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十四

月藏分第十二忍辱品第十六之二

尔时世尊告诸龙众阿修罗言「汝等莫鬪应修忍辱仁者若能离于嗔怒成就忍辱速得十处何等为十一者得作王王四天下自在轮王二者毘楼博叉天王三者毘楼勒叉天王四者提头赖咤天王五者毘沙门天王六者释天王七者须夜摩天王八者兜率陀天王九者化乐天王十者他化自在天王诸仁者若具足忍是人速得如是十处忍辱近果

「复次诸仁者若能深忍转增具足当知是人复得五处何等为五一者梵众二者大梵天王三者声闻道果四者缘觉五者如来应正遍知诸仁者若能深忍转增具足是人速得如是五处又若具足修行忍者自然近得一切世间胜妙五欲资生所须皆悉具足是人若复至到修行忍功德者得圣安乐若有非圣凡下之人犷戾自高性常嗔怒于多人所现大嗔恚当知是人身坏命终堕于地狱若复傥得出彼地狱生于下劣畜生道中作下劣龙身阿修罗身若得生人极下卑贱诸根残缺或长诸根或复无根或复二根或复大根形容丑陋跛躃背偻身体臭秽生旃陀罗妓作邪媚如是等余下贱之家若生边地少衣乏食下贱家生及无福田喜作种种不善之处以是因缘是人展转复趣地狱畜生饿鬼

「诸仁者我今略说如是不忍嗔怒果报诸仁者以嗔恚故于生死中增长无量恶不善法以是因缘是人转复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诸仁者是故我今如是告汝一切诸龙阿修罗等汝已长夜各各迭相违反而住汝等一切今悉于我及与诸来大众之前各各迭相应生至到忍辱之心当息久积心心嗔怒若不能忍必令汝得所不喜果是故汝等各相容忍若能不嗔鬪诤讥调言讼嫉妬自守而住汝等如是必定当得胜妙之事无诸过恶

尔时诸来一切大众咸皆叹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受佛教诫各各如是迭相忍辱便得于此四天下中常得胜报无诸恶事

尔时月藏菩萨摩诃萨复告娑伽罗龙王罗睺罗阿修罗王阿那婆沓多龙王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婆楼那龙王牟真隣陀阿修罗王善住龙王跋持毘卢遮那阿修罗王以偈教言

「汝等得授记  最胜非余乘
何故于导师  而无羞惭耻
执持栰而溺  多众随驶流
如是弃最胜  一切所厌贱
凡龙阿修罗  嗔故被厌贱
汝等妙丈夫  悉应舍恚怒
慈能趣善道  具受诸欲乐
慈能离诸难  及作善知友
慈能得大智  及依大明师
慈能离诸恶  亦令人乐观
慈得具大富  常能施一切
慈能乐戒定  复得最胜慧
慈能得工巧  善学一切事
慈于最胜处  端坐化众生
慈得胜妙身  备相端正容
慈能具妙音  众人悉乐闻
慈得善眷属  梵行无嫉妬
乐法具惭愧  明人常随喜
慈能得官位  坐于胜座处
能息众生恶  安置菩提道
慈能得十地  及忍陀罗尼
慈能成就悲  舍离于诸著
慈能得神足  值遇明导师
慈能得净土  清净离烦恼
慈能降众魔  到大菩提岸
慈于天人中  能转正法轮
慈能化众生  置于三乘处
慈能善说法  降伏诸外道
慈以八圣道  度脱天人等
安置不死处  汝等皆能入
我今与汝等  慈心陀罗尼
我于亿佛所  专心得听闻
汝以己眷属  安置慈忍处
相于起慈心  长夜得安乐

尔时月藏菩萨摩诃萨说此偈已即说呪曰

「多地夜他 迷帝𠼝 摩诃迷帝 𠼝迷哆啰㝹跋帝 迷哆啰啰匙 迷哆啰憩 迷哆罗侯系 迷哆啰隷 迷帝𠼝 迷帝𠼝 迷喽娑鞞讫唎帝 娑呵啰匙 闭逻风伽蓰 薮啰耶呵泥 婆逻浮常耆 初罗叉鞞 那耶那喽系 俱𠰷他车掣 阿摸伽啰泥 啰阇頞寄 吉隷奢薮啰 三摩啰泥 浮阇伽 鞞𠼝系 奴腻多鞞𠼝系 阿啰尼企 刹哆啰豆喽咩 阿求隶耆 唎哆啰匙阿啰悉那鞞 阿俱卑易鸯鸠匙摸叉毘钵啰易 俱𠰷他叉易(以世反)苏婆呵

