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东老的一段往事

前年冬天道安长老去世了去年冬天东老又撒手而去面对佛门的人才寥落使人有迟暮凄凉的感慨

记得民国二十年腊月底我从鼓山回到闽院听说有东初窥谛二位最近从镇江来我是不会交际的所以与同学们都没有深交加上这次回去只教了半年课就回普陀去阅藏所以对当时的东老仅有一般的印象没有较多的接触与了解廿五年秋天我到了镇江的焦山来访闽院的同学静严那时静严已是焦山定慧寺的住持东老也已在焦山受记在焦山佛学院任教务也邀我为同学们作了一次讲演从此一別很久很久都不知消息一直到民国四十一年秋天我到台湾来才知道东老在法藏寺闭关我曾去探望他第二年冬天我也參加了东老出关的盛会我来台湾住在善导寺引起些无谓的风风雨雨等我自己明白了也就更少到各处去走动了

我与东老是有关系的但交往不深原则的说我们都在为佛教文化而尽著自己的一分力量由于兴趣不同对佛教文化重点的看法也不一致所以是各作各的没有在意见上或理论上作过友谊的切磋不过即使方向不同总都是为佛教文化而努力

我记得最清楚的也许就是最后一次的晤谈民国五十四年华僧大会开会前夕道安长老与东老同来慧日讲堂提议创办佛教大学事情是这样的张尚德先生与佛教文化馆东老有联系经张尚德先生知道中国文化学院张晓峰先生想在文化学院旁边建佛寺(佛塔)讲佛学希望与佛教界合作东老想趁世界华僧长老回国的机会發动倡办佛教大学在文化学院旁边佛学以外可以在文化学院受课减去不少的人力物力而与文化学院合作也可以免除立案等困难这是好机缘所以东老约道安长老合作道老又提议邀我參加这件事我是万分赞成的不过我以为办佛教大学是大事怕三人的力量还不够而且这个时代的通病侭管是好事如没有自己一分每每会从中破坏如有人在华僧长老面前说几句洩气话也就不成啦所以建议最好将办大学一事推介到华僧大会由海内外大德来通力合作我的意见得到东道二老的赞同决定由道老向筹备华僧大会负责人提议起初反应相当良好张晓峰先生并在中国文化学院举行茶会招待华僧大会的代表们但事情的發展往往出于意外华僧大会决议筹办佛教大学但在筹备人中却没有原始建议者东老东老也许无所谓我总觉得岂有此理大会结束后一切由会长白圣老法师及悟一秘书长负责听说曾遍访侨界长老请作经济的支持在国内也曾一再召集尼师们开会不过后来如何谁也不得而知了这件事我应该负点责任我固守原则不知通变总以为佛教大事得大家通力合作才行不知这个时代除了为自己是没有办法的二十多年来佛教界的大事除了为自己而大干大吹外那一件是为佛教全体著想的当时如支持道老与东老合作也许勉强的成立起来不理想而渐有进步当然事实不一定这样但还有万一希望但一经推介过去就命定的不成了这件事是过去了不过回忆起来对东老实在抱歉得很

道安长老去世了我写了半截文字而没有成篇现在东老又去世了有关系而没有深交的我是写不出什么的想起五十四年的一段因缘所以勉强的写出来道老与东老比我都小一二岁却那样轻松的先走了在这个时代谁能说不是福报想自己大病以来等于废人却还在活下去后死者不能尽其情真是惭愧惭愧


校注

[A1] 民国六七年撰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雨集(五)(卷15)
关闭
华雨集(五)(卷15)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