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赞仰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大家受了菩萨的恩德所感召来本寺同聚一堂共祝圣诞实为难得中国人信仰观世音菩萨特別多尤其是女众今天趁此殊胜的机缘为大家一谈观世音菩萨的意义以增长我们正确的认识和信仰

观世音是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的不同传译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菩萨简单说就是上求下化的大心众生在修行历程中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大乘行者观世音在上求下化的菩萨中据《悲华经》说他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功行几乎圆满十方诸佛的所有功德几乎都具足了经中有处说观世音是过去「正法明如来」那么他是佛而现化菩萨的他现身在无量的国土中以菩萨身拯救多难的苦恼众生还表现他无穷的广大悲愿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著特殊的关系不但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或有人问观世音菩萨何处人他的道场究在何处其实观音是古佛再来不可说他有固定道场因为他是「无刹不现身」他是阿弥陀的辅弼他的道场便是极乐世界但在这娑婆世界南印度海边的普陀落伽山是观世音菩萨的古道场这如《华严经》等都如此说梁贞元年日僧慧锷在中国请了一尊观音像想带回日本供养谁知路经舟山群岛(在浙江定海县)却被狂风恶浪阻止了归程被迫将圣像请上了海中的一个小岛——梅岑筑一所茅蓬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与此岛有缘日子久了朝拜敬仰观音圣像的人多起来此岛就成为观音菩萨的道场也就改名为「普陀山」此外在西藏拉萨达赖喇嘛住持的地方名「普陀宫」这因为传说达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这可见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并无一定那裡有虔诚的观音信仰那裡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救世精神那裡就是普陀那裡就有观音太虚大师说「清净为心皆补怛(即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诸位即如今日自由中国的善导寺难道不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吗

随机应化是菩萨行的特色今天念诵的大悲咒是千手千眼的观世音千手表拯救众生的伟大能力千眼表智慧光的无处不照这是大悲大智的表征为了接引众生向正觉的大道观音菩萨的方便应化可以说无微不至这在《法华经普门品》中叙述得最为清楚如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乃至应以夜叉阿修罗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现实的世间中如应以居士农夫工商军政人等身得度者亦现其类而为说法随类应化的方便是菩萨行中的同事摄此不独观世音有之如弥勒菩萨偈颂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也就是此意千手千眼而外有十八臂观音四臂观音最一般的即示现天人庄严相的圣观音一向有三十三观音的类別总不外随机示现而已

观音菩萨的身像究竟是男是女一般人总不免这样的疑问著其实随类现身当然可以有男相有女相不过约大菩萨相说都是大丈夫相唐代以前的观音也总是大丈夫相的《华严经》也说「勇猛丈夫观自在」然而观音菩萨的特殊表德是大慈大悲约这个意义说他的应化一方面是内在的悲心激發一方面是那一类的有情苦痛多菩萨的现身应化就多观世音在人类中的应化现女身的较多这是有两个意义的女众的苦难从古代以来一直多过了男人女众内心的特性是慈忍柔和表现在她们的日常行为中即是爱女众的心理慈爱确实超过了男人如母亲对于自己的儿女爱深重殷切无微不至父亲对儿女就没有那样深重殷切的了即在私我的黑影中所表现的慈悲是慈悲的局限化不免带点歪曲慈悲即爱的无我的扩大由于女众内在具有了母亲的特性故以慈悲为特德的观世音菩萨即多应现女身扩大为无私的大爱泛爱广大的人类一切众生都如慈母爱自己的儿女一样所以观世音的应现女身不但为了女众受的苦痛多而就是發扬人间的母爱使广大而无私的成为菩萨的平等慈悲所以我们信仰观世音应如孩子的敬仰母亲一样能如此的诚切敬仰如母子的心意感通自能得观世音菩萨的救护

观世音——阿缚卢枳帝湿伐啰在今日印度教中也是有人知道的而且还是女性所以唐宋以来观音像塑为女相是有意义与根据的在海浪滔天生存俄顷的航海生活中最危险安全最无把握即最需要慈悲的救护所以观音在海滨一带信仰最深如印度的观音道场在南海中国方面广台湾以及南洋的华侨间观世音菩萨是唯一的安慰者中国的普陀山也在东海中值得注意的如台湾(闽广等沿海诸省都有)的天后宫妈祖庙都与沿海的民众信仰有关而且都是现女相的从人类的宗教学说慈悲救护的要求会无意识的现起女相来西方的一神教本是反对设像的而天主教有马利亚——耶稣的母亲像马利亚称为圣母传说中也有种种慈悲救护的神迹与观音菩萨一样所以在宗教中这不外乎无限慈悲的崇仰无限慈悲的表现而已如从菩萨的示现说马利亚还没有出世以前观音的圣德已是大乘佛教共知的事迹了这些都可看作观音的一种应化特別是今日台湾所有的天后(妈祖)我们应以观音的精神去充实他净化他应以天后——妈祖身而得度者即现天后妈祖身而为说法

不过这裡特別要说到的是一般人崇敬观世音菩萨往往多为功利的交易如向菩萨许愿如菩萨佑助我那么我来还愿「重修庙宇再塑金身」等等这种贿赂式的祈求即是毫无真实信仰是非佛法的信仰观世音菩萨向菩萨祈求应如孩子信仰自己的母亲向母亲祈求一样绝对信任真诚亲切只要与儿女有利益母亲是会给予的我们所祈求的或是不合理的或是与我们无益的菩萨难道也会救助你母亲护助儿女但儿女的光明前程不是母亲的赐予不是一切依赖母亲而是自己立志向上努力创造的成果所以信仰观世音菩萨切不可推卸了自己在现实人生中应负的责任过著事事依赖菩萨的生活自己不长进不离恶不行善不知归依三宝奉行佛法颠颠倒倒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但你自己罪业所障菩萨也救不了你所以应仰慕观音菩萨慈悲救世的精神奉行佛法诚切的实行当然会得到菩萨的救护在人生的旅程上若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如不是定业不是罪有应得凭著信仰的真诚自能获得观世音不可思议的感应

每一大菩萨表征了一种不同的德性慈悲即观音菩萨的德性我们如果不杀生而且对一切众生能予以普遍的爱护那么我们的心行就与观音的慈悲相应相应则相感这即是「同类相感」的道理所以我们内心的信仰要能表现在外表的行动上现实的行为要能与观音菩萨的慈悲行相应这才是我们今天对观音菩萨应有的真正纪念(唯慈记)


校注

[A1] 民国四三年讲
[A2] 《妙法莲华经》卷7〈25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CBETA, T09, no. 262, p. 58, a15)
[A3] (ref taixu::vol:32;page:p279)
[A4] 《佛祖历代通载》卷17(CBETA, T49, no. 2036, p. 652, a15-17)
[A5]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8〈39 入法界品〉(CBETA, T10, no. 279, p. 366, c8)
[A6] 迹【CB】迹【印顺】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6)
关闭
佛法是救世之光(卷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