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五七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白佛

「不处难陀林  终不得快乐
忉利天宫中  得天帝名称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童蒙汝何知  阿罗汉所说
一切行无常  是则生灭法
生者既复灭  俱寂灭为乐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七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即说偈言

「断一切钩鏁  牟尼无有家
沙门著教化  我不说善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众生类  悉共相缠缚
其有智慧者  孰能不愍伤
善逝哀愍故  常教授众生
哀愍众生者  是法之所应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五七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而说偈言

「常习惭愧心  此人时时有
能远离诸恶  如顾鞭良马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常习惭愧心  此人实希有
能远离诸恶  如顾鞭良马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悉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七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不习近正法  乐著诸邪见
睡眠不自觉  长劫心能悟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专修于正法  远离不善业
是漏尽罗汉  崄恶世平等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悉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而说偈言

「以法善调伏  不随于诸见
虽复著睡眠  则能随时悟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以法调伏  不随余异见
无知已究  能度世恩爱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诸漏尽  持此后边身
记说言有我  及说我所不

尔时世尊即说偈答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诸漏尽  持此后边身
正复说有我  我所亦无咎

彼天子复说偈言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漏已尽  持此最后身
心依于我慢  而说言有我
及说于我所  有如是说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已离于我慢  无复我慢心
超越我我所  我说为漏尽
于彼我我所  心已永不著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说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白佛

「若罗汉比丘  漏尽持后身
颇说言有我  及说我所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罗汉比丘  漏尽持后身
亦说言有我  及说有我所

彼天子复说偈言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已尽诸有漏  唯持最后身
何言说有我  说何是我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罗汉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诸漏尽  唯持最后身
说我漏已尽  亦不著我所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说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罗睺罗阿修罗王障月天子诸月天子悉皆恐怖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说偈叹佛

「今礼最胜觉  能脱一切障
我今遭苦恼  是故来归依
我等月天子  归依于善逝
佛哀愍世间  愿解阿修罗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破坏诸暗冥  光明照虚空
卢遮那  清净光明显
睺避虚空  速放飞兔像
罗睺阿修罗  即舍月而还
举体悉流污  战怖不自安
昬志迷乱  犹如重病人

有阿修罗名曰婆稚见罗睺罗阿修罗疾舍月还便说偈言

「罗睺阿修罗  舍月一何速
神体悉流污  犹如重病人

睺阿修罗说偈答言

「瞿昙说呪偈  不速舍月者
或头破七分  受诸隣死苦

婆稚阿修罗复说偈言

「佛兴未曾有  安隐于世间
说呪偈能令  罗睺罗舍月

佛说此经已时月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五八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为有族本不  有转生族耶
有俱相属无  云何解于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我无有族本  亦无转生族
俱相属永断  解脱一切缚

彼天子复说偈言

「何名为族本  云何转生族
云何俱相  何名为坚缚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母为世族本  妻名转生族
子俱是相属  爱欲为坚缚
我无此族本  亦无转生族
俱相属亦无  是名脱坚缚

彼天子复说偈言

「善哉无族本  无生族亦善
善哉无相属  善哉缚解脱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怨悉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释氏优罗提那塔所

尔时世尊新剃须发于后夜时结加趺坐直身正意系念在前以衣覆头

优罗提那塔边有天神住放身光明遍照精舍白佛言「沙门忧耶」佛告天神「何所忘失

天神复问「沙门为欢喜耶

佛告天神「为何所得

天神复问「沙门不忧不喜耶

佛告天神「如是如是

尔时天神即说偈言

「为离诸烦恼  为无有欢喜
云何独一住  非不乐所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我无恼解脱  亦无有欢喜
不乐不能坏  故独一而住

彼天神复说偈言

「云何得无恼  云何无欢喜
云何独一住  非不乐所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烦恼生欢喜  喜亦生烦恼
无恼亦无喜  天神当护持

