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二十一(初分之二十一)

百众学法之三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诸比丘欲供设种种饮食即其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著衣持钵往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饮食时有六群比丘颊居士见已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食如似猕猴」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颊食食尸叉罽赖尼

是中颊食者令两颊鼓起如似猕猴状耶

若故作大满口鼓起颊食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日时欲过或命难梵行难疾疾食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一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诸比丘供设种种好美食即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著衣持钵往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饭食六群比丘嚼饭作声食居士见已嫌言「此沙门释子无有惭愧乃至何有正法如上食如似猪狗骆驼牛驴乌鸟」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嚼饭作声食」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诃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言「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嚼饭作声食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嚼饭作声食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嚼乾饼及燋饭𧀹苽果庵婆罗果阎卜果葡萄胡桃椑桃风梨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二竟)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诸比丘供设种种好食即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著衣持钵往诣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饮食六群比丘大噏饭食居士见已嫌言「此沙门释子无有惭愧乃至何有正法如上食如似猪狗骆驼牛驴乌鸟」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大噏饭食尸叉罽赖尼

是中噏饭者张口遥呼噏

若比丘故噏饭食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口痛若食羹酪浆酥毘罗浆若苦酒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三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诸比丘供设种种好食即其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著衣持钵往诣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饮食六群比丘吐舌舐食时居士见已嫌言「此沙门释子无有惭愧乃至何有正法如上食如似猪狗骆驼牛驴乌鸟」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言「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舌舐食尸叉罽赖尼

舌舐者以舌舐饭抟食

若比丘故作舌舐食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被缚或手有泥及垢腻污舌舐取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四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居士请诸比丘供设种种好食即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著衣持钵往诣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饮食时有六群比丘振手而食居士见已嫌言「此沙门释子无有惭愧乃至何有正法如上食如似王王大臣」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振手食尸叉罽赖尼」若比丘故作振手食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食中有草有虫或时手有不净欲振去之或有未受食手触而污手振去之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五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诸比丘供设种种好食即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著衣持钵往诣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饮食时有六群比丘手把散饭食居士见已嫌言「此沙门释子无有惭愧乃至何有正法如上食如似鷄鸟耶」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手把散饭食尸叉罽赖尼

把散饭者散弃饭

若比丘故作手把散饭食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食中有草有虫或有不净污或有未受食舍弃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六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诸比丘供设种种好食即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著衣持钵往至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饮食时有六群比丘以不净腻手捉饮器食居士见已嫌言「沙门释子无有惭愧乃至何有正法如上以不净手捉饮器如似王王大臣」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污手捉饮器尸叉罽赖尼

是中污手者有腻饭著手

若比丘故作不净腻手捉饮器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草上受叶上受洗手受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七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六群比丘在居士家食已洗钵弃洗钵水及余食狼借在地居士见已讥嫌言「沙门释子无有惭愧乃至何有正法如上多受饮食如饥饿之人捐弃狼借如王大臣」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洗钵水弃白衣舍内尸叉罽赖尼

是中洗钵水者杂饭水

若比丘故作洗钵水弃白衣舍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以器若澡槃承取水持弃外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八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大小便涕唾生草菜上时有居士见已嫌言「沙门释子无有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大小便及涕唾生草菜上如猪狗骆驼牛驴」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大小便涕唾生草菜上尸叉罽赖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已

病比丘不堪避生草菜疲极佛言「病比丘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不得生草菜上大小便涕唾除病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不病故生草菜上大小便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在无草菜处大小便流堕生草菜上或时为风吹或时乌所衔而堕生草菜中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九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水中大小便涕唾居士见已嫌言「此沙门释子无有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水中大小便如似猪骆驼」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水中大小便涕唾尸叉罽赖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时病比丘避有水处疲极佛言「病者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不得净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于水中大小便涕唾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于岸上大小便流堕水中或时为风吹乌衔堕水中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立大小便居士见已嫌言「此沙门释子无有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立大小便如似牛骆驼」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诃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立大小便尸叉罽赖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时诸病比丘疲极不堪蹲佛言「病者无犯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不得立大小便除病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作立大小便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被系缚或时脚𨄔有垢腻若泥污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一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六群比丘与不恭敬反抄衣人说法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诃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与反抄衣不恭敬人说法尸叉罽赖尼」尔时诸比丘疑病反抄衣者不敢为说法佛言「病者无犯自今已去不得与反抄衣不恭敬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若比丘故为反抄衣不恭敬无病人说法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为王王大臣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十二竟)

