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78]第二十篇
〔菩萨=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厌出家之比丘所作之谈话。据传彼比丘为舍卫城之良家子,委身佛教而出家。某日彼于舍卫城巡回托钵途中,见一美饰之妇人,执心其光辉容貌,为烦恼所虏,怏怏不乐。发爪伸长,身体细瘦,身缠污衣,肤为黄色,脉管露于四肢,恰如由神世界没去神之子等必须出现五前兆——华发凋谢,著衣污垢,体失色泽,两腋流汗,不乐神座——同等之状;而由佛教厌出家之比丘等所现之五兆,即为信心之花凋落,戒衣污垢,为不安与不名誉而失去身体之光辉,流出烦恼之汗,不乐居于森林树下及无人家之处;此比丘亦出现彼等之前兆。于是诸比丘伴彼至佛前,向佛白言:「世尊!此者心厌出家。」佛问:「是真实耶?」比丘答曰:「世尊!是为真实。」佛言:「汝比丘!不可为烦恼所执,妇人者乃罪恶之物,取除执著于彼等之心,乐教为宜。古之有大力之贤者为妇人而执心,因而失其力而陷入破灭。」于是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末罗国之拘舍婆提城,有甘蔗王善治国,彼一万六千宫女中最上位[P.279]者名喜拉瓦提,为王之第一妃。彼女未生王子王女,市民与国人集来王宫之前曰:「国将灭亡。」扬起非难之声。王开大窗,问曰:「予治国无非法事,汝等何故非难?」「大王!诚如王言,无少非法之事,然未有护嗣王统之王子,为他人夺取王位,国将灭亡。请王祈求得一善能治国之王。」「祈得王子予将如何为之?」「最初一周间,以下位之舞女为正位之舞女,遣送至市中,若因此而得王子甚善,若为无用,次则遣中位之舞女,若仍无用,更请遣上位之舞女,必能某有福之妇人得获王子。」王依其言而实行。每第七日,舞女等如意快乐而归。王向舞姬等问曰:「有得子者耶?」皆曰:「未能得也,大王。」彼等如此回答,王甚不满,「予将不能有王子矣。」
于是市民又扬起同前非难之声,王曰:「汝等何以又行非难。予依汝等之言,已遣诸舞女等,然无一人能得王子,今将如何为之?」「大王!此必为无德无福之女等,如此等辈,自然无福得子。如此之辈,不能得子,亦并非失望。王第一妃喜拉瓦提为具有德者,请遣彼女前往,必得王子。」王曰:「甚善。」与以同意。「自今至第七日,王遣王妃喜拉瓦提为正舞女,诸人皆请来集。」王命击大鼓巡回宣告,于第七日,王妃饰美饰由王宫遣降而出。
依彼女之德力,使帝释天之座带有温热之气,帝释天诠索:「此究为如何之事?」[P.280]知此王妃祈求王子。「予须授彼女以王子,然于神之世界有无与彼女相应之子?」帝释思考,于是發现菩萨。据传,尔时菩萨于三十三天世界寿命终了,彼将往上方神之世界再生。帝释天往菩萨之天宫呼彼曰:「尊者!汝须往人界入甘蔗王第一妃之胎再生。」使菩萨承诺,而又向其他神子云:「汝亦须为彼王妃之子。」
帝释天自思:「彼女之德,不能为任何人所破。」彼扮一年老婆罗门之身,出發往王宫之门。此时多人皆沐浴,著美饰,集于宫门之前曰:「予必能抱得王妃。」彼等见帝释天愚弄嘲笑曰:「老人何为而来此处?」帝释天曰:「汝等何得嘲我,予虽身体年老,欲望并未减退,若能将喜拉瓦提入手,予思伴彼女归去而来。」于是以威神力立于最前之第一位。他人因彼之力而不能超前。王妃以一切装饰饰身,由王宫出来,彼执其手而离去。立于彼处诸人等骂曰:「请观此婆罗门老耄奴,伴如此优美之王妃而去,不辨自己之身分。」王妃亦因为此老人强制相伴而行,亦感焦急耻辱,心中烦厌。王于窗际:「王妃究竟伴何人而去?」彼眺望中见伴一婆罗门而行,心甚不满。
帝释天伴彼女出城门,于城门近所化作一轩之屋,门户开放,其中预置一柴木之寝床。于是王妃问彼:「此为贵君之住居耶?」「唯然,以前予为一人,今后予等二人。予往巡回托钵,得来舂米,贵女可寝于此柴木之床上。」如此语毕,彼以柔软之[P.281]手,抚摸彼女。依神之爱抚,使彼女寝于彼处。彼女受神之爱抚,失去意识。于是帝释天以自己之威神力伴彼女往三十三天世界,使彼女寝于美饰之宫殿神之寝床上。至第七日彼女醒觉,眺望一切满足之奇妙景象,彼女警觉:「此婆罗门非为人类,必为帝释。」尔时帝释天坐于波利夜怛逻树(昼度树)下,为天女等所围绕。彼女由寝床起立,至彼前敬礼,立于一隅。帝释天谓彼女曰:「王妃!予将与适汝愿之物,汝可受之。」「大神!请授予王子。」「王妃!一人尚不满足,予将授与二人之王子,其中一人有智慧而不美,另一人虽美而无智慧。汝欲何者为最先?」「大神!有智慧者最先。」帝释天曰:「甚善。」帝释与彼女吉祥草、天衣、天香昼度树之花及拘迦那大琵琶,而后伴彼女下界往入王之寝殿,使彼女寝于寝床,以拇指抚摸彼女之脐,此一瞬间,菩萨即宿于彼女之胎。帝释天归往自己之住处,贤明之王妃知有宿于胎内之物。
国王醒觉,见王妃住于其处,问曰:「谁伴汝来?」「大王!乃帝释天王。」「予见一年老婆罗门伴汝而去,汝何欺我?」「大王!请王信我,帝释天伴予往神之世界。」「妃!汝言予不信任。」于是彼女示以帝释所与之吉祥草:「请王信任。」王不予置信曰:「吉祥草任何处皆可取得。」于是彼女示以天衣,王见之乃信,问曰:「妃!帝释天诚然伴汝前往,然王子可得否?」「大王!王子已得,现宿于予胎。」王闻之大喜,立即为怀姙之祝。十月已过,彼女分娩王子,对所生王子不附他名,因吉祥草之故,[P.282]名曰姑尸王子。
