皆以教诠理而已未能亲行实践唯有遵循佛制庶几大道不远此之各宗种种斥他非而炫己是类皆独显其胜以为策行方便耳其实各宗皆为佛法皆可得根本而起后得入于理量同时性相不二之圆觉无奈后人不解为各宗起竞之由吾人若能贯通考察则禅宗直证圆觉兼用空慧律宗教遵唯识亦兼天台而天台贤首净土真言宗在法界圆觉各标其胜而此性相与法界三宗又统属佛教之大乘法凡大乘法皆以诸法实相为根本以无上菩提为究竟夫何轩轾之有故明佛法之全体及大乘之平等者于宗下教下显教密教等抑他扬自之偏言概无取焉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第一编 佛法总学(卷12)
关闭
第一编 佛法总学(卷1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