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39]第四十一 帝须弥勒品

三九八 帝须弥勒

苦行输毗多彼据山崖窟野生果实食以住雪山中

尔持护摩木我采来焚烧为生梵天界继索最上义

巴多穆塔拉应供世间解彼欲拔济我前来我之侧

「汝作大功德」「与我护摩木我将奉仕火依此我清净

「汝摩奴所生善贤汝知天汝为事火者旦燃护摩木

由彼取木来胜者为点火彼时木不燃大仙为神变

「汝之火不燃汝未有供仪勤行汝无益汝可事我火

「卿言汝之火汝火为何物汝可为我说二人同共事

「因法之灭尽烦恼之烧尽舍弃嫉与悭此三我供义

一〇

「卿为如何者如何种姓者如卿之修行为我甚喜悦

[P.340]一一

「刹帝利族生究明六神通一切诸漏尽今已无后有

一二

「若卿为佛陀放光一切知除暗归命卿卿作苦边者

一三

鹿皮之座具扩展我布施「请汝坐此处我愿奉事卿

一四

我扩展鹿皮世尊坐其处招请等觉者前往我山行

一五

镇头迦树果采来满篮中果实我加蜜我施与佛陀

一六

于我观察中胜者为进食我观世导师其处起信心

一七

巴多穆塔拉应供世间解彼坐我之庵为唱此等偈

一八

「汝今起净心亲手施果实满足我称赞我说汝听闻

一九

二十五度间彼应成天王千度转轮王〔统理人世间〕

二〇

具宿善业故成彼之希望高价美饮食床座与衣服

二一

立即于彼时福业相应生此者常欢喜无病亦无忧

二二

生天或生人无论生何处皆为幸福者度尽其人生

二三

通达三吠陀读诵持真言亲近等觉者应成阿罗汉

二四

由己之记忆得分別以来受用我无缺施果之果报

二五

我得最上法除去贪与嗔一切诸漏尽今已无后有

二六

烧尽诸烦恼

二七

实我善来哉

二八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帝须弥勒长老唱此等之偈

[P.341]三九九 富兰那迦(圆满)

