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四

观天品之三十三(夜摩天之十九)

「尔时鹅王见彼天主牟修楼陀作如是言『今者善来』种种语言问讯供养既供养已赞言『善哉夜摩天王乃能如是不放逸行甚为希有在此第一放逸之处而能如是不行放逸不放逸行此为希有复有希有一切天主皆于天中百倍受乐不行放逸此甚希有离乐因缘则不可得

「如是菩萨善时鹅王忆自本生尸弃佛所曾闻经法念彼经已而为天主牟修楼陀如是说言『汝大天王获得善利不放逸行为闻我声是故来此甚为希有汝今善听我为汝说如彼世尊尸弃如来所说而说当于尔时我作人王闻如来说如本所闻今为汝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有一法门名王法行如是法门则能利益灌顶受位刹利大王王得此法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正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

「『灌顶受位刹利大王成就何业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正护世间大富大力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有大神通大富大力所谓此王具足成就三十七法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正护世间护世间故大富大力一切余王不能破坏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

「『何等名为三十七法一者军众一切净洁二者依法赋税受取三者恒常怀忍不怒四者平直断事不偏五者恒常供养尊长六者顺旧依前而与七者布施心不悭悋八者不摄非法行者九者不近不善知识十者贞谨不属妇女第十一者闻诸语言不一切信第十二者爱善名称不贪财物第十三者舍离邪见第十四者恒常惠施第十五者爱语美说第十六者如实语说第十七者于诸臣众若无因缘不举不下第十八者知人好恶第十九者常定一时数见众人第二十者不多睡卧二十一者常不懈怠二十二者善友坚固二十三者不近一切无益之友二十四者嗔喜不动二十五者不贪饮食二十六者心善思惟二十七者不待后时安详而作二十八者法利世间二十九者恒常修行十善业道第三十者信于因缘三十一者常供养天三十二者正护国土三十三者正护妻子三十四者常修习智三十五者不乐境界三十六者不令恶人住其国内三十七者于一切民若禄若位依前法与是等名为三十七法若成就此三十七法得名受位刹利大王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大富大乐有多财宝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如是等三十七法善业因故

