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十二

日密分中四方菩萨集品第二之

尔时西方过四十恒河沙等诸佛世界有佛世界名曰坚幢具足五滓其土有佛名高贵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今现在宣说法要教化众生

彼大众中有一菩萨光密功德仰瞻虚空见诸菩萨从西方来趣于东方见已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无量菩萨从西方来趣于东方

佛言「善男子东方去此四十恒河沙等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释迦如来以是因缘为诸众生宣说妙法名曰大集分別三乘为不断绝三宝性故破魔界故竖法幢故一切十方无量诸佛悉集彼国咸共宣说宝幢陀罗尼说已各各还本住处释迦如来为诸菩萨及声闻众敷扬宣说四无碍智清净梵行

「善男子汝今颇欲诣彼世界见彼佛不我今亦欲与彼佛欲所谓断业陀罗尼随无愿定成就具足无量功德能断欲贪色无色贪憍慢慢慢我慢乃至尽智无生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句

「舍那舍𭒂(一) 摩舍那舍𭒂(二) 阿𭒂叉舍(三) 叉𩘌舍𭒂(四) 遮𩘌舍𭒂(五) 输卢多舍𭒂(六) 其浪那舍𭒂(七) 视贶𭒂(八) 迦蛇舍𭒂(九) 摩那舍𭒂(十) 叉𭒂邲陀(十一) 遮𩘌卑利痴比叉𭒂(十二) 输卢多阿𭒂𭒂(十三) 其浪那汦祇叉𭒂(十四) 视贶𭒂由叉𭒂(十五) 迦蛇迦逻摩叉𭒂(十六) 摩那乌阇叉婆(十七) 阿路迦若蛇叉婆(十八) 频阇散迦罗摩叉婆(十九) 安仇逻却伽叉婆(二十) 三摩流波脾蛇叉婆(二十一) 舍摩迦阇叉婆(二十二) 叉蛇逻婆叉婆(二十三) 扇多脾娑逻叉婆(二十四) 那奴那(二十五) 泥那奴那(二十六) 阿婆泥那奴那(二十七) 那蛇波那移那奴那(二十八) 伊槃都头呿写莎呵(二十九)

尔时佛告光密功德言「善男子汝持是持至彼世界问起居然后说之

时诸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已受持是陀罗尼我虽欲往然生畏想何以故曾从佛闻彼土众生恶见成就多贪恚痴随女人语能速造作阿鼻狱业

佛言「善男子汝非彼土诸四天下二界中间二十一日大金翅鸟恐怖大海六万四千亿诸大龙王令得归依佛法僧宝發菩提心耶

「世尊实如圣教

「善男子国土亢旱汝非象龙马龙金翅鸟龙于七日中降注大雨令诸恶龙生恐怖耶

「世尊实如所言

「善男子汝于如是诸恶龙中犹不生畏何缘而今生怖畏耶

「世尊譬如智人闻于他处多有宝藏是人即往以抓把之把已渐见心生欢喜竟无疲厌我亦如是因问如来得闻如是实语因闻是语得大势力能执佛印调伏彼土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当施汝大神良咒能净诸业净于因缘净于调伏净于欲净增长净平等净恶风净行净无明净生死净一切烦恼净一切三界有为之法净于彼此是名曰呪

「善男子如是神呪彼国闻已上中下结皆悉微薄色无色有亦复如是皆得超越恒河沙等劫中诸业一切五有身口意恶皆能令净

「善男子若有人能听受是呪持讽诵读乃至七日至心不忘当知是人一切恶罪皆悉消灭除五逆罪谤方等经毁呰圣人犯四重禁是人所求乃至菩提随意即得若欲修行檀波罗蜜亦得成就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

「善男子娑婆世界所有众生无有因缘得呵责法何以故十方世界所可摈遣诸恶众生皆往生彼娑婆世界是故能作五逆恶罪谤方等经毁呰圣人犯四重禁是人以是业因缘故多生恶道受无量苦既受苦已又不能得十善之法以是因缘复还生于娑婆世界是人若本修集信根乃至慧根终不生于弊恶国土以修如是恶法因缘故生于恶国诸根残缺不具人身无有念心饮食衣被卧具医药严身资生所须难得寿命促短不得安眠智慧善根福德不具吉事尠少无有慈心乐行恶业乐修恶见乐读邪书乐信恶友乐發恶愿多诸病苦多恶遽务常憙增长三恶道法敬事邪神受性弊恶调戏嫉妬具足成就诸不善业乐谤三宝乐行三恶道

