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律异相卷第一

如来应迹投缘随机阐教兼被龙鬼匪直天人化启憍陈道终须跋文积巨万简累大千自西徂东固难得而究也若乃刘向校书言久蕴汉明感梦灵证弥彰自兹厥后传译相继三藏奥典虽已略周九部杂言通未区集

皇帝同契等觉比德遍知大弘经教并利法俗广延博古旁采遗文于是散偈流章往往而出今之所获盖亦多矣

圣旨以为象正浸末信乐弥衰文句浩漫鲜能该以天监七年

勅释僧旻等备钞众典显证深文控会神宗辞略意晓于钻求者已有太半之益但希有异相犹散众篇难闻秘说未加标显又以十五年

勅宝唱钞经律要事皆使以类相从令览者易了

勅新安寺释僧豪兴皇寺释法生等相助检读于是博综经籍择采秘要上询神虑取则成规凡为五十卷又目录五卷分为五秩名为经律异相将来学者可不劳而博矣

天部

  • 三界诸天一
  • 二界成坏二
  • 劫之修短三
  • 日四
  • 月五
  • 星六
  • 雷七
  • 电八
  • 云九
  • 风十
  • 雨十一

三界诸天第一

  • 欲界一
  • 色界二
  • 无色界三

欲界六天第一

  • 四天王一
  • 忉利二
  • 炎摩三
  • 兜率四
  • 化乐五
  • 他化六
  • 魔天七

四天王天一

四天王居须弥四埵皆高四万二千由旬(大智论云须弥四边有悉名游乾陀各高四万二千由旬四天王治化其上)东方天王名提头赖咤城号上贤南方天王名毘娄城号善见西方天王名毘娄博叉城号周罗(或作周罢未详得失)

北方天王名毘沙门凡住三城一号可畏二名天敬三名众归四王身长皆半由旬衣长一由旬广半由旬其重二分天寿五百岁少出多减以人间五十岁为天一日一夜亦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也(五百岁即人间九万岁也)食净揣食洗浴衣服为细滑食男娶女嫁身行阴阳一同人间以昔三业善今生为天自然化现在天膝上形之大小如人间两岁(別记云男坐父膝上女坐母膝上)儿生未久便自知饥七宝妙器盛百味食若福多者饭色自白若福中者饭色自青若福少者饭色自赤儿食消化化后若渴宝器甘露如食之色饮不留停如苏投火身体长大便与天等入池沐浴诣香树下枝条垂曲取香涂身衣庄严具华鬘宝器果实乐器各有树出遍往诣之随意所取(楼炭经说大同小异文多不载)入诸园林无数天女鼓乐弦歌语笑相向深生染著视西忘东当其戏乐忘其初生所念识知承先世善得生天上(楼炭经略同)池沼清澄华果荣茂其城七重皆广六千由旬栏楯罗网宫墙行树皆悉七重毘沙门王常有五大鬼神一名那阇娄二名檀陀罗三名醯摩拔陀四名提偈罗五名修逸路摩随侍侧半月三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四天王常以八日勅诸使者汝等案行世间观察人民孝父母敬沙门及婆罗门长老受持斋戒布施者不使者奉教具启善恶闻恶不悦言善则喜十四日四王常遣太子案行天下十五日四天躬自履历然后诣善法殿具启帝闻恶则忧言善则乐说偈叹受持斋戒人与我同行(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又出大智论娄炭经)

忉利天第二

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王名释提桓因(梁言能作天王)身长一由旬衣长二由旬广二由旬衣重六铢寿天千岁少出多减若欲终时有五相现一者衣裳垢腻二者头上华萎三者身体臭秽四者腋下汗流五者不乐本座见五事时心大苦恼如地狱苦饮食嫁娶犹如四天身体相近以气成阴阳(出三法度经云行欲如人)以身口意善生忉利天自然化现在天膝上如三岁儿天即认言是我男我女自识前世布施持戒欲得饮食随满金器福有深浅食有优降如四天王天城纵广八万由旬(楼炭经云广长三百二十万里)其城七重九百九十九门门有六十青衣夜叉守之(长阿含经云高六十由旬相去五百由旬有一门门有五百鬼神守卫)三十三天金城银门银城金门如是七宝互为城门楼阁台观周匝围绕园林浴池宝花间杂宝树行列华果繁茂香风四起悦可人心异类奇鸟无数和鸣其四园中各有二石各纵广五十由旬七宝所成软若天衣(楼炭经说相似文多不载)麁澁园尽乐园中间有难陀池纵广百由旬其水清澄七重宝堑生四种华青黄赤白红缥杂色香气普熏闻一由旬根如车毂汁白如乳味甘如蜜复有杂园大欢喜园中间有树名昼度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其香逆风百由旬内忉利殿南又有一树名波质拘耆罗高四千里枝叶分布二千里风吹花香逆风行闻二千里当树花时诸天共坐树下以为欢乐经游天一百二十日帝释有三十二大臣故言三十三天也各有宫皆在城内游戏园中必经七日麁澁者入此园时身体麁澁画者入此园时身体自然种种画色以相悦乐杂者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放诸婇女与诸天子杂游独与舍脂共在一处名为杂大喜者入此园时心大欢喜(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又出楼炭大智论华严涅槃)

