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8]第二十二章 续诸王之事迹

彼瓦沙婆王于最胜最上名声与果报之友提山精舍建立十塔(一)彼于伊沙利耶园见美丽之精舍而建立美丽布萨堂(二)又于最上无姊罗精舍令造力鼓对〔诸比丘〕每三年与六衣(三)修理楞伽岛徧荒废之园〔又〕到处营造住处大价之法供养(四)王〔于〕最胜塔园令建立舍利堂行满四十四次之〔伏舍佉〕祭(五)〔又〕于大寺塔园支提山精舍各处点千油灯(六)造筑摩扬提罗周波罗池瓦哈寇兰波摩诃尼伽瓦提池及摩诃罗美提凯哈罗伽利池阇普提阇达曼伽那及阿比瓦达摩那迦之十一池(七八)

彼为丰饶〔土地〕造十二水路(彼)作种种之功德于市营造围壁门及望楼营造大宫殿〔又〕于都之城市此处彼处掘造莲池(九一〇)卓越之王由水路而导水〔入池〕〔如是〕自在者统治四十四年(一一)

瓦沙波知其自身之子帝须王令建立曼伽罗园彼父王之殁后立即统治该岛三年(一二)

[P.109]帝须自身之子伽奢波夫奢加迦摩尼建立阿婆耶园之大塔(一三)导者自在者为母建造迦摩尼池此建立兰摩伽园彼统治岛二十二(一四)

摩河罗那伽丹波般尼之自在者导者建造沙积罗康达伽园在南方建立哥达波巴达达伽波沙那园使作沙利波巴达精舍达那耶利〔精舍〕在鲁哈那建造那伽波巴达〔精舍〕建造于吉利沙利伽园彼统治六年而赴寿灭(一五~一七)

摩诃罗那伽之子知波头提沙之自在者〔再〕建大云林囿园(一八)〔于其周围〕令造壁栅与门及望楼〔彼〕王又造瓦罗之园(一九)导者波头提沙使掘伽摩尼池与比丘之僧伽(二〇)彼〔又〕使掘兰达康达伽池于美丽之塔园建立布萨堂(二一)此导者向比丘僧伽寄进大财统治岛二十四年(二二)

因帝须之名知彼弟于阿婆耶园建立布萨堂(二三)彼于最上之大寺营造十二之建物于谓达奇那罗摩〔园〕建立精舍及塔(二四)由此为佛陀之教〔法〕作其他多数之功德彼统治十八年(二五)帝须自身之子与王相应二人兄弟为导者而统治岛三年(二六)

[P.110]相应于功德万伽那西伽提沙于阿㝹罗陀市统治三年(二七)万伽那西伽提沙殁后〔其〕子伽奢巴夫康伽摩尼统治二十二年(二八)伽奢巴夫殁后其王之养父摩诃罗伽那迦已统治六年(二九)摩诃罗〔伽〕那迦殁后其子波提伽提沙伽统治楞伽岛二十四年(三〇)波提伽提沙殁后彼〔弟〕伽尼达提沙统治楞伽岛十八年(三一)伽尼达提沙殁后知为库伽那伽彼之子统治二年(三二)库伽那伽之弟昆伽那伽杀害彼兄王已统治楞伽一年(三三)

〔与昆伽那伽战〕而得胜利之西利那伽于最胜阿㝹罗陀市统治楞伽十九年(三四)

西利那伽〔王〕向最胜之大塔作宝华鬘之供养为塔制造伞盖(三五)〔此〕刹帝利造布萨堂最胜之铜殿统治十九年(三六)

西利那伽之子谓阿婆耶王与比丘僧伽二十万银(三七)〔王〕于最胜大菩提树边建造石栅〔彼〕王治理二十二年之领土(三八)然彼弟著名圣者帝须王于阿婆耶园与大塔造最胜之伞盖(三九)于美丽之大云林及美丽之阿婆耶园之最胜之二精舍造黄金之塔(四〇)闻长老提婆说病经〔与僧伽〕以医药与五最胜之住处(四一)夜见奇瑞于〔建立〕达沙摩利尼园于美丽之大菩提树之边立有灯明之像(四二)

[P.111]然于彼王之领土〔恶比丘等〕说多数恶〔法〕说似而非理之说伤胜者之教〔法〕(四三)王见恶比丘等伤害胜者之教〔法〕与大臣迦毘罗相伴制伏〔此等〕恶〔比丘〕(四四)〔此〕自在者灭似而非理之说使教〔法〕光辉与〔僧伽〕于哈达波尼伽殿于云林〔施与〕粥统治二十二年(四五)

