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9]第六 药犍度
一
(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患秋时病,饮粥吐出,进食物亦吐出,是故彼等枯瘦、粗丑、色恶、渐次形黄、身露脉结。世尊见彼诸比丘枯瘦、粗丑、色恶、渐次形黄、身露脉结。见而言具寿阿难曰:「阿难!如何今诸比丘枯瘦、粗丑……身露脉结耶?」「今诸比丘患秋时病,饮粥吐出,进食物亦吐出,因此彼等枯瘦、粗丑、色恶,渐次形黄,身露脉结。」
(二)
时,世尊静居宴默,心生思念:「今诸比丘患秋时病……乃至……身露脉结。我许诸比丘用何药耶?此应为世间共许之药,可资食但非大量食者也。」时,世尊心生思念:「有五种药,〔谓:〕熟酥、生酥、油、蜜、糖。此等药乃世间共许之药,可资食但非大量食。我当许诸比丘如此五种药,应于正时摄受,正时服用。」
(三)
时,世尊于傍晚时,由宴默起,依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P.200]我于此处静居……『……但非大量食者也。』诸比丘!时,我心生思念:『有五种药……乃至……我当许诸比丘如此五种药,应于正时摄受,正时服用。』诸比丘!许彼五种药于正时摄受,正时服用。」
(四)
尔时,诸比丘正时摄受,正时服用彼五种药。彼等于平常粗食而消化不良,况油性物耶?故彼等以患秋时病,与食物消化不良二因,而日益枯瘦、粗丑、色恶、渐次形黄、身露脉结。世尊见彼诸比丘日益……乃至……身露脉结。见而言具寿阿难曰:「阿难!如何今诸比丘日益枯瘦……乃至……身露脉结耶?」
(五)
「今诸比丘,彼五种药于正时……二因,而日益枯瘦、粗丑、色恶、渐次形黄、身露脉结。」时,世尊依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受彼五种药,于正时、非时皆许服用。」
二
(一)
尔时,诸病比丘须脂药。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服脂药,〔谓:〕熊脂、鱼脂、鳄脂、猪脂、驴脂,以正时受、正时煮、正时混合,与油共服用。
(二)
诸比丘!若非时受、非时煮、非时混合,若以此服用者,堕三事恶作。诸比丘!若正时受、非时煮、非时混合而服用此者堕二事恶作。诸比丘!若正时受、正时煮、非时混合服用者堕恶作。诸比丘!若正时受、正时煮、正时混合,服用之者无罪。」
三
(一)
尔时,诸病比丘须用根药。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P.201]根药,〔谓:〕姜黄、生姜、菖蒲、白菖蒲、麦冬、辛胡莲、嗢尸罗、苏子或其他根药,于嚼食毋资于嚼食,于啖食毋资于啖食。许领受而储至命终,应时服用,不应时而服用此者,堕恶作。」
(二)
尔时,诸病比丘须用根药粉末。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用捣臼、磨石。」
四
(一)
尔时,诸病比丘须用涩药。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涩药,〔谓:〕荏婆涩、具达奢涩、婆迦瓦涩、那达摩罗涩,或其他涩药,于嚼食毋资于嚼食,于啖食毋资取于啖食。许受而储至命终,应时服用,不应时服用者,堕恶作。」
五
(一)
尔时,诸病比丘须用叶药。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叶药,〔谓:〕荏婆叶、具达奢叶、拔陀罗叶、苏罗尸叶、迦婆尸迦叶或其他叶药,于嚼食毋资于嚼食,于啖食毋资于啖食……乃至……」
六
(一)
尔时,诸病比丘须用果药……乃至……「诸比丘!果药,〔谓:〕伊兰迦、摹拨、胡椒、柯子、川练、余甘子、五达婆罗或其他果药。于嚼食毋资于嚼食,于啖食毋资于啖食……乃至……」
七
(一)
尔时,诸病比丘须树脂药……乃至……「诸比丘!树脂药,〔谓:〕滨具、[P.202]滨具树脂、滨具尸婆提迦、达迦、达迦婆提、达迦胖离、萨周拉沙或其他树脂药。于嚼食毋资于嚼食……乃至……」
八
(一)
尔时,诸病比丘须用盐药……乃至……「诸比丘!盐药,〔谓:〕海盐、黑盐、岩盐、厨盐、赤盐或其他盐药。于嚼食毋资于嚼食,于啖食毋资于啖食,许受储至命终,应时服用,不应时服用者,堕恶作。」
九
(一)
尔时,具寿阿难之和尚具寿毘罗咤狮子患疥癣。因黄水固著彼衣、身,诸比丘以水湿此使离之。世尊巡回卧处、座处,见彼诸比丘以水湿使离彼衣。见而至彼诸比丘住处,言彼诸比丘曰:「诸比丘!此比丘患何病耶?」「此具寿患疥癣,为黄水固著彼衣、身,我等以水湿此使离之。」
(二)
时,世尊由此因缘而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患痒、疔、脓、疥,于身有恶臭者,许用粉药,无病者用牛粪、粘土、颜料。诸比丘!许用臼与杵。」
一〇
(一)
尔时,诸病比丘须用过筛粉药……乃至……「诸比丘!许用筛。」须用细软……乃至……「诸比丘!许布筛。」
(二)
尔时,一比丘患非人病。阿阇梨、和尚虽看护彼,亦不能愈。彼往屠猪场[P.203]食生肉、饮生血,彼之非人病愈矣。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患非人病时,许用生肉、生血。」
一一
(一)
尔时,一比丘患眼疾,诸比丘扶彼比丘往大便、小便。世尊巡回卧处、座处,见彼诸比丘扶彼比丘往大便、小便。见而至彼诸比丘住处,言彼诸比丘曰:「诸比丘!此比丘有何病耶?」
(二)
「此具寿患眼疾,我等扶彼往大便、小便。」时,世尊依此因缘而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许涂药,〔谓:〕黑涂药、矾涂药、长石涂药、红土子、煤烟。」须用涂药混合香料……乃至……「诸比丘!许用栴檀、零凌香、随时檀、达子香、苏子。」
一二
(一)
尔时,诸比丘以小钵、小皿置细末涂药,蒙上草粉、细尘……「诸比丘!许用涂药筐。」尔时,六群比丘用种种涂药筐,金制、银制。众人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用种种涂药筐,用者堕恶作。诸比丘!许用骨制、角制、苇制、竹制、木制、树脂制、果制、铜制、劫贝制者。」
(二)
尔时,涂药筐无盖,蒙上草粉、细尘……乃至……「诸比丘!许用盖。」盖落。「诸比丘!许用线缚,结于涂药筐。」涂药筐倒,盖开药落。「诸比丘!许用线缝。」
(三)
尔时,诸比丘以指涂抹。使眼痛……乃至……「诸比丘!许用涂药篦。」[P.204]尔时,六群比丘用种种涂药篦,金制、银制。众人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乃至……「诸比丘!不得用种种涂药篦,用者堕恶作。诸比丘!许用骨制……乃至……劫贝所制者。」
(四)
尔时,涂药篦落地而变粗糙……乃至……「诸比丘!许用篦筐。」尔时,诸比丘手持涂药筐、涂药篦……乃至……「诸比丘!许用涂药筐袋。」无肩纽……乃至……「诸比丘!许用肩纽、缠线。」
一三
(一)
尔时,具寿毕邻陀婆蹉头热……乃至……「诸比丘!许用油〔涂〕头。」不愈……乃至……「诸比丘!许灌鼻。」由鼻流出……乃至……「诸比丘!许用灌鼻筒。」尔时,六群比丘用种种灌鼻筒,金制、银制。众人忿怒、非难:「犹如享诸欲乐诸在家人。」〔……乃至……〕「诸比丘!不得用种种灌鼻筒,用者堕恶作。诸比丘!许用骨制……乃至……劫贝所制者。」
(二)
灌鼻不得平均。「诸比丘!许用一对灌鼻筒。」不愈。「诸比丘!许吸烟。」涂于灯心而吸。喉烧焦……乃至……「诸比丘!许用烟筒。」尔时,六群比丘用种种烟筒……乃至……许用劫贝所制者。尔时,烟筒无盖。虫入……乃至……「诸比丘!许用盖。」尔时,诸比丘手持烟管。「诸比丘!许用袋。」一面磨擦……乃至……「诸比丘!许用一对袋。」无肩纽……乃至……「诸比丘!许用肩纽、缠线。」
[P.205]一四
(一)
尔时,具寿毕邻陀婆蹉腹痛。诸医师言:「应煮油。」「诸比丘!许煮油。」煮油须用酒混之。「诸比丘!煮油许混酒。」尔时,六群比丘煮油混酒过多,饮而醉。「诸比丘!不得饮混过多酒之油,饮者应如法治。诸比丘!若煮油令不知酒之色、香、味者,如此时许饮混酒之油。」
(二)
尔时,诸比丘处有甚多混合过多酒份所煮之油。时,诸比丘心生思念:「混合过多酒份之油,应如何为之耶?」「诸比丘!许用于涂药。」时,具寿毕邻陀婆蹉处,煮甚多油,而无盛油容器。「诸比丘!许用三种壶,〔谓:〕铜壶、木壶、果壶。」
(三)
尔时,具寿毕邻陀婆蹉肢痛。「诸比丘!许用發汗法。」不愈。「诸比丘!许用䁆法。」不愈。「诸比丘!许用大發汗法。」不愈。「诸比丘!许用热汤药。」不愈。「诸比丘!许用浴室。」
(四)
尔时,具寿毕邻陀婆蹉关节痛。「诸比丘!许用出血。」不愈。「诸比丘!许用角取坏血。」尔时,具寿毕邻陀婆蹉足破裂。「诸比丘!许用涂足药。」不愈。「诸比丘!许用足油。」尔时,有一比丘患疮。「诸比丘!许用刀。」须用涩水。「诸比丘!许用涩水。」须用胡麻膏。「诸比丘!许用胡麻膏。」
(五)
须用敷著布。「诸比丘!许用敷著布。」须用绷带。「诸比丘!许用绷带。」[P.206]疮痒。「诸比丘!许用芥子粉撒之。」疮烂。「诸比丘!许熏。」疮肉隆起。「诸比丘!许用盐片断〔腐〕。」疮不愈合。「诸比丘!许用疮油。」油流出,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用亚麻布治疗〔其他〕一切疮。」
(六)
尔时,有一比丘被蛇咬。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可与四种污物,即:屎、尿、灰、粘土。」时,诸比丘心生思念:「〔此等〕不应受耶?或应受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有施与者,即受之;若无施与者,许自取用之。」尔时,有一比丘饮毒。「诸比丘!许令饮尿。」时,诸比丘心生思念:「〔此〕不应受耶?或应受耶?」「诸比丘!若作者自受时,受已成,不须复受。」
(七)
