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八
法语上
示超方张居士
生为世间伟男子,既信当人分上有此一件事,须是發大勇猛、大精进,向父母未生已前直下一踏到底,如金翅劈海、快取龙吞、狮儿呀咤,壁立万仞,尽乾坤都卢是个解脱门,更无丝毫许障碍,方谓之透生死关,自由自在也。
独不见古来在家学道底庞居士乃其第一等样式乎?他当时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言下大悟,厥后笊篱为业,參历诸方,气宇何等雄壮?风神何等潇洒?
居士试自看:汝的鼻孔与他有甚分別?面目与他有甚差殊?决而行之,实而证之,断然不在彼下。若犹是今日三、明日四,半前半后,根蒂弗牢,东走西奔,记些少糖言蜜语便以为足、便以为受用处,吾恐没齿堕在知见网中了无透脱之期,不亦深可惜哉,故略书以示,幸毋忽。
示洪禅人
「吾有大病,非世所医」,且道:古人具什么病?又云:「山僧不解答话,只能识病。」且道:古人识什么病?若会得自己病处,便明古人落处;明得古人落处,至于乃佛乃祖、六道四生同一病源,亦了了知其落处。所以道:是病人皆有,惟人能自知。能知,则不惟无病时为无病,即有病时亦无病矣。
但此病弗从外得,余因记昔日曾患此病,忽于热闷中吃著一味恶生草药,不觉通身汗出,全体帖然。迄今药性稍谙,凡遇获病者悉以己验之方疗之,要不敢辜当年大医家手段耳。
秖如曩者禅人以病意询,余书答云:「与汝拄杖子药头尽情撒下了也,更欲如何若何,转恐离药求病。」虽然,此犹系纸上传来之方,未能顿愈,其待觌面与一针,庶有瘳乎?倘又曰:「此病佛亦没奈何。」咄!咄!也怪山僧不得。
示成立徐居士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一语多少省力?多少径截?便与么悟去,已落第三首,何况于语句中作情识限量耶?殊不知,当人个事原自灵明,秪为情识所障不能透脱,故先圣出兴,逼弗得已略垂方便,以示人參究,名曰话头、名曰开心地锁,题子嗟见。
今时学道者罔测本旨句里,抟量如斯,迷锢日深,毕竟难了生死。若真欲了生死,除非具大力量,一咬百杂碎,万別千差悉皆朗然照彻,始足称宇宙间成功立志士。
然此亦因居士致问,不觉顺笔葛藤,更寔认以为法语而珍藏之,平白地上听人处分不少矣。
示声山上人
水流风动、鸟语虫鸣……、乃至管弦画角、悲歌斗诤之声,悉是显發自己秘密宝藏时节。信耳闻、信目睹、信手用、信脚行,无一处不周、无一处不透。倘要诸方口头边觅玄妙、笔尖上讨葛藤,则又当面蹉过,埋没生来多少风光也。
虽然,此个说话犹是曲为权宜,切不得牢把认著,更须识有叫不应山一所在。秪如叫不应山一所,且道:有声耶?无声耶?若道有声,为甚么叫不应?若道无声,叫者是阿谁?向这里豁开双眸,尽力踏倒,方知五祖和尚云:「任运不知名,轻轻著眼听,水上青青绿,元来是浮萍。」
示光禅人
英奇衲子以大道自任,其卓识自然过人,终不肯堕入他家淡醋瓮里。若夫眼目不清,徒习几句腐烂说话,便欲速成取价,遇著等闲阿师滥为印可,去后未免上行下效,轻易法门,真所谓出佛身血,造大妄语,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也。
近来參学辈与出世为人者比比皆是,每念及此,如矛刺心。光禅人!汝倘有意为法门柱础,急须翻却从前窠臼,再来受煆炼始得;不然,秪是野犴之流,相随乱统去矣。
示询野张居士
力究此事,于二六时中硬剥剥地,不为物欲所染、不为得失所拘,恁么挨将去,至日久年深,忽然觑透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便见快活受用。然犹未可以为足,更须拨草瞻风,觅个咬猪狗底手脚,受他恶辣钳鎚,方得八面玲珑,卷舒自在,与唐宋诸在家胜士同其正因而不悖耳。