「善男子是恶众生闻是呪已于生死法而生悔心离三恶道修集信根乃至慧根亦乐修行六波罗蜜清净梵行增寿益算除恶病苦智慧炽盛亲厚无损一切善法无有耗减具足成就十善之法长益三宝乐修法行令诸众生具足如是无量善法

「善男子释迦如来娑婆世界若有众生受持禁戒敬信三宝咨启妙法读诵书写得欢喜心以是因缘即得过于三恶道业若有未来重恶之罪即现在受小遇头痛若失财物眷属离坏恶名远闻若被打骂则得除灭

「善男子如是神呪成就具足无量功德能坏一切所有恶业能为众生作大利益能浣众生无量恶心作大光明得大念心作大寂静是人常为十方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天龙鬼人王之所拥护是人临死得见十方无量诸佛闻佛所说诸佛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来生我净妙国土我能令汝速住十地』是人寻时生欢喜心欢喜心故则得深信以是因缘则得生于净妙国土生已即阶十住正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汝可受持如是神呪读诵通利向娑婆世界先往问讯释迦如来然后宣说

尔时世尊即说此陀罗尼

「却伽波利车陀(一) 竭婆叉斯(二) 竭婆呤(三) 邲陀波逻婆伽差(四) 叉婆俞岐(五) 波逻提呵呤(六) 舍摩那思迦提(七) 三摩咩伽受蓰(八) 阿叉蛇那汦(九) 叉婆𭒂(十) 尼陀那阇蓰(十一) 三摩那阇蓰(十二) 阿陀舍蛇阇(十三) 比波逻𭒂阇蓰(十四) 斯叉阇蓰(十五) 斯若阇婆阇蓰(十六) 娑利罗仇呵阇蓰(十七) 沙罗仇呵阇蓰(十八) 厕婆那拘施(十九) 婆陀那拘薄(二十) 思婆陀那缇(二十一) 比婆波逻罗汦(二十二) 优波迦罗摩那缇(二十三) 阿那婆哆罗㖉(二十四) 波罗提迦逻咩那(二十五) 婆迦咃施(二十六) 婆卢遮那𭒂咩迦罗咃陀呤(二十七) 迦摩娑施(二十八) 阿舍却岐(二十九) 那蛇军祇(三十) 邲陀𭒂(三十一) 基离那婆泞(三十二) 留遮婆泞(三十三) 婆咩摩迦呤(三十四) 舍利蛇𭒂(三十五) 摩伽阇蓰(三十六) 诃利拘那婆(三十七) 那蛇那目㖉(三十八) 婆罗叉拘罗(三十九) 那蛇那受呤(四十) 因陀罗𭒂娑泞(四十一) 乌阿(四十二) 阿婆阿(四十三) 阿逻𭒂(四十四) 𭒂逻阿𭒂(四十五) 婆咩伽豆佉尼提罗涅槃希(四十六) 莎呵(四十七)

尔时彼佛说此陀罗尼已时彼会中复有无量菩萨大众同声赞言「善哉善哉我等今日亦欲往彼

彼佛告言「宜知是时汝若往者一切变身为那罗延像」皆言「如是世尊

尔时光密菩萨与诸大众一切化为那罗延像俱共發来至娑婆界既至此已于虚空中雨细金沙持以供养释迦如来既供养已从空而下头面敬礼右绕三匝却住一面

尔时北方过于八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普香身具足五滓是中有佛号德华密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今现在为诸众生宣说法化

彼大众中有一菩萨名虚空密在会听法仰瞻虚空见诸菩萨其数无量从北方来趣于南方即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无量菩萨从北方来趣于南方

