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优波离品

四一 优波离

漏尽者千人围绕世导师彼尊乐孤独独栖游四方

吾著鹿皮衣满足三脚杖认明世导师比丘众围绕

[P.92]

皮衣袒右肩头上吾合掌礼敬正觉尊赞叹世导师

「卵生与湿生化生与胎生如鸦之有羽常翔于大空

有思或无想任何诸有情此等及一切尽含汝智中

雪山最顶峰凡属有香者此等于汝戒豌豆不足较

此世与天界沈湎痴昏暗尔之智慧辉灭除其黑暗

太阳沈去时有情暗笼围如佛不出世昏暗包世界

恰如太阳升常除诸黑暗尔佛亦如是常拂尔昏暗

一〇

人天世界佛勤奋汝专念净业充满故喜爱众多人

一一

巴多穆塔拉雄者大牟尼喜乐闻一切如鵞王腾空

一二

巴多穆塔拉大仙腾于空尊师空中立以说如次偈

一三

「以多喻联缀赞叹吾智慧吾亦赞其人倾耳且听说

一四

彼人十八度将为诸神王统治三百国住于大地上

一五

二十五度间彼为转轮王此量未得尽统治广国土

一六

从今十万劫后生甘蔗族称谓瞿昙姓出世为尊师

一七

从兜率天没净根所使故生而实卑贱其名优波离

[P.93]一八

其后得出家祛一切恶诸漏皆正知无漏证涅槃

一九

释族之圣子瞿昙佛欢喜彼为通律者置于最上位

二〇

净信故出家无漏了所作诸漏皆正知吾住成无漏

二一

于律无不通受佛所慈愍己得满足业吾住成无漏

二二

以戒为根本自制于五根如山出宝玉执持一切律

二三

无上之尊师了知吾此德比丘众中坐置吾最上位

二四

四种无碍解(以下与前偈相同)

——如是尊者优波离长老宣唱此等偈

四二 拘利耶维萨(二十亿)

阿诺玛达西世间居上首漆灰作涂料吾作经行处

以种种色花撒放经行处天棚覆上空施食无上佛

吾向佛合掌虔诚敬礼彼尔时吾奉献彼尊长屋舍

无上彼尊师了知吾心意彼佛具眼者慈愍垂纳受

人天共布施彼佛悉接受比丘众中坐为说如次偈

「以喜雀跃心布施长屋舍吾将赞其人倾耳听吾说

[P.94]

以具福业故此人当死时系千头马车届时侍候彼

尔乘其马车趋赴神世界去至乐彼处诸神拥喜悦

以宝土涂饰豪华高贵殿优美楼台阁安住其宫殿

一〇

历时三万劫享乐神世界二十五劫间彼将为神王

一一

七十有七度彼为转轮王通称唯一名谓耶输多罗

一二

得享二种福吾见其积福二十八劫后彼为转轮王

一三

亦有美宫殿毘首羯摩造具有十种声安住此都城

一四

从今无量劫君王威力大得即王位者名称甘蔗王

一五

侍女一万六容姿皆优美尊贵彼王妃子生达九人

一六

九子出生后王妃各逝去青年之少女继为第一妃

一七

甘蔗王满足彼女受恩惠王妃受惠施驱逐群王子

一八

彼等皆出家前往山顶峰畏怖破血统与同栖妹等

一九

其妹有一人不幸为病侵『吾等破血统』王子埋彼女

二〇

一人刹帝利取彼女共信甘蔗家系谱自此有分裂

[P.95]二一

彼等之后裔号称拘利族彼处所拥持享有诸财富

二二

彼之身殁去往趣神世界于处心神适并见诸宫殿

二三

彼由天界殁净根所使故再生来人间名字称输那

二四

意坚精力盛精懃于师教诸漏皆正知无漏证涅槃

二五

尊师视无边释族长瞿昙大雄知分別置吾最上位

二六

最上锻克已心之指向善荷担此一切证悟成无漏

二七

生尊如狮王大龙彼肢光比丘众中坐置吾于最上

二八

四之无碍解

——如是尊者苏那拘利耶维萨长老宣唱此等偈

四三 拔提拘利吾达耶弗多(拘利吾达之子贤善)

巴多穆塔拉慈心大牟尼世最上导师人人皆亲近

麦粉作面点供养饮食物彼等施尊师种无上福田

[P.96]

最尊无上佛僧团亦邀请如是天中天吾将作布施

吾遣诸人等邀请如来临斯无上福田比丘僧团众

座椅数十万装金敷毛毯毛褥敷为覆绵衣亚麻衣佛生适相应吾设高贵席

巴多穆塔拉人中之长者比丘众围绕来至吾家门

世间之救主吾出迎彼佛内喜心清净导向至吾家

比丘数十万世界大导师吾喜心清净美食且丰盛

巴多穆塔拉纳受尊供物比丘众中坐以说如次偈

一〇

「金椅敷毛毯布施此座者吾将赞其人倾耳听吾说

一一

七十四度间统领神世界天女等所敬享受无顾乐

一二

诸国数一千安住大地上五十一度间彼为转轮王

一三

任何投处生皆是高贵家净根所使故其后得出家名称为跋提尊师之弟子

一四

孤独吾安居独离卧床住今日吾剃发果报皆无缺

一五

一切知者师了知吾一切比丘众中坐置吾于最上

一六

四之无碍解

[P.97]——如是尊者者拔提拘利吾达耶弗多长老宣唱此等偈

四四 山尼达帕迦(共积)

