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五

精进苦行品

「尔时净饭大王盛春时至游戏观看见诸园林新出枝叶种种杂卉众花开敷清净庄严遍满其内水中鹅鴈鸿鹄鸳鸯充溢诸池树上复有鸜鹆鹦鹉及拘翅罗或诸孔雀迦罗频伽命命鸟等自相娱乐或复命唤作微妙声净饭王闻是声已长歔叹息扪泪而言『呜呼我儿悉达太子忽然舍我奄经六年既其出家令我不见咄哉我今独用此活知复何为我今不见子悉达故在于此处诸婇女中左右围绕虽复昼夜作诸音声箜篌琵琶琴瑟鼓吹种种音乐我今受此上妙五欲我子云何独自在彼山林旷野无人众内为于种种野兽围绕虎狼师子及白象等一切诸兽或复诸兽各以爪牙自相残害𫜪啖而食汝在彼处谁复得知或死或生寂无消息』其净饭王心地如是忆念愁忧苦恼不乐

「尔时菩萨在彼优娄频螺聚落行苦行时羸瘦困弊欲起行动力不胜身立便倒地尔时彼处地居诸天见此事已谓言『菩萨身命将终』心内忧愁传相告语『悉达太子今忽命终』时彼地居诸天众中有一天子速疾往诣净饭王所既到彼已白净饭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大王太子悉达仁者舍四天下并及七宝出家入山苦行之时已命终』其天众中复更別有一地居天速往王所而白王言『大王当知王子悉达虽未命终但其余命不过七日

「尔时净饭大王既闻诸天如此语已为念子故忧愁苦恼逼切于心而大唱言『呜呼我子故独于空林而死虽得人身不受五复不证于无上法味』作是语已身心迷乱闷绝躃地时净饭王诸释种族悉闻此声闻已悉各奔集往诣净饭王宫到已安慰净饭王心作如是言『大王莫作如是苦恼又复大王现今身体极甚羸瘦莫因此事而取命终』净饭王言『今日此处迦毘罗城是我亲族眷属品类凡有几数居住此城

「尔时彼等一切释种即白王言『大王当知今释总数一切凡有九万九千』时净饭王复作是言『汝等眷属若欲令我命全活者速疾示我悉达太子所居停处』是时一切诸释种等咸共报言『大王当知大王乃可捉此大地及诸山林铁围山等大海须弥以一手擎掷于他方斯有是理欲令悉达烦恼未尽若当一切天上世间人物聚集欲将太子来向家者终无是处』尔时释氏国师之子名优陀夷白净饭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我今能往悉达太子出家之处慰喻其意将回向宫』其净饭王闻是语已即便报彼国师子言『善优陀夷汝能诣向太子边者或复太子取于汝语归来向家汝共一处速疾还来若其太子不肯来时汝永一形莫见我面所以者何汝發此言虽解我意若子不来我见汝面以承望故更倍增长我之忧愁

「尔时国师子优陀夷严驾即从迦毘罗出径往向彼优娄频螺聚落之所尼连河边既到彼已其优陀夷初先遥见憍陈如等五人在彼见已即问憍陈如言『仁憍陈如悉达太子今在何处』时憍陈如即便报彼优陀夷言『悉达太子今已入林修行苦行』时优陀夷复重问言『其亲侍者名字是谁』时憍陈如即报之言『汝优陀夷若欲知者其人名为阿奢踰时(隋言调马)

「时优陀夷即便进语阿奢踰时作如是言『阿奢踰时汝今往诣于太子所如我所语为我通道「仁父有使来到于此欲得相见」』时调马报优陀夷言『我实不敢向太子边通达此语所以者何太子苦行已过六年自出家来不曾将面向于生地对迦毘罗城邑而坐何以故厌生患故汝优陀夷自可入林面见太子对论父王所使言语

