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七

饿鬼品之二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于迦摩饿鬼(迦摩两卢波魏言欲色)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若男若女若黄门人著种种衣而自严饰服女人衣行婬女法若人欲發与之交会因此事故而得财物施与凡人非福田处不净心施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欲色饿鬼之中受鬼身已种种严饰随意所念皆得从心欲善则美欲恶则丑若其欲作爱不爱色悉能为之或作男子颜容端正或作女人姿首美妙或作畜生相貌殊异能作种种上妙庄严能遍游行一切方所若得食能食无患少行施故能以微细之身盗入人家以求饮食世人说言『毘舍阇鬼盗我饮食』或作人身入他节会或作鸟身食人祭饭其身细密人不能见此鬼如是随意能现种种众色世人皆名如意夜叉或作女身与人交会如是种种庄严诳人行于人间在鬼道中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人身难得如海中龟值浮木孔若生为人堕伎儿中著种种衣纵逸游戏以求活命自以己妻令他从事而求财物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海渚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前世之时见有行人欲过旷野病苦疲极于是人所多取其价与直薄少以恶贪故辞欺诳旷野空乏远行之人以是因缘生海渚中是海渚中无有树林陂池河水其处甚热于彼冬日甚热毒盛欲比人间夏时之热过踰十倍唯以朝露而自活命虽住海渚不能得水以恶业故见海枯竭设见树林皆悉炽燃大火焰起望心断绝众恶臻集无有安隐饥渴烧身呻㘁悲恼自心所诳处处奔走悲声叫绝无救无护无依无恃髲发蓬乱身体羸一切身脉皆悉麁现犹如罗网所至之处皆悉空竭无救无归无依无怙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使不死业尽得脱从此命终随业流转受生死苦人身难得如海中龟值浮木孔若生人中生在海渚或有一足或复短足困乏浆水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阎罗执杖饿鬼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以悭嫉故自坏其心亲近国王大臣豪贵专行暴恶心无慈愍不行正理为诸贤善之所轻毁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受阎罗王执杖鬼身于鬼世界为阎罗王趋走给使若有众生造诸恶业时阎罗王即令此鬼录其精神此鬼身色丑恶可畏手执刀杖头发蓬乱倒发覆身长唇下垂耽耳大腹高声大叫以怖诸鬼手执利刀拟诸罪人反执其手以绳缚之将诣王所白大王言『我于人中摄此罪人来至于此大王此人前世行不善业身业不善口业不善意业不善愿王呵责

「时阎罗王即说偈颂呵责言

「『汝是人中愚痴辈  种种恶业自庄严
汝本何不修善行  如至宝渚空归还
善业因缘得乐果  乐果因缘生善心
一切诸法随心转  流转生死常不断
一切诸行悉无常  犹如水泡不坚固
若能如是修正法  是人未来得胜报
若有人能常修善  舍离一切诸恶业
是人则不至我所  乘阶上生受天报
若人愚痴无觉悟  爱乐恶业至我所
能舍恶业诸不善  是人则行第一道
若见世间诸业果  亦见天上种种乐
如是犹起放逸心  是人不名自爱身
为利谁故造恶业  放恣一切身口意
如是人等行各异  汝今业对至我所
汝为众恶所诳惑  毕定行于崄恶道
若人爱乐造恶业  未来人身甚难得
若人远离众恶业  憙行善法心爱乐
此人现世常安乐  必得涅槃解脱果
若有众生习善行  于世间中最殊胜
若人习学不善业  一切世间最大恶
若有智慧行善人  能离初中后恶法
若有造习众恶业  则入地狱受苦报
能以善法调诸根  则获世间净胜法
是人身坏命终时  上生天宫受快乐
业系缚汝甚坚牢  阎罗使者之所持
送至恐怖诸恶道  阎罗世界大苦处
汝于前世作众恶  此业今当还自受
自作自受不为他  若他所作非己报

