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79]第五 皮革犍度
一
(一)
尔时,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尔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乃八万村邑主之王。其时,于瞻波城名首楼那二十亿长者子,生来手脚柔软于足下生毛。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令集会彼八万村邑首长时,有一事而遣使至首楼那二十亿处曰:「首楼那!令来!我欲首楼那来。」
(二)
时,首楼那二十亿父母言首楼那二十亿曰:「首楼那!王欲见汝足。首楼那!勿伸足于王在方向,于王之前应结跏趺坐,坐时王可见汝足。」时,彼等令首楼那二十亿乘轿而伴随之。时,首楼那二十亿到摩竭国洗尼瓶沙王处,到而敬礼摩竭国洗尼瓶沙王,于王之前结跏趺坐,摩竭国洗尼瓶沙王见首楼那二十亿足下生毛。
(三)
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对彼八万村邑首长,于现法义教诫后,劝导而言:「我对汝等行现法义教诫矣,汝等往恭敬礼拜世尊!彼世尊将以来世义行教诫。」时,彼八万村邑首长往耆阇崛山。
(四)
尔时,具寿娑竭陀为世尊侍者。时,彼八万村邑首长到具寿娑竭陀处,到[P.180]而言具寿娑竭陀曰:「此等八万村邑首长为见世尊来到此处,我等心愿得见世尊。」「来!诸具寿!汝等于此处待须臾,我往白世尊。」
(五)
时,具寿娑竭陀于彼八万村邑首长眼前,没于踏石之处,现于世尊前,白世尊言:「此等八万村邑首长为见世尊来到此处,世尊知是时否?」「娑竭陀!然!即设座于精舍之后。」
(六)
「唯!唯!」具寿娑竭陀应诺世尊,乃持小床,没于世尊之前,现于彼八万村邑首长眼前踏石处,设座于精舍之后。时,世尊从精舍出,坐于精舍后所设座上。
(七)
时,彼八万村邑首长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时,彼八万村邑首长唯尊崇具寿娑竭陀而不如此尊崇世尊。时,世尊心知彼八万村邑首长心所思量,而告具寿娑竭陀曰:「娑竭陀!显种种上人法神通、神变。」「唯!唯!」具寿娑竭陀应诺世尊,腾于空中,于虚空或经行、或止、或坐、或卧、或出烟、出焰或隐没。
(八)
时,具寿娑竭陀于虚空显示种种上人法神通、神变后,以头面礼世尊足,白世尊言:「世尊是我师,我是声闻。世尊是我师,我是声闻。」时,彼八万村邑首长〔心生思念:〕「希有哉!未曾有哉!声闻尚且有如此大神通、大威力,何况师耶?」彼等唯尊崇世尊,不如此尊崇具寿娑竭陀。
(九)
时,世尊心知彼八万村邑首长心所思量,次第说教,〔谓:〕施论、戒论、[P.181]生天论、诸欲过患、邪害、出离杂染功德。世尊知彼等生堪任心、柔软心、离障心、欢喜心、明净心,说诸佛本真教法〔谓:〕苦、集、灭、道。譬如清净无缁斑衣正受染色,如此彼八万村邑首长,亦于其座远尘离垢得法眼,〔谓:〕凡有集法者,皆有此灭法。
(一〇)
彼等已见法、得法、知法、入于法、超越疑惑、弃除犹豫、得无畏,以行师教不依他缘,白世尊言:「妙哉!妙哉!譬如扶起倒者,如揭露覆者,为迷者说道,于暗中揭举灯明,有眼者见色!如此,世尊亦以种种方便说法。我等归依世尊与法及比丘众。世尊!容我等从今日起至命终止,归依为优婆塞。」
(一一)
时,首楼那二十亿心生思念:「我知世尊所说之法,在家而行一向圆满、一向清净、纯白之梵行不易也。我当由家而出,出家剃除须发,著袈娑衣。」时彼八万村邑首长,欢喜、随喜世尊所说,从座而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
(一二)
时,首楼那二十亿于彼八万村邑首长离去未久,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于一面坐,首楼那二十亿白世尊言:「知世尊所说之法……行……梵行不易也。我欲由家而出,出家剃除须发,著袈娑衣。世尊许我出家!」首楼那[P.182]二十亿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得具足戒。受具足戒未久,具寿首楼那住于尸陀林。
