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十六

日藏分陀罗尼品第二之二

尔时西方去此佛刹四十二恒河沙等诸佛国土过是数已有佛世界名坚固幢其国有佛号智德峰王如来应供正遍知于五浊世与诸四众眷属围绕而为说法时彼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炎德藏在大众中听佛说法仰观虚空见无量无数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众从西方来而往东方复见东方有大光明睹是事已即白智德峰王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如是事

尔时智德峰王佛告炎德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东方去此四十二恒河沙等诸佛世界有世界名曰娑婆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现处五浊为无量无边众生说三乘法欲令法母三宝种久住故法行不断故破魔界故为欲建立佛法幢故十方一切诸如来等皆悉至彼娑婆世界共说宝幢陀罗尼说已各还本刹今释迦牟尼佛复为菩萨摩诃萨及声闻众更大集会以四无碍智说三解脱门清净梵行娑婆世界地及虚空皆悉充满是诸大众皆悉乐闻释迦如来所说法门心无厌足

尔时智德峰王佛告炎德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可持我语往娑婆世界问讯释迦牟尼佛彼佛今说日藏法行坏龙境界名曰炎品能尽一切众生恶业善男子我有陀罗尼欲名无愿顺汝可送往此陀罗尼有大势力有大利益能尽一切欲贪色贪无色贪能尽一切我慢慢慢增上慢能破一切无明暗聚能舍一切诸苦重担乃至能得尽智无生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彼世尊而说呪曰

「怛绖他(一) 舍那舍婆(二) 奢摩那舍婆(三) 阿婆叉舍婆(四) 斫刍舍婆(五) 输𠰷哆罗舍婆(六) 伽拏舍婆(七) 什婆舍婆(八) 迦耶舍婆(九) 摩那舍婆(十) 叉婆毘陀(十一) 斫刍毕利洟鼻叉婆(十二) 输𠰷哆啰阿婆叉婆(十三) 伽啰拏帝阇叉婆(十四) 视婆婆喻叉婆(十五) 迦耶膻啰摩叉婆(十六) 摩那乌阇叉婆(十七) 阿卢迦若那叉婆(十八) 毘阇僧羯摩叉婆(十九) 唵句啰呿伽叉婆(二十) 婆摩喽毕也鼻耶叉婆(二十一) 舍摩迦阇叉婆(二十二) 叉耶啰娑叉婆(二十三) 膻哆鼻耶婆叉婆(二十四) 那都那(二十五) 泥那都那(二十六) 阿婆泥那都那(二十七) 那耶波那夷那都那(二十八) 伊沙伊婆都度呿[口*写](二十九) 莎呵(三十)

「善男子汝可持此无愿顺陀罗尼往彼娑婆世界如我辞曰『智德峰王如来问讯释迦牟尼佛起居轻利气力安乐不正法轮无障碍不彼恶众生乐听所说日藏法行坏龙境界炎品不』」

尔时炎德藏菩萨白智德峰王佛言「世尊我今已受持此陀罗尼今虽欲往娑婆世界而怀怖畏何以故我亲从佛闻彼佛世界五浊炽盛彼诸众生众苦逼迫贪欲嗔恚愚痴邪见贪著女色于须臾间能成阿鼻地狱恶业以是义故我甚怖畏

尔时智德峰王佛告炎德藏菩萨言「善男子飞于彼娑婆世界四天下中二十一日化作金翅鸟王令彼大海六十四万亿诸龙见汝形故皆生怖畏以是因缘受三归依乃至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