「如是阎罗王呵责罪人已使者将出以此罪人自作恶业自业所诳将受果报种种苦恼楚毒治之饥渴所逼但食风气恶业不尽故使不死从此得脱随业流转受生死苦若处人中生在边戍幽山崄谷深河峻岸危怖之处有自在者行于此路令其引导以余业故受斯罪报

「复次行者内观于法云何比丘观于五地彼以闻慧明眼观察十种色入何等为十一者眼入二者色入三者耳入四者声入五者鼻入六者香入七者舌入八者味入九者身入十者触入云何比丘眼缘色相比丘观眼缘色而生于识三法和合而生于触触共受识者触相触者觉相受者知相想者如长短爱不爱现见相对等思者识知一缘而各各相(思有三分或色非色)各各自体如十大地法何等为十一者受二者想三者思四者触五者作意六者欲七者解脱八者念九者三昧十者慧一缘而各各相识等十一法亦如是犹如日光一起众光自体各各別异如识自体异乃至思亦如是彼比丘如实知色入观眼空无所有无坚无实比丘如是如实知道离于邪见正见心喜眼离痴垢实见其眼但是肉段痴无所知但是泪窍如实知已离于欲心观眼无常知无常已但是肉团住在孔穴——如实知眼——筋脉缠缚当知众缘和合而有眼入如是眼者无有见者无我无知乃至苦亦如是观眼入已得离欲意

「是比丘如实观察眼入已分別观色如是色者爱以不爱皆悉无记以分別生何法可见何者为净何者是常何者可贪比丘如是思惟观察如实知色非有非乐如是思惟观察色相无坚无实以分別生爱不爱等非实有一切众生于爱不爱虚妄贪著如此色者非有自体非常非有非真非乐非不坏法非坚非我以贪欲嗔痴自覆心故生爱不爱非色有爱有不爱耶以忆念生故比丘如是观于色入见名色已不贪不染不迷不取知色无坚彼比丘如是观眼观色入已不著眼识得离欲秽眼识非我我非眼识思亦复如是(观眼色第五地于十三不相开)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啖小儿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恶术呪龙为除灾雹诳惑病人呪术夜叉取人财物或复杀羊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活地狱受无量苦从地狱出生婆罗婆叉饿鬼之中(婆罗婆叉魏云食小儿)复有众生杀生余报生在人中为此饿鬼而食之或至产妇所住之处取彼婴儿——或匍匐时或始行时如是饿鬼偷诸小儿次第食之若得其便即能断命若无杀业莫能为害

「伽他颂曰

「『恶业系缚受恶果  若行善业受乐报
业绳长坚系缚人  缚诸众生不得脱
不得安隐涅槃城  长流三有受众苦
能以智刀斩斯业  必得解脱诸热恼
以断业绳无系缚  得至无为寂静处
如鱼入网为人牵  爱缚众生死亦尔
如人毒箭中野鹿  其鹿狂怖走东西
毒药既行不能脱  爱缚众生亦如是
常随众生不放舍  观爱如毒应远离
愚痴凡夫为爱烧  犹如大火焚乾薪
是爱初染难觉知  得报如火自烧灭
若欲常乐心安隐  应舍爱结离诸著
如鱼吞钩命不久  爱结缚人亦如是
缚诸众生诣恶道  堕于饿鬼饥渴逼
饿鬼世界诸苦恼  处处逃遁而奔走
地狱趣中受苦者  皆由爱结因缘故
若诸贫穷困病人  求索朝飡自存济
皆由爱结因缘故  受斯苦报圣所说