彼天神复说偈言

「善哉无烦恼  善哉无欢喜
善哉独一住  不为不喜坏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神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妙绝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而说偈言

「犹如利剑害  亦如头火燃
断除贪欲火  正念求远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譬如利剑害  亦如头火燃
断除于后身  正念求远离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而说偈言

「天女众围绕  如毘舍脂众
痴惑丛林中  何由而得出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正直平等道  离恐怖之方
乘寂默之车  法想为密覆
惭愧为长縻  正念为羁络
智慧善御  正见为前导
如是之妙乘  男女之所乘
出生死丛林  逮得安乐处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有转九门  充满贪欲住
深溺乌泥中  大象云何出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断爱喜长縻  贪欲等诸恶
拔爱欲根本  正向于彼处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八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赖咤槃提国  有诸商贾客
大富足财宝  各各竞求富
方便欲财利  犹如然炽火
如是竞胜心  欲贪常驰骋
云何当断贪  息世间勤求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舍俗出非家  妻子及财宝
贪恚痴离欲  罗汉尽诸漏
正智心解脱  爱尽息方便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九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拘萨罗国有诸商人五百乘车共行治生至旷野中旷野有五百群贼在后随逐伺便欲作劫盗旷野中有一天神止住路侧

「时彼天神作是念『当往诣彼拘萨罗国诸商人所问其义理若彼商人喜我所问时解说者我当方便令其安隐得脱贼难若不喜我所问者当放舍之如余天神

「时彼天神作是念已即放身光遍照商人车营而说偈言

「『谁于觉睡眠  谁复睡眠觉
谁有解此义  谁能为我说

「尔时商人中有一优婆塞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一心向佛归依佛于佛离疑于法僧离疑于苦道离疑见四圣谛得第一无间等果在商人中与诸商人共为行侣彼优婆塞于后夜时端坐思惟系念在前于十二因缘逆顺观察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时彼优婆塞如是思惟已而说偈言

「『我于觉睡眠  我于睡眠觉
我解知此义  能为人记说

「时彼天神问优婆塞『云何觉睡眠云何睡眠觉云何能解知云何能记说

「时优婆塞说偈答言

「『贪欲及嗔恚  愚痴得离欲
漏尽阿罗汉  正智心解脱
彼则为觉悟  我于彼睡眠
不知因生苦  及苦因缘集
于此一切苦  得无余灭尽
又不知正道  等趣息苦处
斯等为常眠  我于彼则觉
如是觉睡眠  如是睡眠觉
如是善知义  如是能记说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善哉觉睡眠  善哉眠中觉
善哉解知义  善哉能记说
久远乃今见  诸兄弟而来
缘汝恩力故  令诸商人众
得免于劫贼  随道安乐去

「如是诸比丘彼拘萨罗泽中诸商人众皆得安隐从旷野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九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海洲上优婆塞至他优婆塞舍会坐极毁呰欲『此欲者虚妄不实欺诳之法犹如幻化诳于婴儿』还自己舍恣于五欲是优婆塞舍有天神止住彼天神作是念『是优婆塞不胜不类于余优婆塞舍会坐众中极毁呰欲「如是欲者虚偽不实欺诳之法如诳婴儿」还己舍已自恣五欲我今宁可發令觉悟』而说偈言

「『于大聚会中  毁呰欲无常
自没于爱欲  如牛溺深泥
我观彼会中  诸优婆塞等
多闻明解法  奉持于净戒
汝见彼乐法  而说欲无常
如何自恣欲  不断于贪爱
何故乐世间  畜妻子眷属

「时彼天神如是如是开觉彼优婆塞已如是如是彼优婆塞觉悟已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精勤修习尽诸有漏得阿罗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塚间