「『何者名为刹利大王军众净洁所谓善心利益他人于对诤者依法断事不违法律依法正护不违本要忠心谏主主行利益成赞善依法护国所设言教依量利益且起直心不恼于他依法事主唯畏罚心无贪慢于一切法皆顺不违为未来世随法而行怖畏生死信业果报舍三恶业不乐多欲不憙行罚正意不乱如是自他二皆能度能利益王若如是者是王军众如是军众与王相应是故令王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诸军众一切净洁是故令王不生恶心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次第二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于现在世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何者第二所谓依法赋税受取以供衣食云何依法或国或城或村或邑或人集处于一切时常依旧则依道理取彼王如是若国坏时若天俭时则不赋税取时以理不逼不罚依先旧来常所用称斗尺均平如是受取依法不违不逼不罚不侵不夺如是国王则是怜愍一切众生王若如是依法受取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常依法赋税受取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三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不逼国土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三所谓恒常怀忍不怒心如是念「随何因缘令我嗔忿如是因缘一切皆舍」身虽自在见他瑕疵不讥不调于诸臣僚眷属仆使有罪过者不重刑罚于他怨人若他亲善不说其过不说其恶若于军众起嗔心时则念忍辱念忍辱故嗔心则灭口说美语更说异言令彼军众不忧不怖恒常如是一切法中一切时忍自体实忍非因缘故如是不嗔如是不忿王若如是心怀忍辱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能于人恒常怀忍善业因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四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四所谓平直断事不偏王善心意于一切民犹如父母不以物故不以用故不以亲故不以恩故不以友故不以贵势有嘱及故用如是一切因缘依法断事不偏不党于诤对者怨亲平等利益语说实语而说王若如是平直断事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不失国土不失名称一切军众皆无罪罚能护国土不畏他论他王不胜久时为王领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心平直断事不偏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五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如是乃至到于涅槃何者第五所谓恒常供养尊长何者尊长谓尊长者如实而见持戒智行利益众生常作善业身口意等恒常寂静自心无垢令他摄福如是尊长王应亲近既亲近已听法闻法常往供养受其所说受其言教如其所说王应受持如所说行以一切时供养尊长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一切时供养尊长善业因缘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六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六所谓顺旧依前而与若父先与若祖先与或复先祖于先旧与若地若金若银等物彼受位王以不浊心以清净心随顺欢爱乐彼法如是依旧随顺赞善教他令与王若如是依前而与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常顺旧依前而与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七法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七所谓布施心不悭悋何者布施布施者名少老时恒常布施布施一切一切种施一切时施利益一切饶益一切安乐一切常念地狱饿鬼畜生一切道中受饥渴等种种苦恼布施之时愿如是等三趣众生早得解脱生人天中王若如是得现世报何者现报所谓名称若遭难时奴仆军众则不舍离他国土人常来供养余人见已不能破坏一切怨敌乃至不能得其少便于他常胜如是布施得现世报非福田处如是布施尚得如是现世果报况于福田物思具足胜善布施常闭恶道常受乐报彼无量种布施而与何者无量谓法布施资生布施无畏布施王如是等种种布施若施沙门婆罗门如是布施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彼布施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八法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八所谓不摄非法行者不令在国以刹利王自随法行是故不摄非法行者不令住国何者名为非法行者所谓有人种种方便劫夺他物扠他咽令其闷绝而取其物或与恶药令无觉知而取其物或设方便盗偷他物或复私窃盗取他物或在道路或在市中作诸方便而取他物买真卖偽种种欺诳而取他物或复有人奸欺无道压善举恶进非退是诬抂贤良党助不肖或有邪见或有断见或复有人苦杀众生望得解脱若外道斋于大会中屠杀羊等望有福德或复有人犍割众生令使不男或复有人婬于男子或复有人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如是等人不令住国何以故若共同国令诸善人心意坏故相倣习故同处住故善人坏故令王无力失增上力非时降雨时则不雨五谷熟时五谷不熟所有国土一切破坏恶人过故以此因缘不令恶人住在国内此因缘故不摄一切非法行者不令住国依法行者摄令在国摄法人故随时降雨日触顺时是故五谷至时善熟不坏国土离于怖畏不生忧愁一切国土利益之事是摄法人因缘力故能断一切生死苦恼令有福人在己国住以近如是福德人故行法人故第一梵行所谓安住有福德人近福德人顺法行人是故一切有智慧王近行法人令住国内王若如是不摄一切非法行者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彼不摄非法行者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九法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九所谓不近不善知识不善知识是恶知识彼恶知识略有八种一切王者皆应舍离何等为八一者断见所谓有人如是心言「无业无施无有此世无有他世」此是最初恶知识也又复第二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一切妇女依时共行不破梵行」又复第三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若以火烧得大福德若与众生则无福德」又复第四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乃至未死有命以来得名为人若身死已善不善业一切皆失如风吹云更无可集众生如是无有罪福」又复第五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常教他人破坏父母亦复不听供养尊长又复第六恶知识者所谓有人言杀生善若杀老人若杀盲人恶病之人长病人等夺其命故得生乐处又复第七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于山崖上自投身下若火烧身若自饿死或五处火以炙其身如是取死有无量福后得天上无量眷属无量天女之所供养」又复第八恶知识者所谓有人如是心言「一切由天非业果报」如是八种恶知识者一切不听住在国内眼亦不看唯摄一切实语说人从如是人听闻正法闻已摄取受持修行王若如是不近一切不善知识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彼不近不善知识善业因故