姑尸王子能为步履之时,另一神之子来宿王妃之胎,诞生后命名为伽扬帕提。二人皆以优美之荣誉生长。菩萨有智慧,于师尊之前,无可修习之事,唯以自己之智慧,通晓一切之技术。
彼十六岁之时,王思欲让王位与彼,告王妃曰:「予思让王位与王子,遣舞女等前往服侍。予等有生之年,欲见彼即王位。予思全阎浮洲中任何一王皆可,能伴来彼所希望之王女,为彼第一之妃。彼究欲望何王之王女,予欲闻彼之心意。」王妃:「谨遵王命。」与以同意,并遣一侍女:「汝往向王子告知此事,闻其心意。」侍女出發前往,告彼此事。大士闻此自思:「予不美貌,虽伴王女前来,彼女见予:『如此丑陋之人』,将必逃去。如是乃予等之耻辱。予虽住家,亦无何用,两亲存命之中,予往侍奉,一旦亡故,予将出家。」于是彼云:「王位与舞女等于予无用,予于双亲殁后,思欲出家。」侍女归后,向王妃禀告其言。王甚忧心,数日后又再遣使,彼仍与拒绝。如是三度拒绝,第四次彼自思:「与两亲共居一处,反对不宜,须用一方便之法。」彼呼雕工之长,予以莫大之黄金:「请为予作一女像。」命之使去。雕工去后,菩萨取其他之黄金,自己制作女像。以菩萨之意图,所作之物,必皆成功。结果其像为难以言语形容赞美之殊甚美丽。
于是大士为此像著亚麻之著物,置于寝室之中。不久雕工之长持所造之女像前来,王子见而贬之曰:「汝往予之寝室,持所置之像前来。」雕工入寝室见其像:「王[P.283]子室中一天女前来与王子为乐无异。」彼沉思确信如此,不敢伸手触摸而归来向王子曰:「王子殿下!寝室之中,唯有一尊贵天女站立,予不能接近。」「汝往取彼黄金之像前来。」于是再遣彼前往,此次雕工持来。王子将雕工所作之像投入黄金之室,而将自己所作之像,著以美饰,载于车上,并谓:「若得如此之妇人,予将接受。」于是将像送往母后之处。
王妃呼诸臣命之曰:「予之王子乃非常有福之子,彼为帝释天所授之子,须得适当之女。汝等覆此像载于车上,巡回全阎浮洲中,于有何处之国王,有此美女,汝等授与此像,谓:『甘蔗王愿与贵君互结姻亲。』并决定日期归来。」彼等:「谨遵后命。」携像与诸伴侣出發。历经各地,每至一处王城,彼等于黄昏为像饰种种之著物,花及各种美丽之饰具,载于黄金之舆,往大众诸人集合之水浴场,置于道上,自己等退回立于一隅,听闻往来人等相互谈话。大众诸人未曾留意此为黄金之像:「此一光辉美丽人间之女,完全如一天女。彼由何处而来置于此处,我市无此美女。」均与赞叹而去。诸臣等闻此:「若此处有如此美女,必应谓:『此为王女之状』或『此为某大臣女之状。』确知此处无如此之美女。」于是持像往他市而去。如此彼等巡回经历,到达摩达国之沙竭罗城。
彼处之摩达王有七位王女,均为无上之美丽,如同天女。最长之王女名芭芭瓦[P.284]提,彼女之身体,具有如朝日之光辉,于黑夜间四肘之室中,虽无灯火,亦可光辉照耀室之一面。然彼女之乳母为一佝偻之人。某日黄昏,乳母于芭芭瓦提摄取食事后,使八人美丽之婢女各持水壶为王女洗头。彼女为汲水而出發,而于往水浴场之道上,见所置之金像,误思为芭芭瓦提:「此恶性之公主,为洗头遣予等汲水,然彼则先来水浴场立于道上。」彼女愤慨:「此事将使彼一族蒙羞,贵公主较予等先来,立于道上,如传入大王之耳中,则予等即将无命。」于是彼女自行以掌批像之颊,觉掌痛如刀割,继而判明为一黄金之像,不禁苦笑来至婢女等之侧云:「汝等试观予所为之事,予以为金像为公主,加以击打;如此等之像亦不能与予之公主相比并。于今予手仍感痛楚。」
一方甘蔗王使者捕捉彼女等问曰:「汝云:『予等之公主更为美丽。』此指何人之言,请与相告。」「此乃摩达王之王女芭芭瓦提公主。汝等之此像,不值公主十六分之一。」于是使者等大喜,往王宫之门,向王传禀:「甘蔗王使者求见。」王由座起立命曰:「宣来此处。」彼等入来,向王敬礼曰:「大王!予等之王敬问大王御体平安。」彼等向王表慇勤之敬意。王问:「何事前来?」使者答曰:「予等之王子,声如狮子,称曰姑尸王子。吾王欲让位与王子,遣予等来大王之处,请王之公主芭芭瓦提嫁与王子,以此黄金之像为赠物,请与收纳。」于是以像与王,王以与如是之大王[P.285]联姻,甚为满足,非常欢喜,与以同意。于是使者等向王曰:「大王!予等不能耽搁,将归向吾王招告得公主之事。」王曰:「谨如所请。」王向宴彼等后遣送归去。
彼等归来,报告王与王妃,王与诸多侍者相伴出拘舍婆提,次第前进,到达沙竭罗城。摩达王亲自出迎,引导入市,表示非常之敬意。王妃喜拉瓦提为一贤明之妇人,彼女自思:「结果如何,尚不可知。」经一两日后,向摩达王曰:「大王!予欲与公主一会。」「谨遵台命。」王表同意呼唤王女,芭芭瓦提以一切饰具粧身,由乳母等陪伴而来,向王妃问候。喜拉瓦提见彼女思考:「此王女诚美,反之,予之王子为一丑男,若此王女见彼,必一日不住而逃出。此必须思构一策。」于是喜拉瓦提向摩达王曰:「大王!公主配吾之王子,予甚惶恐,予家有相传之习惯,若能遵守此习惯,可伴公主归去。」「所谓习惯为何?」「予等之习惯,嫁妇于怀姙前,昼间不可与其夫相见。若能守此习惯,则可伴公主归去。」王问王女:「女!如何,汝能守此否?」彼女答曰:「父王!予能。」如是,甘蔗王与摩达王以莫大之礼物,伴王女而离去,摩达王亦与多数之诸臣共同送別。甘蔗王归至拘舍婆提,装饰市内,赦免所有囚人,于是使王子即王位,芭芭瓦提为第一妃,同时以大鼓宣布:「姑尸王治国。」阎浮洲中诸王,有者之王女,皆送往姑尸王处,有者之王子,皆希望与姑尸王亲交,送为[P.286]侍者。