「时优陀夷自入林中见于菩萨卧于地上从头至足皆被尘坌无有威光与地同色身体瘦削无复肌肤唯有骨皮裹身而已眼深却陷如井底星遍体屈折节节离解其优陀夷见于菩萨如是身形即举两手而大唱叫称唤号哭『呜呼呜呼我释种子今日忽至如是厄难本时如是端正可憙如是妙色今成此身与土无异既复不得解脱安乐徒劳损害如是妙身

「尔时菩萨闻优陀夷号叫声已即便问言『此为是谁内心乃尔忧愁懊恼如火所烧啼哭而语』时优婆夷报菩萨言『大圣太子我是太子本国国师之子名为优陀夷者即我身是太子之父净饭大王使我来此參迎太子』菩萨报言『汝优陀夷我今不用此烦恼使我唯欲得涅槃之使不欲父王此生死使

「时优陀夷复更咨请于菩萨言『大圣太子仁今建立何等誓愿乃尔牢固』菩萨即报优陀夷言『唯愿我身在于此地破碎犹如乌麻白粉及以微尘若我不得自利利人其精进心终不放舍而生懈怠我今身心誓愿如是』时优陀夷白菩萨言『大圣太子我从太子父王之前受是誓言令我决定共于太子相随入城今日太子若有如是殷重誓愿傥或未得自利利人而取命尽我当云何敢舍太子违本誓愿将面空入迦毘罗城

「尔时菩萨复更重语优陀夷言『汝优陀夷我今在此苦行之处傥我未得成就自利于其中道而命终者汝优陀夷取我尸灵从本出门扶舁将入迦毘罗城汝复为我语彼一切迦毘罗城内外人民作如是言「此即是彼精进之人无异语者立于誓愿正意正心骸骨之体」汝优陀夷更复为我答我父王所问讯语汝咨我父作如是言「大王当知王子已發勤精进故今已舍命非因懈怠如实语者今既舍命非是虚诳」汝优陀夷我今虽然但我在此林中夜梦如是无量诸天隐身来于我边顶礼我足而白我言「悉达太子汝今应当生大欢喜从今已去至七日内汝必尅成最大利益」汝优陀夷我得此梦终不空也汝优陀夷今可还家我不用汝与我作友

「尔时优陀夷既闻菩萨如是誓已于菩萨所无复望心即从菩萨坐处林中独自而出出已还至迦毘罗城见净饭王到已即白净饭王言『大王当知王子悉达平安勇猛存活不死』净饭王言『若我太子安隐不死我更何愁』闻此语已心大欢喜

「尔时欲界魔王波旬欲为菩萨生扰乱故于彼六年苦行之内恒常密近菩萨左右伺求其便毫过失而不能得即说偈言

「『阿兰若处既精好  树木丛林甚可观
优娄频螺聚落东  尼连禅河岸隣侧
彼处选择得地已  誓愿牢固结加趺
發大精进勇猛心  我今决定得解脱
魔王波旬来诣彼  诈以美语而白言
「唯愿仁者寿命长  命长乃能得行法
命长方得于自利  自利已后无悔心
仁今身体甚尫羸  定取命尽当不久
真实仁今千分死  福德悕或一分存
但多布施承事天  于诸火神修祭祀
如此或得大功德  用学禅定作何为
求胜出家道甚难  调伏自心亦不易
魔王如是向菩萨  种种诸语而称扬
菩萨时以微妙言  音声巧密报于彼
「波旬不善汝放逸  求自利故行世间
汝之于此福德心  终无微尘等求觅
若欲求于福德者  岂可發吐如是言
我观死苦犹若生  实无一念怖于尽
若诸众生皆灭没  我心终不暂时回
今架欲海建大桥  精勤勇猛修梵行
所以风灾起天下  尚能乾竭一切流
况此身内津血间  其汁宁得不枯涸
脂髓润泽于先竭  然后皮肉方乃乾
肉消皮立气力微  心意乃可得寂定
增长一切精进者  唯有入于三昧门
我今欲行是行时  望得至彼胜觉处
所以不惜此身命  汝须知我内净心
我心今有此至  智慧庄严甚牢固
世间未见有人辈  堪能断我此精进
我宁为死夺命休  不用长年在家活
丈夫宁当鬪战死  终不命在为他降
健儿既能降伏他  降已更复何所畏
唯健能破诸怨敌  我当不久降汝魔
汝军第一是欲贪  第二名为不欢喜
第三饥渴寒热等  爱著是名第四军
第五即彼睡及眠  惊怖恐畏是第六
第七是于狐疑惑  嗔恚忿怒第八军
竞利及争名第九  愚痴无知是第十
自誉矜高第十一  十二恒常毁他人
波旬汝等眷属然  军马悉皆行黑暗
其有堕此恶行者  是彼沙门婆罗门
汝军恒常行世间  迷惑一切天人类
我今见汝彼军马  以妙智慧严胜兵
悉能降伏使无余  尽破于汝大军众
犹如水破坏瓶器  消散汝军亦复然
我心正念安如山  智慧方便皆成就
无放逸心而行行  汝何能得我瑕疵」』

