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佛法的立场与方法

诸位(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同学我这四年来人都病瘦了大家的好意到这裡来虽然心裡非常欢喜但是因身体不好头脑大概也差了没有什么好的可以讲来贡献给诸位

诸位现在是在学院裡修学是研究佛法的阶段至于我自己一般人看来也是研究佛法的人我是只有从太虚大师和法尊法师那裡看看他们的文章或者是随便谈谈这样子有了一点启發我是没有福报像诸位这样能够长期在学院裡修学可以说是东翻西翻自己学来的有人问我怎样学的我也说不出来因为自己没有好好的跟人学过所以我也不会教別人诸位今天来我也只有将我从前学的和我的想法为什么要学佛我想学什么样的佛法等问题随便向大家报告不一定合用这总是从我过去修学的构想和过程而来的

我在家乡的时候在偶然的因缘中知道有佛法我们海宁家乡的佛法非常衰微没有台湾这么好只是赶经忏我知道佛法后就找几部经论看看看了以后我生起两种感想一是佛法的理论很高深佛法的精神很伟大另一方面我觉得佛法是一回事当前的佛教又是一回事代表佛教的如我家乡的出家人好像与我经上看到的佛法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是我没有像虚大师和你们院长那样要来改善佛教有振兴改革佛教的心只是想探究佛法这么好这么高深为什么同我们实际上的佛教距离这么远这问题在那裡

我在没有出家以前就有了一个反省佛法这么好是一切智者之学最高深的为什么佛教会成这个样子——只是民间习俗的信仰像现在还有大学生在研究从前是没有的至少到那个时期为止佛教与佛法不太一致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我自己看经东翻西翻总之也不好懂后来父母去世了自己也没有什么挂碍跑出来出家我修学佛法研究经论的意念除了想要了解佛教究竟是什么以外还想了解佛法怎么慢慢演变其原因何在这是存在我内心当中推动我一直研究下去的力量

本来在佛法上讲出家人应该只有三条路上上等是修行第二等才轮到学问第三等才是修福如广修塔寺之类的事情在佛法裡修学说佛法好总要对我们有点好处才好若自己学了佛法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那么我们叫人家学是不对的我自己很惭愧没有能够真正向修证的路子走不过对佛法方面还是为了真理的追求追求佛法的根本原理究竟是什么样佛法如何慢慢發展在印度有什么演变到中国来又为什么發展成现在的现象我是基于这个意义来研究

因此我的学佛态度是我是信佛我不是信別人我不一定信祖师有人以为中国人就一定要信中国祖师的教理我并没有这个观念假使是真正的佛法我当然信假使他不对那就是中国人的我也不信我是信佛法所以在原则上我是在追究我所信仰的佛法我是以佛法为中心的

我对世界上的学问懂得不多虽然也写许多文章我所说的主要是在追究佛法的真理我要以根本的佛法真实的佛法作为我的信仰了解它对我们人类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这是我真正的一个根本动机

所以自己虽然没有能够在修证方面用功但是这和有些人研究佛法的动机不同有的人研究佛法好像把它看成什么学问一样在研究研究提倡提倡与自己毫不相干原则的说这不是我们学佛之人的态度学佛的人佛法要与我们自己發生关系没有关系你为什么要学呢你都不晓得好处为什么要叫人信呢所以我们越是能知道佛法的好处越知道佛法超出世间的特质越是能够增加我们的信心

有人问我是什么宗我不晓得应该怎么说照一般人的想法总该归属什么宗才对在我觉得「宗」都是以佛法适应时代适应特殊文化思想而發展成一派一派的好像我们到山上有好几条路一样我没有什么宗不过有人以为我是三论宗有的称我论师我也不懂他们为何如此其实我不是这样的怎么叫都可以我自己知道不是这样就好了

我是凭这一种意念来研究渐渐發现到佛法最重要的根本原理逐渐的了解一派一派的思想之间有些什么不同诸位一定以为一派一派复杂得很据我慢慢的研究起来才晓得没有那么复杂大概一个问题提出来的话不是这样就是那样顶多两三个看法不过问题多了错综起来就好像有很多很多不同我不是从事纯宗派的研究虽然各宗派也写一点都是粗枝大叶没有深刻研究我不想做一宗一派的子孙不想做一宗一派的大师

我走的这条路子可能有人说是不合潮流不合时宜的我写东西时不管这些写出来有人看也好没有人看也好写好了就印在那裡有人看没人看我都不加考虑只觉得我对佛法有这么一点诚心我要追究佛法的真理想了解佛法的重要意义在三宝裡面奉献这一点是好是坏我也不太考虑长期以来我对佛法研究的态度就是这样

