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无著兄弟时代
一 深方王一切所贵王等人
其后,适于羯磨旃陀罗王守护王国之时,佛方王之子深方(犍毗罗波苦舍),营造王宫于盘揸罗城,统治王国殆四十年。
于罽宾国,土耳其王之子,土耳其一切所贵王者,寿百五十岁,守护王国,亦约百年。彼夷罽宾,睹货罗,伽阇厄(今之鹤悉达)诸国为藩属。敬重三宝。建立供养佛齿之大法塔。比丘日婆迦罗,优婆塞法僧出,各有五千比丘及优婆塞眷属围绕,修观般若波罗蜜多。
深方王即王位至二十年时,羯磨旃陀罗王崩逝,彼子部哩苦叉旃陀罗王,统治王国,权力衰退。欧提毗舍之阇雷卢诃王,统治东方国家之大部,是等诸王之时代,乃大比丘诃卢伽诃达之晚年,与圣无著利益有情之时代,阿阇黎世亲,佛使与僧使之一生上半期也。
阿阇黎龙友住世甚久。彼之弟子有名僧护者出。
二 密教续部之次第弘扬与龙智
于此时代以前,谓诸堪能者,未曾弘扬秘密真言无上瑜伽者,非也。昔大乘弘扬以后,历时不久,所出之一万持明者,与于乌仗那一切人得持明者,多数皆依无上乘道。而彼众者,由秘密主等于若百若千之堪能者,会于顿时,亲见本尊,为说密乘。彼等一切,皆化虹身,于彼之后,不立教授。先此诸人,勤力修行,更守秘密,彼等未得持明位前,人皆不知彼等为修密咒行者。若有具大神变,升于虚空,或不现时,人始叹息曰:「噫!彼等是修密咒行者也!」此时方知,盖咸如是也,是故阿阇黎,以续部次第教授弟子者,亦绝无仅有焉。作、修续部之真言续部修行者,虽自大乘發达以后,甚为众多;但因修行守秘密故,惟除修密咒者外,所修为何,人莫之知。是以有诸事业与悉地无碍成就者也。萨罗哈,龙树父子,乃至成就者舍婆利哇中间之传承持受,人所共知也。然此以前诸阿阇黎,住于秘密无上真言之传承者,则未多见,据行摄灯,虽载有莲华金刚与堪婆罗之出世;但前者于圣地,未见作饶益有情事,而后者之传记,亦未之见。是故由大婆罗门与龙树父子等所造之无上部论尚有。是等之外,无上真言之注释,前此无多也云。是等诸论,亦如中观王理诸书,非为众人所共知者。惟付嘱于得持明位者之龙智,以后于提婆波罗王父子时,始为弘扬。
约从此时后,作、修真言续部等,约二百年间,极为弘传,并有公开修行者。瑜伽与无上瑜伽诸续部,于证得悉地以前,虽无公开修行之人,但较以前为兴盛,各种释论之制作亦出现,有名之诸大成就者亦辈出。此时,阿阇黎马胜,大阿阇黎卢伊波,与成就者扎卢波底等皆出世。彼等历史,于余处详。阿阇黎阿卢诃达,羯磨旃陀罗王时代之持律三藏者,彼修大宝瓶法成就。
三 阿阇黎无著
圣无著兄弟之传记:于佛方王时代,婆罗门女名极明天性母者,与一王族交会,诞生一男,面貌美好,彼(即无著)遵母命出家,受具足戒,五年之间,精勤诵读。后于鷄足山之洞中,修圣弥勒观行。得亲见弥勒菩萨。弥勒问之曰:「汝何所欲耶?」曰:「愿弘扬大乘教」,曰:「其牵予之衣角!」牵已无间,至兜率天宫,从无能胜依恃(弥勒)听闻一切大乘教法,于诸经义,洞达无遗,听慈氏五法时,仅闻每一部义,即证各不同三摩地。乃再至人界,饶益有情。
此复,彼阿阇黎于摩揭陀之一方,名比卢婆那之森林中,建立伽蓝。即居彼处,为具戒多闻弟子八人,宣说大乘甚深法义。彼等皆得无生法忍,为令众生起净信故,彼等皆获证得神通,得渡经海,达于彼岸。故名彼处为法芽寺云。于是处,将慈氏五法,笔之成书。更造阿毗达磨集论,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五部地论),现观庄严论释等多数论部。