「诸仁者此大慈心陀罗尼我曾往昔于亿佛所从彼得闻汝等应当于己眷属及他眷属息怒恶心而教授之

月藏菩萨摩诃萨说是慈心陀罗尼时如来叹言「善哉善哉

一切所有诸来大众诸天乾闼婆阿修罗非人等亦皆叹言「善哉善哉

尔时诸天各得住于慈心忍心无怨心无言讼心迭相谢过天向诸龙龙向诸天慈心忍心无怨心无鬪诤心无言讼心迭相谢过诸天向阿修罗阿修罗向诸天乃至谢过诸龙向阿修罗阿修罗向诸龙乃至谢过诸天向夜叉夜叉向诸天乃至谢过悉如上说如是如是天向罗刹乾闼婆紧那罗伽楼罗摩睺罗伽鸠槃饿鬼毘舍遮富单那迦咤富单那住于慈心忍心无怨心无鬪诤心无言讼心乃至迦咤富单那向彼诸天住于慈心乃至谢过亦如上说龙向夜叉乃至迦咤富单那住于慈心乃至谢过夜叉乃至迦咤富单那向于诸龙乃至谢过亦皆如是乃至迦咤富单那向迦咤富单那住于慈心乃至谢过亦复如是

彼等皆以大慈心陀罗尼力因缘故一切天阿修罗夜叉罗刹乾闼婆紧那罗伽楼罗摩睺罗伽鸠槃茶饿鬼毘舍遮富单那迦咤富单那等迭相住于慈心忍心无怨心无言讼心无鬪诤心离嗔怒心离嫉妬心是大慈心陀罗尼力因缘故一切人类迭相住于慈心忍心怜愍心无怨心无言讼心无鬪诤心一切畜生若禽若兽乃至极下微小诸虫迭相住于慈心忍心怜愍心无怨心无鬪诤心无违反心

尔时诸天乃至一切迦咤富单那非人等所来大众合掌向佛恭敬礼拜同时一音作如是言「我等皆已承佛威神迭相谢过迭相住于慈心忍心怜愍心无怨心无诤讼心我等一切今当亦复谢过如来正遍知我等昔来于世尊所若身口意所作罪过及于法僧若身口意所作罪过乃至世尊一声闻弟子所若身口意所作罪过乃至若有为佛剃发著袈裟片作违反行非法器者若身口意所作罪过是等诸罪悉于佛前诚心忏悔修戒威仪愿佛容恕受我等当令我得住戒威仪又复我等从今以往乃至剃发著袈裟片作违反行者及佛声闻弟子所悉当發心作导师想护持养育具足供给一切所须不令乏少

佛言「善哉善哉诸妙丈夫成就忍辱乃至汝等于我佛所若身口意所作罪过若于法僧所作罪过乃至于我一声闻弟子若身口意所作罪过乃至为我剃除须发著袈裟片者若身口意所作罪过各自深观如是罪业诚心忏悔皆得除灭不受恶报如是汝等皆当护持养育我法乃至为我出家剃发不持禁戒著袈裟片者汝等皆应护持养育若能护持养育此者深可赞叹

「若我所有声闻弟子持戒具足多闻舍慧解脱知见悉具足者汝等皆应护持养育彼等自以过去善根福德因缘善得供养若有众生于未来世无智慧福德为我剃发著袈裟片不受禁戒或受毁犯于诸善法不得相应若复护持养育此者得无量福我与彼等作善导师怜愍利益何以故当来之世有恶众生于三宝中少作善业若行布施若复持戒修诸禅定以其如是少许善根作诸国王愚痴无智无羞惭愧憍慢炽盛无有慈愍不观后世可怖畏事彼等恼乱我诸所有声闻弟子打缚骂辱或复驱使令其供给夺其饮食衣钵汤药所须之物寺舍园田系闭牢狱摈徙讁罚乃至剃发著袈裟片者亦复如是及以群臣诸断事者愚痴无智离诸羞惭无有慈愍不观后世可怖畏事彼等恼乱我诸声闻乃至系狱摈徙讁罚乃至为我剃除须发著袈裟片者亦复如是我今以此诸出家者悉付于汝勿令彼等饥渴孤独致于命终

尔时上座阿若憍陈如从座而起作如是言「大德婆伽婆彼等刹利若婆罗门毘舍首陀如是等人恼乱世尊声闻弟子得几许罪且置持戒若复为佛剃除须发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毁犯恼乱此者得几许罪