不得为衣缠颈者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三)

不得为覆头者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四)

不得为裹头者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五)

不得为叉腰者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六)

不得为著革屣者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七)

不得为著木屐者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八)

不得为骑乘者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九)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止宿佛塔中时有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止宿佛塔中」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乃至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在佛塔中止宿尸叉罽赖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时有比丘疑不敢为守护故止宿佛塔中佛言「为守护故无犯自今已去应如是说戒不得在佛塔中止宿除为守护故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为佛塔中止宿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为守护故止宿或为强力者所执或命难梵行难止宿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六群比丘藏财物置佛塔中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藏财物置佛塔中尸叉罽赖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时比丘有疑不敢为坚牢故藏财物著佛塔中佛言「若为坚牢无犯自今已去应如是说戒不得藏财物置佛塔中除为坚牢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为持财物置佛塔中除为坚牢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时有如是病为坚牢故藏著佛塔中或为强力者所执或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一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著革屣入佛塔中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云何汝等著革屣入佛塔中」诸比丘呵责已往诣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著革屣入佛塔中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为著革屣入佛塔中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强力者所执将入塔中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竟)

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尸叉罽赖尼如上(三)

不得著革屣绕塔行尸叉罽赖尼如上(四)

不得著富罗入佛塔中尸叉罽赖尼如上(五)

不得手捉富罗入佛塔中尸叉罽赖尼如上(六)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在塔下坐食已留残食及草污地而去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如上乃至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塔下坐食尸叉罽赖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时诸比丘作塔已施食作房已施食若施池井若众集坐处迮狭疑佛未听我等塔下坐食往白佛佛言「听坐食不应留草及食污地」时有一坐食比丘若作余食法不食比丘若有病比丘不敢留残食草污地佛言「听聚著脚边出时持弃之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不得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污地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为在塔下食已留草及残食污地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聚一处出时持弃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担死尸从塔下过护塔神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于佛塔下担死尸过」呵责已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担死尸从塔下过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担死尸从塔下过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须此道行或为强力者所将去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八竟)

不得塔中埋死尸尸叉罽赖尼如上(九)

不得在塔下烧死尸尸叉罽赖尼如上(七十)

不得向塔烧死尸尸叉罽赖尼如上(七十一)

不得佛塔四边烧死尸使臭气来入尸叉罽赖尼如上(二)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六群比丘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彼所住处神嗔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已往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尸叉罽赖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尔时诸粪扫衣比丘疑不敢持如是衣从塔下过比丘白佛佛言「听浣染香熏已持来入自今已去应如是说戒不得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除浣染香熏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持死人粪扫衣不浣不染不熏从塔下过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浣染香熏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尸叉罽赖尼如上(四)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尸叉罽赖尼如上(五)

不得绕佛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尸叉罽赖尼如上(六)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处尸叉罽赖尼如上

有三事不犯或时有如是病或时道由中而过或为强力者所持将去无犯(七)

不得在佛塔下嚼杨枝尸叉罽赖尼如上(八)

不得向佛塔嚼杨枝尸叉罽赖尼如上(九)

不得佛塔四边嚼杨枝尸叉罽赖尼如上(八十)

不得在佛塔下涕唾尸叉罽赖尼如上(八十一)

不得向佛塔涕唾尸叉罽赖尼如上(二)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佛塔四边涕唾时诸比丘见已嫌责言「汝等云何塔四边涕唾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诃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如上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塔四边涕唾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为塔四边涕唾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大鸟衔置塔边或为风吹去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

尔时佛在舍卫国时六群比丘向塔舒脚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已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如上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向塔舒脚坐尸叉罽赖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彼比丘疑不敢向塔间舒脚佛言「中间有隔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不得向塔舒脚坐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作向塔舒脚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中间隔障或为强力者所持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

