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品

第一 作意特相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作意以何为特相耶

长老言「大王作意以倾注为特相

「宜也尊者那先

第二 〔分解而得〕诸法之合一〔耶〕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一一分解此等诸法之合一此是触此是受此是想此是思此是识此是寻此是伺令得知其等之別异耶

长老言「大王一一分解此等诸法之合一此是触此是受此是想此是思此是识此是寻此是伺不令得知〔其等之〕別异

「请譬喻之

[P.88]「大王譬如王之厨师调理汁或液汁彼向其中加入酪生姜葛楼子胡椒等其他之助味尔时王对其〔厨师〕如次言『给予持来酪之液汁持来塩之液汁持来生姜之液汁持来葛楼子之液汁持来胡椒之液汁持来加入一切〔助味〕甘美之液汁』大王一一分解其等所混合之液汁或是酸或是咸或是苦或是辣或是涩或是甘得持来〔各各之〕液汁耶

「尊者不然一一分解其等所混和之液汁或是酸或是咸或是苦或是辣或是涩或是甘不得持来〔各各之〕液汁但唯由现其各各之特征

「大王如是一一分解此等合一之诸法此是触此是受此是想此是思此是识此是寻此是伺不得知〔其等之〕別异但唯由现其各各之特相

长老言「大王塩是依眼所识耶

「然依眼而识

「大王请示正知

「尊者依舌所识耶

「大王依舌而识

「尊者一切之塩依舌而识耶

「大王一切之塩依舌而识

「尊者若一切之塩依舌而识何故轭牛以车运之耶唯塩非可运耶

[P.89]「大王唯塩不得运塩与重量此之〔二〕法合一而且亦异领域大王塩乃以秤量得耶

「尊者量得

「大王请示正知

「尊者不可量得耶

「大王塩不得以秤而量唯〔塩之〕重以秤而量

「宜也尊者那先

第三 五处业所生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此等之五处是依异业而生耶或依同一业而生耶

长老言「大王依异业而生非依同一业而生

「请譬喻之

「大王譬如于一田播撒五种之异种子其等生长之异果实大王如是此等之五处依异业而生不依同一业而生

「宜也尊者那先

第四 业別异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人依如何之理由而总不平等耶即有人短命有人长命有人多病有人无病有人丑陋有人美丽有人力弱有人力强有人无财有人多财有人卑贱有人尊贵有人无慧有人具慧耶

[P.90]长老言「大王草木何故总不平等耶有酸有咸有苦有辣有涩有甘耶

王言「尊者那先由于种子之异

「大王如是人由于〔宿〕业之异而总不平等即有人短命有人长命有人多病有人无病有人丑陋有人美丽有人力弱有人力强有人无财有人多财有人无慧有人具慧大王依世尊如是说『摩纳有情以业为己物以业为相续以业为母胎以业为亲族以业为所依即依业之尊卑而差別有情』」

「宜也尊者那先

第五 预作精进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卿等言『愿此苦灭而他苦不生此乃由于预作精进耶时到莫如而不作精进耶

「大王时到所作之精进不作可作者预作精进者方可作

「尊者那先请譬喻之

「大王卿如何思耶卿至口渴之时『予欲饮物』以令掘水井而使掘莲池掘水池耶

「尊者不然

「大王如是时到所作之精进者不作可作者预作精进者方可作

「请再譬喻之

「大王卿如何思耶卿至空腹之时『予欲食物』而令耕作其田令割其稻令割其麦令取入谷类耶

「尊者不然

[P.91]「大王如是时到所作之精进者不作可作者预作精进者方可作

「请再譬喻之

「大王卿如何思耶卿至战争现起之时卿令掘堑壕令作保令作城门令作望塔搬运谷类令学习象〔术〕令学习马〔术〕令学习车〔术〕令学习弓〔术〕令学习剑〔术〕耶

「尊者不然

「大王如是时到所作之精进者不作可作者预作精进者方可作大王依世尊如是说

己知有益者
预期此应作
车夫不思惟
智贤应迈进
譬如车夫弃
平坦良大道
行走凹凸道
毁车轴悲叹
如是离正法
随非法鲁钝
到达死魔口
悲叹毁车轴」

「宜也尊者那先

第六 自然火与地狱火热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卿等言『地狱之火比自然之火为大极热小石投入自然之[P.92]燃烧一日亦不溶化然于地狱之火尚且示有重阁岩石若投入者立即溶化』予不信此言又卿等如是言『生于其处之有情历经几千年间虽受地狱火所烧亦不溶化』予亦不信此言