给孤独长者有小因缘至王舍城止宿长者舍夜见长者告其妻子仆使作人言「汝等皆起破樵然火炊饭作调和众庄严堂舍

给孤独长者见已作是念「今此长者何所为作为嫁女娶妇耶为请宾客国王大臣耶」念已即问长者「汝何所作为嫁女娶妇为请宾客国王大臣耶

彼长者答给孤独长者言「我不嫁女娶妇亦不请呼国王大臣唯欲请佛及比丘僧设供养耳

给孤独长者闻未曾闻佛名字已心大欢喜身诸毛孔皆悉怡悦问彼长者言「何名为佛

长者答言「有沙门瞿昙是释种子于释种中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为佛

给孤独长者言「云何名僧

彼长者言「若婆罗门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信家非家而随佛出家或刹利种毘舍种首陀罗种善男子等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彼佛出家而随出家是名为僧今日请佛及现前僧设诸供养

给孤独长者问彼长者言「我今可得往见世尊不

彼长者答言「汝且住此我请世尊来至我舍于此得见

给孤独长者即于其夜至心念佛因得睡眠天犹未明忽见明相谓天已晓欲出其舍行向城门至城门下夜始二更城门未开王家常法待远使命来往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欲令行人早得往来

尔时给孤独长者见城门开而作是念「定是夜过天晓门开」乘明相出于城门出城门已明相即灭辄还暗冥给孤独长者心即恐怖身毛为竖得无为人及非人或奸狡人恐怖我耶即便欲还

尔时城门侧有天神住彼天神即放身光从其城门至寒林丘塜间光明普照告给孤独长者言「汝且前进可得胜利慎勿退还

彼天神即说偈言

「善良马百匹  黄金满百斤
骡车及马车  各各有百乘
种种诸珍奇  重宝载其上
宿命种善根  得如此福报
若人宗重心  向佛行一步
十六分之一  过前福之上

「是故长者汝当前进慎勿退还」即复说偈

「雪山大龙象  纯金为庄饰
巨身长大牙  以此象施人
不及向佛福  十六分之一

「是故长者当速前进得其大利非退还也」复说偈言

「金菩阇国女  其数有百人
种种众妙宝  璎珞具庄严
是持施与  不及行向佛
一步之功德  十六分之一

「是故长者当速前进得其胜利非退还也

给孤独长者问天神言「贤者汝是何人

天神答言「我是摩头息揵大摩那婆先是长者善知识于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所起信敬心缘斯功德今得生天典此城门是故告长者『但当进前莫退还前进得利非退还也』」

给孤独长者作是念「佛兴于世非为小事得闻正法亦非小事是故天神劝我令进往见世尊」时给孤独长者寻其光明迳至寒林丘塜间

尔时世尊出房露地经行给孤独长者遥见佛已即至其前以俗人礼法恭敬问讯「云何世尊安隐卧不

尔时世尊说偈答

「婆罗门涅槃  是则常安乐
爱欲所不染  解脱永无余
断一切希望  调伏心炽燃
心得寂止息  止息安隐眠

尔时世尊将给孤独长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系念尔时世尊为其说法喜已世尊说「诸法无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远离之福

给孤独长者闻法见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心得无畏即从座起正衣服为佛作礼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从今日尽其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为优婆塞证知我

尔时世尊问给孤独长者「汝名何等

长者白佛「名须达多以常给孤贫辛苦故时人名我为给孤独

世尊复问「汝居何处

长者白佛言「世尊在拘萨罗人间城名舍卫唯愿世尊来舍卫国我当尽寿供养衣被饮食房舍床卧随病汤药

佛问长者「舍卫国有精舍不

长者白佛「无也世尊

佛告长者「汝可于彼建立精舍令诸比丘往来宿止

长者白佛「但使世尊来舍卫国我当造作精舍僧房令诸比丘往来止住」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长者知佛世尊默然受请已从座起稽首佛足而去

(五九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给孤独长者疾病命终生兜率天为兜率天子作是念「我不应久住于此当往见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顷于兜率天没现于佛前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给孤独天子身放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给孤独天子而说偈言