询野居士六旬得一真实履践,迥脱诸缘,山僧偶与征勘知于此事,微有契会处,惜未曾啐地一番,故施机發用不无固滞,因书数语以鼓其猛锐,要使异时相见,如旗鎗对垒者流迺堪入作。白云端和尚云:「悟了须是遇人,若不遇人,恰似没尾巴猢狲,才弄出,人便笑。」旨哉斯言。
示心禅人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古人与么道,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一齐败露了也。直下承当底,如龙得水、似虎靠山。若夫根机迟钝,锥劄不回,亦不妨将此个说话咬来咬去,看毕竟是个甚么?忽于词穷理尽、没奈何处蓦地咬断,一生參学事毕。然虽如是,倘到莲峰门下,三十棒未肯放过在。
示尔杖魏居士
山僧初住莲峰,众无有知者,居士独审实弗忘,偕令兄以首谒,此其善始也。往来三载,又荷众等敦请出世,拳拳然于心不倦,此其善终也。既善始亦善终,居士为人至矣尽矣。
虽然,秪如古者道:「汝有拄杖子,我与汝拄杖子;汝无拄杖子,我夺却汝拄杖子。」居士且作么生会?若向这里会得,便知山僧与居士日在大光明藏中握臂金行,虽千万劫不能变,又何三载始终足为限量哉?聊笔以志,于后时玄默敦[片*羊],孟春念二日。
示恒禅人
寻常做个粥饭、主人接待来往,亦须办一点恒心,勤苦维持,方免过咎。何况欲取佛祖无上妙道?可不办一点恒心,向根蒂下切切提撕乎?故古云:「无一法从懈怠嬾惰中生。」又云:「久受勤苦乃可得成。」此系真实谈,匪虚诳语也。
然无上妙道以勤苦得,缁素眼目尤贵分明,近有一等没地头底虾蟆蚯蚓,窃些少水墨便于四处兴波作浪,为害为殃。參学家若不具个眼目,直下与一刀两段,未免误陷他草窠泥窟里,辊出辊入,无有了期。
兹者禅人年届不惑,志尚自强,远寄白纸一张求示,山僧因为书以劝勉,而终不敢好肉剜疮。若是庆赞底句则別有在,秋风萧索,秋空寥廓,探梅山高,岁岁如昨,汝其知之,靡多嘱。
示柱石李居士
在家菩萨,笃信斯道,极力精研者,甚是难得。盖尘欲烦嚣,名利韁锁,多不能摆拨将去,故无始劫已来真正面目日益昏迷,无繇露现。惟要一二具夙根底,虽处世缘中弗为世缘所转,把自己从前蕴不净的胸次放在一边,牢定脚跟,平实践履,以至大安稳、大解脱田地,然后随其力量顺其正因,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众共推崇曰「法门柱石」,始克当非誉也。居士法号柱石,兼以笃信斯道,余甚欣慕,不觉忉怛如此。
示牧书记
南匾头气盖诸方,若不得云峰一激,几向药汞银里毒杀,后果于慈明室中打彻赵州勘婆公案,自尔横拈倒用,拨转须弥,以三关语验学者,较之在泐潭时,相去何啻天渊乎?大抵參学人虽具正知见,亦要遇人,如不遇人,犹为见刺所惑,不能自在。汝诚有志,与释迦作苗裔,直须勇猛向前,洞明大法,使南匾头、老赵州望尘而拜也。
示梨园众善友
尽世界是个戏场,尽世界人物是个戏子,尽世界人物倏而生、倏而死,倏而幼、倏而老,倏而端严丑恶、倏而荣富困穷,种种奇诡、种种变幻,总是个戏谱。
故我佛如来识破此中关目,弃皇宫,入雪岭,修行悟道,乃至三百余会演出五千四十八卷,末后拈华示众,以正法眼藏嘱付摩诃迦叶,一本传奇骇人观听,由是四七二三迭相唱和,天下老和尚莫不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为一切人指出本来真面目,以与佛祖面目相肖。
秖如本来真面目,汝且道:毕竟在什么处?若谓闹浩浩底是,静悄悄时作么生?若谓静悄悄底是,闹浩浩时作么生?这里挨得身转,即心即佛、非佛非心,麻三斤、乾屎橛,不得唤作拳头,唤作甚么?从上千差万別悉已透穿。其或未能,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虽欲游戏,宁可及乎?