炎德藏菩萨言「如是世尊实如圣说

尔时智德峰王佛复告炎德藏菩萨言「善男子往于彼娑婆世界四天下中亢旱之处于七日中化作象头马头大龙王身令旧住龙心生怖畏不安本处悉腾虚空七日之中澍大甘雨耶

炎德藏菩萨言「世尊实如圣说

佛言「善男子汝于如是诸恶龙中尚不怖畏又汝过去發弘誓愿在在处处利益众生何故今者忽生恐畏汝受我使莫生惊怖

尔时智德峰王佛告炎德藏菩萨言「善男子我复教汝智慧依止大授记陀罗尼汝持往彼得无怖畏

尔时炎德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譬如智人坐伏藏上以手把土忽得一宝得已欢喜复更重把如是渐渐得宝转多我亦如是重问如来望得如来无价法宝得是宝已为欲教化诸众生故若蒙如来开大法印以法印力如来力故则能教化一切众

尔时智德峰王佛即说呪曰

「怛绖他(一) 珊提(多夷反)那奢摩(二) 三摸他那奢摩(三) 阿跋阇那奢摩(四) 莎凌楞伽奢摩(五) 僧逾伽奢摩(六) 拔䭾那奢摩(七) 三摩毘沙摩奢摩(八) 婆多那奢摩(九) 三摩羯岚摩奢摩(十) 遏毘驮奢摩(十一) 耶婆阇罗摩罗拏奢摩(十二) 耶婆萨婆摩奴阇奢摩(十三) 耶婆萨婆怛利陀都(十四) 三斯羯利哆奢摩(十五) 阿逻波罗奢摩(十六)

佛言「善男子此智慧依止授记陀罗尼彼土众生若有闻者皆能轻薄下中上结色无色有亦复如是恒河沙等劫生死过恶皆悉散灭过去五有身口意业生于有中受不爱果所在生处障修善根四大衰恶所爱之财求不能得旧所亲爱悉皆离散所不乐事而悉和合身受诸苦心多浊乱不乐修习一切善根乐著一切诸不善法如是等业悉灭无余

「善男子若有一闻此陀罗尼一心听受七日七夜专精修习如上所说诸恶罪业皆得消灭除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圣人犯四重禁此四种人失陀罗尼力毕定受罪若复有人无是四罪乐修善根修行檀波罗蜜种种布施是人则为一切诸佛诸菩萨众声闻缘觉之所加护以圣加故得无尽物亦乐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切天人阿修罗等不能沮坏常为一切天王人王见者恭敬供养礼拜闻者欢喜心常忆念赞叹守护临命终时得见十方曾所念佛皆来授手作如是言『善男子来我今将汝向我世界令汝安住十地位中』彼人见佛心大欢喜以欢喜故得生清净有佛国中速住十地是人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此智慧依止大授记陀罗尼有如是大力有大利益

「善男子彼娑婆世界有诸众生不到涅槃道何以故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圣人犯四重禁如是众生十方净土所不容者皆生彼国是诸众生于三恶道长夜受于种种诸苦彼众生等虽出三涂已无清净业因缘故释迦如来本愿力故还复生于彼娑婆界若诸众生过去所有信根乃至慧根曾修布施乃至智慧曾修愿行不乐流转学涅槃道净修梵行如是人等生彼世界

「恶业众生得丑陋身诸根缺减其心暗钝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资生乏少寿命短促痴无智慧睡眠不安薄善根少福德诸适意事而不从心复无悲心乐行恶行乐著恶见乐习恶论乐起恶愿乐受恶法不信正法多诸病苦多散乱心多乐恶事造三恶业虚妄忆想非吉为吉心不乐忍其心麁犷常乐修习十不善业诽谤三宝趣三恶道

「善男子彼佛刹中如是众生闻此智慧依止授记陀罗尼至心一听者彼诸众生生厌离心度三恶道复有众生曾修信根乃至慧根亦曾修习六波罗蜜不乐流转净修梵行若得闻此陀罗尼已增益寿命身少病苦智慧增益资财无损长善根海增善知识乃至增益一切善业皆悉成就成就正见具足十善种三善根乐三自归乐起诸愿乐阿兰若光显三宝复能于此智慧依止大授记陀罗尼至心听受专精修习读诵受持乃至七日七夜忆念不舍成就如是无量功德除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犯四重禁

