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一三六)大品商人求财经第二十(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乃往昔时阎浮洲中诸商人等皆共集会在贾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宁可乘海装船入大海中取财宝来以供家用』复作是念『诸贤入海不可豫知安隐不安隐我等宁可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栰』彼于后时各各备办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押栰便入大海彼在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其船彼商人等各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押栰浮向诸方

「尔时海东大风卒起吹诸商人至海西岸彼中逢见诸女人辈极妙端一切严具以饰其身彼女见已便作是语『善来诸贤快来诸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欝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车𤦲珊瑚虎珀瑇瑁赤石旋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莫令阎浮洲商人南行乃至于梦』彼商人等皆与妇人共相娱乐彼商人等因共妇人合会生男或复生女彼于后时阎浮洲有一智慧商人独住静处而作是念『以何等故此妇人辈制于我等不令南行耶我宁可伺共居妇人知彼眠已安徐而起当窃南行

「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则于后共居妇人知彼眠已安徐而起即窃南行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既南行已遥闻大音高声唤众多人声啼哭懊恼唤父呼母呼唤妻子及诸爱念亲亲朋友好阎浮洲安隐快乐不复得见彼商人闻已极大恐怖身毛皆竖莫令人及非人触娆我者于是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自制恐怖复进南行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进行南已忽见东边有大铁城见已遍观不见其门乃至可容猫子出处

「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见铁城北有大丛树即往至彼大丛树所安徐缘上上已问彼大众人曰『诸贤汝等何故啼哭懊恼唤父呼母呼唤妻子及诸爱念亲亲朋友好阎浮洲安隐快乐不复得见耶』时大众人便答彼曰『贤者我等是阎浮洲诸商人也皆共集会在贾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宁可乘海装船入大海中取财宝来以供家用」贤者我等复作是念「诸贤我等入海不可豫知安隐不安隐我等宁可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栰」贤者我于后时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栰便入大海贤者我等在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其船贤者我等商人各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押栰浮向诸方尔时海东大风卒起吹我等商人至海西岸彼中逢见诸女人辈极妙端正一切严具以饰其身彼女见已便作是语「善来诸贤快来诸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欝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车𤦲珊瑚虎珀马瑙瑇𤦛赤石旋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莫令阎浮洲商人南行乃至于梦

「『贤者我等与彼妇人共相娱乐我等因共妇人合会生男或复生女贤者若彼妇人不闻阎浮洲余诸商人在于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船者则与我等共相娱乐贤者若彼妇人闻阎浮洲有诸商人在于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船者便食我等极遭逼迫若食人时有余发毛及爪齿者彼妇人等尽取食之若食人时有血渧地彼妇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贤者当知我等阎浮洲商人本有五百人于中已啖二百五十余有二百五十今皆在此大铁城中贤者汝莫信彼妇人语彼非真人罗刹鬼耳

「于是阎浮洲一智慧商人于大丛树安徐下已复道而还彼妇人所本共居处知彼妇人故眠未即于其夜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速往至彼阎浮洲诸商人所便作是语『汝等共来当至静处汝各独往勿将儿去当共在彼密有所论』彼阎浮洲诸商人等共至静处各自独去不将儿息

「于是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语曰『诸商人我则独住于安静处而作是念「以何等故此妇人辈制于我等不令南行耶我宁可伺共居妇人知彼眠已安徐而起当窃南行」于是我便伺共居妇人知彼眠已我安徐起即窃南行我南行已遥闻大音高声唤叫众多人声啼哭懊恼唤父呼母呼唤妻子及诸爱念亲亲朋友好阎浮洲安隐快乐不复得见我闻是已极大恐怖身毛皆竖莫令人及非人触娆我者于是我便自制恐怖复进南行进南行已忽见东边有大铁城见已遍观不见其门乃至可容猫子出处