「尔时菩萨复作如是思惟念言『若有沙门及婆罗门过去世时求自利故受于大苦或心不喜或复身心悉皆不喜如是所受彼诸沙门及婆罗门不过此苦如我今求自利益故今受于此身意及心不喜等苦若复来世有诸沙门及婆罗门为自利故所受身心一切苦时不过于此如我今求自利益故身心受苦唯未证得上人之法未得知见未证增益更复何道而取菩提』菩萨更复如是思惟『我念昔在父王宫内观作田时值一凉冷阎浮树我见彼已坐彼荫下舍离一切诸欲染心厌薄一切不善之法起分別心乐于寂定而生喜乐证得初禅我今可还念彼禅定此路应向菩提之道』菩萨如是思惟念已如法正观一心而入彼之寂定望因此道至于菩提即说偈言

「『此法既非是离欲  亦复非正趣菩提
又非解脱之胜因  但是身心之苦本
若我于今欲修学  应当如昔观作田
坐彼阎浮树下荫  离染获证四禅定

「尔时菩萨复作如是思惟念言『彼之乐者唯远诸欲及不善法我今岂可不知彼乐我今乃可证彼乐故为欲成就一切知见』菩萨更复如是思惟『我欲成就知见乐者应得生乐但我羸瘦无有气力岂可以身瘦无力故能得彼乐我今可为身求力故而食麤食或复煑豆𪎊或油或酥而涂此身然后求于暖水澡浴

「尔时菩萨语彼侍者婆罗门言『提婆仁者我从今更不用如前饮食活命我意欲求胜于此食食以活命饮食𪎊煮豆等或酥油脂欲涂此身及暖水浴汝能为我办此事不』是时提婆白菩萨言『我今无有如是诸事又我家贫不能堪办此等诸物兼复我今若即与仁亦未卒得仁但立誓我当为仁方便求觅』菩萨问言『汝今令我作于何誓』是时提婆白菩萨言『若仁苦行讫了之时得心愿满仁于彼时仁分法分复至我家当受我食』菩萨报言『如汝所愿

「尔时提婆婆罗门闻菩萨如是印可其已即便奉辞菩萨而去还诣向彼斯那耶那婆罗门家到已语彼婆罗门言『仁者庶几复乐法行今此聚落相去不远有一沙门行大苦行彼不食来年月淹久今欲求食或饭𪎊酥脂蜜等或复煑豆及涂身油并须澡浴仁者今可与彼办之

「尔时军将斯那耶那婆罗门家有于二女一名难陀(隋言喜)二名婆罗(隋言力)然彼二女极大端正可喜无比世间少双彼之二女往昔曾闻去此北方雪山之下有一释种聚落处所名曰迦毘罗婆苏都彼城之内有一释王名为净饭彼王第一最大夫人名为摩耶而彼夫人生一太子极甚端正可憙绝殊容貌非常身黄金色头顶上圆犹如伞盖鼻如鹦鹉臂长至膝一切身体悉皆正等诸根充备犹如金象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庄严其身周匝而满八十种好时彼太子既诞生已将向相师婆罗门所占其记云『此太子若在家者必当得作转轮圣王治四天下作大地主是时具得七宝正法治化世间若舍出家必成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名称远闻』彼二女闻如此语已早曾咨父作如是言『今者既闻如是释种其子端正可憙无双彼太子可作我夫主

