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代佛教书画精粹》后

佛光山文化服务处寄来《佛光学报》与《中国历代佛教书画精粹》第一集闲来翻阅《中国历代佛教书画精粹》觉得在选材与印刷上都相当的好但有关书画的说明有几则是有修改必要的例如

五页说明作「元刘贯道佛像」这幅画有三个人松树下有虎伏在地上地下的大石上写一「佛」字这幅画无疑是禅宗所传说的「四祖道信牛头山化法融」的故事(可检读《传灯录》)头上有圆光右手指著石上佛字的是道信对立的是法融在旁手拿禅杖的应该是四祖的侍者这是禅宗祖师画不能说是「佛像」

廿一页说明作「观音佛像」在佛教中佛与菩萨是有分別的这应该是「观音菩萨像」

廿八廿九页说明作「百佛来朝」这是一句不通的话佛是至高无上的圣者怎么可说「来朝」来朝见谁呀这幅画并无「朝」见形迹只是几位梵僧在一起而已不过刊出的只是「部分」不知全图的内容如何

卅八页苏东坡应是「苏轼」说明作「苏轶」可能是校对的错误

七九页高雄市楠梓区禅海寺所藏的是一笔写成的草书「龙」字说明作「千年前唐代普陀山第七代高僧智德大师墨宝」这是有问题的普陀山是梁贞明年间慧锷祖师开山的在唐代这裡还是外海渔岛那裡有第七代高僧这是与佛教史明显抵触的这位「普陀山智德」是近代人民国二十二年到二十五年冬我在普陀佛顶山慧济寺阅藏经时就与他同住在阅藏楼他是太湖东洞庭人曾经担任普陀的全山知众后来任慧济寺的首座在阅藏楼阅藏他有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续藏经》在影印《续藏经》的请经名单中就有普陀山智德的名字那时智首座已经六十多岁还非常健壮我听他说起在民国(十五——二十)年间普陀山大乘禅院的监院名了╳(忘了)为了修建大殿到台湾来筹款当时约智首座同来智首座为人写字也画几笔兰竹与人结缘以帮助筹款的进行这幅一笔龙字一定是那时写的所以保留在台湾抗战胜利我回到普陀问起智首座知道早已离去在江苏东海住持一个有名的道场(可能是云台山)现在台湾的煮云法师胜利后也住过佛顶山的阅藏楼不知听人说起这位智首座没有我想凭纸张与书法是近代还是古代行家是一望而可以看出来的

上面这几则说明似乎都有问题特別是第七九页佛教太衰了一般人——艺术家也不例外对佛教的佛菩萨罗汉往往不能明确的辨別只是随意称呼我觉得这部选集也许还要再版最好能修正一下那就更完善了


校注

[A1] 民国六四年撰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雨集(五)(卷9)
关闭
华雨集(五)(卷9)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