炎摩天第三

炎摩(梁言时)风轮所持在虚空中王名善时(大智论云妙善)身长二由旬衣长四由旬广二由旬衣重三铢从树而出明净光曜有种种色身体光明不须日月身口意善或以灯烛明珠等施持戒禅定等业生炎摩天寿天二千岁少出多减食饮婚欲犹如忉利天(三法度经云以染著意相抱成欲若不深著不成欢乐耳)初生之形如人间四岁忉利天光明所不能及(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又出楼炭经大智论华严)

兜率天第四

兜率(梁言知足)天宫风轮所持在虚空中王名善喜后边身菩萨多生此天下天放诞上天暗钝故生此天(出大智论云下地结使厚浊上地结使利唯兜率天不厚不利智慧安隐又下地命短终时佛未出世上地命长寿未尽佛复过去兜率天时命等故又佛常居中道兜率天于六天为中)身长四由旬衣长八由旬广四由旬衣重一铢半寿天四千岁少出多减食同下天亦有嫁娶执手成欲其天初生如人五岁自知前世所作布施持戒等事食自然饮食衣冠歌舞身有光明胜于炎摩(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又出华严涅槃楼炭大智论)

化乐天第五

化乐天宫亦为风轮所持在虚空中王名善化自化五尘以自娱乐身长八由旬衣长十六由旬广八由旬衣重一铢寿天八千岁少出多减食与下同亦有嫁娶熟相视成欲(三法度经云以深染污心与天女共语成欲若一不染不成但乐而已)其天初生如人六岁自光明殊胜兜率(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又出楼炭华严)

他化自在天第六

他化自在天宫亦为风轮所持在虚空中王名自在转集他所化以自娱乐也名爱身天于欲界中独得自在身长十六由旬衣长三十二由旬广十六由旬衣重半铢寿天万六千岁少出多减食如下天亦有婚姻暂视成欲(楼炭经云但念便成三法度经云共女各深染著相视成欲若一不染不成但乐如人间相抱持如见他人所化故言他化也)其天初生如人七岁自知宿命以布施持戒弃恶故自然饮食衣服玉女事并同前光明有胜化乐(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又出华严大智论楼炭经)

魔天第七

魔天宫在欲色二界中间魔者譬如石磨磨坏功德也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一切庄严犹如下天并有十法一者飞去无限数二者飞来无限数三者去无碍四者来无碍五者天身无有皮肤骨髓筋脉血肉六者身无不净大小便利七者身无疲极八者天女不产九者天目不眴十者身随意好青则青好黄则黄好赤白众色随意而现此是天十法又有持十事一者飞行无极二者往还无极三者诸天无盗贼四者不相说身善亦不说他人恶五者无有相侵六者诸天齿等而通七者发绀青色滑泽长八八者天人青色发者身亦青色九者欲得白者身即白色十者欲得黑色身即黑(出长阿含经第十八第三十卷又出楼炭大智论)

色界二十三天第二

  • 梵身天一
  • 梵辅天二
  • 梵众天三
  • 大梵天四
  • 光天五
  • 少光天六
  • 无量光天七
  • 光音天八
  • 净天九
  • 少净天十
  • 无量净天十一
  • 遍净天十二
  • 严饰天十三
  • 少严饰天十四
  • 无量严饰天十五
  • 严饰果实天十六
  • 无想天十七
  • 不烦天十八
  • 无热天十九
  • 善见天二十
  • 大善见天二十一
  • 色究竟天二十二
  • 摩醯首罗天二十三

梵身天第一

梵身天宫宫纯黄金身白银色(色界皆尔)衣金色衣行禅离欲修习火光三昧故身出妙光胜于日月非男非女以禅悦为食寿命一劫或有减者身长半由旬寿半劫(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梵辅天第二

梵辅天(数云富娄)与前天同若修中禅是贵梵生处身长一由旬寿一劫(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梵众天第三

梵众天与前天同若修下禅诸小梵生处身长一由旬半寿一劫半(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大梵天第四

大梵天王名曰尸弃(梁言火已)与前天同若修上禅则生此也于梵众中發大音声一切大众无不知者梵身诸天各自念言大梵天王唯与我语不接余人我自然得无所承受于千世界最得自在富有丰饶能造化万物我是一切众生父母后来诸梵第一尊重颜如童子名曰童子擎鷄持铃捉赤幡骑孔雀初禅名曰梵迦夷有宫去于他化自在宫由旬一倍(出长阿含第二十卷花严楼炭大智论杂阿毘昙心云色界十七居止下三禅各有三天四禅有九天应有十八谓初禅下天是诸梵奴故不数也初禅无梵身二禅无光三禅无净)

光天第五

光天以禅味为食寿命二劫或有减者(出长阿含第二十卷)