其后来锡于萨伽梨城西方宇守摩富罗城一伽蓝中,深方王为之檀越,集会四方一切比丘,圣者无著,为宣说契机之法,解释声闻三藏及大乘藏约五百部。于大乘之种姓觉醒者,于藏义之智慧广博者,出现之人,殆逾千数矣。
此复,昔日大乘,最极弘传;继乃世运渐下,人智转低,三次遇敌,次第衰歇。此阿阇黎出世以前,大乘比丘,为数虽众,而大乘之神通者则绝无。虽盛诵读各种经藏,而知实了达经义者则绝无。于此伽蓝,阿阇黎及与八大最胜弟子,宣说正法。于大乘教法如是衰微之时,而中兴之,此则为各方所共认者也。
于俱黎湿那罗阇国与乌仗那国,安住甚久,对一切人,弘扬大乘,于此二国,各建法塔百数,建神殿二十五所。在彼余处,亦各建立大乘道场,如是,于摩揭陀国,亦建法塔百所,道场二十五所。
复次,于往昔之日,大乘教法,最兴盛时,大乘比丘,未满万人,龙树之时,多数僧众,亦为声闻。此阿阇黎之时,大乘比丘,有无数万。以此而论,则是全大乘教之宗师也,然与此阿阇黎共住之弟子,惟二十五比丘。晚岁住那烂陀寺十二年,最后示寂于王舍城,即于其处,诸弟子众,为建法塔。
四 阿阇黎世亲
弟世亲者,西藏人士或以为乃圣无著之孪生介弟也,或以为其法弟也。诸智者,则不如是云,以为彼父乃一成就三吠陀之婆罗门,于圣无著出家之明年所生者,此二阿阇黎,一母之兄弟也。于圣那烂陀寺出家,声闻三藏,全部修学。尚欲通达对法论藏,再欲决了十八部执,全通明处;以故前往罽宾,主要依止阿阇黎众贤,学习毗婆沙论,十八部之论,每部经律差別,全部外道六师之书及与一切辩论理趣而精通之。更于彼国,多年辩析,理与非理,释声闻藏。后至摩揭陀,曾于彼国,居留有年。尔时,未见圣无著所造瑜伽师地论,于大乘法,未之起信。且言曰:「噫嘻!无著于林中,十二年修三摩地,未获成就,徒制作满载象背之教理」云。兄圣无著调伏彼后,证得最胜三摩地。尔时胜者圣言之在人间者,皆了达焉。佛入灭后,如阿阇黎世亲之多闻者,无一人也云。
于圣无著入灭后,继为那烂陀寺之堪布。
此阿阇黎,未远至边地,多时住于摩揭陀国,一度至东方伽宇罗国。为欧提毗舍国婆罗门摩俱尸迦所迎请,为一万二千大乘僧众,历时三月,兴供养会。
复次,此阿阇黎亦令南方等地,建立道场。一切总计,约与前等,共建道场六百五十四处,较圣无著在世时为多。所有诸国,一切总计,大乘比丘,约及六万人云,与阿阇黎共住之比丘,亦可千人。
前后约破外敌五百,使千五百婆罗门及外道,趣入佛教。最后,阿阇黎与一千眷属俱,至尼泊尔,于彼国中,亦建道场,僧众之数,无量增加,见僧人居家,衣法衣,耕田亩中,心生悲痛曰:「是乃破坏释尊之教也」!于是为僧众说法,诵佛顶尊胜陀罗尼三反,入般湼槃,「法曰」暂没云。于彼入灭处,诸弟子亦为建立法塔焉。
【经文资讯】《大藏经补编》第 11 册 No. 76 印度佛教史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8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藏经补编》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