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三

观天品第六之二四王天之二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十种地已观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迹天)所住之地有几种地自作善业受乐果报彼以闻慧见迦留天有十种地何等为十一名行莲华二名胜蜂三名妙声四名香乐五名风行六名鬘喜七名普观八名常欢喜九名爱香十名均头是为迦留足天十种住处各各异业生于天中彼以闻慧见此众生持戒善业以熏其心归佛法僧称南无佛三自归命以此善业毕至涅槃其善不尽是人命终生迦留足天行莲华地受五欲乐爱著欲味目视不眴身如日光爱乐彼地一切莲华如白象色庄严其地华常开敷一一莲华香气普熏一百由旬胜余一切众华之香种种色蜂——毘琉璃色出种种音人中种种伎乐音声百千分中不及其一何以故天欲天音人不能闻所以者何非人境界故除转轮王及离欲人转轮圣王诸根力大能受天欲离欲之人眼等诸根离忧喜故是故能闻畜生蜂音犹尚如是何况天女爱欲歌音不可譬喻如天女声甚可爱乐色香味触亦复如是受无量种无量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中退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生长者家多饶财物以余善因缘乃至涅槃其福不尽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二住处彼以闻慧见第二地名胜蜂喜众生何业而生彼处若人智慧有信持戒有慈悲心利益众生华香伎乐供养佛塔是人命终生迦留足天胜蜂之处种种音乐歌舞戏笑游戏受乐受自业果华香恣意闻天女歌即受快乐无量天女歌颂妙音风吹众华香气殊异与诸天女游戏众宝须弥山峰耳闻音声受天快乐

「如是善业果报比丘观已为赞善业即以伽他而说颂曰

「『戒善如阶道  业力生天中
若人乘此道  得至天乐处
四种口业戒  身三种净业
智人乘七业  能至于天中
持戒第一乐  财物所不及
财富可败失  持戒常牢固
人以戒庄严  戒香常端正
佛说净善业  生第一天处
若人行善业  能行于天中
如至游戏处  受第一快乐
身出大光明  晃昱照天宫
游戏诸园观  自业之所得
心常怀欢喜  受乐常安悦
游戏天宫殿  持戒因缘故
若人善持戒  护持无量种
成就天果报  是故应修戒
持戒为阶陛  得众乐因缘
若人破戒者  无有安乐处
持戒清净水  湛然常充满
以此自澡沐  天宫受快乐
若天鬘庄严  和合受快乐
游戏于天宫  皆由善因得
天女所围绕  如日月光明
天中受快乐  皆由善因生
随心念皆得  得已终无失
善法常增长  皆由善因得
受无量快乐  一切常增长
若人持戒者  则得如是乐
若人常行善  为王所敬重
善为胜庄严  是故应行戒
人常调伏  矜愍诸群生
常行慈布施  能至天世间
不杀害众生  愍哀一切众
常修行正业  是人生天宫
不盗他财物  心常念布施
诸根寂灭慧  是人至天中
不犯他妇女  常乐行正道
寂灭涅槃  彼人生天中
不饮酒醉乱  醉者人所轻
智人能离酒  彼人生天中
持戒善修行  舍离众恶业
能生无量乐  安慰一切众