「尔时军将斯那耶那从彼提婆婆罗门边传闻菩萨此消息已语二女言『汝姊妹等心愿应成所以者何汝等今速往诣于彼最大沙门苦行之处何以故汝至彼已请彼沙门布施及食尊重供养奉油并酥以用涂身然后別供暖水澡浴如是因缘后应得成汝等心愿

「尔时军将二女闻父如是勅已将于家常所有之食及油酥等至于菩萨苦行之处到已顶礼于菩萨足将所赍食奉上菩萨作如是言『大善尊者愿食于我此所奉食

「尔时菩萨从彼二女受于食已随意而食取酥及油涂摩其身然后暖水以用澡浴是时菩萨以彼油酥用涂摩身各随毛孔悉入其体譬如土聚或复踈沙泻酥及油悉皆浸入并不复现如是如是菩萨身体所涂酥油皆悉入尽并不复现菩萨是时犹未得复本形身相

「尔时菩萨饭食已讫告彼二女作如是言『汝姊妹等借此功德欲求何愿』时彼二女白菩萨言『大善尊者我等昔闻有一释种生一太子可憙端正世所无双我愿彼人作于我夫』菩萨报言『汝姊妹等我即是彼释种太子我从今去愿不更受五欲之乐我于当来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欲转于无上法轮

「是时彼女姊妹二人闻此语已白菩萨言『大圣仁者此事若然仁者必定得成于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已当至我等之家愿见我等我等当为尊者作于声闻弟子

「菩萨复报彼二女言『如是如是如汝姊妹二人所愿』从此已去彼之二女日別送食以与菩萨并将酥油先以涂摩菩萨之身然后別将暖水洗浴菩萨身体乃至渐渐令菩萨复本身饰相

「尔时菩萨告彼二女作如是言『汝姊妹等从今已去莫作別意将息身法但送我食何以故我从今后我若当共女人身根两相触者无有是处我意不乐我意不然

「是时有一牧羊之子见于菩萨以苦行故身大瘦损彼羊子见菩萨如是大精勤苦向于菩萨心生欢喜即便长跪白菩萨言『大圣尊者我今意欲承事尊者供养尊重未审尊者纳受已不』菩萨报言『若知时者汝欲所作如是早办』时彼羊子即为菩萨涂摩身体将羊乳汁奉上菩萨以用为食又为菩萨折尼拘陀大树之枝插于地上作于荫凉彼所折尼拘陀枝因以菩萨威神力故即从地生更著枝柯叶花子等皆悉具足时人见之唤彼树为羊子所种尼拘陀树

「尔时菩萨食麤食时彼五仙人共相谓言『悉达太子今已失禅复其本性何况不失于持戒也此今成是懈怠之人不得寂定心生愦乱』彼等如是平量讫已于菩萨边生疲倦心诽谤之心舍离菩萨而別他行渐至向于波罗㮈国入鹿野园而修禅定而有偈说

「『彼等苦行五仙人  见于菩萨啖麤食
谓言无有禅定行  放逸自养五大身

佛本行集经向菩提树品第三十

「尔时菩萨欲求于彼麤食之时止欲令身少得气力当于是时而彼善生村主之女从初始见菩萨已来起于彼日为菩萨作布施熟食并及器皿若布施他或复于前未至日中若见沙门若婆罗门乞食来者所乞熟食并及食器而悉布施复心口念如是之愿『借此施食所有功德回施于彼释种大子所苦行者愿令成就早得诸通愿速成就菩提妙果愿令苦行如心所愿悉具足满』如是布施行食并器经过六年