佛言「善男子南方过于八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具足五滓有佛世尊名释迦牟尼今现在世为诸众生宣说妙法分別三乘竖大法幢广说法聚十方诸佛悉集彼国为诸菩萨解说宝幢陀罗尼已各各还归本所住处释迦如来故为大众菩萨声闻宣说法要多有秘密甘露之语若欲听者可往彼国释迦如来常發大愿『若有十方诸菩萨等来听我语即得十八不共之法』又复愿言『我成佛已愿我土地具足上味』彼佛世界所有菩萨有大念心精进持戒智慧具足犹如诸佛清净世界修集禅定成就具足若入禅定其身放光或如一灯或如百千无量日月悉共集会听佛说法若有十方诸菩萨等来至彼者皆从定起往至彼国觐见释迦牟尼如来及其大会听陀罗尼游戏神通

「善男子汝若欲往娑婆世界彼土众生寿命短促多诸恶病智慧善根福德善行皆悉薄少于三恶道不生怖畏贪著财物心不清净多怀嫉妬无有惭愧乐行十恶是诸众生或有杂行舍是身已即于其国作大恶鬼乃至作恶迦那富单那作恶鬼已收取地味乃至一切果蓏谷米草木等味若有食者身得恶病无有势力是诸恶鬼常伺众生初生长大能断其命是故其土众生短寿

「善男子我本修集菩提道时亦常發愿愿我来世常勤精进不休不息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听受正法问难深义我当云何护处胎者令其母子产生安隐若天若罗刹鬼若阿修罗若迦楼罗若紧那罗若摩睺罗伽若拘辩荼若荔䔧多若毘舍遮若富单那若迦多富单那若受多罗若阿卫末罗若一行乃至四行若起死尸鬼若毒蛊道恶药若触身心如是等事不能为是母子作恶乃至生已乳哺饮食长养大时不能作恶令其心浊乃至梦中亦复如是常行十善乐施乐戒于三恶道心生怖畏世尊有何呪药能办是事时无量佛即时施我净陀罗尼以是持力令我于往无量世中调伏无量无数众生劝之令行六波罗蜜我于无量无数世中常念何处有是妊身诸女人等防遮恶鬼乃至恶药是故我往先教三归教三归已一切恶众及诸毒药无能加害是儿生已常得善心智慧具足身体无缺若游行时常为无量善神拥护面貌端正众生乐见乐修慈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处在寂静乐修禅定近善知识具足智慧坏诸苦恼一切天鬼乐为供养厌离生死甘乐涅槃若發无上菩提之心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發辟支佛心即得辟支佛道若發声闻心即得如实忍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常行善道

「善男子我以如是无量方便调伏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有众生遇大重病取师子皮以呪呪之持与病者如其无皮若肉若骨若无肉骨若取粪涂及屎处土若无粪土以呪结索或作符书以与病者病即除愈若树无华果以呪雨水持以溉灌便得华果若亢旱时求觅龟心五返呪之置龙泉中则降大雨若多雨时坏败谷麦城邑聚落求蠎蛇皮七返呪之置龙泉中霖雨即止若其国土多有怪异恶风恶雨恶星日月应于七日中净自洗浴服食乳糜七日之中读诵是呪诸恶异怪寻即消灭

「善男子若有人闻是陀罗尼所有烦恼寻即薄少入正定聚

「善男子我以如是无量方便调伏众生令得修集六波罗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是陀罗尼能为众生作大利益能断一切诸恶重病能护一切妊身女人及处胎者灭一切结知阴入界摧伏四魔所有境界能令一切诸天欢喜令诸恶鬼生知足想能令恶龙心大怖畏能坏一切恶邪诸论令诸四姓心生欢喜能令女人贪心自除令多闻者念心坚牢坐禅之人心得善寂能坏一切国土恶相令三宝种无有断绝能令法果增长无减能令佛法广普流布能坏一切无明痴聚能得尽智及无生智