「如是具观一切贪嫉因缘果报于生死中得生厌离弃舍诸欲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食人精气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巧辞诳人诈言亲友『我为汝护』其人闻已策心勇力是时彼人令他入敌欲丧其命舍之而去竟不救护欲于王所取其财物时被诳者没阵而死彼人以是不善因缘身坏命终堕于食人精气饿鬼之中受大饥渴自烧其身刀斫其体皮肉断坏从空雨刀遍走四方无逃避处若见有人行恶无信不奉三宝即得彼便入其身中食啖精气以自济命求之甚难困不能得或至十年或二十年乃得一便常困饥渴自作恶业还自受之恶业不尽故使不死乃至恶业不尽不失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终生于人中常守天祀贫穷困厄不得自在食啖残祀以余业故依他自活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见有饿鬼名梵罗刹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前世之时杀害生命以为大会谓其希有贩卖饭食贱取贵卖贪嫉破坏如是众生身坏命终堕饿鬼中名婆罗门罗刹饿鬼为饥渴火焚烧其身驰奔疾走现视人像杀害众生或住空巷衢道四交路首以求人便诸婆罗门杀生设会多生其中或自藏身以杀害人或入人身中以断人命呪术人言『鬼神著人』入人身已令人心乱狂惑无知如是恶业常作众恶饥渴烧身受大苦恼住饿鬼界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余业因缘生在人中常食人肉或饮人血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火炉中食诸饿鬼等以何业故生于彼处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远离善友贪嫉覆心喜啖僧食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于地狱受无量苦从地狱出生于茶饿鬼之中(君茶魏云火炉)既生之后饥渴烧身如火焚林周遍奔走而求饮食自业所诳于天寺中被烧残食合火而啖心常忆念火炉残食饥渴烧身二火俱起呻吟㘁叫作诸恶业决定成熟乃至恶业不尽犹不得脱业尽得脱余业因缘生于人中贫穷多病随其行处常为火烧野火所焚以余业因缘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多行嫉妬习于遍业究竟成业堕饿鬼道生于不净巷陌之中以何业行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悭嫉覆心以不净食与诸梵行清净之人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不净啰他饿鬼之中(啰他魏言巷陌)若于昼日人不能见若人夜行则多见之若城邑聚落众聚之处若住旷野行军厕屏秽恶之处虫蛆满中臭处不净若人见者恶不欲视欧吐舍去而是饿鬼生在其中由前世时以不净食持与众僧以是因缘生不净处受大苦恼虽处其中常不得食有诸恶鬼手执利刀刃出火焰在傍守护常困饥渴一月半月乃得一食犹不得饱设得食饱守粪诸鬼强打令吐饥渴烧身呻㘁哀叫交横驰走忧恼悲泣即以伽他而说颂曰

「『种子不善因缘故  获得忧苦恶果报
因果之性相相似  恶业因缘得苦报
为恶业钩之所牵  如鱼吞钩入恶道
吞钩之鱼尚可脱  恶业牵人无免者
诸业大力牵众生  不善业绳之所缚
将诣饿鬼世界中  具受诸大饥渴苦
诸饿鬼等饥渴苦  过于火刀及毒药
如是饥渴有大力  无量饥渴恼众生
无一念时得休息  昼夜苦恼常不离
乃至不得微少乐  常受种种诸辛苦
以作苦业因缘故  生恶道中受苦报
于此苦报难得脱  何时当得受安乐
所见诸泉悉无水  一切陂池皆枯竭
处处逃奔求水浆  往至诸河悉不见
我所行处求诸水  山林旷野无不遍
随所至处望水饮  求觅少水不能得
饥渴之火烧我身  无归无救受大苦

「如是饿鬼自业所诳呻唤哀㘁乃至恶业不尽故不得脱报尽命终以余业故生于人中受诸婬女妇女之身若得男身生除粪家身服女人所著之衣行女人法以余业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以何业故生于食风饿鬼之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见诸沙门婆罗门贫穷病人来乞求者许施其食及其来至竟不施与令此沙门及婆罗门贫穷病人饥虚渴乏如触冷风彼妄语人身坏命终堕于婆移婆叉(魏言食风)饿鬼之中既受鬼身饥渴苦恼如活地狱等无有异奔走四方无所悕望无人救护无依无怙自心所诳于远方处适见饮食在于林间及僧住处奔走往趣疲极困乏饥渴倍常张口求食风从口入以为饮食以恶业缘故使不死恶业持身妄见食想犹如渴鹿见阳焰时谓之为水空无所有如旋火轮以前世时虚诳许人而竟不与以此报故但眼见食而不能得