彼据山崖窟自存无败者无病忧彼佛请住于山中

时我庵近邻时闻有吼声彼时有光出佛将入涅槃

密林限际内罴狼熊龙狮〔悲佛入涅槃〕尔时全咆哮

我见此变故疾往崖下行彼处我见佛无败者涅槃

沙罗树满花上升如太阳失焰如炭火无败者涅槃

草薪我拾满其处作葬堆最佳葬堆作佛身我荼毗

佛身荼毗后徧撒以香水夜叉住空中彼时称名言

「尔时自存者为此彼大仙完成汝所作汝后于何时名富兰那迦

由其身没后我往于天界其处有天香㳽满于空中

一〇

尔时我之名称富兰那迦为天或为人其志皆成满

一一

此我最后生转为最后有此处知我名称富兰那迦

一二

等觉者瞿昙喜我最胜子徧知一切漏我住于涅槃

一三

九十一劫昔彼时作善业我不知恶趣所作之果报

一四

烧尽诸烦恼

一五

实我善来哉

一六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富兰那迦长老唱此等之偈

[P.342]四〇〇 弥多求

雪山之近处有名无忧山毗首羯摩作彼处我有庵

等觉名善慧最上悲愍者著衣求朝食来至我之所

善慧佛来至大勇世导师我捧彼净钵熟酥油满施

我施善慧佛最胜世导师举手我合掌我益生欢喜

思愿施熟酥为天或为人我得广大乐〔无忧亦无虑〕

轮回数多生我避堕恶处其处心誓愿今得不动道

「见我汝为利为汝之善利汝婆罗门依见我之利汝成阿罗汉

放念汝勿怖获得大名声施我以熟酥生死得解脱

依此施熟酥慈心为作务千八百劫间享乐于天界

一〇

而今十八度汝应为天王领地之广大算数所不及

一一

五十一度间应为转轮王主宰阎浮林征服四边国

一二

难动及难运如大海大地汝之富如斯无量亦〔无边〕

一三

施金六十亿而我去出家为求何等善往诣跋婆犁

[P.343]一四

彼处诵真言吠陀六支学冥暗消散起卿大牟尼

一五

我来欲见卿欲闻卿之法闻卿之法已我得不动道

一六

三万劫之昔熟酥我施佛今我于此世不知乞熟酥

一七

然我知所望生而得所欲我知一切心我以食而生

一八

呜呼佛之法呜呼师恩惠仅少熟酥施我得无量利

一九

至须弥山侧大海之水亦不及比熟酥十六分之一

二〇

轮围山之量其量仅少许比我衣容积〔犹显为不足〕

二一

最胜之山王山王为雪山比我涂之香不能为比例

二二

衣香与熟酥其他诸现法无为证涅槃施酥之果报

二三

念处之床第三昧之行境觉支之饮食施酥之果报

二四

烧尽诸烦恼

二五

实我善来哉

二六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弥多求长老唱此等之偈

四〇一 度多迦

恒河婆儗罗彼由雪山出彼时彼河流莲华上佛城

园名输毘多恒河堤上造巴多穆塔拉世间导师住

[P.344]

诸人从彼佛如天从帝释世尊无恐怖静坐如师子

我为婆罗门住莲华佛城我名呼六支是为我之名

千八百弟子尔时围绕我彼等诸弟子思集恒河岸

其处无诡诈洗清诸罪恶我见诸沙门横渡婆儗罗彼等渡河时我为如是思

「此等诸佛子朝夕渡此河彼等自身恼自身受苦痛

含天诸世间佛为最胜言我以净趣道而无有施行

为佛最胜者建造恒河桥令作此事业安乐渡今生

一〇

我与十万金以为造桥资我作此行施相信为广大

一一

我为造此桥往诣世导师合掌于头上我述此之语

一二

「与此十万金我为卿造桥请受此大桥沙门大牟尼

一三

应供世间解最上莲华佛比丘僧中坐为唱此等偈

一四

「造桥起净信亲手为我作作者我称赞我说汝听闻

一五

由涧山树落纵令有死者应得安住处施桥之果报

一六

风扩成长根榕树不得倒敌人不得胜施桥之果报

一七

盗贼不得胜刹利不轻侮一切敌遁逃施桥之果报

[P.345]一八

酷暑行露地为热所苦恼彼具福业故不受此等苦

一九

天界或人中多为美事造知彼望象乘立即为所现

二〇

印度地方产风速千头马朝夕赴彼前施桥之果报

二一

彼还至人生应得安乐地虽然生此处此人有象乘

二二

今后十万劫出生甘蔗族称名为瞿昙在世为大师

二三

于彼佛法中得为后继子徧知一切漏无漏证涅槃

二四

最上莲华佛佛前作善业彼处我行施我已达漏尽

二五

正勤我专念寂静我无依如龙象断缚我住于无漏

二六

烧尽诸烦恼

二七

实我善来哉

二八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度多迦长老唱此等之偈

四〇二 优婆私婆

雪山之近邻有阿奴摩山彼处我建庵而造最佳庵

其处有河流堤美心地清红莲无污染青莲多数生

包萨巴第那蒙伽罗希他河中水生鱼鱼龟希充满

其处有花开向我庵香送无忧提米拉库达玛拉伽芬那伽树花吉利芬那伽

[P.346]