尔时,有一比丘因毒药而病。「诸比丘!许令饮〔著犂〕畦土煎汁。」尔时,有一比丘便秘。「诸比丘!许令饮炒〔米〕灰汁。」尔时,有一比丘患黄疸病。「诸比丘!许令饮〔浸〕〔牛〕溲之呵利勒〔汁〕。」尔时,有一比丘患皮肤病。「诸比丘!许涂用香料。」尔时,有一比丘身体液多。「诸比丘!许饮用吐下药。」须用澄明稀粥。「诸比丘!许用澄明稀粥。」须用天然豆汁。「诸比丘!许用天然豆汁。」须用人工处理与天然〔豆汁〕。「诸比丘!许用人工处理与天然〔豆汁〕。」须用肉汁。「诸比丘!许用肉汁。」
一五
(一)
尔时,具寿毕邻陀婆蹉欲于王舍城边清扫山崖作窟室。时,摩竭国洗[P.207]尼瓶沙王至具寿毕邻陀婆蹉住处,至而敬礼具寿毕邻陀婆蹉,坐于一面。坐一面已,摩竭国洗尼瓶沙王言具寿毕邻陀婆蹉曰:「长老何所为耶?」「大王!清扫山崖,欲作窟窒。」「尊者须用守园人耶?」「大王!世尊不许用守园人。」「若尔,白世尊后,报我!」「唯!唯!大王!」具寿毕邻陀婆蹉答摩竭国洗尼瓶沙王。
(二)
时,具寿毕邻陀婆蹉说法、教示、劝导、奖励,使摩竭国洗尼瓶沙王庆喜。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闻具寿毕邻陀婆蹉说法、教示、劝导、奖励、庆喜已,从座而起,敬礼具寿毕邻陀婆蹉,右绕而去。时,具寿毕邻陀婆蹉遣使白世尊曰:「摩竭国洗尼瓶沙王欲施与守园人,应如何为之耶?」时,世尊依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许〔受〕守园人。」
(三)
摩竭国洗尼瓶沙王至具寿毕邻陀婆蹉住处,至而敬礼具寿毕邻陀婆蹉,坐于一面。坐一面已,摩竭国洗尼瓶沙王言具寿毕邻陀婆蹉曰:「世尊许用守园人否?」「许!大王!」「若尔,我施守园人与尊者。」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虽约定〔施〕守园人于具寿毕邻陀婆蹉,但忘之矣。久后忆念,告一事务大臣曰:「我约〔施〕守园人于尊者,施与守园人耶?」「大王!未施守园人于尊者。」「是今日前几日事耶?」
(四)
时,彼大臣将日数告摩竭国洗尼瓶沙王曰:「大王!五百日也。」「若尔!施与尊者五百守园人。」「唯!唯!大王!」彼大臣应诺摩竭国洗尼瓶沙王,施与具[P.208]寿毕邻陀婆蹉五百守园人。因此而成一村邑,故此称守园人村,亦名毕邻陀村。尔时,具寿毕邻陀婆蹉依此村而住。时,具寿毕邻陀婆蹉于早晨著下裳,持衣、钵,为乞食而入毕邻陀村。
(五)
尔时,是村行祭礼,诸童女饰身,著华鬘而游戏。时,具寿毕邻陀婆蹉顺次乞食往毕邻陀村,到一守园人住处,坐所设座。尔时,彼守园人之妻有女,见他诸童女饰身,著华鬘游戏,而号泣言:「与我华鬘!与我华鬘!」时,具寿毕邻陀婆蹉言彼守园人之妻曰:「何故此童女号泣耶?」「见他诸童女身饰著华鬘游戏,故此童女号泣而言:『与我华鬘!与我华鬘!』我等贫困者,何处得华鬘?何处得庄严?」
(六)
时,具寿毕邻陀婆蹉取一草轮,言彼守园人之妻曰:「将此草轮置彼童女头上。」时,彼守园人妻以彼草轮置于彼童女头上,即成为金华鬘,端丽、可乐、殊妙,如此金华鬘即王之后宫亦未曾有。众人告摩竭国洗尼瓶沙王曰:「大王!某甲守园人家有金华鬘,端丽、可乐、殊妙,如此金华鬘即大王后宫亦未曾有。彼贫困者从何处而得耶?必由窃盗而得也。」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令缚彼守园人一族。
(七)
复次,具寿毕邻陀婆蹉于早晨著下裳,持衣、钵,为乞食入毕邻陀村。于毕邻陀村顺次乞食而至彼守园人住处,至而问近邻之人曰:「彼守园人一族往何处耶?」「彼因金华鬘故为王所缚矣!」时,具寿毕邻陀婆蹉至摩竭国洗尼瓶沙王住处,至已,于设座而坐。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至具寿毕邻陀婆蹉坐处,至而敬礼具寿[P.209]毕邻陀婆蹉,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具寿毕邻陀婆蹉言摩竭国洗尼瓶沙王曰:
(八)
「大王!何故令缚守园人之一族耶?」「彼守园人家有金华鬘,端丽、可乐、殊妙,如此金华鬘即我后宫亦未曾有。彼贫困者从何处得耶?必窃盗而得也。」时,具寿毕邻陀婆蹉观想将摩竭国洗尼瓶沙王宫殿变成金色时,此一切皆成金制。「大王!汝有如此多金,从何处得耶?」「我了知矣!此尊者神通威力也。」如是令释彼守园人。
(九)
尊者毕邻陀婆蹉于王与其众会,示现神通、神变上人法,众人欢喜信仰,持来五种药与具寿毕邻陀婆蹉,〔谓:〕熟酥、生酥、油、蜜、糖。而具寿毕邻陀婆蹉本得五种药,乃随而与其徒众。彼徒众骄奢,随得藏满瓮、瓶,盛满漉水器、囊而悬挂于门窗,但此等物互相粘著,被鼠散乱于精舍。众人巡回精舍时,见而忿怒、非难:「诸沙门释子内藏财物,犹如摩竭国洗尼瓶沙王。」
[P.210]一六
(一)
尔时,世尊于随意间住舍卫城后,向王舍城游行。具寿疑离越于途中至制糖厂,见粉或炭投于糖中。见而〔念:〕「混合食物沙糖不相应,非时食糖亦不相应。」而怀疑惧,与其徒众俱不食糖。又听从彼等之人亦不食糖。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为何将粉或炭加于糖中耶?」「世尊!为使之坚硬。」「诸比丘!若为使之坚硬,以粉或炭加于糖中而属于糖者,诸比丘!则许随所好而食糖。」
(二)
具寿疑离越于途中,见粪堆上长豆。见而〔念:〕「豆不相应,豆熟生长故。」而怀疑惧,与其徒众俱不食豆。又听从彼等者亦不食豆。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豆熟而生长,诸比丘!但许随所好而食豆。」
(三)
尔时,有一比丘腹痛,彼饮盐酸粥而其腹痛止。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于病者以盐酸粥,无病者以之混合水为饮料,皆许饮用。」
一七
(一)
时,世尊顺次游行到王舍城,于此,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尔时,世尊腹痛。时,具寿阿难以前世尊腹痛时,曾用三辛粥而治愈,而自调胡麻、米、豆,藏于屋内煮之,奉世尊曰:「世尊!请饮三辛粥。」
(二)
如来或知而问,或知而不问;知时而问,或知时不问;如来有义而问,无义不问;如来即毁无义之桥也。佛世尊依二相问诸比丘,〔谓:〕说法与为声闻定学[P.211]处。时,世尊问具寿阿难:「阿难!此粥从何处得耶?」时,具寿阿难以彼义白世尊。
(三)
佛世尊呵责:「阿难!不相合、不随顺、不相称、非沙门之法、不相应、非事也。阿难!汝如何欲如此骄奢耶?阿难!藏于屋内者不相应也,煮于屋内亦不相应,自煮亦不相应。阿难!如此者令未信者不信〔……乃至……〕」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藏于屋内,煮于屋外,自煮者不得食,食者堕恶作。
(四)
诸比丘!若藏于屋内,煮于屋内,自煮而食之者,堕三事恶作。诸比丘!若藏于屋内,煮于屋内,他人煮而食者,堕二事恶作。诸比丘!若藏于屋内,煮于屋外,自煮而食者,堕二事恶作。
(五)
诸比丘!若藏于屋外,煮于屋内,自煮而食者,堕二事恶作。诸比丘!若藏于屋内,煮于屋外,他人煮而食之者,堕恶作。诸比丘!若藏于屋外,煮于屋内,他人煮而食之者,堕恶作。诸比丘!若藏于屋外,煮于屋外,自煮而食之者,堕恶作。诸比丘!若藏于屋外,煮于屋外,他人煮而食之者,无罪。」
(六)
尔时,以世尊禁止自煮,诸比丘于更煮疑惧。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更煮。」
(七)
尔时,王舍城饥馑,众人将盐、油、米、嚼食持来〔僧〕园。诸比丘将此等物藏于屋外,或为害虫、害兽所食,或为盗贼取去。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藏屋内。」藏于屋内,煮于屋外,残食行者围绕,诸比丘于不安中进食。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于屋内煮。」饥馑时,施者取[P.212]多,与诸比丘者少。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自煮。诸比丘!许藏于屋内,煮于屋内,自煮。」
(八)
尔时,有多数比丘于迦尸国住雨安居后,往王舍城拜见世尊,于途中不得满足所需粗、妙食,有甚多嚼食即是果实,而无施与者。时,彼诸比丘呈疲劳相,诣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佛世尊与诸客比丘俱相致候,乃是常法。时,世尊言彼诸比丘曰:「诸比丘!堪忍否?满足否?来途中不极疲耶?诸比丘!汝等从何处来耶?」
(九)
「世尊!满足。我等于迦尸国住雨安居后,来王舍城拜见世尊,于途中不得满足,极需粗、妙食,有甚多嚼食即是果实,而无施与者,故我等呈疲劳相,行路而来。」时,世尊依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于有嚼食之果实而无施与者处,许人自取持。于见施者,许受置地上果实而食。诸比丘!许受所拾〔果实〕。」
一八
(一)
尔时,有一婆罗门得新胡麻、新蜜。时,彼婆罗门心生思念:「我当将此新胡麻、新蜜,施与佛为上首诸比丘等。」时,彼婆罗门诣世尊住处。诣而与世尊俱相致候,交谈欢庆、感铭之言,而立于一面。立于一面已,彼婆罗门白世尊[P.213]言:「瞿昙!明日与比丘众俱受我食。」世尊默然而许。时,彼婆罗门知世尊许诺而离去。
(二)
时,彼婆罗门是夜过后,调殊妙嚼食、啖食,而白世尊食时言:「瞿昙!时至也,食已备。」时,世尊于早晨时著下裳,持衣、钵,到彼婆罗门住处,到而与比丘众坐于所设座上。时,彼婆罗门手捧殊妙嚼食、啖食,以奉佛为上首比丘众,皆令饱满,以至示谢。见世尊食已,洗钵与手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说法、教示、劝导、奖励彼婆罗门,使之庆喜,离座而去。
(三)
时,世尊离去未久,彼婆罗门心生思念:「我请佛为上首比丘众为施新胡麻及新蜜,但我忘失施与此等。我当盛新胡麻、新蜜,于瓮、于瓶,运至〔僧〕园。」时,彼婆罗门令盛胡麻、新蜜于瓮与瓶而运至〔僧〕园,诣世尊住处。诣而立于一面。立于一面已,彼婆罗门白世尊言:
(四)