「于此祇桓林  仙人僧住止
诸王亦住此  增我欢喜心
深信净戒业  智慧为胜寿
以此净众生  非族姓财物
大智舍利弗  正念常寂默
闲居修远离  初建业良友

说此偈已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其夜过已入于僧中敷尼师坛于众前坐告诸比丘「今此夜中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于此祇桓林  仙人僧住止
诸王亦住此  增我欢喜心
深信净戒业  智慧为胜寿
以此净众生  非族姓财物
大智舍利弗  正念常寂默
闲居修远离  初建业良友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世尊所说给孤独长者生彼天上来见世尊然彼给孤独长者于尊者舍利弗极相敬重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阿难给孤独长者生彼天上来见于我

尔时世尊以尊者舍利弗故而说偈言

「一切世间智  唯除于如来
比舍利弗智  十六不及一
如舍利弗智  天人悉同等
比于如来智  十六不及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九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旷野精舍

有旷野长者疾病命终生无热天生彼天已即作是念「我今不应久于此住不见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顷从无热天没现于佛前

彼天子天身委地不能自犹如酥油委地不能自立如是彼天子天身细软不自持立

尔时世尊告彼天子「汝当变化作此麁身而立于地

彼天子即自化形作此麁身而立于地于是天子前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手天子「汝手天子本于此间为人身时所受经法今故忆念不悉忘耶

手天子白佛言「世尊本所受持今悉不忘本人间时有所闻法不尽得者今亦忆念如世尊善说世尊说言『若人安乐处能忆持法非为苦处』此说真实如世尊在阎浮提种种杂类四众围绕而为说法彼诸四众闻佛所说皆悉奉行我亦如是于无热天上为诸天人大会说法彼诸天众悉受修学

佛告手天子「汝于此人间时于几法无厌足故而得生彼无热天中

手天子白佛「世尊我于三法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何等三法我于见佛无厌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我于佛法无厌足故生无热天供养众僧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时手天子即说偈言

「见佛无厌足  闻法亦无厌
供养于众僧  亦未曾知足
受持贤圣法  调伏悭著垢
三法不知足  故生无热天

手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五九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无烦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而说偈言

「生彼无烦天  解脱七比丘
贪嗔恚已尽  超世度恩爱
谁度于诸流  难度死魔军
谁断死魔縻  永超烦恼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尊者优波迦  及波罗揵荼
弗迦罗娑梨  跋提揵陀叠
婆休难提  及波毘瘦㝹
如是等一切  悉皆度诸流
断绝死魔縻  度彼难度者
断诸死魔縻  超越诸天轭
说甚深妙法  觉悟难知者
巧便问深义  汝今为是谁

彼天子说偈白佛

「我是阿那含  生彼无烦天
故能知斯等  解脱七比丘
尽贪欲嗔恚  永超世恩爱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眼耳鼻舌身  第六意入处
若彼名及色  得无余灭尽
能知此诸法  解脱七比丘
贪有悉已尽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复说偈言

鞞跋楞伽村  我于彼中住
名难提婆罗  造作诸瓦器
迦叶佛弟子  持优婆塞法
供养于父母  离欲修梵行
世世为我友  我亦彼知识
如是等大士  宿命共和合
善修于身心  持此后边身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如是汝贤士  如汝之所说
鞞跋楞伽村  名难提婆罗
迦叶佛弟子  受优婆塞法
供养于父母  离欲修梵行
昔是汝知识  汝亦彼良友
如是诸正士  宿命共和合
善修其身心  持此后边身

佛说此经已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五九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此世多恐怖  众生常恼乱
已起者亦苦  未起亦当苦
颇有离恐处  唯愿慧眼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无有异苦行  无异伏诸根
无异一切舍  而得见解脱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九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诸众生  受身得妙色
云何修方便  而得乘出道
众生住何法  为何所修习
为何等众生  诸天所供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持戒明智慧  自修习正受
正直心系念  炽然忧悉灭
得平等智慧  其心善解脱
斯等因缘故  受身得妙色
成就乘出道  心住于中学
如是德备者  为诸天供养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九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而说偈言