「『又复受位刹利大王有第十法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何者第十所谓有法应当舍离舍何者法所谓妇女有智之人不属妇女一切世间属妇女者于世间中最为凡鄙若余凡人属妇女者犹尚凡鄙岂况国王人中第一一切妇女能破坏人一切国土一切人民一切王者皆由妇女而致破坏以贪心故能令王等皆失利益能夺其物令行非法不听布施以贪心故能令王等一切懈怠以乐欲故常近不离能令丈夫失自利益妇女如雹能害善苗一切妇女乐破坏语慢妬之藏属妇女人行同妇女属妇女人国土亦失是故不应系属妇女若属妇女则为凡鄙以妇女法是鄙恶故属妇女人亦为鄙恶属妇女者失一切法属妇女者常入苦处若属妇女善人舍离以欲过故如是之人妇女所诳一切妇女皆悉欺陵软弱之人体性尔故不知恩养与衰恼多贪妬嫉妇女如是皆不可信若属妇女彼人则于城邑聚落一切人中最为凡鄙何况王者其损更深是故不应系属妇女王若如是畏妇女过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离妇女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一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一者谓闻言语不一切信一切世间人心不同迭相破坏性憙破坏作时能坏成时能坏本性自体垢故破坏常乐诤鬪故相破坏以近亲故共相破坏自体破坏以国土过是故破坏自轻因缘故相破坏彼此迭互暗地相说各为自故相破坏欲令自胜令他不如故相破坏如是等语王皆不信违道理故前后相违以从恶心次第来故以爱自朋如是说故先被教来于先嘱来先有恩来先有怨来迭相破坏来向王说此如是等前说因缘迭相嗔故作如是说王不普信是以国土则不破坏如是王者心性本好不违不乱依道理嗔心不横嗔于破坏语心不生信彼王自有如是功德不信于他自心所乐少于嗔恚一切众生于王爱乐心善思量随顺法行心意正直多摄州土王若如是不一切信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不普信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二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二者谓爱善名不贪财物以王之心不贪财物不急拳手不动眉面不怒眼目不恶语说其心终不无因缘嗔又心亦不无因缘喜心意坚固王若如是得善名称亦得财物如是得已于财物中不大欢喜得名称故胜欢喜心王法不妨一切人爱怨不得便财物多故又复更有十种因缘得美名称何等为十一者美语二者能舍三者审谛四者他国远人来看五者近之则得安乐六者以时给施左右七者敬尊奉施所须供给善人拯济孤独八者净行九者好心不恼乱他十者正见不生邪见得此十法行如是法复教他人行如是法以如是行得此法故得善名称王若如是爱善名称不贪财物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随顺法行他不能胜异人近之则得安乐彼人久时作人中王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爱善名不贪财物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三应勤舍离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三者谓舍邪见邪见者名一切众生不安隐本此颠倒见一切因缘皆不生信彼不信处一切憎恶一切毁訾王则应舍若王不舍则邪见行一切人憎一切不信一切诸人皆不顺行不顺行故一切人舍得衰恼时依法行天一切舍离天舍去已无所能为是故王者应舍邪见王若如是正见不邪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于一切时作正利益为一切人之所供养一切人爱依法行天常不舍离一切国人如王意行一切分別一切心念皆悉具得彼王心意本性不乱能于久时王领国土安隐无患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舍邪见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四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四者谓世间法出世间法王根本法所谓惠施王若大臣能行惠施一切国人敬爱不舍心生敬重不舍其国向余国土若余国人以王能施共自妻子并其军众一切皆来归属于王多人来故令王国人增长更多自余诸国不能破坏以人多故无能破坏如是施者世间布施于世间中第一安隐又复更有出世间施第一好施若人布施为天所摄有大力能有大威德布施沙门若婆罗门贫穷等人庄严未来现在好色何以故心清净故食则清净食清净故面色清净面色净故端正可憙此等皆是布施之力又复有法现得果报何者现报所谓布施心无憍慢离贪离嫉信于因缘信因信报信未来世供养尊长其心柔软正意思惟舍种种物摄大富因摄离悭嫉信于福田福田功德福田种子王若如是善语熏心第一净心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久时为王王领国土久时受乐国土不乱恒常安隐不怖不忧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能惠施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五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五者谓勤爱语爱语王者一切皆爱一切皆近若与财物不能如是摄取众生如此爱语更无能令欢喜清净如爱语者一切众生如是因缘故爱语说先爱心生然后發语此因缘故口说爱语如是王者能取他城他国土等自国自城他不能得一切人爱王若实语杂有爱语设有怨家亦为亲友何况中人本来亲者王若如是爱语言说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怨成亲友不作中人一切人爱一切供养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