「『我复见于大铁城北有大丛树即往至彼大丛树所安徐缘上上已问彼大众人「诸贤汝等何故啼哭懊恼唤父呼母呼唤妻子及诸爱念亲亲朋友好阎浮洲安隐快乐不复得见耶」彼大众人而答我曰「贤者我等是阎浮洲诸商人皆共集会在贾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宁可乘海装船入大海中取财宝来以供家用』贤者我等复作是念『诸贤我等入海不可豫知安隐不安隐我等宁可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栰』贤者我等后时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栰便入大海贤者我等在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其船贤者我等商人各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押栰浮向诸方尔时海东大风卒起吹我等商人至海西岸彼中逢见诸女人辈极妙端正一切严具以饰其身彼女见已便作是语『善来诸贤快来诸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欝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车𤦲珊瑚虎珀马瑙瑇瑁赤石旋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莫令阎浮洲商人南行乃至于梦』贤者我等与彼妇人共相娱乐我等因共妇人合会生男或复生女贤者若彼妇人不闻阎浮洲更有商人在于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船者则与我等共相娱乐贤者若彼妇人闻阎浮洲更有商人在于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船者便食我等极遭逼迫若食人时有余发毛及爪齿者彼妇人等尽取食之若食人时有血渧地彼妇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贤者当知我等阎浮洲商人本有五百人于中已啖二百五十余有二百五十今皆在此大铁城中贤者汝莫信彼妇人语彼非真人是罗刹鬼耳」』

「于是阎浮洲诸商人问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曰『贤者不问彼大众人诸贤颇有方便令我等及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耶』阎浮洲一智慧商人答曰『诸贤我时脱不如是问也』于是阎浮洲诸商人语曰『贤者还去至本共居妇人处已伺彼眠时安徐而起更窃南行』复往至彼大众人所问曰『诸贤颇有方便令我等及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耶』于是阎浮洲一智慧商人为诸商人默然而受

「是时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还至共居妇人处已伺彼眠时安徐而起即窃南行复往至彼大众人所问曰『诸贤颇有方便令我等及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耶』彼大众人答曰『贤者更无方便令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贤者我作是念「我等当共破掘此墙还归本所」适發心已此墙转更倍高于常贤者是谓方便令我等不得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贤者別有方便可令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我等永无方便诸贤我等闻天于空中唱曰「阎浮洲诸商人愚痴不定亦不善解所以者何不能令十五日说从解脱时而南行彼有䭷马王食自然粳米安隐快乐充满诸根再三唱曰『谁欲度彼岸谁欲使我脱谁欲使我将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耶』汝等可共诣䭷马王而作是语『我等欲得渡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贤者是谓方便令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商人汝来可往至彼䭷马王所而作是语「我等欲得渡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

「于是阎浮洲有一智慧商人语曰『诸商人今时往诣䭷马王所而作是语「我等欲得渡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诸商人随诸天意诸商人若使十五日说从解脱时䭷马王食自然粳米安隐快乐充满诸根再三唱曰「谁欲渡彼岸谁欲从我脱谁欲使我将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我等尔时即往彼所而作是语「我等欲得渡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

「于是䭷马王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食自然粳米安隐快乐充满诸根再三唱曰『谁欲得度彼岸我当脱彼我当将彼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时阎浮洲诸商人闻已即便往诣䭷马王所而作是语『我等欲得度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时䭷马王语曰『商人彼妇人等必当抱儿共相将来而作是语「诸贤善来还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欝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车𤦲珊瑚虎珀马瑙玳瑁赤石旋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设不用我者怜念儿子」若彼商人而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欝我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车𤦲珊瑚虎珀马瑙玳瑁赤石旋珠」者彼虽骑我正当背中彼必颠倒落堕于水便当为彼妇人所食当遭逼迫若食人时有余发毛及爪齿者彼妇人便当尽取食之复次若食人时有血渧地彼妇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若彼商人不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欝我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车𤦲珊瑚虎珀马瑙玳瑁赤石旋珠」者彼虽持我身上一毛彼必安隐度至阎浮洲』」