「伽他颂曰

「『因果相似圣所说  善因善果则成就
善因则不受恶果  恶因终不受善报
因缘相顺缚众生  生死相续如钩锁
生死系缚诸众生  轮回诸趣莫能脱
若能断除诸系缚  坚牢钩锁业烦恼
是人能至寂静处  永断一切诸忧恼

「其人如是受相似因苦报之时自心所诳揬驰走常食风气以自活命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贫穷下贱人所轻忽常为众人许施房舍饮食衣物而无与者闻他许时心悦望得至后不获转怀忧结受二种苦一者饥渴二者忧恼受大苦恼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伽他颂曰

「『如是众生恶业熏  具受种种诸苦恼
如粪所熏甚可恶  如是恶业应舍离
善法所熏最殊胜  能永离于恶道苦
如瞻卜花熏香油  花虽灭坏香油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食火炭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典主形狱贪嫉覆心打缚众生禁其饭食令他饥渴啖食泥土以续生命此典狱人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于食火饿鬼之中常至塚间啖烧尸火犹不能足如是恶业因时悦乐受报极恼心不爱乐不净可恶爱毒势力因缘和合受于食火饿鬼之身若得食火少除饥恼如人以水灭世间火比丘如是观时于世爱欲深生厌离不乐与俱作是念言『愚痴凡夫为爱所使不得自在』食火除饥无法可喻受饿鬼身乃至恶业不尽不坏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常生边地饥俭之处所食麁恶无有美味不识盐味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食毒诸饿鬼等以何业故生于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贪嫉覆心以毒食人令其丧命取其财物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堕活地狱具受众苦从地狱出生于食毒饿鬼之中在于民陀山窟之内或在波梨耶多幽崄山中或生氷山极冷之处或在摩罗耶山极崄恶难多有毒处无有浆水多饶毒药寒则氷冻热则毒盛甚可怖畏丛石峻岩师子猛虎所居之处而生其中寒苦极恼过人百倍夏日热恼百倍于人盛夏五日空中雨火烧其身体极冬寒至于虚空中五日雨刀以恶业故空中雨火及雨刀剑住崄难处为饥渴火焚烧其身叫唤悲恼以毒药丸而自食之食已即死恶业不尽即便还活既得活已饥渴倍前呻㘁悲哀有利嘴鸟来啄其眼受大苦痛举声大叫鸟啄食已眼复还生如是受苦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交道巷陌以自存活恶业所熏犹行蛊毒还堕活等大地狱中以余业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旷野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以前世时于旷野无水崄难之处日光焰暑求福之人种殖林树及造湖池以给行路有诸群贼决去池水令道行者疲极渴乏气力微劣破坏劫剥夺其财物嫉妬覆心不肯布施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阿咤毘(魏言旷野)饿鬼之中大火烧身如燃灯树日光焰曝走于旷野叫唤求水及求饮食求哀自救如是饿鬼以恶业故遥见阳焰谓是清水平住湛然疾走往趣望得水饮不计疲极所至之处但见空地了无有水何以故阳焰之中性自无水云何而得是鬼慞惶走于旷野荆棘恶刺贯其两足疲极望水闷绝躄地恶业力故死已复生饥渴恼逼过前十倍未起之间鵄雕鹫竞啄其眼食其身肉分张爴裂破散身骨三苦普至受大苦恼无归无救互相悲告即以伽他而说颂

