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救护我们而来

今天是释尊的圣诞日大家受佛的恩德感召热烈地来參加庆祝世尊的圣诞虔诚表示著内心的欢喜我想在这庆祝佛诞的法会中说到我们应如何感谢佛的恩典今天诸位还不是为了感激佛陀的恩典而来吗佛在二千多年前诞生到这五浊的苦恼世界目的即为拯救我们这些苦恼众生能说佛对我们没有恩吗

约佛的本身说發心修菩萨行经过了三大阿僧祇劫积集无边的清净功德应到清净的国土成佛得到最圆满的果报可是为了拯救众生他还是在五浊的娑婆世界成佛了换句话说释尊是为救度我们而来的所以佛出现人间与我们的关系太深我们怎能忘掉佛给我们的恩典呢佛在修学菩萨道时固不断精进的去自利利他即完成了佛果也还是念念不舍世间的苦恼众生从佛时时拯救众生的行动上表现了无比殷重的悲心人间如污秽不堪臭气充满的粪坑我们如沈溺在这污秽的粪坑中谁愿意跳进这污秽的粪坑把我们拯救出来唯有悲心殷重的佛陀才肯到这苦难的人间来所以佛在二千多年前的今天诞生到人间出家修行成道说法若使没有我们苦恼众生他已了脱生死证悟了诸法实相还来这苦恼世界做什么佛对我们的恩德深重无比信奉佛教的群众应加强报谢佛恩的观念否则大家不能体谅佛心不学佛的慈悲不求大乘佛法的广大功德这实在不够作佛陀的忠实弟子

佛诞生人间对人间究竟有何好处拯救众生的方法是什么释尊诞生到这个黑暗的世界为众生带来了光明不要以为太阳大电灯亮就是光明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到处表演著斗争欺凌的丑剧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恐怖与黑暗显然的人间失去了真理的光明这是人类心中最大的缺陷人类的一切动作好像有理想有计㓰有目的但仔细一看糊裡糊涂的动作一切作不得主这个世界裡的众生终日生活在愚痴黑暗中苦恼糊涂的过一生舍利弗说佛未出世我犹如盲人舍利弗在佛的弟子中智慧第一想想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还说自己如盲况其他一切众生所以佛出现人间带给我们真理的光明为我们指出了解脱苦痛的正确之道人间才有真智慧佛对我们的恩德能说不深重吗

佛生人间又带给了我们温暖温暖是从光明同时而来的如太阳出来有光也有暖世间家庭的夫妻兄弟儿女的恩爱亲戚朋友的诚挚友谊社会与国家的帮助都是人类的温暖可是世间人的恩爱友谊一旦破裂即成怨家会冷得比什么都冷酷但佛的光明佛的慈悲护念一切时不舍众生一次佛到僧伽的住宿处看看见一出家病人衣服卧处染满了粪尿佛问他说「你的同參道友呢」「跑了」他痛悔的又说「过去人有病时我没有照应人故今日我有病也无人照应我」佛慈悲的安慰他说「你不要难过我会照应你的」于是佛把他的粪尿洗净给他汤药別人虽然遗弃了他可是佛对他一样的关怀护念又如经中记载周利槃陀伽的故事说周利槃陀伽是个极笨的人他与他的哥哥一同出家住在一处一次他哥哥把他赶出了山门他可怜的站在山门外哭佛走近他的身边非常爱怜的问他说「周利槃陀伽你为什么哭呢」「我哥哥说我太笨不能修学佛法从此再不要我出家了」他说完这两句话哭得更厉害了佛对他说「佛法是我的你不要怕跟我去学」哥哥虽然冷酷地遗弃了弟弟但佛仍亲切的把他带回来留在身边耐心的教他学习佛法这种不舍众生的伟大精神只有佛的广大慈悲才能做到所以佛的慈悲才是人间的真正温暖

佛出现人间为我们的皈敬处给我们非常的力量我们皈依了佛陀心中即增长了力量这是佛给我们的一种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如过去所不能作的事学佛后能勇敢的去作未学佛时身心中充满了苦痛学佛后就感到无比的愉快如佛弟子出门身边没有照顾的人心生惊怖这只要自己忆念佛的功德相好自能减除心中的怖畏比如军人只要见到自己的军旗屹立在战场上他就会發生强大的力量克服敌人学佛人前途充满了光明与希望即最后命终时仍在佛力的加护中这还有什么失望与恐怖的苦痛呢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所以他虽然离开了人间二千多年我们仍在热烈的纪念他佛陀还是时刻活跃在我们的心裡说老实话若佛对我们没有深重的恩典今天还有谁来举行这隆重的庆祝法会呢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给与众生的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虽然有浅深但拔苦与乐的原则是一样有人说佛教的慈悲与孔子的仁爱基督教的博爱没有什么差別其实仁爱或博爱与佛教所说的慈悲是有很大差別的

佛的慈悲不受阶级的限制有人这样问「佛教都说人类的苦痛深重极为可怜是不是一学佛就不可怜呢」其实佛教说可怜连自己在内因为我们皆在深重的烦恼苦痛中怎能说自己不可怜真正说唯有证悟法性了脱生死的佛陀才是万德圆具的幸福者众生如不求智慧不断烦恼谁也不能说自己不可怜事实是如此凡是沈沦生死的一切众生时时在极重的悲哀痛苦中当然他们是佛陀慈悲护念极堪可怜的一群但我们如好好地作——精进地断烦恼求智慧一样可以达到究竟的正觉脱离人间的苦痛佛对一切众生都予以平等的地位予以平等的救护慈悲并非神的特权我们也并非永远是被可怜的我们要虔诚地接受佛的慈悲救护同时也要有慈悲救护心去慈念众生才能离苦得乐达到与佛一样的大慈悲

