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入第二经下半)

△三知足天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兴世圆满教轮解脱门

得总相法门诸佛将兴皆生彼天下生之时普应法界顿阐华严为圆满相

喜乐海髻天王得尽虗空界清净光明身解脱门

光明色身皆徧空界了不可取故云清净

最胜功德幢天王得消灭世间苦净愿海解脱门

以净愿力灭惑业苦

寂静光天王(至)得普净一切众生界解脱门

△四五可知

宝峰月天王得普化世间常现前无尽藏解脱门

普即无偏常即无间示其真乐即如来藏

勇健力天王得开示一切佛正觉境界解脱门

自觉知境已入之故示物同悟

金刚妙光天王(至)菩提心令不可坏解脱门

谓以净福坚菩提心

星宿幢天王(至)调伏众生方便解脱门

仰观下化

妙庄严天王得一念悉知众生心随机应现解脱门

即照现迅疾也

△二偈颂赞佛

弥时知足天王(至)普观一切知足天众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徧法界(至)令入难思清净法

前半即出世义上句体智共徧下句悲用皆普后半即圆满教轮前句即实之权为妙门后句会权入实为圆满

佛身普现于十方(至)此喜髻天之所入

二中可知

如来往昔修诸行(至)胜德能知此方便

初二句以行净愿次句杂染本空故前令灭佛法本具故今令满妄尽真显二言相成

如来法身不思议(至)寂静光天解脱门

初二句依体普现若月入百川寻影之月月体不分即体之用用弥法界体用交彻故不思议次句称根说法

众生业惑所缠覆(至)善目照知心喜庆

前半即所净众生具三杂染故上句标下句略示惑相慢是根本憍逸随惑憍谓染自盛事慢谓恃己陵他放逸即是纵荡憍为染法所依慢能长沦生死放逸众惑之本故偏举此三荡者动也谓境风鼓击飘荡驰散次句能净法门谓不取于相当体寂故