佛言「止止憍陈如莫问此事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婆伽婆唯愿说之大德修伽陀唯愿说之若有为佛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不受禁戒受已毁犯其刹利王与作恼乱骂辱打缚者得几许罪

佛言「大梵我今为汝且略说之若有人于万亿佛所出其身血于意云何是人得罪宁为多不

大梵王言「若人但出一佛身血得无间罪尚多无量不可算数堕于阿鼻大地狱中何况具出万亿诸佛身血者也终无有能广说彼人罪业果报唯除如来

佛言「大梵若有恼乱骂辱打缚为我剃发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犯者得罪多彼何以故如是为我出家剃发著袈裟片虽不受戒或受毁犯是人犹能为诸天人示涅槃道是人便已于三宝中心得敬信胜于一切九十五道其人必速能入涅槃胜于一切在家俗人唯除在家得忍辱者是故天人应当供养何况具能受持禁戒三业相应

「诸仁者其有一切刹利国王及以群臣诸断事者如其见有于我法中而出家者作大罪业大杀生大偷盗大非梵行大妄语及余不善如是等类但当如法摈出国土城邑村落不听在寺亦复不得同僧事业利养之物悉不共同不得鞭打若鞭打者理所不应又亦不应口业骂辱一切不应加其身罪若故违法而讁罚者是人便于解脱退落受于下类远离一切人天善道必定归趣阿鼻地狱何况鞭打为佛出家具持戒者

尔时复有一切诸天一切诸龙乃至一切迦咤富单那诸来大众于三宝中得增上信尊重敬仰及希有心复作是言「我等一切从今以往护持养育世尊正法及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毁犯佛禁戒者我等亦当摄受护持乃至为佛剃除须发著袈裟片不受禁戒无所积聚我亦于彼作导师想护持养育供给所须皆令具足若诸国王见有如是为佛出家受持禁戒乃至为佛剃除须发著袈裟片不受禁戒受而毁犯无所积聚如其事缘治其身罪鞭打之者我等不复护持养育如是国王舍离彼国以舍离故令其国土而有种种谄诈鬪诤疫病饥馑刀兵俱起非时风雨亢旱毒热伤害苗稼又若我等舍离彼国当勤方便令其国土所有世尊声闻弟子悉向他国使其国土空无福田若有世尊声闻弟子乃至但著袈裟片者若有宰官鞭打彼等其刹利王不遮护者我等亦当出其国土」复作是言「我等今者一切相与随所堪能勤作种种供养世尊

尔时诸天及与诸龙乃至一切迦咤富单那等俱时發心因缘力故即时于此四天下中所有诸山皆悉变成七宝之山为欲供养世尊故耳所有树林枝叶花果一切亦皆变成七宝于其花果复出种种胜妙供具及五音作乐而为供养四天下中所有依地众药草苗一切亦皆变成七宝而为供养此四天下所有地界一切变成青琉璃地而为供养

彼诸天乃至迦咤富单那四天下中上尽欲界一切所有各随力能而作供养有雨种种宝种种花种种衣服种种璎珞种种天妙花盖幢幡而为供养有持种种天妙幢幡宝盖金缕真珠璎珞摩尼宝器而为供养有以种种琴瑟箜篌箫笛齐鼓𣫢鼓雷鼓以为音乐供养世尊有以种种歌乐音声而为供养有雨种种音乐之器而为供养复以种种庄严国土而为供养诸四天下所依住者非人等乃至一切大小诸虫皆悉见闻彼等一切苦受休息皆生乐受随有种种身触觉知得乐充足及得希奇未曾有心于三宝中深得敬信

尔时世尊大悲怜愍一切众生为成熟故「彼等一切音声语言皆是贤圣之所加被如是一切人非人等所有语言及从宝中所出音声枝叶花果琴瑟箜篌箫笛齐鼓𣫢鼓雷鼓所出音声一切皆是圣力所加彼等一切皆得希奇未曾有声建立所加所谓色色空受受空想想空行行空识识空如是眼入眼入空耳鼻舌身入耳鼻舌身入空意入意入空如是色入色入空声香味触入声香味触入空法入法入空如是眼界眼界空乃至意识界意识界空如是知身离欲净知一切法离欲净知一切法界离欲相知一切法如如如是知者是人则为于空不动是人堪能拔济一切众生想于一切行令得解脱于众生想色想受想行识想眼入想乃至意识界想是人如是堪能安置一切众生于三乘无为界

