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名机警,晚年別署随缘。太虚大师字以大醒,因以大醒行。俗姓袁,江苏东台世家子;毕业于母里师范。读《憨山梦游集》,遐然有出世志,因从让之和尚剃落,时民国十三年,年廿五矣。是年夏,虚大师讲《维摩经》于光孝寺,法师始厕讲席。秋,去武昌佛学院,专心内典。法师于整僧护教,愿力甚弘,揭「新僧」为号召,虚大师因为字大醒以勉之。十四年夏,从虚大师于庐山学宭。十六年,禁足于南京金陵寺。翌年春,应虚大师召,至厦门南普陀寺,任监院,主持闽南佛学院。时革命初奠,佛教危机弥深,而教内犹多因循,法师乃编發《现代僧伽》(后改名《现代佛教》)以策勉之。口直心快,语多痛切,泄沓因循者,不以为然也。廿一年冬,随虚大师为进退,离厦门。然在闽五年,于寺务、教务,实多建树。廿二年,小住潮汕。冬,还武院,主编《海潮音》,鼓吹人间佛教。翌年,讲《地藏本愿经》于汉口正信会。盖法师于地藏悲愿,景仰特深。廿四年,去日本考察佛教,备受彼邦佛徒欢迎。廿五年,住持淮阴觉津寺,革弊建新,且将追闽院之盛!办有觉津佛学院、《觉津月刊》;主持七县僧众救护训练;讲学于感化院。护教护国,颇为地方当局所重。迨战火逼近,法师乃退而自修。后尝主持高邮善因寺,时值战乱,随缘而已。抗战胜利,法师出任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秘书长职。卅五年秋,继虚大师主持奉化雪窦寺。翌春,虚大师圆寂于沪滨,法师悲痛无已。其后,《太虚大师全书》之编纂、大师舍利塔之建筑,并多得其力。卅七年,复主编《海潮音》。嗣以战火南侵,乃奉《海潮音》来台湾;因任善导寺导师。历年忧劳,血压甚高。卅九年,移住新竹之香山。四十年,复發起主办佛教讲习所于新竹之灵隐寺,虽才财两难,而卒能勉成之。冬,以脑溢血卧疾,缠绵及载,四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乃別人寰,时年五十有三。呜呼!法师长于文学,能诗书,不拘小节,热心于佛教之文化教育。在儒则狂,在佛则大悲菩萨之流也!末世鲜中道,若法师者,可以谋进取者矣!去世何速,四众同慨!著作行世者,有《地藏本愿经讲要》、《八指头陀诗评传》、《日本佛教视察记》、《口业集》、《空过日记》等若干卷。
【经文资讯】《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第 23 册 No. 23 华雨香云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2-09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所编辑
【原始资料】印顺文教基金会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