(一三)
彼精进勉力过甚,经行而足伤,血涂经行处,犹如屠牛场。时,具寿首楼那静居宴默,心生思念:「世尊有声闻,力行精进而住者,我乃其中一人,而我未离执著,无出诸漏心解脱。我家有财宝,我可娱乐财宝而享福。我当还俗,娱乐财宝,而得享福。」
(一四)
时,世尊心知具寿首楼那心所思惟。譬如力士伸其屈腕、屈其伸腕,彼亦如此〔迅〕没于耆阇崛山,现于尸陀林。时,世尊与众多诸比丘,俱巡回卧处、座处,到具寿首楼那经行处。世尊见具寿首楼那经行处涂血,见而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此谁之经行处耶?涂血犹如屠牛场。」「具寿首楼那精进过于勤勉,经行而足伤。故彼经行处涂血,犹如屠牛场。」
(一五)
时,世尊到具寿首楼那精舍,到而坐于所设座上。具寿首楼那敬礼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向一面坐之具寿首楼那曰:「首楼那!汝静居宴默时,心生思念:『为世尊声闻……可以作福。』」「然!」「首楼那!汝于意如何?汝在家时,善调琴弦否?」「然!」「首楼那!汝于意如何?若汝调琴弦过急者,汝之琴声其时善堪任否?」「否!」
(一六)
「首楼那!汝于意如何?若汝琴弦过于缓者,汝之琴声其时善堪任否?」「否!」「首楼那!汝于意如何?若汝之琴弦不过急,不过缓,平均之时,汝之琴声其时善堪任否?」「堪!」「首楼那!如此精进,过于勤勉者,即至掉举;精进过少[P.183]者,即至懈怠。
(一七)
首楼那!故汝精进摄持平等,诸根平等通达,请于是处取相。」「唯!唯!」具寿首楼那应诺世尊。时,世尊以此教诫具寿首楼那,教诫之后,譬如力士伸其屈腕、屈其伸腕,亦复如此〔迅〕没于尸陀林具寿首楼那之前,而现于耆阇崛山。
(一八)
时,具寿首楼那自后于精进摄持平等,诸根平等通达,于是处取相。时,彼具寿首楼那独住远离,不放逸、力行,而心住精进,不久彼于现法究竟无上梵行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证知「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具寿首楼那成为阿罗汉之一。此,诸善男子正行自家出家之本怀也。
(一九)
时,具寿首楼那得阿罗汉,如此心生思念:「我当于世尊处,作自记別。」时,具寿首楼那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于一面坐,具寿首楼那白世尊言:
(二〇)
「比丘若成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舍弃重担,逮得己利,断除有结,正知解脱者,即信解六处,〔谓:〕信解出离,信解寂静,信解不嗔恚,信解取〔蕴〕尽,信解渴爱尽,信解无痴。
(二一)
或有具寿心生思念:『此具寿依唯信,而信解出离。』不应作如是观。漏尽比丘,〔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凡己所作,已作聚集尽皆不见。依灭尽以离贪故信解出离,依灭尽以离嗔故信解出离,依灭尽以离痴故信解出离。
(二二)
或有具寿心生思念:『此具寿欲以利养、恭敬、名闻而信解寂静。』不[P.184]应作如是观……依灭尽以离贪故信解寂静,依灭尽以离嗔故信解寂静,依灭尽以离痴故信解寂静。
(二三)
世尊!或有具寿心生思念:『此具寿实为戒禁取,归此而信解不嗔恚。』不应作如是观……依灭尽以离贪故信解不嗔恚,依灭尽以离嗔故信解不嗔恚,依灭尽以离痴故信解不嗔恚。
(二四)
依灭尽离贪故信解取〔蕴〕尽,依灭尽离嗔故信解取〔蕴〕尽,依灭尽离痴故信解取〔蕴〕尽。依灭尽离贪故信解渴爱尽,依灭尽离嗔故信解渴爱尽,依灭尽离痴故信解渴爱尽。依灭尽离贪故信解无痴,依灭尽离嗔故信解无痴,依灭尽离痴故信解无痴。
