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佛教见闻

一 略述泰国的历史

这次到泰国高棉走了一趟有一个月光景见到的佛教情况与中国多少不同所以想提出一点跟大家谈谈现在这世界上有五个佛教国家即泰国缅甸高棉寮国锡兰所谓佛教国家可以说上自国家元首下至老百姓个个信佛——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佛教徒佛教在这些国度裡奉为国教其盛况不但我们中国不如就是我所见到的日本佛教也还差得多这五个佛教国家通常称之为南传佛教也即小乘佛教是从印度传入南方的一派照一般说来大乘佛教应该更可以深入社会与社会打成一片而实际上在盛行小乘的佛教国家倒已真正做到了这一地步这次我在泰国时间较多而高棉佛教也大都是泰国式的所以单就泰国的佛教作一介绍

谈到泰国佛教先略说泰国的历史泰国的西面是缅甸东面是寮国和高棉北面则几乎连接到我国的云南据学者研究泰国民族实在是我们的弟兄族是从中国云南移殖去的在唐代南诏是以云南大理为中心的一个新兴国家南诏民族与佛教有缘一直到后代云南的鸡足山仍然是佛教区域成为佛徒朝拜的圣地大约在宋朝这一民族开始向南方迁徙最初所建立的王朝叫素可泰王朝素可泰城在从曼谷到云南边境之间王朝延续到元末就衰亡了继之兴起的叫大城王朝(王系换了三次)到清乾隆年间因缅甸大军攻入而灭亡大城离曼谷不远原是佛教最發达的地方我们这次也去參观但寺塔荒凉不堪当时缅军攻陷大城即大事烧杀所有的宫殿建筑均遭焚毁佛教的塔寺也不能幸免所以泰缅两族的仇恨是很深的几年前缅甸总理宇奴访问泰国还特別到大城去跪在佛前为他的祖先忏悔最近泰国政府已著手进行修复大城塔寺的计㓰

大城王朝覆亡后泰族群龙无首有势力的据地称雄分成了六个国家当时有一位郑昭王(名信)兴兵把缅人驱出大城并迅速统一了六国恢复泰国的政治秩序这位郑昭王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泰族人是一位土生的中国华侨他初时在大城王朝做官因见大城王朝的末帝昏庸无能大城被缅军围困了两年不设法解围而只是一味固守郑昭王——信就领了五百华侨突围而出不久大城就被缅军攻陷了他招兵买马许多华侨与泰人都响应他發展到五千人于是他就以华侨为主力领导泰族向缅人进攻把缅人逐出了泰境此次泰族能够从缅人的奴役下恢复自由是亏了华侨的力量郑昭王逐出缅人以后自己就被拥为泰王不到十年就统一了全国但他只统一了三四年就被泰人害死郑昭王既被谋害泰人自己另建立了作基王朝至今已传至第九世有一百七十五年了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作基王朝第一代也自称姓郑说是郑昭王的女婿名叫郑华这样中国才承认他由于大城被毁作基王朝第一世才把都城迁到曼谷仿大城王朝的规模修建塔寺王宫等等

在作基王朝有两代帝王对泰国政治与佛教特別有关这两代国王即第四世与第五世第四世相当于中国咸丰同治年间国王曾经出家后来他的哥哥(第三代)死了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他为了国家人民的需要还俗作王他因自己长期出家对僧团裡的事情了解很清楚他觉得泰国的出家佛徒许多生活情况并没有严格依照佛的制度所以他就指导僧徒另创新宗派这就是法宗派原来的旧派叫大宗派现在泰国佛教属大宗派的很多而实力则在法宗派手裡因法宗派是皇家所尊重的如当今八十五岁的老僧皇及僧伽国务院长等都属于法宗派这两派同是南传的小乘佛教只是对于佛制规律的持守法宗派更为严格大宗派要方便通融一些但绝不像我们中国的方便第五世青年登位那时日本有明治维新中国也有光绪帝新政第五世王受了时代的影响也大大的革新他曾到过南洋欧洲考察对国家的辟交通兴教育建立文官司法等制度以及军事的改革等等均有良好的建树泰国之所以能够始终维持其独立有许多因素佛教的普遍信仰和王朝的被推崇是今日泰国的两个重心也是两股伟大的安定力量直到现在