如是菩萨由多数之舞女群所服侍,以优美之荣誉治国。然彼于昼间不能见芭芭瓦提,彼女亦不得见彼,二人唯于夜间相逢。然而彼时芭芭瓦提身体之光辉,失去效力,菩萨于暗夜由寝室中出行,彼此不见面目。数日之后,彼思于昼间得见芭芭瓦提,向母后告知。然母后加以制止:「不可为如此之事,须待生一子之后。」彼再三请求,于是母后曰:「如是可往象舍,扮为象师之姿。予伴彼女往彼处后,尔时可善为观见,然不可告知为汝。」「谨遵母命。」与以同意,王往象舍而去。母后命侍从人等为象祭之状,向芭芭瓦提云:「汝可往观汝夫之象。」伴彼女前往象舍,向之教示:「此象为如斯之名,彼象为如是如是。」尔时王由母后身后向王妃之背,以象之粪块击打,彼女怒曰:「予向王告發,截断汝之双手。」此颇使其母后困扰,母后安慰王妃抚摸其背。其后王又思欲见彼女,于是此次于马舍扮为马师之姿见之,王又以马粪之块击打,彼女同样愤怒,母后又与以安慰。
其次某日,芭芭瓦提思欲见大王,向母后说明此事,母后止之曰:「此事且止,不可为之。」然彼女再三请求,母后遂曰:「如是予之王子,明日右绕市内,汝可开大窗眺望。」然母后如是言毕,一方于翌日使市内装饰,命次子伽扬帕提王子扮王之姿,坐于象背,右绕市中,而母后伴芭芭瓦提立于大窗之处云:「汝观汝夫美丽之光[P.287]辉。」王妃甚喜:「予已得相应之夫。」然当日大士以象师子姿坐于伽扬帕提之后座,如己之意眺望芭芭瓦提,并向之挥手以示心之喜悦。象通过后,母后向芭芭瓦提问曰:「汝见汝夫耶?」「唯然,母后!予已拜见,然而坐于大王后座之象师,殊为不善之辈,向予挥手,故使予见之。何以使彼可厌者坐于王之后座?王之后座,须要有护卫者。」然芭芭瓦提自思:「彼象师甚为可恶,彼不思以王为王,若为假定,彼或即为姑尸王,而姑尸王必为一丑男,故不能会予。」彼女向佝偻乳母之耳边私语:「汝速往察看前来,前座坐者为王耶?抑或后座坐者是耶?」「予如何可以分辨?」「若为王者,必先由象背降下,依此为据处,可以分辨。」乳母出發前往,立于一隅而观察,最初为大士降下,其次为伽扬帕提王降下。大士向四周环视,眼见佝偻乳母:「此必前来察者。」大士留意,呼彼近前,坚决嘱咐曰:「此一秘密决不可洩之于口外。」然后放归。彼女归来告曰:「前座坐者最初降下。」芭芭瓦提信其言语而不疑。
其后王又欲见王妃向母后请愿。母后不能拒绝,对王曰:「汝可扮为他人之姿,前往王苑。」王往王苑,浸入莲池水中达于喉部,头隐于莲叶之下,面部为开放之莲华所覆盖而立。黄昏,母后伴芭芭瓦提至王苑:「汝观此树,此鸟、此兽。」诱导彼[P.288]女来至莲池之岸边。王妃见覆以五种莲华之莲池,欲为水浴,与侍女等一同降入莲池之中为戏。于戏水之中,彼女發现莲华,伸手思欲摘取,于是王拨开莲叶,握彼女之手云:「予为姑尸王。」芭芭瓦提见其容颜叫曰:「夜叉捉我。」当场昏迷失去意识。于是王放开彼女之手,不久王妃恢复意识。彼女自思:「此诚为姑尸王捉予之手。予于象舍为彼以象粪击打,于马舍为彼以马粪击打,彼坐于象之后座向予嘲弄为戏,如此等丑颜之夫,实厌见之。予于有生之年,须得他夫。」于是呼集与自己一同由摩达国前来之侍者等曰:「为予准备乘物,予于今日归国。」彼等以此缘由向王申告。王自思考:「若不使归,彼女将心胸张裂,莫如使之归去为宜,以予之力,将能伴彼女归来。」于是允许彼女归去。彼女归往父王之市内,大士亦由王苑进入市中,登上美饰之宫殿。
彼女依其前生所立之誓,不爱菩萨,而菩萨亦依前业生为丑男。——昔日于波罗奈城门之近村,其上街与下街各住有一家族,一方之家有子二人,他方之家有女一人。子二人中,菩萨为弟,兄娶其女。弟因未婚,住于兄前。某日之事,此家制作甚为美味之糕点,菩萨向森林出發未在,彼女取彼之分,余者全部分食。尔时辟支佛乞食前来,至此家门口,菩萨之嫂自思:「青年之主人容后制作与之。」于是将彼之分,施辟支佛。恰于此时,彼由森林归来,于是嫂向彼曰:「汝勿不悦,予将汝之分施辟支佛。」彼甚忿怒:「自己之分尽食,而施与予之食分,尔后不知将如何作与。」于是由辟支佛钵中将糕点取回。而彼女则将由往母家持来新制之素馨花色之[P.289]生酥,盛满于辟支佛之钵中,于是彼女身上發光。彼女见此立誓曰:「尊者!予转生于任何处,予之身体,皆将生光,为一优美之人。与此无人情之人,不住一处。」如此,彼女于前生依誓而不喜菩萨。而菩萨亦由辟支佛钵中取回糕点而立誓:「尊者!纵然彼女住于百由旬之彼方,予亦能伴来以为侍女。」彼因彼时忿怒取回糕点之前业之故,现生而为丑男——。菩萨于芭芭瓦提归去,沉于悲中,虽有其他侍女等对彼为种种之服侍,彼已无向之看望之心,无芭芭瓦提,宫中等同空虚。彼思:「彼女盖已到著沙竭罗市。」彼于晨朝往母后之所云:「予伴芭芭瓦提归来,请母后执政。」于是唱第一之偈:
一
母后闻彼之语云:「汝当心而行,女人者,其意不善。」于是以种种美味之食物,[P.290]充满黄金之钵:「以此为途中之用。」语毕送出。彼携此礼拜母后,三度右绕后云:「如生命无意外,当再相逢。」彼入寝室,以五种武器固身,以千金与盛食物之钵一同收入袋中,持拘迦那大琵琶出市向道路行进。彼之体力与意志非常坚强,至午间既已行五十由旬,于昼食终了后,其余半日更行进五十由旬,仅一日间即通过一百由旬之路。黄昏浴水后,进入沙揭罗城。当彼入来之时,依彼之威力,芭芭瓦提不能卧于寝床而跌落于地上。菩萨甚为疲劳,行于街中,一女人见彼,呼入使坐,为其洗足,使于寝床就寝。彼于睡眠之间,彼女为调食物,彼起使食。彼大喜悦,以千金与钵一同付与彼女。彼以五种武器留置于彼处,彼云:「予有必须前往之处。」持琵琶往王之象舍出發而去。「今日请许予宿于此处,予为诸君弹奏琵琶。」彼如是云,得象师等之许可,卧于一隅,暂息疲劳后,彼起立取出琵琶:「予将使全市之人,皆闻此音。」于是弹奏琵琶中而歌唱。芭芭瓦提卧于地上,闻此乐音,彼女知悉:「此非他人琵琶之音,此必姑尸王为予所奏而来。」摩达王亦闻其音,王思:「此实为巧妙之弹奏,明日呼彼前来,为予弹奏。」菩萨自思:「住于此处,不能得会芭芭瓦提,此处场所恶劣。」晨朝彼出往前夜为食事之家进朝食完毕后,遗留琵琶,前往陶师之处,为其内弟子。
