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展源居士

来问不容易解答只能依自己对佛法所有的理解略作解说以相报

佛法怎样解说这些问题应先了解佛法(释迦佛所开示的)是什么面对现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就是苦)佛法是反观自己从自己身心触对外界所引起的情况去了解理解到有情(人类)自身家庭社会等问题一切依有情(人类)自身而有然后得出可能解决有情苦难(相对的改善彻底解脱)的正道佛法以有情(人类)为本有情以业感而生死不已有情依存的器世界是多数有情的共业所感因此佛法著眼于现实人生关要在「现生应该怎样行」而不是离开自己向外探求找到问题症结而得到解决的方法也不想像一神秘实体怎样的创造演化而从神秘信仰中去解决佛法是这样的所以提出的问题大抵是佛法所没有说到的

植物先于动物问题有情依自己业力而死生不已器世界是多数有情的共业所感佛教也说世界初成时是没有有情的佛法所说的器世间众多无量不限于这一地球所以器世界初成而没有有情并不等于先有器界而后有有情世界是相关的世界中有情「共业」所感的有情的出现一要有依住的器世界(如地球)二要获得维持生活的食品经说「一切众生(有情)皆依食住」所以先有器世间后有植物依环境的可能生存才有有情在这一世界出现先有植物而后有动物与佛法(的共业所感)没有明显的矛盾

动物(如恐龙)绝种问题绝种人也是一样古代某些民族现在已经消失了依佛法说这是外力与自力的相关而造成的或是器界的变化(如传说水灾火灾风灾)而无法生存或是为另一类有情所摧残而不能自保这是外力而自身不能适应与抗拒也有自身不健全而日渐消灭消灭并不是某些有情消灭了是依业力而转化为另一形态所以经说「众生界不增众生界不减

人从猿猴演化而来问题佛法著眼于在迷应离恶而行善向悟应化情而为智对人从那裡来释尊只是依据当前事实说人从父母而生不再作「鸡生蛋蛋生鸡」式的最初的探求部派传说世界初成人从光音天来也只是随顺印度一般的信仰而说这一问题只能说佛没有提到这一问题佛法不是为了解说这类问题而出现世间的不过佛法也说器界与人类有进化退化进化退化——先后的反复过程永远的进化是没有的


校注

[A1] (1)《大集法门经》卷1(CBETA, T01, no. 12, p. 227, c1-2)(2)《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8(CBETA, T19, no. 945, p. 141, c3)
[A2]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众生界不增不减」(CBETA, T08, no. 232, p. 726, c9)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雨集(五)(卷42)
关闭
华雨集(五)(卷4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