一切世间真导师(至)妙光于此能观察

上三可知

十方刹海微尘数(至)此庄严幢之所见

通显上既亲近必当敬养闻法以闻调他为真供养列名中云星宿幢故令庄严与长行互出

众生心海不思议(至)妙庄严天斯善了

前半所知众生心上句标深广下句显相念虑不住多于草故广也深有三义一恒转如流故不住二本体寂然故不动三从缘妄起无別所依次句即一念悉知

△四时分天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时分天王(至)令永离忧恼解脱门

善根若發忧恼自除

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脱门

以无限方便普证法身之境

无尽慧功德幢天王得灭除一切患大悲轮解脱门

悲摧惑苦故名为轮

善化端严天王得了知三世一切众生心解脱门

以三达智知机授法

总持大光明天王(至)忆持一切法无忘失解脱门

总持入理故名为门以慧为体故云光明若取助伴则兼念定念即明记故能忆持定无忘失四无碍等一切诸法皆是所持

不思议慧天王(至)不思议方便解脱门

可知

天王得转法轮成熟众生方便解脱门

转法示菩提之道即是成熟众生之方便

光燄天王得广大眼普观众生而往调伏解脱门

十眼圆见随宜往调

光照天王得超出一切业障不随魔所作解脱门

超出业障使离恶因不随魔作舍恶缘也

普观察大名称天王(至)令受行心清净解脱门

等雨法雨诱令进善使彼受行诲令断恶得心清净此就于天偈通一切

△二偈颂赞佛

尔时时分天王(至)普观一切时分天众而说颂言

佛于无量久远劫(至)永耀众生智慧灯

通显前半己已离后半开發能离善根

如来法身甚广大(至)此是大光之解脱

文并可知

业性广大无穷尽(至)如是慧天之所入

初句即业性言广大者一念造一切故无穷尽者未得对治无能止故有多门故次句善入智了自入开示令他入次句入门多种

转不思议妙法轮(至)此是𦦨天之境界

文亦可知

若有众生一见佛(至)光照天王所行道

初句见佛为缘次二见佛二益一正智生必内超业障二佛为真导岂外逐魔缘既不随魔安造魔业十魔并离故致诸言

一切众会广大海(至)此解脱门名称入

十亦可知

△五三十三天众二初长行十一法

复次释迦因陀罗天王(至)皆明见大欢喜解脱门

承力故忆念念过去佛者曾入此天故三世有二一亦念未来二过去自互相望亦有三世生大喜者境殊胜故庆自福故

普称满音天王(至)广大世无能比解脱门

然佛身无染净大小亦无胜劣犹若虗空云屯即暗日朗即明色昏即劣物隔言小今妄云尽而智光照故清净性空现故广大妙色显故无比皆解脱力故曰能令

慈目宝髻天王得慈云普覆解脱门

大慈不拣冤亲若云无心而普覆

宝光幢名称天王(至)现种种形相威德身解脱门

人天世主多恃威德故佛现超之令其敬喜

發生喜乐髻天王(至)从何福业生解脱门

知其因果差別使物勤修因果并得名福

端正念天王得开示诸佛成熟众生事解脱门

示佛调生令菩萨倣习

高胜音天王得知一切世间成坏劫转变相解脱门

初成后坏住时转变乃至毛孔细刹皆悉知之言转变者福人出世则琳琅现矣薄福者出则荆棘生焉

成就念天王得忆念当来菩萨调伏众生行解脱门

佛毛现因调行天忆则能思齐

净华光天王得了知一切诸天快乐因解脱门

一切诸乐以佛为因具胜德故就乐增胜说诸天耳

知日眼天王(至)受生善根俾无痴惑解脱门

受生善根即念佛力开示令不迷惑则去放逸而进修

自在光明天王(至)永断种种疑解脱门

疑自疑他疑理疑事有多种种如闻空疑断闻有疑常闻双是则疑其两分闻双非疑无所据又闻空疑有闻有疑空等互相疑也今开之使悟

△二偈颂赞佛

尔时释迦因陀罗天王(至)而说颂言

偈中亦有十一

我念三世一切佛(至)以佛威神皆得见

云平等者化仪同故又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如来有去来今

佛身广大徧十方(至)此道普称能观见

初句广大次句无比次句清净然古德明通有六义一广谓总法界为身故二徧全徧一尘至十方故三妙色即无色无色之色故四胜无有比故五益利物无涯故六用光破暗故

如来方便大慈海(至)宝髻天王斯悟了

前半即慈云上句果大下句因深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又依方便立俱称深广故致海言次句即普覆也

我念法王功德海(至)此解脱处华王入

文并可知

若念如来少功德(至)智眼于此能深悟

初二句即前善根少功德者以少况多彰因为胜次句即人天受生故离三恶怖

寂灭法中大神通(至)此光明王之所得

初句即能开之法是寂灭智通次二句由普应故疑皆断也

△六日天子二初长行十一法既为日天多辨光益

复次日天子(至)尽未来劫常为利益解脱门

名及法门皆是总也谓佛身智光犹如彼日无私而照是曰净光此光体也次辨光用略有四义一约心高下齐明故名普照二约处则穷十方界三约时尽于未来四约功用常无间断如斯利益即大智之功

光𦦨眼天子(至)令入智慧海解脱门

众生本有佛智如海潜流今佛以随彼彼类身设种种方便务在开悟令其证入

须弥光欢喜幢天子(至)令勤修无边净功德解脱门

众生爱染漂泊无依佛德无碍应为其主随修绝染名净功德一行契理即曰无边况其具修耶

净宝月天子得修一切苦行深心欢喜解脱门

以智导悲为物受苦故深欢喜

勇猛不退转天子(至)益其精爽解脱门

体离障惑用而遂通故云无碍若身若智俱得称光周而不偏故云普照身心明利是益精爽爽明也大集经云国王护法增长三种精气一地精气谓五谷丰熟二众生精气谓形貌端严无诸疾疫三善法精气谓修施戒信等今文正在第三益其福智义兼前二法力远资故