兹因居士远来求示,故借笔尖头说本色话,幸自努力修持,切莫如疾风过耳也。
示莲雨上人
祖师门下事如汪洋巨海,无有边际,自非负过量底人向未举已前一口吸尽,亦安能發波涛、垂雨露,使大地含灵坐在莲花国里庆快靡穷哉?禅人有意为祖师门下客,须是真实,恁么方有共语分。
然事无一向,不免摘两则熟烂公案与汝做个解交记得。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门云:「莲花。」「出水后如何?」门云:「荷叶。」「出与未出且置,唤什么作莲花?」
又,镜清问僧:「门外是什么声?」僧云:「雨滴声。」清云:「众生颠倒,迷己逐物,不唤作雨滴声,毕竟唤作甚么?」
此个话端,十二时中倘能猛著精彩,不间闲忙动静,卜来卜去,忽然卜得著,便见二老宿立地处,好与一顿拄杖。古云:「佛法无多子,久长难得人。」幸勉旃,毋自退屈。
示一我李居士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此黄面瞿昙初出母胎时带来一星火种,直至千百余年,受光明者固多,遭焚烈者亦复不少。近代參学道流每遇恶辣匠首劈头一点,非惟不知自己光明落处,抑且退悔而甘却步,如是欲惟我独尊之旨昭彰天下难矣。
独不思惟我独尊之旨人人本具,个个不无,苟信得及、作得主,硬靠却恶辣手段,受他千煆万炼,胸次乾乾净净,无有丝毫玄妙道理,蓦地踏著此脉,便与黄面瞿昙同一根源、同一鼻孔出气,尽虚空界是一我体、尽虚空界是一我用,正当恁时,或有背地把火底如何若何,切勿放过。然山僧与么道,须眉不知燎著几茎?试问居士:还知么?
示恒正禅人
真正出家儿,担囊负缽,恒以己事未明为急务,决不在观州猎县悠漾过时。故随所住处,或得一真正善知识与己相应,便志心皈向,朝叩夕參,无有懈倦,及乎日用施为、理事接物、语默动静、俯仰折旋又皆出于至恒至正之道,若一丝毫虚诞焉、偏曲焉,则非恒正矣。大抵吾人自删须铲发以来立品行持实不外此,其余事例匪止一端,总未见十分要紧也。
示医士姚履康
我祖西来只单传一味草头方,与人起死回生、除病释痼,參苓杏橘非所用之。后代儿孙不善医诀,将一味草头方添出许多君臣药料,致使药愈多而病愈剧,以至于不可救者比比皆是。
若是察脉通神底手段,生机一路自然迥別,有时以毒攻毒、有时以剂遣剂,有时以黑豆换人眼睛、有时用砒礵活人性命,决不琐琐屑屑,东撮西拈。所谓:烧尽千卷书,做得好卢扁者,此也。
然此一味草头方毕竟是个甚么?居士契心已久,山僧宁敢瞒昧?昨半夜三更,木上座忽然头痛叫苦,不知犯何病症?倘得灵验草头方,寄来妥妥怗怗为伊医治,山僧自当备药钱以谢。试问居士:还肯否?
示近德居士
处世间能行所当行之道,慈心济物,进退不失其宜者,近德也;入法宅能亲所可亲之人,纯心克己,始终无有异念者,亦近德也。
近德之义广矣哉,居士字近德,忽欲求则语征信,余何敢执柯伐柯?但就伊生平敦笃为人处略为举扬,以见其名实相称,即异日不患不明斯道,红尘堆里、闹市门头皆伊出身截径矣。
更有一偈:大道分明绝覆藏,惟人笃信自支当,红尘堆里翻身转,一朵芙蕖遍界香。
示海珍禅人
达磨祖师于西竺国拾个无价奇珍便把不住,航海而来,游梁历魏,要贱卖与人,可惜无人识伊,返成滞货,迨去少林面壁九年,却被一佯输贼汉彻底荡尽,从此懡㦬而逝,只履翩翩,熊耳山头风清月冷。
谁知这贼汉更把不住,遂于此土大开店舖,诳謼闾阎,以至代代相承,分支列泒,儿孙忤逆,多用白拈手段,劫去劫来而未有穷际。
山僧既撞入他群队,亦似把不住,欲将此个奇珍人前卖弄,有眼辨手亲底急与拦胸夺却,不为分外,设或差之毫厘,性命已落山僧手里。
珍禅人!汝之奇珍端的又在什么处?山僧且放汝过,试一一拈出看。
示经廷李居士
若欲參透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不在多端,秪就此「父母未生前,如何是自己本来面目」一句恁么參去,无有不透。如孔一贯、颜喟然、世尊拈华、达磨不识,以及天下老和尚举拂竖拳、行棒行喝,皆显露此本来面目也。能明其旨,方知儒、释无二致,凡、圣总同源,非可以肤见较量矣。
末代道流不求妙悟,只要耳朵边听些长言短语,蕴在肚皮里以为佛法。殊不知,此乃杂毒,贻害更多。故真正学道者须一切放下,空唠唠地,不退时习工夫便到悦处光景。且作么生是悦处光景?灵云见桃,香严击竹。
示日休维那
孝为百行之首,从上佛祖莫不依而行之。故石霜南归睦州织屦,盛名远播,至今犹挂人齿颊间。谁谓我出家儿生身父母可抛弃耶?予尝低回往事,瞻恋白云,自念欲养无由,未免兴悲风木,然犹赖此一著朝夕报荅亲恩,古所谓「一子出家,九族生天」,宁不信然乎?