林中花开放其中多树花花名摩达伽提那丝拉花沙罗沙罗罗还有旃簸迦

阿顺那阿提摩诃那摩花妙香阿萨那吹送我庵中

郁陀罗伽树普及半由旬波咤厘素馨栀子金网覆

其中多树木摩登萨多利信度瓦利陀波咤厘树花安格拉迦树多罗库达树

其处绕我庵萨雷雅伽花此等花放中诸多树辉映

一〇

我庵普香薰阿梨勒洛迦庵婆与阎浮及毘鞞得迦

一一

枣树与胡桃拜拉三色花镇头毘耶拉迦斯玛利果

一二

面果波罗蜜香蕉羌达利庵婆塔伽林瓦利迦罗果

一三

我庵之周围多有卫陀婆萨婆迦果实伊西穆迦树

一四

阿瓦他花树帕伽巴利他还有无花果优昙婆罗华荜掇与胡椒榕树山苹菓

一五

优昙婆罗华堪达帕伽多其他诸多树庵前多结果

一六

诸多奇花树庵前齐开放阿鲁瓦根草伽兰巴草根荜拉利草树及达卡拉等

一七

茅草与坪草庵前多种植距庵不远处彼处有大湖

一八

湖水清澈冷美堤心气爽红莲与青莲白莲混其中

[P.347]一九

曼陀罗华覆种种香气满红莲已结实他者卷花须

二〇

莲茎花叶落红莲多花苞莲根藕出蜜莲茎流乳酥

二一

其香普共闻种种香飘送黄莲华之香安婆康提香

二二

湖水心地爽启他伽花放般豆时婆香赛陀瓦莉美

二三

其处多猛兽蛟龙鳄鱼生湖水之岸傍猛兽大蛇多

二四

帕蒂那普萨蒙伽罗毘达等水生鱼龟丛生巴达伽

二五

野鸽与日鵞库他田提婆鸳鸯耆婆鸟步游于此处

二六

栗鼠与鹗鹰乌达拉库达幼少之鹦鹉蟹与犁牛多

二七

伽里提拉迦依此湖水生师子虎彪据野狼与熊罴

二八

弥猴紧那罗见于我庵中我为嗅其香彼等食果实

二九

牝豺鹿野猪有斑且矮小住于我庵中彼等饮香水

三〇

燃火事火者住于我庵中鹅鸟鹤孔雀鸦鸥俱与共

三一

多曼伽里迦枭鸟婆达西魔鬼食肉鬼瓮形及罗刹

三二

金翅鸟与蛇亦住我庵中有大威力者仙人心寂定

[P.348]三三

仙人持水瓶身著鹿皮衣彼等头结髻荷担住我庵

三四

前唯视七尺贤人心寂静无论得不得知足住我庵

三五

振振树皮衣打打衣鹿皮彼等依自力彼时行虚空

三六

彼等水与薪不采护摩木一切自具备神变之果报

三七

彼等取铜桶住于森林中不畏如大象师子与大龙

三八

西往俱耶尼东往弗婆提北往俱卢洲皆依己力行

三九

持来诸食物共同为聚食伟大威力者彼等出發时

四〇

庵皮衣之音尔时林中喧如斯苦行者皆为我弟子

四一

彼等围绕我住于我庵中自业为满足训练成习集

四二

此等得自业聪明具足戒巧于四无量深为我所喜

四三

巴多穆塔拉应供世间解导师知时至前来此山处

四四

热心等觉者聪明大牟尼持钵自觉者乞食来我处

四五

大勇者来至最上莲华师我设草敷物散布沙罗花

四六

等觉者就座我喜心感激立即登山上为彼采沉香

四七

密林持水钵满采诸香料背负至山下来至导师前

[P.349]四八

施佛以果施我奉涂沉香信心我欢喜礼佛最胜者

四九

巴多穆塔拉应供世间解彼坐仙人中以唱此等偈

五〇

「施我以法座果实与沉香布施我称赞我说汝听闻

五一

纵住村与林或在山崖窟我知彼之心彼应得生食

五二

此人生天界或生于人中饮食与衣服应使众满足

五三

此人生诸天或生于人世不动资产家轮回得善趣

五四

三万劫之间享乐于天界千度转轮王〔统理人间界〕

五五

七十一度间应得为天王领地之广大算数不能及

五六

今后十万劫出生甘蔗族称名为瞿昙大师出世间

五七

于彼佛法中为法后继子知悉一切漏住为无漏者

五八

我见大导师我得善利得我逮得三明我行佛之教

五九

若村或森林或在山崖窟一切我知望饮食我常在

六〇

烧尽诸烦恼

六一

实我善来哉

六二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优婆私婆长老唱此等之偈

[P.350]四〇三 难陀

我曾为狩鹿住于森林中不断索斑鹿我见自存者

阿㝹楼陀佛等觉自存者由众欲离去来至林中央

我取四根柱将其立四处优美造假屋上以覆莲华

我覆假屋已敬礼独存者其场我舍弓出家为无家

出家之不久突然我生病我为顺宿业其处我命终

顺适宿业故我往兜率天彼处如所愿黄金作宫殿

索系千头马我领天乘物我乘其乘物我往所望所

我欲由天出周徧百由旬于此周围间为我运假屋

我横卧于床完全为花覆不断由空中常时莲华降

一〇

大地阳焰动日光生热时日光不热我假屋之果报

一一

我已超恶趣我为闭恶生树下假屋中我不知日热

一二

地想入三昧我渡盐水海此我异常业供佛之果报

一三

非道我作道我往风路行我为非常业供佛之果报

[P.351]一四

我知宿命住清净得天眼我已悉漏尽供佛之果报

一五

我舍前生去今为佛嫡子正法继承者供佛之果报

一六

释迦最胜子瞿昙善逝喜我继承法幢供佛之果报

一七

等觉者瞿昙释迦我奉侍到达彼岸道问世之导师

一八

佛为受请语甚深微妙道我闻佛之法我已得漏尽

一九

我为诸善业生死悉解脱一切诸漏尽我已无后有

二〇

烧尽诸烦恼

二一

实我善来哉

二二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难陀长老唱此等之偈

四〇四 醯摩迦

我曾据崖窟我名阿奴摩尔时造草庵住庵营苦行

成就苦行业自果亦成就努力真沙门贤善成牟尼

自宗及他论无畏且熟知由地向空中飞跃能且巧

离忧不劬劳食少无欲贪知足得不得乐禅成牟尼

喜见等觉者最上悲愍者牟尼满悲愍欲度诸众生

[P.352]