尔时世尊即说此陀罗尼句

「摩那叉(一) 阿𭒂(二) 伽罗婆叉(三) 阇罗叉(四) 摩摩那叉(五) 叉婆叉(六) 摩陀叉(七) 那茶叉(八) 那茶罗休(九) 比婆那咤(十) 却伽那咤(十一) 阿咤那咤(十二) 究那咤(十三) 波利究婆那咤(十四) 那茶那咤(十五) 富利迦那咤(十六) 遮凡婆罗那咤(十七) 却钳𭒂罗那咤(十八) 佛迦罗那咤(十九) 帝婆留陀逻那咤(二十) 三摩罗蛇那咤(二十一) 尸利拘婆那咤(二十二) 憍多咤(二十三) 多茶罗婆(二十四) 摩留多却婆(二十五) 提休叉(二十六) 婆提逻酬(二十七) 挫摩那酬(二十八) 婆呵那富置(二十九) 散提逻阇婆(三十) 阿摩摩阇婆(三十一) 摩休罗伽阇罗(三十二) 阿涅那(三十三) 阿涅那逻婆(三十四) 阿涅那叉(三十五) 阿𭒂呵末力伽涅那叉(三十六) 伊槃都豆呿写(三十七) 莎呵(三十八)

「毕竟尽苦是名为呪」说是呪时彼大众中六万亿人得如法忍复有六万人入正定聚

「善男子我今以是净陀罗尼与彼佛欲汝当受持讽读诵写

时虚空密菩萨摩诃萨敬承佛教受持读写是陀罗尼与无量菩萨俱共發来至娑婆界自变其身为转轮王以种种宝供养如来头面敬礼右绕三匝却坐一面

大方等大集经日密分中分別说欲品第三

尔时频婆娑罗王见无量菩萨或作梵像及帝释像那罗延像转轮王像从座而起敬意合掌在一面立

尔时日密菩萨摩诃萨即于佛前以偈赞叹

「于诸足中最殊胜  施诸恶见大光明
行正道者施法印  摧灭恶龙及四魔
坚竖法幢施解脱  以大法炬坏众暗
亲近善友修集定  愍众生故说福田
佛法僧宝甚难得  人身信心亦复难
虽得人身善友难  得善友者坏烦恼
众生暗行没结河  如来船师能拔济
四方诸佛遣我来  今于大会说与欲

日密菩萨说是偈已如其本土所教诫事悉皆说之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是陀罗尼四方诸佛所与欲也为欲利益此土众生舍利弗汝当受持读诵书写是陀罗尼于四众中广分別说

时虚空密菩萨摩诃萨复以偈赞于佛

「如来真实知法界  示魔众生正直道
若有真实生信心  是则能破三恶道
供养如来一香华  无量世受无上乐
无量世中身具足  亦得无上真智慧
若能一闻是总持  即得摧灭诸烦恼
一切人天所供养  获得无生及尽智

大方等大集经日密分中分別品第四

尔时世尊告四大菩萨「善男子汝若住此世界者随意修集所有善法」时四菩萨及其大众即便各各随意入定既入定已身出光明犹如一灯乃至犹如无量日月

尔时大德阿若憍陈如承佛神力即作是念「我今若问如来一义如来因是或当分別广说如是四陀罗尼如来说时其声必闻娑婆世界众生闻已疑网心坏于向法中得大光明度于彼岸到正定聚不堕恶道一切悉行纯善之法」作是念已即从座起敬意默然合掌而立

尔时佛告阿若憍陈如「汝将不欲问大义耶

「如是世尊实欲咨启惟愿听许

佛言「憍陈如汝今知时我当破坏一切疑网

憍陈如言「如佛经中说有二种所谓爱与士夫行于生死云何名爱云何士夫何故如来说是二种行于生死

佛言「善哉善哉憍陈如快發斯问能大利益无量众生是知时问是如法问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別解说

「憍陈如爱有三种所谓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所谓有爱断爱法爱

「憍陈如云何欲爱所言欲者名为放逸放逸因缘则为贪触以触因缘则生乐想乐想因缘则焦身心焦身心故乐行十恶十恶因缘则能增长三恶道苦若受人身贫穷困苦贪因缘故五道受生生在羊中多受苦恼虽受是苦心无慙愧不生悔恨若因少善还得人身爱心增长爱增长故身口不净造作无量诸重恶业乃至五逆以是因缘复于地狱受大苦恼一切受苦皆因爱心是故如来为爱解脱宣说正法呵责欲法