日休上座!汝既知以孝为本,又幸老母在堂,临別乞数言为征,予亦何敢相负?石屋珙和尚送大维那省母,偈云:「桶箍爆处见根源,熟路重行三月天,日暖北堂萱草绿,对娘莫说老婆禅。」只此四语,今日看来觉用得著,便还有末后句子,且望汝永嘉回棹时向汝道,似不必预搔待痒也。
示顽禅人
工夫做得纯熟,直下如一块顽石,风吹不入,水浸不烂,忽尔点头自肯,參学事毕。禅人不远数百里来乞予语,切莫作等闲持去,空悬诸残壁上,所贵具个决烈志气,不被夙障迷沉,二六时著实揣摩,到无疑地应用始觉得力。倘揣摩不著实,纵使把须弥为笔,展虚空为纸,书得文文彩彩、玲玲珑珑,于汝分上尽是隔靴搔痒,吾恐五峰岩下、翠竹丛边,犹有人不肯汝在。
示黄道婆
这盖天盖地一著子,虽曰人人本具,亦要自己信得及、作得主、行得到,方能觌体现前,随处受用;否则,未免唐丧光阴,为尘缘所障蔽,终其身没出头分。
行福道人以古稀之年于此门中微有契入,故其偈语真实,悉该本领,在今时闺阁辈岂容易得哉?
昔凌行婆、郑十三娘见地透脱,作用高超,尝与诸方老宿机语敲磕,千百世后尤令人惊叹不已。
道人汝更须知之勉之,庶不负此回相见,而可称为女中丈夫,以与世间作大榜样也。
示仁侍者
仁侍者自己卯春偕予入闽来,不惮跋涉艰辛,概以敦诚用事,盖有五年矣。一日思归,欲于浙中寻个处所闭关,操持己业,予固知其志之可嘉,亦谅其势之不可留也,因书数语以示曰:「衲僧志气要担当个事须一直到底,无生贰心,纵遇恶风巨浪,造次颠沛,不可改元初所守,及其接物待人尤贵平等摄持,宽怀忍耐,自然为一切钦仰、一切信服。何者?处己待人之道,古今贤圣共繇。反是,则与贤圣不相侔而难以入世。若夫关中日用,汝自支当,山僧不用喋喋也。」
示具眼尼超方
欲为宗门下超方人,须具超方眼目、负超方气宇、用超方手段,不论是佛、是魔,是凡、是圣,千般伎俩、万种神通,当头都与一掴,设有分毫恐惧心、退缩心,则临场对敌性命难存,岂止弃甲曳兵走五十步、百步已乎?
不见?当时末山尼了然禅师因灌溪和尚问:「如何是末山?」尼云:「不露顶。」「如何是末山主?」尼云:「非男女相。」溪喝云:「何不变去?」尼云:「不是神、不是鬼,变个甚么?」溪乃服膺,作园头三载。看者师僧,虽处女流中,宛有丈夫之作,不妨千载后为鉴为龟。
今日或有问上座云:「何不变去?」这里下得一转语,恰好自与末山尼把臂共行,真为具超方眼目、负超方气宇、用超方手段。虽然,若遇撒网底人,汝又如何避他?