「如是比丘观无量乐赞善业已胜蜂欢喜无量众蜂出众妙音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若有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第一端正巧言辩常受安乐无有众恼寿命长远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三住处彼以闻慧见第三地名曰妙声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即以闻慧知持戒人奉施如来无量心者宝盖供养是人命终生妙声天受天快乐行于真金毘琉璃山与诸天女天鬘庄严游七宝山入犍闼婆林涂香末香种种树林种种泉流河池莲华其林光明青黄紫色入彼林中香风微动叶出歌音阿修罗犍闼婆所有歌音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微风吹动互相𢾊触出妙音声五乐之音娱乐受乐既闻乐音十倍放逸爱乐音声染著自诳香味触等亦复如是乃至爱善业尽从天上退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多爱音乐大富多财舍宅安隐五谷丰足眷属妻子寿命延长王所敬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四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天第四地处名曰香乐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香涂佛塔信心持戒是人命终生香乐天受天快乐不可譬喻天修陀味以为饮食身心无恼五乐音声天鬘庄严戏笑歌舞与天女众常相娱乐如山涌水游戏山峰天青珠宝珊瑚玫瑰车𤦲马瑙金山峰中种种流水河泉花池俱翅鸟林见种种林游戏其中流水河池其味美妙胜阎浮提一切美味善业所生食此上味受是天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生大富家多饶财物丰足五谷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五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有第五地处名曰风行以何业故生于彼处即以闻慧知彼众生信心持戒见比丘僧以扇布施令得清凉如忧尸罗(冷药草名)令诸比丘读诵经法是人寿终生风行天受天快乐以善业故香风来吹悦乐无比四天香风皆来熏之百千倍香凉冷可爱或胜一倍乃至五倍四天王天香气二倍三十三天香气三倍夜摩天上香气四倍兜率陀天香气五倍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香气六倍以业胜故天众亦胜观善业已其风行天游戏林中受诸香触六天香风皆入此天同一风力何以故一风功德不可宣说随天所念从风皆得欲闻音乐风吹山峪天女歌音所不能及若欲念香乃至他化自在天众华香和合不可称说来熏此天若念凉冷随心所欲若游异方欲见众宝须弥山峰或游金峰阎浮檀金或颇梨峰园林之中种种华果流泉河池众鸟香华以为庄严种种天女所住之处无量香触出妙音声天子乘风至诸园林山峪游戏如前所说如是香风令此天子乘之去来受五欲乐共相娱乐游戏受乐不生嫉妬无有诤心皆相爱乐以自染业上中下业如印印物得相似报得妙香风无有嫉妬业力既尽从天还退所造之业有上中下受报既尽业尽还退如是众生业行随业流转非无因生彼比丘观察业已而说颂曰

「『如因日知时  因时生草木
随业因缘生  非是无因生
无量千生死  业锁之所系
三种爱坚牢  系缚诸众生
如蜜和毒药  是所不应食
天乐亦如是  退没时大苦
业尽怀忧  舍离诸天女
退时大苦恼  不可得譬喻
善业欲尽时  如灯焰欲灭
不知何所趣  心生大苦恼
爱毒之所烧  忧悲自坏心
语声身相动  怖畏失天身
如是众乐味  爱欲最大诳
以不舍离故  增长大苦恼
天上欲退时  心生大苦恼
地狱众苦毒  十六不及一
一切诸焰轮  爱力之所作
爱锁缚众生  至诸崄恶道
诸天退时苦  人中舍命苦
观生死如火  见已离诸欲
若人放逸行  彼人无解脱
放逸痴所惑  去涅槃甚远
应离于放逸  放逸为大怨
天中放逸故  退堕地狱中
三界如轮转  业系轮不断
是故舍爱欲  离欲得涅槃