「沈没于睡眠  欠呿不欣乐
饱食心愦  懈怠不精勤
斯十覆众生  圣道不显现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心没于睡眠  欠呿不欣乐
饱食心愦闹  懈怠不精勤
精勤修习者  能开發圣道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五九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而说偈言

「外缠结非缠  内缠缠众生
今问于瞿昙  谁于缠离缠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智者建立戒  内心修智慧
比丘勤修习  于缠能解缠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六〇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而说偈言

「难度难可忍  沙门无知故
多起诸艰难  重钝溺沈没
心随觉自在  数数溺沈没
沙门云何行  善摄护其心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如龟善方便  以壳自藏六
比丘习禅思  善摄诸觉想
其心无所依  他莫能恐怖
是则自隐密  无能诽谤者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六〇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萨罗小流注  当于何反流
生死之径路  于何而不转
世间诸苦乐  何由灭无余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眼耳鼻舌身  及彼意入处
名色灭无余  萨罗小还流
生死道不转  苦乐灭无余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六〇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伊尼耶鹿𨄔  仙人中之尊
少食不嗜味  禅思乐山林
我今敬稽首  而问于瞿昙
云何出离苦  云何苦解脱
我今问解脱  于何而灭尽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世间五欲德  心法说第六
于彼欲无  解脱一切苦
如是于苦出  如是苦解脱
汝所问解脱  于彼而灭尽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六〇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度诸  云何度大
云何能舍苦  云何得清净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信能度诸流  不放逸度海
精进能除苦  智慧得清净

