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七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南行至妙意华门城见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顶礼其足右绕毕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已先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唯愿慈哀为我宣说时童子童女告善财言善男子我等证得菩萨解脱名为幻住得此解脱故见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缘所生故一切众生皆幻住业烦恼所起故一切世间皆幻住无明有爱等展转缘生故一切法皆幻住我见等种种幻缘所生故一切三世皆幻住我见等颠倒智所生故一切众生生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皆幻住虗妄分別所生故一切国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见倒无明所现故一切声闻辟支佛皆幻住智断分別所成故一切菩萨皆幻住能自调伏教化众生诸行愿法之所成故一切菩萨众会变化调伏诸所施为皆幻住愿智幻所成故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议善男子我等二人但能知此幻住解脱如诸菩萨摩诃萨善入无边诸事幻网彼功德行我等云何能知能说时童子童女说自解脱以不思议诸善根力令善财身柔软光泽而告之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国名海岸有园名大庄严其中有一广大楼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从菩萨善根果报生从菩萨念力愿力自在力神通力生从菩萨善巧方便生从菩萨福德智慧生善男子住不思议解脱菩萨以大悲心为诸众生现如是境界集如是庄严弥勒菩萨摩诃萨安处其中为欲摄受本所生处父母眷属及诸人民令成熟故又欲令彼同受生同修行众生于大乘中得坚固故又欲令彼一切众生随住地随善根皆成就故又欲为汝显示菩萨解脱门故显示菩萨徧一切处受生自在故显示菩萨以种种身普现一切众生之前常教化故显示菩萨以大悲力普摄一切世间资财而不厌故显示菩萨具修诸行知一切行离诸相故显示菩萨处处受生了一切生皆无相故汝诣彼问菩萨云何行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云何学菩萨戒云何净菩萨心云何發菩萨愿云何集菩萨助道具云何入菩萨所住地云何满菩萨波罗蜜云何获菩萨无生忍云何具菩萨功德法云何事菩萨善知识何以故善男子彼菩萨摩诃萨通达一切菩萨行了知一切众生心常现其前教化调伏彼菩萨已满一切波罗蜜已住一切菩萨地已证一切菩萨忍已入一切菩萨位已蒙授与具足记已游一切菩萨境已得一切佛神力已蒙一切如来以一切智甘露法水而灌其顶善男子彼善知识能润泽汝诸善根能增长汝菩提心能坚汝志能益汝善能长汝菩提根能示汝无碍法能令汝入普贤地能为汝说菩萨愿能为汝说普贤行能为汝说一切菩萨行愿所成功德善男子汝不应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發一愿得一记住一忍生究竟想不应以限量心行于六度住于十地净佛国土事善知识何以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种无量诸善根应集无量菩提具应修无量菩提因应学无量巧回向应化无量众生界应知无量众生行应知无量众生根应识无量众生解应观无量众生心应调伏无量众生应断无量烦恼应净无量业习应灭无量邪见应除无量杂染心应發无量清净心应拔无量苦毒箭应涸无量爱欲海应破无量无明暗应摧无量我慢山应断无量生死缚应度无量诸有流应竭无量受生海应令无量众生出五欲淤泥应使无量众生离三界牢狱应置无量众生于圣道中应消灭无量贪欲行应净治无量嗔恚行应摧破无量愚痴行应超无量魔网应离无量魔业应净治菩萨无量欲乐应增长菩萨无量方便应出生菩萨无量增上根应明洁菩萨无量决定解应趣入菩萨无量平等应清净菩萨无量功德应修治菩萨无量诸行应示现菩萨无量随顺世间行应生无量净信力应住无量精进力应净无量正念力应满无量三昧力应起无量净慧力应坚无量胜解力应集无量福德力应长无量智慧力应發起无量菩萨力应圆满无量如来力应分別无量法门应了知无量法门应清净无量法门应生无量法光明应作无量法照耀应照无量品类根应知无量烦恼病应集无量妙法药应疗无量众生疾应严办无量甘露供应往诣无量佛国土应供养无量诸如来应入无量菩萨会应受无量诸佛教应忍无量众生罪应灭无量恶道难应令无量众生生善道应以四摄摄无量众生应修无量总持门应生无量大愿门应修无量大慈大愿力应勤求无量法常无休息应起无量思惟力应起无量神通事应净无量智光明应往无量众生趣应受无量诸有生应现无量差別身应知无量言辞法应入无量差別心应知菩萨大境界应住菩萨大宫殿应观菩萨甚深妙法应知菩萨难知境界应行菩萨难行诸行应具菩萨尊重威德