「如是比丘观天退已厌离欲心观风行天无常之乐业因缘生不离无常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善于海行为大导师善知风路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六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天第六地处名散华欢喜以何等业生于彼天彼以闻慧见持戒人心有净信正身口意僧说戒时施诸澡瓶或行道路或于旷野盛满净水施人澡瓶是人命终生散花欢喜天种种音乐游戏音声与众天女游戏众宝毘琉璃须弥山侧香风所熏种种香鬘璎珞其身流泉浴池以为庄严天子天女互相娱乐受无量乐于无量时入流泉林于彼林中受天快乐毘琉璃树真金为叶真金为树毘琉璃叶入此林中常怀喜悦身出光明饮天甘露善业因缘阎浮提中上味蜜酒比天所饮苦如葶苈色味具足其香普熏满一由旬一切众鸟身真金色饮众香水心怀悦乐出妙音声遍满林中多有众蜂游戏其中一切香味从树流出或有金色有琉璃色有车𤦲色赤真珠色有如绿色从树流出以为香河名欢喜流广二由旬天子天女游戏两岸娱受乐天子天女饮已喜悦歌舞戏笑金色莲华琉璃为茎游戏歌颂乘众宝殿入大池中八功德水游戏受乐互相浇其池名曰阿栖之迦清净严饰殊妙无比如是天众受天快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不堕三恶得受人身生丰乐国常无饥渴生大富家不值饥世众人所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七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第七地处名曰普观以何等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知持戒人修行善业以善熏心于破戒病人不求恩惠悲心施安心不疲厌供养病人是人命终生普观天受五欲乐天鬘庄严心意悦乐一一游观如意游行与诸天女而自围绕威德明耀犹如日光一切天众恭敬尊重游于须弥宝山之中著众天衣众宝庄严随念游戏行于林中众莲华池山峪河泉受自业报如是游戏天园林中真金栏楯多有众鸟以为严饰风吹铃网出众妙音其林名曰普现庄严威德光明胜百千日须弥留山有七山峰围绕此林何等为七一名高山二名合山三名雨落四名龙声五名爱光六名雨宝七名星鬘围绕彼林以众宝铃庄严众树诸天女等天鬘庄严游戏林中身百千光晃耀明照天子见已五欲纵逸以金莲华共相娱乐歌舞戏笑妙音爱色香味触法不知厌足如是三十六火之所围绕如火烧然皆无厌足

「比丘见已而说颂曰

「『爱火所围绕  遍于天世间
欲烧不自在  为欲痴所使
如火益乾薪  增长火炽然
如是受乐者  爱火转增长
薪火虽炽然  人皆能舍离
爱火烧世间  缠绵不可舍
若人渡爱河  思觉恶虫畏
得至寂灭处  远离爱欲故
若人脱爱网  远离于欲嗔
智人度烦恼  永离诸忧患
若布施持戒  心常念于天
斯人污净戒  犹如杂毒水
爱诳诸众生  过于亿千劫
愚者不能舍  为贪之所使
众生爱所诳  犹依止于爱
如人负重  而饮热醎水
饮已寻复渴  须臾无暂息
愚人不善思  唐劳自焦苦
是故应离爱  爱心难调伏
爱使诸众生  不得脱生死
无上第一乐  禅乐游观处
是乐为最胜  能视涅槃城
成就胜乐因  则受天乐报
爱网之所缚  还受地狱苦
爱初后非善  常受众苦恼
爱为众恶本  正法导师说

「如是比丘观天世间欲河洄澓之所漂退没死苦具观察已心生厌离如是普观天所住地受天快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大富饶财妻子奴婢僮仆贾客眷属和合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八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第八地处名常欢喜以何业故生于彼处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以净信心见犯法者应受死苦系在牢狱以财赎命令其得脱不为财利为益众生慈悲心故不求报恩是人命终得生天上——常自欢喜悦乐百倍胜于余天以业胜故无量天女歌舞戏笑以为娱乐游戏山峪金毘琉璃柔濡触乐河池流泉于园林中受天快乐所受之乐百千万分转轮王乐不及其一何以故与诸天众同业生故身无骨肉亦无垢污于须弥山侧众宝莲华天鬘天衣庄严其身若上金峰身则金色升琉璃峰身琉璃色如入池水身皆同色上琉璃峰其身光色如第二日琉璃力故若升银峰身色如雪如拘物头华一切身分端正庄严天女围绕作众伎乐游戏园林受天快乐如是游戏遥见园林众树具足名天戏林乘阎浮檀金殿入天戏林其林柔濡众鸟音声和合美妙