喜见大牟尼观觉诸众生千次轮回中牟尼行教诫

彼佛拔济我来至我之庵未曾见圣者亦未闻胜道

异变为我梦瑞相今已明地上于空中通晓诸星座

我闻佛之语即座起信心无论食与坐常时为忆念

一〇

如是我念时世尊亦随念尔时随念佛于我生欢喜

一一

朝时佛再来牟尼来我所此佛大牟尼到著我不知

一二

「喜见」大牟尼悲怜哀愍者彼自宣名称「含天世界佛

一三

见等觉申名善见大牟尼自心甚欢喜向佛申此语

一四

「诸方有椅子寝椅与长椅卿为一切见请坐此宝座

一五

座由宝石成化作为椅子于喜见牟尼神通作作座

一六

化座依神通佛坐宝椅子尔时持水钵我施阎浮果

一七

佛向我生喜大牟尼进食尔时我心喜顶礼向大师

一八

喜见佛世尊世间最胜者牛王坐宝座为唱此等偈

一九

「我施宝成椅以及不死果施者我称赞我说汝听闻

二〇

七十七劫间享乐于天界七十五度间应为转轮王

二一

三十二度间天王统天国领地之广大算数不能及

[P.353]二二

优美寝椅子金银之所成红玉所成者应得此宝座

二三

福业具足人彼于经行时数多寝椅子常应围绕彼

二四

重阁与殿堂高价之寝床知此人之心立即当为生

二五

六万头龙象一切庄严饰象有金头饰身著金装具

二六

御者持枪鈎乘坐于象身应扈从此人施椅之果报

二七

六万头之马一切庄严饰信度地方产善生之骏骥

二八

持弓著甲胄御者于乘骑应扈从此人施椅之果报

二九

六万台之车一切庄严饰覆以豹虎皮竖立武装旗

三〇

持弓著甲胄御者于乘骑应扈从此人施椅之果座

三一

六万头乳牛最胜赤牡牛应为生产犊施椅之果报

三二

一万六千女一切庄严饰衣服庄饰美耳著宝石环

三三

笑颜睫毛浓细腰臀形好常围绕此人施椅之果报

三四

千八百劫后彼名为瞿昙具眼除冥暗为佛在世间

三五

依施得见佛为无一物者出家大师喜教中得安乐

[P.354]三六

彼闻佛之法烧尽诸烦恼知悉一切漏涅槃无漏者

三七

精进为驮牛瑜伽运安稳愿得最上义我住于教中

三八

此我最后生最后之有转一切诸漏尽今再无后有

三九

烧尽诸烦恼

四〇

实我善来哉

四一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醯摩迦长老唱此等之偈

四〇五 刀提耶

启陀玛城王阿吉坦伽雅英雄具勇气住于城中央

彼王心大意彼国诸弊生间谍与密侦破坏彼之国

边境搔扰起火速往征服集合武官兵前往折伏敌

乘象之卫兵勇士著革胴射手英雄等其时悉来集

厨师理发师浴仆花鬘师勇悍战胜者其时悉来集

诸人著甲胄持剑与持弓勇猛战胜者其时悉来集

發情流三处大象六十岁庄严金头饰其时悉来集

寒暑与炬火堪忍揭擧者有能诸战士其时悉来集

[P.355]

