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的易行道

念佛与净土本为佛法的通遍法门不论什么宗什么乘都有此方便不过最普遍的要算念阿弥陀佛与往生极乐净土弘扬最力的要算净土宗罢了

这一法门叙述得最完备的没有比得上〈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十愿实是十项愿行)对于易行道的念佛叙述得最为完备念佛是系念于佛的法身功德相好名号而摄心不乱念佛不但是口头称念而包含了礼拜佛赞叹佛的一切功德(德依名立所以口称阿弥陀佛即等于赞叹一切佛功德)于佛前广修供养于佛前真诚的忏悔对于佛(因中菩萨等)的功德生随喜心请佛转法轮请佛久住世间济度众生随佛修学学佛那样的随顺众生一切功德与一切众生共同回向佛道这一切都是念佛都是内心的观想(胜解)不待外缘所以最为易行观想于一切佛(即无量佛)前如此愿行即是常念遍念无量佛以十方无量佛(即西方无量佛)为系念境所以修行成就能普入法界生极乐国

然而叙述得浅浅深深最有层次的又没有比得上《大乘起信论》了约修行次第略有四级「初学」大乘而「其心怯弱」的怕不能见佛怕不免堕落这是还没有资格修学信心的钝根对于这有特殊方便要他「专意念佛」——阿弥陀佛劝他回向极乐世界以佛力的摄受护持使他不失信心渐次成就(如能实相念佛又当別论)一般初心菩萨还在修习信心阶段(十信位)礼佛忏悔随喜回向等念佛易行道即是消恶障的方便以易行道消除恶障即能助成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难行方便达到成就信心信心成就的菩萨(初住以上)修忏悔的能止方便修供养礼拜赞叹随喜劝请的發起善根增长方便必须如此才能助成大愿平等悲慧相应才能信心增长志求无上菩提到了现证法界的大地菩萨还是修念佛行但这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常在十方佛前供养请转法轮等文殊普贤等去极乐国应属于此类决非怕不见佛怕退失信心像初学的那样

这可见念佛易行道为菩萨道中彻始彻终的法门法门循序渐深只看根性如何我所以依《智论》说易行道与难行道因初学者根性不同可以有所偏重而在完整的菩提道中从来不曾矛盾不可妄生取舍不读〈普贤行愿品〉不知念佛易行道的内含广大不读《大乘起信论》不知念佛法门的浅深层次(与龙树的《智论》《十住毘婆沙论》相合)所以我要向现代的念佛易行道者推荐这经论的广大义免得断章取义自毁高深广大的法门


校注

[A1] 民国四一年撰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21)
关闭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2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