(二五)
如此正心解脱比丘,若众多眼所识色,显现于眼,其心亦不摄取,其心不杂而得安住不动,以观灭尽。若众多耳所识声,鼻所识香,舌所识味,身所识触,意所识法,显现于〔耳乃至于〕意,其心亦不摄取,其心不杂而得安住不动,以观灭尽。
(二六)
譬如石山不穿、无孔,成为一团。若从东方大风雨来亦不震不动不摇,从西方……乃至……北方……乃至……南方……不摇。如此于正心解脱比丘,若众多眼所识色……意所识法,现于〔眼乃至于〕意,其心亦……不动,以观灭尽。」
(二七)
(二八)
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善男子如此作自记別,说义而不显自我。于此但有一类愚人,嬉戏作自记別,彼等日后将受损坏。」
(二九)
时,世尊告具寿首楼那曰:「首楼那!汝乃柔软。首楼那!许汝一重履。」「我舍弃八十车量金锭与七象扈从,由家出家。有言我者:『首楼那二十亿舍弃八十车量金锭与七象扈从,由家出家,彼今竟贪一重履。』
(三〇)
若世尊许比丘众,则我亦用;若世尊不许比丘众,我亦不用。」时,世尊依此因缘而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许一重履。诸比丘!不得著二重履、不得著三重履、不得著数重履,著者堕恶作。」
二
(一)
尔时,六群比丘著全青履……乃至……著全黄履……著全赤履……著全茜履……著全黑履……著全红蓝色履……著全落叶色履。众人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著全青履,不得著全黄履……不得著全落叶色履,著者堕恶作。」
[P.186](二)
尔时,六群比丘著青缘履……著黄缘履……著赤缘履……著茜缘履……著黑缘履……著红蓝缘履……著落叶色缘履。众人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著青缘履……不得著落叶色缘履,著者堕恶作。」
(三)
尔时,六群比丘著覆踵履,著覆脚履,著覆上脚履,著全满绵履,著沙若鸡翼履,著羊角作履,著山羊角作尖履,著蝎尾饰履,著孔雀羽饰履,著彩色履。众人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著覆踵履……不得著彩色履,著者堕恶作。」
(四)
尔时,六群比丘著狮子皮饰履、著虎皮饰履、著豹皮饰履、著羚羊皮饰履,著獭皮饰履、著猫皮饰履、著栗鼠皮饰履、著枭皮饰履。众人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著狮子皮饰履……不得著枭皮饰履,著者堕恶作。」
三
(一)
时,世尊于早晨时,著下裳,持衣、钵,为乞食入王舍城,与为随从沙门一比丘俱。时,彼比丘跛行随世尊后。时,有一优婆塞著数重履,见世尊从远处来。见之脱履,诣世尊处。诣已,敬礼世尊后,至彼比丘处,至而敬礼彼比丘言:
[P.187](二)
「如何尊者跛足耶?」「我足受伤。」「请著履!」「止!世尊禁著数重履。」〔世尊曰:〕「比丘!且受其履!」时,世尊依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许被弃之数重履。诸比丘!不得著新作数重履,著者堕恶作。」
四
(一)
尔时,世尊于露地不著履经行。诸长老比丘知:「师不著履经行。」故亦不著履经行。师不著履经行,长老比丘亦不著履经行,而六群比丘著履经行。少欲诸比丘忿怒、非难:「师不著履经行,长老比丘亦不著履经行,为何六群比丘著履经行耶?」
(二)
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师……经行,六群比丘著履经行,真实耶?」「世尊!真实也。」佛世尊呵责:「诸比丘!师……经行,如何彼诸愚人著履经行耶?诸比丘!彼白衣在家人为工巧活命故,尚且尊重、恭敬、和顺而住。
(三)