二 泰国佛教的特色

佛教创自印度释迦牟尼佛然后开展为世界的宗教其向外传播则始于阿育王时代阿育王与我国秦始皇同时是佛教中最著名的大护法他曾派传教师到各地传教当时就有一派传入南方的师子国(即今锡兰)此派所用经典是用巴利文的先传到锡兰又从锡兰传入缅甸又传入泰国等地上面所说的五个佛教国家都以锡兰所传的巴利三藏为根据依照中国佛教史看南方佛教国家并不一定纯是小乘如锡兰南诏以及古代的高棉本来也有大乘佛教甚至有密宗的流布但泰国从大城王朝以来六百年间才成为清一色的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或者称之为原始佛教不过据我看来就以泰国说他们所用的教典确是从锡兰传入的巴利文三藏但他们的佛教制度也就是所表现的宗教活动都不能说是原始佛教现将泰国佛教的特色我认为并不原始的逐一介绍如下

出家在泰国每个人几乎都要出家一次若没有经过出家会被人瞧不起没有地位这制度很特殊本来在佛法中發心出家如果烦恼太重不适合过出家生活是可以返俗的甚至可以往复多次但不管出家或是返俗都得合法出家与在家在佛法中分別极为严格我们中国如出了家又返俗就被人鄙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即使不能出家还可以做一良好的在家佛教徒但在泰国除少数外一般出家的并不打算尽形寿出家有的發心出家七天或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经过一个短时期的出家生活就返俗回家了据说从前有一个国王曾出家几年后来又回去做王因为经过佛法的特殊教育心地慈悲爱护民众勤勉俭朴不浪费国力把全副精神用在为民众谋福利上当时的官员和老百姓觉得出家实在不错大家就跟著学造成人人都要一度出家的风气一直流传了下来这种风尚习俗并不合于佛的原意可是它对佛教發生了极大极良好的影响譬如说僧团中的事情一般在家人都不十分清楚因为佛制比丘戒律白衣不应听闻但在泰国因为个个都出过家对佛教的制度礼节甚至出家应该做些什么在家人应该怎样他们都比较了解我国的居士就懂得不多因为不大明白不应批评的要乱批评应该批评的倒反而赞叹拥护去年泰皇也出家半个月起初国务院长枢密院长宫廷中的重要分子因国王身体不好出家不吃晚饭恐有问题所以开了几次会来研究结果国王说我要出家就应遵行佛的制度决不例外国王出了家过了中午决不吃饭连牛奶都不饮只喝水一切依佛制非常严格等到出家期满返了俗才重新过他的帝王生活国王是如此其他的人也都如此他们一经出家便决定遵行佛教制度过著严肃的出家生活人人出过家所以人人都拥护佛教还有泰人对于出家看得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生之中最隆重的一个节目中国人的一生中结婚是一件大事丧葬又是一件大事泰国人对于结婚并不太重视但他们也有人生的两件大事一是出家其次是死出家时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亲戚朋友都来送礼祝贺是最难得的一种盛典这裡要附带谈到泰国的女人是没有出家的佛在世时男女平等都一样可以出家为什么泰国女人不能出家呢这因为他们遵循古制重视传承女人出家先要在女众比丘尼处受戒然后再到比丘处受戒证明这叫做二部受戒泰国过去本有尼众但后来一度没有了后来女人要出家便没有地方去受戒也就不能合法的产生比丘尼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女人出家可见他们对于佛制非常尊重要是我们中国佛教一定可以通融了

僧官中国从前也有僧官不过官位低屈居政治之下泰国的僧官制则仿摹政府的组织而自成一系统的佛教的僧官最高的是僧皇下有四个僧王分担国务院长宣传部长福利部长教育部长四僧王下有僧伽大臣或称僧伽宰相性质与次长司长相同僧伽大臣以下还有低级的僧官泰国现有二十万出家人僧官有三千多这些僧官是有薪俸的(当然不多)由国家供给这是政府对佛教的一种尊重僧官的产生是要由地方报上来比方一县或一市裡有一个出家人已经出家了很久——至少五年以上或因精通佛法或善于布教或对复兴创立寺院有功绩或修持禅定这样呈报到僧伽国务院经调查属实就通过政府给予僧官的名位然后一步步升上去所以到了高层的僧官总是年高(受戒年久)德重的这种僧官制度佛世没有中国日本也没有可说是泰国佛教的特有制度这种僧官制度虽不合佛制但也有其好处它可以奖励出家人好好出家励力向上修学佛法如出家以后心向佛法勇猛精进其地位自然会逐渐提高一般民众对受到僧官阶位的出家人也特別尊重恭敬虽然真正發心出家的并不一定为了做僧官但由于他的道德学问或对布教的努力自然就被推举为僧官所以这种特殊的僧官制对于泰国佛教到现在还是好处多