一切人中久时为王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彼爱语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六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六者谓修实语实语者名一切生死解脱之因不须物买不可穷尽乃是大藏无能劫夺心海中生第一叵见一切善人之所赞叹一切世间次第流出此法乃是涅槃城门于一切时用不可尽增长功德能灭诸过一切人信能除贫穷若能实语虽复丑陋于余一切端正人所则为最胜以实光明而自庄严一切下姓若能实语则胜一切大姓之人如是实语庄严种姓一切人信一切人近一切人见如见兄弟随何处行于彼彼处为人供养如父如母如王不异虽行旷野险恶之处犹故受乐随行何国为王供养如供养主若村若城多人住处一切诸人及大长者皆悉供养自余国土所不行处流名遍满彼处诸人作如是言「彼处若王若王大臣实语善行如高幢幡名闻六天」彼善男子天常供养随后而行不见恶梦第一胜天供养如天若更贫穷以实语故后还大富一切忆念皆具足得念念渐老诸根不衰好神通大力身体作长命业成就相应一切诤对以其为量以其为证若犯王法被收缚者以物寄之唯此一人最为可信如是富者以物寄之以实语故心意不动怨亲之人不能令动唯以实相而自娱乐生欢喜心以实语食而自充饱实语之爱数数思惟或嗔或喜不动其心此王则是第一大仙常作世间及出世间二种利益越所作实画之文常以实水澡浴清净常著鲜白无缕宝衣实名之香十方遍嗅一切世间未相见者皆成知友何况见者善名流布过须弥峰虽是年少老人见之供养如父以实老故亦复能作长命之业乃至造作无上菩提大智之业何况能造夜摩天王世间之业王若如是修如实语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修实语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七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七者谓于臣众若无因缘不举不下是王重意彼王不知他戒形相及不知意则不生信为王之法细意思惟然后乃作王于臣众若不于先深细思惟或下或举彼则非王若为王者则不久唯可单有王名而已不思惟作心意少动意轻不住若说旧法众则不信言王妄语是故于王不生爱心或以余人换其王位是故王者知此过已不作妄语如是妄语现在未来不能利益是故现在无量种过知此过已不妄语说余人若尔亦不相应况复王者如是如是失于王法如是如是亦失世间若王有福胜世间人一切皆胜王常实语则护世间护彼乐故王法不妨一切善法实为根本若不实说则于臣众无有因缘或举或下若常实语则于仕人若无因缘不举不下王若如是则于王位不动不失一切臣众知王如是则不舍离向他国土深生敬重如父如母一切时乐生欢喜心彼王则有坚意住意有不动意有一厢意与臣众乐王若如是不无因缘或举或下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无因缘不举不下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八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八者谓能识知人之善恶此大智慧数数修故若能知者则为第一最胜大王王知彼人是智非智若如是知则是世间一切地器任为王者一切他王不能破坏若勤所作如所应处安置使令彼如是业皆得成就不失财物于所作法次第增长王见人中若非法行王则不摄贪食之人不知恩人王则不摄多人怨人邪见之人无怜愍人妄语之人他王怨人恶律仪人不知时人难调伏人常恶业人著境界人曲因说人其体本性不知足人恒常不作利益行人常于他所先作恶人慢心之人常乐怨人踴跃之人语动之人意动之人如是等人王则不摄摄何等人所谓随法修行之人不谄曲人不我慢人实语之人聪明智人柔软心人不恼他人不诳他人于三宝所能供养人得信之人知足之人调伏之人不懈怠人常作业人少食之人一切爱人有慈心人有悲心人精进之人正见之人智慧之人依法律人生来清净身口意人信因缘人知业报人不饮酒人不多睡人近善友人乐惠施人有戒之人有智之人如是等人王则应摄如是等人王于其中知轻知重堪为何业则令营作彼王如是更无余王能为破坏无量财宝富乐具足随顺法行随法行故则能布施能为福德供养三宝王若如是知人好恶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识別人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十九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十九者谓定一时数见众人若刹利王常定一时数见众人如是王者久时为王一切国人皆不嫌恨能知一切人之善恶能令国人一切行法强不陵弱一切国人随时见王财物具足以此方便增长炽盛财法富故不属他王以安隐故随顺法行供养沙门婆罗门等从其闻法既闻法已法行转胜以定一时数见人故修法之行转胜增上如是如是随法行故如是如是富乐增长大富乐故能大布施广作福业精勤持戒王若难见彼王则无如是功德是故王者应定一时常数见人王者若能常定一时数见人者则能行法是行法人有大福德王若如是常定一时数见众人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定一时数见众人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二十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第二十者谓少睡眠少睡眠故心善思惟意不错谬不愚不钝怨不得便恒常一意所作决定决定作故善思惟作王若如是善思惟作随何等法皆速成就不经久时彼王晨朝则不放逸不放逸故寿命则长善思惟故一切国人心则慕乐不生厌恶国内人民一切军众一切僮仆左右百官诸大臣等皆悉炽盛财物丰饶多臣民故则多财物多财物故有大威德有威德故则能布施修行福业能善持戒王若如是少于睡眠功德力故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少睡眠善业因故

