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摩诃三摩多之王系
[P.26]余〔今于此处〕除过去劫诸王之有无〔不云〕,应说明现在劫之诸王。(一)说有关〔彼等〕王统、名字、种姓、年寿及持续时间之一切。卿等应闻如所说。(二)
最初灌顶之王,地上守护者灯明者,谓刹帝利摩诃三摩多,统治王国。(三)彼子卢遮,谓刹帝利婆罗卢遮〔续〕迦梨耶那、婆罗迦梨耶那、地上自在者乌逋沙他〔等相次而即位〕。(四)彼等中第七之曼陀多是四洲之自在者。〔其次〕遮罗、邬波遮罗王及地上之自在者征。(五)母唧、摩诃母唧、母唧鳞陀、海、海天、及婆儗啰他,名为波吉拉萨刹帝利。(六)名噜唧、摩诃噜唧者,名照曜、大照曜、钵啰拏耶及摩诃钵罗拏那、善见刹帝利,(七)〔其次〕名大善见者。〔其次〕有二人尼噜与阿哩止婆满多〔即位,一切〕二十八王,其年寿及于阿僧祗。(八)〔此等之〕诸王于拘舍婆提、王舍城、最胜都弥提罗统治王国,彼等之年寿为阿僧祗。(九)
十之十〔倍〕是百,百之十〔倍〕是千,千之十〔倍〕是万,万之十〔倍〕是十万,(一〇)十万之十〔倍〕是零七〔俱胝〕,〔如是〕零十四〔钵罗俱胝〕零二十一、零二十八〔那由他〕及零三十五、零五十六〔姊〕及零六十三〔垓〕、(一一)零七十七及又零八十四、零七十及零百五、零九十一、零九十八〔优钵罗〕零百十二、为零百十九〔等〕。(一二)于此处如此多数得虽可数,〔此等〕是得可数之数,而彼之以上之位〔数〕,则为阿僧胝〔零百四十〕。(一三)
又阿哩止满多之子孙一百人之诸王以婆古拉市为都,统治大王国。(一四)彼等最后之王而谓阿林达摩刹帝利,彼子孙五十六人之刹帝利等于无斗城市〔为都〕统[P.27]治大王国。(一五)彼等之最后之王地上之主多婆萨瓦,彼子孙六十人地上之守护者,于最胜之都婆罗捺斯统治大王国。(一六)彼等最后之王谓阿吉陀伽那刹帝利,彼之八万四千子孙,于迦毘罗市〔为都〕,统治大王国。(一七)彼等最后之王地上之主梵摩达多,彼子孙诸刹帝利亦以最胜之象城〔为都〕,统治大王国。(一八)彼等最后之王〔谓〕堪婆罗瓦婆,彼三十二人子孙之诸刹帝利亦以一目城〔为都〕于其处统治王国。(一九)彼等最后之王供养诸天之普森达鞑,彼二十八人子孙诸刹帝利于最胜之都金刚〔城〕统治大王国。(二〇)彼等最后之王谓刹帝利萨第那,彼三十二人子孙之王刹帝利,于最上都摩头罗统治大王国。(二一)彼等最后之王是大力之昙摩崛多,彼十八子孙之诸刹帝利在阿里他普拉〔为都〕,于彼处彼等统治。(二二)彼等最后之王西蒂而呼为人王,彼十七人之诸刹帝利于因陀罗波罗萨多之城市〔为都〕彼等统治于彼处。(二三)彼等最后之王〔谓〕地上主梵天,彼十五人子孙诸刹帝利统治彼处一目城。(二四)彼最后之王谓地上之主婆罗达陀,彼十四人子孙王刹帝利等于憍赏弥之城市,统治大王国。(二五)彼等最后之王婆兹鞑带瓦知名之王,彼九人子孙之王刹帝利等堪那哥洽之城市〔为都〕,彼等统治于彼处。(二六)彼等最后之王那罗提婆知名之王,彼七人之王刹帝利等于罗伽那城市〔为都〕统治大王[P.28]国。(二七)彼最后之王而谓摩晒陀刹帝利,彼十二人子孙之王刹帝利于瞻波城市,统治大王国。(二八)彼等最后之王谓地上之主那伽提婆,彼二十五人子孙刹帝利等于弥𫄨罗城市统治大王国。(二九)彼最后之王谓大力之佛陀达多,彼二十五人子孙刹帝利等于最上都王舍城,统治大王国。(三〇)彼等最后之王名为燃灯刹帝利,彼十二人子孙之王刹帝利等于最上都德叉尸罗,统治大王国。(三一)彼最后之王谓塔里萨罗刹帝利,彼十二人子孙之王刹帝利等于最上都拘尸那伽罗,统治大王国。(三二)彼最后之王,谓普林多刹帝利,彼九人子孙刹帝利等于摩里提耶城市统治大王国。(三三)彼等最后之王〔谓〕地上之主海天,彼子摩佉提婆为大施主。(三四)彼八万四千子孙等于弥𫄨罗城,统治大王国。(三五)彼等最后之王为天所供养之民弥耶。彼为海内地上之主,为有力之转轮王。(三六)尼弥耶之子为克罗罗伽那迦,彼子为萨曼伽罗。