佛像佛塔多泰国的寺院虽其建筑形式各各不同而每一寺院佛像非常多而且同是释迦佛像同时佛塔也多每一寺裡佛殿四周每罗列著许多的塔都非常庄严塔的基层是四方形或圆形上面尖尖的普通的都不太高只有少数特殊的建筑得十分高大泰国之所以有那么多佛像佛塔原来也有其缘故的泰人因为信佛的关系在他们在生的时候有权位财富的就塑了一尊佛像或建一座塔等到死后就把他的骨灰放到佛像底下或安在塔下这实与中国人的营建生圹一样一般有名的像塔都可以知道那座塔是第几世王的某一尊佛像是某皇亲国戚或某大臣造的按理说这是很不合法的常人不净的尸骨灰怎能放在清净庄严的佛塔裡或佛像下佛像或塔地常人的尸骨灰论理是不应该靠边的在曼谷朗玛机场到曼谷市区之间有一座新修的大寺据说这就是泰国总理銮披汶元帅和他的僚属合同兴建的每人塑一尊佛像或塔预备将来死后安置自己的骨灰这种风俗习惯可说是非常特殊的

护身佛泰国的护身佛非常盛行那些小佛像是佩在身上的不是供奉的我曾遇到两位华侨跟他们谈起护身佛他们顺手往身上一掏掏出了好多尊小佛像来通常一个人身上都不止一尊呢据说佩这种护身佛可以保平安而且灵验得很早几年前联合国宣布北韩为侵略者各国对北韩用兵时泰国也派了一支象征性的小部队參加联军当这支部队要出發的前夕总理即下令每人分送一尊护身佛让他们佩在身上这可见全国对于护身佛的信心曾有人问起僧皇现在欧美的物质文明会不会动摇人民的信仰僧皇答他不会他说英美最新型的汽车运到这裡来我们可以训练司机利用这种工具受用到欧美的物质文明但是每个司机的身上仍然佩著许多护身佛护身佛的信仰和汽车的运用可以配合起来并不冲突据说銮披汶元帅初时对佛法的信心并不太深但后来信心越来越强因为政治上的变动他曾被人枪击过三回被下过几次毒药结果都没有被害死也许因为他身上佩了护身佛的缘故吧这次大会中泰国政府拨了一千万泰币(等于美金五十万元)铸造小佛像他们的制像由一「制像委员会」专门负责常人不能随便制造一切要合乎制佛像的法则这次制像委员会特別请了几百出家人诵咒加持当中有一位忽然头顶放光成千累万的信众都要求他祝福弄得这位咒师无以为应结果一蹓了之像这种信仰日本有之(护身符)蒙藏密宗也有之泰国佛教这种普遍的信仰不应该说是原始佛教

以上所谈到的具有特色的泰国佛教是佛教传入泰国因适应其民情风俗人民需要乃形成另一独特的形态已不是我们想像中的原始佛教的面目

三 泰国佛教的一般情形

所奉教典及其修行南方的佛教国家都信奉巴利三藏他们所传授的经大致与我国的《阿含经》相近即我国的广律但因宗派不同内容多少有些出入有七部阿毘达磨南方诸佛教国对这三藏教典各有所重如缅甸极重视七部阿毘达磨研习的学风很盛而在泰国则著重经研究论典的少在他们的心目中经和律是如来亲自开演的论典为后世论师的撰集自然比不上经律的尊贵虽有传说佛在天上为母说法三月所说即系阿毘达磨但这种传说并不能为教界所公认所以从过去到现在泰国的佛教尤其法宗派总是特重经不大重视论典近来大宗派也派遣僧徒到缅甸学习阿毘达磨然成就还不大故在义理方面研究阐發似还不及其他的佛教国家