如是某日之事,彼于陶师家中,盛满粘土,彼云:「师尊!予将作壶。」「汝可为[P.291]之。」彼得许可,以一块粘土置于辘轳之上旋转。一度开始旋转,继续旋转至过午,彼制成种种各色配合之大小之壶,特別为芭芭瓦提制作之壶,于其上创造种种之像。菩萨之意图,十分成功,彼之希望:「愿芭芭瓦提得见此像。」彼将全部之壶晒乾后烧之,充满家中。陶师持种种之壶,前往王宫,王见此问曰:「此壶为谁之作?」「大王!乃予所制。」「此非汝之所作,实告为何人所作?」「大王!此为予之内弟子所制。」「此非汝之内弟子,彼可为汝之师,汝宜向彼修学技术。此后可使彼人为予之女等作壶。此有千金,可以与彼。」王命与千金后,继云:「此小壶与予女等。」陶师持此等壶往王女等处云:「此为宫主等爱用之小壶。」彼女等皆来此处。陶师将大士为芭芭瓦提所作之壶付与彼女,彼女执壶见其上有自己之姿及佝偻乳母之姿:「此非他人之作,乃姑尸王所作。」彼女知而忿怒而云:「此物于予无用,可与欲者。」于是彼女之妹等知彼之不快,笑曰:「汝思为姑尸王之作,此非彼人之作,乃陶师之作,请与受纳。」然彼女思为姑尸王所作之事及彼来此地之事并未向其妹等言说。陶师以千金与菩萨曰:「王知汝之事,大为欢喜,并令此后汝为王女等作壶,由予持往。」菩萨自思:「住于此处,亦不能得与芭芭瓦提会见之机会。」彼将所得之千金付与陶师,于是现又往芦细工师之处,为内弟子。彼为芭芭瓦提所作之团扇,于其上描绘呈现白[P.292]伞盖及酒宴之图并有芭芭瓦提持布而立等种种形像。芦细工师持其团扇及其他菩萨所作之团扇往王宫,王见而问曰:「此等团扇为谁之作?」与前相同与以千金,并谓:「此等芦细工之物品,可与予之女等。」彼将菩萨为芭芭瓦提所作之团扇,付与彼女。此时他人虽未关心,但芭芭瓦提见团扇之形象,知为姑尸王所作,怒投于地上曰:「与欲执之人执之。」而其他妹等又皆笑之。芦细工师持千金归,付与菩萨。
菩萨自思:「此非我之住所。」彼以千金与芦细工师,往王之华鬘工处为内弟子,作种种之华鬘,彼为芭芭瓦提作种种色形之花环。华鬘工皆持往王宫,王见此问曰:「此为谁之作?」「大王!为予之作。」「此非汝之作,实告谁为作者。」「大王!乃予之内弟子。」「此非汝之内弟子,彼可为汝之师,汝可就其学习技术,今后可使人为予之女等作花,予以此千金与彼。」于是命与千金,并谓:「此等之花,可与予之女等。」华鬘工将菩萨为芭芭瓦提所作之华鬘,付与彼女。彼女于其上见有种种形像及自己与王之形像一同,知为姑尸王所作,怒而投掷于地上。其妹等与前同此笑彼。华鬘工持千金归与菩萨,告以始末。菩萨自思:「此处亦非我之住处。」以千金与华鬘工,彼往王之厨师处充当见习。
某日之事,厨师为王运去种种食物时,与菩萨以连骨之肉,谓曰:「可煮此食之。」[P.293]菩萨煮肉,香味弥漫市中,王嗅其味问曰:「汝于厨中煮有他肉。」「大王!未煮他肉,然予曾与见习人以连骨之肉,告以煮此之食,此必为其味。」王使持来,置少许于舌尖,彼美味浸润刺激七千之味觉。王醉心于美味,与以千金曰:「此后使此见习人为予与予之女等烹调食物,汝携彼前来,将彼人送交予之女等之处。」厨师归告其事于菩萨,菩萨闻此心喜:「自己能达希望之时机,终于到来,而今可与芭芭瓦提会面。」彼以千金交与厨师。
翌日彼烹调食事,将王之食物以容器使厨师持去,自己担王女等之食物登上芭芭瓦提所住之宫殿。芭芭瓦提见彼担食物登上宫殿而来,自思:「彼为奴仆之状,对自己为不相应之工作。若予默然不语,彼思:『此女今已对予爱好。』彼将不往他处,对予凝视,止于此处。因此,予须嘲骂于彼,使彼寸时不得止于此处,将彼追赶返回。」彼女于室之入口,半开其门,一方以手紧固支扉,他方手扬持门闩,唱第二之偈:
二
[P.294]彼芭芭瓦提终对自己谈话,心大欢喜,唱次之三偈:
三
四
五
彼女闻如是言自思:「予以此人起悔心而骂之,而此人反现乐状而谈话。若此人对予云:『予乃姑尸王。』提予之手,有谁对此妨碍;且予等之谈话,或为他人所闻。」于是闭户为栓,立于室内。菩萨担食物往王女等之室,以为食事。芭芭瓦提向佝偻之乳母云:「汝将姑尸王烹调之食物持去。」彼女遣乳母去,佝偻将食物持来:「请宫主用膳。」「予不食彼所烹调之食物,汝可食之,然后汝将汝之部分食料烹调,为予持来。尔后对姑尸王前来之事,不可对任何人言之。」佝偻自此以来,持来彼女之分自己食之,而将自己之食物,持与彼女。
[P.295]自此以来,姑尸王不能与彼女相会,彼思:「芭芭瓦提究竟对予为有爱耶?为无爱耶?当善为察考。」彼向王女等运来食物后,于担负食器出来途中,于彼女之室入口之处,以足踏响宫殿之地,叩壶使破,彼则扬声呻吟,继而失去意识知觉,仆倒伏卧。彼女闻其呻吟之声,开户见彼之食器散乱之状,自思:「此王为全阎浮洲中最优之王,以予之故昼夜尝辛,贵胄之生,而今踬仆颠覆于食器之下,不知生命有无异状?」由室内出,察彼鼻之呼吸,伸首注视其颜。然姑尸王口中积有满口之唾液,吐著于彼女之身上,彼女怒骂而飞奔入室,户半开而立唱次之偈:
六
彼以执心,虽受嘲骂,亦不少悔,唱次之偈:
七
彼女闻如是言,已停止非难之言,而以严厉之辞,思可逐退于彼,唱他之偈:
八
王闻此唱次之三偈:
九
[P.296]一〇
一一
彼女闻此言自思:「此人对予为非常执心之言,予以虚言,巧妙将彼逐退。」于是唱偈曰:
一二
王闻此,遮彼女而言曰:「予国有占相者,予问彼,彼曾豫言:『除狮子吼之姑尸王外,他人无可为汝夫者。』依予自身智慧之判断,亦应如是。」于是唱次之偈:
一三
彼女闻此语自思:「欲使此人知耻,非予力之所能及,然驱逐与否,对予亦无意义。」于是闭户使不见其姿。彼担食器,由宫殿降下。自此以后,彼不能得见彼女,[P.297]彼从事厨师工作,感觉大为疲劳。朝食过后辟薪,洗食器,以棒担水运来,寝时卧于木槽背上;晨起作乳糜及其他食物,持运至王女等处摄用。如此彼为恋情尝受激烈之苦痛。某日彼通过厨房之门口时,见佝偻乳母而呼止,然彼女畏惧芭芭瓦提,不敢来至彼处,急忙离去。彼急飞奔前来曰:「佝偻乳母!」佝偻回顾止步云:「汝为何人?」继云:「予不能闻汝之声。」彼云:「佝偻!汝与汝之女主太过残酷。予住汝等之处,如此长久期间,竟无一语相问。」「然则汝有何求?」「汝劝慰芭芭瓦提保留与予相会之机会。」彼女言:「谨遵台命。」于是彼曰:「若汝能使彼女与予相会,予使汝之佝偻立即痊愈,与汝项饰珠宝。」彼诱引女之欲心,唱次之五偈: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P.298]彼女闻其言曰:「如是,大王!汝请且往彼处,二三日中公主将有致汝之物,汝请观予之力。」彼女作其应作之事终了,往芭芭瓦提之处。彼女为芭芭瓦提清扫室内,诸物收拾妥当,半点尘土无存,靴履等物,均与持出,室中完全清扫拂拭乾净,然后于室之入口处,在门阈之外侧,设一高椅,使芭芭瓦提据于低凳之上:「公主!予为汝检视头虱。」于是将彼女之头置于自己之膝间,为之搔痒,忽谓曰:「公主!汝之头上有虱甚多。」彼女由自己头上取虱移于公主头上:「公主试观,名高位尊之公主,竟然头上有虱。」彼女一面为亲密深切之言,一面将话题移向大士之德之谈话,而唱次之偈曰:
一九
芭芭瓦提对佝偻發怒,于是佝偻捉彼女之首,推入室中,自己闭户居于外面,执闭户用垂落之纲绳。芭芭瓦提不能捉得彼女,立于门口柱根之处,唱次之偈而骂曰:
[P.299]二〇
于是佝偻将垂下之纲绳提起谓曰:「汝毫无余德之人,汝之美无人思及,予等并非为食汝之美而生。」于是唱次之十三偈语菩萨之德,扬起佝偻之叫声: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〇
三一
三二
三三
[P.300]芭芭瓦提闻其言曰:「佝偻!汝言过多,若予手能达,予思使汝知予为主人之事。」彼女威胁佝偻,但佝偻曰:「予为汝之护卫者,姑尸王来此之事,予尚未向大王申告,今日予将向王禀报。」佝偻大声恐吓彼女。彼女思:「此事不可使任何人知。」彼女遂与佝偻妥协。
菩萨不会彼女已七阅月,不摄食事,困苦在床,至为疲倦,彼思:「此女于予何用,住此七月尚不能会面。此女实甚冷酷,予将归会双亲。」尔时帝释天观察,知菩萨执恋之事:「此王七阅月间,不能会见芭芭瓦提,予须计㓰使之相会。」帝释化作摩达王之使者,向七王遣送使者谓:「芭芭瓦提舍姑尸王归来,欲得芭芭瓦提者速来。」以使书分別送致七王。此诸王率多数部下向沙竭罗城前进,然彼等不知其各各前来之理由,互相问曰:「汝等为何而来?」彼等知其理由后,大为激怒:「只一女而与七王,此实无理之行为,我等被戏弄以为欲得此女。」于是包围沙竭罗市,致送使书:「予等全部与彼芭芭瓦提耶,抑或开始战事耶?」摩达王见使书大为惊恐,向诸臣告曰:「将如何处置为宜?」诸臣曰:「此七王欲得芭芭瓦提而来,我若不与,则城[P.301]破入市,断王生命而夺国。请于城壁破之前,将芭芭瓦提送出。」于是唱偈云:
三四
王闻此曰:「若予遣送芭芭瓦提与以一王,必挑起诸王等之战争,以故不能与以一王。彼女应受舍弃全阎浮洲最优王之惩罚,杀彼女为七片,送之于七王。」于是唱次之偈:
三五
王之此言完全传徧于宫殿之中。侍女等前来告芭芭瓦提曰:「大王分公主为七片,送交七位诸王。」彼女恐惧死亡而战栗,由座起立,妹等伴随往其母后之室。
佛为说明此事,为次之偈言:
三六
彼女往母后之前泣云:
[P.302]三七
三八
三九
四〇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P.303]如此,彼女于母后之前,为死之恐怖战栗而泣唤。一方摩达王准备斩首台,呼遣斩首人前来,斩首人前来之事亦传徧周知于王宫。芭芭瓦提之母闻彼前来之事,忧心不耐,由座上起立往王之处。
佛为说明此事,为次之偈言:
四五
[P.304]〔王妃泣〕唱偈曰:
四六
王对王妃安抚曰:「妃!何为如是之言?汝之女对全阎浮洲中最优秀之王以为丑陋而弃之,今彼所步上之足迹〔印〕路尚未消除之中,死神已归降于其自己之额上,故今必须除去其为己之美所犯罪恶之果。」王妃闻此,往其女之处,泣而言曰:
四七
四八
四九
五〇
五一
五二
[P.305]如是王妃以数多之偈语芭芭瓦提,而自思惟:「若今姑尸王在于此处,追逐此七人之王,除去吾女之苦,将一同伴彼归去。」于是唱偈曰:
五三