妙华缨光明天子(至)令生欢喜信解海解脱门

身智二光净物身心信解深广于何不喜

最胜幢光明天子(至)令成办种种妙功德解脱门

昼则勤心修善业故

宝髻普光明天子(至)种种色相宝解脱门

谓无缘大悲坐于道树出多奇宝故色相宝者应言宝色相圆明可贵故以宝为体宝庄严故具十莲华藏尘数故云种种一一色相用周法界名现无边境如是皆从大悲海流悲海包纳不拣贤愚故

光明眼天子(至)令见法界藏解脱门

慧除痴翳法眼则净净见法界法界即藏藏如前说

持德天子得發生清净相续心令不失坏解脱门

于诸佛所發生清净心曾一供养能令其福续至菩提故如出现品食金刚喻况相续耶

普运行光明天子(至)令成就所作业解脱门

使物居业莫越日光令人进德宁过法义

△二偈颂赞佛亦有十一

尔时日天子承佛威力(至)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智慧光(至)种种调伏多方便

前半净光普照后半常为利益灭恶生善破愚为智等为多方便

如来色相无有边(至)如是法门欢喜得

二三可知

为利世间修苦行(至)宝月能知此方便

前半即一切苦行此有四难一背己利世难二行相唯苦难三处经诸有难四时劫无量难于此具行故云一切次句明深心欢喜亦有四义一为物苦行满本愿故义在初句二智照苦性本空寂故即有光明照空三徧净无染非杂毒故即徧净如空四自他有果非无利故即第三句全

佛演妙音无障碍(至)此华缨天所入门

光网之义如贤首品

世间所有诸光明(至)此胜幢光之解脱

通明省显胜以辨难思故能成办诸妙功德言世不及者世虽多光益非究竟佛光虽少必彻真源不可尽故以一况诸

一切诸佛法如是(至)此是德天方便力

文并可知

一法门中无量门(至)普运光天之所了

初句即能照法门犹一日宫千光并照随举一法有无量门然有二义一约相类如一无常门有生老病死聚散合离得失成坏三灾四相外器内身刹那一期生灭转变染净隐显皆无常门余亦如是二就性融不可尽也次二句普运照义一日周天则日日无尽一门历事则劫劫难穷方便多门终归一极广者无边大者无生

△七月天子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月天子得净光普照法界摄化众生解脱门

名法门亦总称也光有身智二殊法界亦事理两別事即机之身心及所依刹身光照身令觉照刹令净智光照心破痴照理令显身智二光相即则所照四法亦融以之称普并除惑障俱得净名

华王髻光明天子(至)令普入无边法解脱门

悲心普观授以多法令入无边法界

众妙净光天子(至)种种攀缘转解脱门

众生藏识皆名心海前七转识名攀缘转转谓转生亦流转也缘境非一立种种名故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喻云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期既知机殊随应授法

安乐世间心天子(至)令踊跃大欢喜解脱门

谓示物圣乐令得初地此乐本有染而不染为不思议

树王眼光明天子(至)随时守护令成就解脱门

谓以菩提心为家二利为作业并以身口为牛利智为犂耕于心地下闻熏种生信解芽起正行茎开诸觉华获菩提果自利则以不放逸随时守护利他则以能化大愿守护不令魔惑禽兽侵犯从因至果得成就也

出现净光天子(至)令现见受苦受乐事解脱门

谓慈护现乐悲救其苦令见因果断恶修善名真救护

普游不动光天子得能持清净月普现十方解脱门

以佛智风持大悲月使明见正觉离苦清凉

星宿王自在天子(至)无相无自性解脱门

一切法有二种一是所迷谓缘起不实故如幻缘成故无性二是能迷谓徧计无物故如空妄计故无相又缘起法有二义一无相如空则荡尽无所有是相空也二无自性如幻则业果恒不失即性空也此二不二为一缘起是故两喻共显一法既不迷能所则悟真如成正智火

净觉月天子得普为一切众生起大业用解脱门

悲愿为物现相好形是大业也

大威德光明天子得普断一切疑惑解脱门

毛光普演何疑不断

△二偈颂赞佛

尔时月天子承佛威力(至)而说颂言

佛放光明徧世间(至)华髻如是观于佛

初二可知

众生心海念念殊(至)此妙光明之解脱

初句即心海攀缘转若以生灭八识即彼第八亦名为转以恒转故云念念殊恒故非断转故非常新新而生念念而灭念念殊故体恒不即彼如来藏功德常具义亦不离如彼瀑流离水无流离流无水又如海波涛有漂溺故多畜养故法合思之次句明了知谓此识深细唯佛智知故次句示心海性即是佛智不令外求称机故喜