「瞿昙!我请佛为上首比丘众,为施新胡麻及新蜜也,但我忘失施此等。瞿昙!受我供奉新胡麻及新蜜。」「婆罗门!若尔,即施与诸比丘。」其时饥馑,供奉微小,而诸比丘体谅谢绝。〔今〕一切僧伽皆受供奉,诸比丘疑惧而未受。「诸比丘!受之,食之。诸比丘!许于食已、谢已,受用彼自〔施食者〕处赍来,而非残食者。」
一九
(一)
尔时,有归依具寿跋难陀释子一家族,为僧伽送嚼食,言:「应示跋[P.214]难陀后,施与僧伽。」尔时,具寿跋难陀释子为乞食而入村里。时,彼诸人往〔僧〕园,问诸比丘曰:「跋难陀在何处耶?」「具寿跋难陀释子为乞食而入村里矣。」「此嚼食应示跋难陀后,施与僧伽。」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尔,受而置之以待跋难陀归来!」
(二)
时,具寿跋难陀释子食前访问诸家,是日日中归来。然以尔时饥馑,供奉微小,而诸比丘体谅谢绝。〔今〕一切僧伽皆受供奉,诸比丘疑惧而不受。〔世尊曰:〕「诸比丘!受之,食之。诸比丘!许于食已、谢已,受用食时以前所受,而非残食者。」
二〇
(一)
尔时,世尊于随意间住王舍城后,向舍卫城游行,顺次游行至舍卫城。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具寿舍利弗患热病。时,具寿摩诃目犍连至具寿舍利弗住处,至而言具寿舍利弗,曰:「舍利弗!汝前患热病时,依何而治耶?」「依莲藕、莲根也。」时,具寿摩诃目犍连譬如力士伸其屈腕、屈其伸腕然,乃亦如此〔迅〕没于祇树林,现于曼陀祇尼莲池岸。
(二)
有象见具寿摩诃目犍连由远处来。见而言具寿摩诃目犍连,曰:「摩诃目犍连!来!摩诃目犍连!善来!何所需耶?我应以何施与之耶?」「莲藕、莲根也。」时,彼象命一象言:「施与尊者所需之莲藕、莲根。」时,彼象潜入曼陀祇尼莲池,[P.215]以长鼻拔莲藕、莲根,净洗而束之,至具寿摩诃目犍连住处。
(三)
时,具寿摩诃目犍连譬如力士伸其屈腕、屈其伸腕,乃亦如此〔迅〕没于曼陀祇尼莲池岸,现于祇树林。彼象亦没于曼陀祇尼莲池岸,现于祇树林。时,彼以莲藕、莲根呈送具寿摩诃目犍连,而没于祇树林,现于曼陀祇尼莲池岸。时,具寿摩诃目犍连以莲藕、莲根,与具寿舍利弗。时,具寿舍利弗食莲藕、莲根,热病乃愈。而尚多莲藕、莲根余存焉。
(四)
然以尔时饥馑,供奉微小,而诸比丘体谅谢绝。〔今〕僧伽皆受供奉,诸比丘疑惧而不受〔彼莲藕、莲根〕。「诸比丘!受之,食之。诸比丘!许食已、谢已,受用林中所生,池中所生,而非残食者。」
二一
(一)
尔时,舍卫城嚼食果实充足,但无施者,诸比丘疑惧而不食果实。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无种子或已去种子果实,虽无施者亦许受用。」
二二
(一)
尔时,世尊于随意间住舍卫城后,向王舍城游行,顺次游行到王舍城。于此,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尔时,有一比丘患痔病,医师阿迦沙噶嗒施刀。时,世尊巡回卧处、座处,到彼比丘精舍。
(二)
医师阿迦沙噶嗒见世尊从远方来,见而白世尊言:「瞿昙!来!观此比丘[P.216]大便道,如大蜥蜴口然。」时,世尊心念:「此愚人愚弄我。」默然而还,依此因缘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曰:「诸比丘!此精舍有病比丘否?」「世尊!此处有。」「诸比丘!彼比丘患何病耶?」「彼具寿患痔病,医师阿迦沙噶嗒曾施刀。」
(三)
佛世尊呵责曰:「诸比丘!彼愚人之〔所为〕不相合、不随顺、不相称、非沙门法、不相应、非事。诸比丘!如何彼愚人于密处施刀耶?诸比丘!密处皮肤柔软,伤既难治,刀亦难施。诸比丘!如此令未信者不信……。」乃呵责、说法,告比丘等曰:「诸比丘!于密处不得用刀,用者堕偷兰遮。」
(四)
尔时,六群比丘心念:「世尊禁止刀法。」而行灌肠。少欲诸比丘忿怒、非难:「如何六群比丘行灌肠耶?」时,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六群比丘行灌肠,真实否?」「世尊!真实也。」乃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密处周围二指处,不得行刀法或灌肠,行者堕偷兰遮。」
二三
(一)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王舍城后,向波罗㮈国游行,顺次游行到波罗㮈国。于此世尊住波罗㮈国仙人堕处鹿野苑。其时波罗㮈国有优婆塞苏卑与优婆夷苏卑,皆有信心,而为施者、侍者,归依僧伽。时,优婆夷苏卑往诸〔僧〕园,由精舍到精舍,由房舍到房舍,问诸比丘:「谁患病耶?应为谁持何物来耶?」
[P.217](二)
尔时,有一比丘服吐下药。时,彼比丘言优婆夷苏卑曰:「我服吐下药,我须肉味。」答言:「善!当持来。」而往家命侍者言:「往视有存肉否?」「唯!唯!」彼人应诺优婆夷苏卑,巡游波罗㮈到处不见存肉。时,彼人到优婆夷苏卑住处。到而言优婆夷苏卑曰:「已无存肉,今日不杀也。」
(三)
时,优婆夷苏卑心生思念:「若彼病比丘不得肉味则或加病或丧命也。我已应诺,若不持往,不相应也。」如是持利刀割髀肉与婢言:「调理此肉,施与某精舍病比丘。彼若问我时,答曰有病。」如是以上衣裹髀入后室而卧于床。
(四)
时,优婆塞苏卑归家问婢曰:「苏卑在何处耶?」「彼女卧于后室。」时,优婆塞苏卑到优婆夷苏卑住处,到而言优婆夷苏卑曰:「何故而卧耶?」「我有病。」「汝有何病耶?」时,优婆夷苏卑以彼事告优婆塞苏卑。时,优婆塞苏卑言:「希有哉!未曾有哉!此苏卑有信心、有净心,乃至弃舍己肉。此女又有何他物不能施耶?」欢喜踴跃,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
(五)
坐于一面已,优婆塞苏卑白世尊言:「世尊!明日请比丘众俱受我食。」世尊默然而许之。时,优婆塞苏卑知世尊已许,即从座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时,优婆塞苏卑于是夜过后,调殊妙嚼食、啖食,白世尊曰:「时到,已调食。」[P.218]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钵、衣,到优婆塞苏卑住处。到而与诸比丘俱坐于所设座上。
(六)
时,优婆塞苏卑诣世尊在处,诣而敬礼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时,世尊言优婆塞苏卑曰:「苏卑在何处耶?」「世尊!有病。」「若尔!令前来!」「世尊!不能。」「若尔!抱来。」时,优婆塞苏卑抱优婆夷苏卑来。彼女见世尊时,大伤即愈,皮肤长成,身毛已生。
(七)
时,优婆塞苏卑、优婆夷苏卑言:「希有哉!未曾有哉!如来有大神变、有大威力。一见世尊,大伤即愈,皮肤长成,身毛已生。」欢喜踴跃,手捧殊妙嚼食、啖食奉以佛为上首比丘众令饱满至示谢。见世尊食已,洗钵与手已,乃坐于一面。时,世尊说法、教示、劝导、奖励优婆塞苏卑、优婆夷苏卑,令彼庆喜,即从座起离去。
(八)
时,世尊依此因缘,于此时机,令集会比丘众,问诸比丘:「诸比丘!谁向优婆夷苏卑乞肉耶?」如此说时,彼比丘白世尊言:「我向优婆夷苏卑乞肉。」「比丘!持来耶?」「世尊!持来!」「比丘!汝食耶?」「世尊!我食矣!」「比丘!汝观察否?」「世尊!我未观察。」
(九)
佛世尊呵责曰:「愚人!汝如何不观察而食肉耶?愚人!汝食人肉也。愚人!如此令未信者不信〔……乃至……〕。」呵责而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有具信心、具净心之人,彼等舍弃己肉。诸比丘!不得食人肉,食者堕偷兰遮。诸比丘!不观察不得食肉,食者堕恶作。」
[P.219](一〇)
尔时,王之象死。时当饥馑,众人食象肉,以象肉与往乞食之诸比丘,诸比丘食象肉。众人忿怒、非难:「如何诸沙门释子食象肉耶?象乃王〔兵〕众,若王了知,应不悦彼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食象肉,食者堕恶作。」
(一一)
尔时,王之马死。时当饥馑,众人食马肉,以马肉与往乞食之诸比丘,诸比丘食马肉。众人忿怒、非难:「如何诸沙门释子食马肉耶?马乃王之〔兵〕众,若王了知,应不悦彼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食马肉,食者堕恶作。」
(一二)
尔时,正当饥馑,众人食狗肉,以狗肉与往乞食之诸比丘,诸比丘食狗肉。众人忿怒、非难:「如何诸沙门释子食狗肉耶?狗乃可恶嫌厌者也。」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食狗肉,食者堕恶作。」
(一三)
尔时,正当饥馑,众人食蛇肉,以蛇肉与往乞食之诸比丘,诸比丘食蛇肉。众人忿怒、非难:「如何诸沙门释子食蛇肉耶?蛇乃可恶嫌厌者也。」又苏拔沙龙王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已,苏拔沙龙王白世尊言:「龙有无信心、无净心者,彼等以伤害诸比丘。善哉!不得令诸尊者食蛇肉。」时,世尊说法、教示苏拔沙龙王……乃至……右绕离去。时,世尊依此因缘说法,[P.220]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不得食蛇肉,食者堕恶作。」
(一四)
尔时,诸猎夫杀狮子而食其肉,以狮子肉与往乞食之诸比丘。诸比丘食狮子肉,住于林中,狮子循狮子肉香而袭诸比丘。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食狮子肉,食者堕恶作。」
(一五)
尔时,诸猎夫杀虎〔……乃至……〕杀豹〔……乃至……〕杀熊〔……乃至……〕杀鬣狗,而食其肉,以虎〔……乃至〕鬣狗肉与乞食之诸比丘。诸比丘食虎〔……乃至〕鬣狗肉,住于林中,虎〔……乃至〕鬣狗循虎〔……乃至〕鬣狗肉香而袭诸比丘。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食虎〔……乃至〕鬣狗肉,食者堕恶作。」
二四