「天子入已鸟名天音天同业生天善业故即说颂曰

「『若有人能作  爱乐之善业
彼人业果报  成就极端严
既得受天乐  若不行放逸
从乐至乐处  后必至涅槃
一切乐无常  要必终归尽
莫受此天乐  以为自娱乐
此天乐无常  寿尽必退没
既知此法已  当求涅槃道
一切法皆尽  高者亦当堕
和合必有离  有命皆归死
三界诸众生  现在及未来
生者必有死  无有法常者
譬如日出没  一切人皆见
一切生亦然  死法常现前
如是知诸法  一切皆生灭
莫行放逸心  放逸过毒害
谨慎不放逸  是处名甘露
若行放逸者  是名为死句
若不放逸者  常得不死处
若行放逸者  常趣于死路
若人行放逸  如毒亦如火
行放逸众生  命终至苦处
若人不放逸  所至应敬礼
能至寂灭处  永离诸放逸
一切乐皆尽  愚者不觉知
至于临终时  一切皆忘失
若人自爱身  应修行善业
修行于法乐  如佛之所说
一切皆无常  后则致大苦
佛因实谛故  为诸众生说

「时天闻鸟说是偈已心自思惟其心醒了念宿命果少离放逸知足光明持其心意不贪五欲不行放逸不久心动复著五欲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若无恶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不遭王难常受快乐不值众恶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九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第九地处名曰香乐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持戒信于三宝佛法僧中大福田处施众末香涂香净心供养如法得物以用布施作已思惟而生随喜是人命终生香乐天受天快乐身出光明天五乐音心常欢喜经于多时受五欲乐不觉长远诸根耽乐躁动贪著无始流转不知厌足游戏园林以众花鬘自严其身涂香末香种种树林具足光明河池流泉以为庄严心著欲乐不觉退没如是欲境爱心所诳受五欲乐乃至业尽从天还退若有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生清凉国不值荒坏刀兵饥馑为一切人之所供养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足天第十住处彼以闻慧见迦留足天第十地处名曰均头以何等业生于彼处若人持戒信心清净见有众生得罪于王被发受戮救令得脱是人命终生均头天受五欲乐三方天王所受欲乐此天所受具足无减具三天乐欲乐欲明欲乐相续三天之乐随念皆得乃至天女五欲音乐受乐之具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离怖畏忧苦恼乱无病安隐端正妙色人所爱念大富饶财随劫增减寿命长远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迦留咤足天十种地已观四天王天第三住处名常恣意有几住地彼以闻慧观恣意天有十种地何等为十一名欢喜岸二名优钵色三名分陀利四名众彩五名质多罗六名山顶七名摩偷八名欲境九名清凉池十名常游戏是名常恣意天十地住处以何等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净心持戒离于邪见见人斫伐鬼神大树夜叉罗刹之所依止其人拥护令不斫伐此诸鬼神不恼害人依树受乐无树则苦以此人故鬼神得乐是人命终生欢喜岸天受天快乐池名清凉鹅鸭鸳鸯身皆金色以为庄严出众妙音七宝莲华以为严饰金色林树名曰金林其莲华池周匝围绕金宝林树影现池中无量种色其池妙好如帝释池若天帝释从上而下欲伐阿修罗见其莲华如日初出如是莲华无量百千以为庄严帝释见已告诸天曰『此清凉池清净庄严甚为奇妙』于如是等功德华池心常爱乐喜岸天子与诸天女娱乐受乐不可譬喻自在游戏天女围绕受第一乐行食自在于华池岸及行异处身无疲极心常悦乐第一具足歌舞戏笑音常不绝天女围绕念身心乐清净无垢增长成就受五欲乐心无厌足何以故爱心如火不知足故如是天子游戏种种山河宫殿池水莲华七宝庄严游观之处闻种种音与众天女游戏诸林欢娱受乐须弥山峰毘琉璃宝白银珊瑚黄金之色光明照曜自在游行光明如日可爱如月或有光色不可譬喻以善业故得此妙身受善业果是天游戏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端严殊妙丰乐安隐巨富多财受第一乐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第二地处彼以闻慧见常恣意第二地处名优钵罗色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顺法修行持戒净信为欲供养佛法僧故造优钵华池供养三宝是人命终生优钵罗色天受天快乐游戏华池欢喜娱乐歌舞戏笑受无量乐一一园林琉璃珊瑚真金庄严其地柔濡无量天女游戏其中受天快乐随念成就无量山峪娱乐喜乐以乐因故受乐果报五根所对皆悉快乐身如琉璃优钵罗色游诸华池优钵罗间其华香气满百由旬胜一切华王最胜以因得果如来所说生天上已爱彼华池游戏其中受无量乐六根所对心常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生大国土多饶华果具足天乐巨富饶财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三住处名分陀利众生何业而生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净身口意为佛法僧造莲花池供养三宝是人命终生分陀利天善业成就受天快乐种种众宝庄严其身光明晃曜诸天所爱华鬘庄严多诸天女以为围绕金刚青摩尼宝车𤦲众宝庄严娱乐自在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所生国土多有陂泽大富饶财受第一乐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之所爱念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第四住处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四地处名曰彩地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即以闻慧见此众生心有净信为比丘僧染治袈裟若毕钵罗若赤若黄若紫若绀若栴檀若青若绿若黑若碧以此众色为出家人染治法服是人命终生彩地天受天快乐䌽衣鬘以为庄严其身常出种种光明以照其地一切皆如赤宝华所出光明其地光明亦复如是及余种种青黄杂宝庄严其地一切彩色衣服庄严亦复如是庄严其身游戏林中常受快乐无以为比无量殊胜功德具足受种种乐善业所得种种园林宫殿楼观与众天女众宝庄严游戏园观随至彩地皆与同色一一林树一一山峰一一华池一一河水一一流泉游戏受乐种种伎乐歌舞戏笑与众天女共相爱恋六欲自娱食须陀味饮天甘露无有醉乱天众围绕受斯悦乐