于是芭芭瓦提自思:「吾母赞姑尸王,到底言语不能十分言尽,予将以彼在此处为厨师工作之事告知。」于是唱偈云:
五四
然母后自思:「此女为死之恐怖战栗而为呓语。」而唱偈曰:
五五
[P.306]芭芭瓦提闻是言后自思:「母后不信我语,彼来此处住七阅月,母后尚不知晓,予使母后得见。」于是执母后之手,开大窗伸手指示而唱偈曰:
五六
尔时姑尸王:「今日予之所望将达,芭芭瓦提确对死之恐怖战栗,彼女将语予来此之事。予且整理洗壶。」彼往运水开始洗壶。一方母后责彼女而唱偈曰:
五七
于是芭芭瓦提自思:「予之母后似不知彼为予而住于此处。」于是唱次之偈:
五八
于是芭芭瓦提赞彼之荣誉曰:
五九
[P.307]六〇
六一
六二
六三
六四
如是彼女以六偈赞大士之荣誉,于是彼女之母后:「此女不惮为此大言,彼必为姑尸王无疑。」于是往王前告知其事,王至急前来芭芭瓦提之处曰:「女!姑尸王真来此处耶?」「是为真实,父王!彼至今日已七阅月为王女等之厨师。」王不与置信,转问佝偻,判为真实。于是王责王女而唱偈曰:
六五
如是王责王女后,急至姑尸之处,寒暄已毕,合掌谢自己之罪而唱偈曰:
六六
大士闻此自思:「若予语粗暴之言,王之心胆,必将痛裂,予将使王安心。」于是立于壶之间唱次之偈曰:
六七
王由姑尸王得亲爱之言辞,心中安慰,登上宫殿,呼芭芭瓦提,使彼女应行谢罪,而唱偈曰:
[P.308]六八
彼女闻父之言,由妹与侍女等陪伴往姑尸王处。而一方姑尸王以厨师之姿而立,知彼女来自己之处:「今日予将折芭芭瓦提高慢之鼻,使彼女之足坐于泥泞之中。」于是彼将自己运来之水全部撒弃,将打谷台之广大场所践踏作为泥泞。彼女来至彼前,投身于彼之足下而坐于泥泞之中,于彼之前,乞彼赦罪。
佛为说明此事而述次偈:
六九
七〇
七一
七二
姑尸王闻此自思:「若予向彼言:『此非予所知之事。』彼女必心胆皆碎,予将使彼女安心。」谓彼女曰:
七三
[P.309]七四
七五
彼如诸神之王帝释天之侍者,彼眺望己之扈从者,不禁涌起王族之夸耀:「在予把持限内,予之妃为他任何人能取得者耶?」彼如狮子,勇敢立于王庭,命令曰:「予之来到,应使全市民知之。」于是踊跃、拍手、呼号而曰:「予往夺此诸王之生命,准备车马等项。」于是唱次之偈:
七六
彼云:「捕捉敌人为予之工作,汝可沐浴,著美饰登上宫殿。」于是遣彼女去后,摩达王为对彼奉仕,遣诸大臣。诸大臣于厨房入口处张幕围绕,理发人为彼剃须洗头,以所有庄严之具饰身,由诸大臣围绕,升至宫殿,环视四方,讲求对策。凡彼环视之处,各处大地摇动。彼叫曰:「请见予之力。」
佛为说明此事,述次之偈:
七七
[P.310]于是摩达王赠彼一头美饰善为调训敌袭不动之大象,彼立白伞盖而乘坐于象背,彼云:「芭芭瓦提前来伴我。」使坐于其后,彼率四军由东门打出,彼环视敌军曰:「予乃姑尸王,惜生命者,皆腹行见我。」彼为狮子吼震撼敌人。
为说明此事,佛言:
七八
七九
八〇
八一
八二
八三
八四
[P.311]王曰:
八五
王为此语时,大士自思:「此等七王杀之何用,七王之来,亦非为无益之业。摩达王有芭芭瓦提之妹七人王女,此可授与七王。」于是唱偈曰:
八六
于是王对彼曰:
八七
彼为王女等,皆为美饰,各各配与七王。
为说明此事,佛述次之五偈:
八八
八九
九〇
九一
九二
[P.312]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佛教毕时,厌出家之比丘证预流果——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两亲是今之大王一家,弟是阿难,佝偻是久寿多罗,芭芭瓦提是罗睺罗之母,从臣是佛弟子等,姑尸王即是我。」
〔菩萨=贤者〕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扶养其母之比丘所作之谈话。其事始末与睒摩贤者本生谭(第五四〇)所说者相同。尔时佛言:「汝等比丘!勿使此丘受苦,昔之诸贤者为扶养两亲,虽获得全阎浮洲中之国而不受。」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罗奈称为布拉夫玛瓦达那市,彼地为玛诺迦王统治。此市有一具八十亿财大富豪而无嗣子之婆罗门,婆罗门之妻为夫劝导:「向神祈祷得子。」而为祈祷。于是菩萨由梵天界没,宿于彼女之胎,诞生之后,命名为数那童子。于彼行步之时,又一人由梵天界没,来宿于彼女之胎内,生而命名为难陀童子。
彼等修诸吠陀,通晓一切技术之时,父之婆罗门见彼等美丽之姿,谓其妻曰:「妻!今以结婚之绊缚住数那童子。」「甚善。」彼女同意,将此事告于其子。然数那[P.313]云:「母!予住家中甚为满意,予于父母有生之年限内,尽扶养之道,父母亡故之后,予思入雪山出家。」结婚之事,不与肯诺。彼女将此事告婆罗门。婆罗门夫妻其后虽几次谈话,均不能得彼之心,于是告难陀童子曰:「汝可嗣续家中之财产。」然难陀云:「予不能接受兄长所弃之唾,予亦于双亲亡故后与兄长一同出家。」于是彼等之两亲考虑:「彼子等于如是之幼少年龄,弃舍诸欲,如是莫若我等全部出家。」向其子等曰:「汝等不必待我等死后出家,我等全部立即出家。」彼等将此缘由告王,全部财产依布施舍去,奴隷全部为自由之身,与亲族以适当物品,双亲及子等共四人出布拉夫玛瓦达那市,至雪山地方覆以五种莲花之湖畔,于精神愉快之森林茂密之处,作一仙居以为出家之住处。彼二兄弟对双亲尽扶养之道,晨起与双亲以磨齿杨枝及漱口之水,扫除草庵与房屋,准备饮水,由森林采来美味之树果,付与双亲。使为暖水冷水之浴,为双亲梳美丽之螺发,作揉足等工作。