「如是众生堕于恶趣于彼命终而来生此娑婆世界以彼业气习未尽故于未来世应受恶报由得闻此智慧依止大授记陀罗尼于现在身虽不能得胜妙果报以陀罗尼力故于当来世无量恶报悉灭无余彼诸众生为灭如是诸恶业故应当书写此陀罗尼门复应造作七佛形像于释迦牟尼佛法之中建立寺舍供养供给法行比丘亦当数数受八戒斋勤行精进乐听正法如说修行此诸众生于三宝中得决定信生欢喜心因缘故能灭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在在处处应受恶道种种诸苦于现在世多诸病苦受身形残资生减失眷属离散为人奴仆受诸挝打恶口麁犷不得自在为人诽谤已受如是种种苦故过去恶业皆悉灭无

「如是善男子此智慧依止授记大陀罗尼于诸众生有大势力我今更说

尔时世尊即说呪曰

「怛绖他(一) 佉伽波利眵(尺之反)(二) 伽唎婆叉(恻檀反)西(三) 伽跛利(四) 鼻陀钵啰婆伽叉(恻檀反)(五) 叉婆踰岐(强予反)(六) 钵底呵(七) 奢摩那四迦涕(八) 三摩迷伽阇(踈斋反)(九) 阿叉夜那低(十) 叉婆跋栘(常兮反)(十一) 祢䭾那阇师(十二) 娑摩娜阇师(十三) 娑摩伽逻阇师(十四) 阿地呵奢夜阇师(十五) 鼻钵啰婆阇师(十六) 西叉阇(十七) 西祢夜阇婆阇师(十八) 娑利罗瞿咥(馨指反)夜阇师(十九) 娑利罗瞿咥夜阿阿鞞绮婆那鸠世(二十) 萨檀拘帝(二十一) 私婆檀那梯(二十二) 毘哆钵啰鼻利低(二十三) 呕波膻啰磨娜梯(二十四) 阿那叱地夜跋罗企(羌予反)(二十五) 钵罗帝羯迷那(二十六) 三迦太夜世(二十七) 萨卢遮那婆迷(二十八) 拘𠰷太(二十九) 迦摩萨世(三十) 阿世奢佉岐(𨈬予反)(三十一) 那夜军阇(三十二) 鼻地夜跋泥(三十三) 羯罗那跋泥(三十四) 欝遮跋泥(三十五) 三迷摩迦黎(三十六) 奢利夜跋泥(三十七) 摸伽阇师(三十八) 呵利拘那婆(三十九) 那夜那目企(四十) 娑啰叉拘黎(四十一) 那逻延拏树黎(四十二) 因陀罗婆萨泥(四十三) 乌阿(四十四) 阿婆阿(四十五) 阿阿(四十六) 何罗婆阿(四十七) 婆啰(四十八) 阿婆啰(四十九) 何罗萨弥伽(其我反)(五十) 豆佉祢提(都夷反)(五十一) 涅槃醯莎和呵(五十二)

「善男子此大授记陀罗尼有大功德有大势力有大利益能尽一切恶业怜愍救护一切众生悉能洗除诸罪垢秽身心光洁能与念力与寂灭力若有众生一心听受如说修行一切如来一切菩萨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罗汉悉皆加护乃至天王人王亦常护念敬爱礼拜供养供给彼人临终得见过去曾所诵念十方诸佛皆悉授手作如是言『善男子来我今将汝生净佛土汝生我国速住十地』彼人见佛得大欢喜大欢喜故命终得生净佛国土既生彼已得住十地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此智慧依止大陀罗尼有如是力能净恶业成就净心证涅槃道

尔时智德峰王佛告炎藏菩萨言「善男子持此陀罗尼往诣娑婆世界至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智德峰王佛问讯世尊』」