尔时佛在拘萨罗国游行向都子婆罗门村尔时六群比丘安佛塔在下房已在上房住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安佛塔在下房已在上房住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为安佛塔在下房已在上房住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持佛塔在下房已在上房住或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

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尸叉罽赖尼如上彼疑不敢为病人说法佛言「听自今已去应如是说戒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人坐己立故为说法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王王大臣捉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

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七)

人在座己在非座不得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八)

人在高坐己在下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九)

人在前行己在不得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九十)

人在高经行处己在下经行处不应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九十一)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应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二)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携手在道行或遮他男女诸居士见已皆讥嫌言「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携手在道行如似王王大臣豪贵长者」诸比丘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已往世尊所头面作礼在一面住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携手在道行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作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有比丘患眼暗须扶接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比丘在大树上受夏安居于树上大小便下尔时树神嗔伺其便欲断其命根尔时诸比丘闻嫌责已往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此一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乃于树上大小便」呵责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不得树上安居不得绕树大小便若先有大小便处大小便无犯」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上树过人尸叉罽赖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尔时诸比丘向拘萨罗国游行于道中值恶兽恐怖上树齐人自念言「世尊制戒不得上树过人」不敢过上即为恶兽所害尔时诸比丘以此因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诸比丘若命难梵行难得上树过人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不得上树过人除时因缘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作上树过人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命难梵行难上树过人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跋难陀络囊中盛钵贯著杖头肩上担尔时诸居士见已谓是官人皆下道避于屏处看之乃知是跋难陀时诸居士皆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云何络囊盛钵肩上担在道而行如似官人令我下道避之」时有比丘闻呵责已往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跋难陀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络囊盛钵贯杖头肩上担行使诸居士下道避之」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是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络囊盛钵贯杖头著肩上而行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作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强力者所逼若被系缚若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五)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六群比丘为执杖不恭敬者说法时诸比丘闻呵责如上往白世尊世尊尔时亦呵责如上已告诸比丘「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人持杖不应为说法尸叉罽赖尼」彼疑不敢为病人持杖者说法佛言「为病人无犯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戒人持杖不恭敬不应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

若比丘故为持杖者说法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王及大臣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

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七)

人持𫓴不应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八)

人持刀不应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九)

人持盖不应为说法除病尸叉罽赖尼如上(一百竟)

七灭诤法

如是七悔过法半月半月说戒经来若有诤事起即应除灭应与现前毘尼当与现前毘尼应与忆念毘尼当与忆念毘尼应与不痴毘尼当与不痴毘尼应与自言治当与自言治应与觅罪相当与觅罪相应与多人觅罪当与多人觅罪应与如草覆地当与如草覆地