在这意义上我学佛法和那开舖子的不太同像百货公司样样都有你要什么就有什么卖给你我没有这个观念我之所以东摸一点西摸一点只是想在裡面找到根本佛法与它所以發展的情形这个發展可能是相当好的也可能不太好的佛法有所谓「方便」方便是有时间性有空间性在某一阶段好得很过了时时代不同了也许这个方便会成为一种障碍

《法华经》有一句话我总觉得非常好「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怎么舍呢就是达到了某一阶段有更好更适合的就提倡这个不适合的就舍掉所以我研究的不是样样都在提倡我也不专门批评我这个人生来是不太合时宜的我觉得某些只是方便不是究竟的东西我不讲是可以的你要我讲我就这样讲要我讲好听话奉承奉承那我是不会的我在原则上带点书呆子气总是以究竟佛法为重自己这个样子能够怎样發展能够得到多少的信众我都不考虑这许多就是我学佛的动机与态度甚至可以说是我就是这样的人

经过好多年以后大概在民国三十年前我对佛法有了大概的认识佛法这样演变發展对现代来讲有些是更适合的更适应现代的某些顶好不要谈它即使过去非常好的但现在却不太适合我有了这个认识当初我就写了一本书叫做《印度之佛教》这本书我想到就写只表示自己的意思而已虽然引证引证得很简单不像现代人写书受了近代文化的影响你说的虽能表现你的思想但总要把你的证据拿出来所以我就想把这本书改编写成几本大部的书详细引证一切合起来就可以表示我个人对佛法完整的看法和了解

不过对印度佛教的研究我到现在只写了两本一部是《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一部是《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其他的都是有別的因缘不是我想写的东西现在病了以后过去虽然有愿要写大概也写不成不过以我的想法也没有什么遗憾我们在这个无边生死当中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尽自己力量去做就好了能做多少要靠福德因缘以及时代种种关系配合不是自己想做多少就能做多少我没有什么遗憾假使身体还可以的话我现在想写最重要的一本书说明从最初的佛法演进到大乘佛法的过程大乘佛法的本来意义是什么究竟什么叫做大乘我们不要口说大乘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不过能否写成自己也不晓得人命无常没有几天的时间也说不定以上只是象征性的谈谈自己的研究而已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以佛法研究佛法〉有的人也许看过怎样来研究佛法呢当然是研究经各宗派裡面许多的道理但研究时要有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方法论」我的想法很顽固我是一个佛教徒我们要用我们佛教的方法那么我们怎么来研究佛法呢佛曾经说出一种现实世间的普遍真理也可以说是凡事实上的一切存在是离不开的普遍法则这个法则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我觉得我们研究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引用这一方法来处理一切问题

简单的说「诸行无常」是说明现在世间所存在的东西都是不停的在变化的比方佛说出来的某句话经后来佛弟子慢慢弘扬它自然而然多多少少有了演变又如佛所订的制度我们称为戒律这套戒律也会因区域而慢慢演变你说完全不变还是从前那样是不可能的就是现在的泰国他们的出家制度人人可以出家有的出家七天有的出家十五天严格讲出家受比丘戒是要尽形寿受持的没有说我發心去受七天的或两个月的比丘戒这样發心根本是不能得比丘戒的那么他们现在的办法你说好吗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只要懂得这就是变化中的方便就是了

说到「诸法无我」是一切没有独存的实体如一种制度要考虑到时代因素考虑同时的环境如把时代环境抛开了讲起制度来是抽象不实际的假如有了这个观念研究什么问题必须顾虑同时代的其它很多问题这许多问题你多一点了解对研究问题的看法也就会更加正确一点

有人问我自己研究内容我说不出来我只是本著自己的理解去研究不过我看別人的书多数是小范围研究其他什么也不管专门研究一个问题有时候研究得很精细好得很可是从整个佛教来看也许并不正确我以为要扩大视界研究才会有更多的成就

如果不管其他的缩小范围那么研究出来的只是小问题对整个佛教的意义不可能有好的成就我的研究是从「无常」「无我」著眼的无常是时代先后的演变「无我」是同时的影响关系将时间空间结合起来看问题看它为什么演变所以我告诉大家没有別的研究方法世间上的方法很多我没有看过我不懂我只用我们佛法的基本方法——无常无我做为我研究的方法论

诸位都还在学将来不一定人人能继续研究有的出去弘法或者修行不过也许有人仍继续研究佛法所以我提到这点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我看得很重要——佛法究竟有什么不同比世间其他的更好可以分二方面来讲