炎藏菩萨摩诃萨言「唯然受教

时彼众中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异口同声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乐欲见彼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礼拜供养及见大众听受日藏坏龙境界能尽诸恶业陀罗尼门我等昔来初未曾往彼娑婆界今从定起欲往彼土惟愿世尊听我等往

尔时智德峰王如来告众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欲往随意应当摄心以游彼国汝等各自变身如那罗延具足庄严

时炎藏菩萨与诸菩萨摩诃萨众一切皆作那罗延身庄严示现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即从彼發如一念顷至娑婆界四天下中摩伽陀国释迦牟尼佛所到已以阎浮金末而散佛上既供养已礼白佛言「世尊智德峰王如来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气力安不转正法轮无障碍不』」作是语已却住一面

尔时北方去此娑婆世界八十恒河沙佛刹过是数已有佛世界名普上香五浊充满彼国有佛号德华藏如来应供正遍知现在说法彼佛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虚空藏在会听法尔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仰观虚空见虚空中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从北方来往诣南方复见南方有大光明见是事已即白佛言「世尊我始从定起在会听法见虚空中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从北方来往诣南方复见南方有大光明以何因缘有如是事

尔时德华藏佛告虚空藏菩萨言「善男子于此南方过八十恒河沙佛刹有佛世界名曰娑婆亦如我刹五浊充满彼中有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世为诸众生说三乘法欲令法母久住世故令三宝种不断绝故建大法幢坏魔网故十方诸佛皆集彼国说宝幢陀罗尼说已各还本土释迦牟尼佛为诸菩萨摩诃萨大声闻众作大集会以四无碍智说三解脱门彼佛土中地及虚空大众充满如来处于师子之座放大光明说深妙法清净梵行及以四摄日藏法门坏龙境界炎品除诸众生不善恶业陀罗尼门一切乐闻无有厌足常作是念若有十方一切刹中菩萨摩诃萨亿百千劫行菩萨行欲得逮于一生补处乃至十八不共之法自具足得无障碍智不随他教者彼诸菩萨悉应来集娑婆世界以自善根入种种三昧令此世界大地得大利益令诸众生不失念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得大智慧亦如他方清净佛土具诸功德

「今此娑婆世界亦有十方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悉来集会彼菩萨众于娑婆世界随自分力各入三昧从于身边而放光明或如大灯或如百千万亿无量无边日月光明彼诸菩萨摩诃萨皆大集会彼娑婆界以是因缘有大光明彼十方佛刹诸菩萨众未至彼者从三昧起趣于南方往娑婆世界欲见释迦牟尼佛及诸大众欲闻破坏一切恶业陀罗尼门加趺坐各各入于奋迅游戏诸深禅定

「善男子汝今可往彼娑婆世界善男子彼中众生短命多病少智慧少善根少福德于三恶道心无怖畏乏少资生多贪爱欲行不净行无惭无愧乐行十恶如是众生舍此身已堕于恶道复有生于恶夜叉中迦咤富单那中乃至阿迦富单那中既生彼已收地精气及种种谷华果草木一切等味其有食者身力减损彼诸恶鬼增益势力常伺人便住胎出胎随其成长乃至夺命是故彼诸众生多病短命无念慧力不畏未来三恶道苦乃至乐行十不善业堕于恶道

「善男子我于过去行菩萨时作如是愿牢固勇猛勤无休息供养诸佛如说修行咨问彼佛何等陀罗尼呪能护胎藏及以母身令得安隐令诸恶龙夜叉罗刹阿修罗迦楼罗紧陀罗摩睺罗伽鸠槃茶裨黎多毘舍阇富单那迦咤富单那乌摩罗阿跋思摩罗或一日疟乃至四日或毒药恶呪或行恶药能令身心逼迫苦者令是诸恶悉不得便或在母胎乃至出胎乳哺长养种种饮食吸其精气身心浊乱悉不得便令彼众生安隐住胎乃至乳哺长养身心不浊无病长命增益智慧乃至能行十善业道乐行布施乐持禁戒怖畏未来三恶道苦何等陀罗尼能得如是唯愿大慈为我宣说我得闻已于当来世教化众生