「『雕鹫乌鵄诸恶鸟  金刚利嘴啄我身
爴裂破坏无全处  具受众苦无救护
诸业如影不离身  如昔恶业今受报
我等宿害行路人  以是今受大苦恼
业围所绕业绳羂  不见有可求脱处
唯有恶业尽坏时  乃能脱此大苦恼
恶业能将诸众生  业牵令至可畏处
恶业能随至何所  至受果时恶业熟
业缚众生游三界  轮转无穷无休息
若行善业舍众恶  则离众苦无饶益
若人不爱诸恶业  观之如火不贪著
是人不至饿鬼趣  不为饥渴火所烧
于须臾时常增长  饥渴苦痛念念生
身体炽火照山谷  犹如大火烧山林
野火焚烧大山林  大龙降雨则能灭
劫火一起海水竭  我火不可如是灭
业薪因缘生此火  为爱欲风之所吹
此恶业火烧我身  周遍围绕无空缺
持戒精进智慧水  以布施瓶而盛之
寂灭大人持此水  能灭三界诸业火
若为三业之所使  三业流转行诸有
是人回旋行三处  如是三法之所
三十六业所驱使  不能离于四十行
九十八种诸结使  如是等法行三界
以一百八明智慧  思惟十二之深义
若人能知法非法  是人则得无量乐
若有能知二种相  思惟二八特胜行
思惟十六特胜已  是人远离众恶道
若人能见二种道  是为四法究竟人
已得超越四流海  是人觉悟无众恼
能善修行八圣道  十力之义善知见
善知二苦之因缘  是人则到无生处
若人善达二谛义  能善思惟四念处
能观过去未来世  不为魔网所障碍
我为恶业之所使  远离众善白净法
到诸饿鬼世界中  自造恶业痴所惑

「如是有诸饿鬼利根智慧有少善业忆念本行数数呵责诸饿鬼等虽复呵责诸饿鬼等然其恶业犹不得脱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常行山崄随逐群鹿以余业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见塚间住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贪嫉覆心见有信人持花施佛盗取此花卖之自供此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饿鬼中受于塚间饿鬼之身饥渴热恼常食烧死人处热灰热土一月之中乃得一食或得不得头冠铁鬘火焰俱起头面髑髅皆悉融烂烧已复生次著铁鬘以贯颈上火焰复起烧燃咽胸一切身分从内出火遍烧其身以前世时盗佛花鬘故获斯报受身丑恶身上火起诸虫唼食有异罗刹来至其所以杖打刀斫其身痛急㘁叫受三种苦何等为三一者饥渴二者铁鬘三者罗刹刀杖打斫以恶业故受如是报忧悲苦恼即以伽他而说颂曰

「『我受饥渴诸辛苦  铁鬘贯身火炽燃
刀杖打斫第三苦  具受如是诸忧恼
我为自心之所诳  为诸恶业痴所惑
今日受斯饿鬼苦  永离知识及亲族
非是知识及妻室  亦非男女诸眷属
能救我此业系苦  是业大力不可夺
苦乐由业非他作  我今受斯三种业
布施持戒及闻法  我得闻已不修故
我为痴网所覆故  造作种种众恶业
第一恶业因缘故  我今受斯大苦报
我今若得免离此  饿鬼世界大苦处
如是恶业未来世  乃至失命愿不作