谈到修行泰国的出家比丘首重持戒不但对于杀妄等重戒持守严谨就是穿衣吃饭出入应对如何说法甚至临死时应当如何等等大抵都奉行佛的规制律本就包含著僧众的衣食住行生活习惯从这方面说奉行大乘佛法的地区不但日本佛教就是我们中国也不及他们的严格我国说到修行著重「吃素念佛戒杀放生」(似乎特重不杀生戒)佛法的修行项目应该是戒定慧三学六度四摄泰国比丘特重戒律生活较严肃而对于定似少有精深的造诣当今的老僧皇听说修习数息观在大宗派的大学裡见有一位潮州籍比丘修定有相当成就学校的主持人特別叫他来表演给我们看他先拜佛然后摄身静坐不到一分钟就入定了他的定功即所谓初禅五根都不起作用听说泰国比丘少有修禅定的近代曾派人去缅甸学习瑜伽这大概是从缅甸传来的瑜伽原是共世间法印度的修习很盛据尼赫鲁说全印有一万多人这是经过相当修习以后身心起了变化每能引發超出常人的功力我參观那位比丘的表演心裡总觉得不大适意修禅定并不是变把戏怎好随时随地对客表演呢也许修定的太少了所以当作神奇一般地炫耀大体上说泰国的佛教是可取的虽然定慧较差而却能尊重戒律过著较严谨的宗教生活戒为定慧之本有了戒学作基础如专心定慧相信是可以大有成就的

佛教机构泰国佛教的组织出家的有僧官制由僧官分层统摄已如上述在家居士有佛教总会其任务为团结在家信徒护持三宝协助僧团推动佛教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方面有宗教厅这是政府与佛教联系的机构而实际上宗教厅的事情很少因为僧团中事有僧人自己办理不须政府过问宗教厅的主要工作是替寺院代收田租或房租所以僧众与人民间没有直接的经济纠纷如此次的庆典宗教厅是负著最繁重的任务佛教总会纯是一种在家组织跟我们中国佛教会性质不同因为他们祇是护持僧团而绝不管僧团的内部事同时也和中国的居士林莲社等不一样他们虽很有组织但如要拜佛听经或作佛事都到僧寺中去从不与僧团争执不像我国的莲社与居士林成为变相的寺庙近几年来佛教总会在社会上非常活跃一般青年和妇女也被领导起来配合著推动佛教像这些事都由佛教总会去做出家人则过著出家的生活所以泰国的佛教虽然在家出家各有组织各做各的事而配合起来恰好能住持正法利济众生过去太虚大师曾经建议中国佛教将出家僧尼和在家居士各別组织僧尼们专事修行办道弘扬佛法居士们则协助僧尼护持佛法發展社会慈善事业其意义和泰国的现行佛教制甚相吻合不过目前的中国佛教还难做到那个样子

出家教育与一般教育泰国的佛化教育非常普遍有一般的社会学校有专修佛法的佛教学校其出家教育按新学制的规定最初三年学泰文佛法相当于中学程度次两年学巴利文等于大学的预科然后三年大学专修巴利教典现在泰国的佛教大学有两所一属法宗派一属大宗派这纯为出家众的佛教大学跟日本佛教徒办的一般大学不同法宗派大学有学生八九百人大宗派有一千多巴利文学院和泰文的佛教学校很多——几乎每一大寺院都有佛教中学授以泰文佛学或办有巴利文学院泰国政府为了提倡佛法对于学习巴利文予以优待如服兵役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可是有一特殊法令凡学巴利文及格的均可免役因此出家众学巴利文的很多也格外用功至于普通学校也与其他各国一样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制小学和中学大部分办在寺院中都有出家人教授佛法每星期一课或两课在小学裡讲授的是释尊故事及佛陀因地的本生谈从佛菩萨的伟大行愿中使小学生都能领解佛教的精神中学则教以因缘四谛八正道等简单教义这些学校虽以一般学科为主但出家人在学校裡很有权力如果学校办得不好或有不妥当的教职员即可随时建议改善调整至如巴利文学校学生全是出家的大学教师也大半由出家人担任因出家人对佛法才有正确而深刻的了解这些佛教大学的教授待遇非常微薄每月约三百元泰币出家人穿的吃的都由施主供养有三百元也就不错了但若要补充其他学科如外文或一般社会科目要聘在家教授那就会發生困难因为待遇太低

过去泰国的教育与佛教原是合一的在未兴办学校以前人民要受教育必须到寺院裡去学及创设现代化的学校也得到寺院僧众的充分合作后来一般教育才多少与佛教离开现在有人觉察到教育与佛教脱离对泰国的国家民族是并不理想的教育偏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如没有佛教作核心可能發生不良的影响所以近年来佛教总会正努力于如何使佛教与教育作更紧密的联系