众生无有圣安乐(至)安乐思惟如是见

初二句明失圣乐圣安乐者即圣智涅槃本有今无故沉迷妄苦次句明与示其性有乐非苦外名不思议见性得乐性即是门

如来希有大慈悲(至)此目光天所了知

但是法说如来即田主也悲佃物田为利入有是所作业为利同于求果入有似于耕犁说法即是下种劝善正当守护令熟可知

世尊开阐法光明(至)净光见此生欢喜

前悲救护语其本心此明智光彰其所用悲智相导能真救也

佛为一切福所依(至)不动能知此方便

初句佛为福依月为凉本次句应言大风持宫而今云尔即是转喻大地如佛宫室如福次句即照现义亦清凉义

智火大明周法界(至)星宿王天悟斯道

八中可知

佛如虗空无自性(至)净觉天王如是见

初句佛如虗空大业性也次句大业体也不利众生非大业故次句大业相依光有影可以知动静依镜有像可以辨妍然彼影像无自性如来相好当知亦尔

佛身毛孔普演音(至)如是解脱光天悟

(入第三经)

△二八部四王众八段初四段皆初一是天义如前释初乾闼婆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持国乾闼婆王(至)摄一切众生解脱门

即东方天王谓摄受折伏逆顺多端善巧应机故名自在

树光乾闼婆王得普见一切功德庄严解脱门

谓令众生见佛一切功德严佛一毛而为利益一一皆尔故云普见

净目乾闼婆王(至)忧苦出生欢喜藏解脱门

以慈愍方便除忧则喜生忧苦既如海广深喜乐亦难尽名藏然则世之忧喜生乎利害利害存乎情偽苦乐存乎吉凶吉凶存乎爱恶爱恶尽则吉凶苦乐皆亡情偽息则利害忧喜永断如此方为永断忧苦喜乐生焉

华冠乾闼婆王得永断一切众生邪见惑解脱门

谓得佛决定智光则邪惑永断

喜步普音乾闼婆王(至)泽一切众生解脱门

谓慈云普荫材与不材皆凉慧泽广云三草二木咸發

乐摇动美目乾闼婆王(至)令一切获安乐解脱门

现身益物也称性普应故广大具相清净故妙好

妙音师子幢乾闼婆王(至)一切大名称宝解脱门

佛出说法是大名称佛法众僧俱称为宝令此远闻义云普散

普放宝光明乾闼婆王(至)光明清净身解脱门

身光普照尘不能染见者必欢智光悦机惑累不生又欢喜也故云大喜

金刚树华幢乾闼婆王(至)令见者欢喜解脱门

法水徧滋菩提实行行既树立见者必欢无复二乘一切皆菩提树也

普现庄严乾闼婆王(至)与众生安乐解脱门

一多无碍名为佛境天王智达故云善入

△二偈颂赞佛

尔时持国乾闼婆王(至)而说颂言

诸佛境界无量门(至)此道普音能悟入

前五可知

佛身清净皆乐见(至)美目于斯善开示

初句现身次句一切获安乐世间即一切也无尽乐总显也谓佛现于世足履影覆若在人天现增快乐若在下苦七日之中身心安乐乃至终获涅槃之乐故云无尽次句別示出世因果之乐先因后果先世后出世皆次第义又总取偈意佛身清净是解脱因生无尽乐是解脱果世无尽乐又解脱因能现净身又解脱果又佛身清净是乐见因乐见即为清净身果众生乐见是安乐因无尽安乐是乐见果无尽安乐是净身因能现净业是无尽果如是展转因果名次第成