(一)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波罗㮈国后,向阿那伽宾头国游行,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地方众人多以车载盐、油、米、嚼食,随佛为上首比丘众后,曰:「若当班者,即应设食。」又有五百食残食者。时,世尊顺次游行到阿那伽宾头国。
(二)
时,有一未曾当班婆罗门,心生思念:「〔谓:〕『若当班者,即应设食。』随佛为上首比丘众以来,已过二月而未轮班。我乃单身,弃多家事。我当观察食堂,调理食堂所无者。」时,彼婆罗门观察食堂,无有二种,〔谓〕:粥与蜜丸也。
(三)
时,彼婆罗门到具寿阿难住处,到而言具寿阿难:「阿难!今,我未轮班,[P.221]心生思念〔谓:〕『若当班者,即应设食。随佛为上首比丘众以来,已过二月而未轮班。我乃单身,弃多家事。我当观察食堂,调理食堂所无者。』阿难!我观察食堂,无有二种,〔谓:〕粥与蜜丸也。阿难!我若调粥与蜜丸时,瞿昙能受否?」「婆罗门!若尔,我往问世尊。」
(四)
时,具寿阿难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阿难!若尔令调。」〔阿难言彼婆罗门曰:〕「婆罗门!若尔调之。」时,彼婆罗门于是夜过后,乃调甚多粥与蜜丸供奉世尊曰:「瞿昙!请受我粥与蜜丸。」「婆罗门!若尔,施与诸比丘。」诸比丘疑惧不敢受。〔世尊曰:〕「诸比丘!受之,食之。」时,彼婆罗门以手捧甚多粥与蜜丸,奉佛为上首比丘众,令饱满至示谢,〔见〕世尊食已,洗钵与手,于一面坐。
(五)
坐于一面已,世尊言彼婆罗门曰:「婆罗门!粥有十种功德。何者为十耶?施粥者施寿、施色、施乐、施力、施辩,饮粥者灭饥、除渴、顺气、净腹、助化。婆罗门!粥有如此十种功德。」
(六)
[P.222](七)
时,世尊以如此偈,向彼婆罗门随喜,从座起而离去。时,世尊以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许用粥与蜜丸。」
二五
(一)
众人闻知:「世尊许用粥与蜜丸。」彼等早晨调软粥与蜜丸。诸比丘于早晨饱食软粥、蜜丸,不好食堂食物。尔时,有一大臣得新信心,明日请佛为上首比丘众。时,彼新得信心大臣心生思念:「我当为一千二百五十比丘,调一千二百五十钵肉,应于一一比丘奉一一钵肉。」
(二)
时,彼新得信心大臣于是夜过后,调殊妙嚼食、啖食及一千二百五十钵肉,以是时白世尊言:「食时到,已调食。」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衣、钵,到彼新得信心大臣家,到而与比丘众俱坐于所设座上。
(三)
时,彼新得信心大臣于食堂供养诸比丘,诸比丘言:「少与!少与!」此新得信心大臣言:「勿少受!我调甚多嚼食、啖食及一千二百五十钵肉,而奉一一比丘一一钵肉。受所欲!」「我等非以是故少受,我等早晨饱食软粥、蜜丸,故此少受。」
(四)
时,彼新得信心大臣忿怒、非难:「如何诸尊师受我所招请而亦食他人软粥耶?我非无能施与所欲。」如是忿怒不悦、非难,盛满诸比丘之钵,继而言:「请食肉,不然持去。」时,彼新得信心大臣手奉嚼食、啖食于佛为上首比丘众,令饱[P.223]满至示谢。见世尊食已,洗钵与手,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说法、教示、劝导、奖励新得信心大臣,使之庆喜,即从座起离去。
(五)
时,世尊离去未久,彼新得信心大臣心生悔疑、生追悔,〔念:〕「我有失、我无得;我有恶得、我无善得;我忿懑不悦、非难而盛满诸比丘之钵,继而言:『食之,不然持去。』我多行善耶?行不善耶?」时,彼新得信心大臣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彼新得信心大臣白世尊言:「于此,世尊离去未久,我生悔疑、生追悔,〔念:〕『我有失、我无得;我有恶得、我无善得;我忿懑不悦、非难而盛满诸比丘之钵,继而言:「食之,不然持去。」我多行善耶?行不善耶?』我多行善耶?行不善耶?」
(六)
「汝招请佛为上首比丘众时,汝別日多为善。一一比丘从汝受一一抟食时,汝乃多为善,汝生天。」时,彼新得信心大臣言:「我有得、我有善得、我多为善、我生天。」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
(七)
时,世尊由此因缘,于此时机,令集会诸比丘,问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受一人招请而食余人软粥,真实耶?」「世尊!真实也。」佛世尊呵责曰:「诸比丘!如何诸愚人受一人招请而食余人软粥耶?诸比丘!如此令未信者不信〔……[P.224]乃至……〕。」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受一人招请则不得食余人软粥,食者应如法治之。」
二六
(一)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阿那伽宾头国后,向王舍城游行,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其时毘罗咤迦旃从王舍城往阿那伽宾头途上,率五百车,皆载满砂糖壶。时,世尊见毘罗咤迦旃从远方来,见而离开道路,于一树下坐。
(二)
时,毘罗咤迦旃诣世尊处。诣而敬礼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已,毘罗咤迦旃白世尊:「我欲于一一比丘施与一一砂糖壶。」「迦旃!若尔持一砂糖壶来。」「唯!唯!」毘罗咤迦旃应诺世尊,持一砂糖壶诣世尊处。诣而白世尊:「持来砂糖壶矣!我应如何为之耶?」「迦旃!若尔,施砂糖与诸比丘。」
(三)
「唯!唯!」毘罗咤迦旃应诺世尊,施砂糖与诸比丘后,白世尊:「施砂糖与诸比丘,于此处残留甚多砂糖,我应如何为之?」「迦旃!若尔,依诸比丘所欲施与砂糖。」「唯!唯!」毘罗咤迦旃应诺世尊,施与诸比丘所欲砂糖后,白世尊:「依诸比丘所欲施与砂糖矣。然此处尚余甚多砂糖,我应如何为之耶?」「迦旃!若尔,以砂糖施令诸比丘饱满。」「唯!唯!」毘罗咤迦旃应诺世尊,以砂糖令诸比丘饱满。少数诸比丘既满钵,漉水器及囊亦饱满。
(四)
时,毘罗咤迦旃以砂糖饱满比丘等后,白世尊:「以砂糖令诸比丘充实饱[P.225]满矣,然此处尚余甚多砂糖,我应如何为之耶?」「迦旃!若尔,以砂糖施与诸食残食者。」「唯!唯!」毘罗咤迦旃应诺世尊,以砂糖施与诸食残食者后,白世尊:「以砂糖施与诸食残食者矣,然此处尚余甚多砂糖,我应如何为之耶?」「迦旃!若尔,依诸食残食者所欲,施与砂糖。」
(五)
「唯!唯!」毘罗咤迦旃应诺世尊,施与诸食残食者所欲砂糖后,白世尊:「虽施与诸食残食者所欲砂糖,然此处尚余甚多砂糖,我应如何为之耶?」「迦旃!若尔,以砂糖饱满诸食残食者。」少数诸食残食者瓮、瓶既满,笼、襜亦满。
(六)
时,毘罗咤迦旃以砂糖饱满诸食残食者后,白世尊:「以砂糖饱满诸食残食者矣,但此处尚余甚多砂糖,我应如何为之耶?」「迦旃!我不见天、魔、梵天、世间、沙门、婆罗门、天、人群生中,有食此砂糖,正得消化者,但除如来与如来声闻。迦旃!若尔,汝将此砂糖弃于无草地上,或沈于无虫水中。」「唯!唯!」毘罗咤迦旃应诺世尊,将彼砂糖沈于无虫水中。
(七)
时,彼砂糖投于水中矣,沸腾出火焰,譬如终日烧热铁板投水中时沸腾出火焰,彼砂糖投水中亦如此沸腾出火焰。时,毘罗咤迦旃恐惧,身毛竖立,诣世尊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
(八)
坐于一面时,世尊与毘罗咤迦旃依次说示,〔谓:〕施论、戒论、生天论、诸欲过患、邪害、杂染及出离功德。世尊知毘罗咤迦旃生堪任心、柔软心、离障心、欢喜心、明净心,说诸佛本真教法……〔同第一 大犍度七(六)〕……如此毘罗咤[P.226]迦旃即于其座生远尘离垢法眼,谓:「凡有集法者,皆有此灭法。」
(九)
时,毘罗咤迦旃已见法、得法、知法、入法、超诸疑惑、弃除犹豫而得无畏,以行师教不依他缘,白世尊:「奇哉!奇哉!譬如覆者起……〔同第一 大犍度七(一〇)〕……如此世尊以种种方便说法。我归依世尊、法及比丘众。世尊容我从今日起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
二七
(一)
时,世尊次第游行到王舍城。于是,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尔时,王舍城甚多砂糖。诸比丘疑惧〔念:〕「世尊许病者用砂糖,无病者不然。」而不敢食砂糖。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病者用砂糖,无病者用砂糖水。」
二八
(一)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王舍城后,向巴连弗邑游行,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时,世尊次第地游行至巴连弗邑。巴连弗邑优婆塞闻:「世尊至巴连弗邑。」时,巴连弗邑诸优婆塞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对巴连弗邑优婆塞说法、教示、劝导、奖励,令之庆喜。
(二)
时,巴连弗邑诸优婆塞庆喜世尊说法、教示、劝导、奖励时,白世尊:「世尊与比丘众俱请至休息堂。」世尊默然许之。时,巴连弗邑诸优婆塞知世尊默许,[P.227]即从座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去休息堂。至休息堂已,遍敷卧具、设座、置水瓶、挑油灯,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立于一面。
(三)
立于一面已,巴连弗邑诸优婆塞白世尊:「于休息堂遍敷卧具、设座、置水瓶、挑油灯,世尊!请知是时。」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衣、钵,与比丘众俱到休息堂。到而洗足,入休息堂,近中柱东面而坐。巴连弗邑诸优婆塞洗足,入休息堂,近东壁,面向世尊而坐。
(四)