于是世尊告诸比丘「彼妇人等抱儿子来而作是语『诸贤善来还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欝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车𤦲珊瑚虎珀马瑙玳瑁赤石旋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若彼商人而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欝我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车𤦲珊瑚虎珀马瑙玳瑁赤石旋珠』者彼虽得骑䭷马王脊正当背中彼必颠倒落堕于水便当为彼妇人所食当遭逼迫若食人时有余发毛及爪齿者彼妇人等尽取食之复次食彼人时有血渧地彼妇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若彼商人不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欝我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车𤦲珊瑚虎珀马瑙玳瑁赤石旋珠』者彼虽持䭷马王一毛者彼必安隐度至阎浮洲

「诸比丘我说此喻欲令知义此说是义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如是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

「若有比丘作如是念『眼是我我有眼意是我我有意』者彼比丘必被害犹如商人为罗刹所食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如是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若有比丘作如是念『眼非是我我无有眼意非是我我无有意』者彼比丘得安隐去犹如商人乘䭷马王安隐得度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如是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

「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是我我有色法是我我有法』者彼比丘必被害犹如商人为罗刹所食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如是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非是我我无有色法非是我我无有法』者彼比丘得安隐去犹如商人乘䭷马王安隐得度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如是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

「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阴是我我有色阴识阴是我我有识阴』者彼比丘必被害犹如商人为罗刹所食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如是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阴非是我我无有色阴识阴非是我我无有识阴』者彼比丘得安隐去犹如商人乘䭷马王安隐得度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如是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

「若有比丘作如是念『地是我我有地识是我我有识』者彼比丘必被害犹如商人为罗刹所食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如是我法善说發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栰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若有比丘作如是念『地非是我我无有地识非是我我无有识』者彼比丘得安隐去犹如商人乘䭷马王安隐得度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若有不信于  佛说正法律
彼人必被害  如为罗刹食
若人有信于  佛说正法律
彼得安隐度  如乘䭷马王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商人求财经第二十竟(四千二百七十三字)

(一三七)中阿含大品世间经第二十一(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自觉世间亦为他说如来知世间如来自觉世间亦为他说如来断世间习如来自觉世间灭亦为他说如来世间灭作证如来自觉世间道迹亦为他说如来修世间道迹若有一切尽普正有彼一切如来知见觉得所以者何如来从昔夜觉无上正尽之觉于今日夜于无余涅槃界当取灭讫于其中间若如来口有所言说有所应对者彼一切是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若说师子者如说如来所以者何如来在众有所讲说谓师子吼一切世间天及魔沙门梵志从人至天如来是梵有如来至冷有无烦亦无热真谛不虚有」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知一切世间  出一切世间
说一切世间  一切世如真
彼最上尊雄  能解一切缚
得尽一切业  生死悉解脱
是天亦是人  若有归命佛
稽首礼如来  甚深极大海
知已亦修敬  诸天香音神
彼亦稽首礼  谓随于死者
稽首礼智士  归命人之
无忧离尘安  无碍诸解脱
是故当乐禅  住远离极定
当自作灯明  无我必失时
失时有忧戚  谓堕地狱中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世间经第二十一竟(三百九十六字)

(一三八)中阿含大品福经第二十二(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莫畏于福爱乐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说乐畏于福不爱乐意所念所以者何非福者是说苦何以故我忆往昔长夜作福长夜受报爱乐意所念我往昔时七年行慈返成败不来此世世败坏时晃昱天世成立时来下生空梵宫殿中于彼梵中作大梵天余处千返作自在天王三十六返作天帝释复无量返作刹利顶生王

「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大象被好乘具众宝珓饰白珠珞覆于娑贺象王为首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马被好乘具众宝严饰银交䭷马王为首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车四种珓饰庄以众好师子虎豹斑文之皮织成杂色种种珓饰极利疾名乐声车为首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大城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拘舍惒提王城为首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楼四种宝楼琉璃及水精正法殿为首

「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御座四种宝座琉璃及水精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𠋆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罗波遮悉哆罗那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双衣初摩衣有锦缯衣有劫贝衣加陵伽波惒罗衣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女身体光泽皦洁明净美色过人小不及天恣容端正睹者欢悦众宝璎珞严饰具足尽刹利种女余族无量