应践菩萨难入正位应知菩萨种种诸行应现菩萨普徧神力应受菩萨平等法云应广菩萨无边行网应满菩萨无边诸度应受菩萨无量记別应入菩萨无量忍门应治菩萨无量诸地应净菩萨无量法门应同诸菩萨安住无边劫供养无量佛严净不可说佛国土出生不可说菩萨愿善男子举要言之应普修一切菩萨行应普化一切众生界应普入一切劫应普生一切处应普知一切世应普行一切法应普净一切刹应普满一切愿应普供一切佛应普同一切菩萨愿应普事一切善知识善男子汝求善知识不应疲倦见善知识勿生厌足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供养善知识不应休息受善知识教不应倒错学善知识行不应疑惑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不应犹豫见善知识随烦恼行勿生嫌怪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尊敬心不应变改何以故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听闻一切菩萨诸行成就一切菩萨功德出生一切菩萨大愿引發一切菩萨善根积集一切菩萨助道开發一切菩萨法光明显示一切菩萨出离门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清净一切菩萨广大志增长一切菩萨坚固心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辩才门得一切菩萨清净藏生一切菩萨定光明得一切菩萨殊胜愿与一切菩萨同一愿闻一切菩萨殊胜法得一切菩萨秘密处至一切菩萨法宝洲增一切菩萨善根芽长一切菩萨智慧身护一切菩萨深密藏持一切菩萨福德聚净一切菩萨受生道受一切菩萨正法云入一切菩萨大愿路趣一切如来菩提果摄取一切菩萨妙行开示一切菩萨功德往一切方听受妙法赞一切菩萨广大威德生一切菩萨大慈悲力摄一切菩萨胜自在力生一切菩萨菩提分作一切菩萨利益事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由亲近善知识不为业惑之所摧伏由恃怙善知识势力坚固不怖诸魔由依止善知识增长一切菩提分法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识者能净诸障能灭诸罪能除诸难能止诸恶能破无明长夜黑暗能坏诸见坚固牢狱能出生死城能舍世俗家能截诸魔网能拔众苦箭能离无智险难处能出邪见大旷野能度诸有流能离诸邪道能示菩提路能教菩萨法能令安住菩萨行能令趣向一切智能净智慧眼能长菩提心能生大悲能演妙行能说波罗蜜能摈恶知识能令住诸地能令获诸忍能令修习一切善根能令成办一切道具能施与一切大功德能令到一切种智位能令欢喜集功德能令踴跃修诸行能令趣入甚深义能令开示出离门能令杜绝诸恶道能令以法光照耀能令以法雨润泽能令消灭一切惑能令舍离一切见能令增长一切佛智慧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门善男子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慈父广大利益故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济客令出生死暴流故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善男子常当如是正念思惟诸善知识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發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应發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应發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应發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应發如弟子心所有训诲无违逆故应發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应發如养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应發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逆故应發如除粪人心离憍慢故应發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应發如良马心离恶性故应發如大车心能运重故应發如调顺象心恒伏从故应發如须弥山心不倾动故应發如良犬心不害主故应發如旃荼罗心离憍慢故应發如犗牛心无威怒故应發如舟船心往来不倦故应發如桥梁心济渡忘疲故应發如孝子心承顺颜色故应發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复次善男子汝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