长老言「大王卿如何思耶一切之雌孔雀雌鸡女摩竭鱼女鰐鱼女龟者食硬石砂砾耶

「尊者

「大王其等〔之石砂砾〕入于彼等体腔内之腹中而溶耶

「尊者

「彼等体腔内之胎亦溶耶

「尊者不然

「依如何之理由耶

「尊者因〔宿〕业而不溶耶

「大王如是地狱之有情因宿业历经几千年间于地狱所烧亦不溶彼等地狱之〔有情〕于彼处而生于彼处而长于彼而死大王依世尊如是说『唯彼所为之恶业不消灭者〔历久〕无死』」

「尊者请再譬喻之

「大王卿如何思耶一切之牝狮子牝虎牝彪食硬之骨肉耶

「尊者

「其等之〔硬骨〕入于彼等体腔内之腹中而溶耶

「尊者

「彼等体腔内之胎亦溶耶

「尊者不然

[P.93]「依如何之理由耶

「尊者因〔宿〕业而不溶

「大王如是地狱之有情因〔宿〕业历经几千年间于地狱所烧亦不溶

「请再譬喻之

「大王卿如何思耶一切臾那之美女刹帝利之美女婆罗门之美女长者之美女食坚硬之肉耶

「尊者

「其等之〔坚硬之肉〕入于彼等体腔内之腹中而溶耶

「尊者

「彼等体腔内之胎亦溶耶

「尊者不然

「依如何之理由耶

「尊者因〔宿〕业而不溶

「大王如是地狱之有情因〔宿〕业历经几千年间于地狱所烧亦不溶彼等地狱之有情于彼处而生于彼处而长于彼处而死大王依世尊如是说『唯彼所为之恶业不消灭者〔历久〕无死』」

「宜也尊者那先

第七 地住立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卿等言『此之大地住立于水水住立于风风住立于空』予亦不信此言

[P.94]长老以法瓶汲水而示于弥兰王言「大王譬如此之水因风而依持彼之水亦因风而依持

「宜也尊者那先

第八 灭是涅槃耶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灭是涅槃耶

长老言「大王灭是涅槃

「尊者那先灭如何是涅槃耶

「大王我言一切愚痴之凡夫是欢喜欢迎执著于〔六〕内外处彼等有情依其流而运去不依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而解脱不依苦而解脱大王多闻之圣弟子是不欢喜不欢迎不执著〔六〕内外处不欢喜不欢迎不执著彼之渴爱灭由渴爱之灭而取灭取灭而有灭有灭而生灭生灭而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有此全苦蕴之灭大王如是灭是涅槃

「宜也尊者那先

第九 一切人得涅槃耶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一切人得涅槃耶

长老言「大王非一切人得涅槃大王一切正行道证知应证知之法[P.95]徧知应徧知之法断应断之法修习应修习之法作证应作证之法者得涅槃

「宜也尊者那先

第十 知涅槃乐耶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不得涅槃者知涅槃是乐耶

长老言「大王不得涅槃者亦知涅槃是乐

「尊者那先如何不得涅槃者知涅槃是乐耶

「大王卿如何思耶手足未切断者知手足切断者是苦耶

「尊者应知

「如何而知耶

「尊者闻其他被切断手足者悲痛之声知被切断手足者是苦

「大王如是不得涅槃者闻现见涅槃者之声而知涅槃是乐

「宜也尊者那先


校注

此节罗马字本无 na hi bhante, na sakkā 与罗马字本不同 从罗马字本 罗马字本此次为 Nāgasena-Milindarāja-pañhā niṭṭhitā暹罗本无 从罗马字本底本之 natthi 改为 na 依罗马字本而补正 于罗马字本那先所答底本亦无 S. I. p. 57 杂阿含一二七六(大正二三五〇c)別杂二七四(大正二四六九c)參照底本与罗马字本相异
[A1] 掘【CB】堀【南传】
[A2] 掘【CB】堀【南传】
[A3] 掘【CB】堀【南传】
[A4] 掘【CB】堀【南传】
[A5] 垒【CB】叠【南传】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弥兰王问经(卷5)
关闭
弥兰王问经(卷5)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