少光天第六

少光略与前同(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毘依品云语言时口出少光)

无量光天第七

无量光略与前同(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依品云语言时口出多光)

光音天第八

光音天(依品云光燿天语言口出净光无边)名乐光(楼炭经云阿披附天菩萨又名光念又名光音声)观阎浮提臭秽恶气上熏七千万里是以菩萨不生光音(长阿含云天上百由旬遥闻臭气甚于厕溷)二禅通名光音有宫去于梵迦夷宫由旬一倍(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又出华严大智论菩萨处胎经)

净天第九

净天以禅乐为食寿命三劫或有减者(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少净天第十

少净略与前同(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依品云三天同习觉无患乐相应禅生是三种天以少方便相应禅生少净天受乐亦少)

无量净天第十一

无量净略与前同(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依品云以中方便生此天)

遍净天第十二

遍净天(梵言韦细依品云以上方便生此天)王名净智四臂捉具持轮御金翅鸟三禅通名遍净亦名首陀有宫去于光音宫由旬一倍(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又出楼炭大智论)

严饰天第十三

严饰天以禅悦为食寿四万劫或有减者(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少严饰天第十四

少严饰粗与前同(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无量严饰天第十五

无量严饰粗与前同(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严饰果实天第十六

严饰果实天王名法华光四禅通名果实有宫去于遍净宫由旬一倍(出长阿含第二十卷又出华严)

无想天第十七

无想天(楼炭经云无人想)以禅乐为食寿五百劫或有减者犹色界数光明胜于果实外道谓为涅槃(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依品云灭想生无想唯有色阴行阴少入生想便死)

不烦天第十八

不烦天(长阿含云无造楼炭经云阿比披)以禅乐为食寿命千劫或有减者光明胜于无想(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无热天第十九

无热天身长四千由旬细软委地不能自立若下见佛变为麁形以禅为味天寿二千劫或有减者光明胜于不烦(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善见天第二十

(华严云善见楼炭云须陀栴)身长四千由旬亦以禅乐为食寿三千劫(三乘名数经云寿四千劫)或有减者光明胜于无热(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大善见天第二十一

大善见(华严云善见楼炭经云须弥栴尼)身长八千由旬亦以禅乐为食寿命四千劫(三乘名数经云八千劫)或有减者光明有胜善见(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色究竟天第二十二

色究竟天(华严经同楼炭经云阿迦腻咤)身长一万六千由旬亦以禅乐为食寿五千劫(三乘名数经云一万六千劫)或有减者此五天通名净居诸那含所止光明最胜(出长阿含第二十卷又出楼炭华严大智论)

摩醯首罗天第二十三

摩醯首罗天(梁言大自在)又名净居过五净居而有八处皆悉虚寂是十住大士之所住处法云菩萨多作此天王形有八臂三眼骑大白牛大云降雨雨大千界一切众生无能知数唯此天王独能知之(涅槃经云如人供养摩醯首罗当知是人已供养一切诸天楼炭经云光音天以上无有王出大智论第二卷)

无色四天

无量空入处或云空处智寿万劫或有小减(出杂阿含经楼炭经云虚空智天)

无量识入处或云识处智天天寿二万一千劫或复小减(出杂阿含经楼炭经云识知天)无所有入处或云无所有处智天或云不用处有优蹹蓝不受佛化而自命终佛记此人生不用处若复舍身为边地王伤害人民后生地狱中天寿四万二千劫或有小减(出长增一二阿含经楼炭云阿竭若然天)

非想非非想入处或云有想无想天弗罗勒迦蓝不受佛化而取命终佛记当生有想无想后当复为著翅恶狸飞行走兽无脱之者命终生地狱中天寿八万四千劫或有小减(出杂增一二阿含楼炭经云上有天名无有非想思亦有思想天)

三界成坏第

  • 三小灾一(又名三小劫又名三中劫)
  • 三大灾二(又名三大劫)

三小灾第一

劫初时人寿四万岁后转减促止于百年渐复不全乃至十岁(杂心同小劫经抄云十二余岁)女生五月皆已行嫁十岁之时谓三小劫一刀兵肌饿(出长阿含经云谷贵)三疾病刀兵劫者人多贪麁行十恶法若行一善众共𧨘笑推以为愚争共陵灭相敩作恶无一善人不生美味消灭缯绢劫贝自然而尽但食稊稗织草为衣七宝沈没沙石充遍地生荆棘枝叶大小皆是刀剑拱木倒坏地尽沟坑涌波崩岸江河稍广平地渐减刀兵一起经七日中手执草木瓦石悉成刀剑更相劫夺懔懔恐惧但欲相杀犹如猎师遇见群鹿中有智者远藏山谷无人之处食果饮水以尽十年(长阿含云自在七日更出人间)相杀尽者生地狱中名刀兵劫