诸比丘!若汝等如此于所善说法、律出家,于阿阇梨、阿阇梨等人;和尚、和尚等人,如不尊重、恭敬、和顺而住,此未可也。诸比丘!如此者,使未信者不信……乃至……」……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阿阇梨、阿阇梨等人;和尚、和尚等人,不著履经行时,不得著履经行,著经行者堕恶作。诸比丘!于园内不得著履,著者堕恶作。」
五
(一)
尔时,有一比丘患足胼胝病。〔余诸比丘〕挽扶此比丘往大小便。世尊巡[P.188]回卧处、座处时,见彼诸比丘挽扶此比丘往大小便,见而至彼诸比丘住处。至而言彼诸比丘曰:
(二)
「诸比丘!此比丘患何病耶?」「此具寿患足胼胝,我等挽扶彼往大小便。」时,世尊依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足痛、足伤,或患足胼胝病者,许著履。」
六
(一)
尔时,诸比丘不洗足而上床、上小床,污衣与卧具床座。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当汝思念:『我将上床或小床』时,即许著履。」
(二)
尔时,诸比丘夜分往布萨堂、集会场,于暗中足踏树株、荆棘而痛。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于园内许著履,持炬火、灯明与杖。」
(三)
尔时,六群比丘夜分凌晨起身,穿木履于露地经行,出高声、大声、喧骚声,说种种野论,〔谓:〕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论、怖畏论、战争论、食论、饮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论、亲族论、车乘论、村里论、聚落论、都城论、地方论、女人论、勇士论、街路论、池边论、亡灵论、异论、世间谭、海谭、有、无如是谭论。如此彼等踏杀虫类,且乱诸比丘禅定。
(四)
少欲诸比丘忿怒、非难:「如何六群比丘夜分凌晨起身,穿木履于露地经行,出高声……踏杀虫类,且乱诸比丘禅定耶?」时,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六群比丘夜分凌晨起身,穿木履于露地经行出高声……踏杀虫类,[P.189]且乱诸比丘禅定,真实否?」「世尊!真实也。」……乃至……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不得著木履,著者堕恶作。」
七
(一)
尔时,世尊于随意间住王舍城后,向波罗㮈游行,次第游行到波罗㮈。时,世尊住波罗㮈仙人堕处鹿野苑。尔时,世尊已禁木履,六群比丘乃折多罗幼树,著多罗叶履,彼多罗幼树被折而枯。众人忿怒、非难:「如何诸沙门释子折多罗幼树,著多罗叶履耶?彼多罗幼树被折而枯,诸沙门释子害一根命也。」
(二)
诸比丘闻彼众人忿怒、非难。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六群比丘折多罗幼树,著多罗叶履,彼多罗幼树被折而枯,真实否?」「世尊!真实也。」佛世尊呵责:「诸比丘!如何彼诸愚人折多罗幼树,著多罗叶履耶?多罗幼树被折而枯。诸比丘!众人思惟树有生命。诸比丘!如此即令未信者不信……」……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不得著多罗叶履,著者堕恶作。」
(三)
尔时,世尊禁著多罗叶履,六群比丘乃折幼竹,著竹叶履……〔參照第五皮革犍度七(一)~(二)〕……「诸比丘!不得著竹叶履,著者堕恶作。」
八
(一)
尔时,世尊于随意间住波罗㮈后,向跋提游行,次第游行到跋提。时,世尊住跋提胜叶林。尔时,跋提诸比丘为庄严故,惯用种种履而住,〔谓:〕作草履,[P.190]令他作;作门叉(munja)草履,令他作;作波罗波草履,令他作;作汉陀罗草履,令他作;作迦摩罗草履,令他作;作褐履,令他作。舍弃教示、质问、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
(二)