「比丘观已而说偈曰

「『善业为高胜  胜高须弥山
善业能将人  阿迦尼咤天
种种持禁戒  护于无量种
以善业果报  天中受快乐
戒光净庄严  持戒清净水
澡浴修行人  生天受快乐
施戒自调伏  利益诸众生
慧进慈心  彼人生天中
正行离众过  戒宝自庄严
悲心于众生  彼人生天中
质直者如金  炼之离尘垢
修行乐正业  彼人生天中
慈愍诸众生  心常念利益
不染诸恶业  彼人生天
昼夜持禁戒  智慧常护持
彼人生天中  常得受快乐
若人念思惟  乘于持戒马
到诸天宫殿  无量戏乐处
若游戏天宫  受天快乐报
皆由持净戒  如来之所说
人鬘严饰  天华极精妙
游戏于天中  皆由善业故
游戏优钵花  园林而庄严
游戏于天中  皆由善业故
若住虚空界  天宝而庄严
清净光明天  皆由持戒得
金宝庄饰处  周遍妙花香
游戏于山峰  皆由持戒得
如人入己  其心无怖畏
持戒亦如是  能至于天中
非鸡多花香  非摩卢占卜
能胜天中香  持戒香最胜
若人护持戒  此人则为胜
若人舍离戒  是名为死人
知此功德已  若为爱自身
善护持禁戒  远离犯戒心
持戒常调伏  忍辱人乐见
如人乘阶道  到天快乐处

「如是比丘观天所受自业果报观业果已于生死中厌离欲心彼彩地天游戏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为一切人之所爱敬大富饶财生于南天无恼乱处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第五住处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五地处名质多罗(魏言杂地)众生何业生于彼即以闻慧知此众生信心悲心以种种食施与持戒不持戒人是人命终生质多罗天以种种业得种种乐种种敷具受种种乐种种游戏诸园林中与诸天女娱乐受乐种种山林嵠峪峰岭游戏其中众华池泉优钵罗华钵头摩华种种花果观之处种种衣服庄严其身种种言说——巧言辩辞戏笑爱语论议之言作种种因种种林中受种种乐

