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721

正法念处经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交素篆分途列道门张户设既昧断惑之境未接息言之路讵能探神测妙苞总无边有圣将应灵因旷远志遗发肤施单城国及繁星驻彩夕马腾空出四门以结念处三夜而圆果十力在己八解俱照智兼一切慈洽万方既而法吼傍震甘露降洒鹫山祗树之下鹿苑连河之地众出恒沙徒繁林竹反穷迷于升极启重昏于镫炬虽鹄林兴慕檀薪已然教义不忘风声逾被寿陵仰丹素之工清台写金玉之质水骨流园闾加等遗契余旨薄传前载幽宗绝唱方备兹辰使持节大将军领中书监摄吏部尚书京畿大都督渤海王世子高公道风虚迈神衿峻远负日月于中衢击雷霆于上路德表生民作舟梁于夷夏器含群物制天渊于庙堂殊流共委酌而不竭异轸同骛仰以知归扉南辟铃合东启则有高士通才幽人伟器懱其汉爵之重鄙其南岳之曳裾高步自得门下俱申前趣之礼竝应却行之眷盖以书奏多方术呈异等或披卷而止或一贯独得每留神释典洞叩玄门以夫照壁泻瓶遗文必举非徒九部宁止十二逷矣西方路超百宿精力苦心不惮重故能法藏流行异闻俱凑爰有舍城妙说时将感通法螺良药响授斯在从善业之本极身念之际标品有七明义者五至如违俗绝世托想菩提眷彼天人深嗟鬼畜鉴兹因果冥心是缘笃诚修行又悟前旨载怀依仰形殊理一大觉下临昭然独晓四摄六通网罗群智赞扬妙德事属斯文直以风殊俗舛词翰乖绝倾耳注目隔若山河将恐灵教有亏玄旨多坠有婆罗门人瞿昙流支比丘昙林僧昉等竝钩深索隐言通理接延居第馆四事无违乃译明兹典名「正法念处」起自兴和岁阳玄默终于武定渊献之条流积广合七十卷微言不弘之在我大崇觉典尅宣灵迹此乃济四部于法桥刷六尘于定水心殷业重无德而言虽龙树不追马鸣日远申法尊道夫岂异昔所以缁素击节雅俗倾首义有存焉永法三界云尔

正法念处经卷第一

十善业道品第一

归命一切诸佛菩萨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游那罗陀婆罗门村尔时慧命舍利弗于晨朝时共众多比丘入王舍城各各行乞尔时众多比丘离慧命舍利弗而行乞食遂尔往到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所已共相问讯彼此欢喜说法语论迭互相问

彼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问诸比丘言「汝之释迦沙门瞿昙说如是法『欲为不善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于他欲者亦不随喜』我亦如是说『彼身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于他欲者亦不随喜』汝之释迦沙门瞿昙说『彼口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我亦如是说『彼口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汝之释迦沙门瞿昙说『彼意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我亦如是说『彼意业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不随喜他』汝之释迦沙门瞿昙如是法律为有何异何意何胜若汝释迦沙门瞿昙如是法律与我何异而汝释迦沙门瞿昙自说『我是一切智人』」彼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如是问已彼诸比丘新出家故于比丘法未能善解心不随喜是故不答尔时众多比丘既乞食已离慧命舍利弗各各皆到那罗陀村食讫已住尔时慧命舍利弗亦乞食已同共往到那罗陀村尔时众多比丘往到慧命舍利弗所具说如上

尔时慧命舍利弗语众多比丘言「若我慧命共汝相随王舍城内同四出巷同三角巷即共汝等到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所者我则能以正法破之然我在于异四出巷异三角巷而行乞食故我如是不闻彼难彼遮罗迦波离婆阇迦外道前所问难世尊普眼——诸业果报一切现知今在此处最为尊胜一切外道见则降伏为诸声闻诸优婆塞诸天人等善说一切业果报法——去此不远汝可往问彼当为汝善说一切业果报法若天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不能说唯有如来能为汝说我于彼法未善通达唯有世尊第一善解业果报法能为汝说」尔时众多比丘向世尊所