时,世尊告巴连弗邑诸优婆塞曰:「诸居士!破戒、坏戒有五过患。何者为五耶?诸居士!于此处破戒、坏戒者将因放逸而大失财,此,破戒、坏戒第一过患也。诸居士!其次破戒、坏戒者起恶名声,此,破戒、坏戒第二过患也。诸居士!其次破戒、坏戒者,到随一众会,或刹帝利众会、或婆罗门众会、或居士众会、或到沙门众会,皆至畏惧羞愧,此,破戒、坏戒第三过患也。诸居士!其次破戒、坏戒者迷乱而死,此,破戒、坏戒第四过患也。诸居士!其次破戒、坏戒者身坏死后,生恶处、恶趣、堕处、地狱,此,破戒、坏戒第五过患也。诸居士!如此破戒、坏戒有五过患。
(五)
诸居士!持戒、成戒者有五功德。何者为五耶?诸居士!此处持戒、成戒[P.228]者不放逸而得大财蕴,此,持戒、成戒第一功德也。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起善名声,此,持戒、成戒第二功德也。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到随一众会,或刹帝利众会、或婆罗门众会、或居士众会、或沙门众会,皆无畏无羞,此,持戒、成戒第三功德也。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不迷乱而死,此,持戒、成戒第四功德也。诸居士!其次持戒、成戒者身坏死后,生善趣、天界,此,持戒、成戒第五功德也。」
(六)
时,世尊至夜更说法、教示、劝导、奖励巴连弗邑诸优婆塞,令之庆喜:「居士等!夜深矣!知是时。」「唯!唯!」巴连弗邑诸优婆塞即从座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
(七)
时,巴连弗邑诸优婆塞离去未久,世尊入于空屋。尔时,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为防跋祇族而于巴连弗邑筑城。世尊深夜凌晨早起,以清净超人天眼,见多数诸天,围封宅地。有大势力诸天倾心与有大势力王者与王大臣,于封宅地处建筑住宅;中位诸天倾心与有中位王者与王臣,于封宅地处建筑住宅;下劣诸天倾心与下劣王者与王臣,于封宅地处建筑住宅。
(八)
时,世尊告具寿阿难曰:「阿难!谁在筑巴连弗邑城耶?」「摩竭国大臣须[P.229]尼陀与禹舍,为防跋祇族于巴连弗邑筑城也。」「阿难!譬如与三十三天商量,阿难!如此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为防跋祇族亦于巴连弗邑筑城。阿难!我于此处深夜凌晨早起,以清净超人天眼见多数诸天……乃至……下劣王与王臣倾心……于……建筑住宅。阿难!但言圣民住处,但言商贾市集,巴连弗邑都城应是最胜都城。阿难!巴连弗邑有三障难!依火、依水、自内生不和也。」
(九)
时,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诣世尊住处。诣而与世尊互相致候,交谈庆喜、感铭之言,而立于一面。立于一面已,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白世尊:「瞿昙!今日与比丘众俱请受我等食。」世尊默然许之。时,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知世尊默许而去。
(一〇)
时,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调殊妙嚼食、啖食,奉告世尊是时:「瞿昙!食时到。」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钵、衣,至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住处,至而与诸比丘俱坐所设座上。时,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亲手供养殊妙嚼食、啖食于佛为上首僧伽,令饱满至示谢。见世尊食已,洗钵与手。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于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世尊以偈随喜:
(一一)
时,世尊对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以此偈随喜已,即从座起而去。
(一二)
尔时,摩竭国大臣须尼陀与禹舍随世尊后,〔心生思念:〕「今日瞿昙所出之门当名瞿昙门,恒河渡头当名瞿昙津。」时,世尊所出之门名瞿昙门。时,世尊到达恒河。尔时,恒河水满及岸,〔岸〕鸦得饮。众人或求船、或求筏、或结桴,欲从此岸渡彼岸。
(一三)
世尊见众人或求船、或求筏、或结桴,欲从此岸渡往彼岸。见而譬如力士伸其屈腕、屈其伸腕,乃亦如此〔迅速〕与诸比丘俱没于恒河此岸,而现于彼岸。时,世尊了知此义,乃于此时,自唱偈曰:
二九
(一)
时,世尊到拘利村,世尊住此拘利村。于此,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不了悟、不通达四圣谛,如此我与汝等亦久流转轮回也。以何为四?诸比丘!因不了悟、不通达苦圣谛,如此我及汝等亦久流转轮回;因不了悟、不通达苦集圣谛〔……乃至……〕苦灭圣谛〔……乃至……〕苦灭道圣谛,如此我及汝等亦久流转轮回。
[P.231](二)
诸比丘!今了悟、通达苦圣谛,了悟、通达苦集圣谛,了悟、通达苦灭圣谛,了悟、通达顺苦灭道圣谛,断有爱、尽有索、更不受后有。
三〇
(一)
淫女庵婆婆梨闻:「世尊到拘利村。」时,淫女庵婆婆梨驾善美车、乘善美车,随善美车出毘舍离,拜见世尊。凡车可通处,乘车而往,然后下车步行,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
(二)
坐于一面时,世尊为淫女庵婆婆梨说法、教示、劝导、奖励,使之庆喜。时,淫女庵婆婆梨〔闻〕世尊说法教示、劝导、奖励,庆喜时,白世尊:「世尊!明日与比丘众俱请受食。」世尊默然许之。时,淫女庵婆婆梨知世尊默许,从座而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
(三)
毘舍离诸隶车人闻:「世尊至拘利村。」时,毘舍离诸隶车人驾善美车、乘善美车,随善美车出毘舍离,拜见世尊。部分诸隶车人以青作青色,著青衣,带青庄严;部分诸隶车人以黄作黄色,著黄衣,带黄庄严;部分诸隶车人以赤作赤色,著赤衣,带赤庄严;部分诸隶车人以白作白色,著白衣,带白庄严。时,淫女庵婆婆梨与隶车青年以辕对辕、轭对轭、轮对轮、轴对轴相冲突。
[P.232](四)
时,彼诸隶车人言淫女庵婆婆梨曰:「庵婆婆梨!汝何故与隶车诸青年以辕对辕、轭对轭、轮对轮、轴对轴相冲突耶?」「我明日宴请佛为上首诸比丘。」「庵婆婆梨!〔与汝〕百千金,此食〔供养〕让于我等。」「假令以毘舍离及其周边与我,亦决不让此食〔供养〕。」时,彼诸隶车人弹指而言:「我等败于少妇,我等输于少妇。」
(五)
时,彼诸隶车人诣世尊住处。时,世尊见彼诸隶车人从远方来,见而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比丘若未见三十三天者,诸比丘!观隶车人众!诸比丘!观此隶车人众!诸比丘!依隶车人众,了知三十三天众。」时,彼诸隶车人凡车可通,即乘车前往,然后下车步行,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为彼诸隶车人说法、教示、劝导、奖励、令之庆喜。时,彼诸隶车人闻世尊说法、教示、劝导、奖励,庆喜时,白世尊:「世尊!明日与比丘众俱请受食。」「诸隶车人!我已有约明日受淫女庵婆婆梨食。」时,彼诸隶车人弹指而言:「我等败于少妇,我等输于少妇。」时,彼诸隶车人欢喜、随喜世尊所说,从座而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
(六)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拘利村后,到那陀村。于是,世尊住那陀村犍椎处。时,淫女庵婆婆梨是夜过后,于自己园中,调殊妙嚼食、啖食,白世尊是时,言:「食时到。」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钵、衣,到淫女庵婆婆梨住处。到已,与[P.233]比丘众俱坐所设座上。时,庵婆婆梨于佛为上首比丘众,以手供养殊妙嚼食、啖食,令饱满至示谢。见世尊食已,洗钵与手,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淫女庵婆婆梨白世尊:「我以此庵婆婆梨园,施与佛为上首诸比丘。」世尊受此园。时,世尊为淫女庵婆婆梨说法、教示……使之庆喜,即从座起,而往大林。于是,世尊住毘舍离城大林重阁堂。
———隶车人诵品终———
三一
(一)
尔时,诸著名隶车人集会于断事堂,以无数方便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伽。尔时有私呵将军,是尼犍弟子,坐于众会中。时,私呵将军心生思念:「彼必然是世尊、应供、等正觉,故此著名诸隶车人集会于断事堂,以无数方便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伽。我当往见彼世尊、应供、等正觉。」
(二)
时,私呵将军至尼犍子(Nātaputta)住处,至而白尼犍子言:「我欲往见沙门瞿昙。」「私呵!汝是作业论者,何故往见非作业论者沙门瞿昙耶?私呵!沙门瞿昙是非作业论者,以非作业说法,以教诸弟子。」时,私呵将军,欲往见世尊之心乃止。
(三)
复次,诸著名隶车人集会于断事堂,以无数方便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伽。私呵将军再次心生思念:「彼必……应往见等正觉。」私呵将军再次至尼犍子[P.234]住处……教……。再次私呵将军……乃止。三次著名……赞叹僧伽。私呵将军三次心生思念:「彼必然……赞叹僧伽。于尼犍子徒求不许可,于我又如何耶?我当不求尼犍子之许可,往见彼世尊、应供、等正觉。」
(四)