「如是比丘观已欢喜而说颂曰

「『诸业之所作  过于巧画师
业画师天中  作种种乐报
种种众彩色  现观则可数
心业布众彩  其数不可知
毁壁画则亡  二俱同时灭
若身丧灭时  业画不可失
譬如一画师  造作众文饰
一心亦如是  造作种种业
五彩光色现  见之生爱乐
五根画亦尔  如业有生死
如世巧画师  现前则可见
心画师微细  一切不能见
图画好丑形  令壁众像现
心业亦如是  能作善恶报
是心于昼夜  思念恒不住
如是业随心  展转常不离
风尘烟云热  画色则毁灭
舍善不善时  诸业尔乃失

「如是比丘观心画师自在造业如实观业厌离生死此天受于种种爱业乃至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大富多财常行正法乘大船舫以求财宝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处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六地处名曰山顶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以善修意为遮寒热造作义屋令人受用是人命终生山顶处受天快乐五欲自娱种种成就有七园林一名曼陀罗戏林二名云林三名息乐林四名游戏林五名吼林六名幻林七名尼迦罗林于此林中与众天女相随戏笑歌舞纵逸作天伎乐随意游观受第一乐一一华林游戏其中以众宝藏庄严其山一一山峰出金色光游戏其中离诸病恼以众善业得生彼处受天悦乐河水流泉莲华浴池而相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为大王师众人所爱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七地处名曰摩偷(魏言美地)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修行善业受持禁戒利益众生柔濡悲心质直不谄不恼他人以食布施道行沙门婆罗门贫穷病苦孤独之人或一日二日乃至多日常供不息是人命终生于美天受天快乐园林铃网出妙音声诸天女众周匝围绕无量天欲欢娱受乐多诸童子天须陀味甘美恣意曼陀罗华以为天鬘游戏华林金毘琉璃颇梨山峰多有众蜂游于华池出美妙音与众玉女游戏园林其林胜于百千日光曼陀罗林俱赊林中金色众鸟音声可爱五乐音声受天快乐金毘琉璃以为其地多有诸池真珠为沙以布其底一一池中八功德水自业所生须弥留山毘琉璃颇梨迦以为其石庄严宝山与天玉女游戏受乐受自业果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受富乐近岷茶山受大王封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八地处名曰欲境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于持戒人若邪见病人施其所安饮食汤药令离病苦是人命终生欲境天受天快乐无所怖畏同地诸天悉皆供养以业胜故乐报亦胜譬如灯大光明亦大如是天上受天胜乐以善业力生于彼处毘琉璃宝摩尼金光须弥山峰游戏受乐无量游观庄严其地园林浴池河泉流水七宝庄严种种光明多诸天女恭敬围绕受五欲乐如意游戏受诸欲乐于彼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第一端正无所怖畏大富多财王所敬重众人供养寿命延长生好国土生值正法不生恶世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常恣意天第九地处名清凉池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有众生信心悲心见诸众生临终渴病见阎罗使生大怖畏以石蜜浆若以冷水施此病人以是因缘是人命终生清凉天受天快乐其地具足流水河池戏乐之处于彼天中受种种目视则足香气恣意身触细濡声味亦尔其心清凉离于醉过其饮具足五种功德天既饮已增十功德行空不堕乘空无碍如游平地不劳其力歌舞戏笑心常悦乐受天功德百功德乐耳闻音声无所障碍如是天中受第一乐如是天乐随意所受境界之乐有八林树七宝所成一名四欢喜二名游戏行三名意清凉名风乐林五名音乐声六名叶音七名花林八名如意林于此林中游戏受乐眼视妙色耳闻爱声鼻闻妙香舌得上味如是离垢其心清凉五根境界皆悉受乐为如是等六欲所烧日夜增长六欲之火纵逸炽然而不觉知生放逸地放逸坏心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离饥渴无有疲倦不值饥怖受第一乐一切世间人所爱念为设敷具供身医药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常恣意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观常恣意天第十地处名常游戏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即以闻慧见有众生为修禅者生厌离故图画房舍作死尸观是人命终生常游戏天常受快乐其地皆以金毘琉璃珊瑚因陀青摩尼宝以为庄严游戏受乐无量音声甚可爱乐不可具说饮食衣服华香之具随念即得无量游戏所谓见林游戏悦乐游戏鸟音游戏音声游戏恣意游戏善香游戏触衣游戏种种香熏种种和合游戏之乐行于虚空见诸亲友心亦悦乐行众宝山亦受悦乐成就如是无量悦乐五乐音声自业成就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有种种游戏之处著于种种缯䌽衣服爱种种语种种游戏余业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三