饥饿劫者人多非法愚痴邪见悭贪嫉妬守财不施水旱不节田种无收转尽食粒惊贵扫择粃糠街巷落叶以目连命粃叶既尽穿凿地下食草木根不能与者在先而死刳剔死人复共食啖啖之转竭于屠杀之处乃至塚间拾诸骸骨煮汁饮之以此自活饥死尽者生饿鬼中名饥饿小劫疾病劫者人皆正见修行十善疾病众多无他方计少有医药虽行众善不能攘逆薄福德故遇病辄死来侵娆挝打杖捶使其心乱接其精神杀之将去人命既终皆生天上名疾病劫若能一日一夜持不杀戒终不生刀兵劫中若以一呵梨勒果施僧终不生疾疫劫中若一食施僧终不生饥馑劫中此阎浮提恶劫互起余方则少此间刀兵劫起彼惟重嗔此疾疫劫起彼惟气力羸劣此间饥馑劫起彼但小渴乏耳(出长阿含经第二十二卷又出三小劫经抄又出杂心第十四卷)

三大第二

天地始终谓之一劫劫尽坏时火灾将起一切民人皆背正向邪竞行十恶天久不雨所种不生诸水泉源乃至四大驶河皆悉枯竭久久之后风入海底取日上大城郭于须弥山边置本道中(杂心曰劫灭之时有七日轮住由乾陀山从彼而出又说分一日为七日也又说从阿鼻地狱出众生业力致也)一日出时百草树木一时彫落二日出时四大海水从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内水自然枯涸三日出时四大海水千由旬乃至七千由旬内水展转消竭四日出时四大海水深千由旬五日出时四大海水纵余七百由旬乃至竭尽六日出时此地厚六万八千由旬皆悉烟出从须弥山乃至三千大千刹土及八地狱靡不烧灭烟烬无余人民命终皆依须弥山五种诸天三十三天炎天乃至他化自在天皆悉命终宫殿皆空一切无常不得久住七日出时大地须弥山渐渐崩坏百由旬永无遗余金银铜铁之类皆悉流铄消就枯竭山皆洞然诸宝爆裂崩𭖰砰礚烟炎振动至于梵天一切恶道及阿修伦皆悉荡尽罪终福至皆集第十五天上十四以下尽成炎墨新生天子未曾见此普怀恐惧旧生天子各来慰劳勿生恐怖终不至此人民命终生光音天以念为食光明自照神足飞行或生他土若生地狱地狱罪毕亦生天上若罪未毕亦生天上若罪未毕复移他方无日月星宿亦无昼夜唯有大冥谓之火劫火灾因缘果报致此坏败劫欲成时火乃自灭更起大云渐降大雨渧如车是时此三千大千刹土水遍其中乃至梵天(杂心曰水灾所坏至第二禅水从第三禅降雨热灰水又说水轮出也)谓为水劫水灾复有四风持水不散名住二曰助三曰不动四曰坚经数千亿万岁水上泡沫化作千第十四天宫皆悉众宝水渐减随岚吹鼓次第转作天下诸天及日月宫殿次作千须弥山次第乃至千四天下地山河城池水上清洁初作天宫众宝所成光明最胜转减转浊诸天宫殿七宝光明渐下渐劣地欲露时水沙流急随下争赴遂成川河流入于海海深八万四千由旬其广无边(楼炭经云深八百四十万由旬)须弥山在于海中出海又八万四千由旬水味醎苦劫初成时自然云起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洗濯天宫涤荡万物诸不净汁下流入海令为醎苦又有大仙人呪使醎苦令人不饮又有杂类众生居之便利其中故成醎苦谓为风劫风灾(杂心云风灾所坏至第三禅百亿四天下一时俱坏)此三及地为四灾四劫除地余三说为大劫过地种劫者劫坏所及唯未曾至第四禅为净居天故无上地可生即于彼处涅槃亦不下生非数减故变成天地天地更始荡荡空虚了无所有亦无日月地涌甘泉味如苏蜜时光音诸天或有福尽来生或乐观新地性多轻躁以指甞之如是再三转得其味食之不已渐生麁失天妙色神足光明冥然大暗后大黑风吹彼海水飘出日月置须弥边安日道中绕须弥山照四天下时诸人辈见出则欢见入则惧自兹以后昼夜晦朔春秋岁数忽然复始食之多者转生丑颜飡之少者尚遗妙色美恶好丑渐渐而生憍慢嫉妬次第而起忿结诤竞相续不绝甘泉自涸地上生肥其味香美有若甘露时诸众生复共食之食之多者顿失威光体重生骨食之少者身轻无累尚能飞行重者见之皆大号哭称我穷厄住此世间是非诤讼倍剧前法资食地肥相看颜色欲心多者变成女人共相爱著遂行婬欲如是流布余光音天见诸天子皆悉堕落共来诃骂曰汝等何为行不净行地肥转入土中自生粳米鲜净无皮既香且美食者肥白朝采暮生人渐懈怠并取多日极情恣欲无有时节女怀胎孕复生众生余人见之即加驱摈遣出人外三月听还知生惭愧共作方宜取诸草木起立宫舍覆藏形体使人不见习玩婬欲如是转增多取粮粒以为资储如是相学粳米荒秽转生糠䊯刈已不生众生见此心大忧恼世有大灾粳米复不如本各自念言我本生时以念为食神足飞行光明自照住此懈怠乃至如今复相谓言今共分地別立标记封疆边畔于是为始自藏己分窃他禾米米主见之曰今恕汝罪后莫复为如是转多倍加呵责呵责不已以手加之以告众人云此人为盗盗者又言此人打我众人见此忧愁不乐皆共集会议曰众生转恶此是生老病死之原烦恼苦报堕三恶道由有田地致此诤讼今者宁可共立聪明高才一人为主以法理之可护者护可责者责应遣者遣当共集米以相供给选择贤明形体端正有威德者而语之言汝为我等作平等主善言慰劳众皆欢喜即共称言善哉大王即以正法治民名为刹利皆是旧法后人侵他物者即取惩罚及重犯之便造督遮鞭杖犹不能止又作牢狱刀杖等物考楚杀戮令怀畏惧时有一人念家多患犹如毒刺弃舍妻儿独处山林起立草庵静摄其志修习梵行名婆罗门后婆罗门有不乐闲静坐禅思惟者便入人间诵习为业又自称言我是不禅人于是世人号之为不禅婆罗门时众生中有人好营居业多积财宝名为居士又有多好机巧名首陀罗又有自厌世法剃除须发法服修道名曰沙门时人心怀杀盗又失粳米立五种子一者根子二者叶子三者华子四者果子五者茎生及余种子是谓五种之子皆是风吹他方刹土种子来济此国众生如此之瑞有生老病死有五盛阴不尽苦际水劫末时光音诸天入水澡浴四大精气入其身内体生触乐精流水中八风吹荡堕淤泥中自然成卵经八千岁其卵乃开生一女人其形青黑犹如淤泥有九百九十九有千眼九百九十九口一口四牙牙上出火状如礔礰二十四手手中皆捉一切武器其身高大如须弥山入大海中拍水自乐有旋岚风吹大海水水精入体即便怀经八千岁然后生男身体高大四倍胜母儿有九头头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九手有八脚于海水中自号我是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唯啖淤泥及藕地劫初成变易如是(出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二卷又出长阿含经第六卷又小品劫抄又出观佛三昧第二卷)劫烧尽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风风相次能持大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违纽是人脐中生千叶金色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照花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为梵天王正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婬嗔已尽坐莲花上诸佛随俗现宝莲花上结跏趺坐说六波罗蜜闻此法者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出诸杂譬喻第六卷)

