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年五月六日晚上十时,汐止弥勒院,播出动人的哀音——慈航老法师,突以脑溢血,在法华关中逝世。慈老的逝世,对于自由中国佛教界,损失实在太大!在佛教同人的哀悼声中,大家相见,都不免有「众生福薄,佛教不幸」的慨叹。
对于自由中国的佛教,慈老有不朽的功绩,这一功绩,将永远地遗留于佛弟子的心坎。慈老是至性人,由于至性,所以为法、为人都流露充沛的热情。在大陆沦陷期中,慈老受请,从星洲来台湾弘法。当时,僧青年纷纷来台,因人地生疏,食宿为难,慈老起来普遍的摄受他们。在他看来,大陆佛教已土崩瓦解,复兴佛教的责任,何等艰巨!今日仅有的佛教青年,即是他日复兴佛教的法将。为了青年大众,他不怕人毁谤,不怕人误会,呼吁兴学,到处设法。这种为法真切的热忱,到底感召了汐止静修院的达心法师,佛门护法赵炎午长者等,为他發起筹建弥勒院,成为自由中国佛教青年的大集会。听说,房子没有完工,青年们背著衣单先来。这裡面,僧青年有著无限的酸苦,而唯有慈老能给以无限的温暖。慈老赤手空拳,胆敢负起摄受青年、培养青年的责任;这不是別的,只是从内心流出,为教为人的无限热忱。在火热的责任感之前,但知道应该如此,不会多考虑能否如此的。这一伟大的功德,没有力量的不敢做,有力量的不肯做,而唯有慈老敢做、能做。放眼于今日自由中国佛教界,这是没有任何人可及的。几年来讲学不辍,到底为佛教保养了多少青年,培植了复兴佛教的佛种。佛印禅师说过:「三世诸佛,皆是至性中人。」确实如此,大乘的精进无畏,大乘的遍度众生、广学法门,大乘的广大如虚空、无厌足如大海,一切都要从至性热情中流出,谁说菩萨行者是阴沈、虚偽而冷酷的呢?慈老的美德太多,而最可宝贵的,没有比这更可贵。我想,多年亲近慈老的青年,一定会深受感化,深深契合于慈老的精神。将这种真诚剀切的为人为法精神,扩充而發扬起来,将是复兴中国佛教最有力的保证。
慈老游化南洋多年,南洋等于他的第二故乡,拥有不少真切的信徒。最近,中国佛教会拟组「东南亚佛教访问团」,请慈老出关来领导。这是最适当不过的,对于国际佛教的促进合作、加强佛教世界的反共大联合,一定会有非常良好的贡献!那裡知道,正在大家的仰望中,慈老却去世了!这对于佛教、对于国家,除了「众生福薄,佛教不幸」八字而外,还有什么可说!
慈老的遗偈说:「去去来来,永无休歇。」遗训徒众说:「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跑了。」这是他为法为人,无限热忱的自白。谁说慈老去世了!他永不会离开人间,他将永在人间,予人类以无限的温暖!
【经文资讯】《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第 23 册 No. 23 华雨香云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2-09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所编辑
【原始资料】印顺文教基金会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