众生迷惑常流转(至)师子幢王能演畅

初二句宝所济机坚谓难坏密谓无隙间无空处智不得生次句正散宝也

如来普现妙色身(至)妙音如是观于佛

结句应云普放宝光如是见而云妙音译者之误妙音属前师子幢故

大智方便无量门(至)此金刚幢善观察

初二句法水普滋次句道树普荣也又方便多门是开权也入菩提行是显实也种种方便但为一乘是普滋也

一刹那中百千劫(至)此乐庄严之解脱

初二句佛境也次句安乐也佛力能现无所动者遮妄见也非促多劫就一刹那非展刹那受于多劫本相如故名无所动随应度者佛力令见

△二鸠茶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增长鸠槃茶王得灭一切冤害力解脱门

即南方天王谓内惑外讐皆名冤害安住忍力并能伏之

龙主鸠槃茶王得修习无边行门海解脱门

二利之行趣果曰门深广难穷名无边海

庄严幢鸠槃茶王得知一切众生心所乐解脱门

知其现欲如应化伏

饶益行鸠槃茶王(至)大光明所作业解脱门

钝识者现之以通利智者示之以法徧世多劫名普成就并如虗空故云清净俱能照世即是光明三轮化生是所作业

可怖畏鸠槃茶王(至)安隐无畏道解脱门

世间惑苦可畏不安菩提涅槃安隐无畏万行为其因道则畏灭果成矣

妙庄严鸠槃茶王得消竭一切众生爱欲海解脱门

爱欲漂流深广如海智日赫照则妄竭真明

高峰慧鸠槃茶王得普现诸趣光明云解脱门

谓于诸趣普现身云曜通明等之电光也

勇健臂鸠槃茶王得普放光明灭如山重障解脱门

身智光明遣除二障

无边净华眼鸠槃茶王(至)不退转大悲藏解脱门

多劫修悲究竟灭苦为不退转悲多方便故复名藏为安众生所以开示

广大面鸠槃茶王得普现诸趣流转身解脱门

称性神通无来去而流转

△二偈颂赞佛

尔时增长鸠槃茶王(至)而说颂言

成就忍力世导师(至)是故其身最严净

通明已灭[*]冕之大者莫越憍慢有之则卑陋灭之则端严

佛昔普修诸行海(至)可畏能观此法门

上四可知

欲海漂沦具众苦(至)此妙庄严之所悟

初句欲海欲为苦本云具众苦次二句消竭既欲恶止当说善行

佛身普应无不见(至)如是法门高慧入

初句普现身云次句明等电光故云种种次句兼明雷雨雷有二义一远震二發生谓蛰虫發动草木發萌圆音之雷可以思准

清净光明不唐發(至)此广面王心所了

△三龙王众准偈及梵本皆有十一长行脱第五但有十法初长行得法

复次毗楼博叉龙王(至)示现无量众生身解脱门

初一即西方天王法门及第二如偈当释

云音幢龙王(至)说佛无边名号海解脱门

与偈文通有六义一诸趣是化处二净音是化具三佛名是化法四神通是化本五众生是化机六随乐是化意

𦦨口龙王得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脱门

谓一毛普现无边依正以毛称性能广容故广容即是普徧故能现之佛还自住于毛孔所现刹中能所无杂依正区分大小宛然名建立差別五静法云准梵本有𦦨龙王得一切众生嗔痴盖缠如来慈愍令除灭解脱门谓大慈居怀则三毒俱灭然有本云𦦨口龙王得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脱门今依有本建立差別者随机化故