医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又应于自身生远行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正道想于所修行生远达想又应于自身生求度想于善知识生船师想于所说法生舟檝想于所修行生到岸想又应于自身生苗稼想于善知识生龙王想于所说法生时雨想于所修行生成熟想又应于自身生贫穷想于善知识生毗沙门王想于所说法生财宝想于所修行生富饶想又应于自身生弟子想于善知识生良工想于所说法生技艺想于所修行生了知想又应于自身生恐怖想于善知识生勇徤想于所说法生器仗想于所修行生破怨想又应于自身生商人想于善知识生导师想于所说法生珍宝想于所修行生捃拾想又应于自身生儿子想于善知识生父母想于所说法生家业想于所修行生绍继想又应于自身生王子想于善知识生大臣想于所说法生王教想于所修行生冠王冠想服王服想系王缯想坐王殿想善男子汝应發如是心作如是意近善知识何以故以如是心近善知识令其志愿永得清净复次善男子善知识者长诸善根譬如雪山长诸药草善知识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善知识者是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善知识者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炼真金善知识者出过世法如须弥山出于大海善知识者不染世法譬如莲华不著于水善知识者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善知识者增长白法譬如白月光色圆满善知识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识者长菩萨身譬如父母养育儿子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萨摩诃萨若能随顺善知识教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深心长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根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力断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祗障超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魔境入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法门满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助道修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妙行發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大愿善男子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地一切菩萨忍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回向一切菩萨愿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發起时善财童子闻善知识如是功德能开示无量菩萨妙行能成就无量广大佛法踊跃欢喜顶礼德生及有德足绕无量帀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第九德生有德为幻智归幻善友言妙意华门者妙意华即苏满那华其城门侧有之亦狂尚天表受友训得妙意胜因之华故童子表净智童女表净悲以悲智相导共二人同会会缘之终悲智满故将见慈氏绍佛位故尔时善财童子依教趣求渐次南行至妙意华门城见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已發心敬问法要时童子童女正授法界告善财言我等证得菩萨解脱名为幻住谓能知境智深净之法皆从缘起无定性故如幻而住此明一往法门修证境智皆依法界缘起所谓缘生如幻故故下明业用云得此解脱故见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缘所生故共有十种幻初明缘生世界染净从缘后九別明凡圣皆幻前五约凡染分依他如幻缘生故第六一切国土义通染净凡圣所依皆随缘起故后三净分依地三乘圣人皆幻力故故结云幻境自性不可思议意显一切圣凡染净因果皆法界缘起此与初摩耶始终相成一法界幻网总別圆融归一实故此会缘入实之究竟也童子童女授法界乃谦推云我等二人但能知此幻住解脱而如诸菩萨入无边诸事幻网我云何知乃指示后友云于此南方有国名海岸有园名大庄严其中有一广大楼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