「尔时彼佛即为我说奢摩裴多悉致蔓多罗大授记陀罗尼我闻此呪受持流布无量亿劫常以此呪化导众生令得修行六波罗蜜牢固精进复以此呪护诸母人及护胎藏若天若乌摩罗阿跋娑摩啰非人等于彼妇人及以胎藏不能令彼四大不调身心浊乱夺人精气恶呪恶药乃至阿修罗及余世间坏胎藏者亦不得便胎藏安隐产生无难诸根满足身体清净颜貌端正具足智慧不失念力大力诸天百千万亿及诸眷属无量众数常随卫护能令彼得宿命智慧怖畏恶道生慈悲心乐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乐善知识易得圣智能得尽苦具足智慧乐空寂处灭诸烦恼夜叉诸鬼神等供养供给厌恶生死志求涅槃乃至能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在在生处终不忘失菩提之心速得成就菩萨三昧若生辟支佛心现得顺忍于未来世成辟支佛若發声闻心得四谛顺忍不堕三恶生天人中

「善男子我于过去行菩萨行时以无量方便教化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此陀罗尼如是大力有大利益

「善男子若诸众生遇重癞病应以此陀罗尼呪师子乳与病者服一切诸病悉皆除愈若不能得师子乳者取祭死尸边食以此陀罗尼呪之与病者服一切诸病亦悉除愈若无此食应取尘弃药持此陀罗尼呪之与病者服一切诸病亦得除愈

「善男子我于过去行菩萨行时如是勤求方便教化众生乃至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见诸树无华果者我时即以此呪用呪雨水浇灌树根彼树华果即得滋茂乃至蒱桃种种谷草皆令茂盛若天无雨取沟渎中诸不净汁安龟甲中以呪呪之以瞻波迦树叶裹此龟甲置龙池中即时大雨若天多雨损败苗实当取阿阇迦罗蛇头中珠以呪呪之置龙泉中雨即便止若非时黑风大寒大热日月星宿失其常度年节四时变异灾怪应愍众生七日七夜净修梵行澡浴身体服食乳糜若但食菜一心专念更无异想七日七夜讽诵受持此陀罗尼复以此陀罗尼呪呪净葵菜裹摩陀那果安天庙中即除非时风雨寒热种种灾恶日月星宿还依常度

「善男子我于过去修菩提时欲令众生所在安隐若见虚妄忆想倒见众生我于尔时为彼说此陀罗尼呪彼诸众生闻此呪已虚妄颠倒皆悉舍离修十善业起于善愿婬欲薄少

「善男子我于过去以方便力教化众生令住六波罗蜜亦自具行六波罗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此陀罗尼能与众生如是大力与大利益能除一切诸病苦恼能护怀妊妇人及以胎藏能坏一切烦恼诸结能知四大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示方便道能觉安隐快乐涅槃能令众生信心清净能入诸法差別法门摄诸外道坏魔境界

「善男子此陀罗尼力能令一切诸天欢喜夜叉恶鬼心生知足诸阿修罗极大怖畏迦楼罗紧陀罗等亦皆欢喜摩睺罗伽不能反顾摧伏邪论能令刹利婆罗门毘舍首陀信心欢喜能令女人薄少婬欲于多闻者益其念力修禅定者乐阿兰若能却一切盗贼鬪诤饥馑疫病旱涝寒热麁澁恶触如是等事皆悉除灭法母增长佛法流布三宝不断除生死畏破无明聚弃舍苦檐能得尽智及无生智