「尔时菩萨六年既满至春二月十六日时内心自作如是思惟『我今不应将如是食食已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今更从阿谁边求美好之食谁能与我如彼美食令我食已即便证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菩萨心作于如是思惟之时有一天子知菩萨心如是思惟速往诣于善生村主二女之边至彼处已即告之言『汝善生女汝若知时菩萨今欲求好美食菩萨今须最上美食食美食已然后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等今可为彼备办足十六分妙好乳糜

「是时善生村主二女闻于彼天如是告已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速疾集聚一千牸牛𤛓乳取转更将饮五百牸牛更別日𤛓此五百牛转持乳将饮于二百五十牸牛后日𤛓此二百五十牸牛之乳还更饮百二十五牛后日𤛓此一百二十五牸牛乳饮六十牛后日𤛓此六十牛乳饮三十牛后日𤛓此三十牛乳饮十五牛后日𤛓此十五牛乳著于一分净好粳米为于菩萨煮上乳糜其彼二女煮乳糜时现种种相或复出于满花瓶相或现功德河水渊相或时现于万字之相或现功德千辐轮相或复现于斛领牛相或现象王龙王之相或现鱼相或时复现大丈夫相或复现于帝释形相或时有现梵王形相或复现出乳糜向上涌沸上至半多罗树须臾还下或现乳糜向上高至一多罗树讫已还下或现出高一丈夫状还入彼器无有一渧离于彼器而落余处煮乳糜时別有一善解海算数占相师来至彼之处见其乳糜出现如是诸种相貌善占观已作如是语『希有希有是谁得此乳糜而食彼人食已不久而证甘露妙药

「尔时菩萨至于二月二十三日于晨朝时齐整著衣欲向优娄频蠡聚落而行乞食渐渐至于难提迦村至彼村已在村主家大门之外默然而立欲求食故是时善生村主之女见于菩萨在其门边默然求食见已即便取一金钵盛贮安置和蜜乳糜满其钵中自手执持向菩萨前到已即住白菩萨言『唯愿尊者受我此钵和蜜乳糜怜愍我故

「尔时菩萨见彼乳糜调和于蜜内心如是思惟念言『我今得好封疮之药是故我今应须强發精进之行欲证甘露及正法故又我久来失此法体及是法行今日应须生道路故我今發是誓愿之相我办是意如我今日此所和蜜功德乳糜依时奉持抟食之食依法食已我应须度死命鬼界伏彼死命鬼军之众度于彼岸

「菩萨如是思惟念已受彼乳糜而问善生村主女言姊善仁者我若食此乳糜讫后将此钵器付嘱与谁』善生女言『付与仁者』菩萨复言『我如是器无有用处』善生女言『仁者随意思念所作又我从来布施他食恒常备办并器布施

「尔时菩萨受彼食已从于优娄频蠡聚落正念而出安庠渐至尼连河岸到已即便持所得食安置一边清净之地脱衣入彼河中澡浴除身热气菩萨澡浴身体之时虚空诸天以天种种微妙香末和彼水雨种种杂下雨于水上

「尔时彼处尼连禅河以诸末香种种众花弥满水上合杂而流是时菩萨于彼水中既澡浴已取其袈裟于水中濯出捩晒乾著于体上欲渡彼水波流湍疾身体尫羸不能得越兼复六年精勤苦行身力劣弱不能得济彼河之岸

「尔时彼河有一大树名頞谁那(隋言今者)彼树之神名柯俱婆(隋言小峰)住依彼树时彼树神以诸璎珞庄严之臂引向菩萨是时菩萨执树神手得渡彼河菩萨所浴河内香水一切诸天各各分取将还宫殿以此功德吉祥水故将洒自宫

「尔时彼河尼连禅主有一龙女尼连茶耶(隋言不寡)从地踴出手执庄严天妙筌提奉献菩萨菩萨受已即坐其上坐其上已取彼善生村主之女所献乳糜如意饱食悉皆净尽菩萨既食彼乳糜已缘过去世行檀福报业力熏故身体相好平复如旧端正可喜圆满具足无有缺减