「若有众生得闻如是呵责欲已观欲如如大毒树毒盆行厕如刀如贼如旃陀罗如热铁丸如恶雹雨如恶暴风毒蛇怨家空野罗刹如杀害人如粪如塚若有人能作如是观是人所有爱之与贪爱腻爱宅爱热憎等法寻即除灭灭已念法乐法学法受法取法勤求于法财法藏法净法行法归依于法是人临死获得法念

「因法念故寻得闻于十方诸佛宣说法要教化众生既闻法已心生欢喜生欢喜故即得睹见诸佛色身是人舍身生净国土无三恶道常与善人游止共俱具足智慧舍施精进修集慈悲调伏众生断烦恼习具足无量庄严功德譬如香箧以盛衣服衣服皆香箧香不减

「憍陈如若诸众生善愿力故生净国土共善众生同共事业亦复如是自增诸善彼善无减

「憍陈如是故善男子善女人若欲自利利他共利常当勤求依于善友憍陈如若人能作如是观察欲性之相当知是人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云何善友

「憍陈如夫善友者所谓诸佛菩萨诸阿罗汉又善友者即我身是何以故我常怜愍一切众生能说诸欲所有过患是故大众应受我语我所出语终无有二言不虚妄不两舌语非无义语非麁恶语所言诚实慈语悲语安众生语我今当说诸欲罪过汝等应当一心受持既受持已脱三恶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娑婆世界一切众生同發声言「世尊唯愿宣说欲之罪过我等今当至心受持

佛言「诸善男子有四种欲一者色欲二者形欲三者天欲四者欲欲是名为四

「云何色欲四大造色凡夫不见无我众生生颠倒想见男女想上下色想是色可爱是色可恶因是颠倒见男女相故令贪欲未生便生生已增长是人因是远离善根及善知识不能善护身口意业是故名为恶法之聚何以故不能观察欲解脱故以是义故增三恶道受于地狱饿鬼畜生无量世中受大苦恼皆由贪欲贪欲因缘令欲增长若有智者观察女色见不净相皮肤肌肉筋骨血脉见已心乐修集是想女身男身亦尔如近远亦如是如此彼亦如是如他自亦如是是人若能修集是心即于贪爱疾得解脱观是身骨筋节相连心随身行尔时系心在于额上如枣许处心乐修集如是相已身得寂静不见恶相不见恶事不见恶缘是则名为奢摩他名心寂静

「云何复名身寂静耶是人入定灭于入息既无入息何有出息是则名为身心寂静身心寂静即舍摩他之因缘也是人观身所有骨节离散如沙为风所吹见已即生空无物想观于虚空是则名为身心寂静是名因于舍摩他定而得解脱

「世尊虚空相者是有为相不

「憍陈如是有为相

「世尊虚空若是有为相者为是自相是他相耶

「憍陈如若能观察一切法界及有为界是名为自相何以故若能观察色寂静者即见佛身所以者何若人观骨能令如沙为风所吹是人能破色贪色欲能深观察色之实性是人所见皆如虚空十方诸色空如琉璃于中复见无量诸佛乃至十方亦复如是复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方世界亦复如是是人若得悔生死法即自思惟『我当问佛如是虚空谁之所作当云何灭』作是念已我已问已我已知已『虚空之性无有作者当云何灭言虚空者无有觉观无物无数无有相貌无出无灭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作是观时得阿那含果是阿那含悉断一切贪欲之心唯有五事未能除断一者色爱二者无色爱五者无明是人若得见如来身便作是念『我当知数是人尔时观少见少观多见多』复作是念『如是诸佛从何处来』复作是念『如是诸佛无所从来去无所至我三界心是心因身我随觉观欲多见多欲少见少诸佛如来即是我心』何以故随心见故心即我身我即虚空我因觉观见无量佛我以觉心见佛知佛心不见心心不知心我观法界性无坚牢一切诸法皆从觉观因缘而生是故一切所有性相即是虚空虚空之性亦复是空若有初發菩提心者当观无量诸法因缘是人若發求声闻心尔时即得无相三昧令彼无明永灭寂静亦复获得随顺空忍是人若见虚空是空尔时即得身心寂静是则名为空解脱门取阿罗汉则为不难若复修行灭定解脱为灭无量诸法因缘