少欲诸比丘忿怒、非难:「如何跋提诸比丘为庄严故,惯用种种履而住,〔谓:〕作草履,令他作……舍弃教示、质问、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跋提诸比丘为庄严故,惯用种种履而住,〔谓:〕作草履,令他作……乃至……舍弃教示……增上慧,真实否?」「世尊!真实也。」佛世尊呵责:「诸比丘!如何彼诸比丘为庄严故,惯用种种履而住,〔谓:〕作草履,令他作……乃至……舍弃教示、质问、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耶?诸比丘!如此即令未信者不信……。」
(三)
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不得著草履、不得著门叉草履、不得著波罗波草履、不得著汉陀罗草履、不得著迦摩罗草履、不得著毛履、不得著金所成履、不得著银所成履、不得著摩尼所成履、不得著琉璃所成履、不得著水晶所成履、不得著𨱎所成履、不得著𨱎石所成履、不得著锡所成履、不得著铅所成履、不得著铜铁所成履,著者堕恶作。诸比丘!不得著可互用之履,著者堕恶作。诸比丘!许固定而不可互用三种履,〔谓〕:大便所之履、小便所之履、洒水所之履也。」
九
(一)
尔时,世尊于随意间住跋提后,向舍卫城游行,次第游行至舍卫城。尔[P.191]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渡阿夷跋提河,捉牝牛角、捉耳、捉颈、捉垂肉、乘背,以染心而触生支,沈杀牝犊。
(二)
众人忿怒、非难:「如何诸沙门释子渡河捉牝牛角……乃至……杀牝犊,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耶?」诸比丘闻彼众人之忿怒、非难。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真实否?」「世尊!真实也。」……
(三)
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不得捉牝牛角、不得捉耳、不得捉颈、不得捉垂肉、不得乘背,乘者堕恶作。诸比丘!不得以染心而触生支,触者堕偷兰遮;不得杀牝犊,杀者应如法治之。」
一〇
(一)
尔时,有一比丘于拘萨罗国往舍卫城见世尊,途中生病。时,彼比丘离开道路,于一树下坐。众人见彼比丘言:「往何处耶?」「我往舍卫城拜见世尊。」
(二)
「我等俱往。」「我不能,我生病。」「请乘车乘。」「止!世尊禁乘车。」疑惑而不敢乘车乘。时,彼比丘至舍卫城,以此事告诸比丘。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病者许乘车乘。」
(三)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牝牛曳〔车〕耶?牡牛曳〔车〕耶?」彼等以此[P.192]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牡牛曳车、手挽车。」尔时,有一比丘因车乘摇动故而苦恼。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乘舆轿。」
(四)
尔时,六群比丘用高广大床,〔谓:〕超大床、兽像脚台卧椅、长山羊毛覆、文彩覆、白毡覆、绣花覆、满绵覆、虎师像绣覆、毛面毡覆、毛里毡覆、宝石绸覆、宝石绢覆、十六舞女舞蹈式覆、象覆、马覆、车覆、羚羊皮覆、殊胜羚羊皮覆、天盖、两头各具赤枕大床。众人巡回精舍,见而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五)
「诸比丘!不得用高广大床,〔谓:〕超大床、兽像脚台卧椅、长山羊毛覆、文彩覆、白毡覆、绣花覆、满绵覆、虎师像绣覆、毛面毡覆、毛里毡覆、宝石绸覆、宝石绢覆、十六舞女舞蹈式覆、象覆、马覆、车覆、羚羊皮覆、殊胜羚羊皮覆、天盖、两头各具赤枕大床,用者堕恶作。」
(六)