尔时世尊即说呪曰

「怛绖他(一) 摩那叉(恻我反)(二) 阿婆叉(三) 罗伽娑叉(四) 阇罗叉(五) 末磨那叉(六) 阿婆叉(七) 曼陀叉(八) 那茶叉(九) 那茶罗休(十) 鼻萨那咤(十一) 佉伽那咤(十二) 阿咤那咤(十三) 拘那咤(十四) 钵利鸠萨那咤(十五) 那茶那咤(十六) 富利迦那咤(十七) 欝怛罗那咤(十八) 迦毘那咤(十九) 军阇那咤(二十) 苏目伽那咤(二十一) 遮婆茂婆罗那咤(二十二) 佉伽凡钳婆啰那咤(二十三) 富沙迦啰那咤(二十四) 系娑(苏我反)欝卢达啰那咤(二十五) 三摩罗耶那咤(二十六) 失啰鸠三(二十七) 憍怛咤(二十八) 怛罗(二十九) 摩妬佉啰婆(三十) 提畜叉(三十一) 婆帝啰竖(三十二) 豆婆那摩啰竖(三十三) 婆呵那否智(三十四) 僧低啰阇婆(三十五) 阿摩啰阇婆(三十六) 摩呼啰伽阇罗(三十七) 阿祢拏婆啰(三十八) 阿祢拏叉(三十九) 阿婆呵摩唎伽祢拏叉(四十) 婆都豆佉写(四十一) 娑和呵(四十二)

尔时世尊说此陀罗尼时彼大众中六万亿人得柔顺忍复有六十频婆罗人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善男子汝可持我此陀罗尼往娑婆界如我辞曰『北方去此八十恒河沙佛刹过是数已有佛世界名普上香亦具五浊彼中有佛号德花藏如来应供正遍知现在说法问讯释迦牟尼佛少病少恼气力安不诸弟子众乐听法如说行不能摧四魔诸恶龙不佛转法轮无障碍不』善男子于彼释迦牟尼佛所说日藏法门能坏魔王龙王境界灭除恶业说此奢摩裴多悉致大授记陀罗尼欲令此陀罗尼有大势力大利益能令众生安隐快乐灭诸烦恼乃至弃舍苦担

尔时德华藏佛诸弟子众咸共赞言「善哉善哉希有世尊希有世尊如来智慧一切法中无障无碍我等从昔已来初未得闻如是甚深大陀罗尼能与众生安隐快乐听此陀罗尼已悉發勇猛读诵受持何以故此陀罗尼有如是无量无边大功德故

尔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怖畏生死欣乐涅槃一心称名礼拜供养德华藏佛并诵此陀罗尼生希有心彼诸众生增长善根获大利益

尔时德华藏佛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男子我于往昔修菩提时勤求方便作如是愿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若有十方诸佛国土其中众生乐行布施乃至智慧若能至心称我名号礼拜供养令彼众生无有天人阿修罗等能加恶者亦无有能障碍修行六波罗蜜者又能增益无量善根唯除过去造极恶业者若此愿不成我誓不取成等正觉

「善男子若有妇人欲求子者若复不愿有多子者若有怀妊怖畏产难彼诸人等应当至心称我名号礼拜供养若人非人无能得便亦无恶呪毒药能令身心受逼迫苦乃至一念能加恶者我誓不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我于往昔求菩提时作如是愿覆护利益一切众生是故众生应当至心称我名号礼拜供养一切诸恶皆悉除灭决定无疑唯除过去极重恶业现受报者

尔时虚空藏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不可思议我今欲往娑婆世界见释迦牟尼佛但彼众生弊恶嫉妬无慈悲心不知报恩言常麁犷多行邪见无恼我耶我今往彼或无利益