「行者云何能开示简择彼等诸法所谓修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复有法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若能如是修习简择此诸法空彼人堪能乃至安置一切众生于三乘无为界

「彼等行者以何法门得知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所谓还以空解脱门能修简择内外等法何者名为内外法内法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行者如实知眼眼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此诸法性尔乃至知意意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内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外法者所谓色声香味触法行者如实知色色空乃至法法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外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内外空内外法者谓内六入外六入行者如实知内外入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内外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空空空者一切诸法空以彼空故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空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大空东方东方空乃至四维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大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第一义空第一义者所谓涅槃如是涅槃以涅槃故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第一义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有为空有为法名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有为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无为空无生无灭不住不异是名无为无为以无为故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无为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毕竟空毕竟名诸法至竟不可得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毕竟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无始空来去不可得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无始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散空无所取舍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散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性空一切有为无为法性非声闻作非缘觉作非如来作此法性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性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自相空恼坏是色相能受是受相取相是想相造作是行相了知是识相如是等有为无为一切法自相自相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自相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一切法空一切法者所谓色受想行识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色因缘生识乃至意法因缘生识此有为无为诸法是名一切法彼诸法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一切法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不可得空一切法不可得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不可得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无法空一切无物不可得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无法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有法空于和合中无物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有法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无法有法空无物无物空有物有物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无法有法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法法相空法名五阴五阴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法法相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名无为法是无为法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无法无法相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自法自法相空诸法自法空是空非智作非见作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自法自法相空

「如是行者应如实知何者名为他法他法相空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相法位法界如实际性相常住无有变异过此诸法空非积聚不可坏不可取何以故诸法性尔是名他法他法相空如是行者应如实知知已能令众生离众生想离一切行想受想色想识想离眼想乃至意想离色想乃至法想然后安置一切众生于三乘无为界

「若有行者于此诸法如实现前知得名善修彼诸众生昔于此法已修习者如是第一甚深法声入于耳根或有众生不种善根如是法声亦入于耳或有见佛专心瞻仰彼人一切无尽善根皆来现前乃至逮得不退转地十力无畏成大法器

「或有众生有无常声入于耳根或有苦声空声无我声三律仪声四念处声四正勤声四如意足声五根声五力声七觉分声八道分声实论声因缘法声梵住声四摄声无碍辩声禅声解脱声无色定声六波罗蜜声巧方便声三昧陀罗尼忍声声闻乘声缘觉乘声大乘声不退转地声业障尽声烦恼障尽声众生障尽声障尽声有为国土功德庄严声无为心清净声大慈声大悲声三不护声四无畏声十力声十八不共法声一生补处声十地声最后身声降魔声无上智声转法轮声随应度者现神变声弃诸命行声于诸众生示现无上大涅槃声如是诸声各各差別入于耳根是诸众生乃至畜生饿鬼趣等如是无量百千法门入于耳根