说是法时九万九千亿众生得修定忍八万四千众生得修空忍六万众生得空三昧解脱门二万众生悉得现见诸佛三昧八万四千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得须陀洹果

「复次憍陈如若有比丘自观己身作不净想不能调伏自己心者是人次应谛观死尸若青色若烂坏若赤色若膖胀若离散若骨白如贝当深观心乐住何处知已即取如观外色自身亦尔若青色乃至如贝如昼夜亦如是如夜昼亦如是如去来亦如是如来去亦如是

「尔时若见外物树木人畜杂物皆作骨想作是观已乃至命终不生贪心是人现在能离于欲他世未能是人若能获得修空陀罗尼者即能观骨作离散相如沙微尘若自若他不见色相如一微尘即时获得虚空之相见一切色如青琉璃见已复观虚空黄色能观黄色赤色白色杂色琉璃色若见地水亦如琉璃是人能观一切大地如四指许若欲动者即以足指蹑之令动随意久近乃至大地树木山河悉为之动若观诸水作种种色或分陀利华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于一切水行住坐卧观一切山作种种色其形细软如兜罗绵而于其中行住坐卧

「又自观身轻漂如风作是观已能游虚空行住坐卧是人复入火光三昧身放种种妙色光明又复游入焰摩迦定身上出水身下出火作如是等大神变已复作是念『我当云何得见诸佛』尔时随其所观方面悉得见佛多观多见少观少见见已复念『诸佛世尊无所从来去无所至我三界心是心因身我随觉观欲多见多欲少见少诸佛如来即是我心何以故随心见故心即我身我即虚空我因觉观见无量佛我以觉心见佛知佛心不见心心不知心我观法界性无坚牢一切诸法皆从觉观因缘而生是故法性即是虚空虚空之性亦复是空我因是心见青黄赤白杂色虚空作神变已所见如风无有真实是则名为共凡夫人如实陀罗尼

「是人复作是念『若有虚空即是无取无有觉观不可宣说如我心离观虚空相亦观心相不作远离离一切作不作發心设發寻灭以心缘灭故是心便灭净身口意修集灭定是人长夜系心在定从灭定起舍其寿命入于涅槃是名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

「云何名为共凡夫人如实陀罗尼若有能作如是思惟『我随意观色即是见色即是我心我心即色如我远离一切色相观虚空相』是人尔时修虚空相是则名为共凡夫人如实陀罗尼若有能作如是观色即是虚空我以如是色因缘故得观虚空虚空之性名无障碍是风住处如是风者因四大生我是色相亦复如是因四大起虚空风色等无差別一切法性性自空寂观自他性亦复如虚空者即是无生无灭作是观时系念如来作是念已见虚空中有无量佛即时获得阿那含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也

「复作是念『言虚空者即是我也即是净我即是我心我者无色如空无边我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若有能观一切法中无我无我所言空处者即是无我色无有我若念如来若观如来即是我也我见佛已得沙门果乃至阿罗汉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也若观净我者即是空处空即我心若能永断一切烦恼即是净心若能修集八直正道是名净心能如是修即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复有观色观色相者即分別相分別相者即是嗔相嗔恚相者即生死相我今为断生死相故观心相空是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又复观我即是寂静我今亦未断于觉观若我观我我如虚空我我者即是苦苦所从生即名为集如是苦集是可断法是名为灭观苦集灭是名为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是名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

「又复念言『我何以故观于虚空空者即我我若远离虚空观者次观识处如虚空观识观亦尔如空无边心亦如是是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若能观识即是苦者知苦所从名之为集若集可断是名为灭观苦集灭是名为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