佛言「善男子无如是事是成就四无量心而能加恶假使百千诸魔眷属亦无障碍者善男子汝于往昔无量劫来而常修行四无量心汝莫怖畏

「善男子我有陀罗尼从四无量梵行中生能灭诸恶乃至恶梦汝可受持此陀罗尼若有多嗔众生闻此呪者皆生慈心若不生者或便惛睡

尔时世尊即说呪曰

「怛绖他(一) 呼鼻利呵(二) 浮浮啰(三) 罗啰婆(四) 一(五) 娑呵(六) 呵筹(七) 伽筹(八) 伽伽那叉(九) 奢摩奢摩(十) 蜜多啰蜜多啰(十一) 斫迦(十二) 跋帝帝隶(十三) 娑伽啰帝隶(十四) 豆利哆吲(香指反)𮄆(十五) 吲黎呵跋醯(十六) 那逻阇哜(十七) 夜婆那蜜低黎(十八) 绮底蜜低黎(十九) 婆利蜜低黎(二十) 始佉蜜低黎(二十一) 摩都啰蜜低黎(二十二) 佉伽蜜低黎(二十三) 萨都阇蜜低黎(二十四) 萨婆羯摩蜜低黎(二十五) 摩那跋利哆蜜低黎(二十六) 陀胝(张夷反)湿婆啰蜜低黎(二十七) 莎和呵(二十八)

「善男子此陀罗尼名灭一切恶及诸恶梦其有诵持者应以瞻卜油呪之七遍用涂两手及用涂面诸恶心人睹见之者皆生欢喜乃至恶龙夜叉迦咤富单那等乃至千万诸魔眷属不起恶心况加恶事假使满四天下诸恶众生呪一合水而以散之令彼众生皆生信心乃至不起一念之恶若有浊水满四大海取一合水以此呪呪之投彼大海令浊水悉变澄清善男子汝可持此陀罗尼往娑婆界

尔时无量阿僧祇菩萨摩诃萨异口同声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渴仰欲见大德世尊释迦牟尼佛礼拜供养尊重赞叹亦欲观彼大众集会听日藏法门坏龙境界炎品为除一切众生诸恶业故惟愿世尊听我往彼

佛言「善男子欲往随意应当一心以游彼国汝等皆可变作转轮圣王七宝成就千子具足庄严其身如转轮王法

即时八十千万菩萨摩诃萨与虚空藏菩萨恭敬围绕德华藏佛绕三匝已上升虚空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各自化作转轮王身七宝成就千子具足象兵马兵车兵步兵如是种种庄严如轮王法即从彼發一念之顷至娑婆世界以阎浮提金末散娑婆世界佛及菩萨声闻大众如是金末皆悉遍满娑婆世界复以龙栴檀香末而以散之复以真珠亦以散之复以真珠金璎珞具亦以散之复以颈珠而用散之复以种种璎珞种种衣服而以散之复以种种幢幡宝盖亦以散之其诸菩萨摩诃萨众皆为供养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彼诸菩萨摩诃萨众作是供养已恭敬围绕右绕娑婆世界绕三匝已而来至此四天下中摩伽陀国释迦牟尼佛所到已恭敬礼拜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十六