尔时,世尊禁用高广大床,六群比丘乃用大兽皮,〔谓:〕狮子皮、虎皮、豹皮也。此等依床尺度裁制,依小床尺度裁制,敷于床内侧,敷于床外侧,敷于小床内侧,敷于小床外侧。众人巡回精舍,见而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用大兽皮,〔谓:〕狮子皮、虎皮、豹皮,用者堕恶作。」
(七)
尔时,世尊禁用大兽皮,六群比丘乃用牛皮,此等依床尺度裁制……敷小床外侧。有一恶比丘与一恶优婆塞亲交。时,彼恶比丘于早晨著下裳,持衣、钵,至彼恶优婆塞家,至而坐于所设座上。时,彼恶优婆塞至彼恶比丘处,至而敬礼彼[P.193]恶比丘,坐于一面。
(八)
时,彼恶优婆塞有犊,幼丽、美妙,有彩如豹子。时,彼恶比丘一心凝视其犊。时,彼恶优婆塞言彼恶比丘曰:「如何一心凝视此犊耶?」「我欲此犊皮。」时,彼恶优婆塞杀彼犊,剥皮与彼恶比丘。时,彼恶比丘以僧伽梨衣覆其皮而去。
(九)
时,彼牝牛惜念其犊,随彼恶比丘后。诸比丘言:「如何此牝牛随汝后耶?」「我亦不知此牝牛何故随我后也。」其时,彼恶比丘僧伽梨衣涂血。诸比丘言:「汝如何用此僧伽梨衣耶?」时,彼恶比丘以此事告比丘等。「汝令行杀生耶?」「然!」少欲诸比丘忿怒、非难:「如何比丘令行杀生耶?世尊岂非以无数方便呵责杀生,赞叹不杀生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
(一〇)
时,世尊由此因缘,于此时机,令集会比丘众,问彼恶比丘:「比丘!汝令行杀生,真实否?」「世尊!真实也。」「愚人!如何汝令行杀生耶?愚人!我岂非以无数方便呵责杀生,赞叹不杀生耶?愚人!如此,即令未信者不信……。」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不得令行杀生,令行者应如法治之。诸比丘!不得用牛皮,用者堕恶作。诸比丘!不得用任何兽皮,用者堕恶作。」
[P.194]一一
(一)
尔时,众人以兽皮覆盖,以兽皮包卷床与小床,比丘等疑惑不敢坐。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在家人所作者许坐但不得卧。」尔时,精舍以皮结纽,诸比丘疑虑不敢坐。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唯〔皮〕纽者许坐。」
一二
(一)
尔时,六群比丘著履入村邑。众人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著履入村邑,入者堕恶作。」尔时,有一比丘生病,彼不著履,不能入村邑。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病比丘著履入村邑。」
一三
(一)
尔时,具寿摩诃迦旃延在阿槃提国拘留欢喜山曲中。尔时,优婆塞首楼那亿耳为具寿摩诃迦旃延侍者。时,优婆塞首楼那亿耳至具寿摩诃迦旃延住处,至而敬礼具寿摩诃迦旃延,于一面坐。坐于一面已,优婆塞首楼那亿耳言具寿摩诃迦旃延曰:「我知摩诃迦旃延所说之法。住家不易行一向圆满、一向清净、纯白梵行。我欲由家出家,剃除须发,著袈娑衣。摩诃迦旃延!令我出家!」
(二)
「首楼那!乃至命终行一卧、一食梵行甚难也。首楼那!汝于是处作在家人,但以时节修诸佛所教一卧、一食梵行可耳!」时,优婆塞首楼那亿耳出家志愿[P.195]经止灭。但优婆塞首楼那亿耳二次……优婆塞首楼那亿耳乃至三次至具寿摩诃迦旃延住处……「摩诃迦旃延!令我出家!」时,具寿摩诃迦旃延令优婆塞首楼那亿耳出家。尔时,阿槃提与南路比丘甚少。时,具寿摩诃迦旃延经三年艰难辛苦,由诸处令一群十比丘集会,授具寿首楼那具足戒。
(三)
时,具寿首楼那住雨安居已,静居宴默时心生思念:「我如是如是唯闻世尊,而未至现前拜见。若和尚允许,我愿往拜见彼世尊、应供、等正觉。」时,具寿首楼那于傍晚时从宴默起,至具寿摩诃迦旃延住处。至而敬礼具寿摩诃迦旃延,坐于一面。于一面坐已,具寿首楼那言具寿摩诃迦旃延,曰:
(四)
「我于此处静居宴默,心生思念:『我如是如是唯闻世尊而未至现前拜见。若和尚允许,我愿往拜见彼世尊、应供、等正觉。』故若和尚允许,我愿往拜见彼世尊、应供、等正觉。」「首楼那!善哉!善哉!首楼那!汝往拜见彼世尊、应供、等正觉。