尔时世尊依昼时法如须弥山自光网焰如昼日明如夜中月如月清凉如陂池清甚深如海安住不动如须弥山心无所畏如师子王一切众生之所归依犹如父母大悲熏心一切众生唯一上亲舍为依止处以三十七大菩提分胜妙之法庄严其身一切众生清净眼观无有厌足胜日月光释迦王子偈言

「世尊广普眼  无三垢净眼
能巧说二谛  善知三种苦
如是佛世尊  已修二种修
现证于道果  灭谛智具足
远离三界  而说异三界
知十八界谛  观知解脱谛
十八功德众  自功德相应
解脱九系缚  具足十种力
成就四无畏  亦成就大悲
大悲心深润  成就三念处

尔时众多比丘既见世尊整服一肩如法叉跪右膝著地礼世尊足退在一面正威仪住低头敛容尔时众多比丘推一比丘往近世尊复更顶礼世尊足已白言「世尊我于晨朝著衣持钵入王舍城而行乞食如上所说次第乃至共彼外道遮罗迦波离婆阇迦问难语说彼问身业口业意业皆如上说

尔时世尊先观察已然后为说尔时世尊为彼比丘那罗陀村诸婆罗门而说法言「汝诸比丘我所说法后善义善语善法应具足清净鲜白梵行开显所谓正法念处法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为汝说

诸比丘言「如是世尊」彼诸比丘于世尊所至心谛听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如是说言「诸比丘何者正法念处法门所谓法见法非法见非法常念彼处心不生疑憙乐闻法供养长宿彼知身业口业意业业果生灭不颠倒见不行异法诸比丘身业三种所谓杀生偷盗邪婬云何杀生于他众生生众生想起杀害心断其命根得成杀生彼有三种谓上所言上者杀罗汉等堕阿鼻狱所言中者杀住道人所言下者杀不善人及杀畜生又复三种所谓过去未来现在又复三种所谓贪作嗔作痴作彼贪作者所谓猎等彼嗔作者所谓下彼痴作者外道斋等又复三种所谓自作他教二作有五因缘虽是杀生无杀罪业所谓道行无心伤杀蠕蚁等命掷铁等无心杀生而断物命医师治病为利益故与病者药因药命断医无恶心父母慈心为治故打因打命终燃火虫入无心杀虫虫入火死如是五种虽断生命不得杀罪又复更有三种杀生所谓教他自作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偷盗成就满足云何偷盗得果报少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他物他摄自意盗取如是偷盗成就满足若是王法为饶益尊父母病人缘觉罗汉阿那含人斯陀含人须陀洹等若为病急若为饥急彼为饶益如是偷盗得果报少盗业不具又复偷盗得果报少谓偷盗已专心忏悔既忏悔已后更不作遮他偷盗教不盗戒示其善道令住善法远离偷盗如是盗业不具足满何业具足若人偷盗彼偷盗人若诳惑他屏处思量作欺诳事秤治物作恶业行如是种种此业具足云何成业若他摄物知已盗取如是成业何业具足作已随喜乐行多作向他赞说又复教他善戒者盗此业具足如是三业具足不余偷盗业得果报少而不决定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邪婬此邪婬人若于自妻非道而行或于他妻道非道行若于他作心生随喜若设方便强教他作是名邪婬云何邪婬得果报少若邪婬已专心忏悔不随喜他遮他邪婬示其善道彼邪婬业不具足满离邪婬意修行善戒如是邪婬得果报少不决定受

「如是三种身不善业得果报少果报轻如是外道遮罗迦波离婆阇迦所不能知非其境界并天世间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诸天人等所不能知除我声闻从我闻故知业果报更无教者

「又修行者知业果报云何口业恶不善行口业四种所谓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如是四种何者妄语自思惟已然后于他作不实语若作呪誓若在王前若王等前妄语言说令他衰恼或打或缚或令输物彼成妄语如是满足成妄语业地狱中受