示勤田头
守贵正,学贵勤。能勤其学,功可成;能正其守,身可立。身立而功成,虽佛祖不过是也。譬若种田,先要基址牢固,无有偏颇,方可用力耕耘,朝夕灌溉。苟基址弗牢,未免有崩缺之患,耕耘弗力,奚能获数倍之收?此道理所易明,汝所素谙者。汝谙之,予乃书之;予书之,汝宜信之。信之者,何惟有正其守,勤其学已耳?
示景旸丁居士
有祖先已来,惟务单传直指,初无许多委曲,钝置后昆,倘或落言诠,成露布,便失却单传直指之宗,去祖先远矣,况此一件大事?亘今亘古,历历虚明,从无始劫至未来际,悉为自己根本,动静起居全承他力,名曰涅槃妙心,又名曰当人寿量,须是休歇到一念不生处迥然超绝,则头头物物廓尔现前,古人所谓「运出家财」,一得永得,受用宁有穷极耶?
景旸居士生平所作阴骘甚多,兹以从心之岁不惮跋涉,到山恳法语为寿,余盖深赏其虔,迺不得已落言诠,成露布若此。然犹未也,更试与拓虚空为楮,借须弥为笔,放出四大海水,磨无烟墨,书个「仁者寿」三大字,一任展挂堂前,令见闻人欣然仰羡,拍手而歌曰:「春风拂槛兮华开,函关老叟兮复来,眷眷不忘兮予望,愿寿琼酥兮一杯。」政当恁么时,居士又且以为如何?试道道看。
示文印禅人
祖印繇来无篆字,如何文彩已全彰?除非自解亲提起,未免随人话短长。文禅!文禅!且作么生提起也?直饶提得起,更要汝打破来方与相见。
示鉴宗知客
古云:「三贤固未明斯旨,十圣那能达此宗?」此宗既十圣不能达,汝且作么生鉴?须知衲僧手段繇来迥別,吞佛祖,越圣凡,融古今,离学解,如巨灵劈太华,一劈无余;长鲸吸沧溟,一吸到底。自非恁么猛利、恁么力量,而欲洞鉴此宗为克家种草,甚难,甚难。
德山见龙潭,于吹灭纸烛处知归;韶阳參睦州,于掩门拶脚处契悟。虽师家钳鎚妙密使然,亦系自己夙禀英灵所致,此乃宗门中第一等人。汝又不妨借以为鉴,忽然鉴得他破,咄!德山、韶阳二老冻侬,正好唤来掇茶。
示江以初
最初一著,不可名模,拟涉思惟,剑去久矣。试问:以初居士到此如何转身?切莫自昧风光,带累傍人叫屈。
示张鲁白
欲洞明祖翁家里事,不必更问別人。別人所说底、书底是他家里事,于居士分上总无干涉,直须自己牢固脚跟,向未生已前一觑,觑透便解,骑虎头,收虎尾,为如来种草;否则,未免虚弃居诸,被乱藤短葛引将去矣。然长庆者个说话,犹属诸方旧套,还有尖新句子,待居士五蕴山点头时再为道破。
示宣首座
从上尊宿履践此事直是透到无纤毫过患处方敢居人师位,自然应用接物不失其宜,收放拈提著著有据,岂似而今列刹相望,衒利沽名,混乱正宗,瞎学者眼?甚至自作请书而乞住院、自扬己丑而滥付人,如此等辈,虽处一方,拥百十众,打板过堂亦奚益之与有。
所以云:「多虚不如少实,多言不如守默。」古人乾乾惕惕,向深山穷谷中长养圣胎、䦆头边觅一个半个报佛祖恩者,大都为此。
韵峰公亲予有年,甲申冬曾受嘱矣,兹移舟去长庆,求书一语为则,余故以今时可痛可悼者晓之,至于临济正脉夺食驱耕手段谅已久谙,不用山僧画蛇添足也。
示独露道人
佛祖阃域,衲僧慧命,非大根器、大力量者,不能透入、负荷得去。道人数十年来屏去纷华,留心此事,亦肯负荷、亦有透入处,但机语敲磕似欠精纯,更须勉旃方为全美。虽然,闺阁之流尤不易易也。山僧平日无甚沙糖蜜汤甜人口舌,既到这里,一任笑杀傍观,寿诞在即,谨以如意为赠,佛法耶?人事耶?汝自知之,不可忽,不可忽。
示天申西堂