「若观识处即是觉观疮疣烦恼如我远离空处识处修无想处是人修无想已得无想定是名共凡夫人如实陀罗尼若观识处即是疮疣苦恼之法如我远离观于识相次观无想相言无想者即是无我无我所相作是观已即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是名不共凡夫如实陀罗尼若有能观无想处者即是细想如我远离是无想处观非有想非无想处是名共凡夫人如实陀罗尼若观非想非非想处即是大苦是处可断可得解脱作是观时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永断一切欲贪色贪离凡夫名得圣人号永断一切三恶道因是名如实陀罗尼也是彼诸佛之所遣来日密菩萨所赍持欲能断一切诸结烦恼一切恶见我见取见戒见常见断见命见作见士夫见受见色见触见出见四大见能断如是等见是陀罗尼善能了达阴入界等能净诸见能令受者永受安乐沮坏众魔调伏恶龙令诸天喜坏阿修罗调迦楼罗能喜刹利婆罗门毘舍首陀能断恶欲令坐禅者贪乐寂静能疗一切诸恶重病能防一切诸恶鬪讼能增法界能护三宝能得尽智及无生智坏无明聚

如来说是陀罗尼时无量众生得须陀洹果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获得是持无量众生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众生得无生忍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十二


校注

三十二【大】二十九【宋】【元】【明】【宫】 日密分中【大】〔-〕【宋】【元】【宫】 (四集)五字【大】陀罗尼【宋】【元】【明】【宫】 二【大】余【宫】 光密【大】光蜜【宫】 陀【大】此陀【宋】【元】【明】【宫】 婆【大】娑【宋】【元】【明】【宫】 二十九【大】〔-〕【宋】【元】【明】【宫】 问【大】问讯【元】【明】 修集【大】下同修习【宋】【元】【明】【宫】下同 苦【大】若【宋】【元】【明】 如【大】唯【宋】【元】【明】【宫】 咩【大】*𭇻【宫】* 阿【大】呵【宋】【元】【明】 蓰【大】簁【宫】 婆【大】*娑【宋】*【元】*【明】*【宫】 泞【大】咛【宋】【元】【明】【宫】 逻【大】逻逻【宋】【元】【明】【宫】 四十七【大】〔-〕【宋】【元】【明】【宫】 恶【大】恶毒【宋】【元】【明】【宫】 于往【大】往于【宋】【明】【宫】住于【元】 妊【大】*任【宫】* 恶众【大】众恶【元】【明】 涂【大】除【宫】 净【大】〔-〕【宫】 自除【大】除息【宋】【元】【明】【宫】 法果【大】法界【宋】【元】【明】【宫】 茶【大】下同荼【宋】下同【元】下同【明】下同 (优多罗那咤(十七)伽毘那咤(十八)君阇那咤九阿目佉那咤(二十))二十六字+遮【宋】【元】【明】【宫】 十七【大】二十一【宋】【元】【明】【宫】以下每句增四数 三十八【大】〔-〕【宋】【元】【明】【宫】 自【大】〔-〕【宫】 其【大】〔-〕【宋】【元】【明】 (大经)六字【大】*〔-〕【明】* 修集【大】修习【元】【明】 诫【大】戒【宋】【元】【明】【宫】 密【大】蜜【宋】日蜜【元】【明】 住【大】乐住【宋】【元】【明】【宫】 集【大】*习【宋】*【元】*【明】* 惟愿【大】下同唯愿【宋】下同【元】下同【明】下同 法【大】答【宋】【元】【明】【宫】 断爱【大】断处【宋】【宫】 焰【CB】【碛乙-CB】【元】【明】果【大】炎【宋】【宫】 著【大】者【元】 憎【大】增【宋】【元】【明】【宫】 当【大】宣【宋】【元】【明】【宫】 是【大】见【宋】【元】【明】【宫】 畜生【大】畜生身【宋】【元】【明】【宫】 女【大】女女【宋】【元】【明】【宫】 恌【大】掉【宋】【元】【明】 集【大】习【元】【明】 色【大】名【宫】 是【大】是是【宋】【元】【明】【宫】 集【大】习【宋】【元】【明】 空【大】虚空【宋】【元】【明】【宫】 若【大】苦【元】【明】 不分卷【宋】【元】【明】【宫】 (大二)十一字【大】〔-〕【宋】【元】【明】【宫】
[A1] 衣【CB】【丽-CB】夜【大】(cf. K07n0056_p0326c13)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方等大集经(卷32)
关闭
大方等大集经(卷32)
关闭
大方等大集经(卷32)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