「复有口业名为两舌于和合者共作业者破坏语说如是语者成就两舌云何此语得果报少破坏语已心中生悔『我愚痴故作如是说』专心忏悔亦遮他人作破坏语示其善道业不具足此业不重云何此业不具足满此破坏语或以烦恼或以酒醉心异分別向他异说此业不足云何名为业道相应成破坏语若以恶心破坏于他随喜赞叹如是名为业道相应成破坏语云何此业决定成就破坏语说作已随喜复教他作随喜赞说喜乐贪著不离于心常怀恶心他人所避不可往返为他毁呰不生羞耻无惭无愧不能自知如是名为破坏语业

「又修行者观察业集云何名为恶口业行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如是恶口能生热恼闻不悦耳不忍他恶令异人信若重若轻戏笑嗔心得无量报无量种报彼重恶口堕于地狱彼轻恶口不决定受如是名为第三口业彼业具足相应之义如前所说

「又修行者知业报法云何名为第四口业无义绮语前后相违不相应说不决定受决定如余如是名为第四口业

「又修行者观业报法云何意业意业几种彼见闻知意业三种邪见何者为贪若见他人富者财物心生希望欲得彼物是意贪业复次意业若见他人富者财物心生恶嫉是意嫉业若生邪见生颠倒见是邪见业彼有二种谓失不信云何不信彼人心谓『无施无祀无斋无会无有善业无不善业无业果报』广则无量云何为失彼人心谓一切苦乐皆是天作非业果报如是二种名为邪见

「又修行者观业报法云何三种身意业如是十种乐行多作彼决定受此义云何何者业果于现世受何者业果于生世受何者业果于余世受复于世间何处何生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身业杀生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命则短促若因贪心猎等杀生彼人则生猪鹿雉鸡迦宾阇罗如是等中猎师围兵之所杀害乃至作鱼鈎钓所杀彼前作业相似因常在生死若生人中命则短促设得生天不得好处多有铁畏速为他杀杀生之报有下偈言

「『有于藏中死  有生已命终
有能行则亡  有能走便卒

「彼杀生者此业成就势力果报谓地狱受若现在受若余残受

「又修行者观业果报云何偷盗乐行多作报有三种谓地狱受若现在受若余残受彼偷盗业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则常贫穷若得财物畏王劫贼因缘具足失夺不曾得乐彼偷盗业得如是等三种果报

「又修行者观业果报云何邪婬乐行多作得三种果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若彼邪婬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余残果报妻不随顺若得二根世间所恶

「彼如是等三种身业三种果报非彼外道遮罗迦波离婆阇迦之所能解广说身业则有无量皆不能解何以故彼以痴法熏其心故唯我能解我实不见余人能解更无有人能见如是业果报法如我见者若我弟子修行法者以从我闻是故能解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口业口业几种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口业四种所谓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若彼妄语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一切众生不信其语诸善众会善长者众刹利等众及妻子等不信其语口常烂臭齿亦不好面皮无色一切世人妄语枉谤常生怖畏亲友兄弟知识不固一切所作不得果利于一切人不得饶益如是妄语是不可爱非是可乐非是可意成就如是不善业果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名为第二口业乐行多作成就果报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如是两舌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若聋若痖口常烂臭无人信语众人所笑面色不好不住一处心动不定常行恶行如是名为两舌业报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名为第三口业乐行多作成就业果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如是恶口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处处皆畏一切人所皆得衰恼无人安慰于自妻子不得爱语犹如野鹿畏一切人远善知识近恶知识是名恶口三种果报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绮语乐行多作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若彼绮语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一切不王舍怨家兄弟亲家轻弄嫌贱此是绮语口业果报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意业三种不善乐行多作意不善业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若彼贪心乐行多作意不善业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虽有财物则为王贼及水火等无理横失恒常贫穷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嗔心乐行多作意不善业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嗔心意业乐行多作意不善业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则生边地夷人之中常畏铁处常怖魄处堕崄岸处彼人之心不曾安隐常被诽谤常得如是多种众恶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邪见乐行多作意不善业彼见闻知或天眼见邪见意业乐行多作堕于阿鼻地狱等中受一切苦若堕畜生于无量世百千万亿亿数转生饿鬼境界亦复如是若生人中如法所说自种性业善业道行不依法行于上世来父祖种性千倍下劣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更复思法深细观察——云何如是十不善法流转生死世间地狱饿鬼畜生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云何杀生云何乐行云何多作谓杀生者此杀生人近恶知识若恶知识近住之人与彼相随喜乐彼人相随游戏共行共宿于彼生信谓有功德随彼所作亦与同行彼人如是近恶知识彼杀生人近杀生者则以种种杀生因缘教令杀生或外道斋或屠猎等如贪味者说杀生事如怨家者说杀生事如贼贪物说杀生事如鬪战者说杀生事如贪名者说杀生利彼人闻已心则生信亦随顺行憙乐杀生如是喜乐既杀生已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不可爱著心不乐处一切善人訾毁之处以此因故若生人中命则短促如是杀生近恶知识以为种子