四分律卷第二十一


校注

律【大】律藏【宋】【元】【明】【宫】【圣】 初分之二十一【大】〔-〕【宋】【元】【明】【宫】初分律卷二十一【圣】 (姚秦译)十六字【大】*〔-〕【圣】* 罽宾【大】*〔-〕【宋】【元】【明】【宫】* 等【大】*〔-〕【宋】【元】【明】【宫】* 百众学法之三【大】初分七灭诤揵度法第八【宋】【元】【宫】初分七灭诤揵度法【明】〔-〕【圣】 饮食【大】*饭食【宋】【元】【明】【宫】* 食【大】食食【宋】【元】【明】【宫】【圣】 嫌【大】*讥嫌【圣】* 尸叉【大】下同式叉【圣】【圣乙】下同 犯【大】〔-〕【宫】【圣】【圣乙】 为【大】谓为【宋】【元】【明】【宫】【圣乙】 竟【大】*〔-〕【圣乙】* 骆【大】𮪞【圣】【圣乙】 乌【大】马【圣】 苷【大】甘【宫】【圣】 𧀹苽【大】蔗苽【宋】【元】蔗瓜【明】【宫】蔗爪【圣】 葡萄【CB】【丽-CB】蒲萄【大】蒲桃【宋】【元】【宫】【圣】【圣乙】 风【大】〔-〕【圣】 世尊【大】佛【宋】【元】【明】【宫】 食【大】*〔-〕【宋】【元】【明】【宫】* 食【大】〔-〕【宫】 酪【大】乳酪【圣乙】 酥【大】苏【宋】【元】【明】【宫】 舐【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手【大】〔-〕【圣乙】 王【大】〔-〕【圣】【圣乙】 呵责【大】呵责六群比丘【宋】【元】【明】【宫】 最【大】*〔-〕【圣】* 谓【大】*〔-〕【圣】* 其【大】*〔-〕【圣】【圣乙】* 饭【大】饮【圣乙】 也【大】耶【宋】【元】【明】【宫】【圣】 手【大】〔-〕【宋】【元】【明】【宫】【圣乙】 如似【大】似如【宫】【圣】【圣乙】 污【大】*腻【宋】【元】【明】【宫】食【圣乙】* 及【大】乃至【宋】【元】【明】【宫】 狼借【大】*𦵧借【宋】【元】【宫】* 捐【大】〔-〕【圣】【圣乙】 以【大】令【宋】【元】【明】【宫】【圣】【圣乙】 何有【大】有何【元】【明】 如【大】如似【宋】【元】【明】【宫】 其【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草菜【大】菜草【宋】【元】【明】【宫】 为【大】谓【明】 乌【大】乌鸟【宋】【元】【明】【宫】 最【大】〔-〕【圣乙】 净【大】〔-〕【宋】【元】【明】【宫】 于【大】为【宋】【元】【明】【宫】 最【大】〔-〕【圣】 比丘【大】〔-〕【宫】【圣】【圣乙】 最【大】〔-〕【圣乙】 最【大】*〔-〕【圣】* 五十【大】〔-〕【圣】【圣乙】 三【大】五十三竟【宋】【元】【明】【宫】三竟【圣乙】 四【大】五十四竟【宋】【元】【明】【宫】四竟【圣乙】 五【大】五十五竟【宋】【元】【明】【宫】五竟【圣乙】 叉【大】扠【圣】【圣乙】 六【大】五十六竟【宋】【元】【明】【宫】六竟【圣乙】 七【大】五十七竟【宋】【元】【明】【宫】七竟【圣乙】 八【大】五十八竟【宋】【元】【明】【宫】八竟【圣乙】 九【大】五十九竟【宋】【元】【明】【宫】九竟【圣乙】 时【大】时有【宋】【元】【明】【宫】 无【大】不【圣】 力【大】〔-〕【宋】【元】【明】【宫】【圣乙】 其中【大】〔-〕【圣】【圣乙】 财【大】〔-〕【圣】 时【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力【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六十【大】〔-〕【宋】【元】【宫】【圣】 时【大】〔-〕【宋】【元】【明】【宫】【圣乙】 诸【大】〔-〕【宋】【元】【明】【宫】【圣乙】 谓【大】说【圣乙】 力【大】〔-〕【宋】【元】【明】【宫】【圣乙】 将【大】唤【宋】【元】【明】【宫】 二竟【大】六十二竟【明】 革屣【大】*革蓰【圣】* 三【大】三竟【宋】【元】【宫】【圣乙】六十三竟【明】 塔【大】佛塔【宋】【元】【明】【宫】【圣乙】 四【大】四竟【宋】【元】【宫】【圣乙】六十四竟【明】 五【大】五竟【宋】【元】【宫】【圣乙】六十五竟【明】 