时,私呵将军于日中随五百车,从毘舍离出發,往见世尊。凡车可通处,乘车前往,然后下车步行,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私呵将军白世尊:「我闻如此:『沙门瞿昙乃非作业论者,说非作业法,以教诸弟子。』如此『沙门瞿昙乃非作业论者,说非作业法,以教诸弟子。』众人所云,世尊真说者耶?非以非实诽谤世尊耶?如法说法耶?于法论议不受呵责耶?我等不欲诽谤世尊故也。」
(五)
「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乃非作业论者,说非作业法,以教诸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乃作业论者,说作业……教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乃断灭论者,说断灭……教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厌嫌者,说厌嫌……教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调伏者,说调伏……教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苦行者,说苦行……教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离胎者,说离胎……教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已苏息者,说苏息……教弟子也。』
(六)
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非作业论者,说非作业法,以教[P.235]诸弟子』者,如何?私呵!我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非作,说种种恶不善法非作也。私呵!依此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乃非作业论者,说非作业……教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作业论者,说作业……教弟子』者,如何?私呵!我说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作业,说种种善法作业。私呵!依此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作业论者,说作业……教弟子也。』
(七)
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断灭论者,说断灭……教弟子』者,如何?私呵!我说贪、嗔、痴断灭,说种种恶不善法断灭。私呵!依此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断灭论者,说断灭……教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厌嫌者!说厌嫌……教弟子』者,如何?私呵!我厌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说种种成就恶不善法之厌嫌法。私呵!依此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厌嫌者,说厌嫌……教弟子。』
(八)
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调伏者,说调伏……教弟子』者,如何?私呵!我说调伏贪、嗔、痴法,说调伏种种恶不善法。私呵!以此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调伏者,说调伏……教弟子。』私呵!或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苦行者,说苦行……教弟子』者,如何?我说应烧尽恶不善法: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私呵!若有人断除应烧尽之恶不善法,折根,如无根之多罗树,而使归灭于无,行未来不生之法者,我名如此人为苦行者。私呵!如来断除应烧尽之恶不善法……不生之法。私呵!依此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苦行者,说苦[P.236]行……教弟子。』
(九)
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离胎者,说离胎……教弟子』者,如何?私呵!若有人于未来受后有,断入胎,折根,如无根之多罗树,而令归灭于无,行未来不生之法者,我名如此人为离胎者。私呵!如来未来不受后有……行不生之法。私呵!依此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离胎者,说离胎……教弟子。』私呵!有以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是已苏息者,说苏息……教弟子』者,如何?私呵!我依最胜苏息,为已苏息者而说苏息之法,以教诸弟子。私呵!有以此方便于我正语:『沙门瞿昙为已苏息者而说苏息法,以教诸弟子。』」
(一〇)
如此说时,私呵将军白世尊:「奇哉……〔同第一 大犍度七(一〇)〕……世尊容我从今日起乃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私呵!熟虑!如汝著名人能熟虑者是善事也。」「我依此愈益欢喜、信乐世尊。世尊告我:『私呵!熟虑!如汝著名之人能熟虑者是善事。』故也,若外道得我为弟子时,将持旗巡行全毘舍离,言:『私呵将军为我等弟子。』世尊却对我言:『私呵!熟虑!如汝著名之人能熟虑是善事也。』我再次归依世尊、法、比丘众。世尊!容我从今日起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
(一一)
「私呵!尼犍子久于汝家〔受供养〕,如〔取〕泉水,故汝应念,若彼等来时,当施与食。」「我依此愈益欢喜、信乐世尊。世尊对我言:『私呵!尼犍子久于汝家〔受供养〕,如〔取〕泉水,故汝应念,若彼等来时,当施与食。』故也,我闻如此,谓沙门瞿昙言:『应布施我,不得布施余人;应布施我弟子,不得布施余[P.237]人弟子。与我者有大果,与余人者无大果;与我弟子者有大果,与余人弟子者无大果。』而世尊亦劝布施尼犍子。我等于此了知时宜。我三次归依世尊、法、比丘众……归依……。」
(一二)
时,世尊为私呵将军顺次说法,谓:施论……以师教……,白世尊:「请世尊明日与比丘众俱受食。」世尊默许。时,私呵将军知世尊默许,即从座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时,私呵将军命一人言:「往视有存肉否?」私呵将军是夜过后,调殊妙嚼食、啖食,白世尊:「食时到,已调食。」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钵、衣,至私呵将军家。至而与诸比丘俱坐所设座上。
(一三)
尔时,有多数尼犍徒,由毘舍离之道路而至各道路、自四衢道至各四衢道,举手号泣:「今日私呵将军杀肥兽为沙门瞿昙设食。沙门瞿昙知为己杀,为己造业而食肉。」时,有一人至私呵将军住处。至而耳语私呵将军:「知否?于此有多数尼犍子徒众,从毘舍离之道路至各道路、自四衢道至各四衢道,举手号泣:『今日……知为己杀,为己造业而食肉。』请止之。彼诸具寿久欲谤佛、欲谤法、欲谤僧伽,而彼诸具寿以非有、空虚、虚妄、非实,诽谤世尊而无厌。我等为活命,不故意断灭众生之命。」
(一四)
时,私呵将军于佛为上首比丘众,亲手供养殊妙嚼食、啖食,令饱满至[P.238]示谢。见世尊食已,洗钵与手,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为私呵将军说法、教示……使之庆喜,从座起而离去。时,世尊由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知为己杀之肉不得食,食者堕恶作。诸比丘!许三种清净鱼肉,〔谓:〕不见、不闻、不疑〔为己所杀〕。」
三二
(一)
尔时,毘舍离丰饶,谷物充足,而易乞食,依遗穗或施与而容易生活。时,世尊静居宴默,心生思量:「饥馑谷乏而不易乞食时,我许诸比丘藏于屋内、煮于屋内、自煮,从他取而受〔由供养者家〕持来之物,于食时以前所受之物,林中所生之物,池中所生之物,许〔食用之〕。今诸比丘尚食此等耶?」时,世尊于傍晚,自宴默起,告具寿阿难曰:「阿难!我于诸比丘……食耶?」「世尊!尚食!」
三三
(一)
尔时,地方众人以车载甚多盐、油、米、嚼食,于〔僧〕园境外,停[P.239]为车队,言:「我等当轮班调食。」说时即大云腾起。时,彼众人至具寿阿难住处,至而言具寿阿难:「阿难!车载甚多盐、油、米、嚼食,住此处时,大云腾起。阿难!应如何为之耶?」时,具寿阿难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二)
「阿难!若尔,僧伽于精舍近处,协定相应僧伽所欲之地,令住其处,〔即:〕精舍、平覆屋、殿楼、楼房、地窟也。诸比丘!协定应如此为之:聪明贤能比丘应白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若僧伽机熟,僧伽当协定某甲精舍为相应地。此乃表白。诸大德!请听我言!僧伽协定某甲精舍为相应地。协定某甲精舍为相应地,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协定某甲精舍为相应地,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此了知。』」
(三)
尔时,众人于彼协定之相应地煮粥、煮食、调汁、切肉、劈薪。世尊夜分凌晨时起,闻高声、大声、如鸦鸣声。闻而言具寿阿难曰:「阿难!彼高声、大声、如鸦鸣声为何耶?」
(四)
