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7]第三 须菩提品
二一 须菩提(善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一〇
一一
一二
一三
[P.68]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〇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P.69]二八
二九
三〇
三一
三二
三三
三四
三五
三六
三七
三八
三九
四〇
四一
四二
四三
[P.70]四四
四五
四六
四七
四八
四九
五〇
五一
五二
——如是须菩提长老宣唱此等偈。
二二 优婆摩那(白净)
一
二
三
[P.71]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一〇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P.72]一八
一九
二〇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〇
三一
三二
三三
[P.73]三四
三五
三六
三七
三八
三九
四〇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四五
四六
四七
四八
四九
[P.74]五〇
五一
——如是尊者优波摩那长老宣唱此等偈。
二三 提尼萨拉那伽玛尼耶(三归依)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P.75]一〇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〇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P.76]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如是尊者提尼萨拉那伽玛尼耶长老宣唱此等偈。
二四 潘阇西拉萨玛达尼耶(执持五戒)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P.77]八
九
一〇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〇
二一
——如是尊者潘阇西拉萨玛达尼耶长老宣唱此等偈。
[P.78]二五 安那山萨瓦迦(食声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如是尊者安那山萨瓦迦长老宣唱此等偈。
二六 多巴达雅伽(香施)
一
二
三
四
——如是尊者多巴达雅伽长老宣唱此等偈。
[P.79]二七 普利那普伽卡(砂供养)
一
二
三
四
——如是尊者普利那普伽卡长者宣唱此等偈。
二八 郁低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P.80]九
一〇
一一
——如是尊者郁低迦长老宣唱此等偈。
二九 耶堪伽利迦(一合掌)
一
二
三
四
——如是尊者耶堪伽利迦长老宣唱此等偈。
校注
Nisabha 人中牡牛之意。 就同一之比喻见 Cf. S. III, P. 93; A. II, 95; J. I, P. 482。 原语 Singī-nikkha-Suvaṇṇa 皆为黄金。 khadira 树名。一种硬木。 jotirasa 一种宝石,又为星宿之一(喜宿)。 依暹罗本读为 Visuddhakelāsasannibho。 jaṅghā 之原意为脚。而塔之脚则应为其基部。 笼盖(Kañcuka)为塔之全部由砖石等所累积围拢而成,今再予以增大,此与英语 encasing 相当。 indanīla, mahānīla,皆是青玉之类。 暹罗本于此前加入四偈,说金翅鸟增大塔婆之事,其他情况则相同。 此为有笼盖之塔,其上再加笼盖,如此增大塔婆,非为塔上再造塔之意。 密迹,夜叉之一种,手持金刚故,称密迹金刚等。此处可视为夜叉。 读为 candasuriyatārakā(异本)。 读为 Padīpo pana Pajjali(暹罗本)。 Abhisammata(胜静)。 订正为 visuddhā。 读为 vādaka。 tappara(tatpara)「从彼」者、「……特別专念」者之义。此果意味为佛与否不得而知,而由前后之关系作如是解。原文 P. 534(The rīgāthā, A. l P. 148)中指 Ānanda 有 Buddhupaṭṭhānatappara「奉侍佛之专念者」之义。 读为 sararvgo va。 读为 sāmaṁ(异本)。 应读为 Vandāmi。 注为 adhimattaṁ(暹罗本)。 过去二十四佛之第十九佛。过去七佛之第一佛。 大砂(Mahāpnḷina)。 Candabhāgā(Candrabhāgā)(月分)。 Bandhumatī(亲惠城)。 Sinahavasandana 信度产骏马所拖拉之马车。 以下多为略称 Saraṇa, Sīlagāhaka, Añjalī, Khamadayī。【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29 册 No. 17 譬喻经(第1卷-第39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07-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