弥勒菩萨摩诃萨安处其中然弥勒主唯识以识藏如来藏万行庄严成法界藏故此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以因穷果满即入果海故寄弥勒一生补处而以此广大楼阁表之也次为欲摄授下有七行余经明住此阁之因后指示往问云汝诣彼问菩萨云何行菩萨行教以十问次何以故下征释广问之由有九行经示要广问之所以谓所求德广故须博问方知也次汝不应下教之以能求大心初标不应有二行半经诫其劣心必要广问次何故下征释广问广修共有三十六行半经九十八门皆广明上求下化断惑证真之行疏分十段次举要言之下四行经结略显广以要普修故劝其發广大心也次汝求善知识不应疲倦下有一百行经皆教诫劝事善友之事初五行诫当勤求善友次何以故下有十五行三十五句经明善友能示正行次由善知识下有二十二行经明善友能为外护次善知识如慈母下五行半经教劝谓教其事友之方次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發如大地心下十二行半经教起事友之心有二十一句次复次汝应于自身下教其身友对辨發对治心有十七行经疏分十句句各四事次汝应發如是心下有十行经结劝友能成益次以要言之下有十二行经双结诫劝二门以別说难尽故结广从略皆云十不可说意显善友之益无尽耳然善财已历多善友至此而广赞善友之益深教事友之心行者以善财所受前善友法总摄于此以成入果之圆因欲其不忘不愚要显总归善友之益也不然何叮咛告诫劝教之切如此耶善财闻善知识如是功德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上会缘入实相竟

下摄德成因相

尔时善财童子闻善知识教润泽其心正念思惟诸菩萨行向海岸国自忆往世不修礼敬即时發意勤力而行复忆往世身心不净即时發意专自治洁复忆往世作诸恶业即时發意专自防断复忆往世起诸妄想即时發意恒正思惟复忆往世所修诸行但为自身即时發意令心广大普及含识复忆往世追求欲境常自损耗无有滋味即时發意修行佛法长养诸根以自安隐复忆往世起邪思念颠倒相应即时發意生正见心起菩萨愿复忆往世日夜劬劳作诸恶事即时發意起大精进成就佛法复忆往世受五趣生于自他身皆无利益即时發意愿以其身饶益众生成就佛法承事一切诸善知识如是思惟生大欢喜复观此身是生老病死众苦之宅愿尽未来劫修菩萨道教化众生见诸如来成就佛法游行一切佛刹承事一切法师住持一切佛教寻求一切法侣见一切善知识集一切诸佛法与一切菩萨愿智身而作因缘作是念时长不思议无量善根即于一切菩萨深信尊重生希有想生大师想诸根清净善法增益起一切菩萨恭敬供养作一切菩萨曲躬合掌生一切菩萨普见世间眼起一切菩萨普念众生想现一切菩萨无量愿化身出一切菩萨清净赞说音想见过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于一切处示现成道神通变化乃至无有一毛端处而不周徧又得清净智光明眼见一切菩萨所行境界其心普入十方刹网其愿普徧虗空法界三世平等无有休息如是一切皆以信受善知识教之所致耳善财童子以如是尊重如是供养如是称赞如是观察如是愿力如是想念如是无量智慧境界于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前五体投地暂时敛念思惟观察以深信解大愿力故入徧一切处智慧身平等门普现其身在于一切如来前一切菩萨前一切善知识前一切如来塔庙前一切如来形像前一切诸佛诸菩萨住处前一切法宝前一切声闻辟支佛及其塔庙前一切圣众福田前一切父母尊者前一切十方众生前皆如上说尊重礼赞尽未来际无有休息等虗空无边量故等法界无障碍故等实际徧一切故等如来无分別故犹如影随智现故犹如梦从思起故犹如像示一切故犹如响缘所發故无有生递兴谢故无有性随缘转故又决定知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一切佛兴皆从信起一切化现诸供养事皆悉从于决定解起一切化佛从敬心起一切佛法从善根起一切化身从方便起一切佛事从大愿起一切菩萨所修诸行从回向起一切法界广大庄严从一切智境界而起离于断见知回向故离于常见知无生故离无因见知正因故离颠倒见知如实理故离自在见知不由他故离自他见知从缘起故离边执见知法界无边故离往来见知如影像故离有无见知不生灭故离一切法见知空无生故知不自在故知愿力出生故离一切相见入无相际故知一切法如种生芽故如印生文故知质如像故知声如响故知境如梦故知业如幻故了世心现故了果因起故了报业集故了知一切诸功德法皆从菩萨善巧方便所流出故善财童子入如是智端心洁念于楼观前举体投地殷勤顶礼不思议善根流注身心清凉悦怿从地而起一心瞻仰目不暂舍合掌围绕经无量帀作是念言此大楼阁是解空无相无愿者之所住处是于一切法无分別者之所住处是了法界无差別者之所住处是知一切众生不可得者之所住处是知一切法无生者之所住处是不著一切世间者之所住处是不著一切窟宅者之所住处是不乐一切聚落者之所住处是不依一切境界者之所住处是离一切想者之所住处是知一切法无自性者之所住处是断一切分別业者之所住处是离一切想心意识者之所住处是不入不出一切道者之所住处是入一切甚深般若波罗蜜者之所住处是能以方便住普门法界者之所住处是息灭一切烦恼火者之所住处是以增上慧除断一切见爱慢者之所住处是出生一切诸禅解脱三昧通明而游戏者之所住处是观察