「云何乐行彼不善人既杀生已憙乐欢喜心意分別见杀功德如是分別则有多种断他命已不生懊悔赞说言善心不放舍转复更作教他人作既教他已说彼杀生种种功德异异因缘如前所说如是名为乐行杀生

「云何多作此杀生已如前行说近恶知识习作杀生多造杀具作危崄处作围毒箭集养狗等养杀生鸟近旃陀罗造鬪战具——铠刀杖及以𥎞𫓴鬪战之轮种种器仗——诸杀生具如是一切皆悉摄取如是恶人多作杀生以是因缘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受极苦恼杀生之业有下受苦报时亦下

「既作业已如是不得不受果报如是如是自作恶业自得恶报若黠慧人舍恶行善彼世间中如是杀生乐行多作

「云何偷盗乐行多作云何乐行多作盗已堕于地狱此恶戒人性自偷盗近恶知识若恶知识近住之人与彼相随则行偷盗有下何者为下谓王法等如前所说何者为中非福田所偷盗彼物此盗为中何者为上僧物微少偷盗是则为上彼佛若盗僧物法能净盗佛法物僧不能净若盗众僧现食用物堕大地狱头面在下若取属僧所常食物则堕无间阿鼻地狱宽广暗等以重福田微少偷盗以有心念乐行多作彼少偷盗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复忏悔不生随喜心中生悔彼不定受若偷盗人无量方便而行偷盗以如是故名为偷盗

「云何乐行偷盗他物已欢喜与贼相随心以为乐既得财物作衣食已心生欢喜赞其功德教他偷盗教已赞说如是名为乐行偷盗

「云何多作既偷盗已多作床敷卧具毡被食啖饼肉衣服庄严婬女娱乐博戏心生喜悦『我今快乐一切乐中偷盗为最以此因缘我丰床敷卧具饮食衣服庄严婬女樗蒲第一胜乐我今常当作偷盗行令我后时增长富乐』如前所说如是如是多行偷盗决定于彼地狱中受

「云何邪婬乐行多作此邪婬人心不观察婬欲覆蔽若人先世婬欲处来所谓鸳鸯迦宾阇罗孔雀鹦鹉鱼雉鷃鸟阿修罗等如是处来于此中生常与多欲不善知识相随共行如是二分喜乐婬欲心不观察心不厌足不离欲心不观察行随有欲处往到其所以欲处来此欲处生喜行婬欲故不观察婬欲所覆如是邪婬不善之人触染势力彼彼憙乐如是邪婬复更如是心喜乐行乐行如是邪婬恶触

「云何乐行如是邪婬虽不常行而常憙乐心意分別更于余处心不憙乐如婬欲者如是乐行邪婬境界

「云何多作愚痴凡夫心不观察邪婬覆蔽他复为说邪婬功德第一胜乐所谓婬欲『为此事非是不善』复教多人憙乐婬欲如是邪婬愚痴凡夫憙乐多作如是三种身不善业「口业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何者妄语所谓自心先自作诳然后诳他如是妄语他成诳又彼妄语五因缘發所谓嗔邪法所摄欲心怖畏