谓西利那伽知为帝须自身之子统治岛满二年(四六)此谓西利那伽之〔王〕令建立大菩提树周围之栅及美丽之讲堂(四七)

阿僧伽提沙〔王〕使建造最胜大塔之塔顶黄金制之伞盖(四八)〔彼〕向最胜之大塔以摩尼所造焰〔形〕〔造〕塔此关联工事常为供养(四九)〔闻〕长老提婆说安达伽银达经为调伏敌者〔王〕令〔城市之〕四门不绝粥之〔施与〕(五〇)

西利那伽之子谓义伽耶库摩罗〔王〕于父殁后统治一年(五一)

僧伽提沙统治四年彼向大塔施行伞盖与金之细工(五二)

谓僧伽普提王为有戒德之刹帝利彼王统治二年(五三)〔此〕敌之调伏者不绝向美丽云林囿园令粥之〔施与〕建立最上大寺之配食堂(五四)

以梅伽宛那知名之阿婆耶〔王〕令于最胜大寺建造石殿(五五)彼于大寺后方建立勤堂于菩提树之周围建造无上之石栏(五六)〔其他〕以石筑濠使造高价之弓窿门于最上之大菩提树殿建造石床(五七)彼于达器那园之内部建立布萨堂[P.112]彼大施于众中最上之比丘僧伽(五八)王营造王宫与美丽之大建筑物与比丘僧伽王其后受纳〔此〕(五九)时王于云林作吠舍佉之供养彼治领土十三年(六〇)

梅伽宛那之子奢达提沙王此自在者统治丹波般尼岛(六一)彼向最胜之大塔作无价之摩尼供养建立铜殿供养最胜之摩尼(六二)最上人命名〔彼〕为摩尼殿谓帝须王建立波奇提沙波巴陀与比丘僧伽最上人之王使掘阿兰波伽摩池为八年间之供养彼王统治丹波般尼十年(六三~六五)

节达提沙殁后彼弟摩诃斯那王统治二十七年(六六)时彼王〔如是〕思惟「于〔佛陀〕之教有法说之比丘与不法说之〔比丘〕之二种比丘何者慎深何者无惭之物耶」(六七)王思考此事求慎深之人人發现非〔真〕沙门似而非之恶比丘(六八)彼如等于腐尸苍蝇之动作非〔真〕沙门似而非恶比丘(六九)顿密达巴巴须那见他无惭之人人彼近于〔此等〕恶比丘问义与法(七〇)顿密达巴巴须那与其他无惭之人人秘密协议令敬虔之〔王〕堕落(七一)〔此等〕恶戒蔽痴之〔恶比丘等〕如鸠摩罗迦叶〔有关说话〕中告由佛之许可入胎数至二十岁者谓授与具足戒律文此为不可(七二)〔又此等〕无惭愚师等在六群〔比丘〕之说中不许[P.113]使用象牙之〔团扇〕(七三)多数他之无惭比丘等此与他事无关理由〔只〕为利益而告以〔正法〕与非法(七四)

彼摩诃斯那王与〔此等〕恶人等相交而〔其〕生涯作善恶〔所行〕如业而殁(七五)

然人〔避〕蛇或毒蛇如不远与恶人之交而生可修利益(七六)

有涅槃之缘事


校注

本文 santi 为 saṁkhari 于此处舍利堂是 cetiyaghara(支提堂庙堂) 本文 pūjayī 为 pūjayo 本文 vara 为 gavara 本文 pasuro 为 sasuro 原语 Kaniṭṭhatissa 是弟提沙之意 原语 Lohapāsada 是(铜殿)前出 本文 patiṭṭhasi 是 patiṭṭhapi 本文 dīpanti 是 dipenti 本文 bhikkhu dūsentaṁ 是 bhikkhū dūsente 本文 Hatthapaṇhihi pāsānaṁ 为 Hattha-(or Satta-)paṇṇikapāsā-daṃ 本文 pāsādikaṁ 是 pāsādakaṁ 又可读为 Saṁghatisso 本文 ubhosamaggabhāvissaṁ upasampadaṁ gabbha-vīsaṁ(or vīse)(Vinaya Text Mahāvagga P. 93)(I, 75 參照) 本文 dantagaṇikā 是 dandhagaṇika 本文 bahu 是 bahū 本文 vāsi 是 vāpi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岛王统史(卷22)
关闭
岛王统史(卷2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