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同阿育王时代
一 第二结集与十事非法之争
尔时,圣提多迦未付法于圣迦罗前,圣提多迦,衰病多年,惟住于摩罗婆国之憍实弥,对四众传授教授。毗舍利之诸比丘,群相谓言:「上座自身,且有病患,于彼处,能得何真实教授耶?」故不去彼前,而擅行非法十事;并谓其为法,为律,为大师教。
阿罗汉耶舍等七百阿罗汉皆不谓然,于华氏城之伽蓝中,由离呫毗族所出之王名难陀迦者为檀越,而行第二结集。此中所谓七百阿罗汉者,乃六城分立之时,仅居住属于毗舍利城俱分解脱之多闻阿罗汉也。是故此第二结集者,乃部分之结集也。彼之真实历史,载在毗奈耶杂事中,此尽人皆知,不更采入本史矣。
此结集出于此时代,乃跋多伽底与克世面陀罗跋陀罗之说也;并与于西藏现存之毗奈耶中,所载释尊入灭后,经百十年时,行第二结集之说一致,本史使用,即为此说。于诸余部毗奈耶中,亦有于释尊入灭后经二百十年或二十年,而行第二结集之说。于印度诸历史中,亦有言阿育王与圣提多迦等为同时,于大善见入灭,阿育王亦入灭之后,而行第二结集者。此则据前说而为说,乃于毗奈耶杂事中所谓「彼(提多迦)付法于大善见,诸大众(谓诸大德)等已入无余涅槃,彼时佛入灭已百十年矣」之语生误解也。梵语所谓「雅答吉答」一助词。「何时」、「彼时」,二义俱转。于此处,应译作「何时」。二百二十年等之说,乃以半年,计为一年,与百十年说,仍相符顺。此喇嘛班支达之说也。班支达因陀罗陀达所著之史话中有曰:「若有谓言:『阿育王入灭后五十年,圣优婆崛多出世,于百十年时付法传承毕,此后胜者(佛)入灭后五十年,圣优波崛多出世,于百十年时付法传承毕,此后阿育王生』等者;与授记不合,又与圣地可靠之诸史籍相违,故此乃近似之言,不可信也。」
二 圣迦罗
于东方鸯伽国,住一多财富之家主,以无子故,勤供摩诃提婆(迦罗毗湿笯)之像。一时,妻擧一男,因为之名迦罗焉。彼成长后,两亲弃养,于圣提多迦,生起信心,终乃出家,从圣提多迦,受具足戒。
此后一时,圣提多迦,入般涅槃,由圣迦罗守护教法,为四部众,传授教授,得四果者,无断绝焉。
于罽宾国,数数宣说,无我法义,时逾三月。于狮子国,三月说法,伽蓝僧众,遍满此洲,证四果者,所在多有。此洲释尊昔曾来锡,释尊灭后,教法衰微,圣迦罗至,始广弘扬。最后付法王族之圣善见,于北方古遐瓦那国入灭。
三 圣大善见
圣善见之父名曰见,为西方跋卢迦黜搽国班头族所出之王族也。雄于赀财,名其子曰善见。彼子既长,以园林五十,美姬五十,每姬各有侍婢五十,乐女五十,每日有价值五千巴那之花,为之享乐。其余受用,更不待言,可与诸天相比竞也。
一时,众多眷属围绕于彼,前往园林,路遇阿罗汉守迦耶奈,与眷属俱,前往城中;因生深信,顶礼其足,坐于一方。阿罗汉为之说法,即于座上,证阿罗汉。乃出家。此后以圣迦罗为阿阇黎,长时共住,圣迦罗般涅槃后,四众由大善见调伏之。
以后圣者徧行南方,普建伽蓝,各地僧众徧满焉。于诸小洲,亦安立佛教。于大支那国等,亦使教法少为弘扬。无量众生,各使安乐,此后乃入无余涅槃。
复次,阿育王幼年时,为圣提多迦晚年之时,彼王安住于罪行时,为圣迦罗守护教法之时,彼王转成具法之王时,为圣善见守护教法之时。而大善见入灭后,王亦遂崩焉。现有从圣阿难陀至善见之因缘赞,彼等之精要,我则从克世面陀罗跋陀罗所取录者而书之。彼等之付法传承,为圆满守护教法者,所作事业,与释尊等。彼等之后,虽亦有众多阿罗汉出,然所作事业,能如是与释尊同等者,则未之有也。
校注
班支达,相当于汉语博士,博学者。 圣地指印度。 付法因缘传第五曰:「昔提多迦临灭度时,以法付嘱最大弟子弥遮迦。」又佛祖统记亦言:「五祖提多圣尊者,六祖弥遮迦尊者。」与本史所载不同。 阿育王时之善见,名曰大善见;迦腻色迦王第一世时之善见,名曰小善见,又称师子善见。【经文资讯】《大藏经补编》第 11 册 No. 76 印度佛教史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28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大藏经补编》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输入(版本二)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