山谷森林中吾造小屋住名声有无得吾亦悉满足

巴多穆塔拉接受尊供物十万得道者相随来吾前

亲近大雄者最胜水中草吾设敷草席布施与尊师

内心清净喜蓖麻与饮物吾作清净施施与端直人

尔时行此施从此十万劫吾不知恶趣布施此果报

四十一劫昔阿林达玛王七宝具大力吾为转轮王

四之无碍解

——如是尊者山尼达帕迦宣唱此等偈

四五 潘奢哈提耶(五手)

须弥陀佛者彼来市场中寡言眼垂睑慎虑制诸根

手取五莲华吾为作花环虔诚以献佛亲手为供养

[P.98]

「吾捧此莲花为尊师覆盖」敬师如弟子倾注彼大龙

吾自供此花历数三万劫犹不知恶趣供佛此果报

古昔二千劫五人刹帝利大力哈提耶曾为转轮王

四之无碍解

——如是尊者潘奢哈提耶长老宣唱此等偈

四六 巴多玛奢达尼耶(莲翳)

人中世救主毗婆尸涅槃吾执盛莲华供荼毘柴堆

堆积荼毘柴上腾于高空遮翳柴堆上吾作遮日棚

时吾供鲜花历九十一劫吾不知恶趣供佛此果报

四十七劫昔莲华自在王夷平四方际壮力大轮王

四之无碍解

——如是尊者巴多玛奢达尼耶长老宣唱此等偈

四七 萨耶那达耶迦(褥施)

悉达多佛陀慈心诚笃者吾施最上褥铺覆布诸具

敷座舒适褥彼佛欣悦受佛由座升起胜者腾空去

[P.99]

尔时吾施褥历九十四劫吾不知恶趣施褥此果报

五十一劫昔王名婆留那七宝具大力出为转轮王

四之无碍解

——如是尊者萨耶那达耶迦长老宣唱如是偈毕

四八 羌伽玛达耶迦(经行处布施)

阿塔达西佛世间居上首吾多积砖石造彼经行处

善造经行处高五拉他那适修心神爽一百肘之长

阿塔达西佛至人受布施手执净砂粒为说如次偈

「依所施砂粒为作经行处具足七种宝得享砂粒报

三劫于天上统领神世界天女等所敬享受无亏乐

来至人间界王位统治国三度为轮王彼住于地上

尔时积胜业十八劫之间吾不知恶趣经行处果报

四种无碍解

——如是尊者羌伽玛达耶迦长老宣唱此等偈

[P.100]四九 须跋陀(好贤)

巴多穆塔拉受尊供物者望高入涅槃摇撼众人等

正觉尊涅槃震动十万界尔时诸人等诸神皆来集

装满旃檀香伽罗末利迦心内喜雀跃吾涂于至人

无上彼尊师了知吾心意正觉尊安卧以说如次偈

「当吾最后时覆香与花环吾亦赞其人倾耳听吾说

此男从此没兜率天界行统领彼世后赴乐变化天

至诚以此法布施盛花环至彼业报满受享无亏乐

此男彼处没再生兜率天复由彼世没生来于人间

大龙释族子人天界最胜令诸有情悟具眼者涅槃

一〇

净根所使故彼意得出家以近正觉尊尔时發询问

一一

世界之导师一切知者云了知前世业开启真理门

一二

此问获满意喜悦意镇静礼敬于尊师请许为出家

一三

己业既满足认得意清净通晓最上法佛允彼出家

一四

此男励精勤于正觉尊教诸漏皆正知无漏证涅槃

——第五诵品——

[P.101]一五

前业所缚故安静镇定心佛子由法生吾更善所作

一六

亲近彼法王乃發最上问彼亦答吾问导吾于法耳

一七

了知佛之法喜住于佛教诸漏皆正知吾住成无漏

一八

十万劫往昔最胜水中草如油尽灯火涅槃无系缚

一九

宝玉造塔婆高有七由旬吉祥心悦豫于彼献幢幡

二〇

迦叶正觉者提舍为高弟为我生其子为胜教后嗣

二一

以卑意向彼吾为不祥言依吾所业果最后会胜者

二二

娑罗最后床施向彼牟尼利济慈愍者佛许吾出家

二三

今实已出家并已具足戒今实两足尊吾临般涅槃

二四

四种无碍解

——如是尊者须跋陀长老宣唱此等偈

五〇 纯陀(瘦短)