云幢龙王得开示一切众生大喜乐福德海解脱门

佛大慈悲是福德海二资粮满然后得故众生慈福即是百川佛毛示现以表同体既知同体自然朝宗因示悟入故得大喜乐

德叉迦龙王(至)灭除一切怖畏解脱门

慈音智俱故云清净净无贪爱何畏何忧

无边步龙王(至)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脱门

谓于身中现身土也

清净色速疾龙王(至)大爱乐欢喜海解脱门

观佛昔行深广故爱乐欢喜海言通二谓欢喜供养

普行大音龙王(至)悦意无碍音解脱门

为众演音故云示现音有四义一类多谓一切二普徧谓平等三称根清雅故云悦意四一音随类故云无碍无碍即方便也

无热恼龙王(至)灭一切世间苦解脱门

谓此无热龙住清凉池出香美水流注四海导引百川时布慈云降霔甘泽是故能灭诸世间苦

△二偈颂赞佛

尔时毗楼博叉龙王(至)而说颂言

偈有十一

汝观如来法常尔(至)彼畏涂沦坠者

诸龙有四热恼名炽然苦今并有治一金翅所食苦初句为治以观佛法同三归故二行欲时复本身苦三鳞甲细虫苦并第二句为治学佛等利故四热砂著身苦后二句为治以不堪虫痒热砂中𩨍今大慈哀愍故能治之有说四苦无鳞甲细虫而有风吹宝衣露身之苦亦以第二句治之就龙且说龙趣末句约佛通畏涂

一切众生种种別(至)婆竭如是观于佛

此就佛论示现前约龙云能转又前一念时促今一毛处小二文影略

佛以神通无限力(至)无热大龙能悟此

余九可知但第五偈即前所脱

△四夜叉众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毗沙门夜叉王(至)救护恶众生解脱门

即北方天王得以无边等者谓善者自乐不待加哀恶者必苦心则偏重巧救多门故云无边又此天能伏恶鬼令不犯众生是救护也

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观察众生方便救护解脱门

智观悲救救苦护善不滞空有故云方便

严持器仗夜叉王(至)一切甚羸恶众生解脱门

恶业障重名甚羸恶又羸无善力谓一阐提恶即弊恶谤方等经者明示妙理是谓资益

大智慧夜叉王得称扬一切圣功德海解脱门

倣佛叹佛得名闻果

𦦨眼主夜叉王得普观察一切众生大悲智解脱门

悲智二照合为一心与法身俱故恒观察

金刚眼夜叉王(至)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解脱门

妙音说法利益多端唯应度者声暨能益

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诸法义解脱门

教广理深一句能演即是普入

勇敌大军夜叉王(至)令住于道无空过者解脱门

令物离邪则能住正为守护矣然住正道者则不分別是邪是正云不思议

富财夜叉王(至)令恒受快乐解脱门

集福德因受快乐果由身智光得增长也

力坏高山夜叉王(至)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脱门

念佛修因生十力果天未证极故云随顺

△二偈颂赞佛

尔时多门大夜叉王(至)而说颂言

众生罪恶深可怖(至)此高幢王所了知

偈十文显可知

△五摩睺罗伽众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善慧摩睺罗伽王(至)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

普现威光名为神通不动性净示涅槃因故云方便依因集德必得无依涅槃

净威音摩睺罗伽王(至)得清凉悦乐解脱门

除惑契寂是清凉因清凉悦乐是涅槃果

胜悲庄严髻摩睺罗伽王(至)入清净法解脱门

善者善之不善者佛示善之善觉示亡乃入本净

妙目主摩睺罗伽王(至)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

福非福相染不可著非福现福名自在相佛佛无二是平等相

灯幢摩睺罗伽王(至)令离黑暗怖畏道解脱门

无智黑因如灯开示怖畏苦果如幢为归

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至)生欢喜解脱门

以知佛德同空己一性故欢喜也

师子臆摩睺罗伽王(至)救护主解脱门

见理决断闻深不怖闻浅不疑闻非深非浅意而有勇八风不倾为勇猛力既以自正必能正他为救护主

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至)生无边喜乐解脱门

往修喜因故见念皆喜

须弥臆摩睺罗伽王(至)到彼岸满足解脱门

见理智成则缘不动智为行本诸度悉圆亦犹海纳百川更不流矣

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至)开示平等道解脱门

开生等理示佛等应破情不等令悟性等为平等道

△二偈颂赞佛

尔时善慧威光摩睺罗伽(至)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性清净(至)此妙光明能善入

十偈如次文显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䟽卷第八


校注

省疑劣 冕疑冤下同 婆疑娑
[A1] 已【CB】巳【卍续】
[A2] 己【CB】巳【卍续】
[A3] 己已【CB】巳巳【卍续】
[A4] 己【CB】巳【卍续】
[A5] 已【CB】巳【卍续】
[A6] 己【CB】巳【卍续】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华严经疏注(卷8)
关闭
华严经疏注(卷8)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