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石芝晓法师,为一天台宗学者,虽弘扬净土,与昙鸾、道绰不同。昙鸾与道绰,判易行与难行,净土与圣道二门。以为念佛往生,持戒与犯戒,定心与散心,愚痴与智慧,并承佛悲愿而生。易言之,但须念佛,即得往生,犯戒等根机,不在简別之列也。净土与圣道之判,即信愿往生与戒定慧——圣道之別。故其弊,不重戒定慧之圣道,而以往生为纯由佛力,善导承其绪余,所作《观经四帖疏》,即有此意。日本学者唐代来华,传承此善导之法流,乃演出弁髦戒法,甚至专凭信愿,不重持名(盖以持名而至一心不乱,即由念佛而得三昧,等于圣道)之真宗。杨仁山老居士曾专书以弹真宗,即于善导之说,致其微词。日人每谓念佛法门,有慧远流,有善导流。然在中国,宋元明以来,渐融此二流,即不废圣道而特重信愿持名。于昙鸾、道绰等之极端说法,不加尊重。石芝晓法师之双取慧远与善导,不取昙鸾与道绰,殆有此意乎?
讲者于昙鸾与道绰,似极赞其对净土宗之功绩,而后举印光大师之三义以劝人,适成乖角。盖若以昙鸾、道绰说为指南,净土行即不能与台、贤、三论、唯识、禅、律诸宗相融而行。故知宋元明清之中国佛教,为趣向融合之佛教,净土亦由台、贤、禅、律等诸宗相助而日盛。虽世之净土行者,或以学涉台、贤、禅等为不专而专提持名,然亦无人敢弃圣道而言净土,如真宗者之说也。
【经文资讯】《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第 29 册 No. 29 华雨集(五)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1-12-09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所编辑
【原始资料】印顺文教基金会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