扶荷正宗要有把持、有骨气,孤迥迥地,不比流俗阿师、上人门户希名苟利,设或得一住处,正宜谨守埋头,时节到来自然香飘果熟。及夫接引当机,辨別邪正,切莫造次,匹之等闲,冬瓜印子东搭西搭,使一等焦芽恶稗混入我法门中也。汝其执此以自勗,岁在庚寅夏五,金粟元山僧书。
示云渡郑居士
云渡居士与山僧素未相识,偶于梅谿院中一晤,宛如夙契,临別袖纸求法语以为征证,山僧自思寻常无法与人,如何有法语书与居士耶?虽然,无法之中亦有法焉,无说之中亦有说焉。君不见?六角亭前小钓垂,一溪春水绿漪漪,兰舟桂櫂歌声滑,似与维摩对语时,即此是法、即此是语,居士但恁么信去,方知參禅、念佛相去不较多也。
示笔浪维那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此远祖白云端和尚颂也,上座是楚地人,今既已承嗣,予须有恁般作略、恁般机用,方可为人天眼目,与从上一队老瞎驴蹄角相肖。予病后笔倦,不欲多书,幸自知之,无陨厥声可矣。
示香海书记
绍隆佛祖慧命,以平正心术为基本,孤孤迥迥,一切随缘,或遇著本色禅和,深锥痛劄,使伊蓦地知非,久久推拨弗去,才是好手。决不可欲速,见小取笑大,方如布袋盛灰,到处成迹。若夫胸襟内流出、笔尖上写来,亦要触目光新,不失单传直指之道,而后可垂继无穷,冲楼跨灶者也。
示印侍者
临济宗风流传千古,皆英特俊流,克绍负荷,决非劣根躁进者所能希幸万一。年来法窟滥觞,大可怜悯,金粟无甚闲气力与他角短较长,唯杜口省躬,图个安静过日足耳。虽然,一概与么去,临济宗风何止扫地而尽?所贵后生具老成节操,毋蹈今时蹊径,便是不辜山僧呼唤处,而可与异日商略大事者也。
示典舖王奉萱
苦乐逆顺境缘迷尽多少人,亦悟尽多少人。迷者遇逆则生苦、遇顺则生乐,因乐起贪、因苦起嗔,妄业熏成,转转弗已,愈见其迷矣。悟者遇逆不以为苦、遇顺不以为乐,因逆修定、因顺修慧,慧定圆融,日积月累益见其悟矣。
然而此等境缘虽属定分,以智眼观之,总于吾道无所碍也。且作么生是智眼?居士试向动静闲忙中真实体究,自然宝藏豁开,获大受用。
示溥西堂
六祖下南岳,让至我径山老人为三十五世,源源有准,代代无差,究其旨归,无非廓扬正眼,展演全机,彻底为人直截痛快,并及惊蛇打草、鬼出神偷、布网张罗、据款结案,总从自得自悟中来。所以,一模脱出如镜照镜、似空合空,无半点淆讹、无丝毫渗漏,脉远流长,历年而愈光大也。
圣墨公受嘱已久,兹破关入盐省觐余,迺书其从上相承,大概若此。复拈一偈以尽之云:正脉流传光且大,祖孙相继振家声,个中机用天然別,要在当人勉力行。
示道眉侍者
莺吟燕语,麦秀花香,头头是道,更不囊藏。咄!与么说话赚杀人。何故?为伊大煞成现,日见日闻,无有能知是道者。
或云:「道在日用,日用不知,只此不知处便是真知处。」咄!与么说话,秦山土地未肯点首在。初学后生不向这里抖擞精神,真參实究,往往遇苦乐爱憎境缘摆拨不下,如何抵敌得生死耶?
僧问赵州:「如何是道?」州云:「墻外底。」又,僧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果欲抵敌生死,且将此两转语刻刻提撕,蓦忽眉尖放光,咄!是什么道?好与笑三十年。
示解为书记
古人为法真诚,动经二三十年不辞艰苦,凡所见闻有一言半句利益于身心者皆信受,依而行之,故末后子孙绵远,正脉光大,千百世下犹令人想慕焉。
迩来宗风淡薄,禅流多弗自信,东舍挨冬、西邻度夏,啾啾唧唧,鼓煽是非,每遇上堂、小參、普说等事,似鸭闻雷、如风过耳,要明佛祖向上机、撑持大法,那里洎在?