佛的慈悲没有狭隘的偏私性世间一母生养了几个儿女你要叫她对儿女不生偏爱这很不易做到可是佛视众生如一爱子老年的看为父母年纪相等的看为自己的兄弟姊妹年纪较小的看为自己的子女世间人要与自己相爱的才亲近不好的就远离人类的互相往还处处表现了亲疏的现象佛打破了这亲疏的观念运用自己的深广悲智救度一切众生即罪大恶极的众生佛也还是一样的护念他如基督教信我(上帝)则受上帝的恩典可以得救反之你是罪人永远堕在地狱中再也没有解脱的日子如此即使我现在信了上帝而我过去的祖先皆没有信仰基督岂不永远堕在地狱吗这种仇视异己者反对自己者的残酷实在不能使我们同情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这残酷的阶级爱佛法不舍一切众生普遍的慈悲救护即使堕地狱的众生一时无从慈济但将来出生人天还是一样的拯救他而终于要向上發展到成佛故佛的普遍慈悲平等救护的精神非一切的仁爱可及

佛的慈悲不但是情感的爱而是通过理智而發动的父母爱自己的儿女有时会失去理性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儿女好若听到別人说自己的儿女不好心裡则非常的不快活佛的慈悲中充满了理智佛有慈悲救济我们的能力为什么我们至今还在悲哀苦痛中呢「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众生都有他们过去的善恶因果当他恶业因缘成熟时佛的慈悲也救不了他佛要众生止恶行善但众生偏去作恶不信世间的因果佛的慈悲又怎能救度他呢我们能在因果的定律中作种种的善行佛对我们自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护念只要有一毫的可能佛就会以因果的正行来救济我们反之佛的威德慈悲虽然广大无边也救不了我们佛对众生的慈悲护念并不因为众生都对佛陀有虔诚的信心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则凡是众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善的自然会受善果善心增长虽不信佛佛也照常的护念他而且自然会受佛所摄引而归于佛不然即抹煞了世间因果律了佛的威德佛的慈悲愿力虽然广大但众生的业力更大明白这才会知道佛的慈悲愿力中充满了理性有许多对佛法没有正确了解的人自己病倒了受不了病苦的煎熬即觉得学佛无用这完全没有理解佛法的正义如人做生意以种种投机不合法的手段骗取钱财结果犯法失败了佛又怎样救得他呢所以佛救护众生决不抹煞世间的因果律这是慈悲中的理性表现此外佛的慈悲是有理智配合的慈悲行不但不违反世间的因果事理在佛陀的心境中即出世间的真理也完全吻合所以佛的慈悲是悲智平等的慈悲而能体验真理智慧而又能救护众生世间的一般宗教祇讲信仰这太偏向了感情的爱而忽略了理智而出世的小乘圣者又偏重了理智缺乏了救护的悲心佛把感情与理智能合成一体不偏向任何一边而到达悲智平等与究竟的最高峰这是佛教慈悲的尊贵处

佛的慈悲著重于彻底的救济如世间人的治病治本即治病的根源治标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法这虽能止一时的痛苦而不能彻底的杜绝了病源救济人类的苦痛世间也有两种方法方便如遇著没饭吃没衣穿的贫乏者给他们衣食这即是临时的方便办法根本的救济是要研究贫乏者的原因如有人因缺乏了谋生的技能而贫苦的那就教他学个技能如因每年水灾而贫乏的就得想法疏通河流这才能彻底治止他们的贫乏苦痛佛法也如此方便主张布施救济等而根本却重在自身的努力自己的苦痛要由自己努力解决所以一个真正的修学佛法者每能从佛法中照著实行而获得痛苦的究竟解脱若自己不去好好地照著佛陀指示的方向努力只想佛菩萨的慈悲救护那是永远不能获得根本救济的永远会流转于苦难中的

世间人往往只见浅处不见内面的要紧处从前有人请客客走进了主人的厨房见烟囱直直的靠著屋簷便非常关心的对主人说「烟囱靠近屋簷容易起火最好作成曲形」当时主人并没有听从客人的话不久不幸失火烧去了部分的房产这时候主人一面为自己的房产烧去而伤心一面又感激许多来救火的人们可是却把最初教他移烟囱改成曲形的那位客人忘掉了部分的信佛者但知信佛求救护而忽略佛陀的根本救济法不能如实奉行这等于那位失火主人那样的愚痴

学佛应注重如实的依法奉行能切实的奉行佛法自会得到佛力的加被一切困难自能得到圆满的解决若自身不断地去作恶或不肯依照佛的教法去行佛虽慈悲的救护一切众生但救不了你所以我们要依佛的教法如实奉行这也即是接受了佛的救济是的佛对我们有深重的救济之恩希望今天来庆祝的不要忘掉佛陀的恩德(唯慈记)


校注

[A1] 民国四五年讲
[A2] 囱【CB】囱【印顺】
[A3] 囱【CB】囱【印顺】
[A4] 囱【CB】囱【印顺】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2)
关闭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