校注

第二之二【大】下【宋】【元】【宫】 舍【大】舍摩【宋】【元】【明】【宫】 罗【大】啰【宋】【元】【明】【宫】 膻【大】羯【宋】【元】【明】【宫】 娑【大】婆【明】【宫】 三十【大】〔-〕【宋】【元】【宫】 正【大】止【宫】 飞【大】非【宋】【元】【明】【宫】 一【大】四【元】【宫】 往【大】非【宋】【元】【明】【宫】 把【大】*爬【元】【明】* 生【大】生故【宋】【元】【明】【宫】 多夷反【大】〔-〕【明】 那【大】哪【宋】【元】【明】【宫】 拔【大】枝【宫】 罗【大】逻【宋】【元】【明】【宫】 耶【大】邪【宋】【元】【明】【宫】 授【大】*受【宋】【宫】* 爱【大】受【宋】【元】【明】【宫】 一【大】人【宋】【元】【明】【宫】 至【大】*志【宋】【宫】* 益【大】舍【宫】 授【大】*受【宋】【宫】*【元】 处【大】生【宋】【元】【明】【宫】 我今【大】今我【宋】【元】【明】【宫】 即【大】〔-〕【宫】 尺之【大】妹兮【宋】【元】【明】【宫】 反【大】*切【明】* 侧檀反=卿樝反三【宋】【元】【宫】三【明】 恻檀【CB】【丽-CB】侧檀【大】卿樝【宋】【元】【宫】 反【大】反三【宋】【元】【宫】三【明】 三【大】〔-〕【宋】【元】【明】【宫】 跛利【大】跋黎【宋】【元】【明】【宫】 恻檀反【大】〔-〕【明】卿樝反【宋】【元】【宫】 强予反【大】〔-〕【明】强兮反【宋】【元】【宫】 黎【大】梨【宋】【元】【明】【宫】 师【大】*筛【元】【明】* 娑【大】*婆【宫】* 娑【大】婆【宋】【元】【明】【宫】 逻【大】*罗【宋】【元】【明】【宫】* 师【大】筛【明】 指【大】之【宋】【元】【明】【宫】 阿【大】〔-〕【宋】【元】【明】【宫】 檀【大】擅【明】 膻【大】羯【宋】【元】【明】【宫】 娜【大】那【宋】【元】【明】【宫】 羌予【大】丘兮【宋】【元】【明】【宫】 黎【大】利【宋】【元】【明】【宫】 𨈬予反【大】〔-〕【明】𨈬兮反【宋】【元】【宫】 摸【大】模【明】 四十四【大】〔-〕【宋】【元】【明】【宫】 四十五【大】〔-〕【宋】【元】【明】 四十六【大】乌可反【宋】【元】【宫】鸟可切【明】 何【大】阿【宋】【元】【明】【宫】 四十七【大】四十四【宋】【元】【明】【宫】下准之 都夷反【大】〔-〕【明】 诸【大】〔-〕【宋】【元】【明】【宫】 惟【大】唯【宋】【元】【宫】 礼【大】礼佛足【宋】【元】【明】【宫】 世【大】〔-〕【宋】【元】【明】【宫】 加【大】跏【宋】【元】【明】【宫】 时【大】行时【元】【明】 紧陀罗【大】紧那罗【明】日藏分中皆然其中若有异者提出焉 裨【大】椑【宋】【元】【明】【宫】 疟【大】虐【宫】 吸【CB】【碛乙-CB】【宋】【元】【明】【宫】及【大】 唯【大】惟【明】 蒱桃【大】蒲桃【宋】【元】【宫】蒲萄【明】 恻【大】卿【宋】【元】【明】【宫】 反【大】*切【明】*反已下并同音【宋】【元】【宫】反已下并同【明】 茶【大】*荼【宋】【元】【明】【宫】* 罗【大】啰【宋】【元】【明】 【大】*哂【宫】* 含【大】舍【宫】 得【大】曾【宋】【元】【明】【宫】 悉【大】不【宫】 其【大】众【宫】 至【大】*志【宫】* 至【大】志【宋】【元】【明】【宫】 是【大】有【宋】【元】【明】【宫】 呼【大】浮【宫】 罗【大】逻【宋】【元】【明】【宫】 逻【大】*罗【宋】【元】【明】【宫】* 啰【大】罗【宋】【元】【明】【宫】 反【大】*切【明】* 十【大】咤戒反十【宋】【元】【宫】咤戒切十【明】 哆【大】多【宋】【元】【明】【宫】 莎【大】娑【宋】【元】【明】 令【大】合【宋】 惟【大】唯【宋】【元】【宫】 幢【大】〔-〕【宫】 其【大】是【宋】【元】【明】【宫】
[A1] 翅【CB】翘【大】
[A2] 浮【CB】【丽-CB】呼【大】(cf. K07n0056_p0361c20)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方等大集经(卷36)
关闭
大方等大集经(卷36)
关闭
大方等大集经(卷36)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