六【大】六竟【宋】【元】【宫】【圣乙】六十六竟【明】 迮狭【大】窄狭【宋】【元】【明】【宫】迮陜【圣乙】 敢【大】故【宋】【元】 谓【大】*〔-〕【圣】* 七竟【大】六十七竟【明】 嗔【CB】【宋】【元】【明】【宫】【圣】【圣乙】*慎【大】* 八竟【大】六十八竟【明】 中【大】下【宫】【圣】 九【大】九竟【宋】【元】【宫】【圣乙】六十九竟【明】 下【大】上【宋】【元】【宫】 七十【大】七十竟【宋】【元】【明】【宫】【圣乙】 塔【大】塔下【宋】【元】【明】【宫】【圣乙】 七十一【大】一竟【宋】【元】【宫】七十一竟【明】【圣乙】 二【大】二竟【宋】【元】【宫】【圣乙】七十二竟【明】 其【大】〔-〕【圣】【圣乙】 至【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最【大】〔-〕【圣乙】 来【大】〔-〕【宋】【元】【明】【宫】 三【大】三竟【宋】【元】【宫】【圣乙】七十三竟【明】 四【大】四竟【宋】【元】【宫】【圣乙】七十四竟【明】 五【大】五竟【宋】【元】【宫】【圣乙】七十五竟【明】 使【大】〔-〕【圣】【圣乙】 臭【大】〔-〕【圣】 六【大】六竟【宋】【元】【宫】【圣乙】七十六竟【明】 将【大】呼【宋】【元】【明】【宫】 七【大】七竟【宋】【元】【宫】【圣乙】七十七竟【明】 八【大】八竟【宋】【元】【宫】【圣乙】七十八竟【明】 九【大】九竟【宋】【元】【宫】【圣乙】七十九竟【明】 八十【大】八十竟【宋】【元】【明】【宫】【圣乙】 八十一【大】一竟【宋】【元】【宫】八十一竟【明】【圣乙】 二【大】二竟【宋】【元】【宫】【圣乙】八十二竟【明】 三【大】三竟【宋】【元】【宫】八十三竟【明】 其【大】〔-〕【圣】【圣乙】 脚【大】脚坐【宋】【元】【明】【宫】 隔障【大】有隔【圣】隔【宋】【元】【明】【宫】【圣乙】 力【大】〔-〕【宫】【圣乙】 四【大】四竟【宋】【元】【宫】【圣乙】八十四竟【明】 五【大】五竟【宋】【元】【宫】【圣乙】八十五竟【明】 立【大】去【宋】【元】【明】【圣乙】 六【大】六竟【宋】【元】【宫】【圣乙】八十六竟【明】 七【大】七竟【宋】【元】【宫】【圣乙】八十七竟【明】 八【大】八竟【宋】【元】【宫】【圣乙】八十八竟【明】 九【大】九竟【宋】【元】【宫】【圣乙】八十九竟【明】 后【大】后行【宋】【元】【明】 九十【大】九十竟【宋】【元】【明】【宫】【圣乙】 九十一【大】一竟【宋】【元】【宫】九十一竟【明】 二【大】二竟【宋】【元】【宫】【圣乙】九十二竟【明】 中【大】〔-〕【圣】【圣乙】 最【大】*〔-〕【圣】【圣乙】* 三【大】三竟【宋】【元】【宫】【圣乙】九十三竟【明】 非沙门法【大】〔-〕【宋】【元】【明】【宫】 恶兽【大】*恶狩【宋】【元】【宫】* 比丘【大】比丘比丘尼【宋】【元】【明】【宫】 四【大】四竟【宋】【元】【宫】【圣乙】九十四竟【明】 非沙门法【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如【大】女【宫】 系【大】〔-〕【宋】【元】【明】【宫】 五【大】五竟【宋】【元】【宫】【圣乙】九十五竟【明】 诸【大】〔-〕【圣】 六【大】六竟【宋】【元】【宫】【圣乙】九十六竟【明】 七【大】七竟【宋】【元】【宫】【圣乙】九十七竟【明】 八【大】八竟【宋】【元】【宫】【圣乙】九十八竟【明】 九【大】九竟【宋】【元】【宫】【圣乙】九十九竟【明】 七灭诤法【大】〔-〕【宋】【元】【明】【宫】【圣】【圣乙】 觅罪【大】*语【圣】【圣乙】* 次页不分卷及章【圣乙】 律【大】*律藏【宋】【元】【明】【宫】*
[A1] 死尸【CB】【丽-CB】尸死【大】(cf. K23n0896_p0206a11)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四分律(卷21)
关闭
四分律(卷21)
关闭
四分律(卷21)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