一切菩萨三昧境界者之所住处是安住一切如来所者之所住处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一劫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刹入一切刹以一切刹入一刹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一法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众生入一切众生以一切众生入一众生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一佛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是于一念中而知一切三世者之所住处是于一念中往诣一切国土者之所住处是于一切众生前悉现其身者之所住处是心常利益一切世间者之所住处是能徧至一切处者之所住处是虽已出一切世间为化众生故而恒于中现身者之所住处是不著一切刹为供养诸佛故而游一切刹者之所住处是不动本处能普诣一切佛刹而庄严者之所住处是亲近一切佛而不起佛想者之所住处是依止一切善知识而不起善知识想者之所住处是住一切魔宫而不躭著欲境界者之所住处是永离一切心想者之所住处是虽于一切众生中而现其身然于自他不生二想者之所住处是能普入一切世界而于法界无差別想者之所住处是愿住未来一切劫而于诸劫无长短想者之所住处是不离一毛端处而普现身一切世界者之所住处是能演说难遭遇法者之所住处是能住难知法甚深法无二法无相法无对治法无所得法无戏论法者之所住处是住大慈大悲者之所住处已度一切二乘智已超一切魔境界已于世法无所染已到菩萨所到彼岸已住如来所住处者之所住处是虽离一切诸相而亦不入声闻正位虽了一切法无生而亦不住无生法性者之所住处是虽观不净而不证离贪法亦不与贪欲俱虽修于慈而不证离嗔法亦不与嗔垢俱虽观缘起而不证离痴法亦不与痴惑俱者之所住处是虽住四禅而不随禅生虽行四无量为化众生故而不生色界虽修四无色定以大悲故而不住无色界者之所住处是虽勤修止观为化众生故而不证明脱虽行于舍而不舍化众生事者之所住处是虽观于空而不起空见虽行无相而常化著相众生虽行无愿而不舍菩提行愿者之所住处是虽于一切业烦恼中而得自在为化众生故而现随顺诸业烦恼虽无生死为化众生故示受生死已离一切趣为化众生故示入诸趣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慈而于诸众生无所爱恋虽行于悲而于诸众生无所取著虽行于喜而观苦众生心常哀愍虽行于舍而不废舍利益他事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九次第定而不厌离欲界受生虽知一切法无生无灭而不于实际作证虽入三解脱门而不取声闻解脱虽观四圣谛而不住小乘圣果虽观甚深缘起而不住究竟寂静虽修八圣道而不求永出世间虽超凡夫地而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虽观五取蕴而不永灭诸蕴虽超出四魔而不分別诸魔虽不著六处而不永灭六处虽安住真如而不堕实际虽说一切乘而不舍大乘此大楼阁是住如是等一切诸功德者之所住处尔时善财童子而说颂言

如是大悲清净智  利益世间慈氏尊
灌顶地中佛长子  入如来境之住处
一切名闻诸佛子  已入大乘解脱门
游行法界心无著  此无等者之住处
施戒忍进禅智慧  方便愿力及神通
如是大乘诸度法  悉具足者之住处
智慧广大如虗空  普知三世一切法
无碍无依无所取  了诸有者之住处
善能解了一切法  无性无生无所依
如鸟飞空得自在  此大智者之住处
了知三毒真实性  分別因缘虗妄起
亦不厌彼而求出  此寂静人之住处
三解脱门八圣道  诸蕴处界及缘起
悉能观察不趣寂  此善巧人之住处
十方国土及众生  以无碍智咸观察
了性皆空不分別  此寂灭人之住处
普行法界悉无碍  而求行性不可得
如风行空无所行  此无依者之住处
普见恶道群生类  受诸楚毒无所归
放大慈光悉除灭  此哀愍者之住处
见诸众生失正道  譬如生盲践畏途
引其令入解脱城  此大导师之住处
见诸众生入魔网  生老病死常逼迫
令其解脱得慰安  此勇健人之住处
见诸众生婴惑病  而兴广大悲愍心
以智慧药悉除灭  此大医王之住处
见诸群生没有海  沉沦忧迫受众苦
悉以法船而救之  此善度者之住处
见诸众生在惑海  能發菩提妙宝心
悉入其中而济拔  此善渔人之住处
恒以大愿慈悲眼  普观一切诸众生
从诸有海而拔出  此金翅王之住处
譬如日月在虗空  一切世间靡不烛
智慧光明亦如是  此照世者之住处
菩萨为化一众生  普尽未来无量劫
如为一人一切尔  此救世者之住处
于一国土化众生  尽未来劫无休息
一一国土咸如是  此坚固意之住处
十方诸佛所说法  一座普受咸令尽
尽未来劫恒悉然  此智海人之住处
徧游一切世界海  普入一切道场海
供养一切如来海  此修行者之住处
修行一切妙行海  發起无边大愿海
如是经于众劫海  此功德者之住处
一毛端处无量刹  佛众生劫不可说
如是明见靡不周  此无碍眼之住处
一念普摄无边劫  国土诸佛及众生