柱上座亲近予虽未甚久,然而一片真诚,与香林远公纸衣记录者率相类,予嘉其行,遂以重荷托之,至于出与不出,为人、不为人之语,宜自辨取,予未敢学蜾蠃之负祝螟蛉也。
示果舖宋华卿
真实做工夫底人就所參话上打成一片,虽在闹市街头,著著有个转身处,蓦忽不觉不知,秤鎚扑落,方信郑州梨、青州枣原非別物,等闲搬弄出来便觉光鲜夺目,腾价百倍,德山老瞎秃与汝运水添薪,临济小厮儿正好量米打碓。
若或把捉弗定,半信半疑,即珍货满前尽属眼中青翳,生死要紧事何日了耶?流光似箭,鸦鬓如霜,华翁华翁,幸其勉诸。
示正中上座
何以止谤曰自修?何以息争曰无辨?文中之言实足鉴也。山僧出世十余载,膺此莫大。丛林挈挈波波,受尽疑忌讪谤,其所以疑忌讪谤我者,皆是生平自命为护法、为宗师,爪牙捷便,贪利图名,与庸俗等比。
呜呼!法道不古,世情可畏,有如此哉,何况汝在学地中操持未久?疑忌讪谤固其宜尔,但能维之以正、守之以中,日用活卓卓地,上无忝于佛祖、下无愧于朋侪,自然水到渠成,风行草偃,虽彼疑忌讪谤,亦且化而为敬信矣。
只如德山、临济出世,弄个惊天动地一著子,到衲僧门下不满一笑。汝且道:衲僧有什么长处?忽若逢人问著,也须解笑解弄始得。
示恒一知客
客来须看,贼来须打,忽然半夜三更,人面似贼、贼面似人,有什么辨处?这里儱侗不分,生平眼目何在?倘若一齐放过,性命已落他手里了也。
灵利汉才闻举著,如水上捺葫芦,活辘辘地,便能擒虎兕、辨蛇龙,铲除佛祖命根,与大地众生为冤为害;其或未能,文殊举起玻璃盏,非惟对面懵然,抑且韩大伯不禁傍观拊掌矣。
恒一公以予将远行,袖纸乞书,故道是语以策之。时甲午,季春之二日。
示文卿吴居士
生身父母,人人已知,本有爷娘,个个不会。若欲会得本有爷娘,当于二六时中返究本有爷娘毕竟落在何处?时节到来,筑著磕著,觌体分明,随机露现,所谓累劫冤亲借此解脱,何况生身父母弗获安居也耶?
文卿居士母孔氏寿登八十而逝,兹欲回洞庭治丧,恳求警语,遂书最紧切一句以感發其痛肠,庶几风帆之下正好思惟,哀恸之余无有退悔,云荐偈附后。
偈曰:击碎洞庭波底月,翻身露出碧珊瑚,从兹踏遍无生国,历历清光永不孤。
示照禅人
參得到、说得到,又须行得到。行若不到,则所说、所參终属虚妄。如今时一等阿师希图大刹,改易常规,自以为条令斩新,森严莫犯,及乎待人接物,全然行说不相应,甚至狐媚污邪,伤伦蔑教,克众口以勾结贪夫,乞书帖而夸张体面,简点将来,成个什么边事?
然虽如此,就中不为所愚弄者能有几人耶?具眼禅和手段迥別,设或等闲借路经过,何妨倒转鎗旗?一挨一拶,教伊满面羞惭,方显汝生平參学分。是即是,异日有把茅盖头,汝亦当以此而自励也。
示隐知客
品诣衲僧不必在參禅学道上验其生平,就寻常待客迎宾、一言一行,或真、或偽,或怠、或勤,便已觑破,了无遗蕴矣。
然而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朴者未必悖、承顺者未必忠,故善知识不以辞尽,人情不以意选,学者若是,则品诣衲僧又岂一言一行所能摄哉?
隐上人出入丛林有年,言行悉本端正,予亦验之甚久,兹因所请,聊述数语为据,忽若问:「參禅学道毕竟如何?」但矢口应曰:「幸自无疮,勿伤之也。」
(海盐县陈氏夫人,法名超慧,捐赀助刻,祈令郎张㬶鴈塔高登,鹤龄弥衍,并合家平安者。)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八终
校注
【经文资讯】《嘉兴藏》第 28 册 No. B202 百痴禅师语录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7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嘉兴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经文,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标点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