「今众人于彼协定相应之地煮粥、煮食、调汁、切肉、劈薪。世尊!此彼高声、大声、如鸦鸣声也。」时,世尊依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协定相应之地不得使用,用者堕恶作。诸比丘!许三种相应之地:依宣告者、备偶然使用者及在家人赠与者。」
(五)
尔时,具寿耶苏奢病,为彼持药来,诸比丘置屋外,为鼠所咬,为盗贼持[P.240]去。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用协定相应之地。诸比丘!许四种相应之地:依宣告者、备偶然使用者、在家人赠与者及协定者是也。」
———二十四事诵品终———
三四
(一)
尔时,于跋提城住居士旻荼。彼有如此神通威力,即:洗头、扫除谷仓已,坐于户外,使谷从虚空流下,盛满谷仓。其妻亦有如此神通威力,即:坐于一升锅与汁器之傍,供奴仆食用,彼女不离座时,是〔食〕无尽。其儿亦有如此神通威力,即:取盛一千金囊,与奴仆六月薪资,在彼手中时,〔金囊〕无尽。
(二)
其儿妇亦有如此神通威力,即:坐于四斗笼傍与奴仆六月之食,彼女不离座时,〔其食〕无尽。其奴亦有如此神通威力,即:一犂耕遍七垄也。
(三)
摩竭国洗尼瓶沙王闻言:「我领土跋提城住居士旻荼,彼有如此神通威力,即:洗头、扫除谷仓已,若坐于户外,谷从虚空流下,盛满谷仓。其妻亦有如此神通威力,即:坐于一升锅与汁器之傍,供奴仆食用,彼女不离座时,〔食〕无尽。其儿亦有如此神通威力,即:取盛一千金之囊,与奴仆六月薪资,在彼手中时,〔金囊〕无尽。
(四)
其儿妇亦有如此神通威力,即:坐于四斗笼傍与奴仆六月之食,彼女不离座时,〔其食〕无尽。其奴亦有如此神通威力,即:一犂耕遍七垄也。」
[P.241](五)
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告一庶务大臣,言:「我领土跋提住居士旻荼,彼有如此神通威力,即……头……遍七垄也。往见之,汝见则如我自见。」「唯!唯!大王!」彼大臣应诺摩竭国洗尼瓶沙王,率四部兵前往跋提。
(六)
次第到达跋提居士旻荼住处。至而言居士旻荼,曰:「居士!王命我言:『我领土……如我自见。』居士!我欲见汝之神通威力。」时,居士旻荼洗头、扫除谷仓,坐于户外时,谷从虚空流下,盛满谷仓。「居士!我见汝神通威力已,欲见汝妻神通威力。」
(七)
时,居士旻荼命妻言:「若尔,供食于四部兵!」时,居士旻荼之妻坐于一升锅与汁器傍,以食供四部兵,彼女不离座时,〔彼食〕无尽。「居士!我见汝妻神通威力已,欲见汝儿神通威力。」
(八)
时,居士旻荼命儿言:「若尔,与四部兵六月薪资!」时,居士旻荼之儿取盛一千金囊,与四部兵六月薪资,在彼手中时,〔金囊〕无尽。「居士!我见汝儿神通威力已,欲见汝儿妇神通威力。」
(九)
时,居士旻荼命儿妇言:「若尔,与四部兵六月之食!」时,居士旻荼儿妇坐于四斗笼傍,与四部兵六月之食,彼女不离座时,〔其食〕无尽。「居士!我见汝儿妇神通威力已,欲见汝奴神通威力。」「我奴神通威力应于田地见之。」「居士!且止!我已见汝奴之神通威力矣!」时,彼大臣率四部兵再还王舍城,至摩竭国洗尼瓶沙王住处。至而以此事白洗尼瓶沙王。
[P.242](一〇)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毘舍离后,向跋提游行,与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俱。时,世尊顺次游行到跋提,于此,世尊住跋提胜叶林。
(一一)
居士旻荼闻言:「沙门瞿昙释子由释迦族出而出家,已至跋提,住跋提胜叶林。彼世尊瞿昙如此善名播扬,彼世尊、应供、等正觉、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彼于天、魔、梵之此世间,沙门、婆罗门、人、天之有情界,说自证知、现证,说初善、中善、后善而具义理、备文句教法,说纯一圆满悉净梵行。往见如此阿罗汉诚善事也。」
(一二)
时,居士旻荼驾善美车、乘善美车,随善美车从跋提出,拜见世尊。多数诸外道见居士旻荼从远方来,见居士旻荼言:「居士!汝往何处耶?」「我往拜见世尊沙门瞿昙也。」「居士!汝是作业论者,如何往见非作业论者沙门瞿昙耶?居士!沙门瞿昙乃非作业论者,说非作业法以教诸弟子者也。」
(一三)
时,居士旻荼心生思念:「彼必是世尊、应供、等正觉者也,所以此诸外道嫉妒也。」凡车可通即乘车往,然后下车步行,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为居士旻荼顺次说法,谓:施论……〔同第一 大犍[P.243]度七(一〇)〕……以行师教不依他缘,白世尊言:「奇哉!……乃至……世尊!容我从今日起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世尊!明日与比丘众俱受我请食。」世尊默许。
(一四)
时,居士旻荼知世尊默许,从座而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时,居士旻荼是夜过后,调殊妙嚼食、啖食,以白世尊:「时到,已备调食。」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钵、衣,至居士旻荼家,至而与比丘众俱坐于所设座上。
(一五)
时,居士旻荼之妻、儿、儿妇、奴仆诣世尊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世尊为彼等顺次说法……乃至……以行师教不依他缘,白世尊言:「……乃至……于此处,我等归依世尊及法与比丘众,世尊!容我等从今日起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
(一六)
时,居士旻荼于佛为上首比丘众,亲手供养殊妙嚼食、啖食,令饱满至示谢。〔见〕世尊食已,洗钵与手,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居士旻荼白世尊言:「世尊住跋提间,我于佛为上首比丘众,常恒以食供养。」时,世尊说法、教示居士旻荼……使之庆喜,即从座起离去。
(一七)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跋提后,未咨居士旻荼,而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向阿牟多罗国游行。居士旻荼闻:「世尊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向阿牟多罗国游行。」时,居士旻荼命奴仆等言:「以车载多量盐、油、米、嚼食来,及率一千二百五十放牛人与一千二百五十牝牛来,〔同〕见世尊,于所见处以鲜乳食供养。」
(一八)
时,居士旻荼于途中旷野见及世尊。时,居士旻荼诣世尊处,诣而敬礼[P.244]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已,居士旻荼白世尊言:「世尊!明日与比丘众俱受我请食。」世尊默许。时,居士旻荼知世尊默许,敬礼世尊,右绕而离去。时,居士旻荼是夜过后,调殊妙嚼食、啖食,白世尊:「时到,已调食。」
(一九)
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钵、衣,到居士旻荼住处。到而与比丘众俱坐于所设座上。时,居士旻荼令一千二百五十放牛人言:「牵一一牝牛,奉一一比丘,以鲜乳供养。」时,居士旻荼于佛为上首比丘众,亲手供养殊妙嚼食、啖食及鲜乳,令饱满至示谢。诸比丘疑惧而不受乳。〔世尊曰:〕「诸比丘!受之,食之!」
(二〇)
时,居士旻荼于佛为上首比丘众,亲手供养殊妙嚼食、啖食及鲜乳,令饱满至示谢。见世尊食已,洗钵与手,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居士旻荼白世尊言:「道有旷野,乏水、乏食,无道路粮,不易往。善哉!世尊!许诸比丘道路粮。」时,世尊说法、教示……使之庆喜,即从座起而离去。
(二一)
时,世尊以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许五种牛乳,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也。诸比丘!道路有旷野,乏水、乏食,无道路粮,不易往。[P.245]诸比丘!许求道路粮,〔求〕需米者米、需菽者菽、需豆者豆、需盐者盐、需糖者糖、需油者油、需醍醐者醍醐。诸比丘!有具信心、具净心众人,彼等以黄金授与相应者,言:『以此施与相应尊者。』诸比丘!以此若得相应者,许受之。诸比丘!但以任何方便亦不得受金、银。此我言也。」
三五
(一)
时,世尊顺次游行到阿摩那。螺髻梵志翅㝹闻言:「沙门瞿昙释子由释迦族出而出家,至阿摩那住于阿摩那。彼世尊瞿昙如此善名遍扬……乃至……见如此阿罗汉,善事也。」时,螺髻梵志翅㝹心生思念:「我应为沙门瞿昙持何而往耶?」
(二)
时,螺髻梵志翅㝹心生思念:「彼婆罗门中诸古仙是真言作者、真言诵者。今日婆罗门尝唱诵彼等〔所作〕诸古咒文,且集成今日随唱随诵、所说随说、所言随言之文句,〔古仙者:〕阿咤摩、婆摩、婆摩提婆、毘沙蜜多、耶婆提伽、鸯耆罗、跋罗皤阇婆悉咤、迦叶、婆咎也。彼等虽止夜食,亦离非时食,然受如此饮料。
(三)
沙门瞿昙亦止夜食,离非时食,沙门瞿昙亦受如此饮料乎?」如是调甚多饮料,装于担杆,诣世尊住处。诣而与世尊互相致候,交谈欢喜、感铭之言,立于一面。立于一面已,螺髻梵志翅㝹白世尊言:「瞿昙!请受我食。」「翅㝹!若尔,即施与诸比丘。」诸比丘疑惧不受。「诸比丘!受之,食之。」
(四)
时,螺髻梵志翅㝹于佛为上首僧伽,亲手供养多量饮料,令饱满至示谢。[P.246]见世尊洗手与钵,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为螺髻梵志翅㝹说法、教示……使之庆喜。时,螺髻梵志翅㝹〔闻〕世尊说法、教示……使之庆喜时,白世尊言:「瞿昙!明日与比丘众俱受我请食。」
(五)