校注

之二【大】品之二【宋】【元】【宫】 四王天之二【大】〔-〕【宋】【元】【明】【宫】 天【大】天(也)【宋】【元】【明】【宫】 白象【大】白鸟【宫】 爱善【大】*受善【宋】【元】【明】【宫】* 伽他【大】伽陀【明】 若【大】善【宫】 至【大】生【宋】【元】【明】【宫】 人【大】行【宋】【元】【明】【宫】 矜愍【大】愍矜【宋】【元】【明】【宫】 至【大】生【元】【明】 寂【大】净【宋】【宫】 辞【大】祠【明】 末【大】*粖【宋】【元】【明】【宫】* 𢾊【大】掁【宋】【元】【明】【宫】 寿【大】命【宋】【元】【明】【宫】 香【大】莲【宋】【元】【明】【宫】 怖【大】恼【宋】【元】【明】【宫】 地处【大】处地【宋】【元】【明】【宫】 葶苈【大】亭历【宋】【宫】 绿【大】䌽【宋】【宫】 娱【大】喜【宋】【元】【明】【宫】 渍【大】𪷽【宋】【元】【明】【宫】 明注曰之字疑误未正 女【大】共【宫】 耀【大】*嚁【宋】【元】【明】【宫】* 渡【大】度【宋】【元】【明】【宫】 担【大】儋【明】 视【大】是【明】 恶【大】苦【宋】【元】【明】【宫】 澓【大】洑【宋】【元】【明】【宫】 地【大】住【宋】【元】【明】【宫】 濡【大】*软【宋】【元】【明】【宫】* 至【大】得【宋】【元】【明】【宫】 娱乐【大】欢娱【宋】【元】【明】【宫】 当【大】常【宋】【元】【明】【宫】 九【大】九住【宋】【元】【明】【宫】 耽【大】酖【明】 树林【大】林树【宋】【元】【明】【宫】 质多罗【大】住杂岸【宫】 山顶【大】依密【宋】【宫】 欲境【大】醉欲【宫】 清凉池【大】住凉泉【宫】 邪【大】下同衺【明】下同 优钵罗【大】优钵林【宋】【元】【明】【宫】 王【大】玉【明】 䌽【大】彩【明】 偈【大】颂【宋】【元】【明】【宫】 高【大】过【宋】【元】【明】【宫】 慧【大】精【宋】【元】【明】【宫】 明注曰宫常作中按上下文良是未改 人【大】天【宋】【元】【明】【宫】 室【大】舍【宋】【元】【明】【宫】 占【大】胆【明】 人【大】命【宋】【宫】 魏【大】*此【明】* 处【大】地【宋】【元】【明】【宫】 铃【大】余【宋】【元】 美【大】露【宋】【元】【明】【宫】 茶【大】荼【宋】【元】【明】【宫】 天女【大】女天【宋】【元】【明】【宫】 乐【大】饮【宋】【元】【明】【宫】 余【大】余果【宋】【宫】
[A1] 没【CB】【丽-CB】殁【大】(cf. K20n0801_p0186c16)
[A2] 赤【CB】【丽-CB】亦【大】(cf. K20n0801_p0189b02)
[A3] 观【CB】【丽-CB】戏【大】(cf. K20n0801_p0190a10)
[A4] 名【CB】【丽-CB】明【大】(cf. K20n0801_p0191b18)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正法念处经(卷23)
关闭
正法念处经(卷23)
关闭
正法念处经(卷23)
关闭

有缘道友,欢迎一起论道同修。同频共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我拉你进群。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