「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种食昼夜常供为我故设欲令我食比丘彼八万四千种食中有一种食极美净洁无量种味是我常所食比丘彼八万四千女中有一刹利女最端正姝常奉侍我比丘彼八万四千双衣中有一双衣或初摩衣或锦缯衣或劫贝衣或加陵伽波惒逻衣是我常所著比丘彼八万四千御座中有一御座或金或银或琉璃或水精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锦绮罗縠有𠋆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哆逻那是我常所卧

「比丘彼八万四千楼观中有一楼观或金或银或琉璃或水精名正法殿是我常所住比丘彼八万四千大城中有一城极大富乐多有人民名拘舍惒提是我常所居比丘彼八万四千车中而有一车庄以众好师子虎豹斑文之皮织成杂色种种庄饰极利疾名乐声车是我常所载至观望园观比丘彼八万四千马中而有一马体绀青色头像如乌名䭷马王是我常所骑至观望园观比丘彼八万四千大象中而有一象举体极白七支尽名于娑贺象王是我常所乘至观望园观

「比丘我作此念『是何业果为何业报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比丘我复作此念『是三业果为三业报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一者布施二者调御三者守护』」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观此福之报  妙善多饶益
比丘我在昔  七年修慈心
七反成败劫  不来还此世
世间败坏时  生于晃昱天
世间转成时  生于梵天中
在梵为大梵  千生自在天
三十六为释  无量百顶王
刹利顶生王  为人之最尊
如法非刀杖  政御于天下
如法不  正安乐教授
如法转相传  遍一切大地
大富多钱财  生于如是族
财谷具足满  成就七宝珍
因此大福祐  所生得自在
诸佛御于世  彼佛之所说
知此甚奇特  见神通不少
谁知而不信  如是生于冥
是故当自为  欲求大福祐
当恭敬于法  常念佛法律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福经第二十二竟(一千一百五十四字)

(一三九)中阿含大品息止道经第二十三(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年少比丘始成就戒当以数数诣息止道观相骨相青相腐相食相骨鏁相彼善受善持此相已还至住处澡洗手足敷尼师在于床上结加趺坐即念此相骨相青相腐相食相骨鏁相所以者何若彼比丘修习此相速除心中欲恚之病

于是世尊说此颂

「若年少比丘  觉未得上意
当诣息止道  欲除其婬欲
心中无恚诤  慈愍于众生
遍满一切方  往至观诸身
当观于青相  及以烂腐坏
鸟虫所食  骨骨节相连
修习如是相  还归至本处
澡洗于手足  敷床正基坐
当以观真实  内身及外身
盛满大小便  心肾肝肺等
若欲分卫食  到人村邑间
如将铠缠络  常正念在前
若见色可爱  清净欲相应
见已观如真  正念佛法律
此中无骨筋  无肉亦无血
无肾心肝肺  无有涕唾脑
一切地皆空  水种亦复然
空一切火种  风种亦复空
若所有诸觉  清净欲相应
彼一切息止  如慧之所观
如是行精懃  常念不净想
永断婬怒痴  除一切无明
兴起清净明  比丘得苦边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息止道经第二十三竟(三百七十二字)

(一四〇)中阿含大品至边经第二十四(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生活中下极至边谓行乞食世间大讳谓为秃头手擎钵行彼族姓子为义故所以者何以厌患生老病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或得此淳具足大苦阴边汝等非如是心出家学道耶