僧众与信众的关系宗教的存在与發扬主要为对于民间做些什么事而能与信众起著密切的关系泰国的佛教能够普遍深入民间成为每个人民的精神寄托这自然不能不归功于僧众然而泰国的出家人并不如一般大乘佛教徒说的怎样走入社会去办许多事业以赢得民众的好感他们只是严守出家的本位但怎能与社会發生关系呢第一是供僧在泰国凡在家人家裡有事如新屋落成店舖开张或结婚生小孩做寿有病或死亡等等都请僧供养或请到家裡供养或备好饮食等出家人早上出来托钵恭敬地奉与他们僧众受供之后就给他们回向祝福这种乞食与供僧制度使僧众与信徒间發生紧密的联系第二是说法每一寺院都有固定弘法的日期普通是每周一次(不用礼拜日因这是西方神教所创说)佛教的古法是以月亮的盈亏来计日子如初一十五初八廿三在中国的丛林裡即为放香(休假)日泰国则以此四天为布教日一般民众每逢布教日可以听法这样一方面是信徒供僧一方面是僧众说法佛教与社会宗教师与民众之间无形中就接近了在中国信徒家裡死了人就请和尚念经拜忏泰国民众如遇此等丧事则供僧或在死者的遗产中拿出一部分来修建寺院印赠经典虽也有到寺裡请僧超度的但较少时间也短不像中国那样几乎以念经拜忏为职业总之他们从小孩生下来到大了结婚乃至死亡一生都浸润在佛化生活中所以泰国的出家人虽不问世事不办社会事业但却与社会接近联系著广大的徒众使佛教获得了全面的开展

出家众的生活情况泰国僧众的生活可说与释尊时代的生活方式是比较接近的如穿衣服因为天气暖和确能遵循三衣的规制三衣是五衣七衣大衣都是佛在世时的样子衣服简单不像我们中国单的夹的棉的鞋子帽子一大堆不过他们的三衣一律黄色是否符合古制是很有问题的至于吃饭也仍遵行佛世的托钵制度在曼谷每天早晨六点钟至六点半满街都是托钵化食的黄衣僧其中也分两派一派用手捧著一派比较方便用络钵囊挂著化食极容易一刻工夫每人的钵裡都满满的可见泰人的信心是怎样了泰国的出家人差不多每人都有一少年跟侍僧王僧官则不止一人这都是民众自愿送到寺裡服务的一面为出家人做事培福一面学习礼仪听出家人讲佛教故事等这些少年住在寺裡饮食也是出家人化来的饭食他们每天化一次就够自己吃两餐小孩吃三餐当天化到的当天吃完不留过明天(这是佛制)泰僧的经济生活穿衣吃饭都简单而容易解决我时常感觉到中国的出家人一天到晚为衣食而忙从前的寺院或靠田产收租或靠香火靠游客或做经忏来维持生活终年为应酬忙碌真正的佛事反而做得少了泰僧因实行乞食制寺裡没有厨房没有居士到寺裡吃饭省却许多人情俗事再谈到住的问题泰国的寺院佛殿和僧房是分开的供佛的殿堂空明高广而并不住人即管理佛堂的香灯也不住在裡面在一类功利者看来也许有点惋惜其实应该这样才能使人發生清净庄严的感觉培养信徒的宗教情绪(日本等寺院都是不驻兵及机关借用的)僧众的住房都在佛寺边清静适用会客室等也有现代化的设备但僧房睡床都极简单僧皇也还睡的小床因佛教制度不许比丘睡高广大床出家人对于寺院的修建是不消劳心的寺院是佛教的三宝的如损坏了就应由信众修理僧众只是提议兴修而已若房舍圮坏而当地的信徒不肯發心那就离开另找別寺栖身去事实上他们的寺院大都是清净庄严不会坏到没有人修理(除了特殊情形如大城寺院的大破坏)就是乡下人口少寺院规模小些也决不致破烂不堪无人闻问泰国的出家人不愁衣食不愁住处就是医药交通等问题也都能够获得解决曼谷有一僧伽医院设了二千五百病床凡出家人有病便可以免费住进去医药饮食一切成就同时市区裡的公共汽车出家人乘搭不必买票只有长途汽车才要费钱好在出家人平时没有事也很少外出远行