海螺大鼓音依此兴奋声彼等壮阳气其时悉来集

一〇

手持三股叉身著革具足又著金具足持枪击攘敌〔此等诸勇士〕其时悉来集

一一

身著金具足勇士征未伏彼时与王俱签穿六万人

一二

「无法之王哉煮迫于地狱何时有边际」人人皆骚动

一三

我卧于床上彼时见地狱昼夜不能眠签穿使我惧

一四

「王位与放逸军队象何益彼等持不行常时使我惧

一五

妻子及领土于何竟何益莫若我出家趣道为净化

一六

六万之龙象一切饰庄严大象之外装缕金首饰

一七

勇士持枪鈎御者于车乘我于战场中舍去而不顾

一八

自业所威胁出家为无家六万头之马一切庄严饰

一九

善生于印度地方产骏骥持弓著甲胄御者于乘骑

二〇

此等全舍弃出家为无家六万台之车一切庄严饰

二一

虎豹之皮覆竖立武装旗此等全舍弃出家为无家

[P.356]二二

六万头乳牛唐金牛乳桶此等皆舍去出家为无家

二三

六万之女人一切庄严饰衣服装饰美耳著宝石环

二四

笑颜睫毛浓细腰臀形美泣叫舍彼女出家为无家

二五

六万之城邑一切皆完备舍去其领地出家为无家

二六

我由都城出我至大雪山婆杰罗河畔岸边我造庵

二七

岸边造草庵我作护摩堂發勤为精进住庵不惜身

二八

树下造假屋空宅静禅思我不生恐惧亦不见怖畏

二九

善慧名等觉最上悲愍者牟尼智光照彼时佛出世

三〇

我庵之邻居夜叉大神力佛最上者出彼时以告我

三一

「佛今已出世善慧具眼者诸人皆全度彼应来度卿

三二

我闻夜叉语心中受感动佛佛续思念我起整理庵

三三

舍弃护摩木重叠诸敷物向庵我敬礼我由山麓出

三四

尔后取旃檀为索天中天由邑往诸邑往诣圣者前

三五

善慧佛世尊世间之导师说明四谛法觉醒诸多人

三六

我向佛合掌头上载旃檀我礼等觉者以唱此等偈

三七

「素馨花放时近邻受香薰卿以德之香薰陶一切方

三八

馨香旃簸迦那伽瓦尼迦苣藤龙舐花顺风散薰香

[P.357]三九

雪山来此处得闻卿之香我向卿供养大勇最胜者

四〇

最上旃檀香捧涂世导师自心甚欢喜尔时默然立

四一

善慧名世师人中之牛王比丘僧中坐以唱此等偈

四二

「称说我诸德且供养旃檀施者我称赞我说汝听闻

四三

言说皆可信神圣且正直二十五劫间伟大有光辉

四四

二千六百劫享乐于天界千度转轮王〔统理人间世〕

四五

三十三度间天主治天国领土之广大算数不能及

四六

由此天界没此人生人间福业相应故婆罗门同族

四七

诵吠陀真言通达三吠陀修行具三相称名跋婆犁

四八

彼之诸弟子通达真言者最胜等觉前往诣释瞿昙

四九

询问微妙问修习诸正道知悉一切漏涅槃无漏者

五〇

消灭三种火我已全断有知悉一切漏住为无漏者

五一

烧尽诸烦恼

五二

实我善来哉

五三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刀提耶长老唱此等之偈

四〇六 阇都乾耳

我于有鵞城曾为长者子彼时我富裕耽乐五种欲

[P.358]