诸比丘白曰「如是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彼愚痴人以如是心出家学道而行伺欲染著至重浊缠心中憎嫉无信懈怠失正念无正定恶慧心狂调乱诸根持戒极宽不修沙门不增广行犹人以墨浣墨所污以血除血以垢除垢以浊除浊以厕除厕但增其秽从冥入冥从暗入暗我说彼愚痴人持沙门戒亦复如是谓彼人伺欲染著至重浊缠心中憎嫉无信懈怠失正念无正定恶慧心狂调乱诸根持戒极宽不修沙门不增广行犹无事处烧人残木彼火烬者非无事所用亦非村邑所用我说彼愚痴人持沙门戒亦复如是谓彼人行伺欲染著至重浊缠心中憎嫉无信懈怠失正念无正定恶慧心狂调乱诸根持戒极宽不修沙门不增广行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愚痴失欲乐  复失沙门义
俱忘失二边  犹烧残火烬
犹如无事处  烧人残火烬
无事村不用  人著欲亦然
犹烧残火烬  俱忘失二边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至边经第二十四竟(四百二十二字)

(一四一)中阿含大品喻经第二十五(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作田业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作田业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种子村及与鬼村百谷药木得生长养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生长养

「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诸根香沈香为第一犹诸树香赤栴檀为第一犹诸水华青莲华为第一犹诸陆华须摩那华为第一犹诸兽迹彼一切悉入象迹中象迹尽摄彼象迹者为最第一谓广大故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诸兽中彼师子王为最第一犹如列阵共鬪战时唯要誓为第一犹楼观椽彼一切皆依承椽梁立承椽梁承椽梁皆摄持之承椽梁者为最第一谓尽摄故

「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如诸山须弥山王为第一犹如诸泉泉摄水大海为第一犹诸大身阿须罗王为第一犹诸瞻魔王为第一犹诸行欲顶生王为第一犹如诸小王转轮王为第一犹如虚空诸星宿月殿为第一犹诸䌽衣白练为第一犹诸光明慧光明为第一犹如诸如来弟子众第一犹如诸法有为及无为爱尽无欲灭尽涅槃为第一犹诸众生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无色有想无想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如来于彼为极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犹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为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如是若有诸众生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无色有想无想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如来于彼为极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若有求财物  极好转增多
称誉不放逸  事无事慧说
有不放逸者  必取二俱义
即此世能获  后世亦复得
雄猛观诸义  慧者必解脱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喻经第二十五竟(七百七十一字)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七千三百八十八字)

中阿含经大品第一(五万三百六十九字)