劫之修短第三

佛言设方百由旬城满中芥子有长寿人百岁取一芥子都尽劫犹不又如方百由旬石持迦尸轻软叠衣百年一拂此石脱尽劫犹不尽谓之大劫也又言方一由旬高下亦然铁城满中芥子百年取一尽为一劫又方一由旬石山士夫以迦尸衣百年一拂拂之不已石山锁尽劫犹未竟六十念中之一念谓极小劫也(出大智论第三十六卷又出增一阿含第三十一卷又出第二十八卷又出杂阿含第三十四卷)

日城郭方正二千四十里其高亦然光射人眼见之若圆宫城纯金七宝莹丽无诸为五风所持一持二养三受四转五调日王座方二十里身出光明照耀宫殿宫殿之光照于城郭城郭之光下临下土无数天神前后导从音乐自娱无有休息林观浴池如忉利天天寿五百岁子孙相袭以竟一劫日城绕须弥山东方日出南方西方夜半北方日如是右旋更为昼夜复有长短日行稍南南方渐长经六十里一百八十日北方稍短复行稍北北方稍长一百八十日南方稍短(出长阿含经第二十二卷又出楼炭经)

月城郭广长一千九百六十里其高亦然俨然方正远见故圆二分天银一分瑠璃内外清彻光明远照为五风所持月王坐方二十里七宝宫殿无量天神光明妓乐前后导从园池等玩如忉利天天寿五百岁子孙相袭以竟一劫月有亏满缺者一角行夜稍稍隐侧故见缺减又云月城边有天其色正青衣服亦青所在之面青光照城故缺减也满者月行稍转向正又青色天十五日转入月城与王遇会又须弥山南地有大树树名阎浮提高四千里枝荫二千里影现月中(出长阿含经第二十二卷又出楼炭经)

日月蚀

阿修伦天王名罗呼其体高二万八千里以月十五日立海中央海水裁至其脐低头𨶳须弥罗宝忝山及四方上镇以指覆日月天下晦或覆日以昼为夜所谓日月蚀时危光明也(出楼炭经第五卷)

星宿城郭天神之舍也以水精为城七宝为宫悬在空中大风持之犹如浮云随日运行为眼所见大者七百里中者五百里小者百二十里宫室园池如四天王天寿命亦尔(出楼炭经第六卷又出长阿含)

