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你的忧苦

(上略)你来信诉说几年来的「环境不顺」「思家心切」弄得「身体日坏」这对于你的前途确乎笼罩著阴沈的黑影好在你皈依了三宝走向三宝的光明中我相信在三宝的恩威中你不久会获得光明与安慰的

你诉说你的苦痛希望从佛法中得到光明光明无时无处而不在正等待你的领受运用你的慧眼吧看哪光明就在眼前你是明白的这些苦痛不单是个人的悲哀是共业所感的时代苦难中国与世界从铁幕出来而追求自由的千千万万人与你一样——一样的颠沛一样的困难一样的妻离子散父母更无消息一样的有家归不得一样的沈溺于忧愁苦恼之中弄得身心失调这不单是你个人如此进一层看处身铁幕以内的环境顺利吗家人能团聚吗不会由于工作过度营养不良而健康日见恶化吗你知道得清楚你才选择了自由身经从共业而来的时代苦难首先不应该专为个人打算

身体的健康恶化是果是从环境不顺思家心切而引起的所以不要专为健康而忧虑应为环境不顺思家心切所引起的忧恼而忧虑如老是这样为环境不顺思家心切而忧恼下去等于自己伤害自己你的健康是难以改善的你应该考虑环境不顺眷属离散是忧思愁恼悬念所能改善的吗当然不能不但不能而只是加重身体的病苦这是无义利的忧思学佛应从高处看大处想从佛法的信解中将这「徒自忧苦」的无意义事彻底放下

环境不顺固然是事实然如不比对过去的顺适何至如此忧苦过去的已经过去过去的光荣与福乐值不得留恋「顾恋过去」是众生的烦恼——爱缚使我们在过去的回忆中增加了失望与悲哀低落了克难精进的努力为什么不如此想你没有陷身铁幕比关在铁幕中的千千万万同胞实在幸运得多几年来的流离过去了到达了自由的祖国而且找到了一份职业这比之还在流离中的难胞受著失业的苦痛岂不是处境要顺适得多从业缘而成的当前境遇应该随遇而安渐求进步自求多福生活的艰苦可从淡泊中度过人事的不安可从勤劳与谦退中改善佛法有「少欲」「知足」法门「随缘而住」法门可以修学

经上说「(财物)积聚皆销散(名位)崇高必堕落(眷属友好)合会终別离命咸归死」这是有名的「四非常偈」对于你的思家病正是迷梦中的晨钟要知道家业没有不消散的眷属没有不別离的只是时间问题如有福缘白手也可以创业否则家业是无法保守的财物原是五家(水恶王恶儿)所共的如留身铁幕之中产业被共党敲诈压搾剥夺得精光切身的苦痛实在比你还难过得多至于家属如因缘已尽就是厮守家乡也还是会生离死別的如因缘未尽自有重逢的日子父母妻儿的生活如何健康如何生还是死这是你所朝夕挂念卧寐不安的佛说「爱生则苦生」虽是人之常情但在这非常的时代应自爱而为更有利的计㓰不能老是徒自忧苦你想你这样忧念在心身体成病是你父母妻儿所乐意的吗一旦重逢不是徒增家属的悲哀徒增加来日的困难吗现在要从可能的有益的方面去想去作节省忧思忧思是于事无补的应该老实放下来这不是无情而是不为愚痴的情爱所迷

为个人的家庭的情爱所系缚是苦痛的主要根源学佛法首先应扩大心胸去我去私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无边现在宝岛的八百万军民谁不是你历劫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为什么生不起亲热的爱悦铁幕内四亿五千万同胞谁不是你历劫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为什么生不起关切的悲哀专在狭隘的小圈子中打转这才引起无边的愁思不但无益于人而且有害于己这是何等的愚痴不记得儒家所说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法是更彻底的推而大之慈悲心由此激發个己的爱缚便可从此开脱剩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来爱护我的同胞解救我的同胞不要说你没有力量力量只有大小决非有无问题尽自己的能力首先完成自己岗位上的责任更以余力来作有益于人有益于国的事那怕是一点一滴都是无比的功德大家能集一点一滴而汇成大流什么暴政什么恶行也会一决无余共业所感的苦难要从共同努力中去改变萦缠在你心中的问题也唯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了不从此著想而终日陷于忧苦中是无益的因此而来的健康恶化佛菩萨是不能代为解除的佛法是从因果中去解决一切不像狂妄的神教以为神的意思可以自由的改变一切

这些我想你也许知道只是说来容易做来难环境与家属的杂想会不时的涌上心来缠绕自己无法撇下对于这些佛法的一贯精神是以智化情如能彻底反省深切明白痛下决心那对于无谓的忧思自然会松淡下来恢复正常的在这转化的过程中有两点可以日常修习这是以清净情而代替染情的方法忏悔这虽是共业所感的时代苦难而你适逢其会某些方面自己会觉得特別苦痛这是自己不共的別业前生与今生所造作而现在享受其恶果这应该早晚在佛菩萨前(无佛像可想佛菩萨如在左右)痛切忏悔自己的业障一种深切的忏悔充满信愿而恳切的忏悔是走向新生的无比力量自己一向惯习了的思想路数想这想那会忽然不再走老路偶然想起也会立刻自觉而中止称念佛菩萨圣号以清净心称念清净的圣号将杂念排挤出去杂念自会停息下来心地渐渐平静不但忧苦渐除佛菩萨的感应道交也由此而得心地一清净顿觉无边光明喜乐充满你的情绪你的身体都会不求好转而自然好转过来

总之忧思是愚昧的无益的学佛应为众生——人类的苦难而發心不可拘蔽于狭隘的私我祝你生活于佛法的光明之中洋溢著正法的喜乐


校注

[A1] 民国四三年撰
[A2] 份【CB】分【印顺】
[A3] 终別【CB】要当【印顺】
[A4] 命咸归【CB】生无不【印顺】
[A5]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6(CBETA, T23, no. 1442, p. 654, c13-14)
[A6] 《中阿含经》卷27〈5 林品〉「云何知苦所因生谓爱也因爱生苦是谓知苦所因生」(CBETA, T01, no. 26, p. 600, b10-11)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25)
关闭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25)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