校注

~Jā. 196. Valāhassa.[No. 125(45.1)] 第三念诵【大】〔-〕【明】 押【大】*簿【宋】*【元】*【明】*[椑-(白-日)]【圣】* 正【大】*政【圣】* 琉璃【大】*流离【圣】* 车𤦲【大】*砗磲【元】【明】* 虎【大】*琥【宋】*【元】*【明】* 马【大】玛【宋】【元】码【明】 瑙【大】*碯【明】* 旋【大】*琁【宋】*【元】*【明】* 叫【大】*嗷【圣】* 问【大】闻【圣】 爪【大】*抓【圣】* 渧【大】*滴【宋】*【元】*【明】* 罗刹鬼【大】~Yakkhinī. 悟【大】觉【宋】【元】【明】【圣】 曰【大】曰语【圣】 啼【大】〔-〕【圣】 便【大】〔-〕【宋】【元】【明】 䭷马王【大】~Valāhassarājā. 渡【大】*度【宋】【元】【明】【圣】* 今【大】令【元】 从【大】使【宋】【元】【明】【圣】 耶【大】〔-〕【宋】【元】【明】【圣】 玳【大】*瑇【宋】【元】【明】【圣】* 怜【大】怜【宋】【元】 毛【大】*髦【宋】【元】【明】【圣】* 人【大】〔-〕【宋】【元】【明】 爪【大】*瓜【宋】抓【圣】* 我【大】念色阴我【圣】 (商人竟)九字【大】〔-〕【明】 (四千字)八字【大】〔-〕【宋】【元】【明】【圣】 中阿含【大】*〔-〕【明】中阿鋡【圣】* ~A. IV. 23. Loka. 第三念诵【大】〔-〕【明】 习【大】集【元】【明】 于【大】乎【圣】 如【大】知【宋】【元】【明】 真【大】有【宋】【元】【明】 亦【大】为【宋】【元】【明】【圣】 智【大】知【圣】 上【大】土【宋】【元】 当【大】常【宋】【元】【明】 (世间竟)八字【大】〔-〕【明】 (三百字)六字【大】〔-〕【宋】【元】【明】【圣】 中阿含【大】〔-〕【明】 ~A. VII. 58. Pacaiā. 第三念诵【大】〔-〕【明】 返【大】*反【宋】【元】【明】【圣】* 晃昱天【大】~Ābhassara. 空梵宫殿【大】~Suñña-Brahmavimāna. 珓【大】校【宋】【元】【明】绞【圣】 于【大】珓【圣】 银交【大】镜珓【宋】【圣】 络【大】珞【圣】 珓【大】*校【元】【明】* 斑【大】*班【宋】* 毾【大】*𣰅【圣】* 𠋆【大】衬【宋】【元】【明】𭣋【圣】 初【大】*刍【元】【明】* 加【大】*伽【圣】* 恣【大】姿【宋】【明】 妙【大】好【宋】【元】【明】【圣】 逻【大】*罗【宋】【元】【明】【圣】* 正【大】政【宋】【圣】 三【大】二【明】 加【大】如【元】【明】 抂【大】枉【明】狂【圣】 钱财【大】财钱【圣】 足满【大】满足【宋】【元】【明】 (福经竟)七字【大】〔-〕【明】 (一千字)八字【大】〔-〕【宋】【元】【明】【圣】 中阿含【大】〔-〕【明】 ~cf. Sn. Vijaya sutta. 第三念诵【大】〔-〕【明】 檀【大】坛【宋】【元】【明】 加【大】跏【宋】【明】【圣】 曰【大】〔-〕【圣】 觉【大】学【宋】【元】【明】【圣】 上【大】止【元】【明】 鸟【大】乌【宋】【元】【明】身【圣】 婬【大】淫【圣】 苦【大】若【明】 (息止竟)九字【大】〔-〕【明】 (三百字)六字【大】〔-〕【宋】【元】【明】【圣】 中阿含【大】〔-〕【明】 ~It. 91.〔本事经 II.32〕 第三念诵【大】〔-〕【明】 受【大】爱【宋】 懈【大】𢢣【圣】 调【大】*掉【元】【明】* 墨【大】*默【圣】* 戒【大】*〔-〕【宋】【元】【明】【圣】* 人【大】人行【宋】【元】【明】【圣】 (至边竟)八字【大】〔-〕【明】 (四百字)六字【大】〔-〕【宋】【元】【明】【圣】 中阿含【大】〔-〕【明】 ~S. 3. 2. (7-8). Appamādacf. It. 23.[Nos, 99(1239), 100(66), 本事经(1.12)] 第三念诵【大】〔-〕【明】 兽【大】狩【圣】 大【CB】【丽-CB】【圣】人【大】 兽【大】狩【宋】【圣】 承【大】子【宋】 泉【大】海【元】【明】 侍【大】待【圣】 䌽【大】采【圣】 众【大】众生【圣】 第【大】为第【宋】【元】【明】【圣】 酥【大】*苏【圣】* 喻经第二十五竟【大】〔-〕【明】喻经第五竟【圣】 (七百字)六字【大】〔-〕【宋】【元】【明】【圣】 含【大】含大品【宋】【元】 四【大】四第三念诵【宋】【元】 (七千字)八字【大】〔-〕【宋】【元】【明】【圣】 中阿含经大品第一竟【大】〔-〕【宋】【元】大品第一竟【明】中阿含经大品第一竟九字在卷末题前行【明】【圣】 竟【大】竟第三念诵【圣】 (五万字)八字【大】〔-〕【宋】【元】【明】【圣】 〔-〕【大】药王佛寂上天王佛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圣】光明皇后愿文【圣】
[A1] 共【CB】【丽-CB】其【大】(cf. K18n0648_p0073b11; T01n0026_p0643a22)
[A2] 来【CB】【丽-CB】求【大】(cf. K18n0648_p0073c07; T01n0026_p0642b04)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中阿含经(卷34)
关闭
中阿含经(卷3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