世间居上首悉达多佛陀尊花献作供佳提为蔽覆

诸般办置齐供献于佛陀余花执于手亦向佛奉献

[P.102]

黄金般姿容世间大导师清净吾心喜献佛鲜花供

断惑正觉尊随渡瀑流人比丘众中坐为说如次偈

「供施鲜花物充满天上香吾将赞其人倾耳听吾说

彼男此世没随于诸天众佳提花围绕趣赴天世界

所居甚高耸黄金摩尼造累积福业故几多层宫殿

七十四度间统领神世界天女等所敬享受无亏乐

统治三百国住此大地上七十五度间彼为转轮王

一〇

称名为难胜为众人国主其福彼享受依己所造业

一一

一度往恶趣彼生来人间黄金存多量积累有百亿

一二

彼生于此世者婆罗门族万甘达之子贤明舍利子

一三

央祈罗娑教于彼求出家名周罗纯陀为尊师弟子

一四

犹为沙弥时彼即成漏尽诸漏皆正知无漏证涅槃

一五

大雄善比丘及他吾奉事奉事于吾兄了达最上义

一六

奉事于吾兄身骨集吾钵世间居上首亲近正觉尊

[P.103]一七

人天大觉者紧执吾两腕示彼之身骨赞第一弟子

一八

此心吾解脱确立此信心诸漏皆正知吾住成无漏

一九

四之无碍解

——如是尊者纯陀长老宣唱此等偈

摄颂

优波离输那拔提山尼达巴哈提耶
羌达萨耶羌伽玛最后纯陀须跋陀
十人共偈百四十其上更有四偈存

校注

三杖缚为一束具有三脚为仙者用具之一 读为 carā sadā(异本) 读为 samāyutaṁ(异本) 注释中为 Bhāgineyyupāli 与前出之优波离区別但其内容却与持律第一之优波离为同一人 详解为 Soṇa-Koḷiyavessa(黄金二十亿)又异本为 KotiKaṇṇa(亿耳)Koḷiyavessa 或 Koḷivisa 与汉译亿耳比丘(Koṭikanna)当为另一人可參阅 Theragāthā(南传藏卷二五)中別出两者之偈汉译则往往与此混同此在譬喻经之各写本中亦同犯此类错误 自此以下至第二十一偈止插入有关甘蔗(okkāka.Ikṣuāku)王统之传说甘蔗王之子女九人为四男五女王后立新妃宠爱新妃及其一子驱逐先妃之子等于国外彼等入最上之山即雪山住于湖畔之萨伽(Sāka)树林中兄妹相婚保持血统之纯洁此即释迦族之祖D. 3. Ambaṭṭha(南传藏卷六一三七页)长阿卷一三阿摩昼经 Sumangala. I. P. 174 及其他请參阅 读为 tayā 甘蔗王之长女名曰 Piyā 患癞病被弃于洞窟为拘罗(kola)市之王而出家者于其近傍将其救出此后裔曰拘利族见 Cf. MahāvastuI, P. 353; Sumaṅgala, I. P. 262 应视作第十三偈续述至此予意以为甘蔗王或拘利族之祖应视为一刹帝利 Soṇa(黄金) Aṅgīrasa(肢光)为释尊之异名 读为 Sattukāñ Ca(暹罗本) 读为 tūlikā 异本中为 Santiṭṭhāpaka 或为 Sanniṭṭhāpaka Arindama(摧敌) Hatthiya(手) Padumissara(莲华自在) 或应读为 uccatte ratana(aratni)长度之单位合二十一拇指中幅之长度或与 12anguli(指)相当 hattha(hasta)译为肘长度之单位为由肘至中指尖端之长度但实测究为几何颇有异说一说为一尺八寸兹示其关系单位相互之量如次24 anguli = 1 hasta; 4 hasta = 1 dhanu(弓); 500 dhanu = 1 kro'sa(拘卢舍)8; kro'sa = 1 yojana(由旬) tagara, mallikā多罗伽略称伽罗为香之名摩利迦为花之名亦称次第花为一种香草 Jalajutama 即 Padumuttara 指佛而言 过去七佛之第六佛过去二十四佛之第二十四佛 一般系指为摩诃周那大纯陀(Mahācunda)比丘即舍利弗之弟但在此或指为他人之混同者 Jāti 为素馨之类 Dujjaya(难胜) Vaṅganta 为舍利弗及纯陀之父 Sārī(鹙鹭) Cūḷacunda(小纯陀) 兄指舍利弗(Sāriputta) 此为指舍利弗涅槃之时彼为办理荼毘等诸事行施供养此时纯陀传为舍利弗之沙弥S. 47. 13. Cuṇḍa.(S. V. P. 161)杂阿卷二四(大正藏卷二一七六页中)參阅 读为 dhātuṁ pattamhi ociya(暹罗本) Seyya = Sayana
[A1] 祛【CB】袪【南传】
[A2] 蓖【CB】菎【南传】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譬喻经(卷5)
关闭
譬喻经(卷5)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