「云何嗔心而發妄语若于王前或大众中长者众中若善知识怨家诤鬪饶益知识衰恼怨家是故妄语云何贪心而發妄语见他财物方便欲取是故妄语云何邪法所摄妄语如婆罗门法中所说『饶益尊故饶益牛故畏自死故为取妇故如是妄语皆不得罪』如是之人邪法摄语如是妄语是愚痴人邪见摄语此语坚重于地狱受是故乃至失命因缘不应妄语此妄语者能为地狱第一种子『为取妇妄语无罪是欲心發』亦是邪法云何怖畏而發妄语何处怖畏为彼饶益是故妄语起如是心『若不妄语彼则于我多不饶益』彼人畏死是故妄语彼五因缘愚痴之人作妄语说如是一切皆住痴法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有何等人  起一妄语法
则不畏他世  无恶不造作
人生世间  口中有大斧
若以斫自他  口中恶语出
如是应实语  不应斫他人
虽无乞求者  应当多少与
此三种行者  舍身则生天

「若如是者一切因缘一切所作莫妄语说于他妄语心莫随喜亦不随逐妄语者行莫共同坐若妄语人共行坐者他人见之亦谓妄语如是若与垢业之人共相随者则乐垢业若与彼人共行坐等虽无垢业他谓垢业若如是者应观察法恶知识者勿与相随此恶知识于生死中最坚系缚则堕地狱畜生饿鬼所谓随逐恶知识行若善知识相随行者则得解脱广则无量此中如是略说妄语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两舌两舌几种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两舌者多于和合人起破坏意口中语说两舌二种自作教他教他者怨家若似怨家所遣破坏汝破彼人是他因缘有他不遣自作破坏令他衰恼又复云何嗔因缘故于他不爱与他人恶口说恶语闻者不爱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恶口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恶口者痴發一切愚痴凡夫之人常行不离如是恶口有无量种无量攀缘无量因缘无量心發无量果报此语能破无量善行此语能与一切人恶世间如怨善人不近人所不信此语如毒如是恶口恶道因缘是垢言语正梵行人舍离不行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黠慧离恶口  正语憙乐行
如是美语人  则近涅槃住
常说善妙语  舍离垢恶语
垢恶语污人  能令到地狱
垢语所污人  彼人则无善
恶如师子蛇  彼不得生天
一切善语人  能善安慰他
诸世间所爱  后世则生天
若人不恶语  舍离于谄曲
虽人行如天  彼人善应礼
实语常行忍  直心不谄曲
不恼于他人  彼建立法幢
人命不久住  犹如拍手声
人身不如法  愚痴空过世
何人不自爱  何人不乐乐
若人作恶业  不行自爱因
妻子及财物  知识兄弟等
皆悉不相随  唯有善恶业
善业不善业  常与相随行
如鸟行空中  影随常不离
如人乏资粮  道行则受苦
不作善业者  彼众生亦然
如具资粮者  道行则安乐
众生亦如是  作福善处行
久时远行人  平安得还归
诸亲友知识  见之皆欢喜
作福者亦尔  此死他处生
所作诸福德  如亲等见喜
如是作福德  和集资未来
福德于他世  则得善住处
福德天所赞  若人平等行
此身不可毁  未来则生天
观如是处已  黠慧者学戒
得圣见具足  善行得寂静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观察第四不善业道绮语口业——云何绮语绮语几种前后语言不相应说故名绮语心轻速转前后语言相应而说亦名绮语从慢心起自轻因缘令人不信即于现身是恶道生一切世间轻毁之因无所饶益垢语绮语如是第四垢语口业非善业道勿作绮语亦莫随喜不应受行若绮语者则非善人