如是数年过后,难陀贤者自思:「今后由予自己采来种种果实,献与双亲。」于是彼于彼诸边昨日采集之处,前日采集之处,一总于晨起前往采来付与双亲,双亲食后洗口而后住于布萨。然数那贤者则往远方采甚熟美味者归来奉与双亲。双亲对彼曰:「数那!汝弟采来者,予等于晨朝已食,果实已不需要。」如是彼所采来之种[P.314]种果实,因无用而废弃。于次日又次日,皆同如是。彼虽依五神通往远方采来果实,而双亲不能得食。
于是大士自思:「双亲衰弱,难陀于彼边等采未熟半熟之果实奉养,如是双亲食之,将不能长生,予须使弟停止。」于是彼告难陀曰:「难陀!今后采来果实,待予归来,二人一同奉上。」然虽如是说,难陀希求自己一人之福,不依其兄之言而为。大士自思:「难陀不从予言,为无理之事,予须将彼逐出。」菩萨决心此后以一人之力扶养双亲。彼云:「难陀!汝不从他人之忠告,不实行贤者之言。予为汝兄,今后双亲由予扶担,予一人扶养,汝无须停留此处。」可往他处某处,对彼斥责。
难陀为大士驱逐,不甘忍受,彼向大士作礼后,往双亲之所,告以缘由,入自己之草庵,为徧处观法,日中即修得五神通与八等至。彼独自思考:「予由须弥山麓,取得宝砂,撒于吾兄草庵之房室,使其安慰。然若吾兄不能满足,则采来阿耨达池之水使其安慰。若仍不满足,吾兄依诸天之力能得安慰时,则予伴四天王帝释天来,使其安慰。若彼仍不满足,则请阎浮全洲中最胜王玛诺迦乃至诸王全部伴来,使其安慰。如是则吾兄之德徧覆阎浮全洲,如月与太阳互知于世界。」
彼立即以神足到达布拉夫玛瓦达那市,降来王之宫门,向王转报:「一行者前来[P.315]谒见。」王曰:「会见出家者何为,彼概为得食而来。」命与以食物。然彼不向食物一顾,更予以谷米、著物、树根,彼均不顾,于是遣使往彼之所问曰:「究为何事而来?」彼为使者问讯云:「予欲向王奉仕而来。」王闻此答曰:「予之臣下数多,汝可自身勤修苦行之法。」彼闻此曰:「予之力可夺取全阎浮洲之诸国,付与汝等之王。」王闻此自思:「此出家者为一贤者,或可知某种之方法。」于是使呼彼入,而与席礼拜,问曰:「尊者!贵师言能使予夺得阎浮全洲之诸国耶?」「唯然,大王。」「如何方可夺之?」「虽仅一只小蝇所吸之血亦不流,亦无须用尽贵君之财宝,唯依予自身之通力,即可夺国奉上。请王勿为片刻之犹豫,只今出發前往。」王信彼言,率诸军立行。
若诸军感暑气难耐,难陀贤者以自己之通力,作日荫使之乘凉;若降雨时,彼使勿降于诸军之上;为防热风,除去路上断株茅草及一切危险物,道路恰如普徧坛场之平坦。而彼则自展皮革于虚空,趺坐于其上,于诸军之先头进行。
于是率诸军先至憍萨罗国,于距市不远处张设阵营。向憍萨罗王遣送使者,告曰:「战争耶抑降伏耶?」憍萨罗王激怒曰:「予岂非国王耶?战争一决胜负。」于是[P.316]率军而出,两军开始战斗。难陀贤者坐于两军之间,大展羚羊之皮,两军所放之箭,悉皆以皮承受,无一兵士为箭所伤。所持之箭射尽,两军皆不知用如何之术。难陀贤者对王安慰:「大王!且请安心。」彼往憍萨罗王之处向王曰:「大王勿恐!贵君无任何危险,贵君之国,仍为贵君之物。唯须服从玛诺迦王。」王信彼言:「谨如君命。」与以听容。于是彼伴憍萨罗王至玛诺迦王之前云:「大王!憍萨罗王降伏,此国请仍为憍萨罗王所治。」王与承诺:「甚善。」王使憍萨罗王向自己降服后,率两军往鸯伽国,亦与夺之。次往摩揭陀国,为征伐之状。于是阎浮全洲诸王,归服自己,诸王等相从归来布拉夫玛瓦达那市,如是彼征伐诸王国,共要七年七月七日之时间。
玛诺迦王由各国之王宫运来种种之食料,将来一百之王,与彼等七日间张大酒宴。难陀贤者自思:「王互相七日间享乐于霸者之幸福,予不可使王见予之姿。」彼向北俱卢洲行乞,于雪山中黄金窟之入口度过七日。玛诺迦王于第七日眺望自己莫大之繁荣财富,忆起难陀贤者之事:「此荣誉非为双亲之授与,亦非其他任何人之所授,实为难陀贤者之恩荫。然予未见彼行者之姿,今日已逾七日。此授予荣誉之亲友,究往何处?」难陀已知王忆起自己之事,彼归来至王前立于空中。国王自思:「此[P.317]行者为人耶?神耶?若彼为人,予以全阎浮洲诸国与彼;若彼为神,予将对神,尽力供养。」王欲知彼之事,唱第一之偈:
一
难陀闻王之言,告知其性唱第二之偈:
二
王闻此自思:「此人为人间之人,彼对予如此尽力,予将以崇高之荣誉使彼满足。」王曰: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P.318]难陀贤者闻此,说明自己之意志曰:
九
「若贵君对予持亲爱之情,请实行予之一言。」贤者曰:
一〇
一一
于是王向彼曰:
一二
[P.319]难陀贤者云:
一三
于是王曰:
一四
〔次偈为等正觉者之偈:〕
一五
[P.320]当王到达仙处之日,数那贤者忆起:「吾弟去此,已七年七月七日以上,究竟吾弟长期之间前往何处?」彼以天眼观察,见其弟率百一人之王及二十四阿寇西尼之诸从者,向自己乞恕而来,彼思:「由此等诸王及诸多从者,足见吾弟数多之奇迹。但此等诸人尚不知予之威力,彼等以为:『彼诈偽之螺发仙人,不自量力,将与我等之难陀尊者斗法。』对予侮辱,必堕阿鼻地狱。予将向彼等示现神足之奇迹。」彼以担棒不触于肩,离有四指之空隙,使之担空,而以此运来阿耨达池之水,通过接近于王之空间。难陀贤者见兄之来,无勇气使见己姿,由其所坐之场所,消失己姿,逃往雪山之中。然玛诺迦王见数那为一心地善良之仙人前来而,唱偈曰:
一六
王如是云时,大士唱次之二偈:
一七
一八
王闻此思与之亲近,唱次之偈:
[P.321]一九
于是大士以自己之威神力作往到仙处之路,而唱偈曰:
二〇
〔其次为等正觉者之偈:〕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难陀贤者于菩萨由阿耨达池汲饮水归来仙处时,彼亦归来至王前,距仙处不远之处张幕露营,玛诺迦王浴后,身饰一切庄具,由一百诸王相伴,与难陀贤者一同辉映盛大之荣誉,向菩萨乞恕,入往仙处。菩萨之父见王之一队进来,询问菩萨,彼向父说明。
[P.322]佛为说明此事,作如次之言: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〇
三一
三二
三三
三四
三五
三六
[P.323]佛更言曰:
三七
三八
三九
次之诸偈,为彼等问答所唱之偈:
四〇
四一
四二
四三
[P.324]四四
四五
四六
四七
如斯语时,难陀贤者向双亲及兄为礼,与随从前来之人等语曰:
四八
四九
五〇
五一
[P.325]五二
五三
五四
[P.326]难陀贤者为斯言时,大士云:「汝等已闻此人言,今请闻吾言。」于是唱次之偈:
五五
五六
五七
五八
诸王闻此皆喜,谓曰:「家族者皆长兄之负担,我等今始知之。」于是弃难陀贤者而归于大士一边,赞叹大士而唱次二偈:
五九
六〇
[P.327]如是大士以其智慧之力,使长久期间见难陀贤者之奇迹而起信心之诸王等,对难陀贤者之信心破去,把握自己所语处,彼等皆成为从顺自己之奉仕者。于是难陀贤者自思:「予兄贤明伶俐,且为能语法语人,此诸王等全部由予脱离,自行投向一边。予除归依吾兄之外別无他人,予将向兄乞愿。」于是唱偈曰:
六一
大士原对难陀贤者并无怒憎之意,唯彼过于顽强,为使其失去高慢,故如上述之。今闻彼之言大喜,为使彼起净心,谓之曰:「予今恕汝,希汝扶养双亲。」彼述难陀贤者之德曰:
六二
六三
六四
[P.328]六五
于是彼之母起座云:「数那贤者!吾子!汝弟长期不在。对此长期不在之彼,予不能得其扶养,旨是之故,予等只赖汝扶养。然今得汝宽恕,予将紧抱彼梵行者吾子之两腕,能吻其头。」为说明此意,唱次之偈:
六六
于是大士向母云:「母!予已宽恕弟,汝可拥抱汝子难陀,接吻其头,如心所愿,净心之忧。」于是母往难陀之前,于众目之下,拥抱其子而吻其头,拂去心中之积忧,与大士语曰:
六七
六八
六九
[P.329]七〇
七一
大士云:「理当如是。」彼同意母之言,对难陀忠告曰:「难陀!汝已得兄之分担,言母者实甚可感谢,汝应勿放逸以尽照顾。」于是述母之德唱次之二偈:
七二
七三
如是大士以二偈述母之德,于是彼女再归还原座时,彼曰:「难陀!汝将受大不容易艰辛劳苦之母亲接去,须知乃辛劳养育我等二人,因此,汝应不怠以尽照顾,不可与不足美味之果实。」菩萨于众人当中宣说世间母亲大不容易之辛苦勤劳:
[P.330]七四
七五
七六
七七
七八
七九
八〇
八一
八二
八三
八四
八五
八六
八七
八八
[P.331]八九
九〇
九一
九二
九三
[P.332]如是大士说教如转须弥大山,诸王闻此与一切之军士皆生净信。于是彼授五戒与彼等,并忠告曰:「请行布施等勿怠。」然后彼等归去。彼等皆能正当治国,寿命尽后,生至天都。又数那贤者与难陀贤者,于生命之限内,对双亲尽其扶养,死后成为生梵天界之身。
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说四谛之教竟时,扶养其母之比丘得预流果——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父母是今之大王一家,难陀贤者是难陀,玛诺迦王是舍利弗,一百人之王八十人之大长老等是其他之上座等,二十四之阿寇西尼诸人是随佛之人等,数那贤者即是我。」
校注
见六度集经卷八遮罗国王经(大正藏卷三、四六页b)菩萨本生鬘论卷二最胜神化缘起第四(大正藏卷三、三三六页b)。 吉祥草(kusa-tiṇa)或意译为吉祥茅,音译为姑尸。佛成道之际,曾以此草敷座。 素馨之花(Campaka)为白黄具有香气之花。 括弧之句为依注释补入者。 一车二人为姑尸王与芭芭瓦提同车,而其美貌亦无分轩轾高下之意。依注释,依摩尼珠之威力,姑尸王成为美丽,黄金色以至非常光辉。 所行藏经贤者数那之所行(汉译南传藏四十四卷出离波罗密等第五)參照。 巴拉陀(bhārata)依注释为担负国之重任者。 哥西亚(kosiya)为数那一家之族姓。 阿寇西尼(Akkhohiṇī)大数之名,为十之四十二乘幂。 迦昙婆(Kadamba)为树名。 哥西亚(Kasiya)此处指数那(Soṇa)之父而言。 俱毘陀罗(Kovḷāra)黑檀之类。(CBETA 按:汉译南传大藏经此页中缺相对应之注标,今于此处加上之注标。) 朅地罗(Khadira)为树名。 摄事为布施、亲爱语、利行、同事之四摄事。(CBETA 按:汉译南传大藏经此页中缺相对应之注标,今于此处加上之注标。)【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39 册 No. 18 本生经(第19卷-第22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