释迦牟尼佛时候有一种完善的制度——戒律传到中国后来有丛林制度到现在也许有新的制度不要以为制度都是一样佛的制度实际上研究的人很少我自己也没有研究中国现在讲戒律是什么样的呢晚上不吃饭到厕所裡去要换鞋子以为这是最要紧的对戒律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好像不知道一样所以戒律的真正意义我们出家人要有人發心去研究

据我的了解佛教的戒律是一种集体的生活修行也就在集体生活中去锻炼依戒律的观点佛法并不重于个人去住茅蓬修行——这是共世间的虽然一般都很尊敬这种人佛教戒律有什么特色它是道德的感化和法律的制裁两者统一起来犯了错误戒律中有种种处罚的规定但不止于此而是在充满道德精神感化之下有一种法律制裁的限制所以在佛的时代真正出家的一个个都了不得就是动机不纯正的人在这裡面多住几年经过师友的陶冶环境的熏习慢慢也会成为龙象的在这个集体生活裡大家都有共同的信念净善的行为彼此和睦这就是佛教戒律的特质而發生伟大的作用——正法住世

这种组织与社会上的组织不太相同它是道德感化与法律制裁相综合的在这裡面是很平等的是法治的每一律制不是对某些人而订的如在学院的话如果是学生不许可老师也绝对不许可佛的制度是平等的即使释迦牟尼佛在世佛也一样的依法而行佛的律制是真正的平等民主在这道德感化法律制裁之下人人都修持佛法研究法义各尽其力去發挥

当然严格的说现在并没有这个东西——依律而住的僧团假使我们去研究把这裡面真正的精神原则拿出来用现在的方式去实践的话我想会比照著自己的想法搞一套组织或是參照政治或其他组织照人家的办法也来一套我想会更合于佛法这是佛法伟大的特质在我的理解释迦牟尼佛不像世俗一般那样我在研究中加深了我的信心

另一方面是理论的佛一方面用制度一方面开示用法来指导在当时没有现在那样研究《法华经》《华严经》一大部一大部的不过在义理上或在修行的方法上作简单的指导佛所说明的著重在什么地方呢那些与世间不同呢依我的了解佛法确有不共之法与世间法不同我想诸位读了好几年应该对佛法与世间法不太相同的有所了解我们必须确认佛法的不共之法世界上的宗教很多中国的印度的西方的佛教至少有一种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又如哲学从东方到西方哲学家不晓得有多少但佛法至少要有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假如自以为佛法伟大而佛法所讲的与他们所说的一样那就糟了因为既然一样有了他的更何必再要佛法

就世间法所没有的(不共世间的)来说当然就是「缘起性空」这就是佛法的不共之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都是依此而显示出来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无论是天文地理自然界动物界乃至我们个人生理上心理上的现象都是依缘而存在的佛说「缘起」是最通遍的法则从这裡才会了解佛的制度与其他的所以不同理论与制度有关佛法称为「依法摄僧」把握缘起的原则在思想上制度上及实际的修持上都会有与世间不同处世间上有许多进步的思想有的近于缘起但他们不能够彻底的完全的达到目标

我们为什么信佛是因为佛是大彻大悟了的佛的大彻大悟是怎样呢你不晓得我也不晓得既然不晓得那怎么生信呢佛坐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以后为了使人也能彻悟所以说法佛所说出来的法义来指导出家人应做的生活轨范(律制)与世间不同这表示了他证悟的内容与別人不同这是可以了解的在心裡我们不知道说出来做出来总可以看到一点研究佛教制度的根本原则从理论事实的统一中我發觉佛法义理超越世间特殊的地方佛老人家的证智我们都不知道但从他表现出与世间不同的特別伟大我是从这些上深深信得佛真正的证悟

我有很多看法与別人的看法不大相同譬如说某人在修行某人开悟了修行开悟当然是好事情不过不只是佛法讲「修行」世界上的宗教都要修行的道家有修持的方法中国儒家也有一点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都有修行的方法西洋的神教也有啦他们的祷告也是修行的一类如真的修行自然会身心有些特殊的经验这是信仰宗教的人所应相信的不管你自己有没有得到这是绝对可信的在内心当中或身体上得到特殊经验宗教的终点就是要靠这种特殊经验在佛法当中神通就是其中的一类