「意不善邪见云何为贪他所摄物自心分別欲得彼物非正观察彼人如是爱乐他物于他所有无因无分而自扰恼望得彼物故名意贪不善业道非是可爱非是可乐所得果报非意相应非寂静意非是安乐愚痴之人虚妄生贪他物叵得虚妄分別生贪味著心意动转常生悕望心乐欲取见他财物自得苦恼故名为贪如是意地第一贪心不善业道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名嗔意地第二不善业道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于他前人无有因缘起嗔恶意又复于他若贫若富无有因缘而见他已意地起發重恶嗔心以嗔因缘于地狱受善法谷等既成熟已嗔心如雹坏善谷等唯正智眼对治彼暗嗔心如火烧一切戒嗔则色变是恶色因嗔如大斧能斫法桥住在心中如怨入舍此世他世心一正行嗔能坏破舍彼嗔心慈是对治及四圣谛行地狱行嗔为上使唯有善人圣声闻人闻法义人乃能舍离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邪见正法障碍一切恶见心之黑暗彼见闻知或天眼见无始以来行邪见因堕于地狱饿鬼畜生故名黑暗乐邪见者正道障碍如刀崄岸恶处唯有一切愚痴之人贪著乐行以颠倒见故名邪见彼有二种信邪因心不信业果报法信邪因者作如是知身等乐苦皆是天作非业果报于业果报心不信者谓无施等是名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不饶益业一切皆以邪见为本

正法念处经卷第一


校注

丽本缺此叙今依明本采录与宋本元本对校(CBETA 按大正藏校勘栏于此处有◎符号无校勘数字故今以之校勘数字来代替大正藏之◎符号 叙【大】序【宋】【元】 处【大】瞩【宋】【元】 祗【大】祇【宋】【元】 于【大】下同于【宋】【元】下同 晖【大】辉【宋】【元】 扉【大】扁【宋】【元】 游【大】游【宋】【元】 茧【大】䟢【宋】𥀹【元】 昭【大】照【宋】【元】 季【大】年【宋】【元】 昧【大】沫【宋】【元】 刷【大】涮【宋】【元】 第一【大】第一(小乘单译经第一部)【明】 第一【大】第一之一【明】 阇【大】遮【宫】 于【大】下同于【明】下同 各【大】名【宫】 唯【大】下同惟【明】下同 眼【大】间【明】 叉【大】胡【宋】【元】【明】【宫】 法应【大】独法【宋】【元】【明】【宫】 邪【大】下同衺【明】下同 性【大】姓【宫】 掷【大】踯【宋】【宫】 教他自作【大】他教自作【宋】【元】【宫】自作他教【明】 作【大】作(宜作自作他教二作)【明】 王【大】三【宫】 盗【大】道【明】 秤【大】称【明】 减【大】灭【宫】 软【大】濡【宫】 婆【CB】【丽-CB】【宫】波【大】 惟【大】量【宋】【元】【明】【宫】 彼【大】口【明】 复次【大】又复【宋】【元】【明】【宫】 缘【大】缚【宫】 铁【大】怖【宋】【元】【明】【宫】 爱【大】乐【宋】【元】【明】【宫】 魄【大】怕【宋】【元】【明】【宫】 法【大】准【宫】 思【大】异【宫】 陀【大】荼【宋】【元】【明】【宫】 钾【大】甲【宫】 𫓴【大】矛【宫】 仗【大】杖【宫】 已【大】以【明】 毡【大】旃【宫】 蒲【大】*蒱【宋】【元】【明】【宫】* 博【大】搏【宫】 人【大】有【宋】【元】【明】【宫】 多【大】名【宫】 教【大】〔-〕【宋】【元】【明】【宫】 污【大】行【宫】 者【大】道【宋】【元】【明】【宫】 扰【大】娆【宋】【元】【明】【宫】 坏破【大】破坏【宋】【元】【明】【宫】
[A1] [-]【CB】◎【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正法念处经(卷1)
关闭
正法念处经(卷1)
关闭
正法念处经(卷1)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