「翅㝹!有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且汝信仰婆罗门也。」螺髻梵志翅㝹再次白世尊言:「瞿昙!有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而我信仰婆罗门也。纵然,明日亦与比丘众俱受我请食。」「翅㝹!大比丘众……信仰……也。」螺髻梵志翅㝹三次白世尊言:「瞿昙!有大比丘众……受我请食。」世尊默许。时,螺髻梵志翅㝹知世尊默许,从座起而离去。
(六)
时,世尊依此因缘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许八种饮料,谓:庵婆果浆、阎浮果浆、俱罗果浆、芭蕉浆、蜜浆、蒲桃果浆、舍楼伽浆、波楼果浆也。诸比丘!许一切果汁,但除谷汁。诸比丘!许一切叶汁,但除菜汁。诸比丘!许一切花汁,但除蜜花汁。诸比丘!许甘蔗汁。」
(七)
时,螺髻梵志翅㝹是夜过后,于自己庵室,调殊妙嚼食、啖食,白世尊:「瞿昙!时到,请食调食。」时,世尊于早晨著下裳,持钵、衣,至螺髻梵志翅㝹庵室,至而与比丘众俱坐于所设座上。时,螺髻梵志翅㝹于佛为上首比丘众,亲手供养殊妙嚼食、啖食,令饱满至示谢。见世尊食已,洗手及钵,坐于一面。
(八)
坐于一面时,世尊以偈随喜螺髻梵志翅㝹曰:
时,世尊以此等偈,随喜螺髻梵志翅㝹已,即从座起离去。
[P.247]三六
(一)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阿摩那后,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向拘尸那游行。拘尸那摩罗子等闻:「世尊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来拘尸那。」彼等相约而言:「若有不迎世尊者,罚五百金。」尔时,有摩罗子卢夷者,具寿阿难友也。时,世尊顺次游行到拘尸那。
(二)
时,拘尸那摩罗子等迎世尊。时,摩罗子卢夷迎世尊,至具寿阿难住处。至而敬礼具寿阿难,立于一面。立于一面时,具寿阿难言摩罗子卢夷曰:「卢夷!汝迎世尊甚善。」「阿难!我非敬佛、法、僧。诸亲族相约:『若有不迎世尊者,罚五百金。』阿难!我唯恐亲族受罚,故来迎世尊。」时,具寿阿难不悦:「摩罗子卢夷为何如此言耶?」
(三)
时,具寿阿难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具寿阿难白世尊言:「此处摩罗子卢夷是卓著有名人也。如此有名人,若于此法与律得信心者,即威力大也。善哉!世尊!佑助摩罗子卢夷于此法与律得生信心!」「阿难!如来佑助摩罗子卢夷于此法与律,得生信心,非难事也。」
(四)
时,世尊令慈心遍满摩罗子卢夷,乃从座起而入精舍。时,摩罗子卢夷以蒙世尊慈心遍满,譬如犊于母牛,从精舍至精舍,从房舍至房舍,问诸比丘言:「彼[P.248]世尊、应供、等正觉今在何处耶?我等欲见彼世尊、应供、等正觉者。」「卢夷!彼处有闭户精舍,汝须静往,徐入外廊,謦咳叩门,世尊当为汝开门矣。」
(五)
时,摩罗子卢夷静诣彼闭户精舍,徐入外廊,謦咳叩门,世尊即为开门。时,摩罗子卢夷进入精舍,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为摩罗子卢夷顺次说法,谓:施论……乃至……以行师教不依他缘,白世尊言:「善哉!请唯受我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拒受他人者。」「卢夷!已有学智、有学见、见法诸人,亦如汝思念:『请唯受我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他人者拒受。』卢夷!故汝与、他与皆受也。」
(六)
时,拘尸那相续行供养殊妙饮食。时,摩罗子卢夷未值轮班,心生思念:「我当观察食堂,应调食堂所无者。」时,摩罗子卢夷观察食堂,无有二种:菜与坚饼。时,摩罗子卢夷至具寿阿难住处。至而言具寿阿难:「阿难!此处未值轮班,心生思念:『我当观察食堂,应调食堂所无者。』阿难!我观察食堂,无有二种:菜与坚饼。阿难!我若调菜与坚饼者,世尊受否?」「卢夷!若尔,我请问世尊。」
(七)
时,具寿阿难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阿难!若尔,即调。」〔阿难言:〕「卢夷!若尔,即调。」时,摩罗子卢夷是夜过后,调多量菜与坚饼,供奉世尊而言:「世尊!请受我菜与坚饼。」「卢夷!若尔,施与诸比丘。」诸比丘疑惧不敢受。[P.249]〔世尊曰:〕「诸比丘!受之,食之。」
(八)
时,摩罗子卢夷以多量菜与坚饼,亲手供养佛为上首比丘众,令饱满至示谢。见世尊洗手与钵,坐于一面。坐于一面已,世尊为摩罗子卢夷说法、教示……使之庆喜,即从座起离去。时,世尊依此因缘说法,告比丘等曰:「诸比丘!许用一切菜及坚饼。」
三七
(一)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拘尸那后,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向阿头游行。尔时,有一老年出家人住于阿头,旧为剃头师。彼有二儿,声音美妙而有辩才,堪能承师传己身之剃头业,悉能善巧。
(二)
彼老年出家人闻言:「世尊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来阿头。」时,彼老年出家人言彼二儿曰:「世尊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来阿头。汝等即往,手持剃具,家家巡回,以瓶集盐、油、大米、嚼食,世尊若来,我等作粥。」
(三)
「唯!唯!」彼二儿应诺彼老年出家人,即持剃具,家家巡回以瓶集盐、油、米、嚼食。众人见彼二儿声音美妙而有辩才,不欲行事者亦承起行之,承行并给与甚多。时,彼二儿集得多量盐、油、米、嚼食矣。
[P.250](四)
时,世尊顺次游行到阿头。于是,世尊住阿头打谷场。时,彼老年出家人是夜过后,调多量粥,供奉世尊言:「世尊!请受我粥。」如来知而故问……〔同第一 大犍度三一(四)〕……制定声闻学处。时,世尊言彼老年出家人曰:「比丘!此粥从何处得耶?」时,彼老年比丘以彼事白世尊。
(五)
佛世尊呵责曰:「愚人!非相合、非随顺、非相称、非沙门法、非相应、非事也。愚人!如何汝出家而受不相应物耶?愚人!如此令未信者不信……。」呵责、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出家不得受不相应物,受者堕恶作。诸比丘!虽是旧剃师亦不得藏剃刀,藏者堕恶作。」
三八
(一)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阿头后,向舍卫城游行,次第游行至舍卫城。于是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舍卫城多丰富果实嚼食。时,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许果实嚼食耶?或不许耶?」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一切之果实嚼食。」
三九
(一)
时,以僧伽所有之种子种一在家人地,以一在家人所有之种子种僧伽地。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以僧伽所有之种子种一在家人地者,应与部分后受用;以一在家人所有之种子种僧伽地者,应与部分后受用。」
四〇
(一)
尔时,于各种事,诸比丘心生疑惧:「世尊许耶?或不许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如此,我虽未禁曰:『不相应。』若顺不相应事,违相应事者,此,汝等为不相应也。诸比丘!如此,我虽未禁曰:『不相应。』[P.251]若随顺相应事,违不相应事者,此,汝等为相应也。诸比丘!如此,我虽未许曰:『相应。』若顺不相应事,违相应事者,此,汝等为不相应也。诸比丘!如此,我虽未许曰:『相应。』若顺相应事,违不相应事者,此,汝等为相应也。」
(二)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若以时药和合于时分药者,是相应耶?是不相应耶?若以时药和合于七日药者,是相应耶?是不相应耶?若以时药和合于尽形寿药者,是相应耶?是不相应耶?若以时分药和合于七日药者,是相应耶?是不相应耶?若以时分药和合于尽形寿药者,是相应耶?是不相应耶?若以七日药和合于尽形寿药者,是相应耶?是不相应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三)
「诸比丘!以时药和合时分药,即日受者,于正时为相应,但于非时,即不相应。诸比丘!以时药和合七日药,即日受者,于正时为相应,但于非时,即不相应。诸比丘!以时药和合于尽形寿药,即日受者,于正时为相应,但于非时,即不相应。诸比丘!以时分药和合于七日药,即日受者,于时分为相应,但过时分者,即不相应。诸比丘!以时分药和合于尽形寿药,即日受者,于时分为相应,但过时分者,即不相应。诸比丘!以七日药和合于尽形寿药者,于七日为相应,但过七日者,即不相应。」
此犍度有一百另六事。摄颂曰:
校注
劫贝制(saṅkhanābhimaya)。直译即以劫贝脐所作。恐是砗磲贝坚硬之中心部。 「草轮」(tiṇaṇḍupaka)。以草作成,成为釜式敷具形,载水瓶等于头上而运输时,置于头顶。 「应如法治之」,相当于尼萨耆波逸提第二三。(律藏原典三卷二五一页)。 「疑离越」(kaṅkhārevata),依十诵律译例。「疑」是义译,余为音译。于律疑多,故取此名。亦译「离婆多」「梨婆多」「离日」。 「残食行者」(damaka),此原语甚多,只是「苦行者」意义。今于此处,原注解谓「食残食」者。 「苏拔沙龙王」(Supasso nāgarājā)。于四分律有「善现龙王」。 相当波逸提第三五。(律藏原典第三卷八二页)。 「打谷场」(bhūsāgāra)。此语不详,且依英译。【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3 册 No. 2 犍度(第1卷-第10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