泰国佛教因为尊重佛制出家的大致都能依律而行所以生活简单衣食住行易于解决而省了许多麻烦僧团容易清净信徒也才能生起信心恭敬供养我国出家人之所以不受社会尊重甚至不能为信徒所尊敬大约有两种原因即金钱和男女的纠结只要有一问题發生就会被人轻视令人退失信心寺裡有田产的出家人当然要收租佃户便难得欢喜有钱放利息的往往引起纠纷或是大殿要修理佛像要装金向施主们去募化僧众自己去乞化数目又大次数又多其中或有些不尽不实有些人便会引起反感退失信心男女问题不但犯戒受人轻毁就是并非真有秽行如不能避世讥嫌太多接触就会引起诽谤泰僧是奉行小乘律的对此特別重视为了减少恶缘避免讥嫌出家比丘就连跟女人身体碰一碰也不可以在公共汽车上如果中间没有男人隔开著即不可与女人同座所以在大都市出家人走路要特別小心否则一不留神碰上女人的身体便不得了好在泰国的妇女们见到了出家人都懂得规避从泰僧的这些生活情形可以说困扰佛教的两大问题——金钱和男女在泰国的出家人是大体解决了的因为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能获得解决而不致贪得无厌而男女之间又是远离得那么认真这自然能成为比较和乐清净受人尊重的僧团了

泰国民众对于出家人的恭敬真是到了极点居士向出家人礼拜出家人不要还礼也不必说客气话如遇有与人谈话那么你谈你的拜由他拜这并不失礼因为他们礼拜出家人是恭敬僧宝自己修福不是为了客气一般民众经过出家人前总是低著头从旁边轻轻走过若有什么话要跟出家人说则先蹲下来双手合掌然后低声说话信徒供养僧众如毛巾等日用品要是中国交给寺裡当家的去分發就算了但在泰国施主会亲自端著物品一一奉送一一敬礼他们恭敬出家人决不是一个两个或少数人而是恭敬整个佛教的僧宝凡是出家人不管老的少的只要剃光头穿黄衣具比丘相的就是代表僧宝要恭敬供养一律平等绝不分相中国人不大懂敬僧的意义在家信徒只知道供养自己的皈依师或有名的大法师我在香港曾听到一位居士说「只要有道有德的法师自然有人供养」这是错误的如有道德有学问的才供养那么那些初出家的学德还不足的又有什么人去供养时常听人说某法师才是僧宝言外之意即是其他都不成所以有些居士对师父或大法师也恭敬礼拜但若见到普通出家人则头仰得高高地理都不理好像这些年纪没有他大学问没有他好就不足以代表僧宝了这种观念障碍了出家佛教的合理發展也即是对于恭敬三宝的意义没有正确的理解在泰国情形便不同据说从前某国王出去跟一个出家人相遇他们原是相识的出家人就和国王致敬国王大不愉快他说我是白衣弟子你是比丘怎好向我行礼呢我们这次到泰国华侨告诉我们有人向僧人合掌或礼拜千万不要跟他客气看见小孩子也不要摩他不可起来与人拉手总之泰国人士由上至下非常敬僧从这裡看出了泰国佛教的兴盛

念咒泰国的密咒非常盛行在二十万出家人中至少有两千多咒师这些念咒的出家人据说也有许多神奇灵异民间对于咒师们极具信心如逢病患或家庭不顺都请咒师念咒加持甚至想發财买奖券也去请教咒师以致僧皇不得不下令禁止咒师为信徒指示奖券号码但民众仍然趋之若鹜想尽方法以求得咒师的一点暗示

本来佛教从印度传到锡兰又从锡兰传入缅甸和泰国等地根据巴利教典是不应有此密咒流布的但从古代的佛教史实看则锡兰泰国高棉一带实在也有大乘也有密咒不过后来衰微了成为纯粹小乘教的世界大乘教义虽然无存而过去所流行的密咒却仍师承下来他们原为师师相承传承下来经过时间太久也不知道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祇有信仰认定它与巴利三藏不相违而已

总结泰国一般人民对佛教的信心非常好可说真正表现了「信敬」二字普通在家信徒论修行只是三皈五戒布施作福就满足了不像我们中国行门之多理想之高这也许是泰国民众知识水准稍低故对佛法深义以及信佛所应实现的崇高理想未能深切重视然也因为如此泰国上下一致人人信仰佛教传布普遍而并非少数人的佛教将来若能配合高深的教义与行持使佛教得到更合理更正确的發展那才是人类渴望的佛教呢(常觉记)


校注

[A1] 民国四六年讲
[A2] 的【CB】底【印顺】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34)
关闭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3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