智慧无碍悉正知  此具德人之住处
十方国土碎为尘  一切大海以毛滴
菩萨發愿数如是  此无碍者之住处
成就总持三昧门  大愿诸禅及解脱
一一皆住无边劫  此真佛子之住处
无量无边诸佛子  种种说法度众生
亦说世间众技术  此修行者之住处
成就神通方便智  修行如幻妙法门
十方五趣悉现生  此无碍者之住处
菩萨始从初發心  具足修行一切行
化身无量徧法界  此神力者之住处
一念成就菩提道  普作无边智慧业
世情思虑悉發狂  此难量者之住处
成就神通无障碍  游行法界靡不周
其心未甞有所得  此净慧者之住处
菩萨修行无碍慧  入诸国土无所著
以无二智普照明  此无我者之住处
了知诸法无依止  本性寂灭同虗空
常行如是境界中  此离垢人之住处
普见群生受诸苦  發大仁慈智慧心
愿常利益诸世间  此悲愍者之住处
佛子住于此  普现众生前  犹如明月轮
徧除生死暗  佛子住于此  普顺众生心
变现无量身  充满十方刹  佛子住于此
徧游诸世界  一切如来所  无量无数劫
佛子住于此  思量诸佛法  无量无数劫
其心无厌倦  佛子住于此  念念入三昧
一一三昧门  阐明诸佛境  佛子住于此
悉知一切刹  无量无数劫  众生佛名号
佛子住于此  一念摄诸劫  但随众生心
而无分別想  佛子住于此  修习诸三昧
一一心念中  了知三世法  佛子住于此
结跏身不动  普现一切刹  一切诸趣中
佛子住于此  饮诸佛法海  深入智慧海
具足功德海  佛子住于此  悉知诸刹数
世数众生数  佛名数亦然  佛子住于此
一念悉能了  一切三世中  国土之成坏
佛子住于此  普知佛行愿  菩萨所修行
众生根性欲  佛子住于此  见一微尘中
无量刹道场  众生及诸劫  如一微尘内
一切尘亦然  种种咸具足  处处皆无碍
佛子住于此  普观一切法  众生刹及世
无起无所有  观察众生等  法等如来等
刹等诸愿等  三世悉平等  佛子住于此
教化诸群生  供养诸如来  思惟诸法性
无量千万劫  所修愿智行  广大不可量
称扬莫能尽  彼诸大勇猛  所行无障碍
安住于此中  我合掌敬礼  诸佛之长子
圣德慈氏尊  我今供敬礼  愿垂顾念我

尔时善财童子以如是等一切菩萨无量称扬赞叹法而赞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诸菩萨曲躬合掌恭敬顶礼一心愿见弥勒菩萨亲近供养乃见弥勒菩萨摩诃萨从別处来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王释梵护世及本生处无量眷属婆罗门众及余无数百千众生前后围绕而共来向庄严藏大楼观所善财见欢喜踊跃五体投地时弥勒菩萨观察善财指示大众叹其功德而说颂曰

汝等观善财  智慧心清净  为求菩提行
而来至我所  善来圆满慈  善来清净悲
善来寂灭眼  修行无懈倦  善来清净意
善来广大心  善来不退根  修行无懈倦
善来不动行  常求善知识  了达一切法
调伏诸群生  善来行妙道  善来住功德
善来趣佛果  未曾有疲倦  善来德为体
善来法所滋  善来无边行  世间难可见
善来离迷惑  世法不能染  利衰毁誉等
一切无分別  善来施安乐  调柔堪受化
谄诳嗔慢心  一切悉除灭  善来真佛子
普诣于十方  增长诸功德  调柔无懈倦
善来三世智  徧知一切法  普生功德藏
修行不疲厌  文殊德云等  一切诸佛子
令汝至我所  示汝无碍处  具修菩萨行
普摄诸群生  如是广大人  今来至我所
为求诸如来  清净之境界  问诸广大愿
而来至我所  去来现在佛  所成诸行业
汝欲皆修学  而来至我所  汝于善知识
欲求微妙法  欲受菩萨行  而来至我所
汝念善知识  诸佛所称叹  令汝成菩提
而来至我所  汝念善知识  生我如父母
养我如乳母  增我菩提分  如医疗众疾
如天洒甘露  如日示正道  如月转净轮
如山不动摇  如海无增减  如船师济渡
而来至我所  汝观善知识  犹如大猛将
亦如大商主  又如大导师  能建正法幢
能示佛功德  能灭诸恶道  能开善趣门
能显诸佛身  能守诸佛藏  能持诸佛法
是故愿瞻奉  欲满清净智  欲具端正身
欲生尊贵家  而来至我所  汝等观此人
亲近善知识  随其所修学  一切应顺行
以昔福因缘  文殊令發心  随顺无违逆
修行不懈倦  父母与亲属  宫殿及财产
一切皆舍离  谦下求知识  净治如是意
永离世间身  当生佛国土  受诸胜果报
善财见众生  生老病死苦  为發大悲意
勤修无上道  善财见众生  五趣常流转
为求金刚智  破彼诸苦轮  善财见众生
心田甚荒秽  为除三毒刺  专求利智犁
众生处痴暗  盲冥失正道  善财为导师
示其安隐处  忍铠解脱乘  智慧为利剑
能于三有内  破诸烦恼贼  善财法船师
普济诸含识  令过尔𦦨海  疾至净宝洲
善财正觉日  智光大愿轮  周行法界空
普照群迷宅  善财正觉月  白法悉圆满
慈定清凉光  等照众生心  善财圣智海
依于直心住  菩提行渐深  出生众法宝
善财大心龙  升于法界空  兴云霔甘泽
生成一切果  善财然法灯  信炷慈悲油
念器功德光  灭除三毒暗  觉心迦罗逻
悲胞慈为肉  菩提分支节  长于如来藏
增长福德藏  清净智慧藏  开显方便藏