「是时饿鬼如是说已大苦所压悔本造业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于人中堕旃陀罗家屠儿魁脍担负死尸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树中住诸饿鬼等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于前世时见人种殖福德林树为远行者及病困人贪嫉心斫伐取材及盗众僧园林树木此人以是不善因缘身坏命终堕毘利差饿鬼之中(毘利差魏言树)生在树中以恶业故寒则大寒热则大热逼迮压身如贼木虫受大苦恼身体萎熟为诸虫蚁唼食其身若有以食弃之于树得而食之以自活命于饿鬼中受诸辛苦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于人中常卖药草材木花叶以自存活为他所使不得自在受大苦恼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见有饿鬼住四交道因以为名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贪嫉坏心盗他行粮取已含笑拾之而去其人失粮行于旷野受大饥渴如是之人以此恶业身坏命终堕遮多波他(魏言交道)饿鬼之中以恶业故自然而有铁锯截身纵横四彻饥渴烧身若诸世间多病因缘交道设祀凡夫愚痴不识因果行于恶见交道祭祀后病得差谓是鬼恩是交道鬼因此祭食以自济命若是余饭则不能食恶业不尽故使不死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故不得脱业尽命终生在人中贫穷下贱生于屠儿杀羊之家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见诸众生行于邪道谄曲作恶行于恶因说邪见法谓是真谛不信正法如是之人身坏命终堕魔罗身饿鬼之中受恶鬼身若诸比丘行时食时及坐禅时是魔罗鬼为作乱心妨碍之事或發恶声令其恐怖为作恶梦如是饿鬼为魔所摄憎嫉正法专行暴恶以此现造恶业缘故大热铁抟从口中入如地狱人等无有异吞啖热铁受大苦恼无有休息从此魔罗迦耶鬼中命终之后堕地狱中多劫受苦或满十劫或二十劫如是决定在三恶道或被烧炙或受打棒为他食啖人身难得犹如海龟遇浮木孔若生人中盲冥瘖痖聋顽无知一切众衰无量病恼庄严其身贫穷下贱以余业故受如斯报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以闻慧观如是略说饿鬼之处若分別说有无量种眷属饿鬼有住海中有住海渚有住阎浮提有住瞿陀尼有住弗婆提有住欝单罗越等大洲中间之所住处但以一名门说有种种名门有罗刹鬼鸠槃茶鬼毘舍阇鬼知彼鬼神微细业行各以何业而生彼处食何等食以何等行何所欲乐如是饿鬼以何缘故而生此处皆由不能调伏心之猕猴行不调柔犹如象耳无有住时如鸟在林为人所射別趣枝从一至一于一切境界常伺不息犹如大风吹动诸尘是心可畏如师子兽如虎如豹如蛇如毒尚可调伏是心难调复过于此随所造业得相似果是心如是难可觉知如是染心缚诸众生若心清净则得解脱是心如王诸根围绕以为眷属由心造业业因缘果以果因缘故有五道心如机关诸根如丝五根及心不善调御行于恶道若能善调作诸善业生天人中乃至证得不动涅槃比丘如是观微细心行随顺观察如是观已于生死中得大厌离是比丘先已观地狱苦厌离生死次观饿鬼世间种种众苦得入苦圣谛得苦谛无碍行未得无碍道

「复次修行者内观于法顺法修行彼比丘如实观业果报先已分別观诸地狱次观饿鬼诸道差別如实见诸生死过患甚可恶贱如是观已离魔境界厌舍生死起精进力以求涅槃成就具足得十五地既成就已尔时地神诸夜叉等心大欢喜告虚空夜叉虚空夜叉闻已欢喜告四大天王时四天王闻已欢喜告三十三天帝释眷属闻已欢喜告夜摩天夜摩天等闻已欢喜告兜率陀天兜率诸天闻已欢喜告化乐天化乐诸天闻已欢喜告他化自在天如是欲界次第相告其声展转从梵身天乃至光音天咸作此言『阎浮提中某国某城某村某邑某种姓中某善男子剃除须发以信出家离魔境界欲破魔军令魔使者生大怖畏能动一切诸烦恼山入于正道欲放光明今得如是十五地行』时光音天闻是语已皆大欢喜告余天众『汝等诸天应生欢喜增长正法减损诸魔及魔眷属令正法河流注不断竭邪见池调伏贪欲嗔恚愚痴摧灭邪徒绍隆正法欲散生死』欲界天子闻此语已甚大欢喜赞说之音如是次第展转相告乃至光音一切天众比丘如是勤修精进心不休息端直不谄远离邪曲如是求涅槃城善音名称遍诸天众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七饿鬼品竟