「彼诸众生得第一希有欢喜踊跃于三宝中极得信敬彼诸众生烦恼障业障众生障法障于三分中二分已尽彼诸众生闻是声已无量阿僧祇众生昔有恶心者彼等悉得柔软之心怜愍心善业心得观后世可怖畏事得种具足天人善根以彼诸声令于无量阿僧祇众生归依三宝所有受持禁戒净者彼等有得须陀洹果乃至有得阿罗汉果复有无量阿僧祇众生于缘觉乘种诸善根复有无量阿僧祇众生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得住于不退转地复有无量阿僧祇众生得无生法忍」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火味阿修罗  指示罗睺
是我最胜师  福慧庄严具
佛告于彼等  当息妬嗔怒
付嘱是法眼  护持故当受
彼诸修罗喜  敬答尊导师
我当护法眼  乃至法久住
我等说最胜  不隐法神呪
令彼一切龙  皆失憍慢力
尔时诸龙辈  各各皆嗔怒
欲以憍慢力  共诸修罗鬪
佛告诸龙王  及以修罗
汝等于长夜  各各常犷戾
若不除嗔怒  于诸乐非器
常为苦所触  下劣臭秽身
身分支不具  恒乏于资生
闻说此诸苦  皆以嗔为本
恶罚诸枷锁  牢狱饥渴等
地狱鬼畜生  由嗔受此苦
一切应忍辱  能忍者则无
丈夫得最胜  富贵具诸欲
汝等二朋众  诸龙阿修罗
各自修忍辱  忍故无诸恶
大众皆喜悦  一切咸赞叹
汝今闻是语  皆悉得于忍
天龙阿修罗  夜叉及诸鬼
一切皆得忍  慈心共相视
人与畜生等  得忍皆和顺
禽兽及小虫  慈悲相怜愍
大众皆合掌  瞻仰导师言
我等迭相荫  皆得慈心住
又我诸大众  于佛尊导师
所作诸罪业  若身口意犯
于法众僧所  一人边有过
人中坚固士  唯愿见容恕
我于世尊法  一切所作恶
今悉至到忏  愿佛慈纳受
于时两足尊  告彼大众言
汝忏恶业尽  终无有苦报
剃发不受戒  被服袈裟片
而作导师想  于彼人中上
恶王障法眼  贪痴打比丘
如出导师血  当堕阿鼻狱
大众作是言  我等护比丘
若有诸恶王  恼诸声闻众
我等于诸事  皆舍于彼国
其土有沙门  令向于余处
毁坏彼诸国  饥馑兵疫起
沙门所诣国  我等亦诣彼
悉令得胜乐  具足衣饮食
彼炽法眼  供养人中上
无余四天下  悉变成七宝
复雨诸香华  珍宝及衣服
歌舞妓乐等  供养于导师
众生所见闻  皆得充足乐
圣加令诸音  尽变作佛声
说诸有为苦  无常空无我
三世一切法  悉空无所有
集散二俱空  眼识二亦然
乃至心法界  阴身等法空
如是知诸法  则能救众生
知三界空  能解众生缚
诸有十二支  一切皆性空
若昔于此法  如是修习者
彼等闻诸声  悉皆得于忍
智力无所畏  得住菩提道
薄福诸众生  得闻有为声
无量众精勤  得入菩提行
檀戒忍精进  禅定及智慧
佛土福庄严  精进故令净
汝等当作佛  到彼诸法岸
降魔及军众  而降正法雨
无量众生界  能与正法眼
汝等一切众  速入安隐城
无量众闻声  得趣大菩提
及得二乘道  有得人天乐
有得至于果  罗汉三摩提
如是恶众生  得于柔软意
怖畏诸恶业  安住慈善心

大集经卷第五十四


校注

(大集之二)四十五字【大】〔-〕【宋】【元】【明】【宫】【圣】不分卷 王【大】〔-〕【宋】【元】【明】【宫】 叉【大】〔-〕【圣】 近得【大】得近【明】 躃【大】癖【宋】【元】【明】【宫】 迭【大】下同递【宋】【元】【明】【宫】下同 罗【大】啰【宋】【元】【明】【宫】【圣】 唎【大】𠼝【宋】【元】【明】【宫】 闭【大】闵【宫】【圣】 泥【大】尼【圣】 婆【大】娑【宋】【元】【明】【宫】 常【大】帝【宋】【元】【明】【宫】 他【大】陀【宋】【元】【明】【宫】 泥【大】尼【宋】【元】【明】【宫】 𠼝【大】*唎【宋】*【元】*【明】* 尼【大】尸【宋】【元】【明】【宫】【圣】 隶【大】疑【宋】【元】【明】【宫】 阿【大】诃【宋】【元】【明】【宫】呵【圣】 鸠【大】〔-〕【圣】 以世反【大】〔-〕【宋】【元】【明】【宫】 伽【大】*迦【宋】【元】【明】【宫】*【圣】 茶【大】下同荼【宋】【元】【明】【宫】【圣】下同 忏【大】忏悔【宫】 刀【大】二【宋】【元】【明】【宫】【圣】 璎珞【大】下同缨络【圣】下同 语言【大】言语【明】 法【大】有法【圣】 障【CB】声【大】鄣【圣】 罗【大】言【宋】【元】【明】【宫】 主【大】王【宋】【元】【明】【宫】 切【大】人【宋】【元】【明】【宫】 彼【大】法【宋】【元】【明】【宫】 知【大】有【宋】【元】【明】 〔-〕【大】光明皇后愿文【圣】+(天平胜宝七岁十月十七日正八位下守少内记林连广野正大安寺沙门琳躰读)三十二字奥书【圣】 大集经卷第五十四【大】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卷第八【宋】【元】【明】【宫】大集月藏经卷第八【圣】
[A1] 虽【CB】【丽-CB】离【大】(cf. K07n0056_p0512a18)
[A2] 物【CB】来【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方等大集经(卷54)
关闭
大方等大集经(卷54)
关闭
大方等大集经(卷54)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