我登殿楼上追逐大享乐彼时于其处耽酣于歌舞

铙钹与铜铃柏板我皆打舞女〔妙声歌〕全然夺我心

少女与侏儒伛偻师子使轻业道化师常行围绕我

诸多魔法使徘优打陶鼓舞蹈演剧家常行围绕我

浴仆理发师厨师华鬘师最善经理师运动家力士如是等多人经常围绕我

此等游戏中弓术学精达我如天众主昼夜无分別

旅人不幸者乞食游行者诸多游行者求食来我家

沙门婆罗门无上福田人为我增大福常时来我家

一〇

吠陀诈欺师所有尼犍陀著花外被者手持三杖者头有一髻等时常来我家

一一

掠夺邪命者天法瞿昙徒身著尘泥者时常来我家

一二

悉地转行者多有屈身人林中苦行者时常来我家

一三

尚有各种人安达陀眉罗马莱萨库拉希腊萨巴拉〔彼等自四方〕时常来我家

[P.359]一四

尚有犍陀人文陀地方人库罗地方人萨努因达人离远震旦国亦来我之家

一五

阿拉桑达人钵罗婆国人巴卒巴拉人婆祇国之人克鲁萨种人奇达夫陀人以上诸种人时常来我家

一六

摩头罗国人迦尸国之人象城地方人依新达种人马特拉种人诸人来我家

一七

威拉瓦族人阿兰玛族人欧卡拉族人美卡拉族人库达伽族人须达伽族人〔以上诸人等〕亦来我之家

一八

信度罗哈那须赖咤国人阿波兰多国美人一耳饰〔此等诸国人〕亦来我之家

一九

苏波罗哥人奇库玛拉人摩罗耶地人金地国之人瓦奇哈拉人皆来我之家

二〇

笼师织造师工匠革具师铁工与陶匠亦来我之家

二一

铁匠穿珠匠炼金织物商锡工等匠人亦来我之家

二二

箭师与弓师香商与织师裁缝漂白者亦来我之家

二三

制油与采薪运水与使役脚夫调理人亦常来我家

[P.360]二四

门卫与护卫清扫连络人御象饲象者亦常来我家

二五

我为放逸者名阿邻陀摩献王七种宝我使满缺乏

二六

我此应述者我知多人心一切多种样以宝使满足

二七

大鼓快响奏海螺吹奏声我于家为乐〔耽酣享乐中〕

二八

巴多穆塔拉尔时彼世尊世间之导师百千诸漏尽

二九

比丘众相随具眼者进路光耀照诸方辉映如烛台

三〇

世间导师步一切大鼓奏佛之光發出上升如太阳

三一

光由窗隙间入来我家中〔家内依光线〕彼时大光明

三二

我见佛之光我于众中言「无疑最胜者今由此路来

三三

即由殿楼降我行于路上我礼等觉者我为述此言

三四

「望求哀愍我」最上莲华佛百千弟子俱彼牟尼受诺

三五

招请正等觉引导至我家其处以饮食满足大牟尼

三六

计佛食终顷百千大鼓奏飨应最胜者〔使佛喜满足〕

三七

巴多穆塔拉应供世间解坐于我家中为说此等偈

[P.361]三八

「飨应以大鼓施我以饮食施者我称赞我说汝听闻

三九

食丰且多金更施以饮食此人于四洲统一为一国

四〇

彼受五戒法更受十善道在其一生中彼为使众学

四一

庄严诸女众百千大鼓鸣此因常施舍飨应之果报

四二

三万劫之间享乐于天界六十四度间天主治天国

四三

七十四度间彼为转轮王领土之广大算数不能及

四四

十万劫之后出生甘蔗族称名为瞿昙在世为大师

四五

生天或生人无论为何生受用总无缺以至于人生

四六