所以单讲修行并不一定就是佛法世界上各种宗教都有修行呢你说你看到什么东西经验到什么这并不能保证你经验的就是佛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来区別呢这有两个方法与佛法的根本义理是否相合行为表现是什么样子且举一件事来说我们中国人有时候真自觉得骄傲美国嬉皮有很多人要学禅寒山也很吃香简直崇拜得不得了然在我的想法若以此为典型作为我们学佛的模范大家这样学这成什么样子因为佛教也好其他宗教也好都要教你正常修行的人也要正常中国佛教过去许多大师能够组织佛教能够發扬都是平淡正常的又如释迦牟尼佛教化有所谓「神通轮教诫轮记心轮」身业语业意业都可以教化可是佛法的重点是教诫轮用语言来引导你启發你使你向上现在有些人稍微修行就说前生后世说神通这不是真正的佛法从佛的证悟以后佛所表现出来对弟子之间的活动的历史事实不是那些怪模怪样的——寒山式济公式疯子喇嘛式的佛老人家生在我们人间主要用教诫来引导不是侈谈神通因为外道也有神通从神通来建立佛教佛教就和外道一样了我对佛法的研究著重在这两方面这两方面的了解能使我信心增强推动支持我很衰弱的身体在佛法之中多少奉献自己的一分心力

我研究的重点是重在根本假使你们请我讲唯识学我是讲不好但若讲唯识的「基本」思想我倒是知道一些我读书还有中国人的习性——读书贵识大体我现在写作也要引证那是适应这个时代罢了

我们研究佛法当然要看古代的书例如印度翻译的经论中国古代的注解第一步要读懂它讲些什么但这是不够的孔子说「温故知新」我们不只看古典的书不只懂了就好就停止了那永远不进步你要从「温故」中从古典中要有一种新的了解当然不一定每一个人看书就能写出心得而且写出来的心得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一定要去發表你放在心裡只是你看书的感受这样研究我们佛法才能进步才能發扬起来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从前怎么讲我还是这么讲一点不错一点不错算得了什么没有进步了这个世界永远在变诸行无常你停止了就等于退步学问也是这样

诸位读书有的人不会读死读死记老师这么讲我也把他记下来将来我好照著讲假如研究学问的话这样连入门都谈不上岂止没有进步而已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有点新的领会最初看书的时候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后来知道自己想错了知道错就是进步了假使三年以前以为这样到现在还是这样说明你没有进步我们一定要自己时常想使理由更充分这个地方错误在那裡我们在不断的纠正过程当中不断的纠正我们认识上的错误那么对佛法的认识就越来越正确越来越有好的贡献大家所以我们要培养温故知新的精神不仅是看懂记住会背会讲

另一点佛法是宗教的我们学了以后你觉得这个理论在你的心裡起些什么作用有没有一点用处佛法总是要我们减少烦恼叫我们增长慈悲心叫我们对佛教有热心来护持圣教觉得众生非常苦恼应该如何救度假使我们学了这些学了以后自己不起这些观念那是你纯粹在书本子看见些「概念」没有变成自己的

不必谈真正的修证即使我们在研究学问或是帮助佛教从事福德事务我们也要时常用佛法来指导自己把佛法的基本原理时常放在心裡时常拿来指导自己警策自己那么虽然深的没有至少对自己仍有点好处如果你越学越烦恼一天到晚苦苦恼恼的或者你学了自己觉得了不得瞧不起人看看师父师兄师弟都不如我那你这个人就越来越增加困恼真正学佛的人要谅解人家的苦痛要用佛法来熏陶自己应该时常在佛法裡改变气质向来时常發脾气脾气慢慢少發了向来懒懒的不肯做事慢慢肯發心了这至少就有一点好处了佛法究竟是宗教不是世间的知识希望诸位在学习当中不要忘了这点忘了这点就与研究世间的学问一样变成非佛教的即使你研究得很好写了几大部书摆在图书馆裡仍不得用处

《华严经》善财童子到处參访他去參访的人大都不会讲別的总是讲自己所作的并不是你想要听禅就讲些禅给你听你要什么就讲什么我向来没有能够好好做修证的工夫只是在研究佛法我也只能在这一方面讲一点给诸位參考希望我们学习研究能在佛法的领域上研究能使所研究的对自己有好处对佛教有贡献不只是做学问而已希望大家记住学佛是长期性学菩萨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至少我们这一生学佛也不只是几年的事情希望大家要继续精进(依光记)


校注

[A1] 民国六二年讲
[A2] 《妙法莲华经》卷1〈2 方便品〉(CBETA, T09, no. 262, p. 10, a19)
[A3]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2(CBETA, J31, no. B269, p. 683, a21)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雨集(五)(卷2)
关闭
华雨集(五)(卷2)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