虚空云中有时地大与水相触有时与火风等大相触水火风大更互相触皆生虚空云中雷声(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电有四种东方名身光二南方名难毁西方名流炎北方名定明何以虚空云中有此电光四方之电又共相触有此光起(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云有四种一白二黑三赤四红白者地大偏多黑者水大偏多赤者火大偏多红者风大偏多去地或十里或二十三十乃至四十里除劫初时上至光音天(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云有四色一青二赤三黄白四黑青者中有水界大多赤者中有火界大多黄白者中有地界大多黑者中有风界大多(出楼炭经第四卷)龙气为云(出长阿含经)

世界坏时有大风起名曰坏散悉能吹坏摩灭大千世界金刚铁围山等一切万物时大千世界外复有风起名障坏散能隔风灾得至余方若无此障风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无不散灭(出华严经第三十卷)

十一

相师占雨有五因缘不可定知使占者迷惑一者云有雷电占谓当雨以火大多烧云不雨二者云有雷电占亦谓雨有大风起吹云四散入诸山间三者云有雷电占亦谓雨时阿修罗揽接浮云置大海中四者云有雷电占亦谓雨而雨师放诞婬乱竟不降雨五者云有雷电占亦谓雨而世间众生非法纵荡污清净行悭贪嫉妬所见颠倒故使天不降雨以此五事相不定知(出长阿含第二十卷楼炭同)

阿耨达龙王兴大重云满阎浮提并降大雨百谷草树皆悉滋长江河川沼一切盈满此大雨水从龙王身心中出而能饶益无量众生摩那斯龙王将欲降雨先兴重云弥覆虚空慈悲心故凝停七日先令众生究竟诸业渐降微雨普润大地(出长阿含经第二十卷)