圣典读诵者通达三吠陀索求最上义游行此大地

四七

其后彼出家善根所催促深为彼欢喜瞿昙世尊教

四八

释迦最胜子瞿昙等觉喜烧尽诸烦恼彼成阿罗汉

四九

登山如虎王如兽王师子无怖亦无畏今住释迦教

五〇

天界与人中贫穷之恶趣我不见再生飨应之果报

五一

专修为远离无依心安泰如龙象断缚住为无漏者

五二

烧尽诸烦恼

五三

实我善来哉

五四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阇都乾耳长老唱此等之偈

[P.362]四〇七 优陀延那

距雪山不远有名莲华山彼处我造庵优美一草庵

位于河岸边清美心地爽水澄且清冷河水常流动

巴提那包萨蒙伽罗西他水生鱼辉映彼时住河中

庵摩罗阎浮我庵为其覆伽俚提拉伽乌达拉伽花波咤厘诸树为我庵之饰

阿库拉伽树频婆伽罗花玛雅洽拉树花香薰我庵

阿提姆陀花萨达莉那伽天香沙罗花为我庵之饰

红蓝沙罗罗尼巴伽坦迦优美花开放花香薰我庵

庵前诃梨勒庵罗余甘子阎浮川炼枣跋罗达伽及麦鲁等之树数多之果实

迦淡闻树果芭蕉生庵前花开天香薰为我庵之饰

一〇

无忧花丛林瓦莉润婆树花开天香薰为我庵之饰

一一

芬那迦树花吉利芬那迦提米拉树花香薰我庵饰

一二

尼棍提树花西莉尼棍提旃簸迦树花香薰我庵饰

一三

有池程不远鸳鸯交呼叫曼陀罗华开红莲青莲覆

[P.363]一四

水澄且清冷堤美心地爽澄明如水晶为我庵之饰

一五

其处红白莲青莲花开放曼陀罗草覆为我庵之饰

一六

巴提那包萨蒙伽罗西他水生鱼游泳为我庵之饰

一七

蛟龙捕人畜鳄鱼与龟多潜行有大蛇为我庵之饰

一八

游川鸽日鵞鸳鸯丁提巴更有九官鸟为我庵之饰

一九

耐他开他迦庵婆甘地花花开天香薰为我庵之饰

二〇

师子与虎彪野狼与熊罴徘徊于边野为我庵之饰

二一

结髻并荷担外褂鹿皮衣徘徊于边野为我庵之饰

二二

此等诸贤人身著鹿皮衣寂然住少食为我庵之饰

二三

彼等取筐蓝依时入森林食树之根果彼时住我庵

二四

薪木洗足水彼等不自运皆依威神力薪水自运来

二五

仙人集其处八万四千众彼等皆修禅索求最上义

二六

苦行梵行者安定励作务自在往返空彼时住我庵

二七

寂然住三昧每五日集会彼等互敬礼诸方向空去

二八

巴多穆塔拉法之究竟者为除世冥暗其时胜者生

[P.364]二九

夜叉大威力我庵之近邻彼向我称告导师等觉者

三〇

「巴托穆塔拉觉者牟尼出速往彼之前佛前为奉仕

三一

我闻夜叉语决心为净信立即我毁庵彼时出裾野

三二

布衣出庵去烧焰尚未息一夜我徘徊住诣导师前

三三

巴多穆塔拉应供世间解说明四谛法善说甘露句

三四

我持美莲华近于佛之前欢喜起信心供养佛大仙

三五

供养导师已鹿衣一肩袒我向等觉者欢喜为称赞

三六

「依智等觉者住于无漏者称赞奉其智我说请听闻

三七

断除轮回流度一切有情彼等闻卿法已度渴爱流

三八

卿为世大师而具有情相供养幢幡柱所趣住洲渚〔人中〕两足尊〔世间〕最上者