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  永超世恩爱

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校注

S. 1. 2. 1. Nandana.[No. 100(161)] 宫【大】居【宋】【元】【明】 蒙【大】朦【宋】曚【圣】 一切为乐 Aniccā sabbe saṅkhārā, uppā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ūpasamo sukho ti. S. 10. 2. Sakka[No. 100(162)] S. 1. 2. 8. Hirī.[No. 100(163)]. S. 1. 1. 7. Appaṭividitā.[No. 100(164)] S. 1. 1. 8. Susammuṭṭhā.[No. 100(165)] 随【大】堕【宋】【元】【明】【圣】 诸【大】耶【圣】 竟【大】意【宋】 S. 1. 3. 5. Arahaṃ.[No. 100(166)] 持此后边身 Antimadehadhārin. S. 1. 3. 5. Arahaṃ.[No. 100(166)] 稽首佛足【大】〔-〕【宋】【元】【明】【圣】 S. 2. 1. 9. Candima.[No. 100(167)] 罗睺罗阿修罗王 Rāhu Asurinda. 毘【大】鞞【宋】【元】【明】【圣】 卢【大】鲁【宋】【圣】 睺【大】睺罗【圣】 虚空【大】去【圣】 昬【大】惛【宋】【元】【明】【圣】 婆稚 Vepacitti. 睺【大】睺罗【宋】【元】【明】 S. 1. 2. 9. Kuṭikā.[No. 100(168)] 族本 Kuṭikā. 转生族Kulāvaka. 缚 Bandhana. 续【大】属【宋】【元】【明】【圣】 世【大】放【圣】 怨悉【大】怖已【宋】【元】【明】 S. 2. 2. 8. Kakudha.[No. 100(169)] 加【大】跏【明】【圣】 S. 1. 3. 1. Sattiyā.[No. 100(170)] 妙绝【大】绝妙【宋】【元】【明】 后身 Sakkāyadiṭṭhi. S. 1. 5. 6. Accharā.[No. 100(171)] 毘舍脂 Pisāca. 痴惑 Vanan tam mohanaṃ. 离恐怖之方 Abhayā nāma sā disā. 法想 Dhammacakka. 长縻 Alālamba. 羁络 Parivāraṇa. 士【大】土【圣】 S. 1. 3. 9. Catucakka.[No. 100(172)] 四转九门 Catucakkaṃ navadvāraṃ. 转【大】轮【宋】【元】【明】【圣】 乌【大】淤【元】【明】象【圣】 爱喜 Nandi. 贪欲 Icchālobha. S. 1. 3. 8. Mahaddhana.[No. 100(183)] 赖咤槃提 Raṭṭhavanta. 贪恚痴 Rāga, dosa, avijjā. [No. 100(184)] 旷野【大】时【宋】【元】【明】【圣】 [No. 100(185)] 住【大】在【元】【明】 恣【大】咨【明】 呰【大】訾【圣】 S. 10. 8. Sudatta.[No. 100(186)] 寒林 Sītavana. 中【大】比【元】【明】 【大】饼【宋】【元】【明】 味【大】法【元】 狡【CB】【中华-CB】【圣】姣【大】妖【宋】【元】【明】 是【大】此【宋】【元】【明】 莫【大】勿【宋】【元】【明】 露地经行 Ajjhokāse caṅkamati. 言【大】〔-〕【宋】【元】 爱欲 Kāma. 须达多 Sudatta. S. 2. 2. 10. Anāthapiṇḍika.[No. 100(187)] 申【大】*伸【宋】*【元】*【明】* 桓【大】*洹【宋】【元】【明】【圣】*祇桓林 Jetavana 仙人僧 Isisaṅgha. A. III. 125. Hatthaka.[No. 100(188)] 委【大】*萎【宋】【元】【明】【圣】* 立【大】力【明】 手 Hatthaka. 厌【大】厌足【元】【明】 佛【大】闻【元】【明】 不现【大】〔-〕【宋】 S. 2. 3. 4. Ghaṭīkāra.[No. 100(189)] 无烦天 Aviha. 轭【大】扼【圣】 优波迦 Upaka. 波罗揵荼 Phalagaṇḍa. 迦【大】逝【元】【明】弗迦罗娑梨 Pukkusāti. 跋提 Bhaddiya. 揵陀叠 Khaṇḍadeva. 婆休难提 Bāhuraggi. 波毘瘦㝹 Piṅgiya. 鞞跋楞伽 Vehaliṅga. S. 2. 2. 7. Subrahmā.(?)[No. 100(181)] 已【大】未【元】【明】 [No. 100(182)] 备【大】修【宋】【元】【明】 S. 1. 2. 6. Niddā tandī.[No. 100(175)] 时彼【大】彼时【宋】【元】【明】 闹【大】*闷【宋】【元】【明】【圣】* S. 1. 3. 3. Jaṭā.[No. 100(173)] 外缠众生 Antojaṭā bahijaṭā, jaṭāya jaṭitā. pajā. 能【大】得【宋】【元】【明】 S. 1. 2. 7. Dukkharaṁ.[No. 100(174)] 心随觉自在 Cittaṃ ce na nivāreyya. 龟 Kumma. 壳【大】【明】 S. 1. 3. 7. Sarā.[No. 100(176)] 萨罗 Sarā. S. 1. 3. 10. Eṇijaṇgha.[No. 100(177)] 伊尼耶鹿𨄔 Eṇijaṇgha. 五欲德 Pañcakāmaguṇā. 欲 Chanda. cf. S. 10. 12(11-12) 流 Ogha. 海 Aṇṇava. 不放逸 Appamāda. 宋本及元本经末题次行有(性空佛宝施药王佛)八字碛砂本经末题次行有(性空佛宝施佛药王佛)九字 〔-〕【大】光明皇后愿文【圣】
[A1] 遍【CB】过【大】
[A2] 已【CB】己【大】
[A3] 一【CB】二【大】
[A4] 𨄔【CB】[跳-兆+尃]【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杂阿含经(卷22)
关闭
杂阿含经(卷22)
关闭
杂阿含经(卷22)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