出生大愿藏  如是大庄严  救护诸群生
一切天人中  难闻难可见  如是智慧树
根深不可动  众行海增长  普荫诸群生
欲生一切德  欲问一切法  欲断一切疑
专求善知识  欲破诸惑魔  欲除诸见垢
欲解众生缚  专求善知识  当灭诸恶道
当示人天路  令修功德行  疾入涅槃城
当度诸见难  当识诸见网  当枯爱欲水
当示三有道  当为世依怙  当作世光明
当成三界师  示其解脱处  亦当令世间
普离诸想著  普觉烦恼唾  普出爱欲泥
当了种种法  当净种种刹  一切咸究竟
其心大欢喜  汝行极调柔  汝心甚清净
所欲修功德  一切当圆满  不久见诸佛
了达一切法  严净众刹海  成就大菩提
当满诸行海  当知诸法海  当度众生海
如是修诸行  当到功德岸  当生诸善品
当与佛子等  如是心决定  当断一切惑
当净一切业  当伏一切魔  满足如是愿
当生妙智道  当开正法道  不久当舍离
惑业诸苦道  一切众生轮  沉迷诸有轮
汝当转法轮  令其断苦轮  汝当持佛种
汝当净法种  汝能集僧种  三世悉周徧
当断众爱网  当裂众见网  当救众苦网
当成此愿网  当度众生界  当净国土界
当集智慧界  当成此心界  当令众生喜
当令菩萨喜  当令诸佛喜  当成此欢喜
当见一切趣  当见一切刹  当见一切法
当成此佛见  当放破暗光  当放息热光
当放灭恶光  涤除三有苦  当开天趣门
当开佛道门  当示解脱门  普使众生入
当示于正道  当绝于邪道  如是勤修行
成就菩提道  当修功德海  当度三有海
普使群生海  出于众苦海  当于众生海
消竭烦恼海  令修诸行海  疾入大智海
汝当增智海  汝当修行海  诸佛大愿海
汝当咸满足  汝当入刹海  汝当观众海
汝当以智力  普饮诸法海  当觐诸佛云
当起供养云  当听妙法云  当兴此愿云
普游三有室  普坏众惑室  普入如来室
当行如是道  普入三昧门  普游解脱门
普住神通门  周行于法界  普现众生前
普对诸佛前  譬如日月光  当成如是力
所行无动乱  所行无染著  如鸟行虗空
当成此妙用  譬如因陀网  刹网如是住
汝当悉往诣  如风无所碍  汝当入法界
徧往诸世界  普见三世佛  心生大欢喜
汝于诸法门  已得及当得  应生大喜跃
无贪亦无厌  汝是功德器  能随诸佛教
能修菩萨行  得见此奇特  如是诸佛子
亿劫难可遇  况见其功德  所修诸妙道
汝生于人中  大获诸善利  得见文殊等
无量诸功德  已离诸恶道  已出诸难处
已超众苦患  善哉勿懈怠  已离凡夫地
已住菩萨地  当满智慧地  速入如来地
菩萨行如海  佛智同虗空  汝愿亦复然
应生大欣庆  诸根不懈倦  志愿恒决定
亲近善知识  不久悉成满  菩萨种种行
皆为调众生  普行诸法门  慎勿生疑惑
汝具难思福  及以真实信  是故于今日
得见诸佛子  汝见诸佛子  悉获广大利
一一诸大愿  一切咸信受  汝于三有中
能修菩萨行  是故诸佛子  示汝解脱门
非是法器人  与佛子同住  设经无量劫
莫知其境界  汝见诸菩萨  得闻如是法
世间甚难有  应生大喜庆  诸佛护念汝
菩萨摄受汝  能顺其教行  善哉住寿命
已生菩萨家  已具菩萨德  已长如来种
当升灌顶位  不久汝当得  与诸佛子等
见苦恼众生  悉置安隐处  如下如是种
必获如是果  我今庆慰汝  汝应大欣悦
无量诸菩萨  无量劫行道  未能成此行
今汝皆获得  信乐坚进力  善财成此行
若有敬慕心  亦当如是学  一切功德行
皆从愿欲生  善财已了知  常乐勤修习
如龙布密云  必当霔大雨  菩萨起愿智
决定修诸行  若有善知识  示汝普贤行
汝当好承事  慎勿生疑惑  汝于无量劫
为欲妄舍身  今为求菩提  此舍方为善
汝于无量劫  具受生死苦  不曾事诸佛
未闻如是行  汝今得人身  值佛善知识
听受菩提行  云何不欢喜  虽遇佛兴世
亦值善知识  其心不清净  不闻如是法
若于善知识  信乐心尊重  离痴不疲厌
乃闻如是法  若有闻此法  而兴誓愿心
当知如是人  已获广大利  如是心清净
常得近诸佛  亦近诸菩萨  决定成菩提
若入此法门  则具诸功德  永离众恶趣
不受一切苦  不久舍此身  往生佛国土
常见十方佛  及以诸菩萨  往因今净解
及事善友力  增长诸功德  如水生莲华
乐事善知识  勤供一切佛  专心听闻法
常行勿懈倦  汝是真法器  当具一切法
当修一切道  当满一切愿  汝以信解心
而能敬礼我  不久当普入  一切诸佛会
善哉真佛子  恭敬一切佛  不久具诸行
到佛功德岸  汝当往大智  文殊师利所
彼当令汝得  普贤深妙行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在众会前称赞善财大功德藏善财闻欢喜踊跃身毛皆竖悲泣哽噎起立合掌恭敬瞻仰绕无量帀以文殊师利心念力故众华缨络种种妙宝不觉忽然自盈其手善财欢喜即以奉散弥勒菩萨摩诃萨上时弥勒菩萨摩善财顶为说颂言

善哉善哉真佛子  普策诸根无懈倦
不久当具诸功德  犹如文殊及与我

时善财童子以颂答曰

我念善知识  亿劫难值遇  今得咸亲近
而来诣尊所  我以文殊故  见诸难见者
彼大功德尊  愿速还瞻觐