经律异相卷第一


校注

卷第一【大】〔-〕【明】 沙门僧旻宝唱等集【大】天监十五年沙门宝唱等奉勅撰【宋】【元】沙门宝唱撰【明】天监十五年奉勅撰【宫】 序【大】并序【宋】【元】 固【大】羌【宋】【元】【明】【宫】 言【大】文【宫】 传【大】翻【宋】【元】【明】【宫】 而【大】复【宋】【元】【明】【宫】 象【大】像【宋】【元】【明】【宫】 浸【大】侵【宫】 鲜【大】尠【宋】【元】【明】【宫】 洽【大】治【明】 末【大】〔-〕【宋】【元】【明】【宫】 择【大】搜【宋】【元】【明】【宫】 神【大】宸【宋】【元】【明】【宫】 凡【大】已【宋】【元】 天字前行明本有经律异相卷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奉勅撰十八字 上【大】第一【明】上字次行宫本有梁沙门宝唱等撰七字 (三界十一)三十二字【大】〔-〕【明】 第一【大】有三大种【明】一【宫】 (欲界界三)十字【大】〔-〕【明】 六【大】七【宫】 第一【大】一【宋】【元】【宫】有六小种魔天附【明】 (四天七)二十二字【大】〔-〕【明】 四天王天一【大】〔-〕【宋】【宫】 天一【大】第一【元】一【明】 山【大】四山【宋】【元】【明】【宫】 勒【大】勒叉【宋】【元】【明】【宫】 天【大】夭【明】 亦【大】亦以【宋】【元】【明】【宫】 九【大】九百【宋】【元】【明】【宫】 女【大】女生【宋】【元】【明】【宫】 苏【大】酥【元】【明】 庄严具【大】具庄严【宋】【元】【明】【宫】 语【大】戏【宋】【元】【明】【宫】 忘【大】望【宫】 拔【大】跋【宋】【元】【明】【宫】 路【大】【明】 随侍【大】侍王【宋】【元】【明】【宫】 天【大】王【宋】【元】【明】【宫】 释【大】释帝释【宋】【元】【明】【宫】 忧【大】愁【宋】【元】【明】【宫】 叹【大】赞叹【宋】【元】【明】【宫】 戒【大】受戒【宋】【元】【明】【宫】 娄【大】楼【明】 忉利天第二【大】〔-〕【宋】【宫】 第二【大】二【明】 梁【大】*此【明】* 二【大】一【宋】【元】【明】【宫】 出【大】〔-〕【宋】【元】【明】【宫】 如人【大】四十里久【宫】 认【大】志【宋】【元】【明】【宫】 楼【大】*娄【宋】【元】【宫】* 长【大】长各【宋】【元】【明】【宫】 百【大】〔-〕【宋】【元】【明】【宫】 垛【大】堕【宋】【元】【明】【宫】 各【大】〔-〕【宋】【元】【明】【宫】 尽【大】画【宋】【元】【明】【宫】 有【大】〔-〕【宋】【元】【明】【宫】 宫【大】宫室【宋】【元】【明】【宫】 炎摩天第三【大】〔-〕【宫】 第三【大】三【明】 时【大】时善【宋】善时【元】【明】 宫【大】宫殿为【宋】【元】【明】【宫】 妙【大】世【宫】 寿天【大】天寿【元】【明】 婚【大】婚娶爱【宋】【元】【明】【宫】 成【大】成初【宫】 若【大】若一【宋】【元】【明】【宫】 深【大】染【宋】【元】【明】【宫】 欢【大】但欢【宋】【元】【明】【宫】 天【大】〔-〕【宋】【元】【明】【宫】 经【大】〔-〕【宋】【元】【明】【宫】 兜率天第四【大】〔-〕【宫】 第四【大】四【明】 出【大】〔-〕【宋】【元】【明】【宫】 使【大】使数【宋】【元】【明】【宫】 中【大】中也【宋】【元】【明】【宫】 楼炭大智论【大】大智论娄炭【宋】【元】【宫】大智论楼炭【明】 化乐天第五【大】〔-〕【宫】 第【大】*〔-〕【明】* 自【大】自有【宋】【元】【明】【宫】 胜【大】胜胜【宋】【元】【明】 严【大】严等经【宋】【元】【明】【宫】 (他化六)七字【大】〔-〕【宫】 名【大】又名【宋】【元】【明】【宫】 耳【大】身【宫】 也【大】〔-〕【宋】【元】【明】【宫】 有【大】全【宋】【元】【明】 严【大】严经【明】 经【大】〔-〕【宋】【元】【宫】 魔天第七【大】〔-〕【宫】 髓【大】体【宫】 持【大】〔-〕【宋】【元】【明】【宫】 亦【大】自【宋】【元】【明】【宫】 说【大】说况说【宋】【元】【明】【宫】 丈【大】支【宫】 身【大】而身【宋】【元】【明】 色【大】〔-〕【宋】【元】【明】【宫】 长【大】〔-〕【宋】【元】【明】【宫】 八【大】八卷又出【宋】【元】【明】【宫】 三【大】二【宋】【元】【明】【宫】 炭【大】炭经【宋】【元】【明】【宫】 色界二十三天第二【大】二色界有二十三小种【明】〔-〕【宫】 第【大】〔-〕【宋】【元】【宫】 天【大】*〔-〕【宋】【元】【宫】* 梵身天第一【大】〔-〕【宋】【元】【宫】 第【大】*〔-〕【明】* 宫【大】〔-〕【宋】【元】【明】【宫】 梵辅天第二【大】〔-〕【宋】【元】【宫】 梵众天第三【大】〔-〕【宋】【元】【宫】 大梵天第四【大】〔-〕【宋】【元】【宫】 已【大】色【宋】【元】【明】【宫】 上【大】生【宫】 于【大】〔-〕【宋】【元】【明】【宫】 含【大】*含经【宋】【元】【明】【宫】* 阿【大】心【宋】【元】【明】【宫】 光天第五【大】〔-〕【宋】【元】【宫】 少光天第六【大】〔-〕【宋】【元】【宫】 毘【大】略【宋】【元】【明】 无量光天第七【大】〔-〕【宋】【元】【宫】 光音天第八【大】〔-〕【宋】【元】【宫】 名【大】*名曰【宋】【元】【明】【宫】* 附【大】波【宋】【元】【明】【宫】 念【大】含【宫】 上【大】九【宋】【元】【明】 净天第九【大】〔-〕【宋】【元】【宫】 少净天第十【大】〔-〕【宋】【元】【宫】 习觉【大】觉习【宋】【宫】学习【元】【明】 患【大】喜【宋】【元】【明】【宫】 无量净天第十一【大】〔-〕【宋】【元】【宫】 遍净天第十二【大】〔-〕【宋】【元】【宫】 