其次灌顶之刹帝利名为为阿育之王。(三七)彼八万四千子孙于最上都波罗捺斯统治大王国。(三八)彼等最后之王谓毘阇耶为地上之主,彼子为高贵生灯明者威及陀赛那。(三九)〔其次〕名为达摩斯那、那伽斯那。萨摩陀〔王〕、地[P.29]主、黎努、矩舍、摩诃矩舍、新车及十车,(四〇)名为罗摩、比罗罗陀〔王〕、奇陀达西、阿陀达西、修阇多及甘蔗、炬面及尼浮罗、(四一)羌第摩、羌达姆迦、尸毗珊阇耶、人主尾施缚多罗及耶利、西哈瓦哈那及聪明继承之守护者刹帝利西哈萨罗(四二)彼八万二千子孙之诸王于迦毘罗〔婆苏都〕之城市统治。(四三)彼等最后之王〔谓〕地上之主阇耶先那,彼子高贵之生灯明者师子颊。(四四)师子颊之子有净饭与斛〔饭〕与刹帝利释饭、白饭王与甘露饭王之五人兄弟。此等五人之王皆呼为饭。(四六)净饭之子为世间之导师悉达多,生罗睺罗跋陀罗,为菩提而出家。(四七)
此等诸王皆有四那由他百千,又有三百之有自在名称……之王。(四八)如此多数地上守护者等说〔于此初劫继承守护者,为人人王〕由菩萨之系统而出者。(四九)实则诸行无常此生灭之法,生而〔又〕灭,彼等寂灭为乐。(五〇)
大王系谱毕
师子颊子谓刹帝利净饭王于谓迦毘罗〔婆苏都〕城市统治。(五一)名婆第萨彼王刹帝利于五山之中间最胜之都王舍城统治。(五二)净饭王与婆第耶〔王〕互相亲密之友。〔频毗沙罗〕生年八岁之时,〔心〕生五愿。(五三)「刹帝利之父教我[P.30]王之意义,彼之最胜人佛生于我国,(五四)如来最初见我而来,〔佛陀为我〕说甘露法,我了解〔彼〕最胜法。」(五五)此频毗婆罗之〔心〕生五愿。彼生年十五岁之时父〔王〕没后灌顶。(五六)彼世间导师,生于彼快乐王国,如来于最初见彼而接近。说甘露法,地上之主善了解〔此〕。(五七)时大雄年龄正三十五岁,地上之主频毗沙罗年龄三十岁,瞿昙较频毗沙罗年长五岁。(五八)刹帝利统治五十二年,与佛交往三十七年间。(五九)刹帝利阿阇世统治三十二年,〔彼〕灌顶〔后〕八年,正觉者已般涅槃。(六〇)正觉者世尊最胜人般涅槃后,此刹帝利尚统治二十四年。(六一)
校注
本文 Aṅgīso nāma 是 Bhagīraso nāma? 本文 Kāriṁsu 是 Kāresuṁ? 本文 asaṁkhayā 是 asaṁkhiyā? 本文 dasa satasahassañ ca koṭi dasakoṭi koṭippakoṭiyo 是 dassa satasahassañ ca koṭi koṭippakotiyo? 本文 Abhitatto 是 Ajitajano。 阿林达那(Arindana)以下至海天(Sāgaradeva)之最后王及都名大史中缺此。(二.七以下)Geiger, Mahāvaṁsa tr. p. 10 注四參照。以下有关王名两史皆有异同出入。就彼汉巴资料对照见望月信亨著佛教大年表附录四页,赤沼固有附录第一表。 括弧内相当于底本三.五三之第二句。 王合城之五山。Paṇḍava, Gijjhakūṭa, Vebhāra, Isigirī, Vepulla(M. 116, Isigiri; SnA. p. 382)白善山、灵鹫山、负重山、仙人掘山、广普山(增三八.七,大正二.七二三a)、槃涂山、祗离渠呵、倍呵罗、离师祗离、毘富罗山。 Bhātiyo 应被作 Bodhiso? 本文 attho rajjena 是 atthe rājāna(ṁ)? 于五愿之说话,见 MV. I. 22. 9-10(p. 37)。【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65 册 No. 32 岛王统史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09-30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