自下大文第三慈氏一人明摄德成因相谓既会缘入实摄前众德为成佛之因定堪成佛故托一生补处为等觉后心所以弥勒楼阁名毗卢庄严藏也以此位难入故前假多诫劝此当參请之先發多种胜心也故善财既蒙前善友教往參弥勒先別生胜念悔往修来故云自忆往昔不修礼敬即时發意勤力而行等有二十三行半经委观昔非以行对治观其现苦策进当苦如是思念观察如是皆以信受善知识教之所致耳此深领德生有德之诫劝也后见敬咨问先见依报初善财童子以如是尊重观察愿力想念如是无量智慧境界于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前暂时敛念思惟观察以深信解大愿力故入徧一切处智慧身平等门此先入定以申敬也疏云敛念标定思察定之加行信愿是定因入徧下辨定名相此善财未见弥勒先见楼阁即入此定者意显深位重玄之境非散心可见故入定以观盖摄前诸位之行以成此定为入法界之因次普现其身在于一切如来前下有八行余经別显定之业用即双运定慧明即智定之妙用故能普现十法界身罗身云于法界次等虗空无边量故等明契法性之真源善财一往所证法界尽彰于此一定之间次又决定知一切诸报下明称法界之深观明称法界三观一心共有十四行经分为三段初又决定知下五行余经明了法从缘即是假观次离于断见至无相际有五行余经明智契无性即是空观次知一切法如种生芽至善巧方便所流出故三行余经会归中道乃別明前定相善财童子入如是智至不思议善根流注身心清凉悦怿二行经总结成益次从地而起一心瞻仰绕无量帀明出定敬赞初绕以身敬次作念言以心敬念此大楼阁是解空无相无愿者之所住处下六十二行余经乃举能住者德叹所住楼阁初句具显故此大楼阁之言贯通诸句疏分十段大槩所叹皆约权实理事双行之德善财既说长行复以偈赞尔时善财童子而说颂言偈赞中道有五十五偈前三十四偈七言乃举德叹处从二十一偈五言乃指处明德至我今供敬礼愿垂顾念我止上乃见依报下见正报尔时善财童子以如是等称扬赞叹法而赞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乃见弥勒菩萨从別处来言弥勒从別处来者且善财初參德云乃別峰相见表不住正位亦从体起用今见弥勒因位终极从別处来表摄用归体意显五位因果无不从此法界流今因穷果满无不还归此法界故无量八部诸天眷属无数众生围绕弥勒而来也善财见欢喜踊跃五体投地才设敬仪未及咨问弥勒菩萨更不待问盖悬鉴观察善财功德已圆但指示大众叹其功德说偈以赞曰汝观善财行智慧心清净为求菩提故而来至我所此下说有一百一十三颂广叹善财之德末后一偈略示后友云汝当往大智文殊师利所彼当令汝得普贤之妙行然弥勒不待善财更问法门但说偈赞叹已竟即便指示后友者意表位极忘言当会法界智行以入妙觉果海也故弥勒如此称赞善财大功德藏故以文殊心念力故故璎珞众华妙宝忽然盈手者此表妙契果觉自然而有不思议用也以忘缘乃证故善财以华复散弥勒此表因果一如故弥勒复说偈赞善财而善财亦以偈答之也此但初见因缘问法具在后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七


校注

从疑后
[A1] 已【CB】巳【卍续】
[A2] 已【CB】巳【卍续】
[A3] 已【CB】巳【卍续】
[A4] 已【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已【CB】巳【卍续】
[A7] 已【CB】巳【卍续】
[A8] 已【CB】巳【卍续】
[A9] 已【CB】巳【卍续】
[A10] 已【CB】巳【卍续】
[A11] 已【CB】巳【卍续】
[A12] 已【CB】巳【卍续】
[A13] 不【CB】[-]【卍续】
[A14] 已【CB】巳【卍续】
[A15] 已【CB】巳【卍续】
[A16] 已【CB】巳【卍续】
[A17] 已【CB】巳【卍续】
[A18] 已【CB】巳【卍续】
[A19] 敛【CB】歛【卍续】
[A20] 已【CB】巳【卍续】
[A21] 已【CB】巳【卍续】
[A22] 已【CB】巳【卍续】
[A23] 已【CB】巳【卍续】
[A24] 已【CB】巳【卍续】
[A25] 已【CB】巳【卍续】
[A26] 已【CB】巳【卍续】
[A27] 已【CB】巳【卍续】
[A28] 已【CB】巳【卍续】
[A29] 已【CB】巳【卍续】
[A30] 刺【CB】剌【卍续】
[A31] 已【CB】巳【卍续】
[A32] 已【CB】巳【卍续】
[A33] 已【CB】巳【卍续】
[A34] 已【CB】巳【卍续】
[A35] 已【CB】巳【卍续】
[A36] 已【CB】巳【卍续】
[A37] 已【CB】巳【卍续】
[A38] 已【CB】巳【卍续】
[A39] 已【CB】巳【卍续】
[A40] 已【CB】巳【卍续】
[A41] 已【CB】巳【卍续】
[A42] 已【CB】巳【卍续】
[A43] 敛【CB】歛【卍续】
[A44] 敛【CB】歛【卍续】
[A45] 已【CB】巳【卍续】
[A46] 已【CB】巳【卍续】
[A47] 已【CB】巳【卍续】
[A48] 已【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严纲要(卷77)
关闭
华严纲要(卷77)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