校注

于【大】下同于【明】下同 饮【大】欲【宫】 现【大】见【宫】 辞【大】*词【明】* 唯【大】*惟【明】* 㘁【大】*号【宋】【元】【明】【宫】* 髲【大】头【宋】【元】【明】【宫】 蓬【大】*髼【宋】【元】【明】【宫】* 瘦【大】痴【宫】 悭【大】贪【宋】【元】【明】【宫】 呵责【大】下同呵啧【明】下同 阶【大】陛【宫】 谁【大】诳【元】【明】 于【大】在【宋】【元】【明】【宫】 想【大】想相【宋】【元】【明】【宫】 (思有色)八字【大】〔-〕【宫】 邪【大】*衺【明】* 耶【大】*邪【明】* (观眼开)十二字【大】〔-〕【宋】【元】【明】【宫】 而【大】儿【宋】【元】【明】【宫】 得【大】能【宋】【元】【明】【宫】 贪嫉【大】嫉妬【宋】【元】【明】【宫】 诳【大】语【宫】 饭【大】饮【元】【明】 贪【大】妬【宋】【元】【明】【宫】 君【大】*居【宋】【宫】* 茶【大】*荼【宋】【元】【明】【宫】* 饮【大】饭【宋】【元】【明】【宫】 彼【大】〔-〕【宫】 欧【大】呕【宋】【元】【明】 而【大】如【宋】【元】【明】【宫】 故【大】故受如斯苦【元】【明】 适【大】逢【宋】【元】【明】【宫】 揬【大】突【宫】 伽他【大】下同伽陀【宋】【元】【明】【宫】下同 在【大】存【宋】【元】【明】【宫】 形【大】刑【宋】【元】【明】【宫】 氷【大】水【宋】【元】【明】 明注曰呻北藏作神 嘴【大】*𭪿【宋】【明】* 故【大】故受如斯报【宋】【元】【宫】故受如斯报(呻北藏作神非是)【明】 嫉妬【大】贪嫉【宋】【元】【明】【宫】 灯【大】镫【明】 曝【大】暴【宋】【元】【明】【宫】 乌【大】鸟【宋】【元】【明】【宫】 鵄【大】鸱【明】 爴【CB】*【丽-CB】*掴【大】*擭【明】* 普【大】并【宋】【元】【明】【宫】 曰【大】曰(擭二藏作爴俗甚下同)【明】 雕【大】离【宫】 三【大】比【宫】 诳【大】诸【宫】 使【大】役【宋】【元】【明】【宫】 故【大】故受如斯报【元】【明】 棒【大】棓【宋】【元】【明】【宫】 受【大】唤【宫】 殖【大】植【宋】【元】【明】【宫】 贪嫉【大】嫉妬【宋】【元】【明】【宫】 压【大】押【宋】【元】【宫】 于【大】在【宋】【元】【明】【宫】 材【大】林【宋】【元】【明】【宫】 拾【大】舍【宋】【元】【明】【宫】 交道【大】四交道【宋】【元】【明】【宫】 憎【大】增【宋】【元】【明】【宫】 暴【大】虣【明】 耶【大】邪【明】【宫】 打【大】持【宫】 瘖【大】音【宫】 单【大】且【宋】【元】【宫】 门【大】闻【元】【明】 茶【大】荼【宋】【元】【明】【宫】 別【大】关【宋】【元】【明】【宫】 证【大】证(且北藏作单)【明】 勤【大】动【明】 饿鬼品竟【大】〔-〕【宋】【元】【明】【宫】
[A1] 焚【CB】【丽-CB】梵【大】(cf. K20n0801_p0141c21)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正法念处经(卷17)
关闭
正法念处经(卷17)
关闭
正法念处经(卷17)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