梵【大】胡【宋】【元】【明】【宫】 细【大】纽【宋】【元】【明】【宫】 具【大】贝【宋】【元】【明】【宫】 斤【大】会【明】 严饰天第十三【大】〔-〕【宋】【元】【宫】 少严饰天第十四【大】〔-〕【宋】【元】【宫】 无量严饰天第十五【大】〔-〕【宋】【元】【宫】 严饰果实天第十六【大】〔-〕【宋】【元】【宫】 无想天第十七【大】〔-〕【宋】【元】【宫】 不烦天第十八【大】〔-〕【宋】【元】【宫】 披【大】波【宋】【元】【明】 以【大】身长千由旬以【宋】【元】【明】【宫】 乐【大】悦【宋】【元】【明】【宫】 无热天第十九【大】〔-〕【宋】【元】【宫】 善见天第二十【大】〔-〕【宋】【元】【宫】 见【大】见天【明】 见【大】现【宋】【元】【明】【宫】 栴【大】旃【宋】【元】【明】【宫】 寿【大】〔-〕【宫】 大善见天第二十一【大】〔-〕【宋】【元】【宫】 栴【大】旃【宋】【元】【宫】 色究竟天第二十二【大】〔-〕【宋】【元】【宫】 又【大】〔-〕【宋】【元】【明】 楼炭华严大智论【大】华严大智论楼炭【宋】【元】【明】【宫】 摩醯首罗天第二十三【大】〔-〕【宋】【元】【宫】 上【大】上更【宋】【元】【明】【宫】 出【大】〔-〕【宫】 第【大】第二秩第【宋】【元】【明】【宫】 无色四天第三【大】三无色界有四小种【明】 第【大】〔-〕【宫】 三【大】三(一无量空入处二无量识入处三所无有入处四非想非非想入处)【宋】【元】【宫】 无字前行明本有一无量空入处天七字 天【大】天天【宋】【元】【明】【宫】 智【大】知【宫】 无量识字前行明本有二无量识入处天七字 小【大】少【宋】【元】【宫】 无所字前行明本有三无所有入处天七字 非字前行明本有四非想非非想入处天九字 弗【大】佛【宋】【元】【明】【宫】 天【大】天于彼命终【宋】【元】【明】【宫】 天【大】天(凡诸天下名不博采诸有一句二句异者多不能备其所出之经)【宋】【元】【明】【宫】 三【大】二【宋】【元】【明】【宫】 二【大】二(有二种)【明】 三小灾一【大】〔-〕【明】 三大灾二又名三大劫【大】〔-〕【明】 三小灾第一【大】一三小灾【明】 第【大】〔-〕【宋】【元】【宫】 肌【大】饥【宫】 出【大】〔-〕【宋】【元】【明】【宫】 𧨘【大】形【宋】【元】【明】【宫】 陵【大】凌【宋】【元】【明】【宫】 在【大】存【宋】【元】【明】【宫】 共【大】其【明】 来【大】〔-〕【宋】【元】【明】【宫】 呵【大】阿【宫】 惟【大】*唯【宋】【元】【明】【宫】* 心【大】二【宫】 三【大】二三【明】 灾【大】灾(又名三大劫)【明】 第二【大】二【宋】【元】【宫】〔-〕【明】 曰【大】日【宫】 灭【大】成【宫】 鼻【大】毘【宋】【元】【明】 也【大】〔-〕【宋】【元】【明】【宫】 枯【大】〔-〕【宋】【元】【明】【宫】 六【大】十六【宋】【元】【明】 百【大】百千【宋】【元】【明】【宫】 竭【大】涸【宋】【元】【明】【宫】 𭖰砰【大】陀碎【宋】【元】【明】山碎【宫】 振【大】震【宋】【元】【明】【宫】 炎【大】灰【宋】【元】【明】【宫】 曾【大】尝【宋】【元】【明】【宫】 亦生天上若罪未毕【大】〔-〕【宋】【元】【明】【宫】 渧【大】滴【宋】【元】【明】【宫】 轴【大】轮【宋】【元】【明】【宫】 降【大】际【宋】【元】【明】〔-〕【宫】 出【大】涌出【宋】【元】【明】【宫】 名【大】曰【明】 减【大】消减【宋】【元】【明】【宫】 弥【大】弥等【宋】【元】【明】【宫】 减【大】灭【宋】【元】【明】【宫】 荡荡【大】荡荡【宋】【元】【明】 苏【大】酥【元】【明】 肌【大】肥【宋】【宫】 标记【大】幖帜【宋】【元】【明】【宫】 由【大】因【宋】【元】【明】 考【大】拷【元】【明】 头【大】头头【宋】【元】【明】【宫】 礔礰【大】霹雳【宋】【元】【明】 任【大】妊【宋】【元】【明】【宫】 昧【大】昧经【宋】【元】【明】【宫】 正【大】止【明】 婬【大】贪【明】【宫】 杂【大】杂经【宫】 第【大】〔-〕【宋】【元】【宫】 尽【大】*啻【宫】* 叠【大】㲲【宋】【元】【明】【宫】 脱【大】锐【元】【明】 三【大】二【元】【明】 四【大】第四【明】 瑕【大】瑕秽【宋】【元】【明】【宫】 望【大】日中【宋】【元】夜半【明】【宫】 夜半【大】日入【明】【宫】 入【大】中【明】【宫】 稍【大】〔-〕【宫】 五【大】第五【明】 妓【大】伎【宫】 向【大】〔-〕【宫】 遇【大】适【宋】【元】【明】【宫】 二【大】三【宫】 经【大】〔-〕【宋】【元】【明】【宫】 日月蚀【大】〔-〕【宋】【元】【明】【宫】 𨶳【大】闚【明】 忝【大】泰【宋】【元】【明】【宫】 冥【大】暝【宋】【元】【明】【宫】 危【大】厄【宋】【元】【明】【宫】 星六【大】〔-〕【宫】 六【大】第六【明】 出【大】二【宫】 七【大】第七【明】 八【大】第八【明】 二【大】〔-〕【宋】【元】【明】【宫】 经【大】〔-〕【宋】【元】【明】【宫】 九【大】第九【明】 十【大】千【宋】【元】【明】【宫】 十【大】十一【宋】【元】【明】【宫】 十【大】第十【明】 十一【大】第十一【明】 接【大】采【宋】【宫】 谓【大】*具【宫】* 荡【大】汤【宋】荡【元】【明】 炭【大】炭经【宋】【元】【明】【宫】 沼【大】源【宋】【元】【明】【宫】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经律异相(卷1)
关闭
经律异相(卷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