「尔时菩萨食彼糜讫以金钵器弃掷河中时海龙王生大希有奇特之心复为菩萨难现世故执彼金器拟欲供养将向自宫是时天主释提桓因即化其身作金翅鸟金刚宝𭉨从海龙边夺取金钵向忉利宫三十三天恒自供养于今彼处三十三天立节名为供养菩萨金钵器节从彼已来至今不断

「尔时菩萨食糜已讫从坐而起庠渐渐向菩提树彼之筌提其龙王女还自收摄将归自宫为供养故而有偈说

「『菩萨如法食乳糜  是彼善生女所献
食讫欢喜向道树  决定欲证取菩提

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五


校注

隋天竺【大】〔-〕【圣】 阇【大】法师阇【宋】【元】【明】【圣】 下【大】第二十九之二【明】之二【圣】 杂【大】新【圣】 琵琶【大】枇把【圣】 谁【大】诸【圣】 已【大】以【宋】【元】【明】【圣】 故【大】忽【圣】 欲【大】欲【宋】【元】 径【大】经【圣】 隋【大】*此【明】* 憙【大】*喜【宋】*【元】*【明】* 优婆夷【大】优陀夷【宋】【元】【明】【圣】 白粉【大】白芥【宋】【元】【明】 放舍【大】舍放【宋】【元】【明】【圣】 殷重【大】慇重【宋】【圣】 扶舁【大】扶轝【宋】【元】【明】【圣】 發勤【大】*發懃【宋】* 太【大】大【圣】 毫【大】豪【圣】 加【大】珈【宋】【元】【明】【圣】 禅定【大】神定【宋】【元】【明】 欲【大】*欲【明】【圣】* 诚【大】识【圣】 精进【大】精懃【宋】【元】【明】精勤【圣】 喜【大】*憙【圣】* 知见【大】*智见【宋】【元】【明】【圣】* 荫【大】*阴【宋】【元】【明】【圣】* 欲【大】欲【宋】【元】 欲【大】故【圣】 煑【大】者【圣】 酥【大】*苏【宋】【元】【圣】* 饮【大】饭【宋】【元】【明】【圣】 庶几【大】謶讥【宋】 金象【大】金像【宋】【元】【明】【圣】 陀【大】他【圣】 酥【大】*苏【宋】【圣】* 欲【大】欲【圣】 彼【大】*牧【宋】*【元】*【明】* 勤苦【大】懃苦【宋】【元】 已【大】以【元】【明】 插【大】捶【宋】【圣】 荫【大】荫【宋】【元】【明】▆【圣】 罗【大】罪【圣】 佛本行集经【大】〔-〕【明】 上【大】之一【明】〔-〕【圣】 村【大】持【圣】 大子【大】太子【宋】【元】【明】【圣】 𤛓【大】*构【宋】*搆【元】【圣】* 渧【大】滴【宋】【元】【明】 见其【大】其见【宋】【元】【明】【圣】 蠡【大】*螺【圣】* 抟食【大】揣食【宋】【元】【明】 姊善【大】善姊【圣】 将【大】特【圣】 蠡【大】螺【圣】 安庠【大】*安详【元】【明】* 湍【大】遄【宋】【元】【明】 尼连茶耶【大】尼连荼耶【宋】【元】【明】【圣】 踴【大】涌【明】 熏【大】薰【圣】 𭉨【大】𭪿【圣】 庠【大】详【明】
[A1] 鸜【CB】【丽-CB】鹦【大】(cf. K20n0802_p0751c07)
[A2] 琴【CB】【丽-CB】[-]【大】(cf. K20n0802_p0751c16)
[A3] 入【CB】【丽-CB】人【大】(cf. K20n0802_p0752a11)
[A4] 第【CB】【丽-CB】策【大】(cf. K20n0802_p0754b02)
[A5] 看【CB】【丽-CB】者【大】(cf. K20n0802_p0755b11)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佛本行集经(卷25)
关闭
佛本行集经(卷25)
关闭
佛本行集经(卷25)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