三九

世间诸商主呼为统率者彼等归依卿卿具最上慧

四〇

有慧卿之智多度诸众生依卿之智见彼等苦终止

四一

世间如何香虽得彼香薰为增世福田卿香无等比

四二

畜生与地狱具眼使脱离恳请为我施寂静无为道

四三

巴多穆塔拉应供世间解比丘众中坐为说此之偈

[P.365]四四

「亲手持莲华供养起净信施佛我称赞我说汝听闻

四五

三万劫之间应享天界乐千度转轮王〔统理于世间〕

四六

我今得善利喜为善务者徧知一切漏住为无漏者

四七

烧尽诸烦恼

四八

实我善来哉

四九

四种无碍解我得八解脱

——如是具寿优陀延那唱此等之偈

摄颂

弥勒与富兰那迦弥多求与度多迦
优婆私婆与难陀其中第七醯摩迦
刀提耶阇都乾耳优陀延那名声大
此处共偈三百八于其上再加三偈

校注

底本为主格单数形依暹罗本采用呼格单数 參照暹罗本读为 tamandhakāravidhamam 依底本之脚注及暹罗本读为 upanidhaṁ na hissati 于底本「轮回」有(saṁsarāmi)今采用暹罗本之 santarāmi 于暹罗本有 sataṁ sahassaṁ savayaṁ datvā kārāpito mayā 而采用之 「无污染」底本为 anūpatitthe今读为 anūpalittā 采用暹罗本之 dindibhā 「彼国诸弊生」采用暹罗本之 ratthavisā 「兴奋声」采用暹罗本之 uddaṭasaddakaṁ 「勇士攘击敌」采用暹罗本之 Koṭṭayantā nivattentā 「勇士征未伏」采用暹罗本之 ajitanjino 「人人皆骚动」采用暹罗本之 Saddaṁ mānusakākaṁsu 「见」采用脚注异本及暹罗本之 passāmi 「多」采用脚注异本及暹罗本之 bahuṁ 「三种火」采用脚注异本及暹罗本之 tidhaggi 采用暹罗本之 mahābhoge valañjako 师子使 sīhimajjhika 似为「居于师子中」之意 底本为 padakā laṭukā暹罗本为 paṭakā latukā今假读为 Pa ṭakālaṭakā将来犹待研究 底本为 Oḍḍakā今采用暹罗本 Andhakā 底本为 Andhakā今采用暹罗本 Gandhakā 采用暹罗本之 Saradakkhā(巧于奔走者) 采用暹罗本之 antarāpathaṁ 采用暹罗本之 vasanti nadiyā tadā 底本为 Kaṭṭhaṅgā暹罗本为 hatthapātā意义不详 采用脚注异本之 Vicāretvā
[A1] 婆【CB】[波/牛]【南传】
[A2] 呜【CB】鸣【南传】
[A3] 呜【CB】鸣【南传】
[A4] 缕【CB】镂【南传】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譬喻经(卷41)
关闭
譬喻经(卷4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