「『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二十一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一者谓一切时常不懈怠不懈怠王坚固精进如法修业随何所作一切皆能究竟成就随心制御皆悉属己他不能坏他不能夺一切国人爱王心意皆生敬重其王国土一切皆善一切具足若城若村多人住处遍满国内间不空旷不懈怠王坚固精进有大势力如是如是随何所作彼彼所作一切成就何以故不懈怠故法时处等方便具足懈怠王于世间业出世间业皆能成就乃至能成涅槃之业何况余业若勤精进而不懈怠时处方便所作具足彼王则胜一切余人种种具足彼王如是世间所作皆悉成就如是共智而复能作出世间业皆悉成就出世间者谓施王若如是常不懈怠功德因缘于现在世常得安乐常有利益能护国土能护自身善人所赞智等犹如香气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为夜摩王以不懈怠善业因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四


校注

观【大】〔-〕【宫】 品【大】品第六【宋】【元】【明】【宫】 天主【大】天王【宋】【元】【明】【宫】 天主【大】*天王【明】* 于【大】下同于【明】下同 忆【大】下同亿【明】下同 夜摩【大】夜摩天【宋】【元】【明】 贞【大】真【明】 邪【大】下同衺【明】下同 刹【大】利【明】 成【大】城【明】 且【大】但【宋】【元】【明】【宫】 唯【大】下同惟【明】下同 称斗【大】秤斗【宋】【元】【宫】称升【明】 故【大】缘【宋】【元】【明】【宫】 用【大】朋【宋】【元】【明】【宫】 不胜【大】不能【宋】【元】【明】 王【大】玉【明】 第【大】不【明】 名【大】若【宋】【元】【明】 趣【大】处【宋】【元】【明】【宫】 婆【大】*媻【明】* 扠【大】叉【明】 咽【大】胭【宋】【元】【宫】 压【大】押【宋】【元】【明】【宫】 苦杀【大】屠杀【宋】【元】【明】若杀【宫】 善【大】菩【宋】 陵【大】*凌【宋】【元】【明】【宫】* 与【大】兴【元】【明】 明【大】朋【宋】【元】【明】【宫】 拳【大】拥【宋】【宫】 现【大】见【宋】【元】【宫】明注曰北藏作见 福田【大】种福【宋】【元】【明】【宫】 杂【大】亲【元】【明】 叵【大】正【明】 好【大】妙【宋】【元】【明】【宫】 充【大】克【明】 越【大】起【宋】【元】【明】 宝【大】实【宋】【元】【明】【宫】 以【大】少【宋】【元】 灭【大】时【宋】【元】【明】【宫】 踴跃【大】勇跃【宋】【元】【明】【宫】 犹【大】唯【宋】【元】【宫】惟【明】
[A1] 喜【CB】善【大】
[A2] 界【CB】【丽-CB】果【大】(cf. K20n0801_p0446b09)
[A3] 懈【CB】【丽-CB】懒【大】(cf. K20n0801_p0450a10)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正法念处经(卷54)
关闭
正法念处经(卷54)
关闭
正法念处经(卷54)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