(五)
首楼那!汝应拜见世尊,彼殊妙欢喜、根寂静、意寂静、得最上调伏寂静,已调、已护、增益制御诸根之龙象。首楼那!汝以我名头面礼世尊足,言:『我和尚是具寿摩诃迦旃延,头面礼拜世尊足。』更言:『阿槃提与南路比丘甚少,经三年艰难辛苦由诸处令一群十比丘集会,得具足戒。愿世尊许于阿槃提与南路,以少数众授具足戒。
(六)
于阿槃提与南路,地面因黑牛蹄践踏而坚硬,愿世尊许于阿槃提与南路著[P.196]数重履。于阿槃提与南路,人人尊重沐浴,以水净之,愿世尊许于阿槃提与南路屡屡沐浴。于阿槃提与南路以兽皮为敷具:羊皮、山羊皮、鹿皮是也。犹于中国伊罗具、摩罗具、摩奢如、毡陀,如此于阿槃提与南路亦以兽皮为敷具,〔即:〕羊皮、山羊皮、鹿皮是也。故愿世尊许于阿槃提与南路以兽皮为敷具,〔即:〕羊皮、山羊皮、鹿皮是也。』
(七)
今众人施衣与已往境界外之诸比丘,言:『此衣与某甲。』彼等还时,言:『某甲与汝衣。』彼等以堕尼萨耆,疑虑而不受。愿世尊说衣法。」「唯!唯!」具寿首楼那应诺具寿摩诃迦旃延已,从座而起,敬礼具寿摩诃迦旃延,右绕而去。收纳卧具床座,携持衣、钵,向舍卫城而去。
(八)
次第诣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告具寿阿难曰:「阿难!为此客比丘设卧具床座!」时,具寿阿难心知:「世尊命我曰:『阿难!为此客比丘设卧具床座。』世尊欲与此比丘俱住一精舍,世尊欲与具寿首楼那俱住一精舍。」乃于世尊所住精舍为具寿首楼那设卧具床座。
(九)
时,世尊于露处过夜之多分后,而入精舍。具寿首楼那亦于露处过夜之多分后,而入精舍。时,世尊夜分凌晨起身,访具寿首楼那曰:「比丘!应诵法,应辨法!」「唯!唯!」具寿首楼那应诺世尊,唱诵全八部品。时,具寿首楼那唱诵已,[P.197]世尊甚为欢喜:「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善受持八部品、善作意、善思惟。汝音声具足善美、分明、清亮而能述其义。比丘!汝几腊耶?」「世尊!我一腊也。」
(一〇)
「比丘!汝如何如此迟缓耶?」「我见诸欲过患已久,但家事繁多,多应作,多事务也。」时,世尊了知此义,即于此时唱此颂曰:
(一一)
时,具寿首楼那心知:「世尊悦我,现在乃〔白〕我师所说时机。」从座而起,偏袒上衣,以头面礼拜世尊足,白世尊言:「我和尚具寿摩诃迦旃延言礼世尊足,曰:『阿槃提与南路……请说衣法。』」时,世尊依此因缘,于此时机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于阿槃提与南路比丘甚少,诸比丘!许于如此边地集持律五人众,以授具足戒。
此犍度有六十三事。摄颂曰:
以上五许乃导师与首楼那长老者。
校注
「覆踵履」云云,以下列举履之种类不明,今依原注而译。 「牵牝牛」云云,依原注译,英译则为「牝牛牵〔车〕中杂牡牛,牡牛牵〔车〕中杂牝牛」,可參较。 「超大床」云云,以下名称一一不尽明了,今依照长部梵网经原注。 「首楼那亿耳」(Soṇa kutikaṇṇa)。于四分律谓唯「亿耳」、五分律谓「沙门亿耳」。日译以前分音译为同名异人译例借用,今仍之。 伊罗具等四语(eragu, moragu, majjhāra, janta)为敷具名称,实物不详。英译亦只列原语。四分律相当处所有「伊梨延陀」「耄罗」「耄耄罗」「氍氀」。 「八部品」,英译疑此或指「小部经典小经集经」第四品。五分律有「十六义品经」。 「边地」,以次出现地名不明。于四分律则以东方之白木调国、南方之静善塔、西方之一师梨仙人种山、北方之柱国分界,分为边地与中国。 「不入数」,若未入手时即起算入手日数,则不合理,故未入手时期不计入也。參考舍堕一(〔汉译南传大藏经律藏一〕第二七六页)。【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3 册 No. 2 犍度(第1卷-第10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